Ⅰ 什麼是養生文化
一、養生文化概述 祖國傳統養生文化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諸多的因素,集中華民族數千年養生文化於一身,以獨特的理論體系為基礎,以豐富的臨床經驗為特點,在世界傳統養生文化中舉世無雙,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二、養生文化特徵 養生一詞,原出《管子》,乃保養生命以達長壽之意。在漫長的人類發展歷史中,健康與長壽一直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美好願望,因而養生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遍布世界。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的養生文化而言,中國的養生理論與實踐由於有著古代哲學和中醫基本理論為底蘊,所以顯得尤為博大精深。它匯集了我國歷代勞動人民防病健身的眾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堪稱一棵充滿勃勃生機和濃厚東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樹。探索中國養生文化這棵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智慧之樹,不但有利於弘揚傳統文化,而且符合當今世界科學發展趨勢。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終於以自己的聰明睿智創造出了一系列與疾病和衰老抗衡的獨特理論方法,逐漸使養生成了一種極具華夏民族特色的文化現象。 文化研究的最重大意義就在於探求各種文化現象的內在目的和特徵。就感應的中國養生文化而言,盡管它的研究對象是人體的健康與長壽,但健康和長壽在人類社會中從來就不單單是人體本身的問題,而是與人們所處的社會生活及其自然環境有著一種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就提醒我們,研究和探求中國養生文化的基本特徵決不能僅僅囿於人體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須結合社會、經濟、政治、哲學,乃至藝術的諸多層面加以綜合考察。 中國養生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的產物,其理論體系本身具有這種學科所具有的雙重特徵。具體來說,中國養生文化的社會科學性質主要體現在其理論體系與中國古代哲學存在著一種千絲萬縷的關系,中國養生文化的自然科學性質則主要體現在它的傳統醫學發生一種血肉相聯的關系。 作為一種煥發著勃勃生機的文化現象,傳統養生學在數千年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而且也積累了一整套實用、同時又充滿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睿智的實踐方法。三、中醫養生觀 養生和生活的關系決定了養生觀點的多面性。那麼,什麼是養生?為什麼要養生?如何養生?讓我們從養生文化高峰論壇上各位專家的精彩發言中,領略養生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以及無限極健康理念深厚的文化淵源。 中醫養生主要有預防觀、整體觀、平衡觀、辯證觀。 1,未病先防、未老先養的預防觀 《黃帝內經》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觀點。喻示人們從生命開始就要注意養生,在健康或亞健康狀態下,預先採取養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於未然。這種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的哲學思想是中國文化的精華。 2,天人相應、形神兼具的整體觀 中醫養生理論,特別強調人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協調,講究體內氣化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會的人。影響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會和心理的因素,這是自古以來人們已經感覺到的客觀事實。 3,調整陰陽、補偏救弊的平衡觀 在人體正常生理狀態下,保持陰陽相對平衡。如果出現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會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出現病理狀態。人體養生離不開協調平衡陰陽的宗旨。 4,動靜有常、和諧適度的辯證觀 生命在於運動,因為運動是生命存在的特徵,人體的每一個細胞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著,只有保持經常運動,才能增進健康,預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壽。 養生就是「治未病」,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壽活動。 中醫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預防學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則。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是中醫葯奉獻給人類最先進、最超前的思維。「治未病」的實質是「人人享有健康」。