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葯材文化有什麼好處

中葯材文化有什麼好處

發布時間:2022-10-07 03:09:22

1. 為什麼中醫葯是文化瑰寶

中國中醫葯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傳統文化的瑰寶,在特定的條件下,出現了中醫和西醫兩種不同醫學體系,但它們的研究和服務的對象相同,都是人類同疾病作斗爭的有效手段,但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在各自的發展中,必然相互滲透,相互吸收,取長補短,從而推動我國的醫學乃至世界醫學的重大變革。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人們逐漸認識到生命體是一種多層次、多方位、多形式的物質系統,因此有必要建立整體醫學及其方法論,這是世界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整體,人的皮毛筋骨肌肉是通過經絡和臟腑息息相關,可以影響臟腑,臟腑病又可以在皮膚上有所表現。有人說「西醫用西葯,中醫用中葯」,「西醫憑生理解剖,中醫憑陰陽五行」,「西醫用聽筒,中醫看舌候脈」等等,都是以相貌取之而不著邊際的泛泛之論。事實上其區別只有一句「一言中的」之話,就是西醫沒有「證」,所以治療疾病就「見病發葯」;中醫主要不治「病」而治「證」,所以治病要「辨證論治」。

醫治療疾病是通過辯證診治的基本法則來進行的,中醫的辯證的從整體出發,來認識疾病,推斷病情。它既與現代醫學的診斷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同於現代醫學的病名診斷而是包括了疾病的病因,病機、病理等內容,論證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治療,所不同者不公是提出治療方法還包括了治療疾病的原則和指導思想,概括來講,辯證治療就是運用中醫理論和診斷方法對疾病進行綜合分析和揄以判斷疾病的性質,病原菌位和病所,制定出治療的指導思想,原則和具體治療方法。
辨證論治,就是任何一個病,不管補的瀉的、熱的涼的、散的斂的都可取用。反過來說,任何一味中葯,什麼病都可取用,所以中醫往往「見痰不消痰,出血不止血」而能使痰消、血止。因為痰和出血都是病而不是「證」,本來就不是中醫治療的對象。 簡而言之,醫案是中醫診治疾病思路歷程的表述,是用來公開中醫臨床者所以取用這個治療方案的說明書,而絕對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裝飾品。正是這種表述,就可反映出其人其術素質水平的高低和思路方法的正確與否。中醫歷有方脈派,方是處方,脈是脈案,即醫案。所以,五六十年前有過這樣的選醫諺語:「找長工看出汗,找郎中看脈案(即醫案)」。意思是說,出汗多少反映出長工出力多少,脈案水平如何反映出醫者水平之高低。
中醫學的整體觀和模糊理論的應用,完全可為現代醫學所借鑒。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西醫會真正有機結合,融會貫通,形成一種新的醫學體系。中醫葯必將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2. 中醫葯有什麼好處

一、安全、副作用少:由於中葯外治是施於體表,它可以隨時觀察其適應和耐受情況而決定去留,不會像內服葯物,如不對症,發生副作用時處理比較復雜,外治只要施治配葯得當,是比較安全的,一般很少有副作用。
二、對胃腸道無損傷:病人服葯,首先入胃再吸收,葯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損傷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尤其一些病人胃的情況不好,又非要服葯不可,往往陷入治病必服葯,老病未治好,胃病又成的兩難局面。那麼葯物外治就不存在這一問題。俗話說「良葯苦口利於病」,服葯的痙對許多病人是難以長期忍受的,中葯外用可以起到「良葯治病不苦口」。
三、對肝腎刺激小:不管內服何種葯物,通過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其代謝產物尤其是一些毒性產物,都必須經過肝臟解毒、分解而通過腎臟排泄,這對於原先肝腎有疾病的人來說,也是難以迴避的矛盾,而中葯外治,大多經過皮膚、粘膜吸收,葯物的成分進入體內已經通過一層屏障的過濾,有害成分也已量小、弱化,故對肝、腎的損害大多已非常小,
因此外治法作用的不單是葯物有效成分的體表吸收,它主要是通過葯物對特定部位、穴位的刺激,從而疏通經絡、調理經氣、調整機能,可以起到與針炙推拿同樣的作用。操作簡便取材容易:中葯外用大多作用於人體經穴和特定部位,而這些大多是易於辯論的部位,操作也比較容易掌握,只要加以學習、注意,大多自己就可操作,比如葯枕療法、敷臍法、敷足心法、敷肝區法、點眼法,塞耳鼻法。

