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文化不高怎麼提升自己
如果只是文化知識儲備的不足,那麼可以在工作之餘通過看書、技能輔導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知識庫;如果是學歷的文化不高,且是社會從業人士,那麼可以通過成人高等教育或高職擴招等方式,一邊學習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一邊提升學歷、文化程度水平。
注意高職擴招招生對象是應往屆高中、中專畢業生,農民工、下崗工人等,報名需符合招生院校的規定,經錄取後學習、提升獲得全日制大專文憑。
成人高等教育方式主要是指步入社會,通過繼續教育學習、獲得更高學歷與文憑,當然在此過程中,也學習、提高了文化知識、技能。
Ⅱ 為什麼說文化也是一種資本文化資本包括哪些部分
說明兩點:
1、標準的答案不會給你,只提供一些思考方向吧,如果你真心去研究,對於你畢業後工作也非常有益,給一個好答案容易,給你一個好思路更加受益。
2、如果是組織行為學的內容,應該與企業文化的建立有關。企業文化的不同、彰顯出的文化資本也不相同,比如百年老字型大小的文化內涵:誠信。比如淘寶的文化,你研究一下馬雲。現代企業文化的方式有企業內訓、企業報刊、企業網站等等。作為文化與資本嫁接,無非是把文化內涵轉變為價值的過程。
《參考一》:
文化資本就是用於文化商品生產、運輸和交換的價值積累。它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兩個方面,有形的方麵包括被賦予了文化意義的建築、遺址、雕塑、繪畫、書法、書籍、報刊、電影拷貝、錄像帶、錄音帶、光碟等。無形的方麵包括人們的思想、創意、信念、技巧(手藝)、民間傳說、傳統、社會價值(知名度)等。
文化資源的資本化,是文化資本運營的基礎。
《參考二》
資本為文化企業帶來四大助力
資本可以為文化企業帶來非常大的助力。第一,能更好地提升文化企業的資本理念。在我們剛開始接觸一些文化企業,包括影視公司、傳媒公司、創意類型的公司、動漫類型的公司時,大家對資本是沒有感覺的。他們想,自己是一個創意團隊,自己的錢能做到什麼程度,就做到什麼程度,不一定要去貸款,或者謀求金融機構、股權投資機構的幫助。後來是看到行業中,他們的競爭對手資源和人脈比較多,才對資本有了非常深的體會。很多影視公司、傳媒公司的老總說,我們現在沒有錢,行業規模就做不起來。可見,文化產業的從業者在資本方面的理念獲得了極大提升。
第二個方面,對於高端人才的引入也是一個非常大的促進。文化產業尤其是演藝傳媒產業,從業人員的工資非常低,我們甚至都聽說過不到1000元的月薪資水平。這種薪資水平沒有辦法吸引更高端的人才進入,所以,資本的流入實際上也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第三個方面,使得文化企業的內控、內部管理規范和財務管理規范提高了一個檔次。我曾經看過一家影視公司,如果所有的財務規范和內部管理規范都按照上市公司標准來做的話,沒有多少利潤。資本如果考慮到退出問題,還是需要提升文化企業在管理上的規范程度。
第四個方面,資本進入對於整個文化產業整合和產業集中化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文化產業大部分都比較弱、比較小、比較分散,而現在一些上市公司對文化產業上下游的資源可能也會有並購的需求。資本的出現,對文化產業集中化和產業的整合會有很大的幫助。
Ⅲ 如何提升文化產業品牌的核心價值和影響力
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代表著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升級方向。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其中提及旅遊、出版等多個文化領域。文化品牌建設是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短板所在。在消費者更加註重品質和品牌消費的背景下,如何通過提高文化產品質量和文化創新能力,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和較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1、融合創新,品牌培育提升文化產業內涵
●中南大學文化產業品牌研究中心連續11年發布的《中國文化品牌發展報告》,共發布了373個中國文化品牌,覆蓋了影視、旅遊、出版、藝術品、動漫、互聯網等各領域。從中可以看出,我國文化品牌類別分布廣泛,文化品牌培育對文化產業提速起到了拉動和引導作用。
「中國文化品牌建設比文化產業自覺更早,近年來,在倡導文化自信和振興文化產業後,我們又有了新的品牌自覺意識。」中南大學文化產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歐陽友權說。在他看來,文化品牌是文化的精神價值與經濟價值的雙重凝聚,有著豐富含金量,只有品牌產品才有競爭力和感召力,文化產業要贏得市場、參與國際國內文化資本的激烈競爭、使自身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走品牌化之路。
此次《意見》對旅遊、出版等文化領域的品牌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開發一批有潛質的旅遊資源,形成以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旅遊休閑區、國際特色旅遊目的地等為支撐的現代旅遊業品牌體系,增加旅遊產品供給,豐富旅遊體驗,滿足大眾旅遊需求;鼓勵傳統出版企業、廣播影視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加快發展數字出版、網路視聽等新興文化產業,擴大消費群體,增加互動體驗。
我國旅遊業近年來進入以品牌競爭為核心的發展階段,豐富的旅遊資源為品牌化之路提供了基礎——湘西文化濃郁的鳳凰古鎮、富有文藝情調的麗江、「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每年都吸引眾多慕名前往的國內外遊客。旅遊與其他業態的結合也催生了一系列知名品牌,如「印象系列」「又見系列」通過結合當地特色資源,將山水景色、傳統文化融入藝術表演,成為許多遊客必看的經典演出。
《意見》也對數字出版等新興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數字化成為傳統出版業跨越發展的契機。鳳凰傳媒、中國出版集團等出版社都積極探索與互聯網結合,並與演藝、影視、游戲等行業合作打造全產業鏈。專家認為,隨著「文化+」的興起,創新意識、跨界融合意識在品牌建設中越來越重要。
2、補足短板,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
