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談談你對儒家思想的認識急!
在先秦時期不被重視!
秦朝被焚書坑儒!
漢朝初期信封老莊的「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而不被重視
漢武帝以後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成為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作用:前期(宋之前)有利於統治者的統治
後期(明清)不斷的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儒家思想走向極端!
補充:
儒家思想:
又稱儒學,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宗教而稱之為儒教,最初指的是冠婚喪祭時的司儀,自漢代起指由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創立的後來逐步發展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流派,自漢以來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時期作為中國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華人的主流思想基礎。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奉儒學為官學的最後一個王朝大清帝國被民國取代以後,儒家思想受到了外來新文化最大限度的沖擊,不過在歷經多種沖擊、浩劫乃至官方政權試圖徹底鏟除儒家思想之後,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國社會一般民眾的核心價值觀,並在世界上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和民族傳統的標記。
儒家的思想和主張: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儒家哲學注重人的自身修養,要與身邊的人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對待長輩要尊敬講禮貌。朋友之間真誠守信用,「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為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統治者要仁政愛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對待其他人要博愛,「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對待上司要忠誠,「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對待父母親屬要孝順,「父母在,不遠游。」,「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尊重知識,「朝聞道,夕死可矣。」,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提倡人要到達溫、良、恭、儉、讓的道德境界。
儒家思想的特點和地位:
儒家思想不同其它宗教。一般的宗教,往往力圖一統宇宙,把「自然」、「科學」和「人」、「社會」的問題建立在一個體系之下,而人類對「自然」、「科學」的認識呈現日漸增長的狀態,因而過去宗教的設論不斷地變成謬誤;在當時無法理解的一些基本問題上,各種宗教則做了各種編造。儒家思想關注的並非「自然」、「科學」,而是人和社會,是人類永恆的課題,在這些永恆的課題上儒家思想建立起了具有永恆價值的價值體系。
『貳』 對儒家思想的認識和理解
儒家思想,是一種思想理論學派,源遠流長,影響深遠。
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當今社會,儒家思想都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廣為人知。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有不同的稱呼,這些不同的稱呼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比如,「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儒家思想的發展,孔子功不可沒。
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在儒家思想發展的初期,孔子奠定了儒家的思想理論基礎,並且收取了大量的弟子,比如儒家七十二賢者、三千弟子等等。
儒家成員眾多,口才又好。孔子周遊列國,帶著弟子們宣揚儒家思想,廣為人知。
漢代,在漢武帝的支持下,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儒家思想變成了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
儒家思想的種種特性,有利於統治人們的思想,再加上董仲舒等人專門收集各種統治思想的理論,致使儒家思想成為古代社會統治者的一種工具,禁錮人們思想,統治力量強大。
儒家思想橫行天下,其他思想學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擠壓,儒家的力量一家獨大。
強大的儒家,儒家思想有利於封建社會的思想統治,種種因素結合,儒家在古代社會一直占據統治地位。
從儒家思想的發展歷史來看,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以下幾個: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朱熹、王陽明等人。
這些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論,在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儒家思想上,有些人的理論比較科學合理,當今社會仍然有很多人崇拜學習,有些人的理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是歷史的產物,不太適應當今社會。
儒家思想,內容豐富,涉及到很多方面,有些人的思想主張還有不同,比如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朱熹和王陽明的思想也有很大的不同。
儒家的思想這么復雜,能不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儒家思想呢?當然可以。
用一句話來概括儒家思想,就是這樣的:做一個聖人。
做一個聖人,看起來很簡單的一句話,確實概括了儒家的思想。
無論是仁義禮智信,天人感應,還是存天理滅人慾,又或者是心學等等,儒家的不同代表人物,思想理論不同,本質上確實一樣的。
儒家的代表人物,大多主張人們做一個聖人。當然,聖人的定義是什麼呢?儒家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根據古代歷史的記載,來理解儒家思想中聖人是什麼樣的人的話,大概是這樣的:做一個聽從統治者命令的人,乖乖聽話,不要反抗。
儒家思想,很多人都有所了解,那麼,大家對於儒家思想的認識和理解,又是怎麼樣的呢?
祝所有努力生活的正常人開心快樂!
凡塵雲仙,當代詩人、作家。詩詞、對聯、文學文化、哲學,用心創作精品佳作,傳承發揚中華文化。
感謝關注和支持!
『叄』 我對儒家文化的理解
我對儒家文化的理解