發揮中醫學特色和優勢,以「治未病」為核心,有效地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養生文化和養生學與社會醫學、心理醫學、預防醫學、行為科學,甚至是天文地理等等都有很大的關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能否健康長壽,不僅在於是否懂得養生之道,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否把養生之道貫徹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養生要注重五個方面的平衡。分別是人與自然的平衡、人與社會的平衡、人體陰陽的平衡、人體臟腑的平衡、氣血經絡的平衡。而在這其中,對於當今社會,人們尤其要注意人與社會的平衡。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是最為重要的。常觀天下之人,凡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間默者壽。蓋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壽」。總結起來,就是溫和、善良、寬宏、幽默。四、陰陽五行與養生 祖國傳統醫學的五行所謂『木火土金水』,是構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它所相對應的則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對於人體來說則是『肝心脾肺腎』,我們應採取的相應的措施清、調、補,以維持人體、生態、自然的平衡。 當今社會環境污染嚴重,人食五穀雜糧難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質,而使身體受到侵害,因此首先傷害到的是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持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氣(腎氣)充足與否要看脾胃功能有無傷害,人體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運化、輸送到全身,然後調心肝肺之氣血,補充腎之元氣,預防病害侵入。 通過五臟六腑與形體諸竅的聯系,與精神活動的關系,來溝通體內外環境之間的聯系,維持其相對的平衡協調,五行以生克來調節體內臟器而達平衡,就五行而論可說明人與自然的關系,木火土金水與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季春夏長夏(中)秋冬;五氣風暑濕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東南中西北;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淚汗涎涕唾等等。這些人與自然的現象為我們養生保健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陰陽,有「孤陰不長,獨陽不生」的道理之說,世界是物質的整體,世界本身是陰陽對立統一的結果。陰和陽代表著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的物質屬性,人與自然都與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分隔,木曰曲直升發、條達通暢而為陽,水曰潤下而為陰,火曰炎上而為陽等等,而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如水潤下為陰而水面為陽水底為陰,這說明陰陽五行對立統一的整體觀念思想,人與自然都與陰陽五行相生相剋而孳生、衰亡。猶如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在陰陽平衡的狀態下,相互資生、相互助長身強體壯延年益壽,而任何一個臟器受到影響都會累及其他的臟器,與五臟相表裡的六腑----膽、大腸、胃、小腸、膀胱、三焦,也同樣受累。 在了解五行與自然界的關系後,可分析可能發生的疾病,因而推演出方位、季節、邪氣、臟腑及口味的變化,五官九竅的感應及神經的反射,無處不在提醒著你的身體改變的預兆,由此可做到未卜先知,防患未然,預防保健,強體健身、清除體內毒素、調節體內機能、補充均衡營養,延年益壽。這即是祖國傳統養生文化獨到之處。五、健康與養生 人與其他生物一樣,都離不開生、長、壯、老、死的自然規律,但人為的力量可以促進生長發育,增強體質、延緩衰老,以至避免夭亡,其關鍵就在於積極的預防和及時的治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黃帝內經》中曾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也就是說沒病的時候要預防疾病的發生,若已經得病則應盡早治療,阻斷疾病的發展,善於養生的人,常先處理沒有發病時的隱患,驅除潛伏於體內外的種種危險因素。 祖國醫學以整體觀念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全身各系統組織的協調統一,以陰陽五行「天人相應」的理論為主導思想,認為人體「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變「的原則,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通過,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斷,來探索生命的奧秘。 健康就是長壽的基礎,而健康是指體內沒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與毒素存在。