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拜拜的台灣拜拜文化
過年時候各個地方也是演繹著各種各樣的「拜拜文化」,這種「拜拜」的習俗在台灣尤為盛行,阿公阿嬤們也會時時嘴裡念叨:「拜拜用旺旺,來年更加旺。」這種文化盛行的背後也是詮釋著台灣人民的文化取向和心理特性。
台灣人對於神明凸顯的尤為謙卑,遇神拜神,遇佛拜佛,就連巨大的石頭、有「高齡」的樹木,都能綁上紅線或貼上紅紙來拜祭,並且美其名曰「石頭公」、「樹頭公」,瞬間覺得高大上了有木有。
台灣歷來移民眾多,台灣人崇拜神明的出發點在於紮根於本土,克服重重困難,並與當地土著和睦相處,融入到台灣這個大環境。長期與自然環境的抗爭中堅韌性格慢慢形成,但是為了身體康泰,諸事如意,自然希望得到神靈的眷顧,那種安身立命、棲身度日的觀念也是也是十分濃烈的。
說到拜神明,那自然少不了廟宇和神龕,在台灣,但凡有人祭拜的神明,都會有一座寺廟或一間殿堂。嚴格來講,「寺」和「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寺」多為佛教廟宇,供奉佛陀,由僧人居住;而「廟」古時有兩種,帝王家為太廟,百姓階層成為祠堂。然時至今日,也沒有太多人去在意這種區分,無一例外,每座廟宇都有其固定的日期舉行廟會,屆時,五湖四海的信徒如期而至,以各種方式表達著敬畏之意,每座神龕前也都堆滿了精心准備的供品。旺旺大禮包、旺旺仙貝等一系列產品越來越受到推崇,看來這「拜拜用旺旺,來年更加旺」也就是這么而來的了。
目前,神明崇拜已經演變成為一種文化創造和文化交流,迷信的成分也越來越被淡化,與之相對的,現在的神明崇拜從形式上也變得越來越人性化,一切以為了表達信眾們的夙願為主,雖然沒有了太多的條條框框的束縛,不過始終要記得,祭拜神明,一定要時刻有謙卑的心態,那條敬畏的鴻線,始終不可禮越哦。
Ⅱ 什麼是廟堂文化
廟堂文化,一般而言,庄嚴、大方、典雅,是公開的懸諸國門而儀態萬方。一句話,是透明的。相對應的宮廷文化,是猥褻、邪惡、陰謀、奢驕,淫逸,巧言令色,用美文偽飾包裝的華彩。
Ⅲ 台灣人的宗教信仰是什麼
台灣是一個民間信仰十分普及和盛行的地方,在台灣我們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教堂和寺廟。台灣的宗教文化可以說是十分的復雜的,因為台灣有著許多不同的宗教信仰,所以組成了多樣性的台灣宗教文化。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台灣文化 中有著怎麼樣的宗教信仰吧。
媽祖信仰
台灣人有一大部分是信奉媽祖。台灣興建了許多媽祖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383座。其中以北港的朝天宮香火最為旺盛,每年都會舉行北港媽祖繞境巡行的盛大慶典活動。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信奉媽祖的善男信女,便紛紛從全台各地湧入雲林北港的朝天宮,掀起盛大的媽祖生日進香活動。
道教
台灣的道教由大陸傳入。在鄭成功治台時,道教已以組織形式出現。1951年,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發起成立「台灣省道教會」,1968年7月正式成立所謂的「中華民國道教會」。道教府除設總會於台北外,還下設有台灣省、台北市與高雄市3個分會及各縣市分會。
佛教
佛教在台灣已有400多年的歷史。1949年,國民黨控制的「中國佛教會」遷台,1950年2月依法登記,並在各地設立分會。台灣佛教寺廟林立,信徒眾多。到2000年,正式統計的佛教寺廟為4010個,佛教職業人數為9304人,信徒367.5萬人。台灣還有多個佛學院與刊物出版。星雲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與世界佛徒友誼會名譽會長。
回教
台灣回教由閩南傳入。鄭成功收台後,信仰穆斯林的士兵開始在台灣依照福建泉州清真寺興建清真寺。日本統治時期,回教受日本殖民統治者的打擊,發展受到很大限制。國民黨退台後,約有2萬穆斯林到台。1950年,台灣「回教青年會」創建「文化清真寺」,成為回民誦經、禮拜與祈禱之地。台北市、桃園市與高雄市等地均設有清真寺,共計6座,有阿訇執掌傳播教義,並舉辦阿拉拍文講班。到2000年,回教信徒為5.3萬人,神職人員34人。
