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詳細的介紹日本的文化習俗!
日本四大料理介紹
[懷石料理]
在日本菜系中,最早最正統的烹調系統是距今約四百五十多年的"懷石料理",被譽為日本烹調技術的精華。特點是烹制方法上沿襲古代的程序,盡量保持原料本身的味道,原料以魚和蔬菜為主。一般是煎茶之前的用膳,為了不影響品茶的樂趣,料理的味道和用料分量十分講究。此外,懷石料理講究環境的幽靜雅緻。
[茶會料理]
��室町時代(十四世紀)盛行茶道,於是出現了茶宴"茶會料理"。初開始茶會料理只是茶道的點綴,十分簡單。到了室町末期,變得非常豪華奢侈。其後,茶道創始人千利休又恢復了茶會料理原來清淡素樸的面目。 茶會料理盡量在場地和人工方面節約,主食只用三器——飯碗、湯碗和小碟子。間中還有湯、梅干、水果,有時還會送上二、三味山珍海味,最後是茶。
[卓袱料理]
��這種料理是起源於中國古代佛門素食,由隱元禪師作為"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發揚。由於盛行於長崎,故又稱"長崎料理"。料理師在佛門素食內採用了當地產的水產肉類,便創立了"卓袱料理"。"卓袱料理"菜式中主要有:魚翅清湯、茶、大盤、中盤、小菜、燉品、年糕小豆湯和水果。小菜又分為五菜、七菜、九菜,以七菜居多。一開始就先把小菜全部放在桌子上,一邊進食,一邊將魚翅清湯及其他菜餚擺上桌。
[本膳料理]
��屬紅白喜事所用的議式料理。一般分三菜一湯、五菜二湯、七菜三湯。烹調時注重色、香、味的調和。亦會做成一定圖形,以示吉利。用膳時也講究規矩,例如:用左手拿著左邊的碗,用右手把蓋放左邊。反之則用右手揭蓋。先用雙手捧起飯碗,放下右手,右手拿筷。每吃兩口飯,就要放一下碗,然後雙手捧起湯碗,喝兩口再放下碗。之後一樣方式,吃兩口飯再夾一次菜
日本的花道
在四季分明的日本,開放著各種四季不同的鮮花。人們不僅僅把鮮花簡單地摘下裝飾一番,而且要設法表現一種藝術觀念,由此而產生了插花藝術。這種藝術再現了自然風貌,或者將鮮花的素材結構與天、地、人的形態相結合,持這種花道觀念的流派很多。 插花藝術按照時代的需要,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形式,今天仍然保持生命力的有:立花、生花、投入插花、盛花。其流派有2000-3000種,最大的流派要數池坊,據說弟子有100萬人。其次是小原流、草月流等。 立花 書院壁龕的裝飾花,是池坊專慶在室町時代創造的。採用的是松樹、桃花、竹子、柳葉、紅葉、扁柏等,採取在瓶口直接插入灌水的形式,所以稱作立花。 生花 江戶時代中期,作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經誕生,它主要放在壁龕上。和投入法、盛花不同,插花的器具象徵著大地,主要不是表現草、花局部的美,而是表現草木伸展開來的生命力。 投入插花法 在深深的花器里插上花枝,使它保持自然形態,就象是隨意投入似的,所以取這個名稱。有吊在壁龕上的,也有掛在柱子上和放在壁龕下面3種形式。 盛花 用水盤或籃子,將鮮花裝滿這些器具,由此而得名。明治末期,由於西洋花的栽培和西洋建築的增加,才想出這種不限於壁龕裝飾的盛花插花法。流派有小原流、安達式等,盛花可以說是現代插花藝術的主流。
日本茶道
茶原產於印度,與佛教同時傳入中國。日本茶道茶初次傳到日本是奈良時代,由遣唐使們帶來的。一度衰落的茶,到了鐮倉時代,再度廣泛興起,室町時代在足利義政將軍的帶領下,村田珠光開始了在鋪著4張半榻榻咪上的制茶方式,成為了茶道。在庭園或寺院內,設一個臨時的茶席,當然也可以搞一個室外飲茶的儀式,但對茶道來說,茶室是不可少的。點茶稱作「點前」,它的次序是在茶碗里放上末茶,倒進開水,然後用攪和茶葉末的小圓竹刷攪和起泡沫。喝的時候,是用右手拿起茶碗,放到左手掌上,再把茶碗從對面向身前轉。喝了之後用手指抹一下,手指是用隨身備用的白紙擦。不過,茶道不僅僅只是飲茶,其根本的意義在於欣賞以茶碗為主的茶道用具、茶室裝飾、茶院子,以及主客之間心靈的交流。 茶道規則解釋為「四規七則」。所謂「四規」,即和敬清寂,和敬是在茶會上賓主之間的規則;清寂指的是茶室、茶院子的清潔、閑適的氣氛。「七則」是用於接待客人時的准備工作,「要把茶的味道點好;炭火合適,要燒到水開;茶水是冬暖夏涼;花要象在野外一樣放入;時間以早為宜;即使不下雨,也要准備好雨具;一切為客人著想」7條秘訣。 唐代陸羽著「茶經」之後,品茶就由寺院走向民間,出現了文人茶。奈良時代與平安時代,日本流行的「團茶」就是唐代文人茶所用的一種茶。 製作「團茶」的方法並不難,只要把茶葉搞干,用茶臼搗成粉末,放一點水揉成球狀,乾燥後儲存備用。 平安中期(九世紀未),日本廢除了遣唐使,「團茶」也因之而漸漸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宋代盛行的「抹茶」。 「抹茶」的製作方法是把精製的茶葉用茶臼把搗成粉末狀,喝的時候往茶粉內住入水,用茶筅(竹刷)攪均後飲用,既有營養,也具品味。 鐮倉初期(十三世紀),名僧榮西大師二次往中國,回日本後就開辟了茶園,並著作了「飲茶養生記」,極力宣揚飲茶益壽延年,推動了「抹茶」的普及。 宋代開創了「鬥茶」,「鬥茶」最早是以游藝的形式出現在文人雅士之間。「鬥茶」會的茶室一般為二層建築,當時稱作「茶亭」。客人先在樓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請,再到二樓「台閣」鬥茶。