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川特色文化 四川特色文化有哪些
1、拜把子: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地。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2、送節禮:漢族交際習俗。流行於四川和地。民間凡遇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日期間互相拜節送禮。
3、學三年跟三年: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舊時投師學藝一般需三年時間。按習俗,三年之中,師傅只管徒弟伙食,會給少量衣鞋錢和剃頭錢,不給工錢,徒弟出工得的工錢也歸師傅。
4、川劇文化:川劇是中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它歷史悠久,保存了不少優秀的傳統劇目,和豐富的樂曲與精湛的表演藝術。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
『貳』 四川文化遺產有哪些四川有哪些文化遺產
1、四川文化遺產有哪些:四川的文化遺產有峨眉山、九寨溝、都江堰和樂山大佛等。
2、峨眉山是中國佛教朝聖之地,其中峨眉山的峨眉派更是中國武術三大流派中的重要成員較為著名的自然就是四川的樂山大佛,整尊佛像高71米,已經存在了千百年。
3、都江堰則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現在世界上唯一一座無壩引水的水利工程,是中國水利歷史上的奇跡。
4、九寨溝是四川著名的旅遊風景區,主要以水體景觀而聞名,各種各樣的湖水灘流,流露著自己獨特的美麗。
『叄』 四川特色傳統文化有哪些
四川特色傳統文化有哪些
四川特色傳統文化有哪些,四川文化的傳承是非常久遠的,很多民族都在四川這一片美麗的地方繁衍生息,所以具有很多種的文化特色,下面為大家分享四川特色傳統文化有哪些。
1、麻將文化:四川人愛打麻將是全國出了名的,作為一名四川人,不會打麻將那是相當遺憾的!人生最快樂逍遙的事莫過於不受世事干擾地打一下午麻將。一個清一色帶一個勾,庫包頭就揣起一兩百了,旁邊觀戰買你馬的心裡也美滋滋的!
2、茶文化:到四川來耍,不來這兒喝茶的話,你就感受不了這里的慢生活!四川人很愛喝茶,尤其是喝壩壩茶,和幾個老表或者鄰居朋友們喝茶擺龍門陣,還有就是鬥地主或者打一下長牌(我們這兒喊kao:ker)旁邊都要整一杯茶,這真的巴適得板!
3、火鍋文化:這個火鍋啊,先不說四川人愛吃,就是外地人來這邊耍的或者來四川讀書的一般都愛吃火鍋,真是無辣不歡,無火鍋不四川。據我了解的就是,有幾家火鍋店那是真的味道不錯,每天客人都很多!這里給大家推薦一下小天鵝榮盛和火鍋和那個吳銘火鍋。
4、蜀綉文化:蜀綉,四川省成都市特產,又名「川綉」: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綉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蜀綉題材多為花鳥、走獸、山水、蟲魚、人物,除以古代名家畫作如蘇東坡的怪石叢條、鄭板橋的竹石、陳老蓮的人物等為粉本,又請當時名畫家設計綉稿,由刺綉工藝師加工再創造的一幅佳作。
5、川劇文化:川劇是中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它歷史悠久,保存了不少優秀的傳統劇目,和豐富的樂曲與精湛的表演藝術。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
6、酒文化:當提到四川比較出名的酒的時候,肯定大家都會想到瀘州老窖,宜賓五糧液,豐谷,郎酒歪嘴等。這些酒在過年的時候,經常會在團年飯飯桌上出現!
