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明市客家文化答題
1、《沉重的金瓮》
1988年,福建省文物考古隊來到清流縣九龍湖邊,在一個當地人稱狐狸洞的溶洞里,發現了一個古人類文化遺址,還發現了大批無主的金瓮。金瓮是客家人盛放先人骨殖的陶瓮。
清流是客家人聚居的縣,它與隔壁的寧化、長汀、江西的石城,稱為客家搖籃區。特別是一百公里外的寧化石壁鎮,在客家人眼中那裡是先祖南遷福建的第一站,是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也是客家文化開始形成的祖地。
從漢朝末年開始,祖居黃河流域的中原人,為了躲避曠日持久的北方戰亂,紛紛向南遷徙,路途中不少人得了疾病,死在前往福建的路上,活著的人把他們的屍體草草埋葬,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葬俗,稱為「二次葬」。長期的遷徙並未改變客家人的飲食適應環境的習俗,片中從客家的擂茶到生魚片,再到認老樹作父母,反映出了客家人良好的文化底蘊。
雖然來到石壁的人們生活逐步穩定,但他們父輩的屍骨依然散落在逃難的途中。於是客家先民紛紛回到南遷的路上找到祖先的屍骨,裝進陶瓮背回石壁安葬。他們把這些不起眼的瓦罐陶瓮與昂貴的黃金畫上了等號,稱為金瓮,它寄託著客家人一段難以忘卻的情感。就拿片中所描述的,其實,清流狐狸洞里的金瓮並非無主,可能是後人們出於不便的原因,沒有回來取走父輩的骨殖而已。
2、《連升十二級》
上個世紀80年代,泰寧城關居民在清理自家房子的地基時發現了一件官窯瓷器,人們猜測這種專為宮廷生產的瓷器能出現在這里與泰寧天啟年間兵部尚書李春燁有密切的關系。
在任尚書期間,李春燁在泰寧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尚書第。尚書第是我國長江以南保存完整的明代民居建築群,佔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而當時李春燁時年俸祿才152兩,建起這樣一座的大院需要20多萬兩白銀,這種巨大的落差引得了許多人的猜測。
據史學家推測這些錢主要來自於皇帝獎賞和魏忠賢一起賣官獲得而來。據史料記載李春燁與魏忠賢相識時,正是魏忠賢大難臨頭的時候,在李春燁的幫助下魏忠賢逃脫了死刑,李春燁也就成為魏忠賢的救命恩人。天啟皇帝登基之後,不理朝政,魏忠賢借機獨攬大權後,李春燁也從此開始了跳躍式晉級,僅用三年從七品躍升到一品,連升12級。
天啟皇帝去世,崇禎皇帝即位後處置了魏忠賢,在魏黨都遭到重罰時,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的李春燁因查無實據,以「結交近侍又次等」罪從輕發落,尚書第也就沒有沒收。他彷彿是那個特殊時代的一個縮影,代表了那個時代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官僚制度下一部分的生存狀態。
3、《溶洞尋蹤》
玉華洞是中國著名溶洞之一,開發於西漢年間。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徐霞客游記》中,詳細記載了這次玉華洞的游覽經過,其中「此洞炫巧爭奇,遍布幽奧」是玉華洞最精彩的描寫。在將樂,其實還有兩個更神秘的溶洞,那就是金華洞和銀華洞。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玉華、銀華、金華三處天然古洞在當時堪稱「三華勝景」。但由於時間久遠,金華洞與銀華洞已經無法找尋了,為了印證古人的記載,《走遍中國》記者隨著地質人員參與了金華與銀華洞的探察與尋找,遇到了許多充滿神秘的故事。
1980年,在地名普查中,工作人員與當地群眾發現了銀華洞的後洞,並在洞口一米處挖掘到唐天寶(742年———746年)銅錢一枚,以此證明銀華洞游覽歷史之悠久。金華洞屬於塔式與樓台式(或稱包廂式)為主的岩溶地貌,但是它的位置至今還是一個謎,當時人們又是如何發現這些遠在深山中的溶洞呢?片中福建地質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們借用特殊的設備,來重新確定金華洞的位置。檢測結果表明,金華洞不是一個獨立的洞,而是洞中有洞,上下交錯,彎曲相連。
歷史上曾經的三華勝景,終於有機會再次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4、《漂浮的古堡》
永安市境內,有一座名叫安貞堡的客家土堡彷彿是一艘巨輪漂浮在松軟的沼澤地上。
安貞堡的主人姓池,他們在木材生意中有了些積累,修建土堡,堡內有300多個房間,可以容納一千多人在裡面避難。土堡四周還有稻田耕作,這讓人對安貞堡建在沼澤上產生懷疑。在安貞堡附近最高地拿著竹叉紮下去,可以看見爛泥,安貞堡建在沼澤上的說法是有可能的。原來在上世紀70年代,土堡四周的稀泥超兩米,為了方便耕田和來往,池家人砍了很多松枝和茅草鋪在稀泥上,才有稻田。
池仁生解釋說,選擇在沼澤地是因為風水問題。永安博物館館長張承忠則認為這與當時池家在洋上村仍是小姓,威望不高有關系。至今盆地中最好的位置仍是村裡的大姓人家居住,或許是當時的算命先生察覺到池家的難處,而選擇了這片沼澤地。
在安貞堡的水井裡冒出來的泉水常常有很多浮油的絮狀物,這跟古堡的構建有關。為了地基的穩固,池家人用帶有油脂的松木隔開了松軟的泥土,最深的地方鋪了十八層使得牆基牢牢地坐在了松木上。據永安文物研究所多年觀察,北側的角樓現了下沉的跡象,可能是地下水和堡牆的雙重作用擠壓了地基。永安市文物保護部門正在研究治理方案,保護這座漂浮的古堡永不沉沒。
5、《岩穴里的秘密》
幾年前泰寧縣發現了一座古代岩穴墓葬,裡面有一具古代漢人的干屍,這座墓穴的發現揭開了一千多年裡岩穴葬俗的神秘面紗。
這座明代墓室的主人要葬在岩穴里原因據專家分析極有可能就是中原人南遷時留下的。考古專家在這考古發掘中發現帶有典型的中原文化風俗印記的陶器、瓷器,由此認為泰寧是作為中原南遷的驛站。被迫南遷的中原客家人經過泰寧途中,在岩穴里安家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在泰寧大龍鄉的張地村,全村是張姓一脈相傳下來的,張姓祖先明永樂年間由河南到泰寧。張地村民的棺材也放置岩洞里,岩洞下面整齊排列了100多口棺材,這寄託了張家600年香火的神秘葬俗讓我們看到的是客家人生而聚居,死而聚葬,生死不離的強烈的傳統意識。
要想更好地了解客家人的生活,泰寧的岩穴寺廟是不能不去的地方。過去寺廟就是客家人在南遷路上祈求平安和休息的場所。歲月消逝,當中原先民歷經千辛萬苦落腳在這丹崖碧水的洞穴中的時候,就已經把自己的生活、信仰和百年之後喪葬風俗都沉澱在這片山水之中。
6、《奇特的藍寶石》
明溪縣有一個叫林地的村子,曾是一座遠古火山口。1500萬年前噴發過後,這座火山冷卻下來,形成一個直徑約一公里的圓形山凹,村民的房屋就建在這個火山口裡。
上世紀50年代,福建省地勘隊發現了這座古火山口。由於火山口附近的河床上有許多寶石伴生物,與南非鑽石產地的地質情況近似,省地勘隊就成立了寶石地質隊,負責尋找鑽石。村民們誰也沒有想到兒時戲水沖涼,成年引水澆地的那條小河,會有從天而降的財寶。那種在河裡常見的藍色石頭,是一筆可以讓他們改變命運的財富。當地的三五個村民只需帶上幾把鐵鍬,一隻篩子,就能開工尋寶了,篩揀寶石成為當時農民的主要收入。
