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臘八粥 有怎樣的文化內涵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臘八粥傳說來自印度天竺,農歷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紀念日,俗稱「臘八節」,在佛教稱「法寶節」。臘八粥的習俗,已非佛門所有,作為一種民間風俗,農歷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
相關傳說
說起臘八節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若是講起臘八節的傳說知道的人就屈指可數了。
傳說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 臘八節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二:為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傳說三:傳自印度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雲:「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 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傳說四:教育後輩要勤儉持家1 早先年,有這么一個四口之家,老兩口和兩個兒子。老兩口非常勤快,一年到頭干著地里的莊稼活。春耕夏鋤秋收,兢兢業業奔日子。家裡存的各樣糧食是大囤滿、小囤流。他們家院里還有棵大棗樹,老兩口精心培育,結出的棗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賣,能賣好多好多銀錢,小日子過得挺富裕。 老兩口緊緊巴巴地奔日子,就為給兩個兒子娶上媳婦。 眼看兒子一天天都到了該娶媳婦的歲數了,老兩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親臨死的時候囑咐哥倆兒好好種莊稼;老母親臨死的時候囑咐哥倆兒好好保養院里的棗樹,攢錢存糧留著娶媳婦。 四口之家現在光剩下哥兒倆過日子了。哥哥看到這大囤滿小囤流的糧食,對弟弟說:「咱們有這么多的糧食,夠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說:「今年這棗樹也不當緊了,反正咱們也不缺棗吃。」 就這樣,哥兒倆越來越懶,越來越饞。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樂,沒幾年就把糧食吃完了,院里的棗樹呢,結的棗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這年到了臘月初八,家裡實在沒有什麼可吃的了,怎麼辦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掃帚,弟弟拿來一個小簸箕,到先前盛糧食的大囤底、小囤縫里掃呀掃的,從這里掃來一把黃米粒,從那裡尋出一把紅豆來,就這樣,雜糧五穀各湊幾把,數量不多,樣數可不少,最後又搜出幾枚干紅棗,放到鍋里一齊煮了起來。煮好了,哥倆吃起這五穀雜糧湊合起來的粥,兩雙眼對望,才記起父母臨死前說的話,後悔極了。 哥倆嘗到了懶的苦頭,敗子回頭,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來,像他們的父母一樣,不幾年就又過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婦,有了孩子。 為了記取懶的教訓,叫人千萬別忘了勤快節儉地過日子,從那以後,每逢農歷臘月初八那天,人們就吃用五穀雜糧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為這一天正是臘月初八,所以人們都叫「臘八粥。」
傳說五:教育後輩要勤儉持家2 西晉時有個極懶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閑,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屢勸無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裡斷炊了,那小夥子飢腸難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裡的壇壇罐罐,將剩粒遺粉連同可食的殘碎物,過洗入鍋,煮了一碗糊狀粥喝下,從此,苦思悔恨,狠下決心痛改前非。當地人們便藉此教育子女,每逢臘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臘祭日不忘祖先勤儉之美德,又盼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傳說六: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 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臘八粥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傳說七:臘八粥救了朱元璋的命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過一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將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他關進一間房子里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忽然發現屋裡有一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裡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兒,便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歷史記載
