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1、見面要互相問候,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干凈,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的地方給客人吃糍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凈,蘸上糖再給客人。
2、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包穀飯是以包穀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
3、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染成紅、綠色,晾乾而成,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重陽節打粑粑,女兒「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樑拋粑粑。
(1)土家族的風俗文化不吃什麼擴展閱讀:
土家族的節慶:
1、土家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的節日。土家族過年時年事活動持續時間久,內容豐富多彩。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作準備。過年之前置辦年貨、殺年豬、打粑粑、做團饊、殺年豬、推豆腐等。
2、牛王節,即農歷四月八是傳統節日,節日內容一般都是對牛的崇敬和感謝。這一天人們盛裝來到牛王廟,供酒、肉、米把,並焚香祭祀牛王,同時放鞭炮、吹嗩吶、跳擺手舞。擺筵席招待出嫁的姑娘和至親好友。
3、大部分土家族稱六月六為「曬龍袍」,相傳這一天是土司王覃垕遇難之日,因此家家戶戶都要把新衣服、好衣服拿出來曬,以紀念土王,保子孫後代昌盛興旺。有的地方則以六月六為「吃新節」,家家都用包穀煮酒行祭,殺牛敬神,還有一些地方在這天會殺兩頭豬,到神壇敬彭公爵主。
4、七月半即中元節,也稱鬼節、亡人節,主要是祭祖。土家族人過七月半,和客家人不同,不是過七月十五,而是過七月十四,也有的姓氏或者地區過七月十三、十五均可。七月半是土家族較大的節日之一,這天在土家族地區路邊隨處可見燒紙的家人。
❷ 土家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1、擺手舞
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 狩獵舞、農事舞、生活舞、軍事舞等,它節奏鮮明,形象優美,舞姿樸素,有著顯著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生活氣息,深為土家族人民所喜愛。擺手舞根據規模大小可分為大擺手和小擺手。
2、舍巴歌
伴隨擺手舞產生的擺手歌俗稱「舍巴歌」,它是土家族的創世史詩,由祭祀歌和伴舞歌兩部分組成。擺手歌描述了人類起源,追溯了民族來源和遷徙歷史,歌頌了祖先業績和英雄事跡,表達了土家人對生活的熱愛和理想的追求。
3、山歌
歌詞以二、四、五三種句式居多,有單唱、對唱、一人唱眾人合等形式。從歌唱樣式上看,土家山歌「高腔」抒情,稱「喊山歌」;「平腔」敘事,為「唱山歌」,且分類細致,採茶歌、穿號子、翻山調等曲式各異,韻律跌宕。
4、打溜子
土家族打擊樂「打溜子」,以其獨特韻味,豐富曲牌而聞名,多用於民間喜慶活動,如今因被賦予新的時代內容而大放異彩,廣泛運用於建新房、送新兵、迎勞模、慶豐收和各種民族節慶中。
5、毛古斯
跳「毛古斯」是土家族民間古老的集歌、舞、話為一體的「似劇似舞」的祭神戲劇。演劇者渾身用稻草、茅草、樹葉包紮著,扮成祖輩兒孫一家人,動作粗狂滑稽,或碎步進退,曲膝抖身,或左右跳擺,渾身顫動,或搖頭聳肩,且自始至終伴講語詞怪誕的土話,唱土語歌。
❸ 土家族的飲食習慣
日常食俗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包穀飯是以包穀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一直被當成主食,現仍是一些地區入冬後的常備食品。土家族菜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酸辣椒炒肉視為美味,辣椒不僅是一種菜餚,也是每餐不離的調味品。豆製品也很常見,如豆腐、豆豉、豆葉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即可食用。民間常把豆飯、包穀飯加合渣湯一起食用。土家族平時每日三餐,閑時一般吃兩餐;春夏農忙、勞動強度較大時吃四餐。如插秧季節,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穀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節慶、禮儀食俗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染成紅、綠色,晾乾而成),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重陽節打粑粑,女兒「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樑拋粑粑。節日里饋贈親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還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穀粑粑等。臘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過,將大塊的豬肉用鹽、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掛在火炕上,下燒柏樹枝田,煙熏而成。有的戶臘肉存放兩三年。切成塊狀的臘肉,肉質緊湊,呈殷紅色,噴香誘人。逢年過節或親朋臨門,滿桌的菜餚中,正上方必擺臘肉。土家族十分好客,平時粗茶淡飯,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開水泡團饊,然後再以美酒佳餚待客。