「台閣」四面有窗,可眺望戶外景色。室內的屏風上掛著名家的畫,屏風前的桌上鋪著識錦,上面放著香爐、花瓶和燭台。西廂房內放置一對飾櫃,裡面堆滿奢華的獎品,勝者即可成為獎品的主人。 「鬥茶」採用「四種十服」方法,參賽者每人飲十服四種抹茶,然後說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葉和非本地茶葉,「水品」是指沖茶所用水的水質,亦即水的出處。 從南北朝(1336年)到室町中期(十五世記中葉),「鬥茶」的方法及茶亭幾乎完全模仿中國。可是,室町中期以後,中式茶亭遭廢除,改用舉行歌道和連歌道的會所。「鬥茶」的趣味也逐漸日本化,人們不再注重豪華,而更講究風雅品味。 於是出現了貴族趣味的茶儀和大眾化的品茶方法。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後世稱為「品茶的開山祖」,珠光使品茶從游藝變成了茶道。 珠光流茶道歷經幾代人,到了室町末期,出現了一位茶道大師千利休,千利休創立了利休流草庵風茶法,一時風靡天下,將茶道發展推上頂峰,千利休被譽為「茶道天下第一人」,成了茶道界的絕對權威。千利休在民間的人望威脅到了當政者的權威,將軍豐臣秀吉籍口平亂,頒布 了士農工商身分法令,以莫須有的罪名勒令千利休切腹自殺。 千利休死後,其後人承其衣缽,出現了以「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為代表的數以千計的流派。 茶道各流派基本上都採用抹茶法,但是到了江戶初期(十六世紀末葉),在文人學士中掀起了中國明代開創的煎茶法熱潮。煎茶法對茶葉要求不高,只要將普通茶葉干後再蒸,然後用手搓開,放入茶壺用滾水沖泡,將茶倒入茶碗飲用。其實當時人稱這種方式叫「淹茶法」,真正的「煎茶法」則不同,是先將滾水注入茶碗內,然後把茶葉放進去飲用,現代人統稱為煎茶。由於煎茶方便,又不受場地限制,所以現代家庭普遍使用煎茶方式。當然,在正式茶會或接待重要人物時,仍以傳統抹茶法為主。 日本茶道講究典雅、禮儀,使用之工具也是精挑細選,品茶時更配以甜品。茶道己超脫了品茶的范圍,日本人視之為一種培養情操的方式。日本茶道源之於中國,可是如今要想一睹中國茶道之風采,恐怕還非去日本不可。
日本柔道
「柔道是以有效地使用肉體和精神的力量為目的,透過攻守時精神和肉體的訓練以明白人生的疑義,令自己成為一個人」 1882年嘉納治五郎先生在日本的古代柔術的基礎上,經過改良發展後創建了柔道。 因日本古代柔術招式狠毒、復雜,他刪除和修改了其中部分內容,以提高用力的效率,達至勝利的同時避免對手造成傷害。男子柔道及女子柔道分別於1964年和1992年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柔」的意思是利用對方的力量以成為自己的優勢,其中的一個要點是「以柔克鋼」,使用比對手小的力、運用力學的原理把對手的力量引為己用。將對手摔倒,這點很想中國的太極。「道」所指的不光是方法,也包括精神上的修煉,培養成良好的品格。 柔道基本分為投技(nage-waza)、寢技(Ne-waza)和捨身技(Atemi Waza)。 自從柔道在日本普及後,一些外國人在日 本學習柔道, 回國後傳授技術,積極推廣。這樣經過多年的努力,使柔道在國際上得到迅速開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各國參加柔道運動的人數不斷增加,掀起了"柔道熱"。許多國家成立了柔道聯盟。在英國、法國的柔道愛好者的倡議下,歐洲成立了有203個國家參加的柔道聯盟。每年都舉行一次比賽。在法國 1951年7月,由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義大利、澳大利亞、荷蘭、加拿大、盧森堡、瑞士、古巴、日本等12 個國家發起成立了國際柔道聯盟(Internationl Judo Federation)。當時的講道館館長、全日本柔道聯盟會長嘉納履正先生(嘉納治五郎先生之子)任第一任主席。從此,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柔道,名符其實地成了國際性的一個體育項目。1956年5月,在柔道的發源地日本舉行了第一屆世界柔道比賽。以後,每隔一年舉行一次比賽,成為國際比賽中的一個參加成員較多、競賽組織比較健全的項目。1964年在東京舉行的第十八屆奧運會上,柔道被列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國際柔道聯盟第二任主席,是英國的帕爾曼先生,現任主席是日本的東海大學校長松前重義先生。目前世界柔道水平最高的還是日本,其它國家如蘇聯、法國、西德、荷蘭等國,也有相當實力。 日本文化除了聞名的和服、茶道、相撲等外,還有一些禁忌。 日文中的"梳子"的發音與"苦死"同音,因此日本人對贈"梳子"有忌諱,在較為豪華的飯店客房裡,也很少有擺梳子供客人使用的。日本人睡覺的朝向是很有講究的,最忌頭朝北睡,因為死人停屍時都是頭朝北的。所以,當你住在日本人家中,早晨整理床鋪時,一定不要將枕頭放在北面,"北枕"即意味死亡。在日本人的習俗觀念中,不完整的印篆是不吉利的。因此在向日本人贈送書畫印章時,應特別小心。
櫻花
每年的春季,從濃情海岸的沖繩到白雪皚皚的北海道,整個日本沉浸在彌漫的櫻花氣息里!白衣素裳,滿樹瑩潔,落英如雪,在這櫻花飛舞的季節里,陣陣春風拂過,讓你感到花吹雪的情懷……
