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蒙古文化符號十大文化符號的是
內蒙古的「十大文化符號」分別是內蒙古大草原、馬頭琴、那達慕、蒙古包、成吉思汗、草原英雄小姐妹、蒙古文、敖包、蒙古馬、紅山玉龍。文化符號是在歷史上形成的凝結和表達一定文化內涵和意義的象徵形式。內蒙古文化符號標示象徵著內蒙古文化的形象、特徵和價值。
⑵ 十大文化符號以下是內蒙古文化符號的是
C,馬頭琴和敖包,這些都是內蒙古特有的。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府呼和浩特。地處中國北部,地理上位於北緯37°24′-53°23′,東經97°12′-126°04′之間,東北部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交界,南部與山西、陝西、寧夏相鄰,西南部與甘肅毗連,北部與俄羅斯、蒙古接壤,屬於四大地理區劃的西北地區 。
內蒙古自治區地勢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全區基本屬一個高原型的地貌區,全區涵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地跨黃河、額爾古納河、嫩江、西遼河四大水系。
截至2019年末,內蒙古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轄9個地級市、3個盟,共有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17個縣、49個旗,3個自治旗;常住人口2539.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212.5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1863.2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6818.9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8530.5億元,增長5.4%。
清代將較早內附的漠南蒙古各部稱為「內札薩克蒙古」,將後來陸續歸附的喀爾喀、厄魯特等部稱為「外札薩克蒙古」,不設札薩克的察哈爾、唐努烏梁海等部稱為內屬蒙古。 「內札薩克蒙古」後來演變出「內蒙古」一詞。在蒙古語中,內蒙古的名稱原來和漢語一致(鮑培轉寫:dotuγamongγol;西里爾寫法:дотоодмонгол)。1947年內蒙古自治政府將蒙古語名稱更改為(鮑培轉寫:öbörmongγol;西里爾寫法:өвөрмонгол)。
其中(鮑培轉寫:öbör;西里爾寫法:өвөр)蒙古文意思是「山的陽面」即「陰山的南面」。漢語一般仍稱為「內蒙古」,也有少數人稱這一地區為來源於漠南蒙古的一詞,直譯「南蒙古」。
⑶ 內蒙古文化符號有哪些
1、內蒙古大草原
內蒙古大草原東起大興安嶺,西至河西走廊,地勢起伏綿延,有明顯的四季變化。全區草原總面積13.2億畝,佔全國草原總面積的2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10.2億畝,居全國五大草原之首,是我國最大的草場和天然牧場。
蒙古族文化歷史:
內蒙古地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搖籃之一,也是古代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據文獻記載,古代曾在這里活動過的游牧部族有10多個,其中維系時間較長、影響較大的有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大約在公元7世紀,蒙古部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回紇建立起了一個新汗國,創立了自己的文字並成為如今蒙文的先鋒。
12世紀時,這部分人繁衍子孫氏族分出了乞顏、扎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當時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兒、翁吉刺、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
⑷ 內蒙古文化符號是什麼
是「那達慕」,蒙古語的意思是娛樂或游戲,蒙古族牧民習慣稱為「乃日」(nair)。那達慕具有深厚的傳統底蘊和豐富的文化涵,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成為體現民族精神與性格的重要載體。每年的不同季節,人們為了慶祝豐收和喜慶日子都要舉行規模不等的那達慕。