侯繼美是明溪縣第一個從事藍寶石加工的人。1997年的一天,他在林地村收購的寶石原料中發現了一塊藍寶石,切割後發現這塊藍寶石在燈光下出現了美麗的圖案,反射著七彩顏色。這塊藍寶石鑲件加工完後,他上網一查,發現相似的寶石都是定價在200萬元左右。如今,明溪藍寶石已經成為中國廣為人知的寶石品種,它以其顏色純正、顆粒適中、凈度高、裂綹少、奇特寶石迭出而聞名於世。這座位於三明最小的行政縣,也因為盛產藍寶石而改變了其發展的命運。
7、《沙縣小吃里的奧秘》
在沙縣,小吃是百姓家裡的平常飯食,扁肉、炸豆腐、紅雞湯家家戶戶都會做,而現在遍及全國的大中城市。小吃一詞,最早出現在明清時期的文人小說筆記中,而小吃這種方便精緻的大眾食品則由來已久。
沙縣始建於東晉年間,南宋末年文天祥護送趙昺南逃,在沙縣遣散了隨行的宮人,其中就有宮中的御廚。隨著中原漢人的遷入和增多,特別是南宋以後,沙縣出現了第一個繁榮時期。遷入的漢人帶來了中原一帶飲食民俗,千百年來繼承和保留下來,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活化石。後來隨著閩西與福州之間水運的發達,沙縣作為水陸交通的碼頭,南來北往的客商自然很多,物美方便的沙縣小吃自然就成為客商喜愛的食品,隨著客商流走外埠。
沙縣小吃分為城關和夏茂兩個流派。夏茂小吃講究原汁原味,品嘗夏茂小吃,就是回味夏茂客家人的民俗習慣。而城關因為靠近閩江的支流沙溪,小吃受到福州等地的影響,而顯得精緻清淡。沙縣小吃是中原飲食文化的產物。比如小吃中有名的扁肉,也就是餛飩,中原地區都是用小麥粉為外皮原料,但逃難至此的中原漢人找不到小麥,就用當地的芋頭粉代替,現在仍然在麵粉中摻雜芋頭粉,做出的外皮呈半透明狀。可以說,沙縣小吃是印證了客家人南遷歷史的活字典。
2. 三明風俗習慣
一 民俗節日
三明是一個保留了不少古老民俗的城市,由農耕社會產生的二十四個節氣逐漸演變而成的歲時節日在三明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廣大鄉間地區,至今仍然會比較隆重地慶祝這些傳統節日。正月新春除舞龍燈、元宵鬧花燈外,三明舞燈還有古老的「稻草龍」和始於宋代的「矮子龍」;花燈亦有獨特的「採茶燈」和「蓮花燈」。 三月三,有吃「綠色清明果」之俗。十月孟冬,俗稱「十月朝」是牛王生日,山裡人這天必給耕牛喝米酒、灌稀粥。
二 地方戲曲
梅林戲俗稱「泰寧大戲」,藝術風格朴實粗獷,在當地幾乎人人都會唱幾段這樣的土戲。梅林戲唱念打做都有一定程式,行當多,角色分工細,唱腔特點山歌風味濃,節奏強烈,聲調高昂,粗獷與婉轉相兼。服飾古野,精緻考究,化妝時常在眉與唇間飾以紅點。
大腔戲流傳於永安青水畲族鄉一帶,特點是「大嗓子唱高腔、大鑼大鼓唱大戲」,唱腔高亢,原始粗獷。其保留了清晰的荊楚古音面目,具有青水鄉獨特的「粗腔大調」的土味。
三 飲食文化
沙縣小吃,口味清淡,選料講究,推崇手工製作和工序精細完整。小吃在沙縣民間有深厚的基礎,最具代表性的有:扁肉,燒賣,鴨湯粉干,泥鰍粉干,豆腐丸等。在沙縣,享用小吃是一種鄉情濃郁、情趣十足的精神享受。夏日炎炎,一碗青草凍下肚,清暑去火;寒冬臘月,幾塊豆乾,一碟辣椒豆豉油,吃到渾身發熱。街頭小吃也是沙縣的一大街景,一邊吃,一邊天南海北閑聊,有著從鄉土和市井氣息中生出的愜意。
3. 三明的介紹
三明市位於福建省中西北部,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百強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綠都,中國南方生態樂園,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福建省的重點林區,也是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全國集體林區改革試驗區,國家林業局確定的全國集體林區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唯一試點和海峽兩岸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素有「綠色寶庫」之譽。有單位面積產量居世界之冠的「寧化古杉木王群」;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區──三元莘口格氏栲自然保護區和將樂龍棲山、沙縣蘿卜岩楠木林、永安天寶岩等四個自然保護區,並以珍稀動植物繁多而馳名。根據福建省貫徹落實國務院批復的《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實施意見部署,把三明市建設成為福建省區域性中心城市、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先進製造業基地、生態文化旅遊勝地和休閑養生基地。1地理坐標為北緯 25°29′-27°07′,東經116°22′-118°39′。 東接福州,南鄰泉州,西連龍岩,北毗南平,西北靠贛州。東西寬230多千米,南北長180多千米。土地總面積2.29萬平方千米。山地佔總面積82%,耕地佔8.3%,水域及其他佔9.7%,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三明轄二區一市九縣,土地總面積2.29萬平方公里,人口300萬左右。
4. 三明悠久的歷史文化 急求……急求阿
現在的三明是在1970年才成立的,之前的三明地區從沒有成立過統一的區域,在歷史上都是分屬其它地區,1970 年拼湊成一個「三明」,包括了福建的每個民系。現在三明境內最早的縣建制是三國吳永安三年(公元260) 析建安縣東部地置將樂縣,西部地置綏安縣,屬建安郡。晉義熙元年(405)改綏安縣為綏城縣。並於延平縣南鄉沙源地置沙村縣。隋開皇十三年(593)綏城、將樂並入邵武縣(隸江西撫州)。唐武德四年(621)恢復沙村縣建制改稱沙縣,屬建州(今南平大部);八年(625)從邵武縣析出復置將樂、綏城縣,隸建州(今南平大部);貞觀三年(629)2縣俱廢;垂拱四年(688)復從邵武、建安析出原綏城、將樂縣地,重置將樂縣;開元十三年(725)置黃連縣(屬建州,二十六年即738年改屬汀州);二十九年(741)置尤溪縣(屬福州);天寶元年(742)黃連縣改名寧化縣(屬臨汀郡,今龍岩大部);元和三年(808)將樂縣並入邵武、建安縣,五年(810)再恢復(屬建州)。五代南唐中興元年(958)置歸化縣。宋建隆元年(960)置建寧縣,均屬建州(今南平大部);宋朝開始,將樂、泰寧、建寧、光澤、邵武隸屬邵武軍,元朝時候隸屬邵武路,明朝到清朝隸屬邵武府。i宋元佑年(1086)歸化縣改名泰寧縣。宋元符元年(1098)置清流縣,紹定元年(1228)撤縣,元朝至元八年(1271)復置。歷屬汀州(今龍岩大部)、汀州府(今龍岩大部)、汀漳龍道。明景泰三年(1452)析沙縣、尤溪縣地置永安縣(隸延平府);明成化六年(1470)析清流、沙縣、將樂、寧化縣地置歸化縣(隸汀州(今龍岩大部),後改名為明溪縣,民國初屬汀漳道。;嘉靖十四年(1535)析尤溪、永安、漳平、德化縣地置大田縣(隸延平府)。清朝前期開始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永春州分別屬延建邵、汀漳龍、興泉永道。
民國元年(1912)廢府,將樂、沙縣、尤溪、永安、泰寧、建寧縣屬北路道(1914年改建安道),寧化、清流、歸化縣屬西路道(1914年改汀漳道),大田縣屬南路道(1914年改廈門道)。1925年廢道,各縣直屬福建省。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寧化、建寧、泰寧、清流、歸化為中央蘇區縣。1934年設行政督察區時,沙縣、尤溪縣屬三區,大田縣屬四區,寧化、清流、明溪、永安縣屬八區,將樂、建寧、泰寧縣屬九區。抗日戰爭時期(1938—1945)福建省省會內遷永安。1946年設九區(駐永安,轄永安、大田、德化、三元、寧洋、清流、明溪7縣)。
