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哪個地區
大汶口遺址在山東省泰安市大汶村南,屬於華東地區。
❷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哪個地區
大汶口遺址地處山東省泰安市,位於泰安城南27千米處的大汶河畔。
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為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大汶口文化"內涵豐富,有墓葬、房址等遺存。出土文物有造型美觀的背壺、缽型鼎、鏤孔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磨製精細的石斧、石錛、石鏟、石鑿、骨器等。大汶口文化的發現,為山東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1982年,大汶口遺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❸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山東省。
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大汶河東西貫穿,將遺址分為南北兩片,北片在衛駕庄東,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遺址和命名地。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距今已有6500—4500年,延續時間約2000年左右,有早中晚期的區分。
遺址的特點:
大汶口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社會遺存,遺址總面積約82萬平方米,已發掘面積5400平方米。遺址內涵豐富,共發現墓葬、房址、陶窯等遺跡100餘處。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牙角器等生產生活用具。陶器主要包括紅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幾種。
大汶口遺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隨葬獐牙的習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為主。許多墓葬中還隨葬有數量不等的牲豬,表明當時社會已經出現了貧富分化現象,說明私有制已經出現。
❹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哪裡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
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總面積約82.5萬平方米,是約6100-4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於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
大汶口遺址共發現墓葬、房址、陶窯等遺跡100餘處,並出土了大量生產生活用具,表明當時社會已經出現了貧富分化現象,說明私有制已經出現。
大汶口遺址的發現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時期當地居民的埋葬形態,為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也為研究黃淮流域及山東、浙江沿海地區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歷史文化:
大汶口文化於1959年首次發現(大汶口遺址),考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考古學界即將大汶口遺址及其相類同的文化遺存命名為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文化形態。以泰山地區為中心,東起黃海之濱,西到魯西平原東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帶,河南省也有少部分這類遺存的發現。
❺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遺址位於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區大汶口鎮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而得名。大汶口文化的早期階段基本上只分布在山東和蘇北地區。
❻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哪個地區
大汶口文化遺址位於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區大汶口鎮,大汶河東西貫穿,將其分為南北兩片。遺址總面積80餘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大汶口遺址包括了大汶口文化發展的全過程,距今6400年,為新石器時代遺址。
❼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哪裡 大汶口文化遺址簡單介紹
1、大汶口文化遺址位於我國山東省。
2、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總面積約82.5萬平方米,是約6100-4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於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
3、汶口遺址平面范圍略呈東南-西北方向的圓角長方形,大汶河從中部自東向西穿過,將遺址分為南北兩部分。北岸面積約25萬平方米,南岸約20萬平方米,總體地勢北高南低。大汶口遺址包含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三個階段的文化遺存,尤以大汶口文化遺存最具代表性 。
❽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哪個省
大汶口文化遺址位於我國山東省。
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總面積約82.5萬平方米,是約6100-4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於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
汶口遺址平面范圍略呈東南-西北方向的圓角長方形,大汶河從中部自東向西穿過,將遺址分為南北兩部分。北岸面積約25萬平方米,南岸約20萬平方米,總體地勢北高南低。大汶口遺址包含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三個階段的文化遺存,尤以大汶口文化遺存最具代表性 。
大汶口遺址與大汶口文化的發現,是新中國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這支文化主要分布於山東和蘇皖兩省鄰近山東的地區,其年代大致在前四十四世紀至前二十四世紀之間。由於它的發現,使這個地區的史前歷史,從龍山時期上推了大約兩千年 。
大汶口遺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它的發現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時期當地居民的埋葬形態,為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也為研究黃淮流域及山東、浙江沿海地區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❾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哪個地區
大汶口文化遺址位於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區大汶口鎮,大汶河東西貫穿,將其分為南北兩片。遺址總面積80餘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大汶口遺址包括了大汶口文化發展的全過程,距今6400年,為新石器時代遺址。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安徽省文物局和固鎮縣人民政府聯合召開的「垓下史前城址考古發掘成果研討會」,在固鎮召開。專家們對史前城址取得共識,即垓下遺址是目前發現的、能夠確切認可的大汶口文化最早的遺址,是當時的中心聚落,也是當時黃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最早的城。對於研究淮河流域歷史文明具有重要價值。
❿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
大汶口遺址平面范圍略呈東南-西北方向的圓角長方形,大汶河從中部自東向西穿過,將遺址分為南北兩部分。北岸面積約25萬平方米,南岸約20萬平方米,總體地勢北高南低,大汶口遺址包含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三個階段的文化遺存,尤以大汶口文化遺存最具代表性。
遺址文化遺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隨葬獐牙的習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為主。許多墓葬中還隨葬有數量不等的牲豬,表明當時社會已經出現了貧富分化現象,說明私有制已經出現。
研究價值
大汶口遺址與大汶口文化的發現,是新中國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這支文化主要分布於山東和蘇皖兩省鄰近山東的地區,其年代大致在前四十四世紀至前二十四世紀之間。由於它的發現,使這個地區的史前歷史,從龍山時期上推了大約兩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