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反權威文化是什麼

反權威文化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17 00:02:37

① 什麼是權威文化

中國的權威文化
在中國崇尚權威的文化氛圍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說的話,往往被人當成指導自己人生觀世界觀的不二准則。
但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話被人刻意或無知地曲解,背離了話語者本身的意旨與初衷,迷惑了天下萬千受眾……
1、以德報怨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 憲問》
萬萬沒想到原來在孔子這句「以德報怨」的後邊還跟著另外一段話,什麼話呢?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看完以後,幡然醒悟,原來我們都被某個斷章取義的孔子FANS給玩了一把!
當時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孔子的一個弟子問他說:師傅,別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養羞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說了,「你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報怨』,拿起板磚飛他!」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秦伯》
我們結合上下文的語境,很容易就能得出這句話正確的分句方法:「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話就是說,詩、禮、樂這三樣東西是教育民眾的基礎,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詩、禮、樂,好!讓他們自由發揮;如果人民還玩不來這些東西,我們就要去教化他們,讓他們知道和明白這些東西。這才是「有教無類」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
3、無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民間諺語聯對
這句來自民間的諺語本來應該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這本來是個很好的句子,里邊充分運用了對仗。顯示出了一份陽剛有力的氣魄,一個胸懷坦盪的男人形象就躍然於紙上,可惜勞動人民口耳相傳的這一句話,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謂的學高八斗的「君子」嘴裡就變了個味。為什麼呢?
這要從古時候文人的習性說起,在這副對聯式的諺語里,「度」為仄聲字,念著別扭,很容易讀為平聲字「毒」。那些對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學者們某天吃飽了沒事兒干,便發揮他們的專長自做主張,把這句改為「無毒不丈夫」了。
4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原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陽貨》
在《史記·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衛國之行,孔子「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丑之,去衛。」
大致翻譯一下這段話,時任全國教育勞模的孔老先生受衛國國君的邀請,來到了衛國參觀學習休養。但在這期間,孔老先生突然發現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來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並不是真正支持他來這教化衛國民眾的。尤其是那個衛靈公的老婆,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開炫耀,貶低了孔子。
孔老先生很郁悶,收拾行李就離開了衛國,離開之後,心情平復了,想起衛國公老婆那種仗著得寵、驕橫跋扈亂政擾民的爛事兒,就發了感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看看孔子的衛國之行,一切都明白了,他這話斷不是發神經突然開罵起包括自己老媽在內的所有女人,而是有一個特指的對象,這個對象,就是衛靈公那位老婆南子等人。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莊子·養生主》
莊子的這句話其實是這樣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我莊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對的知識是無限的,要我以本來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種永遠看不到邊的盡頭,這樣會搞死自己的」
6、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大宗師》
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雖然這並不是愛情最理想的狀態。當年街道居委會的老大媽就算再沒文化,這句話肯定是會說的。只是我們都沒曾想到,後邊還跟了一句「還可以相忘於江湖」
7: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
其實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說,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你們推崇的這句話,它的原意中根本沒有你們所需要的壓迫與歧視,卻恰恰相反,它說的是一個公平的道理:我們所有的人,所有的眾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② 什麼是主文化、亞文化和反文化

主文化

符合核心價值觀,它為組織中絕大多數成員所認可和共享,在組織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主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在一定族群中佔主導地位的文化,也稱主流文化,相同的,亞文化就是在這一范圍里相對處於次要狀態的文化。主文化就是被大多數人認同的價值觀,採取的行為方式,而亞文化是只有少數成員認同的價值觀及所採取的行為方式。

亞文化

又稱集體文化或副文化,指與主文化相對應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現象,指在主文化或綜合文化的背景下,屬於某一區域或某個集體所特有的觀念和生活方式,一種亞文化不僅包含著與主文化相通的價值與觀念,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價值與觀念。

反文化是西方犯罪社會學的一個概念。

反文化指的是否定和取消現存的社會文化。T.羅札克的《反文化的創作》是關於反文化論的主要代表著作。反文化作為西方犯罪社會學的理論觀點是基於20世紀60年代西方世界的學生運動提出來的。

研究反文化的犯罪社會學家認為:反文化的鼓吹者一般都是青年,青年人正因為具有反文化傾向,才提出否定和取消現存社會文化的主張,才出現包括犯罪行為在內的違反傳統觀念的行為方式。由於反文化具有反對現存文化的特點,因而它的價值取向與社會的主文化完全相反。

(2)反權威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組織主文化分為強文化和弱文化。

強文化對於員工行為的影響更大,與降低員工的流動率有更直接的關系。在強文化中,組織的核心價值觀得到強烈的認可和廣泛的認同。

強文化的一個特定效果是降低流動率。在強文化中,組織成員對於組織的立場有著高度一致的看法。

這種目標的一致性導致了內聚力、忠誠感和組織承諾。而這些特徵反過來有使員工離開組織的傾向降低。

③ 如何看待知乎反權威

每個人都是自大的,只不過有些人比較理智,但是有些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總是以為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然後他們就是那一部分少數人。

④ 反文化是不是都是負面的請舉例說明。

反文化是指某種文化內部摧毀其終極性價值規范的傾向。通常把一定意識形態支配下的抗議運動,視為反文化運動。如發生在美國的校園民主運動、婦女解放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反戰和平運動等,其實都是正面的

⑤ 什麼是一種反對權威崇尚自由的意識形態

我前面的微信的話,可以通過那個自由形式的一種轉體,然後改變它爭取的方式就可以好了

⑥ 威利斯的反文化現象是什麼

《學做工》開篇這樣寫道,「要解釋工人階級子弟為何從事工人階級工作,難點卻是解釋他們為什麼甘於如此」,這個問題的貢獻在於作者試圖去理解社會底層再生產獨有的邏輯、過程和機制,擺脫了之前社會再生產理論對社會各個階層分析時往往不加區別的做法。那麼,作者保羅·威利斯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呢?

