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新疆法治文化建設內容是什麼

新疆法治文化建設內容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16 07:17:04

⑴ 法治文化建設的目的是什麼

法治文化建設的目的大致有三個:
1、增強全民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文化的核心內容。特別是注重引導領導幹部和執法人員深刻理解和准確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圍繞「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等內容,確立起實現以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的最具權威價值的取向;
2、培育公民的法治精神。法治文化建設的目的,不僅是法律知識的傳播,重要的是通過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傳播法治文化,創新法治實踐,培養起全民發自內心崇尚法治、尊重法律的意識和法律信仰;
3、構建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法治文化價值體系。增強全民的法治觀念,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促進全民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尊法,深化普法宣傳,強化法制宣傳教育是可以實現的。但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法治文化價值觀的真正形成,需要從根本上通過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度來實現。

⑵ 簡述法治文化建設的現實措施有哪些

建設法治文化建設的現實措施有:

1、推動全社會樹立法制意識;
2、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
3、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
4、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
5、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法治宣傳教育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全面推進法治新疆建設,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自治區行政區域內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第三條法治宣傳教育應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完整准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堅持法治宣傳與道德教育、法治實踐相結合,堅持統一規劃、分類實施,全面普及、突出重點,創新形式、注重實效的原則。第四條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第五條自治區、州(市、地)、縣(市、區)應當健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人大監督、政協支持、部門負責、全社會共同參與、人民群眾為主體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體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組織機構和隊伍建設,加大業務指導和培訓,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第六條自治區應當將法治宣傳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幹部教育、社會教育體系,重點開展以青少年為主的學校法治教育,以領導幹部為主的國家工作人員法治教育,以農村、社區基層幹部為主的村(居)民法治教育。

公民應當自覺接受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利義務相一致的法治理念,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第七條法治宣傳教育的基本任務是: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普及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等法治實踐,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推動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治宣傳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政府公共服務體系,組織制定、實施法治宣傳教育規劃,並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建立經費保障動態調整機制,實行專款專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定期召開普法責任制聯席會議,組織協調、指導督促各部門、單位落實普法責任制,研究解決普法中的重大問題。第九條司法行政部門主管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並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有關法治宣傳教育的法律、法規、規章,建立健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制度;

(二)制定、組織實施法治宣傳教育年度工作計劃;

(三)組織、指導、協調和檢查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四)推進法治實踐和法治示範城市、法治示範縣(市、區)、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等創建活動;

(五)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培訓、考試,以及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驗收考核、評估及表彰等相關工作;

(六)總結推廣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典型和經驗;

(七)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其他工作。

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整合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鑒定、仲裁、人民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平台,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為社會組織和公民提供法律服務。第十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根據法治宣傳教育規劃,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指導、支持和幫助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社區)制定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第十一條每年4月是自治區憲法法律宣傳月。

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應當在每年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和自治區憲法法律宣傳月,集中開展多種形式的憲法法律宣傳教育活動。

在法律法規頒布實施日、國家規定的紀念日和主題日,以及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等活動中,有關機關和單位應當開展相應主題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第十二條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應當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誰用工誰普法的原則,履行普法責任。

司法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制定普法責任清單,並及時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國家機關應當制定本機關普法責任清單,明確普及宣傳的法律法規、普法工作機構或者人員、預期目標、活動方式、時間安排等內容。

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應當結合行業特點和普法對象的法治需求,制定本單位普法責任清單,確定普法機構或者專(兼)職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⑷ 治疆方略的基本內容

1、要高舉社會主義法治旗幟,弘揚法治精神,把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落實到新疆工作各個領域。

2、要全面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3、要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研究,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新疆幹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會教育,教育引導各族幹部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

4、要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5、要堅持新疆伊斯蘭教中國化方向,實現宗教健康發展。

(4)新疆法治文化建設內容是什麼擴展閱讀:

從2013年12月19日對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到2014年4月27日至30日高規格考察新疆、從戰略和全局高度謀劃新疆未來,再到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直至2017年3月10日上午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疆代表團審議並發表重要講話,都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視,對新疆各族人民的深切關懷。

對新疆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殷切期望,對新疆各族人民過上美好幸福生活的良好祝願。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疆持續關注形成的治疆思想,既蘊含著歷屆中央政府治疆的傳統智慧,也體現著現代治理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方略。