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蓋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蓋住碗口,下面裝有精肉和排骨。為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真誠,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來裝。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慣於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迴避八和十。土家族置辦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餘均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過後辦的席桌)、參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襯(4個盤子、5個碗,均為葷菜)。入席時座位分輩份老少,上菜先後有序。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
祭祀食俗
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饊、粑粑、雞鴨和五穀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後自己才開始食用,農歷六月六日為祭土王,每個村寨都要設擺手堂,將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灶神、土地神、五穀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隻大公雞。
典型食品
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糍粑)臘肉、油茶、白辣椒等食品,此外還有:合菜,土家族逢年過節最常吃的菜,時常同包穀燒酒一起上桌;團饊,土家族風味小吃,用糯米飯加工後炸制而成,常用來泡水當茶為客人洗塵;綠豆粉(米粉),用大米綠豆等原料製成;油炸粑,又名油香或「燈盞窩」,是以大米、黃豆為主要原料炸制而成。
土家人以包穀為主糧,稻米為輔,近年來以稻米為主糧的地區已佔多數。這里不僅有土家風味的主食、小吃、還有各種各樣的茶飲。
1、「金包銀」飯
永順、龍山、來鳳、鶴峰等地多把米和包穀摻在一起吃。即用鍋添水把少量的米煮開,再拌上包穀粉煮熟,既香又耐餓。
2、「合渣」
「合渣」(有的地方叫「懶豆腐」),將豆汁燒開,摻進鮮青菜,煮熱就飯。
3、「豆花飯」
川東一帶的土家喜歡將黃豆汁燒開,點成「豆花」,調上野胡椒和鹽佐餐。
4、「大鍋燴菜」
將所有的菜都倒在鍋里煮好,撒上辣椒,花椒,蔥花,薑末等佐料,然後家人各盛上碗,圍著火炕吃飯。5、「油茶湯」
配料食油、茶葉、粉絲、蛋片等。用油把茶葉炸黃後加入少量的水煮沸, 成褐色茶漿時再加水稀釋,燒開,投入食鹽,大蒜,胡椒和其它作料,味道可口。
6、「雞蛋茶」
用油炸花生米,核桃仁、黃豆、米泡、包穀泡等,打上三四個雞蛋,放入煮開的油茶內,味道鮮美,具山村風味。
7、「炒米」
先將糯米用甑蒸熟,取出曬干後,再用砂炒成米泡。食時,將炒米放在碗內 ,用開水沖泡加糖,便可飲食。
8、「糖果」
將炒米用熬化的飴糖團好,置於木木框內鋪平,其上撒些花生米,核桃仁和 芝麻切成塊片。以前「糖果」是土家祭祀用的「供果」。
9、「團撒」
先將糯米蒸熟後,置於一圓形的模具內,攤開曬干,便成為熟糯米團餅,再將其油炸,香脆可口,可貯藏在壇內,以備自家吃或待客,或作饋贈品。
10、「腌熏臘肉」
是土家族最有特色的風味菜。先將鮮肉腌在缸內,經過用柏枝等陰火炕的煙熏後取出,高懸在屋檐下有煙熏又通風的地方。做出的臘肉,肉皮橙黃,肉味美,有的保存數年不變質。
11、「打粑粑」
逢年過節,土家人戶戶打粑粑。在做好的糯米粑粑上,用上好木頭雕成的模子,印成各種各樣的圖案,成為「印印兒粑粑」。過了初二,女婿就要挑著粑粑去岳父母 家拜年,大女婿要帶「雙龍鬧海」印兒粑。
12、「咂酒」
酒用糯米,包穀或高梁加曲釀成,用壇藏好;一般至少儲存七八個月或一年 ,數年不等,飲酒時將醞取出,沖上涼水,插上一支竹管,輪流吸喝,邊吸邊沖水,味甜又香。現在石柱,成豐等地仍盛行咂酒,其他地方的多數人,已用土碗盛包穀或大米釀成濃度較高的燒酒。因為燒酒倒在碗里,沖起的泡沫經久不散,土家就把這種酒取名「堆花酒」。
此外,土家族戶戶都有酸菜壇和干辣椒,餐餐離不開酸菜和辣子,有「辣椒當鹽,合渣過年」的民諺。
❹ 土家族的風俗
土族的風俗
節慶活動
土族人民的重要節日有,農歷正月十四日佑寧寺觀經會,二月二威遠鎮擂台會,三月三、四月八廟會,六月十一丹麻戲會,六月十三、二十九「少年」會,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區的「納頓」(慶豐收會)等等。其中擂台會、丹麻戲會和「納頓」最具民族特色。屆時,除舉行賽馬、摔跤、武術和唱「花兒」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舉行物資交流會。此外,與漢民族一樣,也過春節、端午節等。
土族的風俗習慣
禁忌
土族人禁忌眾多,忌諱過中秋節。中秋之夜人們要朝月亮撒一把草灰。但是土族人也隨著大眾過起了中秋節,土族地區的月餅是土族群眾自家蒸出來的,又大又圓,花樣繁多,月餅上的花紋五顏六色,別具一格。忌吃圓蹄牲畜(馬、騾、驢)肉;忌在畜圈內大小便,認為這會影響牲畜的生長;忌諱用有裂縫的碗給客人倒茶;不能問客人「吃飯沒有」或「吃不吃飯」等話;在客人面前吵、打孩子是最大失禮,會被認為是下逐客令;進土族人家,必須先在院外打招呼,待有人應後,才能入院內;年輕婦女的卧室不得隨意進入,不能同未婚姑娘開玩笑;忌客人數他們的羊只;在佛堂、大殿內忌吸煙、吐痰、亂翻亂摸和大聲喧嘩;忌從僧侶的跪墊和其他物品上跨過;忌對酥油燈打噴嚏和咳嗽;在佛堂里轉經輪時,必須從左向右,不可逆轉;寺院附近禁止打獵和隨地大小便還有高聲喧嘩。土族還有忌門的習慣,如生孩子、安新門、或家中有重病人時,要在大門旁邊貼一方紅紙,或在大門旁煨一堆火,外人不得進入庭院.