Ⅳ 台灣孔廟的歷史意義
有「全台首學」之稱的台南孔廟落成於明永曆二十年(1666年),是全台灣建成的第一座孔廟,也是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在台灣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台南孔廟的建立標志著儒學正式進入了台灣,成為台灣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台南孔廟的建立標志著儒學正式進入了台灣,成為台灣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掀開了台灣教育史的嶄新的一頁,中華傳統文化及教育由此在台灣島上傳播開來。
自此以後,台灣的文風初開,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開始播撒在台灣的土地上,並逐漸綻放出美麗的光彩。隨著清朝政府對台灣的加強管理,歷任的巡台長官都親自兼任台灣的學政(教育長官),凡設立的府縣均設立府縣儒學。因儒學是地方政府的官辦學校,大多設於各府縣的文廟(即孔廟)內,所以孔廟就成為儒教的主要活動場所。在台灣的孔廟中,最著名的就是台南孔廟和台北孔廟。
Ⅳ 「台灣文化」是一種什麼文化
台灣文化中以閩南人為代表的閩南文化、客家人代表的客家文化與外省人帶來的新文化在台灣共處融合。同時,還有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島文化。除此之外,由於台灣日治時期長達50年(1895年—1945年),加上當代的歐美與東亞流行文化對台灣的深刻影響,台灣文化也融合了日本、歐美等地的文化特色。
以傳統的農歷作為基礎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台灣屬於國定紀念假日。也有不少深具台灣特色的民俗慶典,如每年一度的迎媽祖北港三月十九、元宵節著名的地方民俗活動鹽水蜂炮、王爺繞境儀式的中元普渡時的頭城搶孤、三峽祖師廟神豬比賽等。由於台灣廟宇香火鼎盛,因此由大陸流傳而來的廟宇文化在台灣發揚光大,台灣的城隍,媽祖,關聖帝君等祭典活動成為台灣特殊文化,神祇陣頭結合武學和藝術的八家將、宋江陣、舞龍舞獅民俗表演變成台灣特殊技藝文化。
Ⅵ 廟宇文化的含義
寺廟分
佛教:寺、院、庵、堂,寺和院是和尚道場,庵和堂是尼姑道場。
道教:宮、觀、廟、祠
佛教寺院是皇宮式建築,道教廟宇是府衙式建築,道教廟宇分:大廟、廟亭、小廟。
但福建閩南和台灣,佛教和道教已經融為一體。
從廣義上來說,廟宇不僅僅與佛教一家有關。但在佛教中,廟宇就有許多種稱謂:如「寺」,最初並不是指佛教寺。
廟,從秦代以來通常將官舍稱為寺。在漢代把接待從西方來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寺,從此之後,「寺」便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稱。「寺」是佛教傳到中國後,中國人為尊重佛教,對佛教建築的新稱呼。如白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廟。還有石窟,那是開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築的一種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這種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兩種,一種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開門,三面開鑿小龕,供僧人在龕內坐地修行;一種為支提窟,山洞面積較大,洞中靠後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會拜佛。在蒙古語中稱「寺」為「召」。如大召、五當召等。另外,有稱之為布達拉宮、普陀宗乘之廟等。
