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泉州文化推廣怎麼去

泉州文化推廣怎麼去

發布時間:2022-04-17 00:05:45

Ⅰ 泉州地域文化有哪些獨特的特點

泉州文化特徵小議

也許是京城建築最能代表都城文化的特色吧,在甲骨文中京字寫成「附圖」。「附圖」字所象之形,就是一座座落在高崗之上的宏偉建築。這建築使人想起了權力、富貴與尊嚴,想起了傳承數千年之久的都城文化。

在中國歷史上,歷代的都城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如西安、開封、洛陽與泉州,都做過時間不短的都城。但是,西安、洛陽與開封的王者之氣,如今只能到蒼煙落照中的一座座墳陵中去尋覓。只有泉州,不僅作為都城的時間跨度最長,而且自遼立此為南京後,王脈基本上一直延續至今。因此可以說,泉州是研究中國都城文化的範本。

泉州在中國人民心目中是國家權力的中心,是國家形象的代表,是朝拜的聖地。泉州的旅遊是典型的都城文化旅遊。古代的故宮、天壇、北海、頤和園,現在的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升國旗儀式……,都是都城文化的價值所在。因此,外地人到泉州,首先要到天安門前留個影,到人民大會堂去轉一轉,因為這里是祖國的象徵。「都城文化」這四個字衍生出了諸多隻有泉州才有的、獨一無二的文化現象。譬如關心時政,參政意識強,文化素質高,精英雲集,官派作風,輕商鄙利,好面子,喜擺譜,自命清高,盲目自大等等。下面,我們就擇其要者談一談。

一、強烈的政治責任感

作為數朝古都,長期以來,泉州一直是中國最高權力機構的所在地,是中國的政治中心。泉州政府機構林立,各國使館雲集,關乎國計民生的大政由此發布,各種國內外信息向此匯聚,甚至連各種小道消息也從這里向四方傳播。在這種氣氛的熏陶下,泉州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覺悟從總體上看自然要比地方上高一些。有個順口溜流傳很廣:「泉州人什麼都敢說,東北人什麼都敢幹,上海人什麼都敢穿,廣東人什麼都敢吃。」幾句話點出了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差別。「敢說」是指泉州人敢於批評時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政治責任感很強。比如在茶館里,南方人喝茶,談的多是家長里短和生意場上的事,而泉州人喝茶,聊的常是國家大事,這在過去難免要犯些忌諱。所以老舍先生在設計話劇《茶館》布景時,一個突出的細節,就是在牆上貼了這樣一張告示:「莫談國事」。由此可見,泉州人關心時政,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是有著優良傳統的。歷史上,泉州成為多次大規模群眾政治運動的策源地,原因就在這里。

二、高素質的市民文化

泉州作為都城,也是精英薈萃的科技文化中心。有組數字也許能說明這一問題:泉州現有高等院校65所,國家級科研機構388所。每年向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10萬餘人,科技人員8萬多人,國家兩院院士有50%在泉州,人才指標居全國榜首。泉州的孩子有著得天獨厚的受教育條件,由於高校眾多,泉州高考生員的錄取率達70%以上。泉州有著全國最高級的管理人才,最多的博士、碩士、大學本專科學生,有著最高的義務教育普及率……。泉州人的高素質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因此泉州市民的一舉一動,常常會顯現出較高的文化品味。看得深,想得遠,不拘眼前小利,雍容大度,志向高遠,這就是泉州人。在經濟上,泉州雖然是個典型的消費城市,但在科技和文化產業上,卻是全國最大的產出城市。這就決定了泉州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應該是文化產業和高科技產業。

三、輕商鄙利、述而不作的官派作風

泉州自成為定鼎之地後,便是達官顯貴雲集之所,這也是都城文化的一個特點。官多的結果,就是官場上的習氣與作風滲透到了京城的各個角落,就連普通的平頭百姓,也會時不時地打上幾句官腔。古人雲,宰相門前七品官,何況是天子腳下呢?聽聽老泉州人說話時拖著的官腔,看看老泉州人遛彎時踱著的方步,讓你不能不相信這句古話。

