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新八德的道德日記裡面應該畫什麼圖
何為「新八德」?今天兒子要讓我寫新八德的感言,才猛然發現,自己對此一片空白,不得已求助兒子,才知道:立志、孝親、尊師、友學、長善、救失、守法、落實《弟子規》是為新「八德」。細細品味,才越發覺得新八德教育的不可或缺以及對於時代症結的對症下葯。做為家長,則越發為最近對於孩子德育方面引導的不足而慚愧,內疚。
回想自己小時候,生活艱辛卻快樂,朴實卻簡單,周圍的人們也大多老實善良。生活在那種時代,自己的思想在沒那麼多外在因素影響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健康地成長著,對於新八德提及的幾點內容也就自然而然地認知,甚至根植於內心。總的來說,那就是一個物質相對貧乏,但精神卻相對豐富的年代。
而今,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不可否認,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樣不可否認的還有西方以及其它發達國家腐朽沒落的道德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通過各種渠道隨之而來,侵入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影響了形形色色的人,一部分人榮辱觀顛倒,是非感模糊,甚至對傳統的倫理道德產生懷疑,失去對道德觀及榮辱觀的信仰。
而我們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他們在擁有物質生活的同時,思想成長過程中同樣面臨著種種不良誘惑,中華道德的傳承者們面臨一場巨大的挑戰。同時,他們畢竟是孩子,他們擁有足夠的模仿力和創造力,同時他們又缺乏足夠的理解力和分辨力。就好像一棵棵茁壯成長的珍貴樹苗,成長的過程既需要自身努力吸收營養,也離不開園藝師精心照顧扶持和因勢利導,精雕細琢,才有希望成長為參天大樹。
但不幸的是浮華的社會造就了一批浮華的人。縱觀那麼多的鄰居,朋友,同事以及外地同學的孩子,縱使他們就讀的學校,生活的環境如何優越,硬體如何高配,基本沒幾個明白新八德的真正內涵,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究其原因,制度的影響不可迴避,但更多的是家長的寵溺,以及社會各種不良習氣的影響,造成孩子要麼是非模糊,要麼長幼不分,要麼目的性太強而忽略了過程的合法、和情、合理!
新八德針砭時弊,在孩子成長的初級階段,弘揚傳統美德,正本清源,預防孩子們失去不該失去的精神家園。我們家長以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師長就是孩子們的園藝師。做為家長,出於讓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願望,我們必將全力配合新八德的教育學習,希望孩子們通過學習活動以及日常行為的改進,能提高道德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將法律與道德根植於心,茁壯成長。
㈡ 什麼是中國傳統道德的八德
八德:含義主要表現為:忠是忠於事業,忠於職守,忠於民族,忠於國家;孝是孝敬父母,孝敬老人;仁是寬厚,具有仁愛之心,寬以待人,善於待人,不小肚雞腸,不妒賢嫉能;愛是敬愛兄長,順從長上。在事業中,尊重領導,服從組織,嚴守紀律;信是誠信。它作為倫理規范和道德標准,是指遵守承諾,言行一致,真實可信。義是正義。它是一種道德靈魂,也是一種道德的精神境界和價值導向;和是一種意境,簡單地講就是陰陽平衡,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平是指公平均衡,平等待人,誰犯法都要處罰,誰有貢獻一樣有賞。
「八德」從社會、經濟、政治等領域,涵蓋了個人與家庭以及社會的道德關系。一個人如果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具備了這八種品德,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僅不會落後於時代,而且還會成為新世紀的強者。
㈢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八德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八德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依據每個德目的不同功能,這八德又大致可分為四個層面:
義與忠
義——人間正道的向導,是道德靈魂,是道德精神境界和價值導向;
忠——盡己報國的責任,是道德核心,是道德自覺意識和價值目標;
誠與信
誠——求真務實的品質,是道德品質,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經濟價值;
信——立身興業的基點,是道德品質,是道德人格要求和經濟價值;
禮與廉
禮——人際文明的規范,是道德品質,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文明價值;
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是道德良心,是道德外在表現和政治價值;
孝與恥
孝——生生不息的愛心,是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基礎和價值動源;
恥——人之為人的底線,是道德心理,是道德心理基礎和價值選擇。
㈣ 中國的文化傳統"八德"是什麼
八德
讀音:
bā
dé
釋義:
中國封建社會表彰的八種德行,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八德
到宋代,有了"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其中再次恢復了管仲提出的"四維",去掉了"仁",增加了"孝"與"悌",將家族道德置於首位。隨著中國農業社會的發展,以家庭為本位的農業經濟日益穩定與發展,"家"對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於社會的祥和與穩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國之基。
㈤ 精武杯弘揚新八德做美德少年手抄報
構建當代德育「新八德」--------------------------------------------------------------------------------本課題鎖定的八個德目:忠、孝、誠、信、禮、義、廉、恥,意在承接中華傳統美德,並賦予了新的內涵,體現了民族生命力的全新價值。建構新世紀的德目新體系,強調與中華美德相承接,是承認道德的歷史繼承性,繼承是創新的前提,不斷推陳出新才是道德發展的必由之路。道德教育與建設不能立竿見影,更不能急功近利;建設新道德,不能割斷歷史、「白手起家」、「另起爐灶」。任何民族與自己的傳統文化都不能「徹底決裂」。中國古代道德規范的演變是當代學校道德教育的「根」與「源」。本課題鎖定的八個德目:忠、孝、誠、信、禮、義、廉、恥,意在承接中華傳統美德,並賦予了新的內涵,體現了民族生命力的全新價值。在10年的「中華美德」教育實驗與實踐中,通過確定德目體系、編寫教材,逐漸發現這八種道德是建構當今學校德目體系的重要依據,它不僅是五千年來中華民族世代相傳,不斷創造、更新和發展了的中華傳統美德;而且是當今社會生活之中,在大中小學的「學生守則」當中,在市民公約當中,在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當中,在治家之道、興業之道、治國之道當中,所浸透著的民族精神。為了建構學校傳統美德的德目體系,也為了幫助參加教育實驗的教師與教育工作者,了解這「八德」的歷史演變;把握和分辨這「八德」精華與糟粕的兩重性;認識這「八德」的歷史價值;探討這「八德」對現代社會道德問題的回應;掌握提升自身道德修養的路徑。我們在1999年用了一年的時間,組織8位學過文科的博士編寫,並由紅旗出版社出版了《大眾道德》叢書,每位博士寫其中的一部,這8部書是:《忠——盡己報國的責任》、《孝——生生不息的愛心》、《誠——求真務實的品質》、《信——立身興業的基點》、《禮——人際文明的規范》、《義——人間正道的向導》、《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恥——人之為人的底線》。這8個副標題表明了一種對傳統道德的現代轉化和文化的創新。首先,從空間上這「八德」不僅涉及到社會、經濟、政治等領域,而且涵蓋了個人與家庭、社會的道德關系。一個中國人,如果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具備了這八種品德,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僅不會落後於時代,而且會成為新世紀的強者;整個國家,有了這種道德規范體系,就可以逐步建成新世紀的「禮儀之邦」。當今中國需要這8種道德,只要國人在不同程度上具備這八種道德,整個中國的社會道德風尚,定會有一個大的提升,一個有道德的民族、一個有道德的大國,就會展現在世人面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有了希望。其次,從每個德目不同功能上看,這八德又大致可分為四個層面:1、「義」與「忠」,不僅是中國道德的靈魂和精神境界,而且是道德核心、道德自覺、和道德價值目標;2、「誠」與「信」,不僅是道德品質、道德人格,而且展現了道德的經濟價值,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所有國民的迫切需要,也是市場經濟不斷規范與成熟的迫切需;3、禮」與「廉」,不僅是道德主體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和道德的文明價值,而且是道德良心和道德的政治價值的外在表現;4、「孝」與「恥」,不僅是道德情感的基礎和道德價值的動源,而且是道德的心理基礎和對道德價值的辨別與選擇。文章來源:《文化·道德·德育》,中國工商聯合出版社2005年。(校對:心蓮,編輯:後學)
㈥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手抄報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手抄報
中國文化,是華夏文明為基礎,充分整合全國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於中華文化的國際屬性,可以稱之為「中國的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受中華文明影響較深的東方文明體系被稱為「漢文化圈」,特指社會意識形態,是社會政治、經濟與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反映。從舊石器時代的發明創造,到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無一不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
讓我們把青春鐫刻成精緻的玉雕,讓我們把年輕書寫成激情的詩行,讓我們把愛國情製成堅固的船槳,讓我們把信仰化作前進的力量。讓我們的人生之船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