●提到國外的知名文化品牌,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日本的動漫,韓國的電視劇,美國的好萊塢電影等。這些擁有全球市場的文化品牌以其強大的影響力帶動了企業生產和市場消費。相比之下,我國文化產品的品牌效應不算突出,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更是鳳毛麟角。
「近年來,中外文化貿易逆差逐漸縮小,與我國『走出去』的民族文化品牌之間有著必然的關聯。」歐陽友權提到,培養民族文化品牌成長,並逐步走向國際化之路,將是未來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中國文化品牌建設任重道遠,與發達國家相比,文化品牌影響力差距較大。」歐陽友權提出,在文化產品生產過程中,一些文化企業的套現思維導致了眼光短視,過度迎合市場,而忽略了對文化附加值的開掘,對市場的後勁支撐乏力。
在許多專家看來,我國文化品牌建設存在明顯短板。由於我國文化產業起步晚,發展方式較為粗放,產業附加值偏低,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鏈。例如好萊塢的衍生品收入大約占總收入的七成左右,票房收入僅佔三成;而我國則相反,票房收入占近八成。此外,文化品牌同質化問題嚴重,缺少自身特色,雷同的產品造成市場惡性競爭,如影視劇生產跟風現象嚴重,相同題材而製作粗陋的影視劇層出不窮,各地旅遊景點也常出現似曾相識的文化街區和類似的旅遊紀念品。
歐陽友權提出,當前我國的文化品牌呈「兩頭大、中間小」的業態失衡狀態。「兩頭大」是指傳統的老牌子,如國粹等傳統文化的世界認同度高,同時,與新興科技相結合的新品牌,如騰訊、阿里等新媒體、影視娛樂類品牌等成長快;「中間小」是指占絕大多數文化業態的行業品牌少,發展滯後,即資源依賴型的文化行業如文化旅遊、民族民間藝術、傳媒業等佔比很大卻品牌較少。
「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國文化產品的國際影響力還未達到應有高度。只有將優質內容凝練成文化品牌,才能進一步在國際市場實現快速、有效、大范圍傳播。」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指出。
3、提質升級,加強傳統文化資源的現代轉化
●《意見》提出,要凈化市場環境,建立更加嚴格的市場監管體系,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要清除制約因素,建立產品質量、知識產權等領域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健全黑名單制度,大幅提高失信成本;要制定激勵政策,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支持自主品牌發展。
目前來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數量優勢明顯。然而當前階段更需要從注重數量到注重質量的轉變,發掘產品背後的內涵與深層價值。「德國八千多萬人口,卻為世界貢獻了兩千多個品牌,許多品牌限量生產,而不是迎合市場、越多越好,這就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品牌意識。」歐陽友權說。
《意見》提出,要「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主要內容」,這也是文化領域品牌建設的方向所在。歐陽友權認為,文化品牌的未來發展要拓寬三大路徑:一是注重民族文化資源的現代轉化,二是扶持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意開發,三是品牌培育要有持之以恆的工匠精神,防止急功近利。
善用民族文化資源,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對我國文化「走出去」意義深遠。陳少峰指出,我國在對外品牌塑造和傳播方面不應局限於舉辦大型活動,還應逐步建立包括國家、社會、企業、城市、明星、項目產品等各層面的系列品牌。
「品牌是文化傳播的影響力來源,優質內容則是品牌形成的基礎。」在陳少峰看來,文化「走出去」最重要的是堅持「內容為王」,這就需要形成保護知識產權的氛圍。
實際上,中國文化元素在世界市場很受歡迎,好萊塢的動畫電影《功夫熊貓》《花木蘭》都融入了中國元素,並獲得很高的票房和很好的口碑;而我國卻少有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類似作品,因此不僅要善於運用傳統文化資源,更需要加入創意,並結合市場需求加強現代運營管理。
Ⅳ 文化資本:當文化成為一種資本時,如何影響著我們!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在很多的文章中看到一個詞語「文化資本」,文化和資本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他們在教育這個場域中又有著怎樣的生產途徑。
來談及文化資本之前,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歷史追溯。文化在最初並不是作為一種資本而存在,從著名社會學家孔德把資本的概念引入進文化之中,才使文化成為一種資本的概念,他提到:「資本來源於勞動,來源於人類能生產出超出其消費所需的產品的能力,來源於這些剩餘產品中一部分的耐久性,這些耐久性使得它們可以世代相傳和不斷積累,而這就是人類學所謂的「文化」, 這種「積累」的存在對於個人來說就是一種文化上的資本,這就是文化資本概念的最初開端。關於資本的解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問題進行了精彩的解釋和分析,但文化資本處於一種社會學的環境視角中,在這個方面,真正的代表人物是法國的著名社會學家布爾迪厄,也是由於他,文化資本在學界成為了一種用語,在教育領域也引起了長久的爭論與研究。
作為當代著名的社會學家,布爾迪厄在研究教育問題、文化消費問題和社會階層研究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資本理論,在文化資本的發展歷史中,布迪厄的研究使得文化資本這個概念得到了學界極大的重視。布迪厄第一次提出文化資本理論是在一九八六年的《資本的形式》一文中,文化資本這個理論范疇的提出是對傳統資本概念的一種突破,是對資本的概念進行抽象化而得出的。從本質方面來看,文化資本是屬於具體化的文化資源,人類的勞動實踐活動產生了具體化的文化資源,現存的世界是通過人的勞動積累而成的。布迪厄透徹的認識到了這些情況,認為勞動的積累形成的現實的文化世界。積累是社會的存在原因,才能夠把資本的概念到引入文化積累,布迪厄在《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一文中給「資本」下的定義是:「資本是積累的(以物化的形式或『具體化』的、『肉身化』的形式)勞動,當這種勞動在私人性即排他性的基礎上被行動者或行動者小團體佔有時,這種勞動就使得他們能夠以具體化的或活勞動的形式佔有社會資源」。通過從馬克思的異化學說那裡得到啟發,布爾迪厄也認為,資本能夠通過一些特定的條件異化成一種統治力量,迫使人們遵從資本的規則,「資本是處於客體或主體的結構中的力量,它也是一種強調社會世界的內在規律的原則」。布迪厄認為資本有三個方面,分別是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相互之間能夠轉化,並且把三種資本在社會中得到承認的狀態稱之為符號資本。