⑸ 如何依法治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新疆

全會指出,新疆區情復雜特殊,依法治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要結合新疆實際,把依法治疆作為治疆基本方略,走符合新疆區情特點的法治建設道路。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必須堅持「反暴力、講法治、講秩序」,必須強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必須堅持依法治疆和以德治疆相結合。
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疆的重大任務:一是緊緊圍繞平安新疆建設推進依法治疆,全力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二是緊緊圍繞法治環境建設推進依法治疆,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三是緊緊圍繞法治社會建設推進依法治疆,著力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四是堅持立足區情,提高地方立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五是堅持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六是堅持公正司法,進一步增強司法公信力;七是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八是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為全面推進依法治疆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九是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全面開創依法治疆工作新局面。

⑹ 堅持把什麼作為文化潤疆的工程重要內容

堅持把法治文化建設作為「文化潤疆」工程的重要內容。

傳承中華法系的優秀思想和理念,挖掘民為邦本、禮法並用、以和為貴、明德慎罰、執法如山等中華傳統法律文化精華,組織創作一批法治文化精品,創建一批法治傳播品牌欄目、節目,持續開展優秀法治動漫徵集、微視頻徵集展播活動。

大力弘揚善良風俗、家規家訓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法治內涵,把不違反法律、不違背公序良俗作為家風家教的重要內容,讓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在家庭生根。

法家思想

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這就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法家思想作為一種主要派系,他們提出了仍然影響深遠的以法治國的主張和觀念,這就足以見得他們對法制的高度重視,以及把法律視為一種有利於社會統治的強制性工具,這些體現法制建設的思想,一直被沿用,成為中央集權者穩定社會動盪的主要統治手段。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法家思想對於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約束還是很強的,對現代法制的影響也很深遠。

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法家思想對於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約束還是很強的,對現代法制的影響也很深遠。

⑺ 什麼是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是一種包含民主、人權、平等、自由、正義、公平等價值在內的人類優秀法律類型的文化。包括法律制度結構和法律觀念結構,以及自覺執法、守法、用法等行為方式。
法治文化是以追求民主、自由和權利保障為目標,在一定的治國理念和與此相適應的制度模式確立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社會文化形態和社會生活方式。
具體而言,法治文化就是在建立法治社會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和社會生活方式,其核心是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模式的確立,以及在此理念支配下相應制度和組織機構的建立與運行。

搜狗問問

(7)新疆法治文化建設內容是什麼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內涵: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由社會公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群眾性的普法宣傳設施設備、關於法治宣傳教育的制度規范等構成的,有利於法律實施的社會心理支持力量,屬於文化的重要內涵。法治文化改變了傳統文化中不重視法律在調整社會關系中作用的社會心理傾向,形成人人遵從法律的意識,創造出有利於法律實施的社會氛圍。
治文化實際是文化的一種。文化是一個很復雜的概念,它包含了很多因素,法治文化就是體現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能夠促進法治進步的一種文化現象。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我國特有的,其形成和發展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道路及相應的文化現象等;
另一方面是在法治領域能夠體現社會主義法治的一種文化。在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建設過程中,我們做了相當大的努力。比如,十八屆四中全會規定了憲法宣誓制度,要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這就是營造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一種具體形式。
再比如,浙江省杭州市建立了「五四憲法」資料館,這實際上是一個紀念館博物館,也是營造法治文化的非常重要的載體。還有很多單位很多地區設有法治廣場、憲法大道等。這種有形的載體可以提醒人民群眾法治的重要性、憲法至上性並營造出一種法治氛圍。
另外,組織青少年參觀法庭、組織學生旁聽案件審理,這也是一種法治文化的熏陶。人們在這樣一種氛圍里長期熏陶,就會形成一種法治信念,就會自覺形成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這就是法治文化的重要性。

⑻ 法治文化建設文章

加強社會主義法治 文化 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迫切要求。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法治文化建設 文章 ,希望大家喜歡。

法治文化建設文章篇一: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
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迫切要求。所謂法治文化,是指一個社會中崇尚法治、服從法治、遵循法治、維護法治的文化狀態和精神面貌。所謂法治文化素質,是指一個人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中所具有的法治觀念、法治原則、法治精神。法治文化是法治社會的精神之舟、溝通之橋、立國之基,人們的法治文化素質決定著一個社會的法治觀念能否得到樹立、法治原則能否得到遵從、法治精神能否得到弘揚。領導幹部作為國家各項事業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其法治文化素質直接關系著依法執政、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要求能否落到實處,直接關系著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我們要看到,經過多年的法治文化建設,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法治觀念有了明顯增強,知法、懂法、守法正逐漸成為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自覺行為准則。同時我們還要看到,不少黨政領導幹部的法治文化素質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和增強。