在日本語中,「櫻時」就是指櫻花盛開的時節,也就是春天。日本ZF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為「櫻花節」。在春天櫻花盛開的時候,人們帶上親屬,邀上友人,攜酒帶餚在櫻花樹下席地而坐,一邊暢飲,一邊陶醉在漫天飛舞的「花吹雪(はなふぶき)」中,是日本人民一年裡最心儀的事情。
櫻花在日本的歷史悠久,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奈良時代(710—794年),說到花,就是指梅花,到了平安時代(794--1192年),櫻花成了主角,詠櫻花的歌比詠梅花的歌要多5倍。而且日本很早就有了賞櫻花的活動。7世紀,持統天皇特別喜愛櫻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觀賞櫻花。另外,據說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賞櫻大會是9世紀嵯峨天皇主持舉行的。當初,賞櫻只是在權貴間盛行,到江戶時代(1603—1867年)才普及到平民百姓中,形成傳統的民間風俗。
櫻花綻放時很絢爛,但花期很短,開花到凋謝只不過七日之期。整棵櫻樹從開花到全謝大約16天左右,形成櫻花美而易落的特點。也正是這一特點才使櫻花有這么大的魅力。被尊為國花,不僅是因為它的嫵媚嬌艷,更重要的是它經歷短暫的燦爛後隨即凋謝的「壯烈」。因此,每年一到櫻花時節,人們的注意力忽然間便集中到賞櫻上,其他一切彷彿都不重要了。無論是電視還是廣播,各大媒體在這時候都競相報道櫻花的新聞。
日本賞櫻勝地很多。其中奈良的吉野山更是以櫻花而聞名,有「日本一」之譽。吉野山從山腳到山頂遍植櫻樹,春天來時蓮灰色的櫻花開滿山野,被稱為「吉野千本櫻」。此外,東京的上野、京都的嵐山以及因能樂大師世阿彌所作謠曲《櫻川》而出名的茨城縣櫻川等地,都是觀賞櫻花的絕佳去處。
日本人很愛櫻花,不光是欣賞它的美麗,而且贊賞它燦爛中凋落時,不污不染,輕盈灑脫的性格,這恰恰是日本人民崇尚的日本精神。每年都有人在賞櫻季節里,可以隨著櫻花盛開的前線(即日本語中的「櫻前線」、「花前線」),從九州到北海道一路追逐著綻放的櫻花觀賞,總是看不厭那剎那間輝煌的怒放與其後乾脆利落的凋謝。
即使是在夜裡,人們也會借著熒熒燈光,繼續觀賞花瓣在夜空中的飛舞,用心去感悟櫻花那雖短暫卻絢爛的一生,從中體味到一種純粹的、極度的美麗與灑脫……
日本女人和服後腰的小背包是怎麼來的 漢唐以前,日本社會基本屬於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初期,日本人基本穿獸皮住石穴而居,沒有什麼衣服。 到唐代時開始,日本受很多唐朝的影響,開始要推廣衣服。但是古代各國的民族主義,文化中心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很厲害,所以唐朝給日本蠻夷的衣服式樣不是唐朝的任何級別的官服,而是唐朝的喪服。如果懂古代服飾文化特別是唐朝服飾文化的人可以仔細看看日本和服和唐明朝喪服的區別,肯定能找到很多相似點。 唐朝的喪服和日本的和服,原來後背沒有小包,到現在中國的喪服後面也沒有小包。日本女人和服後腰的小包大量地出現的是1592年的日本豐臣秀吉倭亂以後。
1592年的日本豐臣秀吉的倭亂,以明朝和朝鮮的聯合打擊下以徹底的失敗而告終。當時的日本小諸侯國剛剛統一不久(因為剛統一了,所以小日本覺得自己統一以後的國力很強大,才發動了1592年的日本豐臣秀吉倭亂),國家很落後,根本掏不起戰爭賠款。 但是作為徹底戰敗的一方,日本也得付出任何形式的戰勝國的要求,當時的明朝和朝鮮被倭寇的長期倭亂搞的心煩意亂,所以決定採用緩慢消滅倭寇民族的政策,因此所要求的戰爭索賠是: 1,每年3斗完好的睾丸(斗——古代裝米的器具) 2,每年6000張完好無損的人皮(有一點傷痕都不許有) 日本被迫上繳了60年這些戰爭索賠,日本的人口馬上銳減,特別是男人的人口數量急劇下降。本來打了很多年的內戰和幾年的豐臣秀吉倭亂以後,日本的男女比例已經嚴重失調,再經過連續若干年的戰爭索賠以後,日本男人的數量幾乎以寥寥無幾來形容。 日本當時的ZF看到這種局面以後,發現長此以往保衛自己國家的男人要滅絕,日本民族要滅絕,所以下令:凡是能生育的女人出門時必須攜帶被褥,只要在屋外碰見一個男人,不管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只要男人願意女人必須一起睡覺,以便增加懷孕和生育的機會。 從此開始,日本女人出門時都必須攜帶被褥的習慣流傳下來。因為日本的氣候比較溫暖,所以日本女人帶的被褥並不是很大很沉。日本女人後腰裡多背一個被褥也不覺得是很大的負擔,所以時間一長了日本女人漸漸把後腰的背包當作自己衣服的必需品。 到了近代以後,日本的人口壓力特別是男性人口壓力緩解了以後,被褥逐漸變小,變成了裝飾性的服飾。
據說,周武王氣絕後,有12人小臣分別拿著武王常穿的冕服,分頭爬上各處屋頂上面,面向北方大聲叫喊:"天子回來啊!"連叫三聲後,又回來把冕服蓋在武王身上,希望武王的魂魄可以跟了衣服回來。(想起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里公瑾死掉後一幹人等一邊用衣服招魂一邊大叫"都督歸來"的情形沒有……) 日本也有用衣服"招魂"的習俗:人們或者在死者的枕邊,或者登上房頂朝向高山大海,或者揮動死者衣服大聲呼喚死者回來。為死者洗用過的衣服時,要面北而洗,夜半晾曬。洗完晾乾後,必須整整齊齊疊好,收藏一段時間後再用棒敲打幾下,生者才能穿用。因此,人們在日常漿洗衣服時,都絕不朝北晾曬,而且夜間也不掛在外面。 在城市,正月初一,大部分家庭都不洗衣服。古俗,每月的一日、十五日、二十八日,甚至彼岸等祭日也不得洗衣。這固然是節假日需要好生休息,也是畏懼這一天祭祀對象的魂靈飄游而過時附在晾曬的衣服上。