四川為多民族聚居地,有55個少數民族,490、8萬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為省內世居少數民族。四川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聚居區、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全國第二大藏區。
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涼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峨邊彝族自治縣、北川羌族自治縣。被譽為「中國第二藏區」、「中國唯一羌族聚集區」、「中國第一彝族聚集區」。
彝族是四川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涼山與安寧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歷法。農歷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火把節。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語和嘉戎語,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漢語。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語,其中約60%的人兼通漢語。
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語,其中70%兼通漢語。世居的少數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語言。洛帶古鎮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湧入的粵、贛、閩客家人後裔,他們至今仍完整地沿襲著客家風俗,說著有「古漢語活化石」之稱的客家方言。
四川是西部客家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以來,逐步形成了以龍泉驛區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東山客家方言島,客家人口總數達50萬,較好保留了客家語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目前約有70萬人會講客家話。
語言文化:
四川話是流行於四川省、重慶市(巴蜀地區)及周邊省份臨近地區的主要漢語言,包括漢語西南官話中源自古蜀語。四川話約有1億2千萬的使用者。
現今四川話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運動時期,是由明之前流行於四川地區的蜀語和來自湖廣、廣東、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漸演變融合而形成的。成渝話(成渝片)是川劇和各類曲藝的標准音,同時由於四川話內部互通度較高,各方言區交流並無障礙。
四川民風絢麗多姿,幽默的方言,獨特的'茶館,可口的川菜和小吃.豐富的各種節慶。腔調優美的川劇;離奇的生活習俗和禮儀活動;以及廣泛流傳的曲藝、雜耍,和嘆為觀止的工藝。四川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的省份,各個民族有其獨特的生活習慣和信仰禮儀.漢族精於農耕,手工業、商業發達。舊習土葬。
有春節、端午節、端午、中秋、重陽等中華傳統節日。此外,生活在巴蜀大地的的四川人民也創造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在這塊土地上的其他民族有藏族、彝族、羌族、土家族、和苗族等,形成了獨特而豐富的地域性民族風情。
蓋碗茶:漢族飲食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整個茶具由茶蓋、茶碗、茶托三件組成。多為瓷器,茶托也有金屬製成的。茶托下中有一圓形凹坑,茶碗圈足剛好放入其中。
當茶:客在茶館坐定後,喊一聲「泡茶」,摻茶的師傅便會應聲而至,一手提開水壺,一手:夾一摞茶具來到桌前。只見他一揮手,茶托子滿桌開花,放在客人面前。接著,把裝好茶葉的茶碗一一放在茶托上,左手扣住茶蓋,右手提壺嘴一翹,鹵上滴水不灑。「吧嗒」一聲,茶蓋翻過去將碗蓋住。
茶蓋講究蓋而不嚴,既可保溫,又能透氣,並可用來攪動碗中茶水,調勻茶味。而且隔著茶蓋品茶,可免茶葉入口,既科學又藝術。該習俗現仍十分流行。
九大碗:漢族飲食習俗。流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婚娶、新居落成、小兒誕生、老人壽辰等喜事,都要辦一頓豐盛的酒席。舊時,除豬肉外,或雞或羊必上滿九碗,故稱。後來發展演變為上九道菜,依次順序為:一、干盤菜;二、冷盤;三、炒菜;四、鑲碗;五、墩子;六、膀;七、燒白;八、雞或錢;九、湯菜。
罐罐肉:漢族人飲食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將豬蹄、豬腿洗凈去毛,在微火上燒烤一下,用沙罐盛裝,加大半罐水放入黃豆或白豆,加少許米。
濾米飯:漢族人飲食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將米淘洗後放入鍋中,加水煮至半熟,連湯舀入筲箕中過濾。將半熟的米飯倒入鐵鍋中,加少許水。以微火慢慢烘熟。或將半熟的米飯倒入木甑中上蓋,放入鐵鍋中加水蒸熟
鳴堂:漢族飲食習俗。是飯菜館的一種輔餐侍席世術,分為空店鳴堂和侍席鳴堂兩類。前者是在店內無顧客時,幺師站在店堂門前,對街上往來過客吆喝著介紹店內設施、技術、菜目等。後者是從顧客進店門開始,將客人視為「上帝」,自已充當個從,圍繞吃喝而開展的一系列輔餐工作的鳴堂。
——彝族——
砣砣肉:彝族佤統食品。用豬、牛、羊雞等禽畜肉砍成拳頭大小的砣狀,用水煮到剛斷生撈起濾水,然後拌以鹽、鹽、蒜、辣椒、姜等佐料。按習俗,每逢客人到來,必以此肉相待。
轉轉酒:彝族飲食習俗。彝族飲酒不分聲合。席地而坐,圍成一圈,端著酒杯依次輪飲,故名。
戒酒:彝族人飲食習俗。彝族人飲酒,主張自我剋制,以微醉為上,大醉為下,料醉如泥被視為有失體統。如長期酗酒鬧事,屢勸不改,便須在長輩主持下舉行戒酒儀式。
蘭花煙:彝族人民嗜好的一種煙。每年六七月間收割回煙葉,曬干後疊齊,用草紮成小把存放。吸用時鬮煙葉用手揉碎,搓成細末。
——藏族——
青稞酒:藏族傳統飲料。又稱藏酒。是用青稞釀成的一種低度酒。到藏家做客,主人請喝青稞酒,客人必須先喝三口,主人再給斟滿,然後喝乾。否則,會被認為不懂禮貌,主人會不高興。