目前人們把人群分為三類,一類是健康者佔有5%,一類是患者佔有15%,而約80%的人群是亞健康人群,這種亞健康狀態的人群就是沒有發病前時常體內有所隱患,卻無大礙的危險狀態,在這個時期人們需要的是清、調、補,清理脾胃腸道;調節氣血陰陽;補充營養不足;從而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陰陽平衡的失調會影響臟腑功能紊亂,如果有一個臟器受損,其他的臟器都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人體平衡的失調,因此要提早清理體內不利因素,調節平衡、補充營養,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是指人體正常的功能活動和抗病能力,而邪氣是指各種致病因素,當病邪作用於人體,正氣奮力抗邪,引起邪正相爭,破壞了人體的陰陽平衡或使臟腑功能失常,氣血運行紊亂,而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若正氣強盛,邪氣消退,則疾病趨於好轉、痊癒。若正氣虛弱,邪氣強盛,則疾病日趨嚴重,甚至惡化、衰亡。 由此可見人們在平時的養生保健是何等的重要,往往致病因素已在體內潛伏而未發病的狀態下,很容易忽視,認為自己處在健康狀態,誰知身體猶如大壩「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只有把潛伏病灶祛除,才不至於身體受損,而人們往往是得到疾病的信息後才開始補救,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體質猶如冰塊般堅實,必須平時注重保養、保健,而在遇到流行病災時,就可輕松避過了,那麼在平時應該如何保健養生呢?首先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陰陽五行的作用來調節人與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時節、地域、時間的狀態下要有不同方法進行調補,方能達到「天人相應」。
Ⅱ 請問中華傳統養生文化的含義
祖國傳統養生文化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諸多的因素,集中華民族數千年養生文化於一身,以獨特的理論體系為基礎,以豐富的臨床經驗為特點,在世界傳統養生文化中舉世無雙,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養生一詞,原出《管子》,乃保養生命以達長壽之意。在漫長的人類發展歷史中,健康與長壽一直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美好願望,因而養生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遍布世界。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的養生文化而言,中國的養生理論與實踐由於有著古代哲學和中醫基本理論為底蘊,所以顯得尤為博大精深。它匯集了我國歷代勞動人民防病健身的眾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堪稱一棵充滿勃勃生機和濃厚東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樹。探索中國養生文化這棵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智慧之樹,不但有利於弘揚傳統文化,而且符合當今世界科學發展趨勢。
Ⅲ 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有哪些
過午不食 針灸推拿 足療 食療 等等 好多的~像還有品茶 品酒等等
Ⅳ 健康養生包括哪些方面
在傳統文化裡面,養生包括四個方面:養性情、養睡眠、養居處、養房事。我們必須按照這四個方面去做,才能夠使生命長生。
健康養生,它包含的內容十分的廣泛,首先我們對於健康的定義是身體和心理上兩個都要是健康的。對於養生,在詞典當中它是這樣定義的,其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來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在現代意義上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所以根據健康養生的定義,我們就能知道,只要是有利於我們身心健康的行為或活動都屬於健康養生的范疇。
Ⅳ 中醫養生有哪些方面
養生內容是在養生理論指導下,歷代逐漸建立起來的,並不斷發展與完善。主要包括以下七方面:
1.神養: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融合了傳統醫葯、宗教和民俗文化內容。
2.行為養: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等行為調養。融合了傳統醫葯、宗教、民俗、藝術文化等內容。
3.氣養: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4.形養:主要包括形體鍛煉、體育健身活動。內容融合了醫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5.食養:主要內容為養生食品的選配調制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制等。內容包括了醫、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養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其應用范圍廣,適合人群較多。
6.葯養:主要內容為養生葯劑的選配調制。其制劑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葯;其製法也多為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與食品相融合。對此,古代常有葯膳、法膳之稱。其應用范圍也較廣,適合人群較多,營養內容也涉及到醫、葯、飲食文化等方面。
7.術養:是以上養生之術以外的一種非食非葯的養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進行養生。其內容主要涉及醫葯文化。
總之,養生的特點是強調個體行為,所採用的方法應因人之不同而不同。所謂審因施養,因人施養,在群體中並不強求統一。例如,甲需要重點鍛煉形體,而乙需要著重調理飲食,而丙則需要著重調攝精神等等。如果我們對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要求他們加強形體鍛煉或改變某種飲食結構,就不一定符合每個人養生需要了。