1949年6月至1950年2月各縣相繼解放。尤溪、沙縣、將樂、泰寧、建寧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1950年3月改南平專區),三元、明溪、永安、清流、寧化、大田、寧洋、德化8縣屬第七行政督察區(1950年3月改永安專區,10月德化縣劃屬晉江專區)。1956年3月撤銷永安專區,7月三元、明溪縣合並稱三明縣,隸屬南平專區,大田縣劃歸晉江專區,永安、清流、寧化、寧洋縣劃歸龍岩專區(同年撤寧洋縣,部分地劃歸永安縣)。1959年2月撤銷清流、寧化縣,設清寧縣,成立省轄三明市。1961年撤銷清寧縣,恢復清流、寧化縣與永安同劃歸三明市。1963年三明市改縣級市,原明溪縣屬地析出恢復三明縣,設三明專區,轄三明市及三明、永安、清流、寧化、大田5縣。1964年三明縣恢復為明溪縣。1970年尤溪、沙縣、將樂、泰寧、建寧5縣劃歸三明專區,同年12月三明專區改名三明地區。1983年撤銷三明地區,三明市復為省轄地級市,市區設三元、梅列區。1984年永安撤縣建市。[1]
5. 三明的歷史
三明市,地級市,隸屬福建省,位於福建省中部連接西北隅,地處北緯25°30′~27°07′、東經116°22′~118°39′之間,全市面積22965平方千米。東依福州市,西毗江西省,南鄰泉州市,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龍岩市。
上古屬百越地,夏商時期屬於揚州地,周代隸七閩地,戰國時期屬楚國地,秦漢時期屬閩中郡及揚州會稽郡東冶縣。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設立將樂縣、綏安縣(綏安縣於東晉義熙元年(405年)改為綏城縣,至唐貞觀三年(629年)最終廢置後未再恢復建制),隸屬建安郡。
東晉義熙元年(405年),升沙戍堡為沙村縣,是為沙縣設縣之始;後於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稱沙縣,先後隸屬建安郡、建州。
唐朝開元十三年(725年),將沙縣西部原黃連峒地帶之黃連鎮升格為黃連縣,後於天寶元年(742年)改名為寧化縣,隸屬臨汀郡;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在原尤溪山峒地帶設置尤溪縣,隸屬福州。
五代十國南唐中興元年(958年),將原綏城縣地之永安場、歸化場分別升格為建寧縣、歸化縣(後歸化縣於宋元祐元年即1О86年改名泰寧縣),隸屬建州。
宋朝元符元年(10⑨8.年),析寧化縣地設置清流縣,隸屬汀州。
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析沙縣新嶺以南地、尤溪寶山以西地設置永安縣,隸屬延平府;成化七年(1471年),析寧化、清流、將樂、沙縣4縣地設置歸化縣,隸屬汀州府,後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月改名為明溪縣;嘉靖十四年(1535年),析尤溪、永安、漳平和德化地設置大田縣,隸屬延平府。隆慶元年(1567年),析龍岩、大田、永安地置寧洋縣,隸漳州府。
清代基本沿明制,設福建布政使司,轄九府二州,先後增設龍岩州、永春州和台.灣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大田縣改隸永春州(直隸州)。翌年,寧洋改隸龍岩州。
民國時期民國初年(1912年),改府為路,並改廳、州為縣。三明境域屬北路觀察使署。
民國三年(1914年),改路為道,沙縣、將樂縣、泰寧縣、尤溪縣、建寧縣、永安縣統屬建安道;寧化縣、清流縣、歸化縣、寧洋縣統屬汀漳道;大田縣屬廈門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制,實行新的省、縣制,各縣直隸福建省政.府。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1月,「閩變」發生,國.民.黨十九路軍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下轄閩海、延建、興泉、龍汀四省及福州、廈門兩個特別市。三明境域的沙縣、將樂縣、尤溪縣、永安縣、泰寧縣、建寧縣屬延建省;清流縣、明溪縣(原歸化縣)、寧化縣、寧洋縣屬龍汀省;大田縣屬興泉省。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閩變」失敗,四省撤銷。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7月,改組後的福建省政.府實行行政區督察專員制,將全省劃分為10個行政區。三明境域的沙縣、尤溪屬第三區(稱南平專署);大田屬第四區(稱仙游專署);永安、寧洋、清流、明溪、寧化屬第八區(稱長汀專署);將樂、泰寧、建寧屬第九區(稱邵武專署)。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又將全省原劃分的10個行政督察區縮並為7個行政區。尤溪縣、永安縣、將樂縣、沙縣屬第二行政區;大田縣、寧洋縣屬第六行政區;寧化縣、明溪縣、清流縣、建寧縣、泰寧縣屬第七行政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月,省政.府內遷永安。6.月,省保安處、縣政人員訓練所、三青團等一些國.民.黨黨、政、軍機.構相繼遷到三元、梅列。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2月,為便於管理,福建省政.府決定以三元鎮為中心,劃出人口萬餘人的各鄉,成.立三元特種區,轄三元城關、列東、列西等地,仍視為沙縣境內的一部分。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由於三元特種區轄境小,財政入不敷出,遂將原沙縣、永安、明溪3縣屬地各劃出部分並入三元特種區,成.立三元縣。全縣土地面積為1031平方公里,人口約3.8萬.人,隸屬第二行政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9月,全省行政區調整為9個行政督察區。三明境域的沙縣、將樂縣、泰寧縣、建寧縣、尤溪縣仍屬第二區(南平專署);寧化縣屬第七區(長汀專署);永安縣、寧洋縣、大田縣、清流縣、明溪縣、三元縣改屬第九區(永安專署)。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全省行政區又調整為7個行政督察區,永安專署改稱第六區,三明境域各縣隸屬不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49年冬至1950年春,三明境域各地先後解.放,分屬龍岩、永安、南平專署。
1950年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在永安縣設立專(市)級建制的省督察機.關即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同年4月,改稱永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下轄三元縣、永安縣、明溪縣、清流縣、寧化縣、大田縣、寧洋縣、德化縣(同年10月27日劃歸晉江專區)。