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要消除認識誤區

領導幹部認識上的誤區是制約其法治文化素質提高的重要原因。雖然大多數領導幹部都十分重視 法律知識 的學習和掌握,但是現實當中仍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對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治文化素質缺乏應有的重視,認為法律是“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做起來不要”。這種思想認識上的誤區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認為懂業務是硬條件,學法律是軟要求。有的領導幹部只重視經濟工作,看重業務工作,認為在業務上要多下些工夫,學通弄懂,這樣有利於出成績、出政績,對職業發展有利。法律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平時用不上,不學法、不懂法照樣可以把工作做好,需要法律時再學也來得及,不行可以請律師及懂法律的人來幫忙。二是認為學法、懂法是法律部門領導幹部的大事,是其他部門領導幹部的額外負擔。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認為法律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知識,學法、懂法是法律部門幹部的工作需要,對他們來說,學法、懂法、用法是一項很關鍵、很重要的事情,而其他部門的幹部職工有自己的專業及本職工作,不從事實際的法律工作,學不學法,懂不懂法不是什麼緊要的事情。三是認為領導幹部從事的是日常的管理工作,學法、守法是群眾的事。不少領導幹部認為,黨政部門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黨政部門的工作是日常的工作,不必了解法律、學習法律。有的領導幹部將法治視為管理者的特權,僅僅當作治理老百姓的工具,對自己有利時就搬出來用一用,對自己不利時就擱在一邊。一些領導幹部對群眾缺乏信任,認為老百姓常常為了自己的利益破壞秩序,濫用法律條例,與政府“作對”,與官員“搗亂”,應該多學法,自覺守法,把普法工作看作是對老百姓的單向的法制 教育 。四是沒有從正面認識和理解法律普及工作的重要意義,反而認為通過多年的普法,使得老百姓動輒上法院去告政府或官員,“不那麼好管了”。這些認識誤區如果不及時消除,不僅影響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的提高,還會影響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的進程,也損害了領導幹部在群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要把握三大要素

在法治文化素質中,有三個要素尤為重要——法律信仰、法治觀念和法治能力,三者相互銜接、相互聯系,共同構成了法治文化素質的核心內容,從根本上決定著一個人法治文化素質的高低。因此,提高領導幹部的法治文化素質,必須把法律信仰、法治觀念和法治能力作為重中之重。

培育領導幹部的法律信仰。法律信仰就是人們對法的一種尊重、信賴和認同感。正如美國著名法學家伯爾曼所說:“法若不信仰,則形同虛設。”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設的靈魂。一個國家要實現法治化,就必須有足夠的社會公眾尊重、認可和接受法律。否則,法律就會沒有權威,猶如一紙空文。對領導幹部而言,依法辦事,公正執法不僅需要知識、觀念,更需要信仰。信仰是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的根本。領導幹部如果缺乏堅定的法律信仰,勢必會因為各種原因放棄法治原則,最終使黨、國家、人民的利益受到損害。

樹立領導幹部的法治觀念。法治觀念是人們對法律的性質、地位、作用等問題的基本認識和看法,是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的核心。當前,在少數領導幹部身上,法治觀念還相對淡薄,仍然習慣於傳統的“人治” 思維方式 。比如,有的地方政府在決策時沒有切實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沒有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憑主觀意志以權代法、以權決策,造成了大量原本可以避免的損失;再比如,有的領導幹部遇到本該由法律調整和解決的問題,卻不願用甚至反對用法律手段,習慣於用個人職權和關系“打招呼”、“寫條子”、“走路子”,甚至認為用“權”解決不了的問題“法”更解決不了,等等。這表明,一些領導幹部還在以“依法治人”代替“依法治國”,還在以人治的眼光看待法治、以人治的思維研判法治、以人治的方式實施法治。這顯然不符合法治社會的要求。作為新時期肩負使命、手握權力的領導幹部,必須樹立法治觀念,包括憲法和法律有極大權威的觀念、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觀念、法大於權的觀念、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觀念、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觀念、權力必須受到制約的觀念等。這些觀念是促成現代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的重要內容。

增強領導幹部的法治能力。依法治國要求把各項工作都納入法制化軌道,這就要求領導幹部善於掌握和應用法律手段來做好工作。領導幹部這種通過法律的形式和途徑達到預期目標的本領就是法治能力,如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等能力。工作當中,領導幹部的法治能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能夠准確把握事物的法律意義,並及時做出正確的法律判斷和評價;二是能夠熟練運用法律手段、遵循法律程序順利實現工作目標;三是能夠在遵守法律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創造性地運用法律解決復雜問題。法治能力直接關繫到領導幹部能否依法履行職責,是評價幹部法制文化素質高低的重要指標,也是提高領導幹部法制文化素質的重要內容。