Ⅵ 中華養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項,你認為是什麼
中國的養生文化是陰陽。陰陽兩性,每一位沒有陰則陽不能全,若沒有陽則陰也不能全。屬愷動態平衡,此消彼長,扶陰抱陽的生理基本特徵。就養而言,養的意思是指撫育,供給生活品;也指飼養動物和培植花草;也有生育,生小孩兒的意思。但涉及到養生,內容就林林總總,如養病、養心、養性、休養、營養、養精蓄銳等。
中國的養生文化,不單單是生理方面的保健,更是心理的健康,還是精神的修煉,同時涵蓋品質情操的修為,是一種從精神到物質,從宏觀到微觀的全方位修身養性的哲學與科學的綜合,中國的養生文化不僅能夠防治身體疾病,還能達到身心通暢、精神飽滿的功效。科學養生從生活習慣、審美情趣、修身律己等方面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養。
Ⅶ 中國傳統養生文化
祖國傳統養生文化的奧秘
•祖國傳統養生文化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諸多的因素,集中華民族數千年養生文化於一身,以獨特的理論體系為基礎,以豐富的臨床經驗為特點,在世界傳統養生文化中舉世無雙,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人與其他生物一樣,都離不開生、長、壯、老、死的自然規律,但人為的力量可以促進生長發育,增強體質、延緩衰老,以至避免夭亡,其關鍵就在於積極的預防和及時的治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黃帝內經》中曾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也就是說沒病的時候要預防疾病的發生,若已經得病則應盡早治療 ,阻斷疾病的發展,善於養生的人,常先處理沒有發病時的隱患,驅除潛伏於體內外的種種危險因素。
•祖國醫學以整體觀念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全身各系統組織的協調統一,以陰陽五行「天人相應」的理論為主導思想,認為人體「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變「的原則,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通過,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斷,來探索生命的奧秘。
祖國傳統養生之道——「清調補」
•健康就是長壽的基礎,而健康是指體內沒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與毒素存在。目前人們把人群分為三類,一類是健康者佔有5%,一類是患者佔有15%,而約80%的人群是亞健康人群,這種亞健康狀態的人群就是沒有發病前時常體內有所隱患,卻無大礙的危險狀態,在這個時期人們需要的是清、調、補,清理脾胃腸道;調節氣血陰陽;補充營養不足;從而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陰陽平衡的失調會影響臟腑功能紊亂,如果有一個臟器受損,其他的臟器都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人體平衡的失調,因此要提早清理體內不利因素,調節平衡、補充營養,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是指人體正常的功能活動和抗病能力,而邪氣是指各種致病因素,當病邪作用於人體,正氣奮力抗邪,引起邪正相爭,破壞了人體的陰陽平衡或使臟腑功能失常,氣血運行紊亂,而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若正氣強盛,邪氣消退,則疾病趨於好轉、痊癒。若正氣虛弱,邪氣強盛,則疾病日趨嚴重,甚至惡化、衰亡。
養生文化 『天人相應』
•由此可見人們在平時的養生保健是何等的重要,往往致病因素已在體內潛伏而未發病的狀態下,很容易忽視,認為自己處在健康狀態,誰知身體猶如大壩「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只有把潛伏病灶祛除,才不至於身體受損,而人們往往是得到疾病的信息後才開始補救,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體質猶如冰塊般堅實,必須平時注重保養、保健,而在遇到流行病災時,就可輕松避過了,那麼在平時應該如何保健養生呢?首先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陰陽五行的作用來調節人與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時節、地域、時間的狀態下要有不同方法進行調補,方能達到「天人相應」。
陰陽五行與自然界的對立統一
•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陰陽,有「孤陰不長,獨陽不生」的道理之說,世界是物質的整體,世界本身是陰陽對立統一的結果。陰和陽代表著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的物質屬性,人與自然都與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分隔,木曰曲直升發、條達通暢而為陽,水曰潤下而為陰,火曰炎上而為陽等等,而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如水潤下為陰而水面為陽水底為陰,這說明陰陽五行對立統一的整體觀念思想,人與自然都與陰陽五行相生相剋而孳生、衰亡。猶如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在陰陽平衡的狀態下,相互資生、相互助長身強體壯延年益壽,而任何一個臟器受到影響都會累及其他的臟器,與五臟相表裡的六腑----膽、大腸、胃、小腸、膀胱、三焦,也同樣受累。