在道教中,寺廟的稱謂也很多:道教創立之初,其宗教組織和活動場所皆以「治」稱之。又稱為「廬」、「靖」、也稱為靜寶。在南北朝時,道教的活動場所稱呼為仙館。北周武帝時,道教活動場所的稱呼叫「觀」,取觀星望氣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認老子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稱為「宮」,所以道教建築也稱為「宮」了。其它還有叫「院」、「祠」的,如文殊院、碧霞祠等。也有直接以建造者的園林地命名的,如明代睢州(今河南睢縣)兵部尚書袁可立所建之袁家山,其實是其在自己別業中所建供奉八仙眾神的道場。
儒家則稱之為「廟」、「宮」、「壇」,如孔廟、文廟,雍和宮,天壇等。
伊斯蘭教稱之為「寺」,如清真寺等。天主教稱之為「教堂」。
在原始或民間中,稱之為「廟」、「祠」,如舊時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賢哲的地方。叫太廟、中嶽廟、西嶽廟、南嶽廟、北嶽廟、岱廟等。如祖廟、祠堂(祭祀祖宗或先賢的廟堂),有武侯祠、韓文公祠等。
Ⅶ 台灣文化受大家歡迎,它有哪些特點
台灣的風土人情確實別具一格,值得去旅遊。但現在海峽兩岸的大氣候不太好,暫時不去台灣旅遊也好,但有關台灣的風土人情還是可以了解一些。
一、台灣的廟宇文化。
幾乎可以說,台灣是我國廟宇最多的一個省級行政區域。據統計,台灣大大小小各種廟宇數量高達10000多座,特別以台南、高雄、屏東居多。
這些廟宇以我國傳統的道教最多,其次是佛教,當然,也有其他各種不知名的教。其供奉的主要有民族英雄鄭成功、武聖財神關公、漁民保護神媽祖,以及道教的玉皇、菩薩、土地等,各方神靈都被台灣民眾供奉著。
在台灣旅行,不會出現人滿為患的場景,你完全可以放慢節奏,仔細的體會當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情懷,台灣這些年經濟發展確實比較緩慢,可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卻保留了很多傳統的東西,而且台灣人整體沒有那麼焦慮,大家都過的相對平和、寧靜,因此你在台灣旅行的過程中,也能感到身心都非常的放鬆。
Ⅷ 台灣寺廟有怎樣的特徵
台灣寺廟建築多為合院式建築,供奉的神明也與大陸有所不同。大陸寺廟多是一寺一神明,神像多壯觀;而台灣寺廟大多一廟數神,儒、釋、道、民間信仰眾神並處,卻也相安無事,神像則大多小巧玲瓏。
最華麗的台灣寺廟當屬龍山寺,建於清乾隆初年,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並祀奉媽祖、四海龍王、十八羅漢、城隍爺、註生娘娘、華佗、山神、土地公等。
台灣有種說法,「龍山寺是眾神的集今所」,意思是,龍山寺供奉眾家神佛,數量龐大。各大宗派的神在此雲集,信徒們大可各取所需,於是理所當然地成為宗教活動中心。
龍山寺既有如此大氣魄,平日香火非常鼎盛。在觀音及媽祖誕辰時,還會舉行盛大的祭典,前來燒香拜拜的人總是把廟堂擠得水泄不通。
細節之處,更見龍山寺的精雕細琢,該寺坐北朝南,采三殿式建築格局,俯瞰呈「回」字形。由前殿、後殿、東西護寶及中央的正殿所組成,布局方正肅穆。
殿堂宏大,氣勢庄嚴,門壁樑柱極盡精雕細琢之美,全寺彷彿是千萬件石雕、木雕、瓷雕所鑲成的宏麗的雕刻集合體,所以被毫無爭議地公認為台灣最華麗的廟宇。
龍山寺的前殿有銅鑄龍柱一對,姿態生動絕倫;中殿有銅鑄龍柱4對,雕工精細;所有神龕、供桌皆精鏤細雕,美不勝收,尤以正殿最富觀賞價值。
由於神靈多,龍山寺的祭日自然也多,該寺也就天天門庭若市,經常聚集著川流不息給神靈辦慶典的信徒們。
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大批香客來此進香;元宵節更是洶涌的人潮趕來看花燈;農歷二月十九觀音菩薩誕辰,則舉行大規模的繞境遊行,並在寺前廣場搭台演戲。
Ⅸ 台灣廟宇屋頂裝飾與大陸的區別
台灣廟宇文化有個特色,寺廟的屋頂上立著三尊神像。他們是誰呢?