酥油茶:藏族傳統飲料。將磚茶用熬成濃法,滲進牛奶煮沸,倒進專用的酥油桶內,放入酥油和食鹽,攪拌至水乳交融即成。是藏族日常的飲料,也是待客的佳品。
糌粑:藏族傳統食品。藏語音譯,意為炒麵。將青稞燙洗後,炒熟磨成面即成。食用時,將面倒入盛著奶茶、酥油的木碗中,再加入鹽末、乳酪等一起拌和,拌成面團食用。
——羌族——
豬膘:羌族傳統食品。流行於茂縣、汶川、北川等地。將豬勒死,把肉分割成條塊,用鹽漬三至七天後,吊在屋樑上風干即成。
金裹銀:羌族傳統食品。流行於汶川、茂縣、理縣等地區。以黃色的玉米為主拌和少量白色的大米蒸熟而成,故名。以大米為主、玉米為輔的稱銀裹金。
玉米蒸蒸:羌族傳統食品。流行於汶川縣等地。用水將玉米布拌勻,拌成顆粒狀蒸熟即成
『肆』 四川的特色文化都有哪些
有著「天府之國」美稱的四川,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古至今,流傳著許多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也為當地人民帶來了更加濃郁的文化氣息。對於 四川文化 你有多了解呢?下面的文章為您帶來四川的特色文化都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四川為多民族聚居地,有55個少數民族,490.8萬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為省內世居少數民族。四川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聚居區、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全國第二大藏區。
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涼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峨邊彝族自治縣、北川羌族自治縣。被譽為「中國第二藏區」、「中國唯一羌族聚集區」、「中國第一彝族聚集區」。
彝族是四川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涼山與安寧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歷法。農歷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火把節。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語和嘉戎語,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漢語。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語,其中約60%的人兼通漢語。
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語,其中70%兼通漢語。世居的少數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語言。洛帶古鎮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湧入的粵、贛、閩客家人後裔,他們至今仍完整地沿襲著客家風俗,說著有「古漢語活化石」之稱的客家方言。
四川是西部客家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以來,逐步形成了以龍泉驛區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東山客家方言島,客家人口總數達50萬,較好保留了客家語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目前約有70萬人會講客家話。
語言文化:
四川話是流行於四川省、重慶市(巴蜀地區)及周邊省份臨近地區的主要漢語言,包括漢語西南官話中源自古蜀語。四川話約有1億2千萬的使用者。現今四川話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運動時期,是由明之前流行於四川地區的蜀語和來自湖廣、廣東、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漸演變融合而形成的。成渝話(成渝片)是川劇和各類曲藝的標准音,同時由於四川話內部互通度較高,各方言區交流並無障礙。
『伍』 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
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
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四川是一個擁有著「天府之國」美稱的城市,它的歷史非常的悠久,所以到現在積累了許多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在當地居民的手中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那麼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
茶文化
來四川不喝茶,你就感受不到這里的慢生活。四川人尤其愛喝茶,愛泡茶館,點一杯茶打個盹兒或者看閑書、要麼就湊在一塊兒鬥地主...這就是我們的「壩壩茶文化」。
四川人愛喝茶,在公園里喝蓋碗茶、住酒店,房間里也要泡個功夫茶,還有哪兒比四川人更愛茶?
火鍋文化
麻辣火鍋起源於重慶。火鍋,是四川人的家常便飯,也是外地人來四川必吃的美食,無辣不歡,無火鍋不四川。
熊貓文化
中國國寶大熊貓是四川的符號之一,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萌寶大熊貓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深受世界各國的喜愛。
麻將文化
四川人愛麻將全國第一!對四川人來說,人生最快意之事莫過於不受世事煩擾地打一下午麻將,連杠三次最後再來個「杠上花」,才兩三個小時包包頭就揣了五六百。
無論是職業玩家還是業余愛好者,四川人對於麻將的熱情就如同德國人熱愛啤酒,英國人熱愛足球。就算不吃不喝,四川人照樣能奮戰一個通宵。
選秀文化
李宇春、張靚穎、郁可唯、譚維維、江映蓉、張傑、李易峰、吉克雋逸...咱川籍藝人們世界展示了四川人的美麗與勇敢,四川人,想唱就唱,唱得響亮!