那麼,文化資本有何存在形式,布爾迪厄認為有三種存在形式。一是具體化的形式,「即採取了我們稱之為文化、教育、修養的形式,它預先假定了一種具化、實體化的過程。這一過程因為包含了勞動力的變化和同化,所以極費時間,因此它們的獲得必須由投資者來親力親為,衡量文化資本最為精確的途徑,就是獲取收益所需的時間的長度作為其衡量標准」;二是客觀化的形式,客觀化形式的文化資本一大特徵就是能夠具有傳承性,「在物質和信息中被客觀化的文化資本,如文學、繪畫、紀念碑、器械等,在物質性方而是可以傳承的」,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化的載體,最常見的就是文化產品。三是制度化的文化資本,制度化的文化資本最明顯的就是教育文憑,在布迪厄的《國家精英》就分析了這種學生通過進入名牌大學和培養群體精神獲得的學術資格,他認為學術資格「是官方認可的、合法化的能力,它和簡單的文化資本之間確立了一種根本的差別,那種簡單的文化資本則需要不斷去證明自身的合法性。在此情況下,可以清楚地看到體制性權力、自我表達的權力和捍衛信仰的權力的魔力,一言以蔽之,看到強迫他人接受『社會公認性』的權力」( 布爾迪厄著,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
在這三種具體的形式中,再將其納入到教育的領域中進行探討,得出了結論是讓人震驚的。擁有更多資源的學生能夠在家庭和社會中擁有更多的文化資本,比如較為良好的經濟基礎能夠提供較多的文化產品。較為優越的家庭環境能夠影響學生的文化和修養。並且最為重要的是這部分人能夠就讀精英大學的比例更大。換布爾迪厄的話說,就是不同階層的家庭在文化資本的影響下,實現了教育系統中文化的再生產,不同群體的學生再生產的結果很大程度上保持著父輩階層的原貌,這是一種隱藏在教育系統中的不公平。也是由於如此,布爾迪厄也就成為了批判教育學的代表人物,站在批判的角度來看待當前的教育。雖然,這個理論提出後受到諸多的批評,但是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偉大的理論,這個誕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理論,在今天的中國仍然是用來觀察教育的視角,很多人也因此藉助這個理論在學術上收獲頗豐。回到理論的提出者布爾迪爾來說,是很讓敬佩的,作為一個從家庭出身並不良好的學生,一步一步進入到法國的巴黎高師就讀,在其著作《國家精英》這本書中就是這種高師的經歷和觀察讓他更加的了解那個社會,他的這種人生經歷使他一直與法國的學術界頂端和上層社會保持一種警惕,對社會保持一種批評。但很巧妙的是他最後也成為法蘭西學院的院士,站在了學術界的鏈條頂端。他個人的這種批判視角落在了教育的不公平、社會的不公平,比如著作《文化再生產》《實踐理性》,當然還有一本關於個人的興趣、愛好和風格之間的不同而導致的人群的區分的《區分》著作。
透過其文化資本理論,能夠解釋諸多的教育問題。比如經濟條件和教育之間的關系,為什麼所有的人都想就讀最好的大學?文憑真的重要嗎?個人的風格和思維與未來的所處的階層究竟有多大的關系?這些都是值得思考。拿文憑來說,這是屬於布爾迪厄所說的制度性質的文化資本,依靠的這個文憑說明了這個人有能力獲得這個文憑,是一種證明方式;在學校中,認識了諸多同樣具有這樣文憑的人,這是一種資源優勢;能夠就讀這類學校,家庭付出或者條件大多數不會太差,這是一種家庭優勢。多方面來看,這種文化資本就構成了一種競爭力。我之前看過一本關於大學生入學情況變化的書籍,以北京大學和蘇州大學為例,分析了近三十年新生入學數據的變化。從總的來看,他們的這項研究是比較尷尬的,花費了多年的時間和經歷得出了結論並不是很讓人感興趣。他們也分析了學生的家庭來源的變化,也就是之後,才會經常說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比例在下降,然後才會有什麼農村地區專項計劃,這也算是一種貢獻。
其實,從布爾迪厄的文化資本來看,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這種理論,而是一種批判的方法,看待教育問題要有批判的觀點。特別是作為教育研究者來說,只有站在批判的視角才能夠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這種批評並不是詆毀也不是謾罵,而是一種對問題的發現和思考。很多人不喜歡聽到批判這個詞語,一方面這個詞語很有文革遺風,彷彿像是動不動就批判誰;另一方面誰都不願意聽到自己被批判,教育管理者不希望自己的措施被批判,教育研究者不希望自己的理論被批判,甚至學生也不想聽到有人說自己的錯誤。所以,只能夠是形成批判的思維,換一個讓人舒服的詞語去提出問題,這也體現了學術界風氣的狐狸氣質與圓滑。虛實之間,究竟有沒有批評的話語需要自己去領悟。
Ⅳ 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轉化的方式有哪些
按照布迪厄的觀點,資本是積累的勞動,文化資本就是文化資源積累的結果,這種積累的勞動能給行動者帶來潛在的收益。身體化文化資本可以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職業教育和生活工作經驗獲取;客觀化文化資本是通過市場交換獲取;體制化文化資本是國家政策取向的結果。
Ⅵ 文化資本的作用機理
現代企業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企業發展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的因果關系網。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時時刻刻與環境相聯系並相互影響。企業從環境中吸收能量、資源和信息,通過有目的地分配和調整,再輸出環境,形成環境與企業的組織系統。因此。研究企業的發展不能僅僅局限於企業內部,還要從系統論的角度考慮企業發展外部環境的影響。