陰陽五行與『清調補』
•祖國傳統醫學的五行所謂『木火土金水』,是構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它所相對應的則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對於人體來說則是『肝心脾肺腎』,我們應採取的相應的措施「清、調、補,以維持人體、生態、自然的的平衡。當今社會環境污染嚴重,人食五穀雜糧難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質,而使身體受到侵害,因此首先傷害到的是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持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氣(腎氣)充足與否要看脾胃功能有無傷害,人體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運化、輸送到全身,然後調心肝肺之氣血,補充腎之元氣,預防病害侵入。
•通過五臟六腑與形體諸竅的聯系,與精神活動的關系,來溝通 體內外環境之間的聯系,維持其相對的平衡協調,五行以生克來調節體內臟器而達平衡,就五行而論可說明人與自然的關系,木火土金水與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季春夏長夏(中)秋冬;五氣風暑濕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東南中西北;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淚汗涎涕唾等等。
•這些人與自然的現象為我們養生保健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在了解五行與自然界的關系後,可分析可能發生的疾病,因而推演出方位、季節、邪氣、臟腑及口味的變化,五官九竅的感應及神經的反射,無處不在提醒著你的身體改變的預兆,由此可做到未卜先知,防患未然,預防保健,強體健身、延年益壽。這即是祖國傳統養生文化獨到之處。
總之,『清調補』是一個健康體魄的養生之道,清除體內毒素、調節體內機能、補充均衡營養,從而達到預防保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目的,這就是祖國傳統養生之道的奧秘所在。
Ⅷ 養生旅遊的中國文化
1、中國文化養生歷史悠久
從老子《道德經》到《莊子·內篇》,從《周易》到《呂氏春秋》,從《黃帝內經》到《千金要方》,從《神農本草經》到《茶經》,我們的祖先從未停止過對健康和長壽的探索與追求:「陰陽平衡,動靜相生,天人合一,形神兼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節飲食,調情志,調和氣血,補益五臟,道法自然,詩意棲居」,五千年來中華養生文化內涵不斷豐富和完善,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養生文化體系。
中國的文化養生以特有的中醫葯養生觀、道教養生觀、中華茶文化和太極文化為核心思想,傳承中國古老的養生文化內涵,以茶保健、溫泉療養 、有機國葯調理 、太極養生功等為主要養生手段,結合養生旅遊目的地建設,最終達到養身養心、天人合一的全方位療養,這是我國養生旅遊的獨特之處和可以形成國際競爭力的有效賣點。
2、文化養生的概念及模式
傳統的養生方法和養生觀念,都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文化養生已經形成一套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養生旅遊開發模式。
文化養生的開發即吸納養生觀念與技術,並通過對文化資源的廣泛整合,實現一種現代意義的延長生命模式。「文化」規定了養生的內涵,而「養生」則是貫注了道教生命意識的身心健康操作技術。這種養生技術是經過了人文化之後的一種新的升華。文化養生即通過廣泛而具有文化學意義的方式來達到養生的目的。文化養生是在現代人的認識基礎上出現的一種實踐延長生命長度和提高生命質量的生理與精神相結合的獨特養生方式。
文化養生以高質量的自然環境、高水平的養生保健項目、人性化全程養生服務以及和諧的養生氛圍為基礎,以深厚的養生文化內涵為底蘊,融合先進的當代養生技術,打造一流的養生度假概念模式,建設養生旅遊目的地,最終形成組合式文化養生旅遊產業集群
Ⅸ 中醫養生知識有哪些
中醫養生主要有以下幾點知識:
1.調節飲食:脾胃是後天之本,若飲食不節制,會輕易傷到脾胃,容易造成多病早衰。
2.經常運動: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常保持運動可以使人們保持經歷充沛,達到身強體壯的效果。
3.多吃良葯:良葯對人們治療疾病、延年益壽有著神奇的功效。
4.溫順性情:保持良好的心態、平和的性情對於自己的心態和身體都有莫大的好處。
5.適飲葯酒:葯酒往往可以幫助人們排除煩躁的思緒,同時還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6.均衡營養:平時飲食盡量做到面面俱到,葷素合理。
保健養生的8個小知識:
1、別吃宵夜。會得胃癌。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2、 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蛋。吃太多。對身體不好。
3、飯後吃水果是錯誤的觀念。應是飯前吃水果。
4、女生月經來時。不要喝綠茶。因為綠茶室涼性的,可以喝紅茶,因為紅茶屬熱性。多吃可以補血的東西。
5、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預防結石。
6、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7、少喝奶茶。因為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8、可以經常喝茶,科學家發現,茶葉中含有一種名叫茶氨酸的化學物質。可以增強體質,抵抗疾病。