❺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陽、黔江等縣,與漢、苗等族雜居。
聚居地區,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
【語言文字】
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大多數人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很早就開始使用漢語、漢文,只有湖南的永順、龍山、古丈等聚居地區,還完整地保留著土家語。本民族無文字,通用漢文。
【服飾】
土家族女裝為短衣大袖,左襖開襟,滾鑲2~3層花邊,鑲邊筒褲;男裝為對襟短衫。「過趕年」,即提前l~2天過年,是其重要節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纏青絲頭帕。婦女著左襟大褂,滾兩三道花邊,衣袖比較寬大,下著鑲邊筒褲或八幅羅裙,喜歡佩戴各種金、銀、玉質飾物。
【民居】
土家族愛群居,愛住吊腳木樓。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單家獨戶。所建房屋多為木結構,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懸空,木欄扶手,走馬轉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籬笆,院後有竹林,青石板鋪路,刨木板裝壁,松明照亮,一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寧靜生活。
【習俗】
男女多經對歌相愛結婚。有「哭嫁習慣」習慣。女子在出嫁前7-20天開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罵媒人」等。開始是輕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傷。直到哭的口乾舌噪,兩眼紅腫。他們把是否善於哭嫁作為衡量女子才德的標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實行火葬。土司制度時期至今實行土葬,葬禮由土老司主持操辦,土老司祭祀亡人時,將天窗口的紡車倒紡三下,念經送亡人過天橋上天廷。然後假扮亡人,圍繞「哈哈台」轉圈出門,死者子女跟隨土老司哭喪,土老司唱喪歌,吹牛角,頓時火炮連天,哭唱哀鳴,極為悲痛,歷時幾天幾夜。然後將裝好遺體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歸流至民國時期,土家族喪葬由道士主持,停屍三、五、七日後,由道士根據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級的道場,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豎桅」、「二豎桅」、「七豎桅」等名稱。一般道場都履行下柳床、開路、薦亡、交牲、上熟、散花辭解、解燈、打燒棺、辭靈、掃堂等具體操作程序。死者親屬披麻戴孝,跟隨道士行喪禮,還請人唱孝歌,以哀弔亡人。新中國成立後,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動,以開追悼會唱喪歌代替道場。
【宗教信仰】
受漢族影響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這些神不是他們自己的神。過去有巫師驅鬼。有的地方信道教。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饊、粑粑、雞鴨和五穀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後自己才開始食用,農歷六月六日為祭土王,每個村寨都要設擺手堂,將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灶神、土地神、五穀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隻大公雞。
白虎崇拜: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稱是「白虎之後」。相傳,遠古的時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務相被推為五姓部落的酋領,稱為「廩君」。廩君率領部落成員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鹽陽,殺死兇殘的鹽水神女,定居下來。人民安居樂業,自然廩君也深受人們的愛戴。後來廩君逝世,他的靈魂化為白虎升天。從此土家族便以白虎為祖神,時時處處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龕上常年供奉一隻木雕的白虎。結婚時,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鋪虎毯,象徵祭祀虎祖。 除了進行宗教式的虔誠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隨處可見白虎的影子。其意用虎的雄見來驅惡鎮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飲食習慣】