儒家學說經歷代學者的加工改造,並與其他學說相互爭斗,或相互借鑒,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內容,經歷兩錢多年的風雨,最後終於凝聚成為民族進身精神的主要內容。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對我們民族的理想人格,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社會心理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儒家文化的創始人是孔子,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弟子三千,有七十二成名。他的教育思想就是儒家文化的最好反應。孔子的教育內容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其中道德教育又是教育的核心內容。他的道德教育以「禮」為准則,以「仁」為核心,「仁」含有「修己」與「愛人」兩個方面的意義。他提出道德修養應遵守的原則,即立志和力行,自省和自克,改過和遷善,樂道與安仁,鼓勵人們提高道德水平。
我覺得孔子注重道德修養的培育這一點很重要,也非常有必要。目前我國的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識方面的教育。因而,社會中出現了很多的高科技犯罪分子,如網上的黑客。現代的人太注重個人利益,因此缺乏了對他人的「仁」和「愛」,對物質生活的無限追求,導致了一些人的腐化墮落。
古代儒家文化很講求遵師重道,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教條。回頭看現在的學生對老師的態度與古人相比相差甚遠。尤其實在大學生中表現得尤其突出。如,上課經常遲到,缺課,課堂上不專心聽講,干其他事,路上見到老師不主動問好。這一系列的行為都是與儒家文化相背離的,應該加以改正。
我很喜歡孔子的教授的學習方法,如『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溫故而知新』;『學與思結合,學與行結合』等。孔子的教導使我受益匪淺。
儒家思想以「求善」為目標,講求「仁政」,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國古代各朝各代的興衰都很好的證明了這一觀點。古人提倡「以和為貴」當今世界是和平發展的趨勢,如果每個國家都推崇儒家文化的仁愛,博大,寬容,那麼我們的社會將發展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諧。
儒家文化將天人相應的世界觀,君民相維的政治觀,上下相依的倫理觀融為一體。以倫理道德為核心,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儒家文化以人倫為出發點,講究「三綱,五常」,儒家的這一思想為皇權的鞏固和集中,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障。今天來看,這些理論都極其荒謬,應當遺棄。而尊老愛幼的美德一直流傳至今。儒家講求齊家,治國,平天下。人人都應該有這樣遠大的抱負,而不會妄活一世,而無所作為。儒家文化代表;代表了中國的許多優秀傳統文化,如擔負歷史責任,注重整體利益,講求道德,關心他人,貴和持中,寬忍和平,豁達樂觀,以道制慾望、。
儒家文化還有很強的哲理。儒家的理想人格是聖賢,對統治者的要求極為嚴格,其代表人物有,周公,孔子孟子,蕭何,諸葛亮,他們都有高尚的人格。儒家的「八目」由遠及近,由小及大,由個體到群體的修養方法,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哲學體系。提倡「溫,良,恭,儉,讓」,修生途徑是:窮則獨善其生,達則兼濟天下。
儒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寶貴精神財富,對中華民族有著深遠的影響,儒學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在封建道德教育代替了宗教信仰,從而避免了社會陷入宗教的迷狂。儒學提倡用世進取,兼濟天下,講求修齊治平;儒學具有重視氣節,操守的傳統,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成為人們自覺維護正義,忠於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
儒學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沖突的一面,也有切合的一面。我國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正是對傳統文化吸取精華,去其糟粕,不斷改造更新,建設適合社會主義需求的新文化。
由孔子創建的儒家文化,並不是像西方哲學家所說的只是一種道德形而上,而是集哲學、宗教、道德、政治、經濟、教育、法律於一身的系統的思想體系,是人類在農業文明時期所形成的最為發達的學說體系。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它曾經為社會的進步起過重要推動作用。�
進入現代以來,儒家文化受到西方自由資本主義文化的沖擊,其在人類文化上的先進性和發達日益減弱,失去影響力。但它並不會消失,而是與異文化碰撞之後,以官僚資本主義的形式存活下來,成為中國社會變革與前進的攔路虎。在以「五四」為標志的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和李大釗開創了對儒家文化的批判運動,只可惜因歷史的原因剛開了頭又煞了尾。新中國成立後,沒能夠對儒家文化進行深入本質的批判。改革開放之後,官僚資本文化(儒家文化的新形式)仍然有強大的影響力。少數腐敗的公職人員及其子女,以權謀私,倒賣國家權力,侵吞國有資產,貪污受賄,形成其私有資本,構成了官僚資本主義存活並發揮其社會影響的社會條件。同樣,官僚資本主義也成為了腐敗群體的精神溫床和文化依託。
�
兩千多年以來,一直在中國歷史上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是不可能一下子消失的,它只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創造性轉化。對儒家文化的批判則是創造性轉化的開始,今後的歷程還是漫長而艱辛的。�
於丹這本書的後記為《〈論語〉的溫度》,稱《論語》為「簡單真理」,為「一口奇特的『向病』泉」。她的身心感受著泉水的「略高於體溫」的溫暖,承受著「溫泉的恩惠」,並希望她的大眾讀者也「溫暖地浸潤其中」,還要「讓後世子子孫孫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質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於因為可供選擇的機遇過多而倉惶。」�
不獨有偶,那位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上與於丹同台獻藝的易中天教授為於丹寫了一個序,名曰:《灰色的孔子與多彩的世界》,用「色彩」去呼應「小妮子」的「溫度」,可謂「色聯溫和」,頗有些溫馨和諧的審美味道,猛一看去這個世界真是像易教授說的那麼「多彩」了。
易教授說他「需要一位最具普適性的孔子。」於教授就喚來了一位能夠告訴我們如何過上「快樂的生活」的孔子。易教授希望「灰色的孔子」「卻是單純的,單純到沒有色彩,沒有性別,沒有時間和空間,只有溫暖。」於教授就給大眾讀者喚來了一個「略高的體溫,千古恆常」的孔子。對於教授喚來的孔子,易教授當然是歡迎的,那序就是他致的歡迎詞,說:「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學者的孔子,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歷史的孔子,更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孔子。但我知道,這是我們的孔子,大眾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遠的孔子。」他還接著用歡迎詞慣用的口氣強調說:我們需要這樣的孔子。我們歡迎這樣的孔子。