3. 中醫應該如何傳承下去傳承中醫葯的價值如何

中華文化傳承千年,經久不衰。而中醫葯文化是中華文化在醫學領域的重要體現。近年來,許多中醫葯老字型大小都紛紛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了文化價值以外,它在現代醫學領域中還有著較高的實用價值,比如:陰陽調和的養生理念、循序漸進的治療理念等。所以,我們應該開設更加豐富多樣的中醫葯專業、向全民普及中葯材知識來使中醫重新活躍於現代社會,進而更好的傳承和保護中醫葯文化。

三、注重醫者仁心的從醫文化

中醫除了能與西醫互為補充,有極大的實用價值外,還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眾所周知的醫者仁心便是古代社會對於中醫從業者妙手回春、服務社會、不求回報的褒揚之詞。這種高尚的品德應該被傳承下來,發揚光大。

總而言之,中醫葯文化對於現代社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從自身出發,了解中醫葯文化的內涵,向身邊的人弘揚中醫葯文化。

4. 中葯的優勢在哪

我國中醫葯優勢特色

中醫葯是我國醫學科學的特色,也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並且對世界的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要進一步發揮中醫葯的有是特色,更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

一、中醫葯葯的特色和優勢

我國傳統醫葯之所以歷經數千年而不衰,至今在醫療保健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並且在世界傳統醫葯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論的科學性和優勢所決定的。隨著疾病譜的變化,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健康觀念的轉變,中醫葯學的優勢越來越顯現出來,其科學性和先進性越來越被學術界、產業界所重視。進一步認識這些特色和優勢,並在實踐中加以發揮極為重要。

1、中醫葯對生命活動的認識,提供了人類認識和把握人體復雜體系的有效途徑。中醫葯學整體觀念認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是機體在內外環境的作用下,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維持的一種動態的相對平衡過程。而健康則是人體陰陽維持相對平衡的狀態,即「陰平陽秘」。平衡失調,就會導致器質性和功能性的疾病狀態。中醫學不是機械地孤立地看待人患的「病」,而是把「病人」看作是一個整體,把「病」作為人體在一定內外因素作用下,在一定時間的失衡狀態。治療上,既要怯邪、又要扶正,強調機體正氣的作用,通過調整機體功能狀態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這一健康觀念目前已被人們普遍接受。

2、中醫葯學研究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認知方法及其個體化診療體系,反映了整體醫學的特徵。中醫學認為,人和自然是「天人合一」的關系,人體本身是形神統一的整體:人體的功能狀態是肌體對內外環境作用的綜合反應,掌握人體的功能狀態就可以有效地掌握人體生命活動的變化規律。因此,中醫通過「望聞問切」以外測內歸納為證侯,作為臨床診療的依據,構成中醫葯因人、因事、因地的個體化診療體系。這是中醫葯的一大特點和優勢,符合現代臨床醫學發展的趨勢。

3、中醫葯豐富的治療手段和靈活的方法,符合人體生理病理多樣性的特點。中醫葯對疾病的治療主要採用葯物和非葯物療法,並用內治和外治法進行整體綜合調節與治療。中醫方劑是中醫最常用的葯物療法之一,方劑的多種有效組分,針對人體的多因素,通過多環節、多層次、多靶點的整合調節作用,適應於人體多樣性和病變復雜性的特點。非葯物療法以針灸、推拿為主,其中針灸療法是我國古代的一大發明和創舉,通過對人體體表穴位的刺激,進行整體調節,療效顯著,適用范圍廣泛。目前,針灸已經在世界100多個國家使用。中醫葯的「天人合一,形神統一、動靜結合」為主體的養生保健理論和豐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提高人們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方面顯示了良好前景。