土家族平時每日三餐,閑時一般吃兩餐;春夏農忙、勞動強度較大時吃四餐。如插秧季節,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穀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有時也吃豆飯,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一直被當成主食,現仍是一些地區入冬後的常備食品。 土家族菜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豆製品也很常見,如豆腐、豆豉、豆葉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即可食用。民間常把豆飯、包穀飯加合渣湯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糍粑)臘肉、油茶等食品,還有合菜;團饊;綠豆粉(米粉);油炸粑。
【文化】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
「擺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體舞,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方面的70多個動作。是與祭祀祖先、乞求豐收相聯系的。不論什麼盛大的聚會,都要跳的。「擺手」選陰歷單日開始,持續的天數也是單數。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農歷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參加的人數有上萬人。節奏鮮明、動作優美、樸素、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史詩、山歌最為著名。
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方面,刺綉、編織比較有名,土花鋪蓋尤為著名。在經濟、文化的發展上受漢族影響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點。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壩漆」,都是飲譽中外的名產。
「西蘭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藝中的一朵奇葩。又稱「打花鋪蓋」,它是一種土家錦。以其獨特的工藝和美妙的構圖被列為中國五大織錦之列。
土家族文學以敘事詩、山歌及跳擺手舞時所唱之擺手歌等最為著名。擺手歌有大擺手歌和小擺手歌之分,大擺手歌具有史詩性質;小擺手歌多為苦歌、戀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山鄉風味。長篇敘事詩《錦雞》是四句頭民歌的組合體,用男女對唱方式表現,它以愛情故事為主線,反映出廣闊的社會生活面。
【天文歷法】
土家人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積累了大量的天文、地理、氣象、水利、農學、生物學、醫葯學知識,並用這些知識指導一代又一代土家人的生產與生活。
土家人的氣象知識是以諺語、歌謠的形式留傳下來的,如:「雲朝工,亮通通;雲朝西,披蓑衣;雲朝南,打破船,雲朝北,下不徹」、「早晨燒霞,等不燒茶;傍晚燒霞,曬死蛤蟆」、「雷公光唱歌,有雨也不多」、「東虹日頭西虹雨,虹在南方漲大水」、「月亮打傘,曬破岩板,月亮生毛,雨落明朝」、「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抹腰」等都是通過對雲雷、虹等天象或日月等天體的觀察來預測天氣的晴好,准確性高。
土家人還根據山裡草木枯榮、候鳥來去、日月星辰的變化、雲風雨雷電的交替來按排農時,預測氣候,估算年成的豐歉。他們把世代積累的農耕經驗編成山歌、諺語,口耳相傳,指導春種秋收。如:「老張莫聽老問哄,桐子花開要下種」、「三月逢春好盤花,滿山陽雀叫喳喳,一來報知陽春節,二來摧動種莊稼」告誡人們桐樹開花、陽雀歡叫的時節,也是播種時候了。又如:「清明要明,穀雨要淋」、「三伏不熱,五穀不結;三九不冷,百果不很」。這是根據特定節氣的氣象情況來推測農業的收成好壞。
其農學知識也靠這類諺語、歌謠相傳,如:「耕得深,耙得爛、一碗泥巴一碗飯」,講的是農田要深耕細耙,這樣收成才好。「深栽洋芋淺栽秧,紅苕栽到皮皮上」、「寧栽秋苕,不種秋蕎」,又是在傳授稻秧、紅苕、洋芋,蕎麥的種植技巧。
❻ 土家族風俗禁忌
土家族風俗禁忌
張家界土家人最忌諱的數字是36。在土家人心目中,36這個數是個「劫數」,甚至連3斤6兩、3元6角、3尺6寸等數字亦在禁忌之列。如記序號,當排到35後,便又從第一開始記。一生中,最怕36歲生日。屆時,要穿上紅布內褲,或扎一條紅腰帶,據說如此可以禳解掉36歲所帶來的煞氣。民諺雲:「三十六,接跟頭,人到三十六,不打官司要賣屋。」有的人到了36歲這一年,邀請親友,擺設宴席,提前賀生祝壽,來賓們要在主人屋內放鞭炮,以避煞氣,席上,親友們還要向過生日者祝賀一番,以求吉祥。
交際禁忌
土家人對外族人忌用土家語,忌用粗話、鄙話和不禮貌語言;晚輩對長輩忌直呼姓名、平輩呼叫姓名忌不帶姓,男女之間忌呼「逮、喂」;晚輩對長輩忌呼「逮、喂」;忌長聲呼叫,如「啊——」;有病人忌說「不高、不長、死、亡、完了」等語;有人去世,忌直說「死亡」,而改用「作古」、「歸天」、「走了」等替代,對生意人忌說「折、虧、損、耗」等字。忌男女同坐一條板凳或相對坐視,忌男人觸及女人腰部。忌遇見別人時或當總別人面吐口水。忌留鬍子。婚嫁喜慶之際,不準說「分開、分離」之類的話,更不能談喪葬之事,否則,認為會帶來災禍。
出行忌諱