易教授的口氣太大了。孔子不只是「我們」(易教授與於教授)的,還是「大眾」與「人民」的,又是「永遠」的。�
稍有些名氣的名人就可以為「大眾」和「人民」代言了。有多少人在假借「大眾」和「人民」之口在販賣囊中之私呀!這就是那些「半部《論語》修自身」(於丹語)的名人們的專橫表現。�
更可悲的是那些「早晨5點鍾」就去排隊等著於丹簽名售書的讀者,他們已經作為「大眾」而被易教授專橫地代表了。這些大眾讀者職業不同,年齡從3歲到83歲。3歲的還好,沒有公民權,易教授不能剝奪他們沒有的東西。3歲的孩子一定有家長帶領吧?否則恐怕連書店也找不到的。3歲的孩子需要什麼「顏色」和「溫度」的孔子呢?《北京晚報》沒有提及,這家媒體只提及了他們的年齡,年齡小和年齡老如今都成了「炒點」。給一個3歲的孩子簽名售書,到底是一種榮譽還是一種恥辱?這真有些像將加濕器賣給瓜棚里的瓜農,後面的話我就不必說了,說出來怕影響了孔夫子的「色彩」與「溫度」。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文化修養的讀者排著是隊買同一本於丹的書。他們除了有以上的差異,但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喜歡於丹的書,認為於丹寫了一本好書。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百家講壇」上聽於丹講過這本書的內容,還有些人雖然沒聽過,但也聽別人說過這本書是本好書,因此也對它有了強烈的期望值,期望閱讀後受益。他們閱讀後很容易接受於丹的有毒的思想,很少有人能有批評於丹錯誤的能力。聽說於丹還要接著在「百家講壇」上講《莊子》,當然也是要出《於丹〈莊子〉心得》的,但願她別再犯太嚴重的錯誤。否則一個「小妮子」該害多少人的心靈啊!排隊購她的書標志著大眾文化素養的普遍下降,標志著不同年齡段的幾代人精神素質的持續惡化,標志著社會文化的整體滑坡。�
打住閑話,書歸正傳。我是想說無論是序還是後記還是整本書,對孔子的儒學都是推崇備至的。在21世紀的孔子的故鄉,如果還不能對儒學進行理性批判,還不能不遺餘力地揭出其現實表現的弊端,我們就不能對於傳統進行創造的轉化,也就不能建立一個新的充滿 對儒家思想雖然沒有做過很深入的研究,但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知道自己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的,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儒家思想已經不再是一種簡單的文化思想了,它已經作為一種精神,流傳在我們的血液里了,所以我們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也就無可厚非了。
其實,我們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有很多東西,我們並不用刻意去接受它,它便悄悄地被你容納了。儒家思想在中國人們的思想內傳承,也就這個道理。
根據我個人的實際來看,我覺得自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這並不說明我是一個很傳統的人,我只可以這樣說,儒家思想做為我們的民族思想,我已經被它深深的同化了,並且我已經接受了這一種思想。
近代以來,人們由於深受封建社會的迫害,因為人性的壓抑,人們試圖突破這種壓抑,於是便興起了打破傳統的思想,他們認為儒家思想是罪惡的根源,我們必須要突破這種思想,才能釋放人格,因此就有了「五四」時期的「打倒孔家店」和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運動。雖然五四運動是社會的進步發展的結果,它提出的口號也無可厚非,因為這是一種思想突破所要做出的犧牲,儒家思想就作為這種思想突破的擋箭牌了。
綜觀歷史長河,儒家思想的發展,在各個時代都得到了不同的發展。因為儒家思想一直作為中國人民的正統思想,特別是在封建時期,儒家思想已經作為一種統治工具了,由於長期受這種工具的壓迫,人們精神已經被這種思想牢獄了,所以人們想突破這種牢獄,因此一有機會,便喊出了「打倒孔家店」類似的口號。在這里,儒家思想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思想了,它已經作為一種統治,一種壓迫,人們所以想去打破它。
在「五四」時期和文化大革命時期人們為什麼會那麼強烈地反對儒家文化呢,就是人們已經對封建這種制度深惡痛絕了,連魯迅這種主張「拿來主義」的人,也對封建思想深惡痛絕,因此人們難免會想到打破儒家思想。
其實在我認為,儒家思想作為一種思想,它應該沒有什麼罪惡的,不過一種思想,必須服務於社會,正因為它要服務社會,它必然會被統治階級利用,封建社會就是如此,他們一方面在繼承這種思想的同時一方面在篡改,他們要用這種思想麻醉人們,統治人們,壓迫人們。所以我們所批判的儒家思想,是在批判整個社會。
在現代化社會的今天,我們仍然在強調著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我們仍舊尊奉儒家思想的經典《詩》、《書》、《易》、《禮》《樂》、《春秋》,這就說明了儒家思想還是深深地在影響著我們的社會,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傳統的東西不一定是壞的,儒家的傳統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在高度發展的現代化今天,我們依舊在學習,說明儒家思想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不該摒棄這種思想,而應該有選擇地去學習。
『肆』 關於儒家文化
關於儒家文化的一孔之見
一、 先秦儒學屬原創性文化,其思想邏輯是樸素、直觀和不完整的。它很難與現代文化接軌。先秦儒學的思想邏輯也隨著存在和意識的發展而不斷改變和深化。
孔子建立的仁學體系,更多地從內心覺悟和體驗層次去闡發。孟子除了繼續於孔子層次去建樹,也從政治的主導層次和社會效應,即內心修養與覺悟所依託的社會外在環境因素方面去思考。顯然比孔子思想上了一個台階。荀子似與孟子有觀念沖突(性善與性惡),卻比孟子出色的就是擴大對人的外在環境因素去思考道德問題,因而側重於「禮」的理念研究。禮的范疇是儒家本份思想的重要范疇,是綱常倫理的道德性范疇,是人的角色規范性的范疇。同時在本體論方面,禮的范疇也是社會等級結構性和秩序性的范疇,是事物運動過程的條理性范疇。,是人與人聯結的社會關系性范疇。從禮的邏輯去體現「仁」的思想展開的社會實在,這是荀子對孔孟思想的重要貢獻。後儒所研究的理一分殊的哲學邏輯,是禮的理念邏輯展開,研究人的本質,即性命學原理(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也與禮的邏輯銜接而來。從孔子的仁學、孟子的仁政,荀子的理學到荀子學生法的理念,匯流到儒家體系中,形成儒家的原創文化。
二、 在先秦諸子學說中,儒家僅屬一家,各家爭鳴,相互影響。對儒家影響最大的,就是道家和後來的佛家。儒、道、佛三家卻在研究宇宙人生問題。道家觀念十分明確「道法自然」宇宙本源為無,無中而生有,卻又歸於無。人自身是自然物,等同於物化「莊周夢蝶」,所以,人來去歸屬自然,一切人為因素,包括政治法律,仁義禮知,情念欲求等。都會違背自然會招致自然懲罰的負面結果。道家思想顯然是違反人的社會存在的邏輯,不過也彌補了儒家思想的一脈。《易傳》成為儒學經典,理道,理氣,道器,象數,大中,易禮等系列范疇一直是後儒思想體系的重要范疇。人在順應自然規律而從事物質生產過程中,如何進一步認識自然(知能)和享用自然(情慾),確定人在自然界的主體地位,以及道德主體的社會效益等問題上,先後產生「理在氣先」,「道在器先」的宋明儒學和「理在氣中,「道在器中」的明清儒學。
