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漢朝怎樣把儒家和法家結合在一起
漢武帝聽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就是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排斥,武帝還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太學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以儒家五經為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學說。「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在中華傳統文化舞台上獨領風騷兩千餘年,受到歷代統治者所推崇。這里要說明的是,漢武帝並非限制其他各家的發展,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發展儒法結合,即所謂的「儒表法里」。例如夏侯始昌既研習儒家又通曉陰陽五行家;宰相公孫弘兼治儒法兩家;主父偃以縱橫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馬談司馬遷以黃老學說起家。
Ⅱ 如何將西方的科學管理與中國的儒家文化思想相結合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層,是以儒家思想為正統的文化價值體系,其主要特點是重視人、倡導德。儒家對「仁」的強調,對「禮」的推崇以及「和為貴」等主張,都是為了協調、規范和平衡人際關系;在個人修養上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謀事方面強調天時、地利不如人和。這些都表明,中華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正是基於這種心理品質,中華民族才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共同體。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這種以「仁」為本、「立德」為先及「天人和諧」、「人際和諧」、「情理和諧」的全方位的和諧精神是具有世界意義和現實意義的。
現代的人本管理,從東方到西方,都在強調「以人為本」的企業理念,要求企業管理者「居仁懷義」,追求管理者與員工的和諧,員工與員工的和諧,以及員工與顧客的和諧,可以說這些都自覺或不自覺地說明了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精要。 中國傳統文化及管理思想有積極的一面,也有其消極的一面。因此,在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及管理模式的過程中,既要學習西方制度化管理的優勢,實施組織化、科學化管理,又要吸取中國傳統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及倫理觀念根深蒂固,至今影響著國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取向。沒有文化底蘊的管理是不成功的管理,照搬西方的現代管理理論會因國人心理抵觸,其效果將大打折扣。但要完全用中國傳統式家庭管理方式管理企業,可能在創業時期有積極的作用,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它肯定會成為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這就是中國企業成長慢(國企)、壽命短(私企)的原因。因此,中國企業面對入世後國外大企業的競爭,若不能迅速成長和有機整合,就會面臨生存乃至淘汰的危機。對家族管理模式進行改造和創新,使其跳出「家族主義」的框架,吸收西方現代企業制度化管理的科學思想,對我國企業進行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是明智的選擇
Ⅲ 儒家文化如何與現代企業管理相結合
一、「以人為本」是企業文化的精髓
以人為本在中國早就根深蒂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儒家、道家、諸子百家等一些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都有非常大的借鑒價值。比如儒家的重人、重信、重義、重情;道家的以柔克剛,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以及幾千年中國人民信奉的「孝為本、禮為先,儉為上,勤為根」;「長者視為父母,壯者視為兄弟,小者視為子女」:「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成由勤儉敗由奢」、「儉節則興」、「淫佚則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上下同欲者勝」、「和氣生財」、「賣大饅頭的賺錢」、「童叟無欺」等等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同派別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廣大人民的共同主張和認可的充分體現。
現今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出現頻率最多的詞:民營經濟、個體經營者、民營企業家。特別是對一些正在發展和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管理者來說,在管理中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並同現代企業管理真正結合好,企業才能長治久安,穩健發展。現在魯寶在這方面做的還很不足,特別是在員工培訓、教育方面做得很不夠。要真正使員工愛崗敬業,以廠為家,就要盡企業之所能,為員工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後顧之憂,鼓勵員工學習,要制訂出一系列的鼓勵員工學習的政策。使廣大員工認識到:「今天學習是為了生存,明天學習是為了發展。」特別是民營企業員工和管理者的關系是僱傭關系,如何能使員工由你讓他們干好和他們心甘情願的自己干好,使他們在廠同在家裡一樣,把廠家的事當成自家的事。制度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要,但還必須有一些情感因素在裡面。