道教文化
道教創教地點在四川成都的鶴鳴山,道教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東方文化的瑰寶。
酒文化
四川名酒眾多,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作坊,被載入世界吉尼斯之最。水井坊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燒坊的遺址,作為中國白酒的源頭,其史學價值堪與「秦始皇兵馬俑」媲美。坊間數百年來酒坊與技藝流傳並存至今,是活著的文物,被譽為「中國白酒的一部無字史書」。
三國文化
要說在中國什麼文化傳播覆蓋了全世界,讓外國人也津津樂道的話。三國文化那是當仁不讓的。不僅僅在國內,在國外那也是眾多的粉絲追捧的文化之一。劉備、關羽、張飛的形象深入人心。
劍門關、武侯祠、張飛廟、蜀門棧道...三國文化讓人們了解中國,了解四川。
蜀綉文化
蜀綉又稱「川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 「芙蓉城三月雨紛紛,四月綉花針;羽毛扇遙指千軍陣,錦緞裁幾寸…」羊年春晚,蜀綉文化傳播大使李宇春一首美輪美奐的《蜀綉》至今餘音繞梁。
川劇文化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川劇最著名的當屬「變臉」,變臉絕技源自傳統戲《歸正樓》,表現義盜貝戎劫富濟貧,遭到官兵追捕,以變臉巧妙脫身。最初,演員臉罩用紙殼面具,後來改用草紙繪制臉譜,依次粘貼臉上,臨場以煙火或摺扇掩護,層層揭去。
「變臉」蜚聲國內外,劉德華還專程為學習變臉到四川拜師學藝
四川為多民族聚居地,有55個少數民族,490.8萬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為省內世居少數民族。四川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聚居區、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全國第二大藏區。
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涼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峨邊彝族自治縣、北川羌族自治縣。被譽為「中國第二藏區」、「中國唯一羌族聚集區」、「中國第一彝族聚集區」。
彝族是四川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涼山與安寧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歷法。農歷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火把節。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語和嘉戎語,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漢語。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語,其中約60%的人兼通漢語。
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語,其中70%兼通漢語。世居的少數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語言。洛帶古鎮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湧入的粵、贛、閩客家人後裔,他們至今仍完整地沿襲著客家風俗,說著有「古漢語活化石」之稱的客家方言。
四川是西部客家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以來,逐步形成了以龍泉驛區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東山客家方言島,客家人口總數達50萬,較好保留了客家語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目前約有70萬人會講客家話。
語言文化:
四川話是流行於四川省、重慶市(巴蜀地區)及周邊省份臨近地區的主要漢語言,包括漢語西南官話中源自古蜀語。四川話約有1億2千萬的使用者。現今四川話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運動時期,是由明之前流行於四川地區的蜀語和來自湖廣、廣東、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漸演變融合而形成的。
成渝話(成渝片)是川劇和各類曲藝的標准音,同時由於四川話內部互通度較高,各方言區交流並無障礙。
四川的傳統文化
1、走人戶: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年節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況,都要到親戚家串門探望,稱為走人戶,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肉、點心、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2、春倌說春: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跋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說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3、拜把子: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地方,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川劇的變臉
四川連廂及肉蓮花表演大師牟慶雲、四川相書表演大師魯國華及飛刀花鼓惟一傳人劉陶
川劇 【川劇】又稱川戲。四川的代表性戲曲劇種。流布於四川和貴州、雲南、湖北、台灣等省。分上壩、資陽河、川北河、下川東四條"河道"(地域流派)。成都是上壩派的中心。川劇歷史悠久,清代雍正、乾降年間"花部"戲曲勃興,繼有柳子腔、皮黃腔入川,逐漸與四川語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間小調和秧歌相融合,衍化為川劇的崑腔、高腔、胡琴、彈戲及燈戲
形成了風格統一的四川地方劇種。民國初,三慶會劇社匯集五腔劇目於一班,正式形成五腔共和的演出形式。川劇擁有上千劇目,尤以喜劇著稱。傳統表演程式自成體系,常為其他戲曲劇種借鑒吸收。還有變臉、藏刀、踢慧眼等多種特技表演。1949年後,川劇藝術進一步發展,多次組團到全國各地及歐、亞數國演出,受到觀眾贊賞,被譽為"天府之花"。
著名演員競華、楊淑英、笑非、曉艇、藍光臨、劉芸、陳巧茹等,著名鼓師王官福等,均在觀眾中享有盛譽。?