佛家比道家高明的地方,它不談論自然,而是關注人自身問題。從漢初的無為政治,漢武的有為政治,到漢武有為政治的失敗,接踵而來的西漢東移,南北朝動亂,人慾橫流,致人為爭斗,貧富懸殊,豪強兼並,社會動盪不已。政治作孽和人自作孽的現象十分普遍和明顯,這些都不是道家自然觀所能解釋的。人為因果,輪回報應的佛家觀念,教化人們善根善終,七情六慾全去掉,心定方六根清凈。佛家理念也不符合人的社會存在的邏輯,不是解釋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體系。但是,人為因果的理念融入儒家體系中,使後儒注重研究道德教化的社會效益。宋明道家所研究的社會效益就是整體的道德自覺,希圖「曰利」的普及大眾齊同於「曰義」的君子覺悟階層,顯然是不可能的,不符合人的社會存在的邏輯。明清實學堅持先儒道德調諧的主流大方向,視人的道德心態和人際的道德調諧,社會本體的健順運作,發展社會物質效益的終極目標三者匯結到理道的邏輯原理里,這便是「始奏以人,中奏以天,終奏以物」的理念邏輯。「消息者道也,勸天下之豐者和也,養衣食之源者義也,司財物之生者仁也」,「廉恥禮樂之情,為生物理財之本」其意蘊明了。
三、 批判和兼容道佛思想,復興儒家文化,先後出現了宋明道學和明清實學。宋明道學和明清實學都在改變先秦儒學,但誰更能契合先儒思想,起著承前啟後的銜接作用?我想,在堅持先儒主流方向的前提下,能否將先儒思想的朦朧性轉向清晰化,樸素性轉向博大精深,直觀思維階段走向辨證思維階段,未涉及的哲學問題提挈出來,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比如:情慾問題一直是困擾不斷和急待解釋的社會問題,先儒倡導的推己及人的觀念和禮義規范化原理,並無排斥情慾,而要人們按照本份去合情適欲,也因生產力落後而提倡節欲。這是符合當前的社會存在。然而,情慾可走兩極,義利相合相離。先儒直覺思維無法涉足,深化必走向辨證。明清實學所論「於天理達人慾,於人慾見天理,只為仁恕之別」,「情有不可而必可,匡之以義以扶之」。「智愚之別,義利之分;義利之別,利害之分。」辨證思想昭著,積極人生觀可見。宋明道學則從道德教化走向人性禁錮,它強調理道至上的道德原則。在政治主導層次推崇君權至上和等級森嚴。在形下層次則以「定命」的本份思想去抵達整體的自覺。「天命之謂理」,「存天理去人慾,顯然,它和道釋一樣,都是不符合人的社會存在的邏輯。明清實學批判地兼容道佛文化,克服了宋明道學的偏極性,走向經世治用,完成了先儒文化的更高復歸。
儒家文化的更高復歸可體現在兩個方面:
1、 先儒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經秦漢——宋明階段後的徹底消失,皇權專制弊病百出,嚴重地阻滯了社會的發展,已為明清思想家敏銳洞察予於深刻批判。一是消失了先儒的民本思想「以我之私,為天下之功。」「變天下之公法為一人之私法」。二是調衡的君臣上下關系轉為森嚴的等級關系,「為上易驕,為下易諛;君日益重,臣日益卑」。如此政治環境,必然造成「勢尊必蔽」的現狀。加劇於政治黑暗和社會黑暗的局面。三是帝王世襲制乃封建王朝改朝換代的直接成因,「十數世有二、三賢君……其餘非暴即暗,非暗即辟,非辟即儒。儒君蓄亂,辟君生亂,暗君召亂,暴君激亂。四是總結了封建王朝改朝換代的歷史經驗,提出「君相之權籍大——士庶之窮通生死——治亂循環之數亦大」的歷史邏輯,明確地指出士庶之窮通生死,是推動治亂循環,改朝換代的社會主流力量。無疑從歷史哲學的思維高度,豐富和發展了先儒的民本思想。
2、 先儒原創文化所具有的思維直覺性,朦朧性和不完整性,為明清思想家重新作時代性解釋,轉化為清晰性,辨證法和博大精深的哲學體系,如天人關系,「音容為天,言事在人」,主客體的哲學涵義清晰和明確。先儒的「天命之謂性」的命題。明清思想家改變為「天命之性其原,氣質之性其都」,對人性問題的研究更具深刻化和豐富性。《易傳》所述的象數范疇,非常含糊,而明清思想家思緒明朗:「天地萬物已然之條理,」即象;「健順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為性之至理」,即數。象數互生原理,與大中關系「大者,中之撰也:中者,大之實也。」及常變,《易》禮,理勢等系列范疇聯結而表明的社會實體運作的進化原理,產生繼善成性的社會效果。.…..如果說明清實學是先儒原創文化的更高復歸,進一步而言,明清思想比較接近現代思想,因而是研究古今,中西文化的契合點,是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立基點。
四、 先儒原創文化有個更高復歸階段,為什麼沒有發生應有的文化效應,至今仍未為我們所認同,這確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一個社會能否健順發展,一是有賴於上層建築所主導的經濟基礎,社會制度能否適應和促進物質生產力的發展;二是有賴於思想文化能否主導和引導社會意識文化走向健康和諧方面發展。明清之際的思想文化即有更高復歸和啟蒙(蕭教授語)的雙重意義,按照正常發展走向,專制王朝敲響喪鍾,更新的社會制度年代出現,應該露出曙光。然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落後文化的滿清皇朝對中國的統治,熄滅了更新時代的曙光。
1、 帝制不僅頑固地持續下去,甚至愈益奴性化。以皇帝與大臣互相稱呼來講,明朝之前以君臣相稱,清朝則以主子,奴才稱謂。民族分為等級,一滿二蒙三漢,作為先進文化,且走向啟蒙,文化復歸的漢族人,處在被統治和奴役的位置,可想而知,在落後的社會上層建築所統治的社會制度下,焉能對社會有福音。
2、 鞏固滿清統治,籠絡漢人之心,滿清統治者亦搞了四庫全書等文化工作,但是他們不會讓不利統治者的思想文化流傳。明清思想家不同程度備受壓抑和走向逃亡,反專制的書籍也被列為禁書,有復歸和啟蒙雙重意義的思想文化逐漸寂靜了。
五、 滿清專制的加劇,明清實學的寂靜,走向復歸和發展的儒家文化中道夭折了,它嚴重地阻滯了近代和現代的文化進程,也使傳統文化成為文化建設的沉重包袱。孔孟程朱合一的儒家文化模式的認可和沿襲,西方文化的撞擊,顯示了傳統文化的滯後,蒼白和無所適從。五四以來,一代代中國學人在探討古今,中西文化問題上,流向年青反傳統,年老入故書堆的無止循環。直到如今,海內外新儒家希圖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發掘道德文化一枝,彌補西方文化的缺陷,願望良好,卻難越過中國國情文化這一關。特別是經過對文革的深刻反思,對傳統文化演變規律性過程的認真研究,鄙人認為,孔孟朱程合一的儒家模式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貽害無窮。比如,先儒提出的「天命之謂性」的命題,是研究人的綜合素質的范疇,它不僅有道德意義,並有知能,情才素質在內。宋明道學以的「天命之謂理」去取代「天命之謂性,」「性即理」,使先儒具有豐富內涵的哲學命題,流入到凝固的本份思想和命定的角色規范原理方面,成為一道封建禮教的枷鎖。明清思想家提出「天命之性其原,氣質之性其都」的命題,「天命之性其原」,表明人的綜合素質所倚源的外界環境為客觀條件,從而肯定環境造人,人的社會角色決定其綜合素質的意蘊。但是,人的個性,自覺能動所具有的變化氣質,包括對社會的洞察力,認知能力和進取能力等,都是「人能弘道」的積極因素,「我性自天,不能自虧;我才自命,不能自逸;我情自性,不能自薄」。這與定命不易的「天命之謂理」觀念分途而行,匯流到「氣質之性其都」的內涵里。
「天命之謂性」與「天命之謂理」 兩命題邏輯相違。社會發展,也應該是人性逐漸開啟和發展的歷史。原創文化的人性本份思想向禁錮人性方面走入一步就是謬誤。「天命之謂性」與「天命之性其原,氣質之性其都」兩命題有著直觀思維走向辨證思維的邏輯銜接關系。孔孟程朱合一的模式錯位,孔孟明清實學合一的模式符合儒家的文化邏輯和文化演繹。然而,明清實學的寂靜,致孔孟程朱合一的模式沿襲至今。這是傳統文化的極大不幸,也導致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種種誤解。經過文革磨難的一代人,深切感受到宋明道學的文化弊症及對現代社會的負面影響,深切感受到明清實學對建設現代文化體系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將寂靜的明清思想文化重新恢復,恢復到先儒原創文化更高的位置上,成為古今,中西文化合流,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立基點。
『伍』 對儒家思想的理解
1.積極影響:儒學是中國數千年來一脈相承的正統文化,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了廣泛影響.
