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對徽州文化概論的期望怎麼寫

對徽州文化概論的期望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10-19 12:05:59

『壹』 我如何看待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的話,還是比較有意義的,因為像這種文化的話,自從古代以來,這種文化我覺得都是比較唯美的,也是比較像一種山水,默默畫吧,就是像那種特別有情調的

『貳』 徽文化特點是什麼

作為一個區域文化的特徵,它所表現的是這個區域文化在一個時代由其特殊的精神需要、精神狀態和精神力量所構成的精神特徵。徽文化精神在歷史上並不是一個抽象的精神實體,它正具體地存在於徽州地區各個歷史時期的特徵中,並通過各個歷史時期中那些普遍、恆久因素的積累、凝聚,而不斷充實表現出來。那麼,徽文化精神的內涵是什麼?怎麼概括和表述?其價值是什麼?這是探索徽文化精神的中心問題。 這些年來,國內學術界眾說紛紜,認識也在不斷深化。有人認為「它所體現的那種理念或精神有:以義統利的義利觀、公私兼顧的公私觀、民富國強的家國觀、遵守契約的誠信觀、賈而好儒的人才觀、沖突融合的和合觀等」。這是徽州當時各項事業興旺發達的精神支柱。還有人結合徽州地區的歷史發展過程,認為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特定的時代,又在徽州這塊土地上造就了一代儒商——徽商,他們不甘窮困,開拓進取,憑借較高的文化素養,賈而好儒的特色,雄居中國數百年,所謂「無徽不成鎮」,造成了徽州物質文化的歷史輝煌。徽商是鼎盛時期徽文化的重要創造者,他們除了具備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文化特徵外,還具有冒險犯難、開拓進取、百折不撓的「徽駱駝精神」。研究徽文化精神,必須要講「徽駱駝精神」:保旱鄉土、嚴宗祠、尚祖祭、重教育、尚氣好義、儉朴勤勞、文風昌盛、崇禮儀……還有人認為徽文化精神特徵有:(1)保守僵化與開放創新並存(山的封閉與水的開放,理學的保守與徽商的創新,徽州工藝作品思想內容的封建落後與科學技術的創新、進步等);(2)藝術與環境的結合(徽派版畫、新安畫派、徽州盆景、徽州方言、徽州文房四寶、徽派建築、徽菜等都與徽州特別的山川環境緊密相關);(3)吸收外地文化和向外擴張徽州文化並舉(如新安醫學先驅師湖北、四川名家,徽劇吸納弋陽腔、西秦腔精華;而徽商的開拓又將徽文化擴撒至四方,徽戲進京,促成京劇產生,徽州版畫「獨鰲藝林」等);(4)剛勇好強與文質彬彬兼備(徽州文化是山越文化和中原漢族文化的融合,兼具山越剛勇好強和土族衣冠尚氣重禮的特性)等等。 其他學者還有從不同角度對徽文化精神闡述的,種種論述統計起來恐怕有幾十條,真所謂「丹青難寫是精神」,徽文化精神內涵之廣大,也令人嘆為觀止。 我認為要全面准確地把握徽文化精神,應找到貫穿於徽文化全部精神的本質的東西。徽文化的重要特點是它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濃縮和匯聚,含有中華文化的一個標本和縮影。正因為它是中華文化的一個有機部分,始終受到這個大系統制度文化的制約和支配,所以它具有兩個鮮明特徵:一方面是徽文化之最具代表意義的徽商,他們身上的「徽駱駝精神」是中華民族頑強的原始生命力和勇於開拓創新精神的一個生動體現。以徽商為代表的「徽駱駝精神」向世界表明中華民族並不乏開放、進取精神和沖破「停滯不變的社會」的能力,中華民族有能力創造歷史,走向現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這一精神,體現在一大批從徽州走向世界的先哲先賢們的開風氣之先的首創精神。這是徽文化精神的核心與動力,是最有價值的,是徽文化的精華。另一方面是徽州作為「程朱桑梓」,程朱理學成為徽文化的指導思想,使徽文化深深打下了封建文化的烙印,我們相信隨著徽精神的多層面開拓和探究,人們將進一步加深對徽文化的認識,了解它的地位,取其精華為現代化事業服務。