新穿剛做好的衣服時,有的地區(如紀州)先將衣服披在柱子上;有的地方(沖繩)要口唱"我也千年,柱也千年"、"衣服單薄,身板結實"。即使不先給木柱穿,也要疊好後敲打兩下再用。這都是出於擔心衣服上藏有某種魂靈的緣故。收藏一段時期後用棒敲打,或者先給木柱穿,從主觀願望來講,希望起到化解的作用,去災避邪。 《無何集》載:"毋反懸冠,為似死人服",河南沁陽一帶有"反穿羅裙,另嫁男人"的傳說。由於死者去的是一個與陽世截然相反的陰間世界,所以死後要反穿衣,反戴帽。日本習俗,人死了下葬時,要左向掩衣襟,意味著死者的一切裝束都與生者相反。所以,平時人們穿衣服時,最忌諱領子窩在裡面,或者以後為前,以里為面。
同樣,由於"萬物有靈"思想,人們認為自己穿用的衣服必然寄存有自己的靈魂,把自己穿用的衣服贈給最親近的朋友,意味著把自己的魂魄也贈給了對方,足見一片誠心。有的人贈衣時,還在兜內放一枚五圓的日幣,這是取五圓的諧音,表示"御緣"(與您有緣)之意,目前還存在的贈"買衣服錢"、"買腰帶錢",都是這種習俗的表現。 和服的色彩禁忌 《中國民間禁忌》一書中曾將服飾的顏色歸納為四:貴色忌、賤色忌、凶色忌、艷色忌。《禮記》載,天子彈服裝因季節不同而顏色不同,按季節的陰陽五行,分為青、赤、黃、白、黑五色。唐太宗貞觀四年定百官朝服顏色,紫列朱前: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緋;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可以這樣說,日本歷史上的色彩禁忌與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處。
推古天皇十一年(605年),聖德太子頒布"冠位十二階",按階位用冠。從上至下是德(紫)、仁(青)、禮(赤)、信(黃)、義(白)、智(黑)。這六種顏色和冠位又分別細分為大小兩種,共十二階。 日本歷史上曾定桔黃色、深紅色、青色、深紫色分別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和親王的禮服用色,限制他人使用。尤其深紅色和深紫色,更不準皇室以外的人使用,這種規定一直持續到1945年。 在日本高松冢古墳壁畫上,除有唐裝男子和女子畫像外,尚有作為四方守護神的青龍、朱雀、白虎、玄武(黑龜)畫圖。直到今天,在日本的一些地方穿著和服時,非隆重儀式,一般不選用白色和紅色。因為白色代表神聖、純潔;紅色象徵魔力。 日本婦女穿和服時,背部都要纏上一個看來既象小背包,又象中國南方婦女背小孩用的襁褓似的東西。其實,那既不是小背包,也不是襁褓,日本人把它叫做"帶"。用帶系身可以不讓和服送展,顯出形體的美,同時也是為了裝飾,使艷麗的和服更加多彩。
據考證,古代日本"紐"與"帶"系法和代表的意義各有不同,紐的語源是"聖裳","聖"代表神聖,裳本是橫幅的布,即今日的裙。系紐,不僅將紐與人的心結合在一起,同時也將人與神結合在一起。如果說古時,帶側重於裝飾,而紐側重於信仰的話,那末,至奈良時代,中國的女子禮服唐衣傳入日本,女性亦開始著上下分開的裙裝後,紐開始系在衣內,起帶的作用,而帶則更不為重用了。待到鐮倉時代以後,類似於現代和服的狹袖便服(小袖)流行,紐由衣內改為系在衣外,恢復了帶的作用,發展成為今日美麗的腰帶。 和服後面的「枕頭」 錦結 日本的腰帶在背後打有不同的花結,象徵不同的意義,表達著本人的信仰和祈願。據統計,日本帶的普通結法就有289種。帶,一般長3~4米,需在腰上纏三四圈。值得特殊介紹的是一種供日常系用的"名古屋帶"。這種帶寬30厘米,長3.6米。據說,桃山時代,日本女性曾用細帶束腰,但因形象不美而未被推廣。豐臣秀吉進攻朝鮮時,駐並名古屋。
當時,雲集在名古屋的藝妓頭扎大發髻,身穿小袖衣,腰纏由中國工匠織的青紅兩種顏色的筒狀錦帶,很是艷麗。這種時髦的打扮,立即不脛而走,這種帶亦被稱作"名古屋帶"。
提起日本的傳統服裝,大家都會聯想到那千姿百態、寬松修長、典雅艷麗的日本和服。日本所有傳統習俗,如茶道、花道、書道、祭祀、陶瓷、古詩詞、甚至文字等等,多少都受到古代中國的影響,和服也不例外。
和服的歷史大約有1千多年了。真正有文字記載,將中國服飾引進日本,是從奈良時代開始的。奈良時代正值中國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批學者、僧侶到中國學習。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都帶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時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規定了禮服、朝服和制服。奈良時代服裝色彩較簡單。到了平安時代,由於受到當時國風影響,衣服色彩開始多樣化,衣袖也向寬大方向發展。