Ⅹ 中國養身文化是如何強調的
秦漢至隋唐的千餘年間,堪稱中國養生文化繁榮的鼎盛期。西漢初年開始,由於當時的最高統治者大多熱衷於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從而在客觀上促進了養生文化的興盛。
在西漢產生的眾多養生諸作中,最令世人矚目的要算《黃帝內經》。該書匯集了先秦時期的各種養生觀點、並且首次專門從醫學角度探討了養生問題。
《黃帝內經》涉及的養生原則主要有兩條:一是調攝精神與形體,努力提高機體防病抗衰能力;二是適應外界環境,避免外邪侵襲。對此《上古天真論》作了較為全面的總結,即「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此外,《黃帝內經》還記載了許多具體的養生術,如《異法方宜論》中介紹的導引、按足喬等等,都具有實用養生價值。以上種種理論和實踐均在中國養生文化史上產生過極大影響。後世的各種養生著作,多數是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發展、完善起來的。
東漢以後,在《黃帝內經》的引導和帶動下,中醫養生學日趨繁榮。這一時期很多著名的醫學家都長於養生,其中又以張仲景和華佗為影響之最。
張仲景在《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中提出了若干具體養生原則,即「不令邪氣干忤經絡」、「導引、吐納」、「房室勿令竭之,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以及「飲食禁忌」等等。
華佗認為運動是卻病延年的重要途徑,為此極力主張通過勞動運動來養生。華佗還根據古代導引法,創立「五禽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尤為可貴的是,華佗還身體力行,長年堅持「五禽戲」鍛煉,以至「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
魏晉南北朝的三百餘年間,中國社會進入一個戰爭頻繁、政權更迭的動亂時期。戰亂和災禍接踵而至的現實生活極大地損害了人們的身心健康,使得當時人體的壽命十分短暫。為了擺脫這種困境,當時的士大夫階層出於一種生命本能的需要,往往沉醉於養生之道。在道德修養方面,這些人迷戀於老、庄之學,主張清靜無為,順應自然;在具體的養生實踐上,則由重視導引吐納轉向煉丹服食,進而形成了一系列頗具道教色彩的養生方法。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養生文化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葛洪和陶弘景。
葛洪,字雅川,自號抱朴子,他的養生文化思想集中體現在《抱朴子•內篇》中,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主張恬愉淡泊,滌除各種嗜欲;提倡寶精行氣,創立胎息內容;強調房事養生,「得其節宣之和」。
提出「養生以不傷為本」,主張人的言行舉止,存思計慮都不應超出正常的生理限度。
陶弘景,字通明,南京人,齊梁時期著名的道教理論家兼養生家。陶弘景一生著述宏富,僅養生方面的專著就有若干種,如《養性延命錄》、《導引養生圖》、《養生經》等等。現存的養生著作主要有《養性處命錄》,書中涉及到多方面的養生內容,它們是:認為形神相依,主張清心寡慾以養神,導引運動以養形;
認為人的壽命長短固然與先天因素有關,但後天的調養更為重要;提倡過用病生,主張節用以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隋唐二代,養生文化進一步沿著秦漢魏晉以來形成的理論與實踐並重的方向發展,產生了孫思邈和司馬承禎等重要養生學家。
孫思邈的養生思想主要收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兩書中。孫思邈既主張靜養,又強調運動;既強調食療,又主張葯補;既強調節欲,又反對絕欲。不但涉及到衣、食、住、行與養生的關系,而且專門探討了老年保健問題。這些都對後世中國養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司馬承禎的兩部重要著作《天隱子養生書》和《坐忘論》,都大抵本於老、庄,闡述了收視反聽、遺形復照的內修養生理論和方法。在具體的養生方法上,司馬承禎還創立了各種服氣法、導引法,詳見其《服氣精義論》和《導引論》二書。較之於其他的道教養生方法,司馬承禎創立的上述方法的最大特色就在於能夠運用中醫理論探討服氣、導引的作用機制。
除了上述重要的養生理論和養生人物之外,漢唐時期還有一中重要的養生問題必須提到著重闡述,這就是道教氣功的發展情況。此外,氣功不但開始被道教吸收,而且逐漸形成了最能體現道家養生特色的「存思」和「內丹」兩大流派。
存思派
存思,又名存想,它是一種專以調神為基本練功手段的氣功內容。在道教早期的經典《太平經》中,存思法就得到了較為詳細的記載。至晉代,則出現了專以存思法作為修煉內容的上
清派道教。隋唐以後,道教存思派氣功進一步得到發展,僅宋代張君房所輯《雲笈七簽》收
錄的《老君存思圖》所述存思法的具體方法就達18種之多,存思的內容也較前更為豐富。
伴隨著存思派氣功的產生和發展,一種具有自我心理保健功能的存思療法也開始得到普及與提高。東漢時期,存思療法已初具規模,《太平經》中就有不少這方面的記載。魏晉時期,存思療法的種類增多,而且論述也更加詳細,如《養生要集》中就提到:「行氣欲除百病,隨病所有念之,頭痛念頭,足痛念足,使其愈,和氣往攻之,從時至時,便自消矣。此養生大要也。」隋唐以後,存思療法的運用范圍更加廣泛,《諸病源候論》就是這方面的代表性
著作。
內丹派
內丹,是道教煉丹術的一種。該法將人體擬作「鼎爐」,把體內的精氣當作「葯物」,運用「神」去燒煉,從而使精、氣、神凝聚結成「內丹」。內丹派氣功奠基於東漢魏伯陽所著的《周易參同契》。但「內丹」這一名稱卻一直到晉代許遜的《靈劍子》中才始有記載。魏晉時期,道教氣功方面出現了一部融合內丹、存思兩派基本特點的內修專著,這就是《黃庭外景經》。內丹氣功興盛於隋唐二代,此時相繼出現了《群仙會真記》和《日月玄樞論》(已亡佚)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