首先,企業內部的文化因素是企業發展的內核,企業內部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內的三個層次的文化要素,它們相互作用形成的企業文化力可以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從而構成了企業的文化資本。而這三個層次的文化因素中,深層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又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其次,在現代企業理論看來,企業行為是所有企業成員及企業與企業之間博弈的結果,企業被認為是一種「關系契約」 的網路,企業利益為「利益相關者」 (stake—holders)按照正式或非正式的規則共同分享。企業經營理念的「最大化利益原則」 要考慮經濟效益(利潤最大化)、社會效益(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環境效益(人與環境的和諧)的統一。或者說,企業的發展受到人際關系的深刻影響,而不同的人際關系模式根植於不同的文化傳統的社會結構之中。
再者,「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思想深入人心,它包含環境與發展和諧共生的內涵,由此我們提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倫理觀(Ecological Ethics)。企業生態倫理從文化的角度來思考環境問題,它以價值理念的形式來影響企業發展。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這一作用機理可用下圖1來進行描述: 在企業三個層次的文化中,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主體組成部分,是企業文化的集中體現,反映和維系著文化的物質層面、精神層面構成的整體。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制度文化在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企業制度(enterprise system)在一個國家的微觀經濟結構中起著重要的主體作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或者說從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的過渡,可以說是文化的過渡,觀念的過渡。要造就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必須與傳統的自然經濟、計劃觀念徹底決裂,必須對建立在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基礎上的傳統文化理念進行堅決地改造,培育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型的公司制度文化。制度是形,文化是神,形神兼備是企業長壽的保障。具體來說,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子系統、一個層面,它是指在企業運行中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為所有f或大多數)成員接受或共同享的制度意識形態及與之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准則。或者說,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規則層面和秩序系統。它包括制度信念、制度倫理和制度價值觀等。其中,企業制度文化的核心是制度倫理。就企業制度文化的層次而言,可分為根本制度文化、具體制度文化和規章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管理制度三個方面。
在企業文化中,企業制度文化是人與物、人與制度的結合點,既是人的意識與觀念形成的反映,又是由一定物的形式所構成,即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制度文化既是適應物質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機制和載體。正是由於制度文化的這種中介的固定、傳遞功能,它對企業文化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集中體現,反映和維系著文化的物質層面、精神層面構成的整體。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制度文化在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中發揮著決定,陛的作用。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持久動力。企業的創新動力來源於企業家群體的創新精神。企業家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對於推動企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是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的核心, 是影響企業經濟效益最重要的非經濟因素,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屬於高層次的企業文化范疇。企業家精神涵蓋了企業家能力, 同時又有著更多的內涵。從這個意義上說, 企業家精神是比企業家能力更加稀缺的資源,對企業發展作用也更大。企業家精神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被激發出來,其中制度安排是最重要的原因。
企業家及其創新行為在經濟組織中起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主要在於他們對企業發展戰略和企業行為具有決定 陛影響。企業的創新活動直接促進了企業的發展,使得企業的生存能力大大增強,體現在企業內部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帶來的資源配置能力的提高和企業對外部競爭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的提高。
具體地講,企業家的創新功能影響企業發展的途徑有:
第一,創新活動使企業能夠領先一步。不論是成本、技術或是組織體系方面的領先使企業成為行業中的領導者, 其後的競爭對手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追趕;
第二, 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可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知識、人力資本、信息技術等軟性生產要素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視,企業的生產組織形式從集權到分權、從U型到H型到M型組織結構。都是企業創新的結果,實現了對資源的更有效的整合;