(1)以儒學為核心的思想是封建正統思想,對鞏固和延續封建統治,保持國家的統一和穩定,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2)儒學成為中華文明寶貴遺產的重要部分.其勤政愛民和任用賢才的主張、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等,在現代社會仍有很高的價值.「和為貴」和「君子和而不同」有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儒家思想至今仍體現其獨特的魅力,顯示其明顯價值.
(3)儒家思想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影響,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的主體就是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至今在日本、韓國、東南亞乃至歐洲影響巨大.
2.消極影響:儒家思想對鉗制人們思想,阻礙科學的發展等也產生了消極影響.
(1)儒家思想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神化皇權,作為封建文化的載體,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促成保守、封閉的民族性格,不利於民主與科學精神的形成.
(2)倡導「三綱五常」的道德戒律,宣揚封建禮教,扼殺人性,負面作用極其明顯.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
『陸』 談談你對儒家文化的認識與理解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學說為指導思想的文化流派,為歷代儒客信眾推崇。
儒家學說為春秋時期孔丘所創,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儒家學說經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後學的傳承和發展。
戰國時期儒家內部分化形成的八個學派。八派之說,始見於《韓非子·顯學》:"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式之儒。"從《論語》看,孔子思想具有博大而多面性的特點,孔門弟子對孔子言論的理解難免各執一端,而儒家和墨家同是當世之顯學,所以,韓非認為:"故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捨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據《荀子·非十二子》記載,在戰國百家爭鳴中,儒家一方面同其他學派激烈論爭,另一方面自己內部各派爭論也十分尖銳,"孫氏之儒"的荀子,甚至批評子思和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儒家八派正是儒家內、外論爭發展的結果。
文化特徵
其一、以孔子為先師,為思想領袖;
其二、以《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等書為經典;
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與禮的一種張力結構;
其四、由內聖而外王,通過內體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學;
其五、尤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為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不尚武?
無知者往往無畏!謠言傳播於愚昧人中間,謠言止於智者。
我們看看儒家的老祖宗孔子,孔子提倡教授的「六藝」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射」與「御」就是射箭和駕駛戰車這兩門武藝,孔子把學習射箭和駕駛戰車作為儒家弟子的必修課。
儒家重階級?
道家有道家的平等,叫「齊物」;儒家有儒家的平等,叫「天民」。中國人沒有生來就分貴賤的:人無生而貴者,因為都是天民,天生就是平等的:有教無類,人人皆可為堯舜。
當代一些非儒學者根據民間口頭評論將儒釋道三家對中國發展貢獻做出如下評論:「治世道,亂世佛,由治入亂是儒家。」
『柒』 儒家文化是指什麼
儒家文化指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文化流派,是傳統文化的核心與主題內容。
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儒家學說備受歷代統治者的推崇,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
如今,儒家所提倡的一些思想道德已經成為社會的基本准則,儒家文化在當今社會中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捌』 對儒家思想的認識。結合現實,談談對儒家思想的認識。
一、儒家思想文化對現實的積極影響
儒家思想文化的精華在歷史傳承中經過磨練、積淀,成為我們民族的智慧、精神和美德,具有人類共性的永久價值。
1.儒家提出一系列道德范疇、命題、思想豐富了中國傳統道德寶庫。儒家文化屬人倫文化,它提出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節、恥等,蘊含量十分豐富,每個字都能寫一篇大文章。如果抽象出它們的一般意義,加以選擇、加工、發揮,就能成為精華。如「仁」,是儒家道德規范體系的核心,「仁者仁也」,強調了人的社會屬性和本質;「仁者愛人」,反映了利他精神;「克己復禮為仁」,要求人應該有道德自律意識;「殺身成仁」,彰顯了堅守信念、不怕犧牲的決心。又如「忠」,拋開它的忠君和愚忠的具體含義之外,可貴之處在於忠於職守、勇於負責,完全可以把它用在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方面上。又如「孝」,是任何人、任何社會都應具有的美德,封建社會過分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孝」,而忽視父母對子女的「慈」;現在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家家體現的是過度的「慈」,很容易丟掉傳統的「孝」,所以,當今更需要強調「孝」。此外,「義」即正直、正義,「禮」即禮貌、禮儀,「信」即誠信、信譽,「溫」即和藹、平易,「恭」即謙虛、敬人,「儉」即勤儉節約,「讓」即寬容忍讓,「廉」即清正廉潔,「節」即骨氣、氣節,「恥」即自尊自愛等,它們的一般意義都可以繼承並發揚光大,為我們的個人品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建設服務。
2.沖破天命鬼神的理性精神抵抗了宗教對人們思想的侵蝕。儒家思想對鬼神問題持謹慎態度,「子不語怪、力、亂、神」,「未知生,焉知死」,具有無神論傾向,否定超自然救世主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同時,引導人們注重「現世」生活和實際問題的解決。孔子的學生問什麼是智慧,孔子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體現出對務實和理性精神的崇尚。雖然中國有土生的和外來的宗教流傳,但都沒有形成全民族的宗教狂熱,真正推行的是「政德合一」,宗教在中國從來沒有占據過主導地位;不像西方搞的是「政教合一」,有時教權比王權還要大。在中國正是由於信奉儒家思想,抑制了宗教的作用。直到現在,全世界有60多億人,信教的有48億人,不信教的絕大多數在中國,這和受儒家思想文化的長期熏陶有很大關系。
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人解決現實問題傾向於依靠人間力量,形成了一種不輕易求神拜佛的習慣。在他們看來,與其信鬼神,不如信明君,「五百年必有王者興」,明君能帶來太平盛世;明君不多,就去信清官,清官率先垂範,彌補君王過失,殺陳世美,救秦香蓮;清官不多,就去信俠客,俠客可以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最大的俠客就是梁山好漢,替天行道。老百姓實在沒辦法,才去求神拜佛,而且求的神,也多是希望能給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神,這些神和人還有血緣關系,人們缺水了就信龍王爺,缺錢了就信財神爺等,信神是無可奈何,也是權且手段,達到虔誠、迷信程度的人是少數。