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要構建保障機制

領導幹部法制文化素質的提高,除了教育和培養外,還有賴於良好的保障機制。一是要完善權力制衡機制。孟德斯鳩曾經說過:“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 經驗 。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這一觀點告訴我們,不受制約、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導致法治的缺失。因此,提高領導幹部的法治文化素質,必須加強對其手中權力的制約和監督,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民主測評等各種制度,通過健全的制度監督保障領導幹部做到依法執政、公正執法,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二是要將法制文化素質作為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的條件。在我國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今天,法律規范越來越多地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逐漸成為社會關系的主要調節器。不懂法的人難以適應社會的生活,更難以勝任黨政機關的領導工作。因此在選拔任用領導幹部時,除了考察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外,也應考察其法制文化素質,通過這一要求促使領導幹部自覺提高法治文化素質,切實增強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三是要拓展領導幹部參與法治實踐的平台。參與法治實踐,是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領導幹部不可能都是法律科班出身,也不可能都在法律部門工作,這就需要各級組織為領導幹部參與法治實踐創造條件。如組織參與人大立法工作及法律監督實施工作,開展普法教育活動等有效途徑,加強領導幹部法治實踐鍛煉。在此基礎上,還可進一步拓寬思路、大膽創新,參照公務員輪崗制度的要求,結合幹部日常調配和領導班子換屆選舉,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政法機關之間搞好領導幹部的橫向交流,使領導幹部在工作實踐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不斷優化領導幹部隊伍的法治文化素質。
法治文化建設文章篇二:法治文化建設的關鍵是實現人的現代化
5月16日人民網理論頻道轉載了《吉林日報》發表的《法治文化建設的關鍵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的文章:只有在實現人的現代化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培育出當代中國的法治文化,為真正實現法治社會創造條件。

法治是一個社會綜合運行的系統工程,它要求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運轉都必須以法律為標准,但規則本身並不能告訴我們法律如何運行,不能告訴我們法律規則是如何制定,為什麼這樣制定,以及對人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而法律文化則貫穿法治過程的始終。無論是法治文化賴以生存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基礎,還是法律運行的立法、執法和守法諸環節,都離不開人。人的發展是經濟、政治和社會等各方面事業發展的中心,離開了人的發展,法治事業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動力、正確目標和檢驗標准。人的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必不可少的條件,只有實現了人的現代化,才能真正完成和完善現代化的制度和經濟。要實現法律制度和法律觀念的現代化,培育法治文化,就必須實現人的現代化。因為實現法律調整的主體是人,所以,只有具有較高法律意識水平的廣泛的人民群體,才能實現法律制度的現代化。從我國法治社會發展的進程來看,當務之急是促使法治文化與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協調發展。作為現代化的主體,人既是社會最基本的生產力,又是社會生產關系的承擔者,更是所有上層建築的體現者。因此,只有調動人的積極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才是培育法治文化的出發點和真正動力。何謂人的現代化?一般的觀點是,人的現代化關鍵是賦予內心世界的能動性,現代化的人必須頭腦開放而富有彈性,辦事注重實效,敢於冒險,具有開拓的氣質。人的現代化的根本,就在於提高人的素質並逐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總之,當代中國法治文化的建設路徑應該是:在不斷推進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以及社會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法治本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實現傳統法律文化的創造性轉換,加強公民的法律文化心理和法律價值觀的培養和教育,使其由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轉變,使觀念性法律文化與制度性法律文化相協調,全面實現人的現代化。
法治文化建設文章篇三: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提出“人民群眾對法律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是樹立法律的權威的源泉。而法治文化的作用之一就是要奠定尊崇法治的社會文化基礎,讓全體社會成員對已有法律規范體系中所蘊含和追求的價值理念產生認同和堅守。所以,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必須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一、我國公民的法治行為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普及的現狀

(一)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博弈現代法治理念

中國傳統社會法治文化薄弱,人治文化根深蒂固。特別是我國古代的法制體系屬於德主刑輔的倫理法,法的執行過程中摻雜了許多情的成分。傳統觀念與現代法治理念之間的沖突主要表現就是情與法的沖突——民眾現代法治觀念淡泊,情與法界限模糊,取捨不清,常常以情理推法理,導致對司法期望值下降。