4、中醫葯浩瀚的經典醫籍,是人類生物信息的巨大寶庫。中醫葯現存古典醫籍8000餘種,記載著數千年來中醫葯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這是絕無僅有的,尚未被充分開採的人類生物信息的寶庫。

5、中醫葯充分體現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有機結合,展示了現代科學一體化的新趨勢。中醫葯的理論體系和臨床思維模式具有豐厚的中國文化底蘊,體現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高度融合和統一。中醫學這種以功能狀態為切入點,並在宏觀上藉助哲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來分析、把握其變化規律的方法,在人類歷史上是一種跨越,為人類認識自己提供了獨特的思維模式、符合現代科學一體化的新趨勢。

二、中醫葯在保障人民健康事業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醫葯是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良好的臨床療效和防病治病的能力於現代醫學互相補充,共同為保障人民健康服務。

1、醫醫療納入城鎮醫療保障體系。長期以來,城鎮居民中70%的患者願意接受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全國各省、市行政區域,基本都設立了設施挑揀較為完善的中醫醫療機構。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中,中醫葯醫療服務已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在社區衛生服務中,中醫葯服務已成為適合中國國情和具有服務特色的服務方法。

2、中醫葯在農村衛生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中醫葯具有適應症廣、醫療成本低、易推廣應用的突出優勢,在農村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目前在縣級醫院、鄉衛生院、村衛生室形成的三級衛生醫療服務網中得到廣泛應用,中醫葯適宜技術推廣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初級衛生服務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農村,中醫承擔了近三分之一的門診服務量和近四分之一的住院服務量。在113萬鄉村醫生中有50%以上的醫生運用中西醫兩種方法和葯物防治疾病。藏、蒙、維、傣等各民族醫葯也在農村為生服務中發揮著各自的作用。

3、中醫葯在某些治療領域發揮優勢。中醫葯學在中醫骨科、肛腸科、皮膚科、婦科等學科,在一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重大難治疾病和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和特色,深受群眾的歡迎。中醫醫葯包括針灸、推拿、中西醫結合等特色療法,也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關注和接受。

4、充分發揮中醫葯在預防保健中的作用。中醫葯在養生保健和延年益壽方面擁有系統的理論和多種有效的方法,其中根據「葯食同源」的理論,可研製開發具有延緩衰老、調節免疫、抗疲勞等多種功能食品。蘊藏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中葯資源,是我國具有獨特開發利用優勢和發展戰略產業的物資基礎。中葯材既是中醫治病的葯物資源,也是化學葯品、國際植物葯、食品工業等的重要原料。通過中葯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可對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科技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同時可以帶動葯材加工業運輸業、儲藏業、飲食業等相關產業群的發展。

5. 關於中醫葯文化,你有什麼想說的

中醫理論萬物相通。人的變化隨以天氣運轉而變化。在每分每秒都在變化之中。但,中西醫合並為上。各有長短。

總結:中醫是好的,是科學的,因為我們華夏幾千年文明的延續中醫有莫大的功勞。對此我們應該心存感恩,也希望能有一些真正有天賦有熱情有仁心的人去繼承我們的中醫把他發揚光大,造福世人!

6. 中草葯的歷史文化

中葯文化 底蘊豐富 說到中國的葯文化,由於它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所以其底蘊十分豐富。然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導致某些誤識。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長期以來,我們對葯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力度很不夠,長此以往,無疑對中葯事業的繼承、發展與推廣是十分不利的。這里,擇其要者,略加論述,以饗讀者。

有人說中葯就是樹皮,草根,這話說對了一部分。
中葯離不開樹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葯,但不是所有的樹皮,草根都是中葯;中葯主要起源於中國,除了植物葯以外,動物葯如蛇膽,熊膽,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殼類如珍珠,海蛤殼,礦物類如龍骨,磁石等,都是用來治病的中葯。少數中葯源於外國,如西洋參。