『叄』 徽州文化有什麼特徵

與歷史上一般世家大族相比較,徽州文化世傢具有以下三個明顯特徵。

一是完整的宗族譜系。徽州的世家名族最重視修譜,「族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國無史不立,族無譜不傳。」(績溪《盤川王氏宗譜·凡例》)基於這種認識,他們視族譜為經典,把修譜看作是家族內部的一件盛事,至重至隆。每一族譜都包括了「始遷祖」以來的所有家庭成員,由源而流,本末一貫,形成了豐富、完整的族譜系統。僅據《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所載,該館館藏427部族譜中,徽州世家的族譜就佔了一半以上,殊為可觀。

二是發達的教育事業。徽州士人普遍把培養子弟讀書視為修身、齊家第一要緊的事情。「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綿世澤莫如積德,振家聲還是讀書」,這些徽州古民居的楹聯充分說明了對讀書的重視和期望。徽州地區擁有比較完善的教育體系,除了官辦的府學和縣學,還有宗族或士紳們建立的私塾、社學、書院等各類學校。至於學校的教師,必擇方正飽學之士,並為此而不惜資力。績溪《金紫胡氏家譜》言其家「誨其子必千里求師」。於是科舉發達,人才輩出。明清兩代徽州府籍的進士人數僅次於蘇州府,全國名列第二。許多世家名族往往科甲蟬聯,朱紫盈門。如婺源坑頭的潘珏一門有明一代就出了十多位進士,其中四位又官至尚書,故後人譽之為「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

三是輝煌的學術成就。徽州士人進學修德的目的不僅僅在於謀求功名利祿的仕宦或營商,還在於能夠自覺地以擔當、傳承和弘揚學術為己任。他們或利用書院、文會的組織研討講學,或潛心隱居著書立說,從而留下了大量的學術文獻和著作,有力推動了中國學術文化事業的發展。這是徽州世家名族文化底蘊的一個重要表現。以清朝乾隆年間纂修的《四庫全書》為例,這是整個封建社會學術文化建設的一項標志性成果。該書收編著作總數3461種,其中徽州一府士人的著作就有197種,占收編著作總數的1/18,超過當時州府平均數的十多倍,也超過了大多數行省的著作數,成就輝煌。這些著作的內容幾乎涉及到「四部」的所有領域,其中又以經部最多,子部次之,顯示出了濃厚的學術特色。