古代天子或諸侯,在年終時候要舉行祭祀八種自然神靈的儀式,稱為蠟祭。蠟祭後來流行到民間,其習俗至今還有所遺存,就是臘月初八,南方的人們要吃臘八飯,北方的人們要喝臘八粥。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中國喝臘八粥的風俗,在宋代已十分風行。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盛。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臘月節,農歷十二月,人們習慣稱為「臘月」。據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下令將每年十二月改稱為「臘月」。而「臘」這一詞到漢代才正式出現。
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僅書面記載的也已有一千多年了。至遲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著名的雍和宮臘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穀雜糧外,還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紅棗、桂圓、核桃仁、葡萄乾、瓜子仁、青紅絲等。
把農歷十二月稱為「臘月」的原因:《祀記》上面解釋:「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與「蠟」相似,祭祀祖先稱為「臘」,祭祀百神稱為「蠟」。「臘」與「蠟」都是一種祭祀活動,而多在農歷十二月進行,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了。
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閑的人們無事可干,便出去打獵。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
臘月里的民俗很多。十二月初八,用雜糧做成「臘八粥」。有的農民還要將「臘八粥」甩灑在門、籬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穀之神。十二月二十三,俗稱「小年」,有的地區人們陳設香臘刀頭和糖點果品敬供「灶神」等。其實,現在的人們大都不信奉「神靈」之類,這樣做是沿襲古代的某些習俗,現在還有爭搶老喜殤供品的習俗。
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寶五味粥,即「臘八粥」。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二月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又稱「佛粥」。宋代大詩人陸游詩中說:「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也說的是臘八送粥之事。
臘八粥不僅為僧侶享用,民間更是盛行。 元、明、清沿襲這一食俗,清代最為盛行。有詩雲:「家家臘八煮雙弓,榛子桃仁染色紅。我喜嬌兒逢覽揆,長叨佛佑蔭無窮。」周密《武林舊事》說:「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頗有京城特色。元人孫國敕作《燕都游覽志》雲:「十二月八日,賜百官粥,以米果雜成之。品多者為勝,此蓋循宋時故事。」作為一種民間風俗,夏歷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
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釋迦牟尼成道日」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 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雲:「今朝佛粥更相饋, 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宋朝吳自牧撰《夢粱錄》卷六載:「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寺等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此時,臘八煮粥早已民間食俗,不過,當時帝王還以此來籠絡眾臣。《永樂大典》記述「是月八日,禪家謂之臘八日,煮經糟粥以供佛飯僧」。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將北京安定門內國子監以東的府邸改為雍和宮,每逢臘八日,在宮內萬福閣等處,用鍋煮臘八粥並請來喇嘛僧人誦經,然後將粥分給各王宮大臣,品嘗食用以度節日。《光緒順天府志》又雲:「每歲臘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製,派大臣監視,蓋供上膳焉。」