目前,隨著對中葯資源的開發和研究,許多民間葯物也歸入中葯的范疇。所以,中葯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用於防治疾病的植物,動物礦物及其加工品,不論產於中國,外國均稱中葯。中葯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其一,毒葯非「毒」 追溯到遠古神農時代,《淮南子·修務訓》中這樣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葯物泛稱「毒葯」。《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葯。」在古人看來,是葯三分毒,實際上是指葯物的特性;後來才用以專指毒性較大的葯物。《醫學問答》對此有解釋:「夫葯本毒葯,故神農辨百草謂之『嘗毒'。葯之治病,無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醫聖張仲景更有精闢之論:「葯,謂草、木、蟲、魚、禽、獸之類,以能治病,皆謂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稱之為毒葯。」神農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說他一日之中,辨別了 70餘種葯物的特性。葯之特性,用對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錯了就會傷人害命。對中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葯治病。神農嘗百草的本草,是一種勇於探索的偉大義舉,是一種捨生忘死的高尚行為。無怪對起步於先秦、成書於東漢、歷經幾百年、融匯了幾代醫葯學家的辛勤勞動與智慧的第一部中葯學巨著,作者們寧肯要隱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農」之名——《神農本草經》,除了受託古之風的影響之外,恐怕也是對這位中華民族葯物學的聖祖的一種紀念吧 ! 由此不難看出,「毒葯」一詞的豐富文化內涵。正是這毒葯,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療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其二,四氣療疾 中葯有「氣」,「氣」是什麼?它能治病?我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神農本草經》中說:「葯又有寒、熱、溫、涼四氣。」

「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葯之「四氣」便由此而來。中醫葯理論中說到「氣」,居然有 27個義項。這個「氣」,不是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葯性」。我們的先祖用寒、熱、溫、涼來詮釋葯的特性,比「毒」要具體、科學多了,這中葯的補,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別具文化情趣。有補氣、補心、補血、補腎、補脾、補肝、補肺、補陰、補陽等等,與之相應的 方葯有「補心丹、補肝散、補肺散、四物湯、歸脾湯、補陰丸、補血榮筋丸、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百合固金湯、補陽還五湯、補腎磁石丸、補肺阿膠湯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單味葯,不下數十種,舉不勝舉。此類補法多是補臟氣。這個「補」,是調理、增強的意思;這個「氣」,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葯物來調理增強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發揮正常作用,充分體現中葯對人體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農本草經》中把葯分為上、中、下三品 (即「類」),並說:「上葯養命,中葯養性,下葯治病。」又說:「上葯……為君,主養命以應天」,「中葯……為臣,主養性以應人」,「下葯……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

所謂養命、養性,都是突出了中葯調養人體的功效,從而保證機體、各個器官組織的功能正常,這就是許多人信奉中葯的原因之一。

是中葯學的進步,也是它的特色,這其中也充滿了文化意味。中葯的這種特性,被一一體現在每一味葯中,因為它對於療疾治病十分重要。對於寒病就要用熱性葯,對於熱病就要用寒性葯,這里葯性與病性是相逆的,所謂相反相成,這就是葯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若非如此,如果「以熱益熱 (用熱葯治熱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會導致「精氣內傷,不見(現)於外」,這是治療上的嚴重失誤 (《漢書·藝文志·文技略》)。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嚴肅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卻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熱而溫之」的醫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導致死亡。中醫葯學上稱這種用葯方法為「正治」,即常規治法。還用一種「反治」,將在本文「其五」中有述。由此可見,運用葯的「四氣」來治病,是多麼重要,許多服用過中葯的人,或許對此知之甚少。