旅行忌七、九日出門,忌八日起程歸家,建間稱「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土家人還認為,農歷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的蛇日,冬月的雞日,三月、六月、九月的牛日,均為「紅煞日」,忌出遠門。有「出門遇紅煞,一去不歸家」之說。人們出門走親訪友或辦事,最忌諱遇到的第一個人是婦女,若是遇見,則不宜出門,等至第二天再出門。若第一個遇見是男性,第二個是女性,則不忌。
摸頭禁忌
土家族男子嚴禁別人觸摸自己的頭,無論善意的或其他什麼原因。唯自己祖父母、父母除外。諺雲「男兒頭、女兒腰,只許看,不許撓。」俗信,摸男子頭,是侵犯男子漢的尊嚴,再好的朋友,也必須嚴守這一禁忌,否則會使友誼化為仇怨。
兆頭禁忌
1、如遇日蝕或月蝕,便認為國家有亂、人民有災,要敲鑼打鼓相救。
2、認為烏鴉叫有人死或遭凶事;半夜雞叫會有火災和盜賊。
3、忌打噴嚏,認為背後有人說自己的壞話,或是用巫術害自己。所以土家人要隨即咀咒:「好人講我好心腸,歹人講我爛牙框。」即可消禍。
4、忌夢象,夢清水要淚洗面,夢白布要戴孝,夢小孩要防賊;夢雞、鳥、小魚有口角,夢跳坎有病災,夢上山有好事,夢下坡要背事......
動物禁忌
1、忌烏鴉叫,凡烏鴉清晨在屋脊上鳴叫,或飛在人的前面、頭頂上盤旋鳴叫,並且你趕開後,又重新飛來叫,人們便認為是禍事開頭的不吉利之徵兆,每當人們遇此事,便當即頓足痛罵:「短你的命!」隨即吐痰或唾沫一口,以此消除凶災,化凶為吉。
2、忌聞杜鵑嘀鳴,每年春天,陽雀開鳴,若人廁時第一次聽到陽雀鳴叫,則認為不吉利,必須進行禳解。其禳解之法是聞者(倘若年幼,須由母親代為禳解)裝扮成乞丐,出外乞食1-3天,討得米,須在不聞雞犬之聲的野外煮熟食之,方可消災。土家人還以杜鵑偶氮染料啼鳴之聲以占卜自己一年的運氣之俗。若睡在床上初聞杜鵑啼叫,是大吉大利,若在行走之際或者勞動生產之際初聞,意味自建將一年勞動奔波。
3、忌聞貓頭鷹叫,在土家人心目中貓頭鷹屬不祥之鳥,尤其忌諱聽到其鳴叫,相傳聽到貓頭鷹叫村上就會死人。
4、忌見蛇相纏,所謂蛇相纏即蛇交尾。相傳人若見之,必遭災禍。其禳解之法有二:一是趕快將自己外面的一條長褲脫下,罩於自己的頭上或罩於蛇纏處。二是嫁禍於人,而若有同伴,立即呼喚同伴姓名,若對方答應了,則災禍將降臨於應者之身。然而一般情況是見者用石頭或木棍將兩條蛇打死,即可消災。也有不打而用語言化解詞曰:「祝你成仙上天庭,祝你絞繩穿銅錢」;土家族化解詞詞曰:「是龍的升天,是蛇的鑽草,是人的發財」
5、大年節牲畜進屋,兆「豬來窮,狗來富,貓兒來了穿孝服」;野貉入屋,雞上樹,狗上屋,無災必有禍,不死脫層殼;凡外出做買賣或說親,聽到烏鴉叫,謂不吉利,必返。
土家族風俗習慣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順、龍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來鳳、利川、鶴峰、咸豐、宜恩一帶及四川省。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
土家族有自已的語言,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只有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從事農業。織綉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傳統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打傢伙」等。
習俗
很注重禮儀,見面要互相問侯,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時粗茶淡飯,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開水泡團饊,然後再以美酒佳餚待客。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 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慣於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迴避八和十。
食俗
土家族平時每日三餐,閑時一般吃兩餐;春夏農忙、勞動強度較大時吃四餐。如插秧季節,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穀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有時也吃豆飯,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一直被當成主食,現仍是一些地區入冬後的常備食品。
土家族菜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豆製品也很常見,如豆腐、豆豉、豆葉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即可食用。民間常把豆飯、包穀飯加合渣湯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糍粑)臘肉、油茶等食品,還有合菜;團饊;綠豆粉(米粉);油炸粑。
節慶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
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饊、粑粑、雞鴨和五穀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後自己才開始食用,農歷六月六日為祭土王,每個村寨都要設擺手堂,將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灶神、土地神、五穀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隻大公雞。
