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有哪些鹽的風俗
有關鹽的風俗習慣
浙江省安吉貓生了小貓,如果誰要想養,可以用鹽來換取。貓死了,須掛在樹上。
塔吉克族人對糧食和食鹽特別珍惜,對用腳踩食鹽和食品的人,被認為是罪人。見到鹽和食品落在地上,要揀起來放在高處不容易被踩到的地方。
貴州鎮遠報京侗族青年「討籃」定情後,未婚男女雙方的愛情趨於成熟,准備訂婚。男家要請一位熟識的老奶奶或老伯媽當「紅娘」,去女家說媒,徵求姑娘父母的同意。媒人前去說媒所帶的禮物很簡單,就是用一張棕片包著兩樣東西一一黃草紙包裝的半斤鹽巴和白皮紙包裝的二兩茶送女家父母見媒人送來這個「棕片包」,就知道是來討姑娘的。媒人和女家當場交換意見後,女家用收禮燒茶與否來表示同意或不同意這門親事。女家收下「棕片包」,並且用鹽、茶、糯米面、粘米面、豬油等燒成油茶,端進堂屋敬奉祖先後,招待媒人,表示說媒成功,婚事已定。如果女家不收這份「棕片禮」,退還媒人,則表示女家不同意訂婚,說媒告吹。報京侗家為什麼用鹽茶兩樣作為說媒的信物呢?這也有個講究。原來侗家喜歡燒油茶待客。燒油茶所需的糯米、粘米、豬油,農家自己就地生產,可以自給。但報京不產鹽。也不出產茶葉,這里 為偏僻,交通不便,買鹽巴買茶葉十分困難,因而鹽巴和茶葉便成了 為難得的貴重禮物。另外,茶葉是香甜味,意味著這門親事又甜又香。兩家結親,甚為美好。鹽巴是鹹味,意味著要討的姑娘很賢(咸)惠,男家很喜歡這個姑娘。 瑤族款待客人時,雞、肉、鹽一排排地放在碗里,無論主客,必須依次夾吃,不得紊亂。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飯都由婦女代為裝飯。 鹽在瑤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瑤區不產鹽,但又不能缺少鹽。鹽在瑤族中是請道公、至親的大禮,俗叫「鹽信」。凡接到「鹽信」者,無論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丟開,按時赴約。
泉州到了端午節中午十二點前後,家家主婦常取茶葉和鹽少許,人鍋熱炒,炒至鹽色發烏為止,然後趁熱包好收藏,作為家庭葯茶。每逢盛暑腸胃發生毛病,取午時鹽茶沖泡飲服,頗能見效。
惠陽客家接新娘時有撒鹽米的習慣,預先用器皿盛好一些鹽、米、黑芝麻等物,即在接新娘的途中沿路撒放,謂祭橋神;而沿路撒的,是為祭祀路神,這就是惠州傳統婚姻禮俗的撒鹽米之俗。撒鹽米之俗其實為我國傳統婚姻禮俗中「撒谷豆」之習的一個變種。「撒谷豆」出現在西漢,兩宋時北方盛行,其傳統的說法是為了「禳三煞」,亦即驅鬼避邪,這和惠陽客家「撒鹽米」差別不大。只是「撒谷豆」多為北方遺俗,南方並不普遍,而惠陽客家有之,可見惠陽客家習俗的淵源是甚為久遠的。
山西南部汾河兩岸的晉南各地婚俗中的納彩,俗稱過禮,男方要給女方一定的財物,如銀元、綢緞衣服、八副羅裙、鞋面、紅綠手帕等,一般要湊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也回奉一些簡單的禮物,如「蓮生貴子」面人一個,面石榴十個,紙包麩、鹽十包,其民俗象徵意義是預祝婚後連生貴子,多子多福。食鹽帶回男方後,要撒在公婆和妯娌身上,表示婆媳、姑嫂之間有「嚴(鹽)法。」,全家老少有「福(麩)氣」,同時,鹽與緣諧音,包含有緣份的意思,希冀婆媳、妯娌關系親密。這些贈品禮輕意重,寄託著人民的善良願望。
商州人喝「緣法湯」上燈時分,全家喝掛面湯,意味著新婦與全家始結緣份。新郎、新娘碗中各四個荷包蛋,在調味時,小姑或姐多給新娘碗內放超量辣子和鹽,新娘必須忍受吃下,不準剩飯。
浙江省玉環漁鄉舊俗,花轎迎娶至夫家時,轎前置火盆,撮鹽投火,噼啪 有聲,新娘跨盆而過,以為可破煞祛邪,今已廢。
浙江省天台村有人生了無名腫痛,就讓老太婆用頭發加炒熱的鹽或用頭發加米醋、黃酒在腫痛處擦來擦去,名曰「捉鬼箭」、幾次之後,即能痊癒。