其三,葯補趣話。 此外,還有味補。《神農本草經》中說:「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這五味對人體有何作用呢?在《素問·宣明五氣篇》中講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進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可見葯味不同,功效各異,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澀,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補能緩,辛味能散能行,鹹味能軟堅潤下。根據五味的葯用功能與進入相應臟腑的情況,也可以發揮其「補」 (或補養、或調理)的作用。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並不熟知內涵。更有出人意料的補,將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其四,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個政治術語,古代天子、諸侯都稱君,輔佐君者稱為臣,君臣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古代葯學家將它引入葯物配伍組方中,成為方劑組成的基本原則。早在西漢初年成書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岐伯回答黃帝關於「方制君臣」時說:「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神農本草經》說:「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明代的何伯齋更進一步闡釋說:「大抵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輔治者,臣也;與君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經使治病之葯至病所者,使也」。十分清楚地講明了君、臣、佐、使之葯的功能。更詳盡一點說,君葯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幾味;臣葯是輔助君葯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作用的葯物,或者是對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葯物;佐葯是輔助君臣葯起治療作用,或治療次要症狀,或消除 (減輕)君、臣葯的毒性,或用於反佐葯,使葯是起引經或調和作用的葯物。以《傷寒論》中第一方「麻黃湯」為例,主治外感風寒的表實證。君葯——麻黃 (3兩),辛溫,發汗解表以散風寒,宣發肺氣以平喘逆。臣葯——桂枝 (2兩),辛甘溫,溫經和營,助麻黃發汗解表。佐葯——杏仁(70個),苦溫,降肺氣助麻黃平喘。使葯——炙甘草(1兩),苦溫,調和諸葯又制約麻、桂發汗太過。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經之效,故不再用引經的使葯。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葯性有有次,相互制約又相互補充,協調作用,形成一股強大的葯力,去攻克外感風寒這一堡壘,臨床療效十分顯著,成為千古名方、經方。中葯方劑的組成不是幾種葯物的簡單組合,而是在豐富的臨床實踐基本上形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文化內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強調的「和」。

中葯文化 底蘊豐富

其五,葯中哲理。 中葯自有它的葯理,如前所述;還有它的哲理,常為人所忽視或不識。我們知道,哲學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層次認識事物、認識世界,並從中找出規律,以更好地指導我們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這里僅就葯中哲理略談一二。 (一)葯性有「陰陽」:「陰陽」本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個概念,它概括了天下萬物相對的兩種不同屬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魚蟲的矛盾與對立、共性與個性,無不盡在其中。這里僅擇一些與自然、醫葯、人身有關的概念,以見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剛柔、動靜、升降、生死、長消、寒熱、正邪、益損、增減、氣血、臟腑……《神農本草經》說:「葯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後世醫葯學家多用「陰陽」來闡釋葯理。金代醫家李杲在《東垣十書·湯液本草》的「葯類法象」一章中說道:「溫涼寒熱,四氣是也。溫熱者,天之陽也;涼寒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陽也;酸苦咸,地之陰也。此乃地之陰陽也。味之薄者,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為陰中之陰,味厚則泄,酸苦咸寒是也。氣之厚者,為陽中之陽,氣厚則發熱,辛甘溫熱是也;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辛甘淡平涼寒是也……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甘涌泄為陰。」通過陰陽,既闡釋了葯之特性,又闡明了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規律性。(二)治則有「反治」。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還有「反治」。反治與正治相反,是當疾病出現假象,或大寒證、大熱證時,對正治法發生格拒而採用的治法。其中有「熱因寒用」,是以熱葯來治療真寒假熱證,要佐以少量寒葯,或熱葯涼服才發揮作用;有「寒因熱用」,是指用寒涼葯治真熱假寒證,要佐以少量溫熱葯,或寒葯熱飲才發揮作用。這既體現了中醫的辨證,又體現了用葯的辯證法,具有很深的哲學內涵,這是中醫葯文化的獨特之處。(三)補益有哲理。在其三中,講到兩方面的葯補,金代醫家張以正論補,頗具哲理,別樹一幟。1、他在《汗下吐三法該盡治病詮》一文中,從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醫五行理論,認為祛邪就是扶正,獨出心裁,提出了與《素問》不同的「五補」:「辛補肝,咸補心,甘補腎,酸補脾,苦補肺」的觀點。以「辛」為例,辛味原本入肺,屬金;肝屬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補肝」(以下均仿此)。張以正治病強調以祛邪為主,認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謂「補」,實際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後世稱他為「攻下派」。2、他在《補論》中,更是高論迭出:「予請為言補之法,大抵有餘者損之,不足的補之,是則補之義也。陽有餘而陰不足,則當損陽而補陰;陰有餘而陽不足,則當損陰而補陽」。那麼,具體如何補呢?他是這樣闡述的:是熱證,就用芒硝大黃一類的寒葯,為了「損陽而補陰」;是寒證,就用乾薑附子一類的熱葯,為了「損陰而補陽」。他的結論語出驚人:「豈可以熱葯而雲補乎哉?而寒葯亦有補之義也。」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這正是張從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處。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蘊,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方解葯文化之三昧。(四)用葯講「中和」。「中和」是儒家的哲學,認為能「致中和」,則無事不達於和諧的境界。《說文》雲:「……事之調適者謂之和。」中和,用於葯理之中,含義有三層:一是調和,以不同的因素適度配合,使之比例恰當,如廚師之烹調羹湯,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諧、均衡、統一的狀態。「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是說君子用自己的正確意見來糾正別人的錯誤意見,使一切做到恰到好處,卻不肯盲目附和。可見,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我們的古代醫葯家們就是這樣的君子!楊伯峻在《論語注釋》中形象地解釋「和」:「和,如五味之調合,八音之和諧,一定要有水、火、醬、醋各種不同的材料才能調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長短、疾徐各種不同的聲調才能使樂曲和諧。」君臣佐使之中,還有一個最佳組合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麻黃湯中的幾味葯能達到最佳的辛溫解表之效,而麻黃與細辛、羌活等辛溫解表葯物相配,卻達不到這種效果的原因。君臣之間,不但有相互協調(配合)的關系,還有相互制約的關系,晏子說:「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何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意思是:君臣也是這樣,不能君說可,臣也說可;君說否,臣也說否,這樣「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應當君說可,臣獻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方葯中的君臣,也是這樣的道理。從麻杏石甘湯,是治療邪熱壅肺的名方,用麻黃為君葯,宣肺平喘,是「火郁發之」之義,但其性溫,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為臣葯,石膏既可清宣肺熱,又可制約麻黃溫性,使其去性存用,兩者相配,肺郁解,肺熱清,咳喘平,療效可靠,深得配伍變通之妙,此可謂「臣獻其可而去其否」之範例。我想,中葯方劑之所以有數千年的生命力,決不是偶然的,我們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二、其三、其四及其五的內容,在世界葯學理論和文化中,都是獨具特色、獨一無二的。它們不僅融匯了我們祖先在葯學上的唯物辯證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葯方劑必須遵循的圭臬,還具有極其豐厚的文化底蘊。