『肆』 徽州文化的學術意義

徽州文化是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其內容廣博、深邃,有整體系列性等特點,深切透露了東方社會與文化之謎,全息包容了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民間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基本內容,被譽為是後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典型標本。學術界對其的研究,至少經歷了大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更趨火熱,逐漸形成了一門相對獨立的地方學--徽學,被譽為是並列與敦煌學和藏學的中國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顯學之一。
徽州位於黃山腳下,古稱新安,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建徽州府,遂得名。范圍包括今黃山市的歙縣、黟縣、休寧縣、祁門縣、屯溪區、徽州區及黃山區的一部分,以及現屬於安徽省宣州地區的績溪縣、屬於江西省的婺源縣。徽州社會和文化是在南宋以後崛起,明清時達到鼎盛與繁榮,清末以後衰退的。歷史上有紛呈的學派與流派,內容幾乎涵括文化的所有領域。其文風昌盛、教育發達、人才輩出,自宋至清,徽州共建有書院、精舍等260多所;社學明初有462所,清康熙時達562所,私塾更是林立,遠山深谷,居民之處,莫不有學有師、有書史之藏。科舉及第者眾,僅明清兩代徽州本籍中舉人者996人,中進士者618人,狀元數僅清一代本籍加寄籍有18人,曾涌現出了朱熹、程大位、汪道昆、朱升、江永、戴震、俞正燮、王茂蔭、胡適、陶行知、黃賓虹等一大批傑出人物。更有影響深遠的徽商,成為人們長盛不衰的 研究話題。徽州文化之所以影響深遠,筆者認為有四個方面的學術意義。
一、 考證中國農村封建社會的真情可籍以 史志官記述歷史,盡管多為公正或誠實,但多少帶有文飾或烙上個人主觀意見,且記述的亦多為上層社會大事、國家民族大事或地方區域大事,民間的、老百姓的事則很少問及。即使是正直文人、學富五車的彥儒、文士,記述了下層社會的一些事件,也總難免受中國傳統文化及封建社會價值觀念的內在不自覺的影響而存有偏見,或囿於一葉障目。於是,對反映作為一個世界農業大國的中國農村基層社會文化和現實的資料甚少,有也是加了選擇和文飾的,而這恰是徽州社會與文化存在的空間。 徽州介於萬山叢中,如世外桃源,歷史上除太平軍亂外,少有戰禍,人文薈萃,素有東南鄒魯、文禮之邦、文物之海之譽稱。再加上徽州人由於文化素質較高,對文物、文化的保護意識強,即使是文革的十年浩劫,也有許多歷史文物資料被保護下來。僅黃山市境內的徽州古代地面文物如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古橋、古塔等就留存近5000處。特別是古代徽州的大量文書的保留和發現,更被稱為一大奇跡,被各博物館、圖書館、大學、研究所收藏的就超過十萬件。50年代當這些文書被大量發現時,曾被譽為是與甲骨文、漢簡、敦煌文書、故宮明清檔案等齊名的中國五大發現之一,還散落在民間的未被發現的估計至少還有近十萬件,僅筆者收藏擁有的也達千餘件。這些徽州文書,如各種契約、譜牒、官書、家書、魚鱗圖冊等,上可溯至宋,下至解放初期,均屬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資料,且絕大部分是徽州民間老百姓緣於自己切身利益等而形成的,第一手性和真實可靠性強,數量多,涉及面廣,內容豐富。研究它們可以真實地了解和再現當時徽州農村社會的真實情況,其中包括老百姓真實的生活、勞動、人際交往及社會結構、土地關系、商業經營、文化發展等情況;此外,不僅有歷史文書、檔案資料,還有幾乎保存原貌的村莊、村落、祠堂、房屋、原始物件及當事人的後代等,內容鮮活,因而學術價值高,內在而有效地填補著中國歷史學和社會學研究的空白。
二、 具有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文化發展典型的標本研究價值中國社會的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隨著南宋王朝的靖康之渡而徹底移向江南,江南從此成為中國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最為活躍、最具代表性地區。 而徽州文化正是在南宋以後,在經歷了長達一千多年的新安文化的積累之後全面崛起,明清時達到鼎盛的中國封建文化。當時紛呈的學派、流派作為中國封建後期文化在這些領域的典型代表,都具有標本性的意義。如作為徽州文化諸流派中最重要流派之一的新安理學,它就是作為儒家文化在經歷了孔孟的經典階段和董仲舒的神學階段,而至兩宋發展到了理學階段後在徽州的典型投影。程朱理學的創始者程顥、程頤祖籍歙縣篁墩,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婺源,新安理學亦即朱子之學,以維護、繼承、光大朱子之學為宗旨,嚴尊師道,精悟師訓,源遠流長,代表著程朱理學之正宗。道光《休寧縣志》載:在明清,朱子之學行天下,而講之熟、說之詳、守之固,則惟推新安之士為然。因此,研究新安理學也就是典型標本性地研究了程朱理學。再如徽派朴學,它就是中國學術史上開一代之風的乾嘉學派中的皖派,在中國近三、四百年學術史上地位顯赫,不僅在當時獨領風騷,其影響還一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至少使胡適深受影響。因此,研究徽派朴學極具中國近代學術思想,特別是經學研究的典型價值。還如新安畫派,它也是作為中國畫藝術發展到兩宋以後,開始進入山水畫藝術全面發展階段的最高代表,研究新安畫派就可以標本性地研究整個兩宋以後的中國畫發展,並且其師承和影響一直至今。所以說,進行徽學研究實際也就是進行中國封建後期文化的典型標本研究,其個別中可透視一般。 徽學即徽州學,徽學是徽州學的簡稱。