3.「民為邦本」的民本主義體現了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儒家思想歷來十分重視老百姓的作用,認為百姓是國家安寧的根本,「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孟子講:「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里的「貴」就是作用重大,即「民可載舟,亦可覆舟」之義。重視老百姓的作用,首先要重視老百姓的生計。所以,儒家思想歷來強調君子要有「憂以天下,樂以天下」的情懷,把個人安身立命與百姓福祉聯系起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要安民、養民、利民、惠民、富民,同時還要「教民」;要「解民於倒懸」,「厝天下於衽席之上」。為此,就要修身,要「格物、致知、正心、誠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做事本領,目的是為了經世致用,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當然,儒家思想的民本主義前提是英雄史觀。中國共產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史觀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踐科學發展觀,貫徹以人為本,這是儒家思想的民本主義所不能比擬的,但注重民生、為民造福的社會責任感是相通的。
4.「天人合一」的生態倫理為我們建設生態文明提供了廣闊的思想文化基礎。儒佛道三家都在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道家崇尚「道法自然」,復歸於朴,是倒退性的返回自然;佛教提出「山川草木,悉皆成佛」,消除「分別心」,強調眾生平等。儒家講求「仁民愛物」,即人與人、人與萬物猶如同胞手足,萬物一體而相互仁愛,認為「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天道即人道;人應由「盡心」而「知性」,由「知性」而「應天」,人的生命活動要融入天地生生不息的大化之中;孟子的「乘勢待時」,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王夫子的天人「交相勝,還相用」,體現了和諧生態倫理觀和天道人道相融觀,為我們堅持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人口協調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了堅實的文化底蘊和廣闊的思維背景。
5.注重理想信念的鼓舞和凝聚作用,成為中國以德治國的一大特點和政治優勢。儒家思想強調做人應有理想信念。其理想人格是智、仁、勇,認為是「天下之達德也」,孔子說:「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人有了理想信念,就能專心致志、刻苦學習,耐得住寂寞和貧困,做到「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即使窮困潦倒,「飯疏食,飲水,曲弘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耳」。人有理想信念,就有了自己的獨立意志和人格,孟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就能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理想信念一旦確立,就能鼓舞人們矢志不渝、終身堅守,「朝聞道,夕死可也」,面對惡勢力,不惜殺身以成仁,捨生以取義。毛主席說,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儒家重視理想信念作用,在我們今天仍沒有過時。特別是在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求實務實、自主自信的同時,會出現輕視理論思維、淡化理想信念的傾向,現實中「有奶便是娘」的實惠思想,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跟著感覺走」的認知方式,甚至損人利己的個人主義,都是其負面效應。因此,我們不論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還是做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積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凝聚人心,鼓舞鬥志,使人們立身處世要有志氣、正氣、骨氣。
儒家思想中的理想社會就是「大同」。這個社會「天下為公」,「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都「講信修睦」,「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疾廢者皆有所養」。「大同」理想是人們對原始共產主義的回憶,是對當時階級剝削、壓迫的反抗,也是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嚮往,鼓舞了世世代代中國人。歷代農民起義領袖的「均貧富」口號就是以「大同」理想作為旗幟招攬人心的,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康有為的《大同書》,孫中山的「天下為公」等深受「大同」理想的啟發和影響。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特別是新中國建國初,許多中國人,包括不少黨和國家領導人,就是用傳統的「大同」思想來理解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鄧小平提出的「小康」一詞,也是從傳統的「大同」社會的描述中來的。現在我們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這一目標實實在在地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對海內外中華兒女具有巨大鼓舞、凝聚作用,這已成為我們國家的一大政治優勢。
6.「過猶不及」的辯證思維體現了高超的處世方法和領導藝術。「中庸」在儒家思想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認為它是最高美德素養,也是准則和方法。「中庸」里有辯證法,即關於「度」的思想,既不要過頭,也不要「不及」,反對走極端,要求人們待人接物要把握分寸,注意火候。孔子說,有人問他問題,他就「扣其兩端而竭焉」,即摸清事物矛盾著的兩個方面,然後綜合起來給予回答;又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即只抓住矛盾的一個方面而忘記另一方面,必然造成危害。儒家是為當官者著想的,認為當一個領導者,要做到「威而不猛」、「泰而不驕」、「和而不流」、「矜而不爭」、「欲而不貪」、「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勞而不怨」、「惠而不費」等。從氣質修養上,「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又說「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認為這兩種人都有偏激性,應取其「中」,既積極又穩當。對這些要求,我們現在的領導幹部如真能做到,也稱得上是有修養、有能力的好乾部。
7.儒家豐富的教育思想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教育傳統的主要內容,對現代素質教育仍有啟迪意義。孔子首先是一位教育家,儒家繼承孔子的辦學傳統,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教育主要是由儒家承擔的。孔子的「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都是可貴的教育經驗總結。之後,孟子提出「教亦多術」,荀子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和「鍥而不舍」,韓愈的「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等,都成為後世學子的格言,即使現在,對我們的素質教育仍有啟發價值。針對我們目前應試教育狀況,我們的教育既需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也需要繼承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優良傳統。