浙江桐鄉「蠶生日」是蠶鄉的一種特殊習俗。舊時,桐鄉的蠶農,每年農歷十二月十二日,總要舉行一次為蠶兒做生日的儀式。這一天,人們用糯米粉拌和南瓜,做成形似蠶繭的黃色圓子,俗稱「繭圓」。用碗盆裝盛,再配以千張、豆腐乾等素菜,供於灶神面前,燃燭插香,虔誠祭祀—番。接著,主人即將收藏在家中的蠶種取出,撒上—些鹽粒(俗稱腌種),再包藏起來。待到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的時候,取出蠶種將鹽粒抖落,置水中稍加漂洗,掛在背陰處晾乾;來年穀雨時節,便可催青孵化。據傳,為蠶兒做過生日,將來蠶兒就無病少疾,結出蠶繭象繭圓一樣,又大又結實。民國《濮院志》有這樣的記載:「臘月十二俗傳為蠶生日,作粉餌祀灶,呼曰繭圓。」清人陳梓曾為此作《繭圓歌》一首:「黃金白金鴿卵圓,小鍋炊熱湯沸然,今年生日粉繭大,來歲山頭十萬顆。」可見此俗流傳已久。其實,請灶神,為蠶兒做生日,並不能清除蠶病,而在蠶種上撒些鹽粒,倒是既能殺菌消毒,又可刺激蠶卵,對以後的孵化大有益處。
少林寺的和尚炒菜很省鹽,據說是因為凈往裡掉汗珠子。
京族在生產、生活中有許多禁忌,如沙灘上的漁網忌人跨過,在船上忌將碗覆置;逢初一、十五忌別人進門借火、借鹽。
廣東有些地區,群眾竟給鹽起了一個可愛的綽號叫做「上味」。益陽硃砂鹽蛋,是一種旅遊居家兩宜的方便食品。春夏兩季吃鹽蛋的人最多,尤其是在端午節,吃鹽蛋已成為習俗。俗話說:「端午吃鹽蛋,腳踩石頭爛」,意思是說端午節吃了鹽蛋,不但能清熱解毒,而且能增強腿力,可以踩爛石頭。所以,港澳同胞很崇尚這種風俗,過端午節一定要選吃益陽生產的名牌硃砂鹽蛋。
藏北草原上,有一種特殊的風俗,稱為馱鹽。按照傳統,每年冬春之交,藏北牧民都會帶著數以百計的的氂牛,浩浩盪盪地向更北部的草原進發。他們的目的地是北方的鹽湖,在那裡他們將采出一袋一袋的鹽巴,然後用氂牛馱回家鄉。這樣的一次馱鹽,來回少則一個月,多則兩、三個月。藏北牧民們進行采鹽活動的目的,除了自己食用之外,更主要的是為了與農區居民交換農產品。藏北由於氣候環境等原因,不適宜於農業生產,只有在南部雅魯藏布江流域一帶才有農業生產的蹤跡。藏北牧民的祖先們為了獲得糧食和其他農產品,想到了利用藏北特有的鹽來跟農民交換,慢慢地這種交換就成為了西藏牧區和農區之間進行交往的一種習俗,稱為鹽糧交換。青海農村的人,一般不喝綠茶,也很少喝紅茶,而喜歡用銅壺、鋁壺或陶瓷罐熬煮的色澤黃褐、口味濃醇微澀的茯茶,一般最喜歡喝湖南益陽、臨湘的茶。茯茶是緊壓茶,形似磚塊,俗稱「磚茶」或「茯磚」。熬茶時,一般在茶里放一點兒鹽,味道微咸,稱之為「清茶」。青海農村的人常說:「人沒錢,鬼一般。茶沒鹽,水一般。」
『貳』 鹽文化的文化
「海鹽文化」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開放式的地域文化。東台,無疑是中國「海鹽文化」的代表。從今天的地理位置上看,東台處於江蘇沿海中部,蘇南有吳越文化,蘇北有楚漢文化,東台置身於南北文化的過渡帶上,雖兼容並蓄卻又不倚不靠。今天,從鹽阜大地考古挖掘出的與鹽有關的遺跡、文物達860多處(件),如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古碑刻,如塔、民居、橋、堰、閘等,這些是與鹽有關的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反映海鹽文化的非物質遺產1200餘種,讓你目不暇接。你會發現,這就是歷史上鹽民生產與生活的文化遺存,從中我們能夠觸摸到先民的體溫和氣息。東台沿海的鄉鎮地名大多為鹽鹵「浸泡」過的,灶、堰、岡、倉、團、盤、圩、灘、垛等,成了海鹽文化非物質遺產最為鮮活的符號。
『叄』 有沒有關系中國鹽的傳說或習俗
運城關於鹽的傳說和習俗:
為鹽而戰
運城市鹽湖區的南面,即中條山之陰,有一片總面積132平方公里的鹽湖。經歷數千年變遷,鹽湖還是鹽湖,幾乎寸草不生。從上世紀80年代初,此處已不再生產食鹽,轉產工業用硝。藍天白雲下,微紅泛藍的一池池鹵水異常純凈,硝像雪線一樣橫亘在遠處。夏日炎炎,蒸騰的水汽富集形成霧,中條山若隱若現。當我們走到鹽湖堤岸時,炎陽高照,風正勁,遮陽傘完全打不開,清明的空氣里,莫名地游竄著一股股的南風。旁邊正在做養水的工人說,這不算大風,春天的風才叫個大。但沒有這風,鹽湖的鹽無法析出,所以這南風也叫鹽南風。
鹽湖南倚中條,北靠峨嵋,東臨夏縣,西接解州。東郭鎮副書記,蚩尤傳說的傳承人相秋喜一口氣給我們念了一串諺語:「一年一場風,年初到年終。刮斷山,刮斷嶺,颳得磨山翻燒餅,颳得碌碡發流星,颳得小麥撲滿地,颳得玉米成光桿,颳得花生不見面。」鹽湖東西長,南北窄,四周高,中間低,形似元寶。圍繞著天然的聚寶盆,發生過多姿多彩的人類行為,因為無確實的考古依據,許多意會的東西只能貼上「傳說」的標簽。