歷史上曾經將徽州府學稱之為「徽學」,也有將新安理學和徽州學術稱為「徽學」的,但這種稱呼只是臨時性的或個別的,不是一種概念,同徽學學科概念不同。
徽學也不安徽學,徽劇是屬於徽州的地方劇種,不是安徽劇;徽派篆刻是徽州地方篆刻流派,不是「皖派」篆刻;同樣徽商也不安徽商,而是徽州商幫。 學術基礎徽州學作為一門學科得以確立,有三方面的基礎。
一是大量的歷史文獻和文書。據統計,徽州人的著述總數在4000種以上,文書約40餘萬件。徽州文獻數量之多,涉及面之廣,學術質量之高,在全國都是極為罕見的。而徽州文書被譽為是繼甲骨文、漢晉簡牘、敦煌文書、明清內閣大庫檔案之後的「中國歷史文化第五大發現」。
文獻或文書,都是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的歷史,或稱為文字資料。而作為徽州學成立的第二個學術基礎則是大量的文化遺存。文化遺存並非以文字形式,而是以實物形態保存下來的資料。據統計,原徽州府屬六縣有各種文化遺存5000餘處。另外還有各類館藏文物近20萬件。這些文化遺存,我們稱其為物態文化資料。這些物態文化資料,可以補充文字資料的不足,也是徽州學研究重要資料來源之一。徽派建築、徽州村落、新安畫派、徽州工藝等課題的研究,往往大部分要依賴於這些物態文化資料。而很多文獻、文書資料的記載也可以通過這些文化遺存來得到驗證,以辨真偽。
徽州學成立的第三個學術基礎是以口述和演唱形式保留下來的無形文化遺產。如儺舞、目連戲、徽劇、民間游藝、傳統工藝以及民俗、方言等。徽州戲曲、徽州民俗、民間工藝、民間藝術、徽州方言等課題的研究主要依賴這類資料。 一.徽州文化為研究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農村社會實態提供了一個範本。徽州保存下5000餘處地面文物遺存、4000餘種文獻、40餘萬件文書,跨越千年歷史,涵蓋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尤其地面文物遺存、無形文化遺產和文書檔案,均為第一手資料,是人們了解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農村社會實態不可多得的資料,為按歷史本來面貌做綜合實態研究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周紹泉先生指出,以徽州文書為代表的歷史文書檔案為主要資料,綜合研究歷史社會實態,將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學術潮流。
二.徽州文化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流派紛呈,獨樹一幟,在很多領域都處於領先位置。如徽派篆刻是中國文人流派篆刻的主流,對徽派篆刻的研究,其實就是對中國文人篆刻史的研究;徽派版畫代表了中國傳統版畫的最高成就,對徽派版畫的研究,也就是對中國傳統版畫的研究;新安理學、徽派朴學是宋以來學術思想史上的兩座高峰,具有典型標本研究價值等等。因此徽州學研究,實際也就是對中國封建後期傳統文化的研究,窺一斑而見全豹,具有普遍的學術意義。
三.徽州文化具有地理文化單元的人類文化學研究價值。徽州四面環山,作為一個獨立的自然地理單元,風景秀麗,人們的審美觀自然受到山水環境的影響。徽州四雕藝術、文房四寶藝術、徽派盆景藝術、新安畫派、徽派版畫等,就是徽州自然環境同徽州人審美觀相結合的產物,而新安醫學、徽菜、徽州方言的形成,同徽州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及資源有關聯,徽州宗族社會構成和村落結構,同徽州地理環境也有關系,具有地理文化單元的人類文化學研究價值。
四.具有研究文化融合規律的價值。徽州文化是一種移民文化,首先是表現在徽州的社會、人口、文化的本身原就是由移民而形成,由此決定了其社會與文化的諸多現象和特點都受移民問題決定、影響。其次是徽州文化的昌盛與發展,本身還存在著一個由徽州本土再向外移民的問題,並對僑寓地的文化產生影響。如徽派朴學、徽劇、徽州園林藝術、建築藝術、徽派刻書、徽派篆刻、徽菜等對揚州學派、京劇、江南園林、中國版畫、篆刻、菜系都有滲透和影響。研究徽州文化,可以獲得中華大文化溶合各民族文化、各地方文化的一般與個別規律,為繁榮中華大文化作出貢獻。 徽州學研究的現實意義主要有兩點:
第一,對黃山市而言,以旅遊立市,「打好黃山牌,做好徽文章」是跨世紀發展戰略。區區一個地級市,有兩處世界遺產,世所罕見,這不能不說是徽州文化的功績。對徽州文化進行研究,有助於高水平、高質量地向世界推介徽州文化,把徽州文化轉化成寶貴的旅遊資源,促進黃山旅遊經濟的發展。
第二、徽州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一種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當前,隨著電腦普及、互聯網開通,中國已融入世界經濟圈、文化圈。西方文化不斷侵蝕和佔領中國市場,一些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失去了興趣,不僅在文化趣味上追求西方那一套,甚至在語言上也是中西混雜、網路用語同日常用語混雜。在這種時候,弘揚和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尤其顯得重要。而徽州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很多方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如當前大力提倡政治上的「德治」、經營中的「誠信」,都是徽州文化的精髓。對徽州文化進行深入地研究,弘揚其精華,就是使中國傳統文化能「永遠立於世界文化之林」。