第三, 創新使得企業的適應能力提高。創新並不僅僅是企業根本的、全面的革新,企業的適應性調整也是一種創新。調整後的企業能更適應競爭環境的要求, 有了一個更高的發展起點。為企業的後續發展鋪平了道路;
第四,創新造成產品的差異化,創造出出奇制勝的機會。創新使得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與眾不同,這種差異化優勢是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從而使企業在競爭中獲得主動。正如德魯克所說,「創新就是創造一種資源,創造一種新的市場。」 學者們還預言,大量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進步為經濟增長提供了物質保證。而企業家精神的復甦則為經濟增長提供了精神准備和支持,企業家創新精神的復甦將在下個世紀創造更多的新企業,促進經濟的持續繁榮。
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是創新能力和創新文化的集合。芮明傑認為,創新能力是企業所擁有的能夠不斷創新並使之成功的內在特質。企業的發展需要創新能力的支撐。創新文化是指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 企業在創新及創新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創新精神財富及創新的物質財富的總和。它包括創新價值觀、創新准則、創新制度、創新的物質文化環境等內容。創新促進企業發展的關系如圖2所示。 近來的研究表明,企業所具有的競爭優勢與它所嵌入的社會關系網路是相關聯的。良好的人際關系和高度的信任感是稀缺的經濟資源,對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經濟效益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影響著企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
一般地說, 可以將企業的人際資本劃分為內部的和外部的人際資本兩個部分。企業的內部人際資本指的是企業內部存在的、有利於推動企業成員信任與合作、促進企業各部門間的溝通與協調, 從而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的人際關系網路。具體包括存在於員工之間的、員工與管理者之間的、管理者之間的和各部門之間的人際資本。企業的外部人際資本指的是企業外部存在的、有助於企業攝取各種稀缺資源的人際關系網路。它包括企業的縱向聯系(企業與上級領導機關、當地政府部門以及下屬企業、部門間的聯系)和橫向聯系(企業與其他企業、科研院所及高校、金融機構、中介組織等之間的聯系)。
從內部來看, 在一定的技術水平條件下,企業效率的真正來源是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而企業成員間具有良好、密切、相互信任的人際關系,則必然有利於增強組織整體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或「隊的忠誠」,從而普遍地提高組織成員在合作中的積極,陛。企業成員之間的忠誠信任關系提高了企業內部人員間相互熟悉和相互信任的程度,也即積累了人際資本,從而降低了後續交易中的交易成本。同時,簡化了企業的監督和激勵機制。降低了制度執行成本。保持企業員工的穩定,減少人事上的糾紛。這種約束力量還有助於提高企業內部員工的個人目標與企業整體目標的一致性, 克服「搭便車」 成為,解決委託代理成本,降低企業運行過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
從外部來看,存在的各種良好的人際資本同樣也可以節約市場交易中的成本。廣泛的企業外部人際關系網路可以發揮信息收集和傳遞功能。為企業獲取機會利益(它是指在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經濟主體利用相對信息優勢所提供的機會而獲得的經濟凈收益)提供有利條件,克服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所帶來的機會利益損失。在不對稱信息條件下,人際關系往往能夠提供一種信任機制。使經濟交易融入一些情感因素,為「關系網」 內成員間的合作、獲取更大的機會利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企業外部人際關系資本有利於企業攝取參與競爭所需的各種稀缺資源和爭取更多的經營項目,如某個業主只需要掌握單一生產環節的加工技術,並通過人際關系網路的支持,不必需要太多的資金就可以設廠創業。這就大大加速了小企業的形成和發展。熟人之間的交易也因相互之間的信任、長期合作而節省討價還價、契約制訂和執行費用。企業外部的人際資本對於市場交易費用的節約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總之、企業人際資本的存在有利於節約企業的內部交易成本和市場交易成本,從而促進企業運行效率的提高。我們用圖3來說明這一作用過程: 傳統的經濟理論認為, 企業對環境的社會責任,就是獲得最大化利潤,衡量企業發展的標準是經濟效益。環境惡化、資源短缺等全球性問題對傳統的經濟增長觀提出了挑戰。現代經濟理論則認為,企業的發展取決於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和自然環境的諸種力量的平衡。不考慮資源和環境的保護,經濟增長和自由貿易是不會持久的;企業生產從濫用資源和排放廢物中得到好處而把壞處轉嫁給社會是不公平的。在企業經營環境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 企業經營理念的「利潤最大化」 應轉變為「利益最大化」, 即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的統一。從生態倫理出發,企業發展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使企業經營符合生態環境保護,正確處理企業發展與生態倫理的關系。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時時刻刻與環境相聯系並相互影響。企業從環境中吸收能量、資源和信息,通過有目的的分配和調整,再輸出環境, 形成環境與企業的組織系統。恩格斯說過。勞動不是財富的源泉,勞動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向勞動提供材料,而勞動則把材料變成財富。經濟增長、企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相互影響,相互依賴。企業與環境的關系如圖4所示。