8.儒家思想中的許多優秀成分溶入中華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在中華民族精神中,處處閃爍著儒家思想的光輝。如愛國主義,儒家思想強調集體主義精神,要求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克己」是為了「復禮」;強調家國合一,國是家的放大,忠是孝的放大;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現在,愛國主義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又如團結統一,儒家的「大一統」思想很濃,孔子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西漢董仲舒稱:「《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儒家的「內聖外王」強調君子修身、「齊家」的目的就是為了「治國、平天下」,這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政治觀念和思維方式。在中國歷史上,分裂不得人心,統一人心所向,這已成為我們反對民族分裂的廣泛深厚的社會心理基礎。又如愛好和平,儒家講「禮之用,和為貴」,講「和而不同」,講「厚德載物」,講「忠恕」,要求人們在處理君臣、父子、夫妻、鄰里、朋友等「五倫」關系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里,最可貴的就是要設身處地地站到對方想一想,以增進理解,營造寬容,多達共識,形成合力。現在,在國內提出和諧社會建設,在國際提出和諧世界理念,堅持友鄰、睦鄰、富鄰政策,為我國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目標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儒家「和」的思想能發揮更大作用。又如自強不息,儒家和道家、佛教最大的不同就是強調積極有為的人生態度,要求人們「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孔子就是一個十分勤奮的人,干起事來,「不知老之將至」,他認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儒家認為,人生在世應有「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種精神,毛主席作過發揮,「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就是中國人自強不息精神的概括。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並使之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承、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自然也繼承、弘揚了儒家思想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同時,結合時代要求,增加了新的內容,如「三大作風」,兩個「務必」,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等,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豐富了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二、儒家思想文化對現實的消極影響
儒家思想文化畢竟代表的是中國農業社會、封建社會的精神文明。隨著世界工業化的興起、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儒家思想中的消極因素暴露得越來越明顯,越來越不適應現代化。中國近代的落後、被動、挨打,表面看是因為西方「船堅炮利」,中國武器不行,進而是因為封建制度的腐朽造成的,實際上最深層的東西,是文化上、指導思想上出了問題,這和儒家思想的消極因素不能說沒有關系,甚至有人認為儒家思想是罪魁禍首。
儒家思想的消極因素及其影響至今也存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等級觀念壓抑了人的個性和創造性。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外化就是「禮」,「禮」是儒家思想的一個特色。「禮」就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舉止言行符合了自己的位置要求,就說明懂禮。中國歷來被稱為「禮義之邦」,中國人也不乏儒雅君子,但問題就出在過分上。儒家講君臣、父子、夫妻為「三綱」,講「貴賤有等,長幼有差」,如果有人違反了禮,就被視為犯上作亂。魯國的一個陪臣搞了「八佾舞於庭」,即在家廟舉辦了64人規模的樂舞,這本來只有天子才使用的;這個人還祭了泰山,這本也是天子的事。對此,孔子很氣憤,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禮」太多,就是繁文縟節、形式主義,最大的弊端就是壓抑個性,妨礙真理發現和科學發明。由於講「禮」,領導、長輩說的話,即使錯話,也不能越,不能頂,不能改,因而拒絕一針見血的爭辯,否則為狂妄、驕傲、「大不敬」。在西方,學生提問不用舉手示意,隨時插話,打斷老師講課,屬於正常;在中國就不行,孔子講「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要人們平時要「居處恭」,「貌思恭」、「事思敬」。如按這些「禮」來教育,即使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青少年,也全被教育成循規蹈矩、躡手躡腳、千人一面的謙謙君子;再加上孔子講「君子訥於言,敏於行」、「巧言令色,鮮於仁」,更限制了人們對雄辯和溝通才能的發揮。這和我們改革開放時代提出的開拓性、創造性人才要求背道而馳。
2.過分注重人際關系,輕視對自然界的探索和改造。儒家文化是人倫文化,儒家學說,就是講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學以四教:文、行、忠、信」。又有記載,孔子以六藝授徒,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數有自然科學味道,但是被排在最後的;其他都屬於社會人倫學問,「六藝」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禮,「不學禮,無以立」。作為君子,就是要「立於禮」,而「成於樂」。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文化就形成了重人際、輕科技的價值傾向。正如魯迅先生所講,中國人發明了火葯,是放鞭炮的,而外國人拿去是造槍炮的;中國人發明了羅盤,是看風水的(用來協調人、鬼、神關系的),而外國人拿去是用來航海的(用來開拓疆土、掠奪殖民地的)。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技術發明,但不是用在直接生產力上,而是用在製造禮器、神器、酒器上,這從古墓挖掘中就可看出。古代的人才,就是會打仗,會打官司,會搞政治,會對對聯,科技被稱為「奇技淫巧」,科學家被稱為「工匠」,不在人才之列,毫無社會地位,蔡倫、張衡、畢升很難與孔、孟、程、朱比肩。而在西方,牛頓、達爾文可以和任何偉人齊名,牛頓下世英國舉行了國葬。新中國成立後,鄙薄科技的「遺風」依然存在,「文革」中批判知識分子為「臭老九」,現在許多專業技術人才想走仕途,成千上萬大學生報考公務員等,都是「輕科技」傳統的不同表現。儒家文化過分注重人際,勢必影響人們業務能力和辦事效率的提高,因為它引導人們,做事首先關心的是人際關系,而不是事情本身,關系不順,很難辦成哪怕是自以為非常正確的事。甚至引導人們把精力投放到與工作沒有任何關系的人際關繫上來。不少人甚至拋開事業,專門搞純粹的人際關系,特別是搞好和上級的關系,還能得到專門幹事業的人所得不到的好處。直到現在,外國人來中國,就認為,在中國辦事,人際成本很高。
3.輕視生產勞動,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儒家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鼓勵人們當「勞心者」去「治人」。儒家也倡導人們要努力學習,而學的不是自然科技,是人倫方面的書,「學而優則優」,學好是為了當官、管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孔子的學生樊遲請教「學稼」、「學圃」,孔子說,他不如種田、種菜的,樊遲走後,孔子說:「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如果天下百姓都按照孔子說的去做,大家只能喝西北風了。從歷史上看,儒家門下培養出來的多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中了舉的,如《儒林外史》中的范進;未中舉的,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已,其導向結果,是鄙視生產勞動、鄙視勞動群眾,嚴重影響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4.過分注重道德的作用,缺乏法治精神。儒家文化是道德文化,治理國家,特別強調人們的素質、覺悟和良心,因而把道德看得比法律更根本、更重要。孔子說:「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行政和法律,使人不敢幹壞事,但不知羞恥;道德和禮義能使人有羞恥之心,能夠自我約束,不想干壞事。儒家排斥法律,甚至把「無訟」作為一種社會理想。但僅僅靠道德來治國,是軟弱無力的,它可以治好人,但治不了壞人;它僅僅有應然義,沒有必然義;啟發覺悟、良心,加強自律是必要的,但沒有他律是不可靠的。過分的以德治國,會帶來「人治」。中國歷史上有法制,但沒有法治,而且僅僅是刑法,是用來治民的,不是用來治官治權的,往往成為袒護達官貴人的工具。就是這點法制往往比不上「真龍天子」隨便說的一句話頂用。社會上流行著很濃的「包公情結」和清官熱,正說明人們對社會公正的期盼與法治缺乏的現實之間有巨大反差。
儒家思想源於農耕文化,農耕文化是血緣文化、親情文化、養生文化。上墳、建祠堂、續家譜等活動強化了宗法觀念和人情因素,維持秩序主要靠鄉規民約、傳統道德和風俗習慣。反映這種文化氛圍的儒家思想就缺乏西方那種以古希臘文化為源頭的、以工商業為基礎的契約和法治精神。父親偷東西,兒子應不應該告發,告發違反了孝,不告發違反了法。孔子認為,孝重要,兒子應該包庇父親,這就是「子為父隱,父為子隱」,進而提倡「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完會違背了法治精神。