❷ 稀飯和粥的區別究竟是什麼粥都有哪幾種類型
稀飯和粥的區別問題,各位都想要深入了解一下吧。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你隨便找點什麼東西,說道起來就沒個完。漢字就更不用說,經過了6000多年的演化,從甲骨文到金文,又從小篆、隸書、楷書、行書,從遠古的商朝,經過周、秦、漢、魏晉、草書,所謂「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被稱之為「漢字七體」。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范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接下來,我要說道一個字,那就是「粥」字。說起這個字,別說大人,就連幼兒園的孩子都認識它。只要你問別人,什麼是「粥」?人家會脫口而出,「粥就是稀飯唄」?大體說來,人家也沒說錯,可嚴格意義上講,還是蠻有區別的,否則就沒有「粥」與「稀飯」之說了。中國人向來就是聰敏、智慧,看了粥的解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粥讀音「zhu」,會意:從米,從二弓。「米」指米粒,而「弓」意為「張開」、「扯大」的意思。「米」與「二弓」聯合起來表示「把米粒從左右兩邊同時扯大」。也就是說,用火和水把米粒體積增加到最大時候的米飯。我們日常把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質食品叫「粥」,舉個實例:小米粥、綠豆粥、泥粥等等。有句成語叫「亂成一鍋粥」,就是說擠在一起後分都分不清楚了。早先我就對粥和稀飯有過思考,也有過做過專門的了解,如今喝粥已不是簡單的充飢,國內還成立了「粥會」(協會),專門研究推廣「粥文化」。國內有一家「中國粥文化博物館」,也是國內唯一一家系統、全面、生動展示中華幾千年燦爛粥品文化的主題博物館。館址坐落在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經濟開發區,佔地面積近100畝,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在粥文化博物館里,罐裝的粥、碗裝的粥、袋裝的粥、瓶裝的粥,兒童營養粥、老人保健粥、婦女美容粥等各種各樣的粥應有盡有。粥文化博物館通過文物、文字、圖片等詳細介紹了粥的起源、發展、粥文化的足跡等,如少數民族的粥、國外的粥、名人與粥、《紅樓夢》里的粥等。博物館通過文物陳列和現代化的展示手段,展示中華民族粥品演化歷程,歷代中國粥文化精華以及現代科技與中國傳統粥品結合的研發成果。館舍地域開闊,周邊山環水繞,高低層次錯落有致。草木蔥蘢,環境優美,粥文化小品,點綴其間,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映成趣。
粥的作用都有什麼?「粥」在古時稱包糜、酏,俗稱稀飯,是東方餐桌上的主食之一。粥有兩種類型,一是單純用米煮成的,另一種是用中葯和米煮成的,這兩種粥都是營養粥,後者原因是加入中葯,所以又叫葯粥。葯粥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的一部分。葯粥調補是一種養生長壽的方法。白粥本身就很有營養價值,古人往往製成葯粥,既可保健養生,又有治病之功。各種粥品具有不同的防病保健的功能。例如:粳米粥能補脾益氣,養胃生津,黃米粥能和中健脾,補氣養血,紅豆粥可健脾益胃,補血養心,蓮子粥可補心寧神,益氣固精。不同體質以及不同生理狀態的人,都適宜長期食粥調補,古人把粥看成是養生保健,益壽延年的補益妙品,並稱之為《世間第一補之物》。
粥不僅富含水分,易於消化吸收,而且品種多樣,功效不同,更適宜於女性更年期服用,舉個實例:女性的月經期,孕產期都需要服食補血益氣粥,女性更年期服食養心安神粥,欲美容者,可選用美顏潤膚粥,欲減肥者可選用減肥消脂粥等,對於老年人來講,就能起到補益抗老,益壽延年的功效。來源青年導網)
❸ 養生粥有哪些種類
養生粥源自中國千年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就備受歷代養生家的重視。那麼,養生粥有哪些種類呢?下面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養生粥有蔬菜牛肉粥、豆腐粥、雞蛋粥、蔬菜魚肉粥、乾酪粥、豌豆粥、胡桃粥、蘋果麥片粥、魚肉牛奶粥、芋頭粥、土豆粥、乾酪麵包粥、胡蘿卜酸奶粥、番茄粥、雞肉粥、裙帶菜紅蛤粥、紅薯雞蛋粥、栗子粥、蔬菜粥、大醬粥、胡蘿卜粥等等。
食療養生粥
1、 比心比力疏肝解郁粥 出自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適於疏肝解郁,調理脾胃,適合學習工作壓力大的人士食療養生。
2、比心比力養肝護肝粥 出自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適於滋補肝腎,養血生精,保肝排毒,防膽固醇在肝臟內沉積等食療養生作用。
3、比心比力八寶養血粥 出自唐·陳藏器《本草拾遺》
——適於補血養血,能促進血小板再生,是女性補血等食療養生。