因此,正確處理好企業與自然的關系,建立和諧的生態倫理。是促進社會和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即在不損害社會利益、後代利益、生命和自然界利益的前提下,謀取企業利潤。積極改善和優化人、企業與自然的關系,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從而能持續地取得物質和精神成果。進入工業化社會以來,全球性的資源危機與生態破壞等嚴峻的環境問題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應做到物質利益、社會利益和生態利益的協調發展。這標志著人類進入了既重視讓會經濟發展又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時代」。人們渴望消費安全衛生的產品,享受舒適溫馨的服務,擁有清潔寬敞的工作環境,對隨意排放廢棄物、亂砍亂伐森林資源等各種破壞生態倫理的企業經營行為予以抵制和譴責,並到一定程度時採取法律的制裁措施。建立和諧的生態倫理還可促使人們重新審視過去經濟社會的發展模式,促使企業由粗放型經營轉變為集約型經營,在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倫理關系中實現企業可持續性發展,永保企業的活力,維系企業的競爭力。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文化資本(le capital culturel)是一種已被廣為接受的社會學概念,由皮耶·布迪厄首先提出。布迪厄和讓–克洛德·帕斯隆於《文化再制與社會再制》一書中首次使用到了此一名詞。在本書中,他試圖去說明法國在1960年代間教育支出的不同。之後經過了再次地闡述和發展之後,文化資本在《資本的形式(The Forms of Capital)》中被指為另一個形式的資本,並在《國家貴族(The State Nobility)》中被指為較高等的教育。對於布迪厄來說,資本在一個交易系統中扮演著一種社會關系,而且這一詞並延伸至指所有不論是物質性的或是象徵性的商品,那些商品是稀有的且在特定的社會組成之下是值得去追尋的。而文化資本即是指包含了可以賦予權力和地位的累積文化知識的一種社會關系。[1] 目錄 [隱藏] 1和其他類型的資本之間的關系2文化資本的類型3和布迪厄其他概念之間的關系4參考文獻5另見6相關閱讀
Ⅶ 城市文化資本的積累和發展需要哪些條件
城市文化發展需要的條件如下:
1、空間特徵,城市所處地理位置和環境,不可替代地成為城市第一層文化底色,使城市具有自己與生俱來、與眾不同的地域特色。
2、時間維度,城市的歷史和獨特的人文傳統是城市文化的第二特徵,是城市文化底蘊的力量源泉,是城市抹不去的文化烙印。
3、制度、原則,是城市文化建設能否順利、持續推進的工作基礎和保障,直接影響著城市文化的屬性、形態和發展,規定著城市文化發展的機制與走向。
4、物態環境,城市街區規劃,商業布局,產業布局,直觀而立體地凸現著城市的氣質、形象,是城市文化品位的顯性標記和感性認知對象。
Ⅷ 試論怎樣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1500字左右,謝謝
一是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軟實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國民的精神狀態、意志品格和內在的凝聚力,而這一切主要來自於人們對社會核心價值的認同。所以我們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提高我國國家軟實力的首要任務,堅持不懈的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最終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全體社會成員普遍理解和接受、自覺遵守奉行的價值理念,成為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
(1)大力實施文化產業空間戰略。鼓勵和支持我國東部地區,也就是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優先發展高科技的文化創意產業,完善專業化、富有創新活力的產業集聚,加快創新型城市的升級和功能再造,建設世界性的文化創意中心城市。為又好又快的實現這一目標,政府應重點扶持文化產業的高端部分,促進高科技和創意結合的新興數字化文化產業的發展。對於我國中西部地區,政府應促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涵養文化生態,重點發展依託於獨特地方文化的文化旅遊、文藝演出和文化產品生產。
(2)借文化產業與高新技術結合之機實施我國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戰略。雖然這些年來我國政府積極致力於文化產業的技術改造,將網路技術、信息技術、智能化技術、數字化技術等諸項新技術引入文化產業,但是這種行動並沒有上升到戰略高度,人們並未意識到這些高新技術為我國文化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迅速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甚至超越世界先進水平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這種認識上的不足,勢必體現為對文化產業與高新技術結合的投入不足,體現為投入行動的無系統性。為此,我國政府應該盡快制定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戰略,以戰略引導文化產業的技術升級。
(3)設計科學高效的財稅信貸支持體系。
第一,提高政府對文化消費的財政支持力度。國際經驗和國內實踐證明,文化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常常離不開政府對於文化消費活動的補貼。文化產業本身的發展,沒有文化市場的發展是不可能的;而且文化市場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政府補貼是拓展文化市場的重要手段。我國文化市場空間受制於民眾有限的購買力水平,難以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提高文化消費的財政補貼已經成為我國文化界的一致認識與心聲。
第二,鼓勵文化內容出口,建立文化內容出口退稅制度。
第三,對文化企業、文化園區和文化基地實施優惠性的土地政策。
第四,鼓勵金融機構為文化企業提供貸款支持。