史載,五千年前,我國歷史上發生了第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即涿鹿之戰。它就發生在中華民族發祥地的黃河中遊河東(今運城)一帶。關於這場戰爭,眾多古籍多有描述,生動奇詭。大致意思是,黃帝戰蚩尤,久戰久不勝,因為蚩尤坐擁鹽田糧棉之地,又得豐富礦山冶煉出金屬武器,自然「國富兵強」,難於被攻破。可是,後來黃帝不僅聯合了本家兄長炎帝,而還請出蚩尤部落的傑出人才風後,所謂「得風後於海隅」。海隅即現在解州東門外的杜東村。不知風後當初為何要背叛自己部落,但他這一出山,實在是徹底改變了戰爭的方向。偉大的戰神蚩尤最終被肢解成多塊,有人說,這也是地名「解」的由來。
地質史上,運城鹽池一帶曾是淺海區,後經造山運動,中條山脈崛起,從而把鹽池這一片淺海區與大海割離開來,形成了一個內陸湖泊。鹽池便是東去大海留下的遺產,所以古時稱鹺海,或勃氵解。《齊都賦》解釋說,「海旁曰勃,斷水曰氵解也。」勃氵解也就是緊鄰大海的斷水(湖泊)。解又由氵解衍生而來。不過這樣理性的分析比起民間傳說,就枯燥遜色多了。多數資料仍然顯示,蚩尤的血流入百里鹽田成為點鹽之鹵,如今依然能看到的赤色鹵水便是蚩尤血化來。
蚩尤死後,據稱其九黎部落殘余被黃帝追攆向南方及其他邊遠地區,進而形成後來南方多地的少數民族,像苗瑤等。這些少數民族傳承著久遠祖先的血脈,長久以來沿襲著神聖的祖先崇拜。祖先靈魂不死的情感化,體現在許多地方均以蚩尤命名。這也造成了歷史的混亂和真假難辨。
不過,黃帝大戰蚩尤,無疑就發生在鹽湖周邊。至於蚩尤是外來的侵略者,還是被迫打守衛鹽湖的正義之戰,史書或含混不明;或捍衛正統的黃帝,將敗將蚩尤妖魔化、丑惡化,安上「犯上作亂」「殺戮無辜」的罪名。這是歷史由勝利者書寫使然。不過,不管朝代如何更替,民間依然保存著細微朦朧的歲月痕跡,或許它們更接近真實。池神廟和舜帝陵
池神廟坐北朝南,位於鹽湖北畔的卧雲崗上,始建於唐大歷十二年(777年),奉祀的鹽神為寶應靈慶公,後歷代祀神都有變化。此前,在安邑以南、鹽池以北,即現在的廟村,曾建有鹽宗廟,是為紀念黃帝之臣煮海作鹽的宿沙氏。
宋、元、明、清時對池神廟都有重建、維修,現在保存的主要建築為明嘉靖十四年遺物。氣勢磅礴的三座大殿一字排列,三大殿外檐穿插交叉,勾心鬥角,即獨立又相互扶持。其中所奉之神有別,中殿奉池神,東殿奉太陽神,西殿奉風神。三神各施其職,又相輔相成,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團隊精神。
與三大殿相對的是奏衍樓,是池神廟中保存完好的建築,有三個台口,可以同時唱三台戲,這「連三戲台」據相關專家考證,屬於全國八座元代戲台之一,酬神儀式結束後,便以戲曲娛神娛人。戲曲從元雜劇興起,河東是戲曲的發源地,後來形成著名的蒲劇。當時池神廟十分繁榮,因為各路鹽商匯聚河東鹽池,在敬神的同時,也競相表演戲曲。清末蒲劇名家郭寶臣(藝名元元紅),在京的「寶勝和」駐演時,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分庭抗禮。辛亥革命成功後,運城光復,河東成立軍政府。時值春節,為了助興,著名報人景梅九邀請在家賦閑的郭寶臣登台獻藝,演出場地就設在了池神廟的「連三戲台」。
池神廟里的碑林也十分可觀,30多通古碑碣記載了鹽池變遷、池神廟祭祀及39位帝王駕臨鹽池的情景。從碑文中得知,唐代時,池鹽銷區已很廣泛,西出秦隴,南達樊鄧,北極燕代,東逾周宋。三大殿西側有一處小院,上寫「玉樹青霞」。1929年,閻錫山將馮玉祥從陝西潼關接到運城,在此密謀策劃了與蔣介石大戰的著名歷史事件。
關於鹽池最早的文化,還是要溯源到虞舜在卧雲崗撫琴吟唱《南風歌》的傳說記載。舜帝有一天走在此地被鹽南風吹拂,心潮澎湃,遂撫五弦琴,唱吟道:「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廟內的歌薰樓便因此而建,並立有虞舜彈琴石刻圖文。
舜,最早記載於戰國《孟子·離婁下》:「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然後,歷代都有記載,但言多有出入。唐代《左傳·哀公六年》孔穎達疏:「堯治平陽,舜治蒲坂,禹治安邑。三都相去各二百餘里,俱在冀州。」從這兩種說法和當地的一些考古、民間遺跡等來分析,舜出生、活動、死亡的范圍基本都在河東,即古時的冀,今天的晉南運城、臨汾一帶。2004年9月,中國先秦史學會堯舜禹文化研究基地在運城鹽湖區的舜帝陵內,掛牌成立,每年一度的虞舜公祭活動更是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前來。