木偶戲
【木偶戲】成都木偶形成於唐代,此後遍及城鄉。當時的木偶叫精木偶,長約0.3米,短小精幹,操作方便。上演的劇目如《引鳳樓》、《金山寺》、《群仙會》等皆為川劇傳統劇目。班社有祥瑞班、瑞樂班、字均班、榮華班等,多在各種神會、廟會及茶館、院壩等地演出。30年代木偶戲逐漸衰落。
1949年後木偶戲得到重視,組建了專業的木偶皮影劇院。目前成都木偶有大中小杖頭木偶、布袋木偶和手掌木偶。
木偶製作精細,造型美觀,已採用化工原料和紙型塑造。木偶的手簽子在衣服之外,稱為"外支棒"的杖頭木偶,其代表劇目有傳統戲《人間好》、《小放牛》、《沉香救母》、《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現代戲有《老公公種紅苕》、《調皮的小白兔》、《劉文學》、《雷鋒參軍》等。成都木偶曾先後應邀到德國、荷蘭、瑞典、泰國、日本等國訪問演出,受到好評和歡迎。?
諧劇
【諧劇】曲藝表演藝術家王永梭首創的一種"詼諧戲劇"。一人獨演,不講究服飾場面,道具極其簡單,演員是劇中唯一主角,即劇中的第一種人--看得見的人;通過舞台道具的依託和語言、表情、動作表演,以不同側面向觀眾顯示劇中的第二種人--看不見而似乎看得見的人。這是諧劇特有的表演手法。
創始人王永梭早在1939年抗日時期就創作出了《扒手》、《趕汽車》、《黃巡官》等20多個諧劇節目,1949年後又改編了《在火車上》、《結婚》、《十二點整》、《蘇二哥》、《打百分》等有影響的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了《王永梭諧劇選》。19。89年四川省舉辦了諧劇比賽,各省區方言諧劇紛紛登台獻藝。
『陸』 成都的十大特色文化
成都的十大特色文化
成都的十大特色文化,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它自己的特色文化,而成都作為全國最佳旅遊城市之一,許多人對它有著別樣的情感,那麼就一起來看看成都的十大特色文化都有哪些吧。
熊貓文化
近些年,成都通過「大熊貓」聞名世界,受到國內外遊客的喜愛,先後開發了上萬個版權產品,傳播中國文化的同時,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作為最能代表成都的元素之一,大熊貓早已成為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蜀綉」和「銀花絲」的創作主題。四川更利用大熊貓友善、吉祥的形象,結合四川非遺產品登上國際舞台,使大熊貓成為了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
川劇文化
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蜀戲冠天下。這句話源自唐代,可謂源遠流長。川劇變臉,是國人耳熟能詳的舞台藝術,也是今天成都的城市名片。川劇的名稱,始見於清末民初,當時叫川戲,後來統稱川劇。2006年,川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在成都,已有很多大大小小劇場能讓市民近距離欣賞到川劇的風采。
成都火鍋
成都火鍋是四川的代表性美食,是成都特色美食。成都火鍋店遍布大街小巷,具有代表性的店鋪有很多,每個食客的心中都有一個排名。對於川渝以外的人來說,「成都火鍋」和「重慶火鍋」沒什麼區別,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區分成都火鍋和重慶火鍋,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看,一是底料的不同,二是醬料的不同,三是食材的不同。
郫縣豆瓣
說到郫縣豆瓣醬,Maigoo我想必全國朋友都吃過。「郫縣豆瓣」是成都市郫都區的特產,是中華老字型大小、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作為中國頂尖調味料和成都特產,郫縣豆瓣在選材與工藝上獨樹一幟,全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原料的優良,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准。郫縣豆瓣有「川菜之魂」的美譽,其製作技藝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蜀綉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成都特產,中國四大名綉之一,2019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作為中國傳承時間最長的`刺綉工藝之一,蜀綉題材多為花鳥、走獸、山水、蟲魚、人物;除了以古代名家畫作如蘇東坡的怪石叢條、鄭板橋的竹石、陳老蓮的人物等為粉本,又請當時名畫家設計綉稿,由刺綉工藝師加工再創作。
麻將文化
在成都街頭走走,你就會看到一連路過五六間麻將館的獨特風景。成都是麻將傳承的鼎盛地,由於其特殊的歷史地理環境,「麻將」濃縮為了成都的地域文化與市井百態。成都許多麻將館都立於高樓大廈之間,麻將對於成都,猶如糖葫蘆對於北京一樣,已經是這個城市的烙印。麻將在成都體現的不僅僅是一種游戲,還是一種悠閑自得的生活,這是最能代表成都的元素之一。
茶館文化
四川是我國茶葉的起源地之一,茶葉種植歷史悠久,飲茶十分普遍。成都作為四川的省會,茶館的產生自然是比其他地方更早。在四川有這樣一句老話「四川茶館甲天下,成都茶館甲四川」。縱觀歷史,成都是茶館產生和發展的典型,茶館濃縮了成都的地域文化特徵及市井百態。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成都傳統茶館文化已發生巨大改變,但它依然是成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