1956年6.月,永安專署撤銷。7月間,三元、明溪2縣合並成.立三明縣,隸屬南平專署。永安縣、清流縣、寧化縣、寧洋縣(1956年7月9日國.務.院第34次會.議決定撤銷)隸屬龍岩專區,大田縣隸屬晉江專區。
1958年4月,三明辟為重工業基.地後即成.立三明重工業建設委.員會,為黨.政合一領.導機.構,負責領.導三明工業區的工業建設以及各項市政建設與管理工作,直屬省委、省人委領.導,並與南平地委、行署雙重領.導三明縣。
1959年2月,經中.央批准,三明重工業建設委.員會與三明縣機.構合並,成.立三明人.民公.社籌委會(省轄)。
1960年1月,三明人.民公.社籌委會改名為三明市人.民委.員會(為省轄三明市)。
1961年11月,恢復三明縣建制,轄區為原明溪縣行政區域。同月,清流、寧化、永安三縣從龍岩專區劃歸三明市,轄區擴大為四縣。
1963年5月,國.務.院批准設立三明專員公.署,將三明市降為地轄市,專署下轄三明市、三明縣、永安縣、清流縣、寧化縣、大田縣(同月從晉江專區劃入),共計一市五縣。
1964年4月,三明縣恢復為原明溪縣名。
1967年2~3月,三明軍分區奉命介入地方執行「三支兩軍」任務,成.立生產領.導小組,負責三明地區的工.農業生產。同年7月,福州軍.區黨.委決定成.立三明專區軍事管.制委.員會。
1968年10月,成.立三明專區革.命委.員會,為黨.政合一的領.導機.構,行使原地委、專署的全部職能。1970年6.月18日,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將尤溪、沙縣、將樂、泰寧、建寧5縣劃歸三明專區,7月正式劃入。三明專區轄區擴大為一市十縣。同年12月,三明專區革.命委.員會改為三明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3月29日,三明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稱為三明地區行政公.署,轄區不變。
198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將原地轄三明市改為省轄市,並撤銷三明地區行政公.署,實行以市帶縣的管理體.制。1984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永安縣改為永安市(縣級市)。
6. 關於三明的民俗風情
客家人的話 一般的習俗是: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灶神上天的日子,家家戶戶把鍋台洗刷得乾乾凈凈,傍晚點燭燒香放鞭炮,用酒、米、灶糖、灶餅等素供祭祀灶神,據說是為了堵住「灶君」的嘴,要他「上天奏好事,回宮保平安」。「送灶」時家家還點盞竹製的「八卦燈」,一直燃到正月十五才熄滅,稱為「長明燈」。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凌晨即起,穿戴一新,鳴炮開門,以圖開門大吉。尤溪人在早餐前要煮生薑紅糖茶先吃「甜頭」。早餐皆為素食,或線面、或湯丸,象徵長壽、團圓;沙縣早餐必有大蒜、豆腐、紅頭菜(菠菜)等,寓新年諸事合算、富足、開門見紅之意。舊時初一,人們往往上寺廟謁諸神、拜祖宗,祈求平安;鄉鄰見面,彼此拱手作揖,互道「新年好」、「恭喜發財」;這一天,大人小孩都禁止講不吉利的話。如碗打碎了,要說「碎(歲)碎(歲)平安」;小孩摔跟頭,說「拾元寶」;受傷流血,稱「見紅有喜」……初一上午,將樂某村群眾還有到水井、溪邊爭挑第一擔水之習俗,叫「考頭水」,寓新年事事第一。
從初二起,人們開始走親訪友,互相拜年。一般拜年者不能空手,要帶糕餅糖果之類,給長輩要帶紅糖,拜年者返回時,主家要回送同等價值的禮品,叫「禮尚往來」。
三明市> 民俗風情 > 沙縣肩膀戲
提起沙縣,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風味小吃。如今沙縣風味小吃成為品牌,無論你走南還是闖北,哪個城市都有沙縣風味小吃紅紅火火地樹起一道亮麗的風景。殊不知,沙縣引人注目的又豈此風味小吃?沙縣肩膀戲以其別樣妖嬈的地方風韻、童趣盎然的獨特魅力不僅走出了山門,還漂洋過海,飲譽八方。
肩膀戲,亦稱肩頭坪。據《沙縣志》記載,清朝宣統年間,沙縣民間的戲劇十分活躍,各個戲班競相演出。時有「玉枕軒」的領班連細狗別出心裁,創新出一種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戲。演出時,由8歲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負責唱腔、頭部表情和雙手動作,大人負責台位變換的腿部動作。戲有生、旦、凈、末、丑之分,小孩擔任什麼角色,大人就走什麼台步;小孩原本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平時又訓練有素,站在大人肩上不僅不怯場,而且唱起來字正腔圓、聲情並茂,演起來招形式有致、維妙維俏。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墊步……根據劇情需要,與肩上小孩巧妙配合,上下默契,渾然一體。
沙縣肩膀戲,是全國別具一格的民間傳統藝術。演技奇特,唱腔動聽,兼容各調,場地不拘,素有「肩膀上的民間藝術奇葩」之美稱。它早先採用民間最流行的小調打花鼓演唱《小放牛》、《補缸》、《花子過關》等劇目;後來採用南詞曲調演出《趕船》等戲;後面又發展到演出《黃鶴樓》、《平貴別窯》、《四郎探母》等京劇摺子戲。過去每當逢年過節,肩膀戲都要走街穿巷演出一番,所到之處,無不備受歡迎。
如今欣逢盛世,沙縣肩膀戲再度煥發青春,推陳出新、博採眾長,以嶄新的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2001年元月23日下午(除夕),沙縣肩膀戲劇團參加了在澳門議事亭前地廣場隆重舉行的「萬家喜慶賀蛇年」的開幕式表演,澳門特別行政區長官何厚鏵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演出。當地記者在專題報道中寫到:「對本地居民來說,肩膀戲是較為少見的文藝節目,約五六歲的小孩站在壯漢的肩上,穿著戲服邊唱邊舞,在悠揚的樂曲中演戲,是一種高難度的特別戲種。」同年下半年,沙縣肩膀戲劇團又帶著《豬八戒巡山》等新劇目,參加了中國第五屆民間藝術節,榮獲了金獎殊榮。
三明市> 民俗風情 > 茶東坑魚子燈
在泰寧城區每年元宵夜晚的燈火中,茶東坑的魚燈最讓人賞心悅目,因而倍受人們的青睞。
距縣城僅二十華里的茶東坑村,座落在四面環山,風光秀麗的小盆地之中。現在全村一百二十多戶,四百九十多個人口,居住高度集中,全部姓鄒,屬宋進士鄒位博支下第三世三九公原為始祖的一個興旺家族。這個村到今已有六百多年的發跡歷史。凡來過此地的人們,無不為村之青山綠水人之熱情好客而感嘆不已,贊曰:「這是一塊極為難得、具有得天獨厚優勢的風水寶地。」
這個村地勢較高,山多嶺大,世世代代以種田為業,人們勞作很不輕松。他們辛辛苦苦勞動一年,為了消除勞作疲憊,慶賀當年的豐收,祈禱來年的吉祥,每年的正月總要用上幾天時間開展以自發組織,自己製作,自行排練,自我欣賞的群眾性的玩燈活動。這項具有很強娛樂性的民間魚燈活動,始自清朝道光年間,因為群眾已把它視為攬勝納祥的傳統習俗,故生命力很強,到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久盛不衰,遠近聞名。
