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物質文化保護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這個問題正好是我目前所做的研究工作
實際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概念的提出,在文化遺產的概念史上是一個標志性事件。雖然它最早於1982年就出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件中,但對它的體系性的表述,卻遲至世紀之交才真正問世。
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第29屆大會上制定了「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傑作宣言」,於2001年首次公布了第一批共19件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的傑作(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然後在前兩者基礎上,熔鑄成為一個新的國際公約,即《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並在2003年10月17日第32屆大會閉幕前得以通過。
2.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20世紀30年代,國際現代建築協會在《雅典憲章》中明確提出「有價值的建築和地區」的保護問題,確定了一些個體建築保護基本原則及具體的保護措施,促進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國際運動的展開。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對象從個體的文物建築擴大到歷史地段。
1960年代美國白宮會議首先提出設立「世界遺產信託資金」的建議案。提出要保護世界上傑出的自然風景區和歷史遺址。美國在提出這個「世界遺產信託資金」理論,恰恰趕上埃及政府在尼羅河上游修阿斯旺水壩,由於修這個水壩使水位加高,淹沒了一座有2000年歷史的神廟,所以聯合國提出了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的公約。
1964年5月通過的《威尼斯憲章》,提出了文物古跡保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則與方法。文件擴大了文物古跡的概念,不僅包括單個建築物,而且包括能夠從中找出一種獨特的文明,一種有一定意義的發展或一個歷史事件見證的城市和鄉村環境。
1970年,美國首度將這一理念寫進當時一部重要法案《國家環境政策法》。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提出要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當時提出了「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概念。
1972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七屆大會在巴黎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確定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三種類型,擴大了歷史文化遺產的范圍,從此,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公眾的普遍關注和重視。
1992年12月,在美國聖菲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會議將文化景觀作為文化遺產的類型,從而進一步豐富了歷史文化遺產的內涵。1997年11月,非物質文化遺產——「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得到國際的認可。
截至2005年7月,世界上有170多個國家成為《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約》的締約國,已有788處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47個列入非物質遺產名錄。
3.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2005年12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並制定「國家 + 省 + 市 + 縣」共4級保護體系。
4. 非物質文化遺產那年哪月哪天開始做的
2006年5月20日
先後批准分別於2006年、2008年和2011年、2014年命名了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是從哪一年開始實施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於2011年2月25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6.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是哪一年頒布的
【法律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是二零一一年頒布的。是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而制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於二零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通過公布,自二零一一年六月一日起施行。該法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階段。其突出亮點是中國特色,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和保護區分開來。首次明確了傳承人的退出機。禁止以歪曲、貶損等方式使用非物質文化遺。規定調查應當徵得調查對象的同意並尊重其風俗習慣,侵犯且造成嚴重後果的會依法給予處。發現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規劃未能有效實施的,應當及時糾正、處理。
【法律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第一條 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制定本法。
7. 我國什麼時候開始非物質文化遺產
教科文組織制定了第一部旨在保護這一遺產的國際法律文書:《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一個國際評審委員會在2001年選中了首批19項《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該委員會定期將其他傑作列入該名錄,目的是提供法律保護和財政幫助。
為進一步加強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常識文化篇。
8. 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
2009年。
2009年5月,中國已啟動端午節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程序,申報的遺產名稱為「中國端午節」。
2009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9月30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審議並批准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中國「端午節」名列其中。這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8)中國非遺文化什麼時候啟動的擴展閱讀:
端午節的習俗
1、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粽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是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傳入北方後,用黍米(北方產黍)做粽,稱「角黍」。
2、放紙鳶
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為「放殃」。
3、洗草葯水
草葯水,即是古籍記載的沐蘭湯,端午日洗草葯水可治皮膚病、去邪氣。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葯性最強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葯。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葯煮草葯水沐浴的習俗,端午草葯的葯性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9. 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一,官方正式的成立協會保護的時間是2013年11月6日;如果是民間的,那就不清楚了,民間也有很多人一直致力於保護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簡稱中國非物遺,成立於2013年11月6日,由文化部主管,業務范圍包括:調查研究、信息收集、舉辦展覽、專業培訓、咨詢服務和國際合作。
三,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1,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2,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其特點是活態流變。
3,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際工作中,認定的非遺的標準是由父子(家庭)、或師徒、或學堂等形式傳承三代以上,傳承時間超過100年,且要求譜系清楚、明確。
10.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歷程
20世紀中葉,中國政府組織文化工作者對部分傳統文化遺產進行了調查和研究,使許多瀕臨消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搶救。1979年文化部、國家民委、中國文聯共同發起「十部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編撰工作。1997年國務院發布《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對傳統工藝美術作出明確的規定,通過建立國家評定機構,保護了一大批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命名了200餘名「工藝美術大師」。
從2002年起,文化部、財政部等有關單位啟動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採取一系列保護措施,對具有重要價值且瀕危的項目進行搶救性的保護。
2004年8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批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決定。同時聲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另行通知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暫不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這標志著中國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進程中又邁出了重要一步。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張學忠大使於12月2日在巴黎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松浦晃一郎遞交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親自簽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公約》批准書。中國是第6個遞交批准書的國家。
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明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方針和政策。近幾年來,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已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有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體系。
2010年8月23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12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又對此進行了第二次審議。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