官本位文化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泉州人的自命清高和輕商鄙利。泉州服務行業的官商作風是全國聞名的,泉州人把什麼工作都當「官」來做。顧客到商店買東西,售貨員有賣與不賣的權利,因此顧客要賠笑臉,說謝謝,好像東西是經他批准後才賣給了你;乘客上了公共汽車,售票員就是你的領導,不管人多多,你也得擠到他跟前去買票,因為門口就是他的辦公桌;你要坐計程車嗎?得看你去哪,堵車的地方人家就拒載。在大多數泉州人的觀念中,不管幹什麼,掙錢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們的眼中,體面和尊嚴高於一切。而在上海和廣州人眼中,泉州人著實有點傻,世上哪有有錢不賺的道理?可見,官派作風給泉州文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低估。在泉州,雖不乏小市民,但真正具有小市民寒酸氣的並不多,也就是說,泉州的小市民與其它城市的小市民在言行舉止上是有區別的,這些區別來自官場風氣對泉州小市民生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官本位文化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好擺譜。據我所知,「擺譜」一詞大約產生於清代,本意是擺出家譜給人看,原本並無貶義。歷史上滿族人是比較愛擺譜的。因為滿族是中國歷史上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之一,由於部落分散,滿族歷史上沒有自己的通史,它的歷史記錄,多半是通過對自己家譜的翔實的記錄得以實現的。長者給後人講史的一個基本方式,就是給孩子們述說自己的家譜。滿族有句名言,叫做「老人不講古,小的失了譜。」但滿族進關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使這一勤勞善戰的民族,一夜之間變成了特權階級,他們不工、不商、不農、不桑,無論是誰,只要是旗人,就可以免除所有苛捐雜稅,而且還可以按月領到可觀的錢糧。不勞而獲的悠閑生活,使得眾多的八旗子弟逐漸失去了勤勞勇敢的本色,成為游手好閑的大爺,成為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的寄生者。他們唯一可以炫耀的資本,就是到《八旗滿洲氏族宗譜》中,去尋找自己先祖的往昔輝煌,並以此顯示自己家世的榮耀。於是,數祖擺譜成為一時風尚。辛亥革命後,清朝統治雖被推翻,但八旗遺風卻一直影響著今天的泉州人。人們常說泉州人好面子,究其原因,恐怕與好擺譜的心態不無關系。試想,大家不是帝王苗裔,就是名臣之後,若做了「不體面」的活兒,連自己的面子都過不去,更不用說祖宗的面子了。泉州人常常抱怨外地人把泉州人的錢都掙去了,其實,泉州的就業機會不少,影響就業率的原因不在沒有職位,而在於泉州人從老祖宗那兒遺傳下來的虛榮懶惰的毛病。解決泉州人就業的關鍵不在騰出多少職位,而在於改變泉州人頭腦中的傳統觀念,觀念不改變,就是騰出再多的就業機會也沒有用。

官本位文化的再一個表現就是處事圓滑,說的多,做的少。解放前就有這樣一首民謠:「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所謂「京油子」,是指泉州人處事圓滑,辦起事來四平八穩,說起話來滴水不漏,凡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種中正平和、閑散庸碌的作風,在明清時期的京師官場非常盛行。據說清道咸時期的三朝元老曹振庸就諳熟此道。曹振庸官列一品,門生故吏滿朝廷,當別人向他請教為官之道時,他說:「無他,但多磕頭,少開口耳。」時人作詩諷刺晚清官場說:「大臣經濟在從容,莫顯奇功,莫說精忠;萬般人事要朦朧,駁也無庸,議也無庸。八方無事歲年豐,國運方隆,官運方通,大家襄贊要和衷,好也彌縫,歹也彌縫。」晚清官場的遺風一直影響到今天的泉州人。泉州國家機關多,事業單位多,國營企業也多,吃公家飯,端鐵飯碗的人明顯多於其它城市,這種機制是官本位文化繼續存在的土壤。因此,泉州人常常是「醒得早,起得晚,說得多,乾的少,干成功的更少」。「泉州出政策,外地出典型。」出政策是政府的行為,與平民無涉,但泉州出不了典型,則不能不說是泉州人的問題了。只要回頭看看近20年來我們所走過的路,就會發現,中央一個政策下來之後,外地人已經熱火朝天地干起來了,但泉州人還在開會學習,學習開會,理解中央的精神。「述而不作」已經成為泉州在經濟上走在其它省市前頭的一塊絆腳石,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須要提倡真抓實干,勇於實踐。