即
~~「福祿壽」三星~~~~
●
福星站在中間,身著官服官帽,人稱「天官賜福」;旁邊一位手持如意的是祿星,代表陞官如意;而外觀突額長須,捧著壽桃的持杖老翁是壽星。但有時候你看到的是另一種情況,福祿兩仙分別換成手托金元寶和抱小孩的造像,故福祿壽三仙有時亦稱「財子壽」。
台灣之廟宇建築為構成台灣文化之特色,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廟,廟的年代早表示其地之開發早,廟的規模大表示其地方經濟力量雄厚。廟宇建築是閩南系建築中最主要的典型,因為它是信徒以最虔誠的奉獻,最昂貴難得的材料,加上匠人最大的心血,全力以赴完成的藝術傑作。在清代,它是一個同籍移民地區內聚力量及意志的總表現,除了儒學書院義學對知識分子的教化外,廟宇可以說是移民精神生活的焦點,沒有什麼能比廟宇更重要的。就如同西方那些經營上百年才能完工的殿堂一樣。
隨著社會結構漸趨復雜,祀神之種類亦見增加,有幾種廟宇就相應出現:
1.文昌祠——重視子弟教育,盼求第二代之發展朝向士大夫階層。
2.職業團體守護神祗廟宇——人口眾多,職業分化,各團體皆自然形成行會組織,首倡建廟祀神,如商賈之於關帝,葯鋪 之於神農大帝。
3.齋堂——社會日趨復雜,難免有不如意者,於是聚合禮佛誦經,祈求解脫苦海。
4.鄉土神祗之廟宇——移民基於地綠關系,守望相助以謀團結發展,如漳籍之開漳聖王,泉籍之保生大帝及粵籍之 三山國王皆是。
5.家廟及家祠——幾代之經營下來,有的基於血緣情感及共同利害關系,就 籌建家廟。連同前項,往往是分類械鬥或分姓械鬥時之精神中心。
6.文廟及城隍廟等廟宇——街肆發展成為城市,以郡城或邑治發揮地方政治、產業及交通功 能。而任官者則往往建文廟及城隍廟等宣揚教化,移風易俗。
這六種性質不同的廟宇與社會發展之過程發生極密切之關聯,也是台灣廟宇建築發展的背景因素。
台灣的寺廟,據1936年的調查統計約有3700多所,就創建年代分類,在1716年以前的有249所;在1816年以前的有1066所;在1886年以前的有1545所。其餘的或年代不詳,或後期所建。省文獻會在民國49年(1960年)的調查,已增至4200所,另有一些未登記的,或小型福德祠皆未算在內。這些廟宇中,以民間建的佔大多數,由官方建的如台南武廟、彌陀寺、彰化孔廟、節孝祠以及若乾地方的文廟、城隍廟等,為數只有數十所。而歷史較悠久的廟都是早期移民從閩粵的寺廟帶來香火或分身像再興建的。
至於一般廟宇多在聚落或城市之重要位置上,在丁字路口壓邪或市集的廣場旁邊。坐向多為南向或西向,這是台灣清代重要建築所喜用的方向。廟宇建築之稱有很多種,包括:1.宮,2.廟,3.祠(比廟略小),4.殿,5.家廟,6.壇(多為道教)7.寺(多為佛教),8.堂(食齋信徒),9.庵(尼姑),10.觀(道教),11.岩等。在形態上,也是有區別的,不過也逐漸大同小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