蜀錦
蜀錦與蜀綉不同,蜀綉是「刺綉」工藝,而蜀錦是「織」的工藝。可以理解為,錦是彩色的絲緞,而綉則是在絲緞上進行的二次創造。兩者都是成都特色文化。蜀錦有兩千年的歷史,與廣西的壯錦、蘇州的宋錦、南京的雲錦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錦。蜀錦興於春秋戰國而盛於漢唐,因產於蜀地而得名。2006年,蜀錦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酒文化
成都的邛崍是「中國白酒原酒之鄉」,高峰期年外銷省外原酒占出川原酒70%以上。「邛酒」已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多次登上全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百強榜。著名的「水井坊酒」也是源自成都,有600多年的歷史。被發掘的「水井坊遺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作坊之一,被譽為「中國白酒第一坊」。成都的酒不僅歷史悠久,其酒與酒業都極具特色,生產工藝好,科技含量較高。
都江堰放水節
都江堰放水節是四川省的重要民俗節慶活動,更是天府文化的重要傳承。作為成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放水節年年相沿、世代傳承。正如都江堰水利工程,雖歷經千年,初心不改,仍造福巴蜀人民。放水節抒發了對以李冰為代表的歷代治水先賢的感戴之情,同時這一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已深入人心,都江堰成為了以「深厚的水文化底蘊」為核心內容的文化空間。
成都的特色:
四川成都首先想到的特色就是麻辣的菜品,像缽缽雞,冷鍋串串,麻辣兔頭都是屬於他們的地方特色,而且他們的火鍋相比於重慶來說也更為麻,因為他們只說實話也麻辣可能會更普遍,而且他們的翹腳牛肉也是好吃的,就入味,軟爛。
一、缽缽雞
傳統名小吃,屬於川菜系。從清代流傳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以陶器缽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加上多種調料的去骨雞片拌和而成。
二、冷鍋串串
是將串串提前做好,然後放入特製的調料中,讓串串冷下來,相對於傳統的串串來說,冷鍋串串的溫度比較適中,不是特別的燙。
三、麻辣兔頭
四川成都漢族名小吃之一,鮮香味美,口感不錯。消暑下啤酒的必點食品之一,以兔子的頭為主料而製成的美食。
介紹
成都除了美食的特色不得不提到它的熊貓文化,近些年,成都通過大熊貓聞名世界,受到國內外遊客的喜愛,先後開發了上萬個版權產品,傳播中國文化的同時,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作為最能代表成都的元素之一,大熊貓早已成為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蜀綉和銀花絲的創作主題。四川更利用大熊貓友善、吉祥的形象,結合四川非遺產品登上國際舞台,使大熊貓成為了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
成都的特色有:龍抄手、擔擔面、鍾水餃、三合泥、川北涼粉等。
1、龍抄手:成都市著名的傳統小吃,抄手是四川人對餛飩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成都的「龍抄手」1941年開設於成都的悅來場,上個世紀50年代初遷往新集場,60年代後又遷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70餘年的歷史了。
2、擔擔面:漢族特色麵食。著名的成都小吃(又說自貢小吃,起源於自貢)。用麵粉擀製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
3、鍾水餃:古名為「水角」,是四川省成都市地方傳統小吃之一。始於光緒十九年(1893年),因開業之初店址在荔枝巷且調味重紅油,故又稱為「荔枝巷紅油水餃」。鍾水餃全用豬肉餡,不加其它鮮菜,上桌時淋上特製的紅油。具有皮薄(10個水餃才50克)、料精(上等麵粉、剔筋去皮的精選豬肉)、餡嫩(全靠加工時掌握好溫度、水分,肉餡細嫩化渣)、味鮮(全靠輔料和紅油、原湯)的特色。
4、三合泥:為四川傳統風味小吃,成都市內、郊縣各甜食店多有供應。此點由於採用大米、糯米、黃豆三種主要原料合磨成粉,加輔料和水炒成泥狀食用而得名。
5、川北涼粉:是採用優質豌豆去殼,用水浸泡後,磨成細漿,然後過濾去渣,沉澱脫水,製成豆粉。再經加熱攪拌成糊狀,裝入盆、盤待用。涼粉製作法有很多種,可也用綠豆、大米等做出不同味道的涼粉區別,及營養價值與涼粉的影響。
『柒』 四川優秀傳統文化有哪些
四川優秀傳統文化有哪些
四川優秀傳統文化有哪些,四川被稱為「天府之國」,它的歷史十分的悠久,發展到現在已經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文化體現在當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四川的靈魂所在,接下來看看四川優秀傳統文化有哪些。
茶文化
來四川不喝茶,你就感受不到這里的慢生活。四川人尤其愛喝茶,愛泡茶館,點一杯茶打個盹兒或者看閑書、要麼就湊在一塊兒鬥地主...這就是我們的「壩壩茶文化」。
四川人愛喝茶,在公園里喝蓋碗茶、住酒店,房間里也要泡個功夫茶,還有哪兒比四川人更愛茶?