當時古代婦女在進宮或節日時會穿一種叫「十二單」的服裝,它分為唐衣、單衣、表著等,共十二層。鐮倉時代,貴族的奢華結束後,為了便於作戰,服裝恢復了素樸,寬袖又變回了窄袖。進入室町時代的特徽,是在衣服上印上家紋,古代日本按姓氏每家都有家紋,便服設計開始禮服化。
桃山時代,人們一始講究不同場所穿著不同服式,於是出現了參加婚宴、茶會時穿的「訪問裝」(從左肩、左袖到襟、裙成一幅圖案)和參加各種慶典、成人節、宴會、相親時穿的「留袖裝」。江戶時代是日本服裝史上最繁盛的時期,那時的和服變得接近現代,現今所看到的和服大都是沿續了江戶時代服裝特式。到了明治時代,現在意義上的和服就定型了。
在日本,出席茶道,花道,觀看文藝演出,參加各種祭典儀式,慶祝傳統節日,人們還是要穿上漂亮的和服去參加,增添了不少氣氛。
在日本,每年有「女孩節」和「男孩節」,日本的母親們都要給孩子們穿上和服,為他們祝福。
在日本,過傳統的「七五三」節的時候,孩子們穿上新和服,由父母帶領參拜神社。
在日本,過「成人節」的時候,年滿20歲的姑娘都要打扮一下,穿上未婚女子專用的「振袖」(振り袖ふりそで)和服,歡歡喜喜地去參加慶典,以示成人。
日本的婚禮,新娘要穿象徵神聖、純潔的「白無垢」(白無垢しろむく)和服。平時,家庭婦女,下班歸來的男人,全都喜歡浴後著和服,這種和服叫「浴衣和服」。
日本的繪畫、戲劇、舞蹈、雕塑等藝術和服有密切聯系。比如說日本俗版畫——浮世繪中的美人畫,離不開和服。再比如在戲劇中的舞蹈演員用長袖表達感情,有時演員背向觀眾,目的是讓觀眾欣賞身著和服的服飾美。
日本的和服,在穿法上比較復雜,講究。以婦女為例,穿和服時,最裡面是貼身襯裙,其次是貼身汗衫,再其次是長襯衫,最後才是和服。然後繫上「細帶」與「兜包」。穿和服時,下面多赤足或穿布襪,出門時穿草履或木履。日本婦女著和服時,要梳上相應的頭飾。
日本服裝史鼎盛時期-江戶時代
日本幾乎所有傳統習俗,如茶道、花道、書道、祭祀、陶瓷、織錦、古詩、古詞、甚至文字等等,多少都受到古代中國的影響,和服也不例外。
綜觀日本上古時代的粗布服裝,窄袖斜襟與古代中國穿著十分相似。但是,真正有文字記載,將中國服飾引進日本,並將之制度化,應該是從奈良時代開始。
奈良時代正值中國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批學者、僧侶到中國學習。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都帶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時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規定了禮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職等級區分。制服是無官職的公務人員服裝,按行業分類。奈良時代服裝色彩較簡單。
到了平安時代(九世紀以後),由於受到當時國風影響,衣服色彩開始多樣化,衣袖也向寬大方向發展。鐮倉時代,元朝統一中國,恐怕受元的影響,元朝曾連續十次浸犯曰本,為了便於戰斗,服裝又回復素樸,寬袖又變回窄袖。
在衣服上印上家紋,古代日本按姓氏每家都有家紋,估計家紋數目超過二萬種(本網站稍後將專題介紹家紋),便服設計開始禮服化,是進入室町時代的特徵。桃山時代(十六世紀中葉),人們開始講究不同場所穿著不同服式,於是出現了參加婚宴、茶會時穿的「訪問裝」和參加各種慶典、成人節、宴會、相親時穿的「留袖裝」。
江戶時代是日本服裝史上最繁盛時期,現今所看到的和服大都是延續了江戶時代服裝特式。
Ⅱ 日本和風祭——俳句之風 是什麼來歷 與中國古詩詞有聯系么 現在這種文化還在發展么 謝謝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由十七字音組成,要求嚴格,受「季語」的限制。它源於日的連歌及俳諧兩種詩歌形式。
含義
1. 對偶的詩句。
清周亮工《書影》卷二:「 徐巨源 曰:『…… 蘇 李 、十九首,變為 黃初建安 ,為選體,
流為齊梁俳句,又變至唐近體,而古詩盡亡。』」
2. 日本 的一種短詩,以三句十七音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
鄭振鐸《蝴蝶的文學》:「在 日本的俳句里,蝴蝶也成了他們所喜詠的東西。」 艾蕪《地貌的青春》:「腦海中湧起了詩意畫意的漣漪,也就自然地記起日本詩人的俳句和短歌。」
起源
連歌是開始於十五世紀日本的一種詩歌,同中國近體詩聯句相仿,是由多個作家一起共同創作出來的詩。它的第一句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稱為發句,脅句為七、七句式的十四間,第3、第4句以後為前兩種句式輪流反復,最後一句以七、七句式結束,稱為結句。
連歌是格調高雅、古典式的詩。連歌中承襲了中世的審美意識,其寫作方法是引用古典的故事來創作出詩句。其後,連歌漸漸被一種稱作「俳諧」的幽默詩而代替。
俳諧和連歌一樣,也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詩行組合展開的詩。但是,俳諧將連歌諷刺化,加入了庸俗而且時髦的笑話。俳諧較多地使用諧音的俏皮話,而且喜歡使用連歌中沒有用過的富有生活氣息的事物來作為題材。
在俳諧中,開始有人將發句作為獨立的作品來發表。這就是「俳句」的起源。
格式
俳句是一種有特定格式的詩歌。俳句的創作必須遵循兩個基本規則:
第一
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個字母組成,當然了,這是以日文為標準的。