舜帝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於鹽湖區北十公里處的鳴條崗上。陵始建於夏禹,廟創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歷代對陵廟屢有修葺。《安邑縣志》載:「鳴條崗……走勢如龍形,在龍首處——鳴條崗西端,有舜帝陵廟,埋葬著虞舜聖帝。」2000年起,鹽湖區對陵廟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擴建,新增設了廣闊的景區。
位於神道的古柏最令人遐想。《鳴條古柏錄存》碑刻記載,原舜帝陵內古柏林立,數十圍粗的大柏就有五十餘棵。而現僅存七棵,其中四棵尤為神奇,均兩兩相抱,活柏抱死柏,枝葉交錯,夾道聳立,自成「樹門」。經國家林業部有關專家鑒定,樹齡均在4000歲以上。這就讓人推測,可能此柏與陵共歲。因為神奇古老,人們把柏樹當作神來敬獻,樹身上掛滿祈求吉祥的紅布條。
魂靈之戰:關公戰蚩尤
黃帝大戰蚩尤後,犁出了中華文明發展的明晰線路。代表黃帝部落的龍,也成為中國人共同崇拜的圖騰。原屬於蚩尤領導的九黎部落,與黃帝後來繼續征服的百姓部落一起,構成廣大底層民眾,這也是黎民百姓的由來。但是作為個人,蚩尤這個戰敗者的名聲無法顛覆,他被正統階級一再地貶入凶神惡煞之列。
蒙古族有關鹽的傳說和習俗:
鹽是生命生存的必需品,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歷史上很多朝代都實行「鹽鐵專制」。鹽分海鹽、湖鹽、礦鹽。人類食用的鹽多為湖鹽。鹽是五味之一。蒙古族崇尚鹽,認為鹽是食品的「德吉」(第一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蒙古族民間形成流傳著許多與鹽有關的習俗。
一、鹽與祭祀
蒙古人祭拜「騰格里」(天)。祭祀分紅祭和白祭。紅祭時,「舒斯」(整羊)里不能放鹽。在巴林地區,年初一早晨,人們在火盆里點燃牛糞,從太陽升起的東方開始給四周磕頭,這一習俗叫「給天磕頭」。磕完頭,給天敬奶茶、奶食品、炒米等,這一習俗叫「給天敬茶」。茶里不放鹽。每年臘月23日或24日,蒙古人用羊或羊胸叉祭祀火。煮其時不放鹽,其湯里放小米或糜子米、黃油、棗等煮成「阿木斯」(稠粥),大家一起享用。「阿木斯」分為紅「阿木斯」和白「阿木斯」,肉湯里放小米或糜子米煮的叫紅「阿木斯」,放黃油、棗、小米或糜子米煮成的「阿木斯」為白「阿木斯」。現在比較流行將紅「阿木斯」和白「阿木斯」做法二合為一的煮法。「阿木斯」里忌放鹽。「博」(薩滿)祭祀(蒙古語為斯日格胡,漢語意為復活)「寶木勒」(天之子,「博」的保護神)和「吉雅其」(牲畜保護神)時,「舒斯」里忌放鹽。「博」祭祀(蒙古語為巴雅斯哈胡,漢語意為愉悅)「翁古特」時,「舒斯」里不能放鹽。祭祀敖包的「舒斯」里不能放鹽。在巴爾虎地區,祭祀敖包之後,要進行「整羊招福」。招福人家的主人雙手捧著手扒肉進行招福,招福的肉大家一起享用,招福肉里不能放鹽。祭奠成吉思汗是蒙古人祖先崇拜的一項重要內容。煮祭奠用的「烏特格舒斯」(羊肉)時,不能放鹽。供佛的肉食里不能放鹽。老百姓給祖先燒紙(蒙古語為土樂食·額日格胡或道應·西塔嘎胡)時,茶、食品里不能有鹽。現在該習俗在有些地區已有所改變。巴林蒙古人喝「那木仁敘魯」(漢語意為秋天的肉湯)和吃「鄂博樂音伊得食」(漢語意為冬儲肉)時,把肉的「德吉」(第一口)獻給天、佛、火神、祖先。「德吉」肉里忌放鹽。
二、鹽與孕婦、產婦
孕婦需要趕遠路時,用紅布縫制小口袋,裡面放上幾粒鹽,並用紅腰袋將其系在孕婦肚臍或腹部上。象徵意思是:胎兒像重重的鹽一樣,重重地(牢牢地)粘在母胎上,不動胎氣。
坐月子的產婦不能跟別人借鹽,別人也不能向她借鹽。蒙古人認為正在坐月子的產婦不凈。不凈者手接觸鹽,會埋汰了鹽。這樣的人死後,閻王爺不接收。那麼,她也就沒有「來世」了。特殊情況下,產婦可以接觸鹽。在科爾沁,產婦頭暈頭痛時,把鹽炒熱之後放進小口袋,放在產婦頭頂上進行熱服。產婦不吃鹽或少吃鹽。在鄂爾多斯,用腱子肉、茶熬湯給產婦喝,湯里不放鹽。
三、鹽與男孩尿炕