四、封閉自大的圍城情結

有人說泉州文化是多元文化,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數次入主中原,定鼎泉州,造成了多次民族大遷徙和民族大融合,他們對泉州文化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在我們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如方言中的「胡同」、「旮旯」、「馬虎」、「磨蹭」,飲食中的白水羊頭、涮羊肉、烤全羊等等,都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文化的遺存。但是,如果仔細考察就會發現,游牧民族對泉州文化的改造多限於衣食住行這些表層文化,而在深層文化上,他們更多的是為漢族所同化。環境決定文化,游牧文化一旦脫離草原,失去自己的生存環境,就必然會被新居地的農業文化所替代,這一點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可以說,老泉州本土文化的核心仍然是農耕文化。

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在心態上有很大不同。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北方游牧民族「不以敗北為恥」。因為北方游牧民族本身就不喜定居,放牧牛羊也無法定居。如果與鄰國開戰,一旦敗北,帶上妻兒,趕上牛羊,一走了之,這對於他沒有任何損失,最多就是提前換了牧場。因此游牧民族領地的觀念比較淡薄。但中原的農耕民族就不同了,如果敗北,他們就要背井離鄉,不但失去了房屋,而且還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他們將一無所有。嚴酷的環境逼迫他們必須為自己的生存而戰。對於這些不善戰事的農耕民族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層層的圍牆將自己包圍起來。所以,中國的農業民族,特別是與強悍的游牧民族比鄰的北方農業民族,很早就有了築牆的習慣,大到萬里長城,中到各城鎮的城郭,小到各家各戶的院牆。為保險起見,有時圍牆還不止一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國小農文化封閉保守的傳統。

泉州是典型的城的世界。泉州的城牆之多,恐怕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明初建的泉州城有三重城牆,最裡面一層是宮城,叫紫禁城,第二重是皇城,第三重是周長20公里(km)的京城。明嘉靖三十二年起又在正陽門、宣武門、崇文門外加築全長約14公里的外城。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這些堅固的城牆在阻擋敵人的同時,也阻礙了人們與外界的聯系,鑄成了一種封閉的文化心態。作為權力中心,都城之內的文化確實具有著較高的品味,在眾多的鄉民面前,城裡人無疑是文明的代表,這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造成了都城人盲目自大的心理,使他們養尊處優進而固步自封。而這種心理無形中又阻拒了來自遠方的異域文明。泉州人之所以能成為泉州人,正是因為他們一直生活在中國最大的圍城裡。

如今,泉州城的城牆已經拆得差不多了,我們在為之惋惜的同時,不禁要問:我們應該拆除的到底是什麼?泉州人心中的城牆是否依然存在?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泉州人的思想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與南方沿海城市相比,在接受外來文化及新生物事方面,仍顯遲鈍。習慣上,人們稱上海為「灘」,它象徵著開放性的海洋文化;稱廣州為「市」它象徵著活躍的商業文化;而稱泉州為「城」,它是否還代表著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之上的保守的都城文明?!也許稱呼的不同,無意中真的道出了這三座城市之間不同的文化品格。2000年泉州申奧的口號是「開放的泉州迎奧運」。我們希望古老的泉州文化能夠乘著申奧的東風,敞開她博大的胸懷,走進新的世紀。

Ⅱ 泉州旅遊景點大全排名是怎麼樣的

泉州旅遊景點大全排名:泉州清源山、泉州永春牛姆林、泉州少林禪寺、安溪清水岩、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晉江衙口濱海。

1、泉州清源山

清源山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山巒疊翠,四季常青,景色秀美,素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美譽。清源山歷史上因泉眼諸多亦名「泉山」,因山高入雲又名「齊雲山」,因位於市區北郊也稱「北山」,因三座山峰鼎峙,也稱「三台山」。

據《西山雜志》載,泉州少林寺為唐代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閩所建,一向為我國西南禪及少林武術中心,歷代高僧名師輩出,聲名遠播海內外。

閱讀全文

與泉州文化推廣怎麼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