茶東坑的魚燈不象其它燈種一旦做成可用上幾年,而是一年一換,逐年提高,不斷創新。因此,有著很高的工藝水平和欣賞價值。做一盞魚燈雖然並不很復雜,但工藝要求都十分講究而精細。
首先是用上等竹子材料做魚燈模型,魚頭和魚尾至關重要,為單獨製作,此材料要削得細膩而光滑,使之做成之後拼起來有著很強的靈活性和真實性。兩片面鰓要精心製作,其框架彎曲度全靠製作人的靈性和手感來掌握,以做成勻稱准確的頭尾模樣。
其兒,是魚鱗剪花,這是一項很細致的工藝,極講究分寸和平直。鱗花材料是採用很薄而光滑的紅紙,在紅紙上裁剪鱗花是用鋒利的剪刀來操作,鱗花既不能剪太祖也不能剪太細,其粗細要與模架大小相吻合,即與整條魚的大小成恰當的比例。
第三,是粘貼鱗花,這道工序要特別細心,操作順序是:先在做好的骨架模型表面粘上漿糊,然後貼上一層易透光且很薄的棉紗白紙作襯底;接著在白紙上面貼上已剪好的鱗花紙片,貼花時要用兩手將鮮花紙片拉緊,但要控制好力的適度,以免把鱗花拉斷,眼看拉出了明顯的鱗花才能貼上,這樣一片片鱗花就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讓人對魚鱗產生一種直觀和立體的感覺。
第四,是點眼,描鰓和畫翅,這項工序要有一定的美術工藝基礎,一般是由藝高手巧的做燈師傅統一掌握,用紅、蘭、黑三種濃淡不同的顏色描繪而成。
第五,是裝燈照明,魚燈是在夜晚這個特定的時間里活動,之所以稱其為「魚燈」,顧名思義就是魚和燈的結合。這兩者是互為作用,相輔相成。燈是裝在魚腹之中,夜間藉助燈光的作用,將魚的外形特徵和活動情景襯托出來,即前面講到的讓人產生直觀和立體的感覺。燈的製作很簡單,是在一個杯子里盛上白米飯和茶油,再放一塊古代使用的中間有個洞的銅錢片,洞中穿插一根白帶子做燈芯。由於燃料是採用真茶油,故燈一點燃就會散發出一股股香味來,這種照明燈也叫「茶油燈」。最後是上根手提的竹子把柄,這樣一盞魚燈就全部完成。准確地講,茶東坑的魚子燈是「鯉魚燈」,人們還稱「吉祥燈」。
茶東坑每年玩的魚燈,都是由各家各戶製作和出燈,但製作是集中統一起來,製作時間一般是在正月初四至初六日這三天進行,製作時有專人講授做燈的基本常識和技術要領。所以每次做燈既是完成製作任務的實踐過程,又是取長補短、觀摩學習的極好機會。魚燈做成後各家都掛在自家的神台上,每晚把燈點亮,以展示自家的輝煌和吉祥。正是採用這種集體方式,體現了客家能做燈,人人能玩燈,因此,這個村群眾性的魚燈活動能始終做到後繼有人,代代相傳。
勤勞而有智慧的茶東坑人,不僅魚燈做得非常漂亮,而且魚燈也玩得十分高明。他們之所以喜歡玩賞魚燈,是由於他們與「魚」結下了不解之緣。俗話講的「魚水情深」這句話,無不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最生動的體現。燈龍由鯉魚燈、熊魚燈、五角星燈和毛主席像燈四個部分組成,其毛主席像燈和五角星燈是解放後才解放後才增加的,增加這兩種燈是意味著茶東坑人從黑暗的舊社會進入了嶄新的社會主義新時代,人民從此翻身作主得解放,以表達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黨的恩情。燈龍排列順序是:最前面是一盞毛主席像燈為燈首,其次是一對五角星燈和一對熊魚燈,接著是數十盞鯉魚燈相繼排列。掌燈的領頭為五人,由大家推選年紀大、聲望高,而又技藝好的人擔任。所有掌燈人都有一種高度自律的責任心,這就是心態善良,思想集中,精力旺盛,動作整齊,各自把關,既要把燈舞得活靈活現,又不能出現燒燈現象,確保歡樂、生動、熱鬧、安全的娛樂風韻,以展示興旺、發達和吉祥的美好前景。 在每年正月十五這個歡樂的夜晚,當人們酒足飯飽之餘,家家戶戶都出燈,男女老少都出門,魚燈領頭人一聲號令,掌燈的年輕小夥子個個都喜笑顏開,把自家的魚燈舉出來,以昂揚的姿態,紛紛加入燈的行列,一瞬之間就形成了一支浩浩盪盪的燈龍。於是,長長的燈龍,再配上「茶東坑、茶東坑、茶東坑坑茶東坑」鏗鏘動聽的鑼鼓聲和鞭炮聲,使茶東坑這個小小的村子,傾刻就沸騰了起來,真是燈如龍,人如流,歌如潮,好是一派熱鬧非凡局景象。 茶東坑村有一個合族共用的寬暢大廳,這個廳的中柱樑高五點五米,寬六米,長六點六米,面積達三十九點六平方米。這廳世稱古老的祖廳,見全村的婚喪喜慶等一切大事活動都在這個廳里舉行。當然,正月十五日元宵夜晚的魚燈無不例外也是先在大廳活動。舞燈在震天動地的三響「三品銃」聲中開始,這時排好的兩列魚燈,從大門前左右兩側同時進入大門,廳上鞭炮陣陣,鑼鼓聲聲,魚燈對對,表演非常好看,場面極為壯觀。魚燈在廳上舞過一陣後,再延伸到村前露天空坪上,此時只見魚燈越演越烈,鞭炮越放越響,鑼鼓聲、鞭炮聲和「三品銃」的巨響聲交織在一起,前後持續兩個小時的魚燈活動,使整個村莊充滿了燈火輝煌,色彩斑斕,人心涌動,熱鬧異常的氣氛。是啊!一年伊始,人們的喜悅、歡樂、祝福和吉祥,以及美好的理想和寄託,似乎都凝聚在這片歡樂之中。 魚燈在本村玩過之後就進入縣城,把魚燈活動推向高潮。進城的時間沒有統一規定,有的年是在初六、初七兩個晚上,有的年是安排在元宵佳節夜晚。進城這天,掌燈隊伍早早就吃上晚飯,經准備一番就急忙下山,沿途一路歡歌一路燈,興致勃勃地來到了縣城。歷來茶東坑的鑼鼓打得很有名氣,因為他們的鑼鼓旋律動聽,節奏鮮明,起伏不斷,遠近耐聽。尤其是在他們的鑼鼓聲中,還有一段聲響近似「茶東坑」這三個字的諧音,因此在遠距離之外,一聽鑼鼓聲音就知道這是茶東坑的魚燈來了,往往是魚燈未進城而鑼鼓聲音先進了城。城裡人一聽茶東坑的魚燈來了,無不喜出望外,於是男女老少都擁上街頭賞燈去了。魚燈隊伍對城裡人的獻演是慎之又慎,因為他們有心要以自己別具一格的魚燈風姿,讓城裡人一飽眼福,使他們能度過一個歡快的元宵夜晚。 為此,茶東坑的魚燈隊伍遵循鯉魚在水中生活習性和游水動作,按戲游、結伴、沖浪、出水和跳龍門五大排列動作,進行完整的表演。特別是鯉魚跳龍門的場面尤為形象生動,只見成雙成對的大紅鯉魚露出水面,由低而高,再騰空而起直跳龍門場景,使一盞盞魚燈格外顯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再加上鑼鼓的緊密配合,更使全場演出產生一種動作緊湊,節奏鮮明,熱鬧異常,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此情此景,讓人很難相信這是燈,簡直就象水中暢游的活魚,真是把魚燈演活演絕了。觀眾反映說:觀賞茶東抗的魚燈,無不使人覺得這是一種藝術享受。
三明市> 民俗風情 > 客家情歌
三明客家,是山歌的故鄉。西晉「永嘉之亂」以後,一批批中原漢人,為避戰亂、飢荒、瘟疫等天災人禍,紛紛南遷;歷盡艱辛,來到了閩西北這塊世外桃源棲息繁衍。千百年來,客家祖先和土著百姓和平共處,並將中原文化與閩越文化互為交融滲透。為傳遞心聲,抒發情感,創造出許許多多極富特色的客家山歌。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三明民歌與地方民俗風情融為一爐,帶著泥香土味,成為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客家情歌,以熾熱、健康的情感,形象、生動的比喻,風趣、洗煉的語言,表達了青年們對愛情的追求、對幸福的憧憬、對封建禮教的蔑視、對封建婚姻的反抗。有如清泉,沁人心脾。
客家情歌大多七言,隔句押韻,有四名式,也有段體結構,形式多樣。還有對唱、盤歌等,倍受群眾喜愛。
三明市> 民俗風情 > 石壁風俗