『伍』 怎樣認識徽州文化的價值和地位

徽文化,即徽州文化,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代徽州一府六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而不等同於安徽文化(安徽文化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三個文化圈組成)。
徽州即今黃山市、績溪縣(今屬宣城市)、婺源縣(今屬江西上饒市)。
徽州文化是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其內容廣博、深邃,有整體系列性等特點,深切透露了東方社會與文化之謎,全息包容了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民間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基本內容,被譽為是後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典型標本。學術界對其的研究,至少經歷了大半個世紀,與敦煌學和藏學並稱為走向世界的中國三大地方顯學。

『陸』 關於徽州文化

1、方言

徽州方言又稱徽語, 是《中國語言地圖集》中新劃分出的一種漢語方言,也有學者傾向於將徽語劃歸到吳語里去。徽州方言是廣義上的吳語,可屬吳語徽嚴片。

2、新安畫派

明末清初之際,在徽州區域的畫家群和當時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畫家,善用筆墨,貌寫家山,借景抒情,表達自己心靈的逸氣,畫論上提倡畫家的人品和氣節因素,繪畫風格趨於枯淡幽冷,具有鮮明的士人逸品格調,在十七世紀的中國畫壇獨放異彩。

3、儺舞

儺戲(拼音:nuó xì),也稱為儺舞,是我國長江流域流行的一種傳統舞蹈,舞者戴著各種質朴而誇張的面具,帶有鮮明的巫術色彩,最早是一種祈福和禱告的儀式。

4、生產習俗

徽州舊時各生產行業,如做農、從意、經商等都有各自的行規習俗。農村要祭「五穀神」,祈求莊稼興旺;天旱常興「求雨」,素食齋戒,做道場祭拜龍女菩薩;耕牛轉讓時,買主要帶牛繩將舊牛繩換下,叫做「斷索」,表示買賣雙方均不得反悔。

(6)對徽州文化概論的期望怎麼寫擴展閱讀:

徽州 的建築藝術:

1、民居

舊時徽州城鄉住宅多為磚木結構的樓房。明代以樓上寬敞為特徵。清代以後,多為一明(廳堂)兩暗(左右卧室)的三間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進。大門飾以山水人物石雕磚刻。

2、牌坊

牌坊是封建社會最高的榮譽象徵,是用來標榜功德,宣揚封建禮數的。歙縣多牌坊,這與徽商的發展、興起和程朱理學的發源、影響有著源遠流長的關系。以儒學思想為精神世界主要內容的古代徽州人,地少不足以耕的自然條件成為他們向外拓展生存空間的主要動力。歙縣人少小離鄉背井,外出經商,足跡遍天涯。

3、雕刻

徽州三雕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縣(今安徽省的黟縣、歙縣、祁門、休寧、太平、績溪和江西省的婺源縣)的區域內,具有徽派風格的木雕、石雕、磚雕三種民間雕刻工藝。三雕歷史悠久,技藝精湛,世代相傳,有完整的工藝流程,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徽州

閱讀全文

與對徽州文化概論的期望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8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