以傳統搏克、賽馬、射箭「三項競技」為核心內容形成的新型那達慕,融傳統體育、宗教、服飾、建築、飲食、歌舞、詩詞、經貿活動為一體,通過競技、儀式、展示、表演、交流等模式,開始實現多方面的成效。草原盛會那達慕以其古老的傳統、獨具的特色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朋友來到富饒美麗的內蒙古觀光。
在蒙古族家庭中,以牧區而論,男人主要從事放牧,勘察草場、遷徙營盤、整修生產工具等主要的勞動,在家庭中的地位深受家庭成員的尊重。
習慣上妻子不直呼丈夫的名字。但是男子理家庭大事,一般都彼此商量,夫妻共同解決問題。他們十分講求互敬互愛,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團結祥和的家風。
⑸ 內蒙古的文化象徵、代表色彩、代表景觀
在鄂爾多斯地區,未出嫁的女子都有留一條獨辮,垂於身後。只有在出嫁的前一天,在隆重的婚禮上,才特邀德高望重的兩位長者為「分發父母」,舉行庄嚴的分發儀式,儀式上將姑娘時一條發辮散開,順著兩鬃梳成兩根辮子,然後在辮子上系戴上由新郎送來的華麗貴重的首飾。
鄂爾多斯蒙古族稱首飾為「陶勒甘久甘」,漢意為頭帶,頭帶零用松石、瑪瑙、珊瑚以及寶石、金、銀等貴重材料組合而成的。己婚婦女捆上這樣貴重的飾物,顯得高雅、富麗。當然,要准備一付好的頭帶,價格是相當昂貴的,所以。從頭帶上完全可以看出一個庭的貧與富,一般家庭的女子或小夥子成親,只是配備重約三、四斤,價值約三、四百個銀元的頭帶,而富家女子出嫁或小夥子娶親都要配備重約十餘斤,價值可達上萬個銀元的頭帶。這樣貴重的頭帶,往往要以幾群好馬或數百峰好駝才能換取。但頭帶無論昂貴的還是廉價的,都是鄂爾多斯蒙古族已婚婦女必備而且不可隨意離身的飾物,只有到夜晚入睡時方可將頭帶解脫。平常若是隨意取下不帶,會被認為是對父母、長輩和鄰里客人的不尊敬。團此。頭帶在鄂爾多斯蒙古族已婚婦女的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鄂爾多斯蒙古族婦女的頭飾主要以「連垂」和「發套」兩大部分組成。連垂,蒙古語稱「西布格」,是用布和棉絮製成的兩個扁圓形物和其下伸出的兩截約五寸長的木棒,系戴在已婚婦女臉龐兩側梳留的發辮上。傳說這是成吉思汗時期的遺留物。當初,蒙古各部落之間經常爭戰不息,戰勝者在被俘虜的婦女們的頭發上系面很長長的木棒,以防止她們逃遁,久而久之,頭發上系木頭便成)已婚婦女的禮俗、所不同的是長木棒逐漸變成小巧玲聯約五寸長的小木棒。後來。婦女們又在小木棒上製作了精緻的圓錐形外套上面還綉有各種美麗的花紋圖案,綴上金、銀製作的工藝品,使其成為精美而絕妙的頭飾。在小木棒上部的扁圓形物的外面,又加做了蒙古語稱「敖日雅德格」的布墊,其上綴滿珊瑚、金銀製品。
鄂爾多斯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歡穿長袍,俗稱蒙古袍。由於氣候、自然條件和野外放牧生活的需要,鄂爾多斯地區的蒙古袍與內蒙古自治區其它地區蒙古族的長袍在式樣上不同。鄂爾多斯蒙古族的蒙古袍較長,兩側開叉,大襟右邊系扣,男式長袍較肥大,穿、時系腰帶,前胸腰帶上部可裝東西。長袍袖手 子長,領子高、冬天騎馬持韁時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夏天則可避蚊蠅咬哲。女式蒙古袍則做得比較緊身,以顯示女子身材的苗條與健美。男子喜歡穿藍色或棕色袍,女子喜歡穿紅、粉、綠、天藍色綢質袍。夏季穿的單、夾蒙古袍顏色較淡,有淺藍、乳白、粉紅、淡綠色等。鄂爾多蒙古族認為,象乳汁一樣的顏色是最為聖潔的,因此,在隆重場合很多人都穿這種顏色的長袍,以示純潔、高雅和美好。又說黃色是至高無上的皇權的象徵,所以過去除活佛和受到皇帝恩賜的王公貴族穿黃色長袍外,其他人都不能穿。便服一般比漢服寬大,袖子也較長。便服沒有窮富之分,但衣服的質料卻因貧富而不同;富者多用綢、緞、絹、帛,貧者春夏多用棉布,冬季多用老羊皮袍。蒙古袍不但白天供穿著用,夜間還可當被子蓋。腰間帶子一束可長可短,騎乘、行走、帶東西部很方便。
鄂爾多斯蒙古族穿蒙古袍,不論男女,一般都備有腰帶,而且扎腰帶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未婚女子扎腰帶,要在身後留出穗頭,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貴」。布斯貴為蒙古語,漢意是沒有腰帶,代替腰帶的則是緊身短坎肩,以此來分辨未婚與已婚,穿上坎肩就說明這個婦女可以生育了。男子均扎腰帶。扎時將袍子向上提,為的是騎馬方便,也顯得矯健瀟灑。腰帶上還要繫上鼻煙壺、蒙古刀、手巾等,顏色各種各樣,多用布、綢、緞等料。
坎肩是鄂爾多斯蒙古族成年男子和已婚女子喜歡穿用的服裝。姑娘出嫁,以穿坎肩為做婦人的標志;鄂爾多斯坎肩分長短兩種,多為色彩艷麗的綢緞質料,上面鑲嵌著富有民族特色的花邊,式樣十分美觀;不能不說地鄂爾多斯蒙古族在服裝設計上的傑作。據說,早些時候,鄂爾多斯婦女出嫁時要在長袍外邊還要穿上一種前後四開襟的長坎肩,蒙古族稱之為「烏吉」。烏吉當時是已婚婦女的禮服,現在這種坎肩已不多穿,但也能時常見到。長坎肩莊重富貴,小坎肩則小巧精美,草原上的婦女至今喜歡穿用。穿坎肩也有說法,已婚婦女若不穿坎肩,會被認為是對客人和長輩不尊,對自己放縱。男子坎肩較肥大,一般不鑲嵌花邊,黑色、棕色為多,穿起來莊重、大方、瀟灑。