土家族禮儀文化
1.誕生禮
誕生禮,是人生的開端禮。土家人相當注重為嬰兒舉行誕生禮,它既含有為新生命祝福,祈禱長命富貴之意,也有為產婦驅邪避禍之意,在禮儀中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雖然土家人最看重的是誕生禮中的「打三朝」(即嬰兒生下3天後要進行全身沐浴)和「滿月酒」,但實際上,土家人的誕生禮包含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婦女懷孕後,俗稱「有喜」,要請土老司行法事「安胎」、驅邪,祈求祖先保佑,並在堂屋門上掛上篩子、艾蒿草,稱「金鍾神罩」,護住孕婦之屋。分娩,一般要請「接生婆」,接生婆進產房後,要敬祭土家族的生育女神巴山婆婆。嬰兒下地,接生婆用白線結扎臍帶,若是男孩,就用父親的衣服包裹;若是女孩,則用母親的衣裙包裹。給嬰兒洗澡的水嚴禁任意外潑,以免污穢神靈。嬰兒降生後,父親要懷抱「報喜雞」去岳母家報喜,男孩用公雞報喜,女孩則用母雞報喜。岳母家則按嬰兒性別置辦「三朝禮」和「滿月酒」。
三天後,岳母家以及親友們挑著禮品前來賀喜,即「打三朝」。酒宴上,產婦家要請嬰兒的外公或舅父取名,俗稱「命名禮」。滿月那天,岳母家要來給嬰兒「放腳」(因為嬰兒出生的第一個月腳手都是包裹著的,滿月之後才解開包裹,正式穿上衣褲,俗稱「放腳」),並送來放腳需要的一切衣物,這一天俗稱「滿月酒」或「祝米酒」。嬰兒誕生後,第一個來產婦家的人,俗稱「踩生」,「女踩男,福壽全」,「男踩女,要中舉」,產婦家要格外熱情地招待踩生人,使之多說些吉利話。在當代,土家族誕生禮中最重要的是「打三朝」,實際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都是把「打三朝」與「滿月酒」(祝米酒)合二為一的,統稱「打三朝」。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和科學知識的普及,誕生禮中很多帶迷信色彩的陋習都被土家人自覺地拋棄了。
2.婚禮和成年簪冠禮
在漫長的封建時代,土家族逐漸形成了婚姻制度中的多層次禮儀,這些禮儀是十分復雜和隆重的,它是一個完整的禮儀過程,但在整個禮儀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婚期這一天舉行的男、女冠禮和一系列其它禮儀活動。如「打樣」,即媒人撮合男、女雙方進行第一次見面,俗稱「瞧樣子」,雙方滿意後再正式提親。「求婚」,打樣之後,男方正式請媒人去女家求婚。「討紅庚」,俗稱「合八字」,男方委託媒人討來姑娘的生辰年月日時,寫在「紅庚貼」上,並請土老司或算命先生按陰陽五行推論,看是否相合或相剋。「定親」,俗稱「插茅香」,合了八字,就成了「天作之和」,男、女雙方即擇吉日,舉辦酒席,邀請雙方親戚到場正式定親,實際上是向社會公開這樁婚事,取得社會承認。
「拜年」,定婚後,男方每逢新年都要去女家拜年,但拜第一個新年最為隆重。「看期」,到了結婚年齡,男、女雙方同意後即請土老司或算命先生擇吉日結婚「。冠禮」與「婚禮」,婚期到後,男、女雙方即舉行非常隆重的冠禮和婚禮,新娘則要按出嫁禮儀進行哭嫁。成年簪冠禮和婚禮,土家族是將其一並舉行的,並且最為隆重。男冠禮和女冠禮都是在結婚前一天舉行。
清《長陽縣志》卷三記載:「古冠婚為二事,長邑則合而為一。於嫁娶前一二日,女家束發合笄,曰『上頭』。設席醮女,請幼女九人,合女而十,曰『陪十姊妹』;男家命字,親友合錢為金匾,鼓樂導送,登堂稱賀,曰『賀號』,不謂字也。是日設二(宴)席,其一,子弟九人,合新郎而十,曰『陪十兄弟』,又曰『坐十友』」。冠婚禮並行和禮儀中的「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的「雙陪」活動,在整個土家族地區都有這種習俗,並且至今遺風猶存。舉行了冠禮,就表示男、女已進入了成年,可以在社會上進行單獨交際,獨立地創家立業了。
「發轎」,女方舉行完冠禮和婚禮後,即按照土老司擇定的時辰啟轎,土老司要作法封轎避煞等。「敬土司王」,土司時代,土司王享有「初夜權」(即土司王先要與新娘睡一夜或三夜),後被人在行使初夜權時殺死,傳說他陰魂不散,經常作崇使新婚夫婦不和,因此要敬奉他。
「安床」,即男方安好新婚床位,邊安放邊行法事,祈求新婚夫婦和順美滿。「攔轎」,當男方迎親隊伍熱熱鬧鬧地來到女家村寨門口時,女家親友們將迎親隊伍攔住,佯做阻攔之狀,迎親與攔轎的雙方相互對歌、取笑甚至打鬧,實際上這是土家族早期「搶親」習俗的遺存。「找摸米」,「摸米」即新郎代理人,俗稱「押轎娃」,前去抬轎的小夥子都裝成「摸米」,新娘的姊妹們一時難辯真假,就在小夥子中任意尋找,相互嬉戲,甚至往小伙臉上抹鍋灰,實際上是藉此機會暗中選擇意中人,明顯地帶有遠古土家人對偶婚的遺俗。「茅宴席」和「趕腳酒」,發轎上路後,新娘的親屬們還在一些路口佯裝攔截,這時,男家早在這些地方擺好酒宴,攔轎的人即吃起了「茅宴席」,也有男家直接把酒席送到女家堂中的,名曰「趕腳酒」。「搬帳子」,當迎親隊伍快到男家時,「摸米」放快腳步,先將帳子搬到男家,舉行掛帳儀式,邊掛邊唱,頗有風味。「迎轎」,即新娘的花轎到男家後,男家要舉行一系列迎轎儀式,直到拜堂、入洞房為止。「上馬酒」,即新娘進男家這一天,男家要專門為送親的嫂子、伴嫁的姑娘和新娘的兄弟(舅爺)等在堂屋中央擺下豐盛的酒席,名曰「上馬酒」,之後才給其他親戚朋友開席。「鬧新房」,即新郎、新娘的同輩親戚朋友在新房裡為祝福新婚而進行的`娛樂活動,土家族鬧新房往往還由伴嫁去的姑娘和陪新郎的小伙對歌,他們借機選擇意中人,這是土家族以歌為媒的古婚俗的再現。「回門」,婚後的第二天,新娘要偕同新郎回娘家,當天去當天回,俗稱「回門」。至此,土家族的整個婚禮就告結束。
3.壽禮