令客家人矚目的彈丸山村石壁,被愈來愈多的人們所關注,不僅客家學者紛至沓來尋訪奧秘,慕名而來的遊人更是絡繹不絕,都想領略她的異彩風姿,撩開她神秘的面紗,尤其令人神往的是石壁的民眾風情,任人咀嚼無窮、尋味萬千,使我們聯想著中華古國源遠流長的璀璨文化,客家人堅執的信念和至今遺留在石壁的中原風俗。無論研究石壁、或研究客家,都應從研究石壁的風俗民情入手,以提示她深奧的文化內蘊。研究風俗,旨在「探索近代的社會制度、風俗與信念之起源,並剖析影響於國家生活的各種民風與行為的動機」。探討石壁風俗,其目的也在此,卻也是一切學問中「最有興味,最有價值的一門學科」。
一、石壁風俗的形成
風俗最顯著的特點是民眾性、傳承性、地域性、穩固性。某項風俗在民間形成之後,便成為一地人民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然而一些有違當朝政法社會制度的風俗,歷代封建統治者雖曾嚴格限制,但在民眾心裡紮下深根之後,卻也是一代一代傳承,很難改變。即使在苛嚴政治制度桎梏下有所收斂,但一旦社會制度發生變革,又重復興起,由此觀之,風俗對於一地政治、社會有著深刻影響。這正是闡明,石壁獨特風俗形成之後,經過漫漫的歷史長河和一次次政治風雲的沖擊,而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能夠延續至今,保持中原古風俗的遺風,其根本原因是它的穩固性和傳承性,在民眾生活中形成道德行為的規范。石壁風俗是中國民間文化、社會習俗的有機組成部分,影射著客家人特殊的精神風貌。
隋唐之際,由於戰亂、災荒或政府獎掖等諸多因素,中原漢人邁著艱難的步履,一批批向南逃亡,在南遷過程,大多曾滯留石壁。尤其第二次唐代大批移民中,在石壁定居時間長、人口多,為石壁風俗的形成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陳運棟教授《客家人》中指出:「自從經過一次戰亂之後,客家移民的主力,遂由長江南岸遷移到贛南山地,後來就以寧化一帶為據點,向閩粵贛區拓植。」大量移民的湧入,多來自中原,有較為相同的風俗,如婚慶、喪葬、生產、生活、服飾、語言、歲時節日等,都有其中原地域的廣泛性。
石壁特殊的歷史地位決定了石壁的風俗不是孤立的。它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石壁風俗形成的重要基礎上早在千多年前深埋在地下的如淮土鄉淮陽赤下窯的唐代古窯址的古瓷器標本等出土文物,用古老、沉默、剛毅的語言證明石壁歷史的久遠。
石壁究竟何時有人類居住?筆者未曾讀過這方面的資料。以福建人類活動歷史推算,唐之前已有人類活動的史跡。至少也有三四千年。有關福建先民的記載,據先秦典籍《周禮·職方氏》稱:所謂「七閩」,毫無疑問,包括石壁在其中。東漢經學家鄭玄認為:是有七支不相屬的閩部族。許慎則認為,是南方百越中活動在東南的一支,是以崇拜蛇為圖騰的部族。《史記》《漢書》稱:「福建先民習於水性,便於用舟。」《漢書·嚴助傳》談到閩越國時雲:「越方外之地, 發文身之民也」。這些記載是不是與石壁先民有關,筆者不能武斷地證示。可以肯定的是客家人大量湧入石壁之前,石壁曾是土著人繁衍生息之地。不論土著人口多少,他們在生活過程,形成了較為古樸的原始習俗。由於大批漢人來自中原,棲居石壁,沖擊著他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俗,從石壁風俗中至今遺存的「夤夜搶親」、「蠟燭火種」、「背搶新娘」,無疑是石壁土著成為社會搶新的遺風和對火神的崇拜。這是一種土人文化,也包含了客家南遷的移民文化,經過中原文化的播衍,在長期歷史實踐中,逐步發展和形成。石壁風俗發展的根本性在於它接受、繼承了中原正統文化和土著文化的沖撞,吸引了多種養份而豐富發展起來,不僅繼承著儒家風俗的傳統,又滲透、融合遷移地區和當地土著的風俗。盡管大批的客家先民紛至沓來,反客為主定居石壁,卻不能排除土著民風的滲透。漢人和土著民俗民互相的融合、滲透,使一些比較單一的民俗事象呈現出豐富和多元的內涵,形成了石壁獨特的民俗色彩。而後,土著逐漸被同化,演繹為客家文化來主導石壁社會的發展,客家人構成石壁的主體,構成客家文化的形態,這是形成石壁民俗的基礎。
石壁獨特風俗的形成是基於如下條件:1、地理條件。石壁有一塊約200 余平方公里的偌大盆地,水草肥美、森林茂密,有蛛網般的溪河,為閩江、贛江、韓江的源頭。與江西古城交界處有武夷山脈南段為屏障,距石壁不上10公里的站嶺系閩贛兩省主要通道,有大片土地可供開墾,有偌大盆地可供居住,地理條件優越。2、歷史條件。隋大業間(605~617)巫羅俊隨父由南平到黃連峒(寧化古稱)定居。巫羅俊率眾在石壁地區墾荒造田,「開山伐木、泛筏於吳」,將林材運往長江下游各地銷售,溝通、促進了石壁與長江沿岸城市的經濟、文化交流,同時,建築城堡、抵禦土寇、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吸引了客家先祖在此定居。3、交通條件。由於武夷山脈的阻滯,遠離頻仍戰亂,不聽樅金伐鼓之聲,很少與其他民系、其他國家、其他民族聯系,形成長期的封閉狀態。由於眾多中原先祖聚居一處,使中原各地風俗經過滲透、融匯,衍化為石壁獨特風格,在漫長的歲月長河,固守一方樂土,保持中原古樸民風,充分表達了小生產頑強的特性。
二、石壁風俗從哪些方面保留了中原古代的遺風呢?
1、從婚慶上。婚姻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基礎,是人生的最大美事,自古有「同姓不婚」的條規。石壁婚姻基本保持中原古風,主要形式有聘娶婚、招贅婚,童養媳、等郎妹、姑換嫂、納親、冥婚等。解放後,隨著婦女地位的提高,納妾和冥婚已經革除。石壁婚姻,大體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漫長的封建時代大多是包辦婚煙。婚俗的禮儀也再現中原古風的繁文縟禮,主要有:開生日、送果子、送日子和歸親。結婚後三朝回門、五朝下廚、六朝洗手、滿月送藤盤等,延續至一個月,喜慶高潮才悄然消失。石壁鬧新婚還有一個奇特習俗,即新婚夫婦洞房花燭夜,經過「鬧房」之後,洞房四周、門外窗口還簇擁著一些人偷聽偷看的習俗,甚至有人悄然躲進新房偷走新娘的綉花鞋,待第二天歸還原主,新娘得陪一桌酒席,預示吉祥之意。
由於幾百年間,石壁人口量外遷,各姓系民大多離開石壁,只留下張姓在石壁定居,成為石壁主要姓氏,經過數百年繁衍,人口逐漸增多,「同姓不婚」卻囿限了子孫的發展。他們無法向更遠的外姓人氏聯姻,婚姻終成了張姓先祖的一大難題。經過先祖的反復商榷,至閩張氏第十七世祖終於下定決心,修改族譜中「同姓不婚」的章程,沖破那座牢固的藩籬,以村中大道為界,分為上市下市,東西各立家廟,各族族譜,從十八世祖始,宗支五服之外,上下市張姓子女可以通婚,徹底結束了「同姓不婚」的歷史。這是石壁先祖面對現實,勇於改革的一大舉措,解決了長期困擾石壁先民的一大難題。
2、從喪葬禮儀上。死亡是人生最後的歸宿,同婚姻一樣是人生之大事。甚至喪葬禮儀,比生禮更為隆重氣派。對於繁縟的喪禮,人們雖強烈反感,卻不敢越矩,世世代代都嚴格承繼,從不越雷池。至今依然根深蒂固的難以革除。喪葬最主要是重壽考,即上了60歲以上的老人死亡,稱「白孝」,以肅穆莊重的禮儀,以示兒女的孝心。喪葬禮儀主要有報喪、落棺、出送等。事後還要做七、守孝、做周年、造墳、祭祀,尤其講究造墳,墳地選擇中十分重視風水。墳墓的營建大體如客家民居相似,讓死者在九泉之下有安身之所,不致荼毒,表達了客家人對先祖的無限崇敬。