第二
俳句中必定要有一個季語。所謂季語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節用語。在季語中除「夏季的驟雨」、「雪」等表現氣候的用語外,還有象「櫻花」、「蟬」等動物、植物名稱。另外,如「壓歲錢」、「陽春面」這樣的風俗習慣也多有應用。這些「季語」通常帶著現代日本人民對於幼小時代或故鄉的一種懷念眷戀之情。
Ⅲ 戴斯噶啥意思
戴斯噶翻譯過來的是喜歡,很喜歡的意思。
日語屬於黏著語、通過在詞語上粘貼語法成分來構成句子,稱為活用,其間的結合並不緊密、不改變原來詞彙的含義只表語法功能。日語極富變化,不單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還有簡體和敬體、普通和鄭重、男與女、老與少的區別。
日語的文化內涵
日本四季分明,隨著季節的變化,自然界的景色也在不斷地變化。千變萬化的自然環境孕育出日本人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天性。加上日本人敏感、細膩,能夠用心體會大自然的變化。
於是,日語中產生了豐富的季語。俳人將季語巧妙地編織在俳句中,以此來抒發自己內心世界的情感。
然而,季語並不是日本民族所獨有的,在中國也有許多描述季節的詞彙,只是沒有像日本人那樣用「季語」這樣一個專有名詞來統稱那些詞彙,中日兩國自古以來就有著很深的淵源,日本從中國借用了很多詞彙,有許多季語也是直接來自中國。
日本人很善於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並不斷豐富和發展本國的文化,他們在借用一些季語的同時也創造了很多新的季語,使得日語中的季語體系不斷完善。
Ⅳ 什麼是季語,和俳句有什麼關系呢
俳句中一般會有一個季語啦。季語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節用語。在季語中除「夏季的驟雨」、「雪」等表現氣候的用語外,還有象「櫻花」、「蟬」等動物、植物名稱。另外,如「壓歲錢」、「陽春面」這樣的風俗習慣也多有應用。這些「季語」通常帶著現代日本人民對於幼小時代或故鄉的一種懷念眷戀之情。
不過俳句中也有沒有季語的,稱作無季俳句,額...就是這樣~
Ⅳ 誰了解日本的一些文學體裁
私小說,是二十世紀日本文學的一種特有體裁,有別於純正的本格小說,私小說的特點為採取自我暴露的敘述法,自暴支配者的卑賤的心理景象,是一種寫實主義的風格,成為日本近代文學的主流。私小說離不開「自我」,而自我是則是私小說的創作核心,新思潮派的久米正雄稱之為「心境小說」。三島由紀夫的著名小說《假面的告白》就是一部自暴「同性戀傾向」的一部私小說,近期則有車谷長吉的《飆風》、柳美里的《命》等傑作。私小說曾在日本風靡一時,但因體材過於封閉而內縮,難有突破性的發展,近年來有沒落的現象。
俳句,日本古典短詩,由17字音組成。原稱俳諧(也寫為誹諧)。俳諧一語來源於中國,大致與滑稽同義。它在日本,最初出現於《古今和歌集》(收有「俳諧歌」58首),至江戶時代(1600~1867)則有從「俳諧連歌」產生的俳句、連句、俳文等。俳句是一種有特定格式的詩歌。俳句的創作必須遵循兩個基本規則:1.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個日文字母組成;2.俳句中必定要有一個季語。所謂季語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節用語。在季語中除「夏季的驟雨」、「雪」等表現氣候的用語外,還有像「櫻花」、「蟬」等動物、植物名稱。另外,如「壓歲錢」、「陽春面」這樣的風俗習慣也多有應用。這些「季語」通常帶著現代日本人民對於幼小時代或故鄉的一種懷念眷戀之情。
和歌,是日本的一種詩歌形式,又分大和歌和大和言葉。作為在日本歷史上的本土的詩歌形式,和來自中文詩詞的漢詩相對。創作和歌的作家稱為歌人。和每句音數相同的漢詩不同,和歌每句是5音和7音相交錯。和歌源於奈良時代(710年——794年)起的形式原有長歌、短歌、旋頭歌、片歌等多種形式。平安時代(9世紀——12世紀)後,僅有短歌漸成優勢。明治維新之後,和歌就是短歌了。一首長歌有若干「聯」,奇數聯較常見。每聯兩句,分別是5音和7音。一首短歌有五句,每句音節數分別為5、7、5、7、7,共31音。其中前三句稱為「上句」,後兩句為「下句」。上下句分別由不同的歌人創作,稱為連歌。多首連歌由多個歌人創作,稱為長連歌。連歌可以加格式(如前句末字與後句首字用同音)和內容(如某句關於季節、某句關於花)上的限制。此外,旋頭歌有六句:5、7、7、5、7、7音,片歌有三句:5、7、7音。
日本的文學體裁主要分為散文和韻文,
散文包括:
物語 - 古物語 - 虛構物語 - 歌物語 - 擬古物語 - 戰地物語
說話
小說 - 私小說 - 劇本
戱曲 - 能 - 歌舞伎 - 文楽(人形凈琉璃)
隨筆
日記
紀行
傳記・自傳 - 往生傳
文藝評論
日本漢文
韻文包括:
詩 - 自由詩 - 定型詩 - 散文詩
和歌 - 短歌 - 長歌 - 旋頭歌 - 佛足石歌
連歌 - 俳諧連歌 - 狂歌 - 俳諧(連句)
俳句 - 定型 - 自由律
川柳 - 狂句
短歌(近代短歌)
歌謠 - 記紀歌謠 - 今様 - 小唄
漢詩
我不知道同人雜志屬於哪個分類,只知道有所謂的同人志。
Ⅵ 日本的文化是怎麼樣的
日本的文化特點如下:
1、多重性。
日本文化是多系統的東西方文化的並存和混合的產物。
比如政治體制,既學習了西方的議會政治,又保留了傳統的天皇制度,屬於新舊政治的混合體。在衣食住方面,和西式結合,西裝加和服,和食加西餐,和式房間加西式客廳。
2、均一性。
意思是說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習慣差別不大。日本人長期以來養成了重視集體和國家的習慣,可看成是形成日本文化均一性的主要原因。
3、本土化。
早在平安時代,日本人就以中國的漢字為基礎創造了自己的假名,完善了日語的書寫形式。 鐮倉佛教也是日本人把佛教改良為日本佛教的例證。
從飲食上面來說,日本人如今的飲食其實就是受到了古代中國沿海飲食之中「吃生食」的影響,只不過後面的中國人在保留了生食的同時也接受了火的滋潤,幾乎每一個日本人的家庭之中都會和中國人一樣使用瓷器做的碗,也會使用那木或者竹子製作的筷子,筷子文化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區別的一個重要特徵。我們沒有像西方人那樣吃東西使用所謂的刀叉。
日本人的服飾,如今被很多瘋狂的追求者稱為和服,其實也是在三國時期從中國的東吳地區模仿過去的。很多人不知道,還一個勁的吹捧日本和服,其實那些都只是中國文化各個時期在不同地方的一個縮影罷了,從更加廣大的一個角度來說,日本的和服其實就是漢服,他們是漢服的一個分支,就像中國漢服之中的宋制和唐制一樣,他們是三國時期的吳服。
Ⅶ 俳句的季語
春季:這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樹木返青發芽,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和春季相關的季語有:
三月(彌生):雛祭り、東風、山笑う、鶯、春分の日、燕、春雨、木の芽、目刺し、卒業、陽炎、春風、たんぽぽ等。
四月(卯月):四月馬鹿、入學、朧月、桜、花見、春愁、わさび、山吹、種蒔き等。
五月(五月―さつき):茶摘み、春惜しむ、葉桜、子供の日、立夏、母の日。
夏季:炎熱多雨,其中還有很多熱鬧的節假日活動。和夏季相關的季語有:
六月(水無月):衣更え、梅雨、青梅、蛍、蟹、夏至、簾。
七月(文月):七夕、朝顏、祇園祭、日傘、海の日、蓮。
八月(葉月):立秋、浴衣、団扇、向日葵、お盆。
秋季:這是收獲的季節,是秋高氣爽的季節,也是賞紅葉的季節。和秋季相關的季語有:
九月(長月):新涼、敬老の日、名月、月見、夜長、蟲、爽やか、冷ややか、稲刈り、新米、天高く馬肥ゆる秋、秋風、秋雨、秋分の日、菊、秋の暮れ。
十月(神無月):そぞろ寒、紅葉狩り、秋深し、鹿、柿。
十一月(霜月):渡り鳥、立冬、七五三の祝い、行く秋。
冬季:從立冬到立春是冬季,是寒冷的季節。和冬季相關的季語有:
十二月(師走):お歳暮、湯豆腐、山茶花、年の市、冬至、クリスマス、除夜の鍾。
一月(睦月):新年、元日、お正月、初春、雑煮、年賀狀、書初め、成人の日、雪。
二月(如月):節分、立春、雪祭り、春淺し、余寒、梅。 俳諧三祖
1.山崎宗鑒
(?——1553),近江人,本姓志那,名彌三郎范重。曾以武士身份事將軍足利義尚,義尚陣亡後,辭官為僧,隱居攝州尼崎,時年三十五歲,後移居山崎,即以為姓,改名宗鑒。晚年結庵於贊岐觀音寺附近。卒年一說八十九歲,或雲八十五歲、七十二歲。
宗鑒性格飄逸不羈,憧憬自由奔放的境界,對貧困處之泰然,只是埋頭鑽研俳諧。一說室町時代末期,連歌極盛,連歌師飯尾宗祇名滿天下,宗鑒自度在連歌方面總不能勝,乃別創俳諧與之爭衡,因被後世尊為「俳諧之祖」。所編《犬築波集》為俳書之濫觴,另有《竹馬狂吟集》,今不傳。
宗鑒提倡以口語俗語作諷刺揶揄,他雖主張廢除一切格律,但對季題卻很尊重,這一點被後進諸家加以確認,終於成為俳句一大鐵則。
宗鑒的句作大致可以按內容分成兩部分,一是嘲世的滑稽詼諧之作,例如:
良月若安柄 ,絕似佳團扇。
兩手拄地上, 青蛙方詠歌。
圓圓春日出 ,悠悠白日長。
另一部分是安貧之作。宗鑒雖然窮愁潦倒,卻從不阿附權貴,只是相當自得其樂地過著隱居生活,這種淡泊自守的節操也通過句作反映出來,如:
入夜食毛栗 ,明月出山巔。
十月紙窗破, 遂識金風寒。
據說他室內環堵蕭然,只有一隻葯罐,門口貼著一張紙,上面寫著:「上客可速退,中客盤桓一日歸,下客請留宿一宵。」臨終時還詠了如下的「辭世」歌:
若問宗鑒何處去 ,答因俗務他界行。
這首歌由於表達了他始終如一超然灑脫的心情,所以至今仍為眾口傳誦。
2.荒木田守武
荒木田守武(1472——1549),伊勢人,繼祖、父之後為伊勢內宮神官,既善連歌,有熱衷於俳諧,曾說:「俳諧連歌的格律當由我制定。」晚年撰有《俳諧連歌獨吟千句》(又稱《守武千句》),就中應用連歌法則,作了制定俳諧格律的嘗試,是俳諧史上一大業績。總的說來,其句作不卑不亢,品格較宗鑒為高。有些作品十分聲動有致,如:
河岸似前額 ,青柳寫雙眉。
蝴蝶翩翩舞 ,落花疑返枝。
3.松永貞德
松永貞德(1570——),京都人,曾祖父入江九郎盛重系攝州高槻城主,父永種時才改姓松永,幼名勝熊,別號逍遙軒、長頭丸、延陀丸、松友、五條翁、花咲翁、明心居士等。博學多才,嘗從名流九條玖山、細川幽齋(即細川藤孝)等學和歌,從里村紹巴學連歌,自稱「有師五十餘人」。他又致力於俳諧,祥細制定俳諧格律,自號「俳諧中興之祖」,門流滿天下。朝廷曾於慶長三年(1598)賜號「花之本」(自鐮倉、室町時代以降,日本政府授給最佳連歌師的稱號,一個時代僅限一人),許為「俳諧宗匠」,後人將宗鑒、守武和他並稱「俳諧三祖」。