在科爾沁地區,男孩有尿炕習慣時,家長用「達布蘇·貴因」(乞鹽)方法來幫助他克服尿炕習慣。家長事先背著尿炕男孩跟鄰居或親屬說好:我家孩子來你家乞鹽時,你們就打他一下。第二天早晨,家長就讓尿炕男孩拿上瓢到預約好的那個人家要鹽。尿炕男孩到那人家後,那家主人接過瓢來,裝做給盛鹽的樣子,趁男孩不備,突然將瓢扣在他的後腦勺上,然後用燒火棍敲打。一般情況下,給尿炕男孩拿的乞鹽瓢大多都是破的或半拉形的,經不住燒火棍的敲打就會破碎。乞鹽瓢的破碎象徵著尿炕習慣不再存在。時至今日,在科爾沁地區,小孩子尿炕後,家長會對他說「讓你乞鹽吧!」
四、請鹽的習俗
蒙古地區有好多鹽湖。錫盟的母親湖、阿盟的吉蘭泰鹽湖、青海的柴日罕鹽湖非常著名。過去,人們趕著牛車或騎著駱駝遠行到鹽湖拉鹽。這就是蒙古人常說的趕「達布森·阿彥」。蒙古人把運鹽稱為「達布蘇·扎拉胡」(漢語意為請鹽)。請鹽人到鹽湖後,首先向鹽湖敬獻奶食品及茶的「德吉」等備好的禮物,把牛尾毛、駱駝鬃毛等放在鹽湖的敖包上。請鹽時忌用拉過死人(屍體)的車和鐵車;不能攜帶肉食品進鹽池;婦女和有傳染病的人不能前往鹽湖請鹽。請鹽的人到家之前,必須把路上准備吃的東西全部吃完。
五、鹽與方言民間文學
在蒙古民間,流傳著很多在特定場合下才說的與鹽有關的話語。大人問小孩的名字,小孩子不回答時,大人就會說:「你沒有名字難道叫一斗鹽嗎?」大人暗示小孩子:難道你因尿炕而不敢說出自己的名字了嗎?這一說法源自上述尿炕男孩乞鹽習俗。某件事讓人感覺到沒有意思或未過癮時,比喻說:「沒有放鹽的小米湯」。過去,在科爾沁地區婦女坐月子,主要吃煮得軟、水多一些的小米飯,不吃鹽。這樣連續吃一個月後產婦會感到飯沒有味道,很無奈。上述話語來源於這一習俗。在鄂爾多斯,把沒放鹽的茶叫「沙拉騰·茶」(漢語譯為裸茶,沒有味道的茶)。把「嘗鮮」或「品嘗」常常說成「達布蘇音烏吉胡」(漢語意為品嘗咸鹽)。大人逗小孩過頭或某人做事過火時,會說「達布蘇音合圖日樂呼」(漢語意為鹽重了)。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之魂。在蒙古地區流傳成吉思汗含在嘴裡的糖掉在地上形成了鹽湖的傳說。在蒙古民間流傳著與鹽有關的格言:大海也有缺鹽的時候。比喻再富有的人也有缺東西的時候。蒙古族與鹽有關的諺語有:要想節約的話是水,要想品嘗的話是鹽;做事有終結,放鹽要足夠。點滴也對大海有益,鹼硝也對鹽有利等。
六、鹽與地名
依據物產命名湖名是蒙古族文化習俗之一。在內蒙古以「達布蘇」(鹽)命名的湖很多。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境內有達布遜阿爾善(漢語意為聖水鹽湖)。錫盟二連浩特境內有額仁達布森淖爾(漢語意為斑瀾或幻象鹽湖)。蘇尼特左旗境內有達布蘇淖爾(漢語意為鹽湖)、舒代音達布蘇(漢語意為有硝的鹽湖)。東烏珠穆沁旗境內有輝特達布蘇(漢語意為北面的鹽泡子)、沃門扎哈音達布蘇(漢語意為南端的鹽泡子)、伊和達布蘇(漢語意為大鹽湖)、達布蘇淖爾(漢語意為鹽泡子,今名額吉淖爾)。太卜寺旗境內有達布森淖爾(漢語意為鹽湖)。正鑲白旗境內有達布森淖爾(漢語意為鹽湖)。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有布爾汗達布蘇淖爾(漢語意為佛鹽湖)。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境內有包日達布蘇(漢語意為柴鹽)、吉蘭泰達布森淖爾(詞意待考,今名吉蘭泰鹽池)、查干布拉格音達布蘇(漢語意為白泉鹽湖,今名查干布拉格鹽池)。阿拉善右旗境內有達布斯圖湖(漢語意為有鹽的湖)。額濟納旗境內有哈敦胡舒乃達布斯(漢語意為岩石山嘴兒鹽湖)。包頭市達茂旗境內有賽恩達布蘇(漢語意為有好鹽的湖)。值得一提的是,以達布蘇命名的陸地名不多。東烏珠穆沁旗境內的達布森達壩(漢語意為鹽梁)是本人收集到的唯一一個以鹽命名的陸地名。
七、與鹽有關的其他習俗
日常生活中,蒙古人認為不能隨意隨地丟棄鹽。一般情況下,不向別人借鹽或不給別人借鹽。如果必須借鹽,借鹽人不說借鹽,而是把盛鹽的器皿拿出來遞給被借鹽的人,被借鹽的人也會領會借鹽人的意思。在巴爾虎,親家相互不能借鹽,如果必須借鹽,鹽里要放幹了的馬糞。給別人遞鹽時,不能直接放在他人手中,必須先放在什麼地方或什麼東西上,讓接鹽的人自己取。科爾沁人認為直接從別人手中接鹽,意喻著會和對方見不著最後一面;鄂爾多斯人認為手把手接鹽的雙方,會結成深仇。