火鍋文化
麻辣火鍋起源於重慶。火鍋,是四川人的家常便飯,也是外地人來四川必吃的美食,無辣不歡,無火鍋不四川。
熊貓文化
中國國寶大熊貓是四川的符號之一,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萌寶大熊貓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深受世界各國的喜愛。
麻將文化
四川人愛麻將全國第一!對四川人來說,人生最快意之事莫過於不受世事煩擾地打一下午麻將,連杠三次最後再來個「杠上花」,才兩三個小時包包頭就揣了五六百。
無論是職業玩家還是業余愛好者,四川人對於麻將的熱情就如同德國人熱愛啤酒,英國人熱愛足球。就算不吃不喝,四川人照樣能奮戰一個通宵。
選秀文化
李宇春、張靚穎、郁可唯、譚維維、江映蓉、張傑、李易峰、吉克雋逸...咱川籍藝人們世界展示了四川人的美麗與勇敢,四川人,想唱就唱,唱得響亮!
道教文化
道教創教地點在四川成都的鶴鳴山,道教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東方文化的瑰寶。
酒文化
四川名酒眾多,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作坊,被載入世界吉尼斯之最。水井坊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燒坊的.遺址,作為中國白酒的源頭,其史學價值堪與「秦始皇兵馬俑」媲美。坊間數百年來酒坊與技藝流傳並存至今,是活著的文物,被譽為「中國白酒的一部無字史書」。
三國文化
要說在中國什麼文化傳播覆蓋了全世界,讓外國人也津津樂道的話。三國文化那是當仁不讓的。不僅僅在國內,在國外那也是眾多的粉絲追捧的文化之一。劉備、關羽、張飛的形象深入人心。
劍門關、武侯祠、張飛廟、蜀門棧道...三國文化讓人們了解中國,了解四川。
蜀綉文化
蜀綉又稱「川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 「芙蓉城三月雨紛紛,四月綉花針;羽毛扇遙指千軍陣,錦緞裁幾寸…」羊年春晚,蜀綉文化傳播大使李宇春一首美輪美奐的《蜀綉》至今餘音繞梁。
川劇文化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川劇最著名的當屬「變臉」,變臉絕技源自傳統戲《歸正樓》,表現義盜貝戎劫富濟貧,遭到官兵追捕,以變臉巧妙脫身。最初,演員臉罩用紙殼面具,後來改用草紙繪制臉譜,依次粘貼臉上,臨場以煙火或摺扇掩護,層層揭去。
「變臉」蜚聲國內外,劉德華還專程為學習變臉到四川拜師學藝
1、祭杜主
相傳,蜀國開國國王杜宇,號望帝,歸隱西山後化為杜鵑。杜鵑為提醒人們不忘農時而號鳴,直至「啼血」。人們感今他教民務農有功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和七月初一祭祀他。
今郫縣城南有他和叢帝的陵墓,稱望叢祠。每到祭之日,人們便紛紛趕來開展祭祀活動,同時,賽歌跳舞,演戲娛樂,十分熱鬧。在川西平原等地,當杜鵑鳴叫時,人們便認為這是望帝在提醒大家莫誤農時。
2、祭蠶蟲
相傳,蜀中開國國王蠶叢教民養蠶,每年做金蠶數千頭,送給百姓,凡得到金蠶的人家,養蠶一定獲得豐收。他死後,人們因感恩而祭祀他。
3、葯王菩薩
葯王是民間對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尊稱。孫思邈本是京兆華原人。精通醫葯,醫德高尚。所著《備急千金要方》30卷,合方論5300首,被喻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網路全書之一。
孫思邈兩次入川行醫並采葯煉丹,其影響遍及全川。故四川民間供祀葯王的普遍程度在全國頗為著名。許多著名中葯店堂。如同仁堂等均敬奉葯王塑像。
4、寶光寺數羅漢
位於縣城的寶光寺羅漢堂內有各種塑像577尊。來此上香和瀏覽的人們,都習慣要去數羅漢。踏進門檻第一步若為左腳,便從左數起,如為右腳,便從右腳數起。數到與自己年齡數字相同的那尊羅漢,以它的善惡美醜來判斷自己是否有福。
5、賄耳目神