養心粥系列
4、比心比力安神補腦粥 出自《名醫別錄》
——功能滋陰清熱,養血安神,適合心煩失眠,精神倦怠,注意力不集中人士食療養生。
5、比心比力健腦益智粥 出自明·蘭茂《滇南本草》
——適於調節大腦神經,緩和大腦疲勞,消除緊張情緒等,特別適合用腦過度壓力過大,記憶力減退,心悸失眠者食療養生。
6、比心比力美容養顏粥 出自清·鄒澎撰《本草疏證》
——適於養血活血,排毒養顏,美白祛斑,改善膚質,增強皮膚光澤度和彈性等食療養生。
養脾胃粥系列
7、比心比力健脾養胃粥 出自清·黃元御《四聖心源》
——適於健脾養胃,增進食慾,補氣養血,改善疲勞虛弱等食療養生。
8、比心比力兒童營養粥 出自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
——適於全方位的補足兒童的營養保健,具有健脾養胃,強健體魄的食療作用。
9、比心比力雜糧營養粥 出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適於補充營養,保持膳食平衡,適合人們日常食療養生。
10、比心比力滋陰養生粥 出自《神農本草經》
——適於想要控制體重的女士,以及需要降低血糖、血壓、總膽固醇、甘油三脂等人士食療養生。
11、比心比力益壽養生粥 出自宋·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適於抗病強身,延年益壽,平補陰陽,非常適合身體虛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士食療養生。
12、比心比力母嬰保健粥 出自唐·孟詵《食療本草》
——適於補氣養血,均衡營養,適合孕產期婦女食療養生。
1、黑米粥
做法:黑米80克,大米20克、紅棗40克,枸杞子5克。白糖5克。黑米淘洗干凈,浸泡5小時;大米洗凈,浸泡30分鍾;紅棗洗凈、去核;枸杞子洗凈。鍋置火上,放入黑米、大米、紅棗和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入小火熬煮成粥,再加入枸杞子煮5分鍾,用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黑米性平味甘,含15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能益肝補脾,養胃滋腎,為進補佳糧。此粥適用於肝腎虛損,婦女產後體虛。
2、紅棗粥
做法:薏米50克,紅棗10枚,糯米100克,紅糖適量。將薏米、糯米分別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4小時,撈出瀝干;紅棗洗凈瀝干。把薏米、糯米一起放入鍋內,倒入適量(800毫升)清水,先用大火煮開後轉至小火,再加入紅棗,熬至米粒糊化成粥狀,即可盛出食用,依照個人偏好可加紅糖。
功效:紅棗補氣血,益肝健脾和胃,溫補陽氣。此粥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納呆便溏、氣血不足、血小板減少、貧血、慢性肝炎、營養不良等。
3、牛奶粥
做法:鮮牛奶250毫升、大米60克、白糖適量。先將大米煮成半熟,去米湯,加入牛奶,文火煮成粥,加入白糖攪拌,充分溶解即成。
功效:可補虛損,健脾胃,潤五臟。適用於虛弱勞損、氣血不足、病後虛贏、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等症。
4、胡桃粥
做法:將胡桃夾開把瓤取出,泡在水裡,將其薄皮剝去並搗碎。將紅棗去核並用水浸泡後搗碎。將胡桃、紅棗、糯米加適量水放在小鍋里煮。煮好後用鹽或糖調味即可。
功效:核桃仁中不僅含有鈣、鐵、磷等元素,還含有鋅、錳、鉻等人體不可缺乏的礦物質。多種維生素及蛋白質、礦物質,都是有利於容貌健美的營養物質。而核桃仁所富含的植物脂肪中的亞油酸,更被視為滋味潤肌膚的美容劑,它可以令皮膚滋潤光滑,富於彈性。
5、杏仁粥
做法:杏仁(去皮)20個左右,大米50克。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煮至熟,然後加少許白糖或食鹽。
功效:可止咳定喘、祛痰潤燥。此葯膳還有養心安神的功效,有失眠、煩躁症狀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6、梅花粥
做法:先取梅花5-7朵,洗干凈,然後將100克米放進鍋中煮熟,加入梅花和適量白糖,煮沸即可。
❹ 稀飯和粥的區別究竟是什麼粥都有哪幾種類型
稀飯和粥的區別問題,各位都想要深入了解一下吧。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你隨便找點什麼東西,說道起來就沒個完。漢字就更不用說,經過了6000多年的演化,從甲骨文到金文,又從小篆、隸書、楷書、行書,從遠古的商朝,經過周、秦、漢、魏晉、草書,所謂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被稱之為漢字七體。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范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接下來,我要說道一個字,那就是粥字。說起這個字,別說大人,就連幼兒園的孩子都認識它。只要你問別人,什麼是粥?人家會脫口而出,粥就是稀飯唄?大體說來,人家也沒說錯,可嚴格意義上講,還是蠻有區別的,否則就沒有粥與稀飯之說了。中國人向來就是聰敏、智慧,看了粥的解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粥讀音zhōu,會意:從米,從二弓。