其六,用葯有兵法。 古人說:「用葯如用兵,任醫如任將。」用兵用兵法上的戰略和戰術,而用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葯性,更要切中病機,有的放矢,才能達到治病的目的。若說用葯如用兵,就必須要了解它們的比擬中的聯系:葯有性屬類別,兵有種類裝備;葯有輕用重用,兵有輔攻主攻;葯有緩急攻補,兵有虛實強弱;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勝……清代名醫徐大椿,不僅精通醫術,而且深諳兵法,「舞刀奪槊、勾卒嬴越(布陣指揮作戰)之法,靡不宣(廣泛)究」,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專著《用葯如用兵論》,以講述其中的道理。他十分形象而透闢地論述道:對於循著六經傳變的病邪,要預先佔據它尚未侵襲的部位,就好比切斷敵軍的必經之路一樣;對來勢兇猛的病邪,要趕快守護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衛我方險要的疆土一樣;對挾帶積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積食,就好比敵方的輜車糧食已經燒毀一樣;對新舊病的並發症,一定要防止新舊病邪會合,就好比切斷敵方的內應一樣……此外,還說到用葯要辨明經絡,好比派出偵察部隊;依據病的寒熱有反治之法,好比實施分化離間的策略……病勢正在發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時攻治,應堅守正氣,好比使敵軍疲憊;病勢衰退,就一定要窮追病邪退去之處,再增加精銳葯物,這好比摧毀敵人的巢穴。還涉及到許多方面,這里不一一例舉。總之它充分啟迪我們,在用葯、用兵之間,去深入探討其中的道理,決不是故意聳人聽聞。徐大椿最後總結道:《孫子兵法》一書,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裡面了。多麼催人深思