簡單地說,貞德認為「俳諧就是每句皆用俳言詠成的連歌」。所謂「俳言」,就是指不為古來和歌或連歌所採用的俗語和漢語。他編撰的《御傘》一書,詳列俳諧用語1476條及其用法上的一定規則,大多附有用以說明的連歌,當時稱為「俳諧秘本兵法」。此書將俳諧法則化繁為簡,消除了由來存在的疑問,確立了「貞德派」(俗稱「貞門」)的標准。
貞德所著書尚有《淀川》《油粕》《紅梅千句》《歌林雜話》等。他的句作喜用比喻,當時頗為人傳誦,現在看來雖講究一定技巧,但缺乏思想感情,難以稱為名句。例如:
斑爛彩霞起 迎得寅年來(以「斑爛」喻虎皮紋理)
鳳凰欲出世 ,酉年何悠長。
白銀何相似 ,庭砂夜月中。
月光下的細沙耀眼生輝,確有些像白銀,這一首俳句可以說是最早的寫生句之一。
今日又時雨, 還同春夏秋。
日本稱深秋初冬乍降乍止的細雨為「時雨」,以其能觸思抒懷,古來多為歌人俳人吟詠。
貞德門下弟子極多,著名的有以貞門七俳仙為首的約四十餘人。 「俳聖」松尾芭蕉
提到俳句,就不得不提到松尾芭蕉。芭蕉被日本人稱為「俳聖」,他對日本俳句的發展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江戶時候俳諧詩人。本名松尾宗房,別號桃青、泊船堂、鈞月庵、風羅坊等。生於伊賀上野。他十歲開始做大將藤堂家的嗣子良忠的侍童。良忠師從北村季吟學習貞門俳諧,因此芭蕉也對貞門很親近了。後來在江戶,芭蕉寫出了《談林十百韻》,已經具有很明顯的談林俳諧風格。
芭蕉在貞門、談林兩派成就的基礎上把俳諧發展為具有高度藝術性和鮮明個性的庶民詩。他將以前以滑稽突梯為主、帶有游戲成分的俳句提高到嚴肅的、以追求詩的意境美的作風上去。
芭蕉的詩風可以用「閑寂風雅」四個字來概括。像他的名句《古池》就是通過閑寂的獨特表現力來產生藝術的風雅美的:
「閑寂古池旁,
青蛙跳進水中央,
撲通一聲響。」
這首俳句描寫了一隻青蛙跳入古池的一剎那。在這一剎那,四周閑寂的靜與青蛙躍入池塘的動完美的結合了起來。青蛙跳之前,一切是靜的,青蛙跳之後,一切仍會恢復平靜。表面上是無休無止的靜,內面卻蘊含著一種大自然的生命律動和大自然的無窮的奧妙,以及作者內心的無比激情。飄溢著一股微妙的余情余韻和一股清寂幽玄的意境。
下面再看一首芭蕉的《賞櫻》:
「樹下肉絲、
菜湯上,
飄落櫻花瓣。」
這首俳句了有了明顯的生活氣息,但是那股子閑寂依舊透過文字撲面而來。
芭蕉還有一首《春雨》深受芥川龍之介推許:
「春雨霏霏芳草徑,飛蓬正茂盛。」
與謝蕪村和小林一茶
芭蕉之後,最出名的俳句詩人莫過於與謝蕪村與小林一茶。
與謝蕪村(1716—1783)日本俳句詩人、畫家。少年時代即愛好藝術。二十歲前後喪失家產,漂泊至江戶,拜師學習俳諧,寄寓於芭蕉傳人早野馬人的夜半亭,為江戶俳壇所矚目。以後十年間游歷各地,致力學畫。後名聲大震。
一七五七年成家,恢復俳諧創作。一七六七年斷承夜半亭俳號,發展成為一代宗匠。他提倡「離俗論」,反對耽於私情、沾染庸俗風氣的俳諧,致力於「回到芭蕉去」。
蕪村的俳句,擅長對自然景物作細致的觀察,作寫生式的描寫。作風以絢爛華美見長。
下面是蕪村的四首俳句:
「秋風寂寥,酒肆吟詩有漁樵。」「春雨細細落,潤澤沙灘小貝殼。」「薔薇開處處,想似當年故鄉路。」「春已歸去,櫻花梭巡而開遲。」
像上面第二首中,通過對細雨潤貝殼的描寫來表現出的那種優雅的美,正是蕪村的擅長。
小林一茶(1763—1827)本名彌太郎,生於信濃國水內郡柏原村的一個農民家庭里。十歲即開始學習俳諧。由於他的動盪不安的經歷,一茶的俳句有著自己鮮明的風格。有人評論他,說「自嘲自笑,不是樂天,不是厭世,逸氣超然。」
一茶有一首寫故鄉的俳句十分出名:
「故鄉呀,挨著碰著,都是帶刺的花。」
對於故鄉,一茶是懷念的,也是不滿的,這首俳句將那種復雜的心情寫了出來。
一茶的一生坎坷不遇,他的俳句里常常會流露出一種孤獨的感覺和對現實的憤懣,下面是他的三首俳句:
「元旦寂寥,不止我是只無巢鳥。」、「回家去吧,江戶乘涼也難啊。」、「雁別叫了,從今天起,我也是漂泊者。」
但一茶同時又是質朴天真的。他的代表作之一、懷念六歲時的一首俳句:
「到我這里來玩喲,沒有爹娘的麻雀。」
便將這種質朴天真深深地表現了出來。
正岡子規
正岡子規(1867—1902),本名常規,生於愛媛縣。1891年冬,著手編輯俳句分類全集的工作,1892年開始在報紙刊載《獺祭屋俳話》,提出俳句革新的主張。子規認為俳諧連歌缺少文學價值,主張使發句獨立成詩,定名為俳句,為後世沿用。
俳句可以說是子規的手中真正發展成為日本民族最短的詩歌的。
「我庭小草復萌發,無限天地行將綠。」、「信家木曾問旅路,唯聞前方白雲深。」、「渡船春雨至,船上傘高低」
這是子規的三首俳句,句中對自然的把握很是獨到。
子規有三首絕筆,下面的這首俳句便是其中之一:
「喉頭痰一斗,瓜汁難解憂。」
這首俳句寫完的第二天,子規便離開了人世。
土方歲三
土方歲三(ひじかたとしぞう、hijikatatoshizou),生於天保6年五月五日(1835年5月31日),卒於明治2年五月十一日(1869年6月20日),為新選組副長。諱義豊,雅號豊玉。化名內藤隼人。新選組鬼副長土方歲三為幕末之佐幕派大將。在明治維新後,他成為德川幕府和武士道精神直至最後一刻的末代武士之代表人物。
其佩刀為太刀和泉守兼定(いずみのかみかねさだ)和脅差堀川國廣(ほりかわくにひろ)。
其興趣另有和歌與俳句,展現其風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