米指米粒,而弓意為張開、扯大的意思。米與二弓聯合起來表示把米粒從左右兩邊同時扯大。也就是說,用火和水把米粒體積增加到最大時候的米飯。我們日常把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質食品叫粥,比如:小米粥、綠豆粥、泥粥等等。有句成語叫亂成一鍋粥,就是說擠在一起後分都分不清楚了。早先我就對粥和稀飯有過思考,也有過做過專門的了解,如今喝粥已不是簡單的充飢,國內還成立了粥會(協會),專門研究推廣粥文化。國內有一家中國粥文化博物館,也是國內唯一一家系統、全面、生動展示中華幾千年燦爛粥品文化的主題博物館。館址坐落在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經濟開發區,佔地面積近100畝,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在粥文化博物館里,罐裝的粥、碗裝的粥、袋裝的粥、瓶裝的粥,兒童營養粥、老人保健粥、婦女美容粥等各種各樣的粥應有盡有。粥文化博物館通過文物、文字、圖片等詳細介紹了粥的起源、發展、粥文化的足跡等,如少數民族的粥、國外的粥、名人與粥、《紅樓夢》里的粥等。博物館通過文物陳列和現代化的展示手段,展示中華民族粥品演化歷程,歷代中國粥文化精華以及現代科技與中國傳統粥品結合的研發成果。館舍地域開闊,周邊山環水繞,高低層次錯落有致。
❺ 喝粥會有啥功效,幾千年的「粥」文化是啥樣的
一碗粥,口味清淡,咸甜稠稀,老少皆宜。粥,是生存的底線,人們連粥都喝不上的時候,反抗的種子開始萌芽。粥,也是精神的追求,食材、水和米精華的交融,成為人們駕馭自然的佐證。粥既是果腹的食物,又是文化的積淀,凝結人生百態,融合世間五味。
清朝才子袁枚在《隨園食譜》里,對粥做了權威論斷:“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粥是米、水、火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細微之處,方顯功夫。
一碗粥,質至純,見人心,識興衰,古今中外,非不如此。
❻ 臘八粥的歷史文化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喝臘八粥」是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粥的傳統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紅棗、蓮子、花生、桂圓和各種豆類(如紅豆、綠豆、黃豆、黑豆、芸豆等)。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來源於佛教。農歷十二月初八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到了宋代,民間逐漸形成在「臘八」當天熬粥和喝粥的習俗,並延續至今。[1][2]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清《房縣志》卷十一《風俗》稱,「臘八日,以米和麥豆及諸蔬果作粥,謂之臘八粥。果木有不實者,以斧斫樹著粥於穴,問曰:『結不結,枝壓折。』謂之『喂樹
❼ 粥的歷史
粥的歷史
粥在我國至少有五千年的歷史了,可謂淵源流長。自古就有將粥喻作「滋生育神丹」、「滋養胃氣妙品」、「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唐代令狐德棻主編的《周書》中有「皇帝始,烹谷為粥」(意思是相傳從皇帝開始,最早是蒸谷,形成了粥)的記載,這是關於粥的最早的記載。
中國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為食用,2500年前始作葯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有西漢名醫淳於意(倉公)用「火齊粥」治齊王病,謂粥可實五臟六腑之氣,且能逐熱,一飲汗盡,二飲熱去,三飲病已。
進入中古時期,粥的功能更是將「食用」、「葯用」高度融合,進入了帶有人文色彩的「養生」層次。大文豪 、美食家蘇東坡在食粥後寫下了「深心顛倒不自知,更知人間有真味」(形容粥味美,使人身心顛倒)的著名詩句。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也極力推薦食粥養生,認為能延年益壽,曾作《粥食》詩一首,膾炙人口的「只將食粥致神仙」(只把吃的粥送的神仙就可以了,意指粥品味極高)的詩句。從而將世人對粥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有極細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意思是每日食粥一大碗,空腹時胃較虛,粥極細膩,與腸胃相宜,調理飲食的好辦法。)
可見,粥與中國人的關系,正像粥本身一樣,稠粘綿密,相濡以沫;粥作為一種傳統食品,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
(7)粥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劃粥斷齏的歷史故事
范仲淹的母親謝氏,身世坎坷,吃盡許多苦頭,飽嘗過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在醴泉寺讀書期間,繼父的家境已經比較窘迫,范仲淹心知肚明。