由於過分注重道德和忽視法律作用,使得中國歷代統治者調控社會的手段較為單調。往往先是道德教育,給人們灌輸孔夫子主義;如不見效就用聖旨文件;再不見效,就派軍隊清剿、鎮壓,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寬猛相濟、恩威並舉、軟硬兼施。結果,導致國家調控社會機制缺乏根本性、穩定性、普遍性、長期性,自我消解致亂因素的功能很低,往往是小事化大,大事化得翻了天,官僚機器與致亂集團之間,不是魚死,就是網破,社會缺乏一種長治久安的動態穩定機制,表現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周期性的改朝換代和治亂循改。直到現在,中國法治建設雖取得很大進步,但仍缺少法治精神。百姓中的「臣民」觀念、領導幹部中的「為民做主」觀念、「父母官」觀念,仍十分濃厚;《雍正王朝》、《康熙大帝》等電視劇仍有很大市場;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屢見不鮮。實施依法治國方略任重道遠。
5.把「中庸」上升為方法論,不利於培養人們的敢闖敢冒、改革創新精神。「中庸」有辯證法,追求一種恰到好處的「適中」,但又缺乏可操作性。孔子只說,「叩其兩端而竭焉」,如何取其中,沒有一定的法則,需要當事人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於是,人們用起「中庸」來,碰到什麼問題,都採取不偏不倚、不陰不陽、不明不暗、不前不後的立場、態度和方法,表現為折中主義,特別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未能旗幟鮮明,缺乏原則性和斗爭性,使人變得騎牆、滑頭和見風使舵。孔子感嘆道:「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真正的「中庸」在大眾中能貫徹的很少了。對用歪「中庸」的人,孔子、孟子十分痛惡,罵他們是「鄉願」,是「德之賊也」。實際上,他們正是從孔子、孟子的「中庸」之道那兒學來的。
「中庸」和敢闖敢冒、改革創新相矛盾。魯迅說,中國人的中庸,使得變革很難進行;你若要提議在一間黑屋子上開個窗戶,大家不同意,你故意說要掀掉屋頂,大家肯定反對,最後,經過折中,大家就同意開窗戶了。這個例子說明,為了打破「中庸」思維方式對變革的阻礙,使得革命和改革有時不得不採用矯枉過正的手段,結果是非常的不「中庸」,最容易走向偏激和極端。
6.「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利於理論創新。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說他不搞新的創作,只是編輯文獻典籍,闡述先賢微言大義,發自內心地喜好古代。特別是對堯、舜、禹,回憶眷戀,贊嘆不已,「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鬱郁乎文哉」。孔子做學問的形象是「編春秋,刪詩書,序易傳」。這種學風影響到後人,更難標新立異,嚴重阻礙理論創新。確實,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領域,孔子的後人很難有所創新,即使有自己的新觀點,都要摻和在對前人著作的注釋中;有的人自己寫了文章,也要冠以古人的名字得以流傳。中國古代經史子集汗牛充棟,梁啟超說,其中的「史」就佔百分之七、八十。讀書人做的事就是寫詩、作畫、刻石頭,為聖賢經書作注,這樣既沒有政治風險,同時又高雅,顯得有才氣。近代康有為想推動變法,打上孔子的旗號,寫《孔子改制考》,把孔子說成是改革家。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種學風,還帶來了尊崇祖訓和崇拜聖賢的思維慣性。這種慣性成為滋生個人崇拜、教條主義、保守主義的溫床,使得解放思想成為一次次社會變革、改革先導的任務十分繁重。五四運動批判的「以孔子是非為是非」,延安整風運動批判的王明教條主義,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批判的個人崇拜和「兩個凡是」,改革開放以來克服的「唯書、唯上」,都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一慣性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表現,而克服這一慣性的法寶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就是「一個中心、三個著眼」,即以我國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
7.「重道輕器」的體驗性籠統思維,不符合現代科技的發展要求。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其思維方式是辨證的,但它是籠統的,顯得整體而混純,經驗而直觀。儒家的許多文章談修養、談人倫、談社會,不是理性思維,而是道德體驗,如孟子講「吾養我浩然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中庸》講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對事物的探究,不喜歡精確梳理,不喜歡科學實驗,不喜歡邏輯概括,不喜歡事必親躬,喜歡大而化之,向上提升,對關乎天地人的「道」滔滔不絕,對具體的、細微的實在的「器」不屑一顧,這種思維不符合現代科技發展的要求。
中國歷史上有偉大的科技發明,如四大發明,但由於「重道輕器」,卻不成體系,師傅傳授技藝給徒弟,講的是訣竅、悟性、靈氣,而且只傳給兒子,不傳給女婿,因女婿是外人。如遇師徒早逝,很容易失傳,留給後人的是結果,無過程與工藝。多少年來,曹沖稱象,僅僅作為一個聰明故事在流傳,不像西方人,從洗澡體驗水的浮力中概括出阿基米德定律。現在,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資源、勞動力是我們的,產品的設計、品牌、專利是外國的,我們掙的是血汗錢,給中國留下的是資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關鍵原因是中國缺乏科技創新,高、精、尖核心技術裝備是外國的,外國一架波音飛機可抵得上一億件中國襯衫。2008年,中國專利授權量居世界第4,可只有0.03%的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發明專利授權量為9萬多件,其中50%以上來自外國公司。現在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我國的原創能力、集成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能力,不僅要加大科技投入,改革科技體制,更要克服「重道輕器」的思維方式,確立現代科技思維方式,從體制機制上推進中國科技創新,早日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邁進。
作為中國人,特別是領導幹部,不但要對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家思想文化有一個深刻認識,更重要的是在推進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充分挖掘、發揮儒家思想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時,要從觀念、思維、制度、政策、行為、環境等方面,自覺克服、改造儒家思想文化中的消極因素,做到興利除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堅實的文化底蘊、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玖』 談談你對儒家思想的理解
、儒家仁是仁愛、仁政、仁天下萬物;
1,人人有愛,則天下萬物和諧、太平,而後則人人幸福、萬物之萬幸。孔子「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性主張;
2,「仁政」、「王道」以及「禮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系、官民關系;
3,儒家要求統治者(包括人類與萬物之間)和被統治者雙方都要承擔義務,被統治者有權利反抗不正常承擔義務的統治者。「仁政易行」則提倡分清「不能」與「不為」之間的區別,即「做不到」與「不去做」之間的差異。而其「無恆產,因無恆心」也體現了民本思想;
二、「仁」與「義、忠、孝、責」
1,從受儒家思想影響、及幾千年來中國人代代傳授的美德來說,儒家思想,已得社會各方充分認可,以天下為已任,仁、義、禮、智、信,寬恕思想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儒
『拾』 與儒家文化相關的一些知識
《與儒家文化相關的一些知識》網路網盤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tN_bs6ctdM-0TPvaf623Pw
在今天,「十三經」作為反映先秦歷史狀況的古籍還有很大價值。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