在蒙古地區,嬰兒出生第3天、第5天、第7天時,要舉行洗禮或入搖籃儀式。用鹽水或茶、鹽、「阿日其」(松柏香枝)等煮成的湯給嬰兒洗浴,祝福嬰兒茁壯成長。在巴林,小孩子眼晴發炎發紅時,用鹽水沖洗。在巴爾虎,牧人腰酸腿痛時,把鹽炒熱,進行熱服。煮手扒肉時不放鹽。巴爾虎蒙古人在奶茶里不放鹽。牛和羊騸割後,將睾丸用黃油、小米等放在一起煮粥吃。粥里不能放鹽。相傳,如果粥里放鹽,牛和羊傷口會發炎。
牛奶里不能放鹽。火里禁忌放鹽,怕驚嚇火神。但特殊情況下,火里放鹽。在鄂爾多斯,小孩哭鬧不止,認為鬧鬼時,勺里點著火,裡面放幾粒鹽,在小孩頭頂上或圍身體轉圈兒。人們相信,鹽在火里發出的嘣嘣之聲,能夠嚇鬼驅邪。在庫倫旗,小孩鬧病時,把小米、鹽放在有火的火鏟里,在小孩頭頂上轉三圈兒,進行招魂。在蒙古人傳統意識里,新娘跟鬼,死人跟佛。迎新娘時,點燃堆火,火里放鹽,避邪驅鬼。
『肆』 為什麼要研究鹽文化
眾多「鹽文化」研究內容,很難有人能面面去俱研,所以就只能圍繞我們要達到的「鹽文化營銷」這一目的,通過借題發揮、由此及彼、以倔求伸、聲東擊西等凡能想到的策略和手段,配以食鹽產品蘊涵文化的命名、品種、功能、質量、包裝裝璜等方面,對食鹽產品進行文化包裝與文化宣傳,賦予食鹽產品以文化個性,在廣大消費者心中營造出濃厚的「鹽文化」情感,最終將某一品牌的鹽大量的銷售出去。總之來說,「鹽文化」研究的方法要圍繞「鹽文化營銷」的目的去展開,至於如何借題發揮、由此及彼、以倔求伸、聲東擊西等等,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伍』 鹽在古代只有富人家才能吃得起,那窮人怎麼辦
據史冊記載中國是發明食用鹽最早的國家,鹽起源於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在那期間就有了鹽的記載,鹽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明意義。
當然每個朝代都有富有的和貧窮的,這種生存法則是誰也改變不了的。相傳古代特別貧窮的人不僅吃不起鹽就連一日三餐飽飯都是問題,他們就更沒條件去吃辣椒、海產物等食物了。但是生活是要繼續的並且鹽對身體的所需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就會有些人去尋找"茅坑"里石頭上的結晶。這些都是人們的排泄物但帶著少量成分的鹽,以此來充飢身體所需的鹽。
『陸』 什麼是淮鹽文化
淮鹽產區淮鹽,閃光的人文結晶體 相傳,鹽的始祖是夙沙氏 ,夙沙煮海,成了關於鹽的遠古的歌謠。而淮鹽,恰似淮海小調,從2500多年前的歷史煙塵中悠悠唱來,激越高亢,回味彌長。當「煮海之利,兩淮為最」、「華東金庫」、「色白、粒大、干」等美譽冠之而來的時候,淮鹽,這個響亮的品牌,就為江蘇鹽業在全國鹽行業中烙上了晶亮的鏤痕。 淮鹽,無疑是蘇北大地上閃爍在時光深處的燦爛的人文結晶。 淮鹽因淮河(廢黃河故道)橫貫江蘇鹽場而得名,河南的稱淮南鹽場,河北的稱淮北鹽場。江蘇鹽場分布在北起蘇魯交界的綉針河口,南至長江口這一斜形狹長的海岸帶上,跨越連雲港、鹽城、淮安、南通4市的13個縣、區,佔地653平方公里。江蘇海岸帶有全國最為廣闊的沿海灘塗,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適宜海鹽生產。淮鹽產區是中國四大海鹽產區之一。 淮鹽經過深層次發展,如今已被濃郁的文化氛圍所包裹。淮鹽人以「誠信立足、創新致遠」為核心價值觀,以「為人類健康作貢獻,為職工幸福謀發展,為國家繁榮創財富」為庄嚴使命,以「成為中國聲譽最佳、實力最強的新型鹽業公司」為目標,大力推進「鑄魂、塑形、固本、強身」四大工程,全面實施信息化管理工程。河海交匯,日月催生,海陸轉換,滄桑變化。淮鹽,這個「綠色食品、美味之源」,終於走過落後和艱辛,走進市場經濟的萬里晴空,走進改革開放的萬紫千紅的春天。 淮鹽文化,值得走近親密體驗。近年來,隨著淮北鹽場逐步劃轉地方,大部分鹽田都已服從市用、工用和港用。特別是2008年連雲港市議港會議決定正式啟動徐圩片區開發,使得淮北大地唯一保存比較完整的淮鹽生產區徐圩鹽場,也將面臨一個新的發展歷程。也許正因為連雲港市「一體兩翼」發展戰略的強勢推進,使得極具淮鹽文化色彩的蘇北淮鹽產區正在急劇濃縮,傳統的淮鹽工藝及古老的淮鹽民俗面臨著漸漸流失的危機。由此而產生的淮鹽生態保護區構想,也折射出當代淮鹽人對於兩千多年淮鹽歷史文化風雨滄桑的記憶。 沒有理由遺棄的一種文化 淮鹽,古人曰之為淮南淮北之地所產海鹽也。