(二)公民法治意識淡薄,有些存在僥幸心理

傳統文化 的影響及公民現代法治教育的滯後造成公民法治意識淡薄,加之執法不嚴或者法律漏洞等問題,造成違法行為得不到應有懲罰,一些公民面對法律的時候存在僥幸心理。

(三)法律權威大打折扣,法治信仰難以建立

實踐中,一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依法行政,甚至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損害群眾利益;部分執法人員執法不文明、不規范、不公正,或是束手無策,或是定性不準、處罰失當;法制漏洞存在,導致一些轟動性的冤假錯案出現,造成司法的公信力下降,法律的權威大打折扣,公民法治信仰難以形成。

(四)依法維權成本過高,有法不依現象存在

法律訴訟過程煩瑣復雜,時間長,費用高昂,令群眾望而卻步;司法腐敗,權力干擾,以及某些執法機構工作效率低下和辦事不公,導致法治信用喪失。公民高成本的依法維權不能保障合法權益受到保護,就會放棄法律途徑,轉而尋求“人治”方式,如信訪,出現大量有法不依現象。

(五)法治輿論環境不佳,公民易受誤導

首先,媒體日益市場化,有償新聞的出現更讓一些媒體人“節操失守”,造成一些法制事件報道失實,影響了大眾的感情走向、 理性思維 甚至司法的公正。其次,不少媒體人自身法律素養不高,造成法治輿論缺乏專業性。這些使得法治輿論環境不佳,公民容易受到誤導,阻礙了法治文化的建設進程。

二、公民要結合自己的社會角色參與到法治文化的建設中

(一)政府要成為法治文化建設的忠實維護者

首先,政府要守法。用法治的力量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府權力,將政府的行為嚴格限制在法律的明確規定之下,“把公權力關進籠子里”。其次,政府要積極倡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核心理念。通過積極、有效地宣傳,讓以自由、正義、平等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再次,政府要為法治文化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通過良法的公正實施實現社會公平,讓民眾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從而信法、尊法、用法,最終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

(二)執法、司法要提供健康的法治文化建設環境

首先,要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建立公平正義、法律至上的法治文化價值體系。在培育法治文化的實踐中,必須通過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提高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公信力,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為法治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其次,在法治實踐過程中,要讓法治文化建設的成果切實起到安民、富民、惠民的效果。

(三)媒體要營造法治文化建設的良好輿論氛圍

首先,做到公平正義。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做到正心術、端行為、辦事公、處事明,積極塑造現代媒體工作者良好形象。其次,做到客觀真實。媒體人要深入實地真查、實報,不偏聽偏信,不歪曲事實,切實擔負起明辨是非、傳播正能量的職責。再次,提高自身法治素養。針對法治實踐當中的種種現象要有能力以法治思維去思考、評論、傳播,積極傳播正能量。

(四)公民要積極參與法治文化建設的實踐活動

首先,要認真學法。對於普通民眾而言,學法並非要深知熟識每部法律的具體內容,而是在學法中知法懂法,理解並銘記法治精神、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從而真正地擁護和信仰法治。其次,要自覺守法。公民要自覺依據法律規定享受權利、履行義務。再次,要敢於護法。公民不僅要做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還要做法治的堅定捍衛者。

(五)青少年要主動融入法治文化建設的實踐活動

首先,自身要增強法治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自覺樹立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的觀念以及自尊、自律、自強的意識,增強分辨能力,增加抵禦犯罪侵蝕的定力和能力。其次,家庭要培養法治思維。父母要不斷提高自身法治素養,強化自己的法治思維,通過以身示範,逐步建立孩子的法治思維。再次,學校要抓好法治教育。各級學校要把法制課作為必修課,配備專門的教師授課,經常性開展法治教育活動,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和遵紀守法,做到“心中有法,警鍾長鳴”。

以上就是我為你整理的法治文化建設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⑼ 堅持把什麼作為文化潤疆工程的重要內容

法治文化建設。文化潤疆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滋養潤澤新疆各族幹部群眾的靈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化潤疆的壓艙石、定盤星。

堅持把什麼作為文化潤疆工程的重要內容

只有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文化潤疆才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思想導向。

文化潤疆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謀劃推進,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文化潤疆的引領作用。

文化潤疆工程,要深化認識,加強頂層設計,規劃內容全面豐富、各自既成單元又相互銜接的系統性文化工程。

閱讀全文

與新疆法治文化建設內容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8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