壽禮是土家族人的重大禮儀之一。土家人祝壽,對小孩子稱為「長尾巴」,成年人叫「過生日」,50歲後方稱「祝壽」。但若父母健在,即使年齡再高也不能稱「祝壽」,「尊親在不敢言老」。土家族為老人祝壽要獻魚,上長壽面,敬壽桃,滿60花甲的壽禮最為隆重。土家族祝老人健康長壽,堪稱民族美德。
4.葬禮
葬禮,幾乎是任何一個民族都具有的悼亡儀式和祭祀活動。土家族俗稱葬禮為「白喜」、「白會」、「老龍歸山」等,一般要跳唱喪鼓歌。湖北省清江流域的土家人在舉行葬禮時,其主要活動是跳喪,即跳唱非常神奇和隆重的「撒爾嗬」。這是土家人悼念死者的一種祭祀性歌舞,且歌且舞,似劇非劇,風格異常古樸和別致。舞姿非常優美,時而繞臂穿肘,形似鳳凰展翅;時而相對擊掌,猶如幺姑篩鑼;時而扭肩擦背,好比水牛擦癢;時而嘴唇觸地,恰似春燕銜泥;時而相互嬉戲,猶如牧童戲水等等。土家人跳喪為何稱其為「撒爾嗬」呢?其實,這是因跳唱時多用襯詞「撒爾嗬」而得名。
明代《巴東縣志》載:「舊俗,歿之日,其家置酒食,邀親友,鳴金伐鼓,歌舞達旦,或一夕,或三、五夕。」人死後,左鄰右舍聽到陣陣報信的鞭炮聲,都自動趕到死者家裡來,為死者跳撒爾嗬。土家人常說:「人死眾人哀,不請自己來」,「人死眾家喪,一打喪鼓二幫忙」,「半夜聽到喪鼓響,腳板心底就發癢」。入夜,只聽靈堂門外幾聲炮響,跳喪者們聞聲而至。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掌鼓指揮,三聲重鼓,一聲高唱:「我打起鼓來,你出台喲,撒爾嗬里!」眾人齊聲答和。跳喪者或兩人一對,或三人一夥,迅速踏鼓跳唱,腳踏鼓,鼓跟腳,跳喪者頭、手、肩、腰、臀一起扭動,舞姿變化多端;唱著古樸粗獷、詼諧有趣的極富濃郁山鄉氣息的詞曲,從入夜到雞鳴,或一夜,或二夜,或三夜等,通霄達旦。
撒爾嗬有一定的程式,一般由待師、跳喪、哭喪等構成。或曰開歌場、奠酒、收歌場等。撒爾嗬唱詞變化多端,四言、五言、七言隨情而變。除開那些少年夭亡者,不論是男是女,也不分高低貴賤,只要人死了,鄉鄰們總要跳唱「撒爾嗬」。實際上,早在元、明、清時代,撒爾嗬在清江流域土家人的跳喪中,就已完全成熟了。至於撒爾嗬的歷史淵源,今天已無法精確查考,有說起源於莊周「鼓盆而歌」的,也有說起源於八月十五殺韃子的等。盡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撒爾嗬是土家先民巫術、祭祀禮儀和歌舞藝術三者有機結合的產物,這確是無可質疑的。
土家族喪葬習俗
土家族把喪事稱為「白喜」。對死亡待有樂觀態度,認為高齡老人去世是「順腳路」,成為生命禮贊、祝福新生的一種土家巫文化,對死亡是一種「靈魂不死」、「死後脫生」、「死是福」的生死觀。認為生而死,死而生,死亡好比新生嬰兒降世一樣可喜可賀。因此,土家族人死後有繞棺、跳「喪葬舞」的習俗,起源於清江流域的武落鍾離山,是一個勇猛強悍的部落,在清江上游的鹽陽、夷城等地建立過原始部落聯盟,後來成為了巴國。
跳「喪葬舞」在湖北長陽、巴東、建始、鶴峰、恩施的清江沿線流行。魏晉南北朝時就有「父母死……打鼓踏歌,親屬飲宴舞戲。」巴氏祭其祖,擊鼓而祭,叫嘯以興哀,「蠻夷信鬼尚巫,伐鼓踏歌,以祭神。」在鄂西生息過的巴人,死了老人,闔族不悲,且把它當作歡樂的喜事,舉辦「白喜」,「伐鼓踏歌」,「其歌必狂,其眾必跳」,合族舉慶,以祝其功,這在當時當地的漢人是不會這樣辦的,表現了強烈的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意識。
流行的長篇歌詞是「走進門來抬頭望,桑木彎弓掛牆上」,「三夢白虎當堂坐,白虎坐堂是家神。
「先民在上,樂土在下,向王開疆闢土,我民守土耕稼」從繞棺、跳「喪葬舞」以:鳳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癢、狗吃月、燕兒銜泥、幺妹子姐篩籮、猛虎下山等舞蹈動作,這些舞蹈動作是巴人對他們祖先勞作、生活和娛樂的高度概括,如「鳳凰展翅」,二人背對背,雙臂展開,上下扇動,恰似鳳凰展翅欲飛,其動作含蓄,隱喻力強。擦癢」,二人背靠背,雙手叉腰,左右相對擦晃,腰胯以下作慢幅度顫動,穩健明快。
最為壯觀的是「猛虎下山」,那是在午夜過後,酒醉舞蹈,人們疲倦欲困時,舞者跳著跳著,忽聽鼓點一變,二人中的一個猛然跳躍騰空,一掀舞伴,然後兩人躬身相對逼視,忽而擊掌、撞肘,前縱後掀,一躍一撲,模仿猛虎撲食的各種動作,口裡還發出一陣陣虎嘯聲,最後一人被另一人挽著從頭頂上後弓翻躍過來,其動作形象給人以其祖先為虎的粗獷雄壯的崇敬感受。
其他動作不少是模擬表演他們的先民擲鏢漁獵、廝殺械鬥的動作,如「打上二十一」中的擊掌,「幺姑姐篩籮」是土家族習俗渾朴、淳厚古雅的寫照。
「燕兒銜泥」,是一個高難度動作,一人丟一手帕(或其它物件)下地,另一人叉開雙腿站立,隨著鼓點的急驟加快,慢慢彎下腰,但雙腿要直,最後以嘴近地銜物,雙手後翹作燕兒翅膀扇動狀,反復數次。
土家族婚俗禮儀
提親
男女青年相愛後,由男方家請媒人帶上掛面,條肉或酒(稱為「手禮」)到女方家去向其父母征詢意見,這叫「提親」。如女方家父母斷然拒絕,就會退回「手禮」。
紅書開親又稱「下書子」
經過提親徵得女方家父母同意後,男方家擇吉日請媒人帶上面條、豬肉衣料或衣服,用紅紙折成的信封狀的紅書,內頁折成六折或八折,不寫字,稱為「空書」送到女家,男青年隨同前往,也有先相親再下書子的。至此兩家初步結成親戚,雙方開始來往。特別是女方父母過生,男方必須帶禮物去祝壽。土家族忌諱農歷的六月和臘月行媒,稱為「六臘不行媒」。
燒香、討年庚
通過下了兩封書子後,婚姻基礎基本穩固。男方家則要擇吉日請媒人帶上條方(條形肉)、面條、火腿、衣料、鞋子等禮物及內頁寫上書單的一封紅書和寫上男方生辰的庚帖、香紙燭等到女方家「開書單」,也叫「燒准香」。並征詢女方的生辰,這叫「討年庚」。標志著兩家正式結成姻親,此後,男方可以稱女方父母為「親爺」、「親娘」。
過禮