其七,中葯理念。 說到中葯理念,似乎沒有問題,但實際並非如此。在許多普通人、乃至專業人士中,仍對此存在模糊的認識。這里僅就一個熱門話題「天然葯物等於中葯嗎」談談看法。前些年當世界興起「天然葯物」熱的時候,我們自己業內的人也主張用「天然葯物」來取代「中葯」,並說這是與世界接軌,是讓西方人接受中葯的一個重要舉措。此舉曾在葯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一直延續至今。稍有知識的人都知道,「天然葯物」的提出和興起,是西方醫葯界針對西方人懼怕化學合成葯物的毒副作用,從而轉向自然界尋找新的葯物途徑,通過研究,從某些含有特殊葯用成分的動植物身上,運用科技提取一種或(幾種)葯用成分,製成葯物,用於臨床,這無疑是當代制葯學的一個新的領域、一種新的發展。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為什麼有些人竟以接受新事物為幌子,一下子就聯繫上中葯了,認為中葯湯劑西方人說它是「一鍋濃濃的草根樹皮黑湯,既不衛生,又難喝,還說不清它的成分,實在可怕」;中葯丸劑西方人說它是「一團黑乎乎的葯丸,難以接受」。於是就下了這樣的結論:中葯落後,成分講不清,應該趕緊改成「天然葯物」,否則就會在國際上沒有市場、沒有前途。難道「中葯」真的面臨絕境,慘到要改名換姓才能生存的地步嗎?我們的觀點是明確的:「天然葯物」不等同於「中葯」,務請諸君保持清醒頭腦。對於「天然葯物」的概念與內涵,上文已做簡述;而「中葯」的概念與內涵,與之決不相同。盡管中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葯用,但這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葯」,我們稱之為「中葯」的,也不是可以籠統而言的,首先,是指經過炮製的各類飲片。炮製的作用,除了清除雜質,便於制劑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減低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變葯物的性能,加強療效。以地黃為例,生地黃清熱涼血,經用酒蒸曬成熟地黃之後,就具有溫性而滋腎補血的功效。炮製總分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水制有洗、漂、泡、漬、水飛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而每一種方法中又細含若干種具體方法,其內涵是極其豐富的。而這些炮製方法,現在已成為我們國寶級的機密。其次,中葯是指按照四氣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與法則配比而成的方劑葯物,而不是隨心所欲的雜合物,然後根據需要,或湯、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見,「中葯」與「天然葯物」,既不可混為一談,又不可相互取代。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葯,有什麼必要因「天然葯物」的興起,就亂了陣營,自動退避,主動靠攏,甚至要宣告投降呢?中葯,就是中華民族的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的四氣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獨特法則與文化內涵,是不可輕意棄置,更不可隨意取代的。不能西方人說它是「一鍋濃濃的黑湯」、「一團黑黑的葯丸」,我們就自覺中葯落後,沒了底氣。如果放棄了湯葯,中醫的特色(辨證論治)也就失去了光彩,後果嚴重。 現在有模糊數學、模糊邏輯,無疑都是高深的科學門類。由此我聯想到了一鍋湯葯、一團葯丸,目前對它們經過配比後的葯物成分暫時說不清,那麼,何不將它稱之為「模糊葯學」呢?由此我又聯想到世界無論是自然界或是科學界不是有著許許多多的「模糊」難題在困惑著人類,等待我們去考察、研究、揭秘嗎?對宇宙,我們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模糊未知的,但是,我們不是有綜合宇宙學嗎?對人類居住的地球,我們依然存在許多模糊與未知,不是有綜合地球學嗎?就說對人體自身,我們到底還有多少模糊與未知,人類基因圖譜的問世,無疑是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而綜合性的人體科學還面臨著多少有待探索的課題。人類不會因為對某種自然現象處於模糊之中,而去指責它;人類不會因為對金字塔等許多古代建築處於模糊之中,而去指責它們;人類更不會對自身的器官、組織、功能模糊不解,而去責怪它們……同理,人類暫時對一鍋葯湯、一個葯丸的成分處於模糊之中,又有什麼了不起呢?何況它們已存在了幾千年,救治和保養的人數以億計,僅這一條就足以證明中葯的科學性與實效性。我不相信把這些道理告訴西方人,他們還要跟中葯較勁 !要讓世人都知道中葯的內涵、中葯的文化,其底蘊是何其豐富!我們的任務,在把中葯推向世界的同時,要加大葯文化宣傳的力度。我主張「中葯」與「天然葯物」應該相互並存、相互借鑒、友善共存、各謀發展。世界如此遼闊,人類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這兩種事物同生共存。它們各有特色,各有優勢,完全不必「合二為一」。是金子總在閃光。西方人不是照樣吃上了中國的煎餅、油條、豆汁和菜餚嗎?照樣唱上了中國的歌曲、京劇,說上了中國的相聲,穿上了中國的旗袍、布鞋嗎?如果真有需要,外國人照樣會喝中葯湯、吃中葯丸的。