淮鹽生產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就有兩千多年。淮鹽文化研究者認為,淮北鹽業起始於周,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而淮北日曬灘制鹽,則是由宋元時期的煎鹽變革而來,以海水為原料,以鹽灘為主要設備,以太陽和風力為能源,將海水提煉濃縮成鹵水,放入結晶池內曝曬成鹽,色白、粒大、乾爽。清光緒二十九年之後,由於淮南海勢東移,土壤淡化,鹽產日絀,煎鹽逐漸被淘汰,而日益興盛起來的淮北日曬灘制鹽,通過灘曬技術的不斷改進,從分散的小型磚池灘曬逐漸向大型泥池灘曬過度,使得淮北產鹽佔到兩淮總鹽量的80%以上,從而奠定淮鹽在我國鹽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也正因為如此,才帶動了淮鹽產、運、銷經濟一路強勢興起,官方政府才得以依靠大量鹽稅夯實一個國家的財政基礎。從漢唐到明清,兩淮鹽稅在財力上雄踞全國各大鹽區之首。 清道光年間淮北鹽政改革家陶澍曾曰:「東南財賦,淮鹽最大,天下鹽務,淮課最重。」歷代封建王朝重征淮北鹽稅,卻不用於淮北鹽民,使得各路鹽商備受其苦,淮北鹽民和鹽運船民更是備受其害。六百里灘和水,千年的苦難,厚重下一層層鹽民血和淚;百餘里淮鹽漕運,千年的滄桑,演繹出一個個鹽運船民終年風雨的悲與苦。或許淮鹽文化的成熟與發展,與他們千年的支撐,不無關系。盡管期間朝代更迭、建制變遷,鹽民世輩承受著人間最為繁重的勞作和最為困苦的生活,然而他們在各個歷史時期所創造的淮鹽文化足以令每一位當代淮鹽人受益終身。 淮鹽,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幾千年來,歷經滄桑,積淀的不僅僅是一段歷史,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種精神流芳於世。淮鹽的興衰,得益於淮鹽工藝千年的進化,得益於歷代淮鹽商人從中形成的「水上絲綢之路」,也得益於歷代官方政府管理與納稅制度的改革。也正是淮鹽的興衰,造就了淮鹽文化的厚重,它既得益於歷代淮鹽人風雨不當的人生,又得益於鹽河水系的流淌與沉澱。古海州戲曲的繁榮,尤其是古雅清幽「海州五大宮調」的形成與傳播,與悠長鹽河的文化溝通和融合不無關系。 有著千年凝重與卓異的淮鹽文化,不僅表現出種類繁多的鹽俗事象,源遠流長,而且對其所涵蓋的社會內容和人文意境表現出濃厚的地域色彩,其非凡的氣韻與魅力,令人嘆為觀止。然而當強勢推進的經濟社會徹底摧毀淮鹽人近乎原生態生活框架的時候,我們提倡對淮鹽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也不僅僅是對一段歷史文明的認可,而且更是給新時期淮鹽發展一個新層次的定位。構建淮鹽生態保護區和弘揚淮鹽文化,不僅是淮鹽產業加快轉型的一個途徑,而且是一種地域文化在一個時代不斷發展的一項舉措。 碧海銀灘的淮鹽風情,不知曾撩撥過多少詩翁墨客、鹽官運使的心弦。諸多有關鹽和鹽業的傳說代代相傳,始終閃爍著早期鹽民的智慧靈光。盛傳於淮北大地的歌謠、諺語、謎語、歇後語等文化流風,無不鹹味十足,可謂是洋洋大觀。歷代淮鹽經濟的繁榮,也不知豐富過多少鹽家珍味,沙光魚的傳說與其鮮美的湯汁一樣,膾炙人口,餘味無窮。兩千年的淮鹽文化積淀,深深融入歷史的魂魄,潛移默化浸潤著一代又一代鹽民的心靈。它既沒有因為工藝演繹而消融,也沒有因為鹽政流變而湮滅。它既是歷代淮鹽人在與大自然的拼搏和抵禦侵略、反對壓迫的斗爭中不斷積累形成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創建現代淮鹽企業文化的源頭。
『柒』 東漢末年有鹽嗎
有,中國的鹽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鹽的發明還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傳說黃帝手下有一位叫做夙沙氏的諸侯,這位夙沙氏通過煮海水,發明出了鹽這種調味品。由於設備太過簡陋,提煉出的多是粗鹽,顏色也有青、黃、白、黑、紫五樣。
在《說文》中曾有記述:
天生者稱鹵,煮成者叫鹽。
《正字通》中也有對鹽的名字的記載:
鹽種類非一,或出於鹵地,或出於井,出於崖,或出於石,出於木。