鄂爾多斯婦女都喜歡罩頭巾。頭巾顏色多種多樣,以年齡段不同各取所好。頭巾大約丈余長,質料有布、麻、綢、絹等。姑娘們很喜歡將頭巾在頭上纏一圈,然後在右側挽一個小結,把頭巾的穗頭垂下來。頭巾不封頂。已婚婦女用頭巾包住頭頂後,纏一圈;不留頭巾穗頭。傳說,這種習慣始於成吉思汗時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之後,下令每個人都要罩頭巾,以表示頭顱上飄有旌旗之角,希冀強大的精神常在,這在(馬可.波羅紀行)一書中也有記載。男子一般戴禮帽,也有扎頭巾的。冬天,牧民們一般戴鷹式皮帽,其形若蒼鷹,用羔羊皮做成,里邊加一層布。據歷史記載,這種帽子是皇後為方便元世祖打獵而特製的,後來傳到草原上,成為牧民喜歡的一種帽子。
鄂爾多斯男女都喜愛穿靴子。靴子分布料和牛皮兩種。用布料做成的靴子。蒙古語稱為「馬海」,漢意為馬上穿用的靴子。牛皮做成的蒙古語中稱為「古圖勒」。布、皮靴子各有所長,布靴子輕便,皮靴子可防水、防寒。一般每個人都備有兩種靴子。靴身寬大,上面還刺綉有各種精美的圖案,靴子內可套棉襪、氈襪;穿靴子除與蒙古袍協調外,還有騎馬踩踏馬蹬便當,能護踝骨,夏季在草地上行走能防蛇咬、防露水,冬天有踏雪、防寒等好處。所以,牧民們一年四季都離不開靴子。
鄂爾多斯蒙古族有一整套的獨特的民族服裝,它以實用、質朴、精美、莊重的風格立於五彩統紛的世界民族服裝之林。
⑹ 蒙古文化八大元素是什麼
1、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
⑺ 內蒙古的文化符號包括哪些內容
內蒙古的文化符號包括:草原、馬頭琴、那達慕、蒙古包、成吉思汗等。
1、草原
內蒙古大草原,東起大興安嶺,西至河西走廊,是我國草原文化的發祥地和承載地,已經成為內蒙古的形象象徵。
2、馬頭琴
馬頭琴是蒙古族拉弦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是蒙古族音樂藝術的代表性符號和象徵。
3、那達慕
那達慕,蒙古語的意思是娛樂或游戲,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是體現民族精神與性格的重要載體。
4、蒙古包
蒙古包是草原民族傳統生活方式的象徵,具有不可替代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在旅遊與文化深度交融一體發展的大潮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5、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大蒙古汗國開國可汗,完成了蒙古民族的統一大業,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為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形成做出卓越貢獻。
⑻ 蒙古文化符號的是什麼
馬頭琴。
馬頭琴是蒙古民間拉弦樂器。蒙古語稱「潮爾」。琴身木製,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音量較弱。
馬頭琴是適合演奏蒙古古代長調的最好的樂器,它能夠准確的表達出蒙古人的生活,如:遼闊的草原、呼嘯的狂風、悲傷的心情、奔騰的馬蹄聲、歡樂的牧歌等。
(8)內蒙古文化符號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頭琴是屬於指板類型的拉弦樂器,不設千斤,從山口到琴馬的一段琴弦為有效弦長。它最突出的特點是,琴箱的面、背兩面都蒙皮膜。
這和一般拉弦樂器只正面(筒前口)蒙皮、背面(筒後口)設音窗或呈開口式是不同的。用馬尾弓摩擦馬尾弦,發出的聲音甘美、渾厚、悠揚、動聽,這在中外拉弦樂器中都是極為獨特的。
⑼ 除了藍天、草原、牛羊,還有哪些符號能代表蒙古文化
很多人都嚮往蒙古大草原,因為喜歡在平原上奔跑,那樣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無聊的時候可以放羊放牛,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談起內蒙古,除了藍天、草原、牛羊,還有哪些符號能代表蒙古文化呢?我認為還有蒙古包、成吉思汗、蒙古文等可以代表蒙古文化,當然還有他們的服飾也是蒙古文化的體現,下面我們來詳細的分析一下吧。
最後一般對於蒙古族來說,他們都有各自的語言,比如蒙古文就是他們文化的象徵。蒙古文是他們用蒙古語拼寫出來的文字,一般說出來的話外人都難以聽懂。談及到蒙古文,這是世界上目前最少的文字之一,蒙古文是他們交流的語言,也是它們生命力的重要象徵,更是蒙古文化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