以人為本,關鍵在中、高層管理者。總裁、老闆、經理、主管、部門負責人,車間主任等,不但是領導者,而且在行為規范,道德等方面都應是表率。我有一位朋友,曾是一局局長,掛在他嘴邊的是「人情味」,他說在中國干什麼事都離不開「人情味」。我認為一定要把西方的東西拿過來消化、吸收,用到工作上。就必須有一些友誼、人情味、和諧的關系,這些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優秀的以人為本的思想,很值得我們保持、繼承和發揚光大。只有這樣,才能創造有中國特色的「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
二、管理者必須具備人格魅力
對企業而言,企業文化是企業目標、任務服務的,管理的目的是實現企業目標,完成企業任務,使企業利潤最大化。管理者的品德——也就是人格魅力,在這一過程中能起的作用是關鍵的。「管」包括管人、管財、管物;「理」就是理順企業外部和內部的各種關系,協調上上下下各方面的利益。
無論大的企業,還是小的企業,一個企業的興亡,都深深打著企業領導人的烙印,「興於斯、亡於斯」,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某某企業,有某某人的影子。一個好的企業管理者,一個真正能夠為企業服務、為員工服務、對企業負責、對員工負責的管理者,除了擁有現代化的管理才能和應該具備的良好的個人品質,具有一個管理者必須具備的人格魅力,一個企業的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打動人、吸引人,贏得被管理者或你的下屬的依賴、信任。他發出的號令,才有感召力,才能一呼百應,令行禁止,而感召力的產生,只能來自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即個人品德、情操產生的一種親和力。許多條件下,這種管理者個人品德、情操產生的親和力與管理之下權力所產生的效力成正比、親和力越強:反之,則親和力越弱,管理所產生的效力減少。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親和力,就不會產生凝聚力,一個企業沒有凝聚力,怎能產生競爭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又怎能有生命力呢?
特別是民營企業,親和力凝聚力尤為重要。在一些民營企業承包老闆眼裡,企業是個人或家庭謀福利的工具,這種企業私有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凝聚力和親和力,導致員工很難跨越血緣界限對企業有所認同,老闆不注重自己在員工心中的形象的樹立和人格魅力的培養,管理者大多急功近利,員工不可能對企業產生較高的忠誠度。
上下五千年,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如今,歷代都倡導領導者以必須加強個人修養,倡導領導者必須注意養成優秀的品格,都推崇領導人以德服人,公平公正,光明正大,胸襟坦盪,勤政廉潔。
總之,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使管理工作在下屬和員工積極努力下做到位,產生應有的效力,企業一定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益。
Ⅳ 相互融合,儒家思想與漢服文化是怎樣交融的
孔子的後人孔穎達曾經在其著作《春秋左傳正義》中記載“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這也就成為我國是華夏民族的說法起源之一,而我們由此也可以看出禮儀制度和服飾的華美是中華民族的顯著特徵。
在中國的服飾當中,漢服並不僅限於漢朝時期的服裝,指的是整個漢民族自先秦至清以來所有服裝的總稱,在經歷了千年的發展,不管是服飾的材料還是服飾的樣式,又或者是不同層次的人所能夠穿的服飾位置,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和演變。
禮儀制度和服飾看似是不同領域的兩種事物,一個側重於社會當中上層建築,另一個則是經濟基礎所決定的物質生活狀態,但是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禮儀和服飾卻也在慢慢的進行他們各自的融合。而能夠使服飾與禮儀制度進行完美融合的重要橋梁,則是儒家思想。
Ⅳ 我們應該如何利用儒家思想作為我們的文化資源之一
要想運用儒家文化,首先要深刻地去領悟儒家思想,思想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人心靈解放,所謂自渡度他。
儒家文化思想本身就是我們的文化資源之一。談不上利用更多的要去學習,讓每個人真正了解儒家文化,指導人前進的方向。
Ⅵ 儒家文化與現實的關系是怎樣的
儒家思想文化對現實的積極影響 儒家思想文化的精華在歷史傳承中經過磨練、積淀,成為我們民族的智慧、精神和美德,具有人類共性的永久價值。 1.儒家提出一系列道德范疇、命題、思想豐富了中國傳統道德寶庫。儒家文化屬人倫文化,它提出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節、恥等,蘊含量十分豐富,每個字都能寫一篇大文章。如果抽象出它們的一般意義,加以選擇、加工、發揮,就能成為精華。如「仁」,是儒家道德規范體系的核心,「仁者仁也」,強調了人的社會屬性和本質;「仁者愛人」,反映了利他精神;「克己復禮為仁」,要求人應該有道德自律意識;「殺身成仁」,彰顯了堅守信念、不怕犧牲的決心。又如「忠」,拋開它的忠君和愚忠的具體含義之外,可貴之處在於忠於職守、勇於負責,完全可以把它用在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方面上。又如「孝」,是任何人、任何社會都應具有的美德,封建社會過分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孝」,而忽視父母對子女的「慈」;現在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家家體現的是過度的「慈」,很容易丟掉傳統的「孝」,所以,當今更需要強調「孝」。此外,「義」即正直、正義,「禮」即禮貌、禮儀,「信」即誠信、信譽,「溫」即和藹、平易,「恭」即謙虛、敬人,「儉」即勤儉節約,「讓」即寬容忍讓,「廉」即清正廉潔,「節」即骨氣、氣節,「恥」即自尊自愛等,它們的一般意義都可以繼承並發揚光大,為我們的個人品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建設服務。 2.沖破天命鬼神的理性精神抵抗了宗教對人們思想的侵蝕。儒家思想對鬼神問題持謹慎態度,「子不語怪、力、亂、神」,「未知生,焉知死」,具有無神論傾向,否定超自然救世主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同時,引導人們注重「現世」生活和實際問題的解決。