通過討得的年庚,根據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確定婚期。在女方家舉辦花園酒的頭一天(木黃一帶提前到3個月或半年),男方家請媒人和先生(能說會道機靈的人)帶上豬肉面條、鹽茶米面、衣服鞋襪、首飾禮物及香紙燭包封書子、火炮等送到女方家,這次禮物特別豐厚,女方家主要親戚每家一塊肉、一把面條。這些禮物放在女方家堂屋上方的方桌上,由女方家執事先生焚香燃燒,祭祀祖宗。女方家回贈男方新鞋一雙。這叫過禮,又叫行「雁奠禮」。
花園酒
在婚期前一天,女方家宴請親朋好友。稱為辦花園酒,被請的親朋好友帶上糧食、錢幣及送給出嫁女的禮物到女方家赴宴。女方家盛情款待。
開臉又叫拆頭
在婚期前一天,出嫁的姑娘要由有「雙福」(雙老健在,有兒有女)的老婦人給姑娘用細線絞去臉上的苦發,修整眉毛,抹粉,梳妝打扮,挽發髻於腦後,戴上銀針簪子頭花等頭飾,穿上服裝,這叫「行冠笄禮」,是姑娘從「黃毛丫頭」步入新的一個轉折點。
哭嫁
女方在出嫁前三天晚上,在閨房內由眾姐妹陪同哭嫁。先由母親開頭哭「開聲」,再由姑娘哭和眾姐妹陪哭,哭的內容廣泛,有哭祖宗,哭父母,哭哥嫂兄妹,哭堂公伯叔,哭親戚朋友,哭匠人師傅,哭媒人,哭幫忙打雜人員,總之見人就哭。被哭的人要送紅包給姑娘。會哭的姑娘被認為很「在行」、有出息,所以有的姑娘從五六歲起就學哭。哭詞大多數在《哭書》中格式化的內容,也有「自編自哭」的內容。哭時拖聲帶氣,凄厲委婉,如泣如訴。
❼ 土家族不能吃什麼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古代農人的智慧,他們通常把看似不起眼難登大雅之堂的食物變成鄉間美味,比如火鍋中的牛雜,血旺,蹄花湯。也許這本身就是一種生存哲學,就想俗話說的民以食為天。當人們在品嘗美味的蹄花時候,可能不知道在遙遠的鄉間有很多關於這種食物有趣的傳說和習俗。
在重慶東南部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那裡有很多淳樸的禁忌和習俗,在食物禁忌中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就是小孩子不能吃豬腳腳。在臘月的時候,長者們通常是把豬腳腳用瓦罐放在火塘裡面煨來吃,而且不讓小孩子知道。如果小孩子知道了就說是要「叉」老丈,而且禁止小孩子吃這種食物。當時的小孩子一定認為父母自私,把這么美味的食物留給自己。當小孩子把所有的一切歸責於父母時可能忽視這一小小的習俗關乎自己將來的終身大事。
為什麼要把這種習俗叫做「叉老丈」呢?「叉」是否有蘊含什麼道理呢?我們聽到「叉」字自然而然的聯想到了豬腳的形狀,豬蹄的前腳趾是呈「叉」狀,這種「叉」是否與某種不吉利的符號相聯系呢。當初大人們的解釋是:說是用豬腳去叉老丈,老丈人自然不會給你好臉色,在父母之命的年代,你能娶到他的千金嗎。這種解釋看來是完滿而幽默的。但是,當我們深入探究「豬腳腳」在土家族傳統中的作用時,這種習俗不難理解。
在土家族傳統中,豬腳腳除了被賦予美味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給老張人拜年時的必備禮品。當你臘月的時候深入民間田野,你將看到很多女婿或者是准女婿挑著一個個豬腳腳到老丈人家裡面。豬腳腳並不是我們通常吃到的前蹄子,而是包括後退的一大塊肉,整個成三角形,在前蹄上還用紅紙包好,代表大吉大利。我們可以想像:當老張人看到這份豐美的食物時候心裏面是多麼的高興。
土家族是一個有語音沒有文字的民族,我們也可以把一個音節理解為不同的字,也就是同音多意字。「CHA」不能解釋為「叉」,而應該理解為「差」。「差老丈」就是說你不能夠對你的老丈吝嗇,要慷慨,不能差你老丈人的豬腳腳,否則你是討不到老婆的。我們對這一習俗有了全新的解釋,那麼土家人為什麼把這一習俗強加於小孩子而不是其他人呢?我們可以從土家族人口分布的地區的經濟生活條件分析。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地區和重慶的武陵山區,這里群山環繞,交通不便。經濟生活主要是種植農作物,是中國逐漸消失的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活化石的另一個別稱是「老,少,邊,窮」。可以想像,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豬肉意味著什麼,豬腳腳意味著什麼。所以從小小孩子都被這中風俗熏陶,自己長大後要勤勞,要節約,否則將面臨婚姻危機。這一風俗的功能就是對孩子的教化,耳濡目染的教化。這種習俗甚至可以基督教中的「原罪」做類比,就像基督徒的生活是為了贖罪一樣,土家人從小就認為差老張人某種東西,而這種東西必須通過自己的勤勞來換取,不同的是基督徒換來的是自己一生的完滿和幸福,而土家少年換來的是二個人一個小家庭的幸福。剛才是對男方的分析,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是老丈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口福而把自己的女孩輕易嫁給別人,答案是否定的。在強調門當戶對的年代,為了自己女兒後半生的幸福,他決不能輕易的把女兒許配給別人,他要通過很多評價指標來測評未來的女婿和女婿的家庭,而豬腳腳則充當了這一工具。擁有很多豬腳腳的家庭自然是富足而殷實的,擁有豬腳腳的家庭自然是勤勞而節儉的。
我們可以想像這樣一副幸福而溫馨的畫面:土家人成群結對的挑上拜年禮物,當然少不了豬腳腳,浩浩盪盪地前往老丈人家裡,老丈家裡的人自然是笑得合不攏嘴,他的微笑是對未來女婿家庭的認同,也是對自己女兒找了個好歸宿而高興。拜年之後肯定意味著一門婚姻的確定,來年開往老丈人家的肯定是接親的隊伍,一對小兩口將過上幸福的生活。
一個看是習以為常的風俗,當用人類學的眼光審視,用結構功能的分析框架進行解讀,是多麼的賴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