(4)深入推進文化產業的行業結構優化工作。大力推動以市場手段為主,行政手段為輔的產業兼並重組,提高市場集中度,打造規模大、專業化、實力強的文化企業集團,促進龍頭企業的形成;以政資分開、政企分開為手段,促進文化企業的跨地區並購和經營,改變文化產業和市場的地域分割和地域壟斷的局面。
(5)針對不同產權類型和規模的企業實行不同的政策。具體而言:
第一,加大對中小型文化企業的支持力度,將扶持中小型文化企業作為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戰略措施來抓。近幾年來,我國以製造「文化航母集團」為目標,將大量資金投放在大型國有控股企業上。但是,正如德國的經驗所顯示的,在文化經濟中,中小企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主要部門。不僅如此,文化產業還有其特殊之處。由於文化產品和服務既有標准化、規模化、大眾化的要求,也有區域性、差異性、小眾化的特點,比起一般產業,文化生產單位更為豐富多樣,文化企業、社會組織、個體都能成為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而且相互不可替代。那些為不同的受眾群體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文化企業,小而精幹反倒是其優勢所在。此外,文化產品對獨創性要求很高,很多情況下一些文化生產單位常常以個體或人數很少的創意團隊完成。在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在當前乃至未來若干年裡都將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但是對於第三產業——尤其是文化產業而言,大學生正是產業發展的巨大資本,是我國的優勢所在。不過,想要發揮這部分人力資源的巨大潛力,政府必須加大對於中小文化企業的扶持力度,為這類企業的創辦和發展保駕護航。倘若政府能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那麼不僅能顯著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而且將會化負擔為優勢,借機迅速實現我國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和文化的大繁榮。就這個取向而言,國際經驗和我國香港地區的經驗都證明,企業孵化器是達到扶持中小企業成長的有效方式,借孵化器為中小文化企業提供財政資助和服務資助。因此,在「十二五」期間,我國應該尤其關注中小型文化企業,首先要賦予中小型文化企業以合法地位,然後通過建立企業孵化器的方式,向這類企業在政策、資金配置和服務方面給予廣泛和有效的支持。另外,政府可以通過建立文化企業的稅收優惠制度來鼓勵文化小企業發展。具體來說,我們建議,對於雇員5人以下,或者銷售收入50萬元以下的文化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
第二,在財政扶持上打通體制內外。政府要跳出國有、民營的界線,不再將做大做強文化企業的目標僅僅寄託於國有文化企業,而是從更廣闊的范圍內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只要具備做大做強的實力,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政府都可以扶持。民營文化單位其實是中國文化產業包括文化市場培育的最基礎的群體,面對壟斷的渠道,民營企業的議價能力非常弱。在財政對產業資金進行分配的時候,應該有所傾斜。為此,政府應該改變扶持對象遴選標准,一方面不再強調產權的國有屬性,另一方面強化對企業實力的要求。由於目前一方面國有企業集聚了大量優勢的資源,另一方面民營企業更具活力和發展潛力,作為一項臨時的平衡性措施,在「十二五」早期,政府還應該適度偏向民營企業,給予民營企業更多的支持。也就是說,在設計扶持對象的遴選指標體系時,給予民營企業更高的權重。
第三,加強對國有文化企業的監管。國有文化企業是行業壟斷的主力軍,因此加強對這類企業的監管,構成在文化產業避免壟斷、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的重點。對於「事業體制,企業運營」的國有文化事業單位,堅決剝離其經營性業務,使其轉變為純粹的事業單位。
(6)設立創意產業扶持基金。建立國家和省市三級文化發展基金,文化發展基金占政府支出比例的1%~3%左右。鼓勵企業、機構和個人設立文化發展基金,按非贏利機構進行注冊和管理。鼓勵文化風險投資。研究和建立促進文化投資的稅收和融資機制。
(7)延續《「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的措施,繼續促進數字技術、網路技術、智能化技術在文化產業的應用,提高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
(8)針對不同的文化產業領域,除了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工作之外,我們還建議:在電影和舞台表演領域,應盡快打造中國自己的全國票務網路系統,盡快制定和實施電影分級制度。建設覆蓋國內大中城市的票務銷售網路,可以把對國家文化安全具有戰略意義的終端市場把控在我們自己手中,有利於中國文化產業鏈的健全與發展,有利於扶持國有院團增強市場能力、擴大市場份額,有利於整合集成中國的文化資源和文化生產力,從而形成中國文化產業的強大國際競爭實力。電影分級制度的實質是對電影審查標准化、透明化的期待。長期以來,我國都沒有實行電影分級制度。雖然已經多次有人提出應該建立這樣一套機制,但是這一制度遲遲不見出台。我國對電影的審查就是通過對電影中某些鏡頭的刪減以達到讓所有年齡觀眾都可以觀賞的目的。所謂「眾口難調」,這種「老少咸宜」的要求對電影創作構成顯著的制約。由於目前電影內容的貧乏直接導致觀眾對影院的冷淡態度,如果分級實行,則電影創作會有更大的空間,畢竟分級制度能照顧到更多層次觀眾的口味。
二是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提高我國文化的總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我們要樹立強烈的機遇意識、發展意識,開拓發展思路,拓寬發展途徑,充分發揮我國文化企業的骨幹作用,壯大文化產業規模,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三是提高文化傳播力,不斷擴大我國文化的影響力。在當今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文化的傳播力已經成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決定性因素。我們一方面要不斷豐富和創新文化內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須花大力氣提高文化傳播力。要把提升主流媒體影響力作為提高文化傳播力的戰略重點,進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壯大總體實力,提高核心競爭力。