孔子的學生問什麼是智慧,孔子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體現出對務實和理性精神的崇尚。雖然中國有土生的和外來的宗教流傳,但都沒有形成全民族的宗教狂熱,真正推行的是「政德合一」,宗教在中國從來沒有占據過主導地位;不像西方搞的是「政教合一」,有時教權比王權還要大。在中國正是由於信奉儒家思想,抑制了宗教的作用。直到現在,全世界有60多億人,信教的有48億人,不信教的絕大多數在中國,這和受儒家思想文化的長期熏陶有很大關系。 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人解決現實問題傾向於依靠人間力量,形成了一種不輕易求神拜佛的習慣。在他們看來,與其信鬼神,不如信明君,「五百年必有王者興」,明君能帶來太平盛世;明君不多,就去信清官,清官率先垂範,彌補君王過失,殺陳世美,救秦香蓮;清官不多,就去信俠客,俠客可以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最大的俠客就是梁山好漢,替天行道。老百姓實在沒辦法,才去求神拜佛,而且求的神,也多是希望能給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神,這些神和人還有血緣關系,人們缺水了就信龍王爺,缺錢了就信財神爺等,信神是無可奈何,也是權且手段,達到虔誠、迷信程度的人是少數。 3.「民為邦本」的民本主義體現了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儒家思想歷來十分重視老百姓的作用,認為百姓是國家安寧的根本,「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孟子講:「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里的「貴」就是作用重大,即「民可載舟,亦可覆舟」之義。重視老百姓的作用,首先要重視老百姓的生計。所以,儒家思想歷來強調君子要有「憂以天下,樂以天下」的情懷,把個人安身立命與百姓福祉聯系起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要安民、養民、利民、惠民、富民,同時還要「教民」;要「解民於倒懸」,「厝天下於衽席之上」。為此,就要修身,要「格物、致知、正心、誠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做事本領,目的是為了經世致用,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當然,儒家思想的民本主義前提是英雄史觀。中國共產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史觀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踐科學發展觀,貫徹以人為本,這是儒家思想的民本主義所不能比擬的,但注重民生、為民造福的社會責任感是相通的。 4.「天人合一」的生態倫理為我們建設生態文明提供了廣闊的思想文化基礎。儒佛道三家都在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道家崇尚「道法自然」,復歸於朴,是倒退性的返回自然;佛教提出「山川草木,悉皆成佛」,消除「分別心」,強調眾生平等。儒家講求「仁民愛物」,即人與人、人與萬物猶如同胞手足,萬物一體而相互仁愛,認為「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天道即人道;人應由「盡心」而「知性」,由「知性」而「應天」,人的生命活動要融入天地生生不息的大化之中;孟子的「乘勢待時」,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王夫子的天人「交相勝,還相用」,體現了和諧生態倫理觀和天道人道相融觀,為我們堅持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人口協調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了堅實的文化底蘊和廣闊的思維背景。 5.注重理想信念的鼓舞和凝聚作用,成為中國以德治國的一大特點和政治優勢。儒家思想強調做人應有理想信念。其理想人格是智、仁、勇,認為是「天下之達德也」,孔子說:「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人有了理想信念,就能專心致志、刻苦學習,耐得住寂寞和貧困,做到「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即使窮困潦倒,「飯疏食,飲水,曲弘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耳」。人有理想信念,就有了自己的獨立意志和人格,孟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就能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理想信念一旦確立,就能鼓舞人們矢志不渝、終身堅守,「朝聞道,夕死可也」,面對惡勢力,不惜殺身以成仁,捨生以取義。毛主席說,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儒家重視理想信念作用,在我們今天仍沒有過時。特別是在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求實務實、自主自信的同時,會出現輕視理論思維、淡化理想信念的傾向,現實中「有奶便是娘」的實惠思想,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跟著感覺走」的認知方式,甚至損人利己的個人主義,都是其負面效應。因此,我們不論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還是做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積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凝聚人心,鼓舞鬥志,使人們立身處世要有志氣、正氣、骨氣。 儒家思想中的理想社會就是「大同」。這個社會「天下為公」,「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都「講信修睦」,「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疾廢者皆有所養」。「大同」理想是人們對原始共產主義的回憶,是對當時階級剝削、壓迫的反抗,也是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嚮往,鼓舞了世世代代中國人。