耳目神即灶神。民間以為灶神是玉皇大帝的耳目,其職責是專門觀察人間發生的事情,然後上奏天庭。為使其不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給人間帶來禍殃,人們每逢農歷臘月二十四日晚便燃香點燭,賄以酒肉,計好於他。
6、除夕祭樹
每年除夕之夜,各家飯菜端上桌後,首先敬神供祖,接著將每樣飯菜取一點出來,切細和勻後,由家長用盤子或小簸箕端到最大最好的一棵樹前祭樹。據說,這樣來年果樹能花繁果豐,帶來滾滾財源。祭樹後,全家才圍著桌子吃團年飯。
川菜
四川省的特色——川菜,是中國漢族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許多菜品已發揚到全國,備受歡迎,例如著名的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回鍋肉、水煮肉片、麻婆豆腐、泡椒鳳爪等,數不勝數。麻辣是川菜的特色。四川火鍋是川菜系的典型代表之一。火鍋是誰都拒絕不了的美食,與重慶火鍋相比,Maigoo我更喜歡成都火鍋的「溫柔」,它的味道不似重慶火鍋那麼厚重,更追求麻辣的均衡。
川酒
四川地區的白酒,因產酒量大和知名品牌眾多而聞名,有著「川酒雲煙」的說法。白酒是四川具有代表性的東西。聞名全國的四川名酒有六種——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郎酒、沱牌曲酒、全興大麴。四川的名酒企業有四家國內上市公司——五糧液、瀘州老窖、沱牌曲酒、水井坊。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都發掘的「水井坊遺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作坊之一,為中國白酒第一坊。酒文化是四川十大特色文化之一。
川劇
說到川劇,全國人民對川劇的「變臉」絕活再熟悉不過了。變臉有很高的觀賞性,表演原理已被列為國家二級機密。川劇是我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在唐代更是「蜀戲冠天下」,風光一時無二。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從事川劇的人越來越少。縱然如此,川劇依然是四川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作為四川地方特色,川劇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川茶
四川是中國最早種茶、飲茶、售茶的地區之一,茶文化源遠流長,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竹葉青、蒙頂甘露、峨眉雪芽等名茶享譽全國。四川人尤其愛喝茶,愛泡茶館。有一種說法是「四川茶館甲天下」。四川日報2016年1月15日報道稱:四川省茶館已超過5萬家,是全國茶館最多的省份。四川省茶產業特色優勢突出,產業綜合實力排名全國前三。
蜀綉
成都市非遺保護中心聯合四川西部民生研究院公布的《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報告(2020)》顯示,截至2019年,成都年產值上億的非遺項目有9個,其中就包括蜀綉和郫縣豆瓣。蜀綉是四川省的特色工藝,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作為中國刺綉傳承時間最長的綉種之一,蜀綉憑借清秀明麗的色彩和精湛細膩的針法形成了獨特的韻味,豐富程度為中國四大名綉之首。
川葯
四川號稱天府之國,是中葯材的重要產地,中醫界有著「無川葯不成方」的贊譽。全國中葯資源普查獲悉,四川全省各種類葯材達4103種,占《中葯大辭典》收載的5760種的72%。四川已成為中國第一大「天然葯庫」。2020年,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川葯產業振興工作推進方案(2019-2022年)》,提出四川省將加快由中葯材資源大省向中醫葯產業強省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