四是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支持文化建設,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力。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營造寬松和諧的發展環境,讓一切文化創造的活力竟相迸發,讓一切文化創造的源泉充分流涌,讓一切有志於文化創造的建設者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
Ⅸ 過去與未來:國有文化企業如何借力資本
「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試行,公開上市破冰啟航
國有文化企業資本運作,源於將文化領域與經濟規律聯系起來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探索。1978 年,財政部批准《人民日報》等 8 家新聞單位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1979 年又發文重申並在全 國新聞媒體中推廣這一管理模式。同年,上海電視台在電視上播出了我國電視史上的首條商業廣告。1985 年,上海廣電局開始在電台、電視台內部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這一時期,學界就出現了關於文化經濟的早期研究,並對「廣播電視經濟」「出版經濟」「報業經濟」「電 影經濟」等概念、業態進行了討論。黨的十四大以後,文化經濟研究 逐漸活躍,並開始從市場經濟的層面,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性、規律性問題進行探究,為文化企業資本運作提供了理論鋪陳。
國有文化企業資本運作展望
截至 2016 年底,我國 A 股市場共有國有控股文化上市公司 40 家,總股本合計 517 億股,總市值合計約 8000 億元。自對接資本市場以來,傳統資本運作的主要形式,國有文化企業都已有涉足,資本市場對提高文化資源配置效率的支撐作用日益突顯,國有文化企業多層次資本運作體系不斷完善。一些轉制企業在數年時間內實現了「事業單位—產品經營—資本經營」的跨越,這在我國企業改革發展史上並不多見。特別是較早上市的一些企業,依託資本市場的支持,創新經營機制,拓展融資渠道,形成了市場相對優勢。國有文化資本的市場化流動重組,促進了國有文化資產保值增值,提高了國有文化企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為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國有文化企業做大做強注入了新的勢能。當前,國有文化企業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作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助推器,國有文化企業資本運作也被寄予新的更高期待。
助力國有文化企業轉型升級。近年來,基於互聯網技術的新興文化業態迅速崛起,打破了傳統文化機構主導的生產和傳播邏輯,推動文化產業結構不斷升級。近幾年國有文化企業對新興業態的並購已成為外部擴張的重要路徑,IPO 融資及上市後再融資的項目,絕大部分也都與數字化轉型有關,如中影股份募集資金用於數字影院投資、數字放映推廣,讀者傳媒募集資金用於數字出版、信息化平台建設等。 在快速發展的市場環境中,轉型升級仍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傳統文化機構的戰略任務。2015年我國43 家報業集團中 31 家營業利潤出現虧損,較 2014 年增加 14 家。2016年我國電視廣告同比下降5.66%,第四季度有線電視用戶首次出現負增長。在產業格局深刻調整的背景下,依託資本市場支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通過資本運作直接引入新興業態資源,將為國有文化企業縮短轉型升級周期、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注入新的動力。
助力國有文化企業適度多元經營。國有文化企業主要脫胎於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按條塊設定業務領域,長期以來形成了單一經營的發展模式。文化生產具有突出的范圍經濟特徵,對內容資源的多次的開發利用、獲取多重增值效應可在其產業運作中充分發揮。近年來,資本市場涌現了浙報傳媒入股唐人影視、鳳凰出版收購傳奇影業等一些混合並購案例,推進了國有文化企業多元經營。隨著數字技術、網路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深化發展,不同媒介間的關聯性與互換性進一步加強,行業間的業務交叉日益普遍,媒介融合已成為產業發展的潮流。在融合發展的市場格局中,跨媒體、跨行業重組將繼續向縱深推進,推動文化生產組織結構、產品結構的深層次創新與變革。當然,現階段國有文化企業多元經營應該是在核心產品與產業支撐下的有限相關多元,是把核心競爭力延伸到力所能及的范圍、不同業務的價值能夠共享共用的多元經營戰略。
助力國有文化企業走向海外。海外文化投資不僅具有資本增值的意義,而且還具有文化輸出的功能。長期以來,我國文化走出去是以版權貿易、產品輸出以及文化交流活動為主要形式,近年來,國有文化企業的資本輸出逐步活躍,通過跨國並購進入國際文化市場,如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收購美國PIL公司童書業務資產,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收購澳大利亞視覺出版集團等。未來一段時間,世界經濟調整周期還沒有結束,許多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為了吸引外來資金都將出台一系列投資便利化措施。「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也將為文化企業資本輸出提供更大空間。國有文化企業還可在海外資本運作的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拓展,在跨國並購方面有更大的作為,成為文化資本輸出的重要推動力量,推動我國文化產業邁向更高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