歷代農民起義領袖的「均貧富」口號就是以「大同」理想作為旗幟招攬人心的,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康有為的《大同書》,孫中山的「天下為公」等深受「大同」理想的啟發和影響。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特別是新中國建國初,許多中國人,包括不少黨和國家領導人,就是用傳統的「大同」思想來理解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鄧小平提出的「小康」一詞,也是從傳統的「大同」社會的描述中來的。現在我們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這一目標實實在在地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對海內外中華兒女具有巨大鼓舞、凝聚作用,這已成為我們國家的一大政治優勢。 6.「過猶不及」的辯證思維體現了高超的處世方法和領導藝術。「中庸」在儒家思想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認為它是最高美德素養,也是准則和方法。「中庸」里有辯證法,即關於「度」的思想,既不要過頭,也不要「不及」,反對走極端,要求人們待人接物要把握分寸,注意火候。孔子說,有人問他問題,他就「扣其兩端而竭焉」,即摸清事物矛盾著的兩個方面,然後綜合起來給予回答;又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即只抓住矛盾的一個方面而忘記另一方面,必然造成危害。儒家是為當官者著想的,認為當一個領導者,要做到「威而不猛」、「泰而不驕」、「和而不流」、「矜而不爭」、「欲而不貪」、「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勞而不怨」、「惠而不費」等。從氣質修養上,「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又說「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認為這兩種人都有偏激性,應取其「中」,既積極又穩當。對這些要求,我們現在的領導幹部如真能做到,也稱得上是有修養、有能力的好乾部。 7.儒家豐富的教育思想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教育傳統的主要內容,對現代素質教育仍有啟迪意義。孔子首先是一位教育家,儒家繼承孔子的辦學傳統,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教育主要是由儒家承擔的。孔子的「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都是可貴的教育經驗總結。之後,孟子提出「教亦多術」,荀子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和「鍥而不舍」,韓愈的「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等,都成為後世學子的格言,即使現在,對我們的素質教育仍有啟發價值。針對我們目前應試教育狀況,我們的教育既需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也需要繼承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優良傳統。 8.儒家思想中的許多優秀成分溶入中華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在中華民族精神中,處處閃爍著儒家思想的光輝。如愛國主義,儒家思想強調集體主義精神,要求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克己」是為了「復禮」;強調家國合一,國是家的放大,忠是孝的放大;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現在,愛國主義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又如團結統一,儒家的「大一統」思想很濃,孔子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西漢董仲舒稱:「《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儒家的「內聖外王」強調君子修身、「齊家」的目的就是為了「治國、平天下」,這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政治觀念和思維方式。在中國歷史上,分裂不得人心,統一人心所向,這已成為我們反對民族分裂的廣泛深厚的社會心理基礎。又如愛好和平,儒家講「禮之用,和為貴」,講「和而不同」,講「厚德載物」,講「忠恕」,要求人們在處理君臣、父子、夫妻、鄰里、朋友等「五倫」關系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里,最可貴的就是要設身處地地站到對方想一想,以增進理解,營造寬容,多達共識,形成合力。現在,在國內提出和諧社會建設,在國際提出和諧世界理念,堅持友鄰、睦鄰、富鄰政策,為我國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目標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儒家「和」的思想能發揮更大作用。又如自強不息,儒家和道家、佛教最大的不同就是強調積極有為的人生態度,要求人們「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孔子就是一個十分勤奮的人,干起事來,「不知老之將至」,他認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儒家認為,人生在世應有「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種精神,毛主席作過發揮,「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就是中國人自強不息精神的概括。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並使之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承、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自然也繼承、弘揚了儒家思想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同時,結合時代要求,增加了新的內容,如「三大作風」,兩個「務必」,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等,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豐富了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Ⅶ 中國佛教與儒家思想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