這段描述的就是夙沙氏造鹽的歷史,而他的這一行為,無疑是加快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也因為是第一個發明出鹽的人,被後代尊稱「鹽宗」,直到現在,還有很多地方有供奉鹽宗的廟宇。
『捌』 鹽的發展歷史
一、鹽最早出現的朝代是哪個時期
其實我們聰明的祖先,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開始用鹽了,不過那個時候並不算真正的鹽,而是鹵水,所以在甲骨文中並沒有鹽這個字,當時人們發現加了有鹹味的水做的肉類食物,味道會更加的好吃,而鹵水不過就是海水或者是井鹽水,這就是我們國家最早的鹽巴了,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看電視劇,穿越過去的人能夠吃到多美味的食物,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時候的鹽是很缺乏的,只有皇族才有機會享用。
二、我們國家的鹽巴發展歷史
1.商周時期的鹵水
商周時期,人們還不懂怎麼提取鹵水中的鹽結晶體,所以只能用有鹽味的水來烹飪食物,也是我們國家最早使用鹽的開始。
鹽出現最早的朝代
2.周後期的粗鹽
自周後期之後,人們經過時間的催化,學會了如何中鹵水中分離出鹽結晶,不過那時候是沒有提純技術的,人們只會通過簡單的加熱鹵水,讓鹽自己析出,形成結晶 ,這就是粗鹽的誕生,不過粗鹽裡面有很多的雜質,而且有些鹵水裡還含有大量的化學物質,所以品質很差,即便是如此,從周朝後期開始,皇帝就設立了鹽官一職,全國的鹽巴調度歸皇家直接安排,由此也可以見得鹽對於生活的重要性,而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了現代。
3.唐朝後期,細鹽出現
唐朝後期,人們開始學會除去粗鹽中的雜質,提煉出細鹽,這就是我們現代生活中吃到的鹽巴了。所以唐朝的百姓生活品質是極高的,在食物的多樣性上也因為細鹽的誕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鹽出現最早的朝代
鹽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食物,那麼鹽出現最早的朝代是什麼時候,大家現在也應該有了基本的了解,如果想要了解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歷史的話,去看看我們國家的鹽巴發展史,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玖』 鹽文化的發展
微風細雨中,漫步204國道――當年的范公堤,遠眺大海東去,你對曾經在東台西溪當過鹽官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領悟?鹽民出身的明代「泰州學派」創始人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的哲學思想,就有著很深的海鹽文化的烙印。清代東台鹽民詩人吳嘉紀曾就範公堤寫下不少詩篇,歌頌范仲淹的功績……
你也許讀過清代文學巨匠李汝珍的小說《鏡花緣》,但可能你不太清楚他與大豐西團曾結下的一段情緣。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多年往返於東台各大鹽場,曾留下了不少墨寶。
『拾』 鹽文化的介紹
公元13世紀,義大利人馬可波羅歷經千難萬險,雙腳終於踏上中國這塊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他激動地在自己的游記里這樣描述:「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間地帶,有許多鹽場,生產大量的鹽。」 古老的西溪,一派生機盎然,它東倚黃海,有著85公里長的海岸線,沿海灘塗廣闊、地勢平坦,達到18.3萬公頃;在清代中葉,東台的產鹽量佔全國總產鹽量的四分之一。當年「煙火三百里,灶煎滿天星」,浩瀚的大海、廣闊的灘塗、茂密的鹽蒿草,是鹽民「煮海為鹽」取之不竭的「糧倉」。《後漢書》有言「東楚有海鹽之饒」,一個「饒」字道出了東台大地的產鹽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