3、從節日習俗上。石壁人保持繼承著傳統節日的特點和習俗,如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等節日,和全國許多地區的習俗大體相一致,僅僅是些微的差異,顯示著自身獨特的特點。石壁人還有自己的節日稱「七月半」。那是超度孤魂野鬼,進行打醮度孤活動的節日,給死去的親人燒紙錢、插路香,類似閩南的普渡。石壁人年初七(正月初七)要吃七種羹當早餐。即選用芹菜、蔥、韭菜、肉、魚、米果等,與飯湯合煮成羹。意謂吃下了七種羹能勤快、聰明、長久、有餘、富裕、團圓,充分表達人們對新生活的企望。有一首歌謠很能表達七種羹的韻味,即「吃了七種羹,開始做零星」。敬告人們,過完了春節,不能再在家休閑,需要勤勞耕作了。每一個節日,對客家人都是一種鼓舞、愉悅、吉祥、喜慶,都是對生活充滿新的企求,都是用自己獨特的情感和方式,表示著獨特的寄託的企願。
4、崇拜神明。宗教信仰習俗,對石壁村民影響至深。石壁村民的崇拜,主要是崇拜風水、崇拜祖宗、崇拜神明。
風水,不僅是石壁人,也是客家人尋求興旺的寄託。如遷居之時對村落的選擇,死者擇風水寶地安葬,造屋建房地址的擇定,無不遵循風水。對於風水寶地不惜重金購買,甚至演繹了村坊、姓氏、房族之間長期不懈的爭斗,乃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石壁人崇拜祖先,充滿濃郁的宗教色彩。崇拜祖先和崇拜神明溶為一體,緊密結合,採用不同方式,利用各渠道,搞好族內睦鄰關系、團結族眾,充分利用祖先家訓教育子孫。其實訓大抵了自儒家體系,不獨是封建時代對族眾的行為規范有積極意義,就是進行精神文明的當今亦有現實意義。如許多祖先家訓演化為村規民約,具有很強的約束力,成為村民的行為規范,建樹社會新風,促進安定團結。
三、石壁風俗的傳播
石壁風俗,既繼承了中原的古風俗,又結合客地實際,經過融合、改造,呈現出多樣性、綜合性、獨創性的特點,鑄造了客家人的精神,使客家人有著刻苦耐勞、剛強弘毅、勾勒創業、團結奮斗的優良民性,深受中外客家學者的贊譽。這些民性是在「特殊的社會歷史環境中形成的,是在嚴酷的自然斗爭和階級斗爭為了爭取自身的生態和發展而磨煉出來的。
在第二次大遷移中,由於石壁較長時間滯留了人數眾多的中原漢人暄賓奪主、以客奪主,從而形成許多星散的村落,也形成了經過承繼、融合、改造之後的獨特風俗。當石壁先民有組織地大舉轉徙南遷,去開辟新的謀生之地時,自然將石壁已經形成的風俗帶來了新居地,在新居地繼續的傳播,一代代傳承。
從服飾方面的傳播,石壁老女人的船型髻、大襟衫、烏長褲鑲花邊、洞闊頭、圍裙、花鞋等,男人的對襟衫、兒童的獅頭鞋等,隨著石壁人的遷稱,已播衍至廣東嘉應和台灣等地。盡管部分台灣客家人住在城鎮,也穿西裝、茄克,老年人卻都喜愛穿傳統衣衫,有很大部分是隨著巫羅俊子孫遷居台灣而遺留至今的。
從飲食方面傳播,石壁人居住山區,農田作物大多種植稻穀、番薯。以米食為主食。一日三餐都備有干飯,輔之以番薯。有食用米粉、豆腐、擂茶、水酒、伊面等。這些飲食習俗不僅流傳在閩粵客家地區,台灣地區也很盛行。而且石壁人喜辣的風味還傳播至四川湖南等地。
節日習俗中,至為突出的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門上懸掛葛藤、艾葉。相傳此習俗源於石壁,以後播衍至閩西、廣東等客家地區,而不屬客家地域的閩北或廣東其他他區也受此影響。故事原出於唐末黃巢起義,黃巢下令軍中,凡掛葛藤處不準有犯,果然,黃巢軍隊所到之處,凡掛起葛藤村莊均免遭災難,終成習俗,而廣為流傳。
石壁婚俗,保留了中原古代習俗,和客地所有地區相一致,只是一些細微末節有所不同。
石壁風俗為何能播衍輻射至客家許多地區?重要原因是,保留了中原古代風俗,隨著石壁先祖的遷移,而將種類風俗一同帶去,在新的地區播衍繼承,也有些風俗被客地融化、改變,或賦上新的內容,或由於各種原因被新地區的風俗所取代。而客家人追念敬奉先祖的習俗是至為隆重虔誠的,充分表達了客家人念念不忘先祖,也充分說明客家民系密切的淵源關系。
7. 三明好玩嗎
三明是福建省轄市,位於武夷山與戴雲山脈之間。全市總面積2295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1178平方公里,總人口267.5萬;轄1個縣級市(永安市)、2個區(梅列區、三元區)、9個縣(明溪縣、清流縣、寧化縣、大田縣、尤溪縣、沙縣、將樂縣、泰寧縣、建寧縣);森林覆蓋率達76.8%,有"綠色寶庫"之譽;年平均氣溫為19.4℃,一年四季均可游覽。
三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旖旎,特色鮮明。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三明岩前發現了20萬年前古人類文化遺址。寧化石壁是中國歷史上由北向南客家大遷徙的中轉站,被譽為"客家祖地"。古邑多俊傑。宋代"理學四賢"中的楊時、羅從彥、朱熹和清代畫壇"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及清代"書法四大家"之一的伊秉綬等歷史名人都誕生在這里。三明名勝古跡眾多,自古以來為人們所稱頌。這里有被譽為"天下第一湖山"的泰寧金湖;有被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稱為"大而逼,遠而整"的永安桃源洞"一線天";有猶如"神仙洞府"的將樂玉華洞……
改革開放以來,三明旅遊業迅速發展。現已建成以"山、水、洞、林、石、古文化"為特色的旅遊風景區(點)58處。其中,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3個(泰寧金湖、永安桃源洞-石林、將樂玉華洞),國家4A級旅遊區4個(泰寧大金湖、永安桃源洞、梅列瑞雲山、三元格氏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將樂龍棲山),國家森林公園2個(泰寧貓兒山國家森林公園、三元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1個(泰寧大金湖),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個(泰寧尚書第明代建築群,三元萬壽岩,永安安貞堡),省級風景名勝區3個(梅列瑞雲山、沙縣七仙洞-淘金山、寧化天鵝洞群),省級自然保護區10個(三元格氏栲,三明蘿卜岩,永安天寶岩,泰寧峨眉峰,寧化牙梳山,建寧閩江源,尤溪九阜山,明溪均峰山,君子峰,大田大仙峰),省級森林公園2個(梅列金絲灣、將樂天階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個(梅列正順廟,沙縣城隍廟,泰寧世德堂,將樂楊時墓,建寧白樓、天主教堂,尤溪南溪書院、季奎堡、孔時公大厝,清流狐狸洞,寧化伊秉綬墓、革命烈士紀念碑、黃慎墓),已推出"碧水丹山游、溶洞探奇游、漂流探險游、森林考察游、尋根謁祖游"等旅遊線路。"綠三角之旅"和"客家之旅"被列為省級三大聯合促銷線路。全市現有市、縣兩級旅遊局12個,旅遊質監所3家,旅遊監察大隊2家,旅遊培訓中心1家,並成立了旅遊協會。有飯店、賓館68家,星級飯店28家,有旅行社35家,旅遊汽車公司3家。三明交通方便,國道205線,316線、省道212線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路,鷹廈鐵路橫貫市區,開通了"永安號"、"金湖號"專列、"三明號"三明←→廈門城際列車,京福高速公路三明段也在建設中。三明物產豐富,有竹、木、菇、閩筍、建蓮、金桔、天然寶石等,還有"汀州八大幹"的明溪肉脯干、寧化辣椒干、田鼠干在國內外久負盛名。三明旅遊已形成了一個能夠滿足旅遊者吃、住、行、游、購、娛需要的旅遊接待服務體系。
三明是全國著名的文明城、衛生城、園林城、雙擁城、優秀旅遊城市。
朋友,文明、清明、開明的三明,竭誠地歡迎您!