應該是印度佛教與中國的儒家思想相互影響和交融。
印度佛教最早進入中華是在秦朝,之後在魏晉年間產生影響,而全面交融的時期是在唐朝中晚期。 這是時間上的融合。
在思想上,中國文化的性命觀點是「天命」,而佛教則是「無主宰,非自然」。於是產生了矛盾,---主要是在官方文化上。 而在民間,經過個人的修證卻能得到佛教宣揚的見解。 為了調和矛盾,逐漸地在民間鋪展開來的同時,產生了中國獨特的佛教,就是六祖(慧能)所說的「即心是佛」。從而在此期間(唐朝中晚期)形成了中國式的佛教---禪宗。
Ⅷ 儒家如何借鑒融合諸子百家的主張
儒家如何借鑒融合諸子百家的主張的過程詳述如下:
一、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爭鳴,發表不同政見、彼此駁難的同時,也彼此吸收、融合,終於形成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長的過程中發展成長起來的。
二、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他提出「仁」與「禮」的學說,主張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
三、孟子繼承了孔子學說,並對其「德治」思想進行發揮,提倡「仁政」學說,並提出「民貴君輕」思想。
四、戰國末期的荀子,廣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華(當時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別有用的合理的科學的成分),豐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內容,強調「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還對「禮」進行深入的討論,成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五、而董仲舒的漢儒,是適應漢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融合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創造出新儒學體系。
六、到了北宋儒學,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用義、理闡釋儒家經典,形成理學,實現了儒學的理論化和思辨化。
Ⅸ 中國文化中儒釋道的結合體現在哪些方面
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它們化合而成的思想新質,成為傳統社會精神網路恆久不懈的支撐力量。
中國由於地域廣袤,歷史悠久,民間社會發達,不僅有儒家思想在漢以後成為文化的大傳統的代表,同時由於地域和族群的不同生活狀態,又形成了根脈深厚的文化的小傳統。
文化的小傳統主要指民間文化、民間藝術、民間禮俗和民間信仰。如果說儒家是在朝的思想形態,道家和道教、佛教思想,則是在野的思想形態。
(9)儒家文化怎麼結合擴展閱讀
儒家學說所代表的中國文化的大傳統,由於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以來的佛教文化特別是禪宗思想的融入,產生了宋明理學,這是不同於先秦兩漢儒學的新形態,思想史家稱之為新儒學。陳寅恪高度評價這一文化融會和思想合流的現象,認為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大事因緣」。
而儒家思想吸收道教的思想,以及道教吸收儒家和佛教的思想,在唐以後更日趨明顯,終於形成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歷史奇觀。追其緣由,主要是居於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同時這也就是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Ⅹ 儒家思想與現代思想能夠融合嗎
儒家思想與現代思想能夠融合的,原因有兩點: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觀念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
「仁政」學說是貫穿於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愛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等仁政理念的變革和發展對社會的安定、和諧的構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於它的社會倫理思想,而這種社會倫理觀正是基於從國家統治階級的高度期望出發將人們現實生活中的行為規范用通俗的語言或道德意識加以規范以此來實現社會的統治和管理。拋開階級意識而言,這種社會倫理對社會的有效管理還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思想在長期的歷史實踐和社會演變中形成了眾多優秀的認識和思想,而這些認識和思想又被後來者奉為准則或規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捨生取義、見利思義」的生死道義觀,「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的堅毅品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孝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的修身觀,「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求實精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以及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意識等對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和公民意識和責任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儒家「內聖外王」思想。