每次離家去寺院,母親總勸他多帶些糧米,一來擔心兒子吃不飽累壞身體,二來怕給寺院的師父增加負擔。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帶,而且帶的數量,出人意料的少。母親絮叨規勸,仲淹總是胸有成竹地說:「我有數,不少。」初到寺院時,糧米交給廚房,代為製作,隨寺院的鍾聲與和尚們一道用飯。
可范仲淹,從早到晚一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常充耳不聞鍾聲,忘記了吃飯,再去打飯時,又過了時辰。好心的廚僧或小和尚眼看著范仲淹如此廢寢忘食地讀書,便主動給他送飯來,仲淹很過意不去,給別人添了麻煩。
為了讀書方便,他自己備了小鍋小灶,自炊起來。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點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邊讀書,一邊續柴煮粥。一鍋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
第二天清早起來,鍋里的米粥涼透了,已經凝固成圓圓的一整個。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塊上面,劃上一個十字,完整的一鍋粥分成了四塊。早晨吃兩塊,傍晚吃兩塊,一日兩餐,這便是「劃粥」。
在寺院周圍的大山之中自然生長著野韭菜、野蔥、野蒜、野山芹,還有莧菜、苦菜、薺薺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陳等十幾種可食的野菜。范仲淹白天去山洞讀書時,順便拔幾種野菜回來。吃飯時,把十幾根野韭菜,或野蔥、或野蒜,切成細碎末,加入一點鹽拌和拌和,一頓佐餐的菜便成了。這就是「斷齏」。
醴泉寺讀書三年,范仲淹基本過著「劃粥斷齏」這種清苦自律的生活。隨著范仲淹在北宋歷史舞台上光輝業績的展現,「劃粥斷齏」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時代刻苦讀書的專用成語。
❽ 粯子粥的文化歷史
粯子是指元麥(即裸大麥,又稱「 裸麥」、「米麥」,大麥的變種)細磨後所得粉末,呈灰白色。
在鍋里加入適當水(冷熱皆可),並放入些許米粒(可生可熟),文火慢煮,待水沸米熟後,將涼水調拌成糊狀的粯子倒入其中,攪拌,繼續煮至粯子散發出濃郁的麥香,繼而可加入稍許食鹼(碳酸鈉),清甜可口的粯子粥即成。
粯子粥成紅色或淺褐色,爽口滑溜,口感非常好,營養豐富,四季均可食用。
蘇中地區,特別是靖江和泰興尤喜食此粥,通常早晚均食。夏季高溫,當地居民會在清晨煮滿一大鍋,中午熱燥,以此涼粥為食,真如久旱逢甘霖,沁人心脾!靖江有俗語雲「粯子粥灌灌,養了像胖倌」,又稱作「泰興的黑咖啡」
❾ 粥的飲食文化
相傳「黃帝始烹谷為粥」,這么看來,中國人有四千多年的喝粥史。粥,是個會意字,米是指米粒,弓有扯開、拉大的意思,兩弓配一米,形容把米粒的體積增加到最大,故此,《釋名》有註:「粥濯於糜,粥粥然也。」
在民間,粥比飯更接地氣。古代農業農業技術不成熟,糧食畝產不高,必須用最少的糧食養活最多的人。粥是人們向現實妥協的成果。此外,古代煮飯需要蒸屜和鍋,物質要求更高,烹煮工藝復雜,粥簡單方便,更切實際。
粥,除了滿足口腹之慾外,還能治病療傷的作用。西漢時期,齊王得了痹症,類似於風濕性關節炎,痛苦不堪。名醫淳於意開出的葯方是「火齊粥」。他告訴齊王:「以火齊粥且飲,六日氣下。」葯粥,華麗現身,成為粥的一大門類。
❿ 誰能告訴我粥的歷史故事嗎也及它們典故:謝謝
1、范仲淹食粥
范仲淹家裡貧窮,他在南都學院讀書時,天天煮米,來做一大鍋粥,經過一晚上的凝固後,用刀切成四塊,早晚各拿兩塊,和一些腌菜吃。留守有個兒子和他一起學習,那個留守的兒子要回到家鄉陪父親,臨走前送給范仲淹一些美味菜餚。但范仲淹放在了一邊,不久後食物全腐爛了。
留守的兒子說:「家父聽說你過得清淡貧苦,送來這些吃的,可你為什麼不吃呢?」范仲淹說:「不是我不感謝你們的好心,只是因為我吃粥吃久了,心裡安定,你如今要我享用如此豐盛的飯菜,以後的日子裡我怎麼會平靜安心得再吃下這些粥呢?」
2、吃粥
北宋時期潮州地方先賢吳復古很重視粥的養生作用,說白粥可以「推陳致新,利膈益胃。」吳復古是揭陽縣蓬州郡人(今屬汕頭市),和蘇東坡一家交好,做過皇帝的老師。吳復古喝粥養生的理論,在潮州地區影響很大,喝粥的傳統也就從那時一直保持了下來。
這其中和潮州人的飲食習慣也有很大關系,北方人、廣府人習慣以干飯充飢,喝粥只是補充,而潮州人則是一日三餐都喝粥,粥水就是他們的主食。這樣的飲食習慣也讓潮州人對粥的製作窮盡技巧、精益求精,好喝養人的潮州白粥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誕生並發揚光大的。
(10)粥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喝粥的益處:
1、消宿食,吃粥能夠溫暖人的脾胃,幫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積食。
2、辭清,吃粥的人,氣息沒有凝滯的現象,說話的聲音清晰,昂揚。
3、除飢,吃粥能夠充實人的口腹,讓飢餓感馬上消除。
4、消渴,吃粥能夠讓人喉吻沾潤,乾渴的感覺得以消除。
5、容易消化,白米熬煮溫度超過60攝氏度就會產生糊化作用,熬煮軟熟的稀飯入口即化,下肚後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的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