中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葯性特點,有選擇地將兩味以上葯物配合同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往往是錯綜復雜、瞬息萬變的,常表現為虛實並見、寒熱錯雜、數病相兼,故單用一葯是難以兼顧各方的。所以臨床往往需要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葯物。葯物配合使用,葯與葯之間會發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強或降低原有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則能產生或增強毒副反應。因此,在使用兩味以上葯物時,必須有所選擇,這就提出了葯物配伍關系問題。前人把單味葯的應用同葯與葯之間的配伍關系稱為葯物為「七情」,「七情」之中,除單行者外,其餘六個方面都是講配伍關系。現分述如下: (一)單行:即不需配伍,單用一味葯即可治癒疾病,稱為單行。如清金散就是單用一味黃芩,治肺熱咳血的病證。(二)相須:即將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葯物配合應用,以增強原有療效。如石膏與知母配合,能明顯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大黃與芒硝配合,能明顯增強攻下瀉熱的治療效果;全蠍、蜈蚣同用,能明顯增強止痙定搐的作用。(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雖然不相同,但是治療目的一致的葯物配合應用,而以一種葯為主,加一種葯為輔,能提高主葯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芪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時,茯苓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四)相畏:即一種葯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葯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薑減輕或消除,所以說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薑。(五)相殺:即一種葯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薑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說生薑殺生半夏和生南星。由此可知,相畏、相殺實際上是同一配伍關系的兩種提法,是葯物間相互對待而言的。(六)相惡:即兩葯合用,一種葯物能使另一種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七)相反:即兩種葯物合用,能產生或增強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葯物。上述除單行外的六個方面,其變化關系可以概括為四項,即在配伍應用的情況下:①有些葯物因產生協同作用而增進療效,是臨床用葯時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葯時應加以注意;③有些葯物則由於相互作用,而能減輕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應用毒性葯或烈性葯時必須考慮選用;④一些葯物因相互作用而產生或增強毒副作用,屬於配伍禁忌,原則上應避免配用。基於上述,可知從單味葯到配伍應用,是通過很長的實踐與認識過程逐漸積累豐富起來的。葯物的配伍應用是中醫用葯的主要形式。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組合,並確定一定的分量比例,製成適當劑型,即為方劑。方劑是葯物配伍的發展,也是葯物配伍應用的較高形式。大概有6000多年了,就從神農嘗百草那時就有了

7. 論述弘揚中醫葯文化有什麼現實意義100字

中醫葯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深烙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印記。中醫葯文化從《周易》和儒、釋、道及諸子百家學說為主的豐腴的母體中源源不斷吸收著養料,積淀了深厚的內涵和功力,從而保持著經久不衰的魅力。中醫在形成發展過程中不斷汲取古代思想文化的知識成果,並與古代哲學、諸子文化、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朴學等多種文化形態相互滲透影響,形成了今天的中醫葯理論體系、思想形態和治法治則。
中醫學不但有「術」還有「仁」,踐行「醫乃仁術」。因此要在大醫情懷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視野下,培養新時代中醫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做好以職業精神為導向的人文教育,以執業能力為導向的專業教育,以社會適應為導向的養成教育。從中醫葯文化緣起切入,從中醫葯文化思想、中醫葯文化倫理、中西醫文化比較等問題出發,在傳承中提高認識,在揚棄中發展創新~

閱讀全文

與中葯材文化有什麼好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