「內聖」是對個人主體心理修養方面的要求,以達至仁、至聖的理想境界;「外王」是指對社會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實現仁政、王道的目標。「內聖外王」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統一的,它所注重的首先是個人內心品德的自我修養,然後實現社會理想,個人和社會不是分離割裂的,而是相互統一,這與今天的「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具有相似性。怎樣進行個人的內心修養,實現「內聖」的人生目標,怎樣做好社會教化,實現「外王」的王道主張,基於此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關於修身養性、社會道德的准則和標准。在這些思想的指引下從而實現封建社會的統治目的,實現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儒家思想認為「自然」是一個「和諧」的整體,主張「自然的和諧」「順應自然」「天人合一」,人與天道的結合使人不能違背「天的旨意」,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和法則,把人與自然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作為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對自然的合理利用和保護能夠達到生態平衡,從而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這種思想在現代社會有很大借鑒意義。
儒家的「人本主義」思想。孔子曰,「天地之間,人為貴」。荀子曰:「人最為天下貴」。孟子曰:「民貴君輕」,在封建社會里,儒家思想仍然重視人的價值,提倡「人本」「人貴」,盡管其目的和含義與現代社會的「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思想和理念有很大差別和不同,但在封建社會的大背景下,儒家的這種思想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社會進步,這種人的理念早於西方「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十幾個世紀,這在人類歷史上也是屈指可數的先進思想,儒家思想後來在西方國家的廣泛傳播正是基於這種「人本主義」思想的先進性,這種思想獲得了歐洲思想家們的歡喜和重視,成為一種沖擊舊制度的法寶,因此,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是巨大的。儒家思想的人本主義在於人要有「仁」和「義」。仁者愛人,推己及人。百事義為先,捨生取義。以「仁」和「義」為支撐的「人本主義」觀念使儒家思想更具內涵,更有生機和活力,從而在社會中得以推及並產生積極作用。
現代社會以儒家思想中「仁政」「民本」「人與自然和諧」「五義」等觀點為基礎結合時代發展需要而提出的「八榮八恥觀」「科學發展觀」等無不凝結著儒家思想的精華。儒家思想在推動和諧社會建設中,在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日益發揮著重大作用。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思想的交流和融合是儒家思想重新迸發出無盡的生機活力,作為一種社會普遍認可和接受的主流思想有著巨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這也是儒家思想為什麼對中國社會影響深遠之所在。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的創新發展使儒家思想始終保持著一種與時俱進的步伐,盡管儒家思想中有一些與現代文明社會發展不相適應或格格不入的思想存在,但結合國情和時代發展特徵對儒家思想加以改造任然可使儒家思想在社會中成為一面旗幟,從而引導一種優秀的主流意識,為社會提供一種道德和價值的規范或准則。
2、儒家的大一統思想
國家的統一在任何時候、任何社會都是人們的共同追求,一個不統一的國家很難發展進步,即使在封建社會,統一不僅是君王的的理想,同樣也是在小農社會的背景下黎民百姓的共同期待。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無道,禮崩樂壞。」孔子堅決維護在君主專制之下的集權政治,堅決反對地方主義的分裂,堅決維護國家的統一。政治上的「大一統」才能保證經濟上的發展,諸侯爭霸,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不利於國家的發展和進步,要想實現國家的長遠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必須實行政治上的「大一統」,政治上的「大一統」需要思想上的「大一統」做保障,儒家學說的弘揚在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已經把「大一統」思想演化成一種民族的心理定勢,那就是國家的統一才能保障社會的安定。而正是這種牢固的心理定勢使我們在歷史上多次戰勝分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統一」和「分裂」是一個長期的話題,縱觀歷史,統一是主流,分裂是暫時的,這就印證了儒家「大一統」思想雖經歷不同王朝的更替,但其國家一統、民泰國安始終是一種共同的追求。我們也應該看到儒家所鼓吹的政治大一統本質上乃是專制主義的政治統一,也可能會產生某種消極的影響,但國家一統的觀念是沒有錯的,至今在主權國家中仍舊是一種至高准則。大一統學說對於維護國家之統一以及民族間的團結與融合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和而不同、和為貴」 「四海之內皆兄弟」的主張在當今社會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方面仍然發揮著積極作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及中國現時期的外交政策都可溯及到儒家思想中的處理國家之間關系的准則。儒家文化的這種思想對民族與民族、地區與地區、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的調整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國家的暫時分裂或分離會實現統一,和諧與發展的國際社會一定能夠實現。民族爭端和歷史延續問題得到解決,我們的寶島台灣也會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