書中第一部分為深度的「民族志」描寫,通過展現一個工業城鎮中12個出身工人階級家庭的「傢伙」從畢業前18 個月到工作半年這一時期的學習和生活經歷,從而揭開了「反學校文化」的面紗。所謂「反學校文化」,指的是被稱為「傢伙」的學生結成非正式群體,以抽煙喝酒、逃學曠課、「找樂子」各種方式來挑戰學校和老師的權威。在這一部分,作者展現了「民族志」的魅力,先擱置理論和先見到現場中去,只有「活生生的日常文化」才是學術想像力真正的源泉。於是,我們看到了各種有趣的細節,比如在畢業那天,「傢伙」們故意在午飯時喝醉,以這樣在年輕老師看來奇怪的方式攻擊學校;比如在談論「軟耳朵」或「書獃子」(循規蹈矩的學生)時,「傢伙」們會認為自己充滿男性魅力……

在「民族志」這部分作者並沒有去討論「反學校文化」具體的生成,但從書中可以知道,「反學校文化」很大部分來著「車間文化」的延伸(父輩的影響與打零工的經歷),另外學校教育體系也是催生「反學校文化」的土壤。結合書中第二部分的「理論分析」,我們大致也可以認為《學做工》並沒有否定「再生產」理論對資本主義教育體系的看法——學校教育不過是實現社會關系再生產的工具,工人階層所在的結構位置早已註定了他們的整體命運。保羅·威利斯認為「反學校文化」正是對教育範式的反抗,但反抗為何自覺淪為社會再生產呢?

「反學校文化」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它一方面反對學校教育,因為洞察到中學文憑對他們找工作沒有實質的用處,所以覺得沒必要把自由犧牲在學業上;另一方面「傢伙」們接受了體力和腦力分工以及性別分工的觀念,認為體力勞動才是男子漢該做的事。在離開學校後,「傢伙」們欣然地走向車間,他們對「車間文化」並不陌生,很快就能融入其中。當他們發現日復一日的勞動無盡頭時,事情已經晚了。由於喪失了向上流動的資格,「傢伙」們將停留在工人階級的體力勞動中,就此也實現了社會再生產。從這個意義上看,「反學校文化」只是社會再生產的一個環節。

「反學校文化」雖然沒有讓「傢伙」們逃離工人階級的命運,但在《學做工》的作者看來這並不是無謂和莽撞的反抗。正如他所說的,「文化生產的文化實踐,其功能在於洞察或看透他們的生存狀態,從而從他們的角度決斷出最有利的身份和行動,以及可提供的制約和條件」。「傢伙」們過早地拒絕了中產階級的價值,比如文憑,特別值得說的是他們意識到勞動與自我的分離,勞動不再是自我實現的過程,這一發現既是對中產階級的嘲笑,也是為他們長期忍受單調體力勞動的准備。相比於那些循規生,「傢伙」在車間幾乎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反學校文化」本來是通過對「廠房文化」的模仿才得以誕生,所以他們終究還是要快活得多。上述這些說法,是把「傢伙」看成一個整體,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階層整體的命運是無法翻轉的,能向上流動的只是極少數人。

在整體階級命運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傢伙」們的行為雖然是細微的反抗,但他們畢竟通過「反學校文化」嘲笑了資本主義社會主流價值,這樣讓未來生活不至於難以承受——在一樣的結局下,一開始的「抵制」終究是要比「接受」有更多的准備。

《學做工》除了揭示了開篇的問題,還對「反學校文化」有諸多深入的理解,正像作者在以後學術生涯中所堅持的:「通過對普通大眾活生生的日常體驗和實踐的洞察,去發現他們創造性的火花」。「傢伙」們的主體並沒有理論中消失,而是在他們的生活中「找樂子」。

⑦ 我想寫余華作品中的先鋒精神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寫呢

先鋒精神是反權威,反文化,反主體,反歷史的,既具有藝術創作的自覺意識,又表現著對既成社會規范和藝術傳統的叛逆或超越企圖。比如余華的早期創作《現實一種》《古典愛情》等,而你提到的那些作品都是余華90年代中期以後的作品,不算入先鋒文學了。他後期放棄了先鋒文學的嘗試。

⑧ 什麼是反文化

反文化是指某種文化內部摧毀其終極性價值規范的傾向。兩種說法具有互補性,且為不少論者接受,並以此認識反文化,便把一定意識形態支配下的抗議運動,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發生在美國的校園民主運動、婦女解放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反戰和平運動、環境保護運動、同性戀者權利運動等等,視為反文化運動。在認定中國「文化大革命」是反文化運動的同時,也把五四運動看成反文化運動,豈不荒謬?這種混亂,惹出了思索的不便和褒貶的錯位,其害不言自明。

其實,那個「反」字並不壞,如「反專制」、「反腐敗」、「反恐怖」,都是褒揚性概念。但「文化」(包括連帶的「傳統」)這個概念可並不全是中性的,而且還有相當的褒義成分,所以不分青紅皂白地在某種文化之前加個「反」字,這種文化的面目就不太好看了,如指「文革」沒錯,指五四運動則有誤導性,因此有必要做個梳理。

⑨ 請問道家反對建立有意志的權威,而建立無意志的世俗權威是什麼意思

閱讀全文

與反權威文化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8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