主 要 景 區
金湖
位於武夷山南端的泰寧縣境內,系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為福建省最大人工湖,湖面五萬多畝,縱深60餘公里,庫容達8.7億立方米。在大金湖景象萬千的水上天然大佛寺,游戈萬頃碧波上,呼吸著迎面撲來的習習靈氣,舉目可見一尊尊天然"大佛"接踵而至:"如來佛祖"慈眉善目,"印身佛影"指點迷津,"水上觀音"臨水而居,"紅臉伽藍"威風凜凜,"羅漢"修行,"達摩"誦經,"彌勒"開心……在他們周圍,還有成群結隊的"聖象"、大大小小的"金龜",以及"藏龍"、"卧虎"等都充滿了這方山水的靈氣,靜靜地在此修行千年復千年。
雲游水上天然大佛寺,有緣之人不但能於祥雲繚繞之間釋放自我,領悟碧水丹山的詩情畫意,更能感受到大金湖山水的靈氣,讓心放鬆,讓心安慰。
上清溪
位於金湖上游,漂流全長15公里,曲折穿梭於深山峽谷、丹崖幽林之間,兩岸壁立千仞,奇岩拔扈,融"野、幽、奇、趣、險"於一體,一年四季均可漂流。泛流方圓幾十公里,保留著最原始、最野性的自然景緻。飛禽不避人,人過谷傳聲。99曲、88灘、77彎、66峰、55岩、44景、33里,讓您飽嘗有驚無險的刺激,因"妙在原始,美在自然"而享譽"華東第一漂"。
尚書第
座落於泰寧縣城中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明代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天啟間協理京營戌政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李春燁宅第,面積達四千多平方米(南北長87米,東西寬52米),主體建築為五幢,輔房八棟,分五道門一字排列,除廳堂、天井、迴廊外,有房120餘間,均系磚石、木結構,甫道、庭院、走廊、天井全用花崗岩石板鋪設,廳堂是方磚地,天井有石柱花架和石水缸,庭院前的甫道設五重門樓,橫匾分別有"尚書第"、"柱國少保"、"四世一品"、"禮門"、"義路"、"曳覆星辰"、"依光日月"、"都諫"等石刻。尚書第建築布局嚴謹、合理,對於研究明代建築有較高價值,現"尚書第"內辟有"明代蠟像館"等。
桃源洞
位於距永安市區8公里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AA級旅遊區。因溪旁遍植桃花而得名。沿溪多美景,素有"水似灕江山武"之稱,而其中一線天,全長120米,兩側石壁高三四十米,最高處達九十米,整齊如同刀劈劍削,人需側身而行,徐霞客贊道:"余所見一線天數處,武夷、黃山、浮蓋,曾未見若此之大而逼、遠而整者",是桃源洞勝景之精華,2002年3月,被確定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之最。
鱗隱石林
位於永安西北13公里的大湖鄉,風景區面積1.21平方公里,附近還有翠雲洞、壽春岩、洪山洞、十八洞、石洞寒泉等五個景片。這里聳立著奇形怪狀的石柱196座,最高的36米。據考證,在距今五千萬年以前,這里原來是海底,由於地殼運動,才形成現在這樣的石林景觀。
鱗隱石林地勢有兩大特徵:其一"別有洞天",這里有石門初步、妙哉亭遺址、十笏山河、仙猴抱桃、地下迷宮等20多個景點。其二為"卧龍潭",有吟風弄月、遠眺台、攬勝窗、點額、獨樂洞等景點。
安貞堡
位於永安市槐南鄉西華,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地15畝,大小房間320多間,上下3層,共有18個廳,12個廚房、5口水井,可供千餘人食住。它始建於清光緒乙酉年(1885年)。是當地太學生池占瑞和他的兒子池雲龍出資興建的,故又稱"池貴城"。池雲龍曾多次晉京參觀、訪問,回來後親自設計、繪圖,借鑒了北京古建築藝術風格。建造歷時16年,耗金萬兩。一個世紀過去了,安貞堡櫛風沐雨,巍然屹立,成為八閩大地不可多得的寶貴文物。
玉華洞
位於將樂縣城南7公里的天階山下,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洞總長10公里,主洞長5里。因洞內岩石光潔如玉,光華四射而得名,是福建省最長最大的石灰岩溶洞,被譽為"閩山第一洞",列"中國四大名洞之一"。
玉華洞內有兩條通道,分藏禾、雷公。果子、黃泥、溪源、白雲六個支洞、洞內有石泉、井泉、靈泉三股泉水,清澈甘冽,潺潺有聲,有達摩面壁,仙人田、地下龍宮、瑤池五女、碩果累累,五更天等一百六十多景,前後洞口及洞內的岩壁上,保存著許多宋代以來的摩崖石刻,宋代著名理學家楊時,民族英雄李綱曾游此洞,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稱贊"此洞炫巧爭奇,遍布幽奧,透露處層層有削玉裁雲之態"。
幽深的玉華洞是實施洞穴療法的"天然醫院",洞內溫度長年保持18℃,涼風習習,空氣清新,其前洞空氣在洞內受冷下流往前洞噴出,前洞口的風力強達4級,構成聞名的"一扇風",令人心曠神怡,洞內充滿豐富的游離子,泉水飽含豐富的微量元素,其環境對於氣管炎、關節炎疾病有良好的療效。
天鵝洞
位於寧化縣城東28公里處,因其山形似天鵝般洞內鍾乳石如同天鵝般潔白而得名。天鵝洞群包括天鵝洞、神風洞、石屏洞、水晶洞、山澗一線天等6個風貌各異的溶洞,是福建省規模最大的、數量最多、分布最密的岩溶地貌風景區。
客家祖地
"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在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等歷史時期,中原漢人為避戰亂南遷,大多聚居於此,而後陸續向外衍播。石壁因此成為如今遍布世界五大洲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1。2億客家人的祖地。石壁客家公祠供祀著160姓客家的先祖牌位,收藏客家族譜、家乘和客家史料。每年10月為"祭祖月",在石壁舉行世界客屬祭祖大典等活動,平時根據遊客需求舉行祭祖儀式。
龍棲山
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古傳有龍潛於此而得名,全區面積63.85平方公里,擁有6萬畝原始森林,野生動物資源異常豐富,其中珍貴的有南方紅豆杉群、柳杉群、金錢松、華南虎、雲豹、娃娃魚、梅花鹿等。
龍棲山峰青巒秀、翠疊綠擁,古木參天、山花爛漫、秀水長流,較為著名的景點有龍潭瀑布、梅花鹿苑、古厝橋、雲海奇觀、仙人堂、連片黃山松等。
龍棲山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尤其是夏季,白天溫度不過30℃,是避暑休閑的勝地。
格氏栲
位於距三明市區20公里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和國家森林公園,以全世界面積最大的格氏栲純樹種群落而榮登綠色王國榜首,有"世界之最"之稱,植物學家譽之為"鳳毛麟角"。區內自然資源豐富,有千餘種維管束植物,三百餘種珍禽異獸,千餘種昆蟲及數十種經濟菌類,是國內外專家、學者科研、考察的熱點。1992年以來,保護區得到開發,興建了森林度假村等配套接待設施,成為生態旅遊的熱點。
淘金山
位於沙縣城西2公里處,又名屯軍山、華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海拔450米,山多奇石,兀立於叢林中,尤以三迭岩、金龜石、將軍寨等最為出色。山中有千年古剎棲雲寺、華山古殿、宗教風情獨特的山勝大聖廟及宋代"理學四賢"之一羅從彥祠堂等景觀,50餘處摩崖石刻為宋至當代名家手跡。長達42米的石雕卧佛和鐵樹群,堪稱奇絕。
瑞雲山
距三明市區6公里處,國家AAAA級旅遊區,以獨特的火山岩地貌、奇異的植物造景、幽雅的岩洞古剎著稱。其間瑞雲洞內有一座始建於宋代的五開間木結構廟宇,佛道共居一室,堪稱一絕。洞口石壁如削,有宋、明、清代摩崖石刻數處。雄偉逼真的馬背,逶迤險峻的棧道,氣宇軒昂的亭閣,是人們登高覽勝的好去處。每當夜幕降臨,映托著縷縷晚霞紅雲,瑞雲山麓更顯妖嬈。
水上游三明
位於三明市區,是三明城市風光的一道翡翠長廊,上至三元區城關大橋,下至斑竹水電站的兩岸五橋之間,遠山如黛,近嶺如墨,樓房掩映在萬綠叢中,碧水倒映著天光雲影,盡顯三明山水城市"水在城中,城在綠中"的獨特風韻。或乘坐"閩光號"遊船水上游覽,或漫步江濱兩岸,古榕、垂柳、亭台、城雕,盡收眼底。入夜華燈輝映,水中明月,腳下繁星,讓人體會"青山碧水畫中游,臨風如舉天上客"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