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才能讓中國非遺活起來傳下去
6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多彩非遺,美好生活」,口號是「見人見物見生活」「活態傳承、活力再現」「非遺讓生活更美好」「新時代、新生活、新傳承」。
美好生活,非遺常在。作為溝通歷史和未來的「文化超鏈接」,讀懂非遺之美,方能傳承文化之根。讓中國非遺活起來、傳下去,「遺產」才能變成「財產」、「活態」才能迸發「活力」。來源:央廣
㈡ 如何讓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
「我國是文化遺產大國,文化遺產承載著優秀的傳統文化,承載著民族精神。」3月13日,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在「部長通道」上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在保護好文化遺產的同時,還要利用好文化遺產,讓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發揮其文化價值,發揮其教育和熏陶功能。
據統計,我國博物館參觀人次已從2014年的7億多增長到2016年的超9億。「我們要進一步落實自己的責任,使我國的文化遺產既要保護好,也要『活』起來,讓我國的文化遺產造福社會,造福人民。」雒樹剛說。
㈢ 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傳承與發展
1、制定「非遺」產業化發展規劃。
對於需要進行市場化開發的「非遺」項目,要進行合理規劃、科學布局,實現產業聚集化發展,謀求「非遺」項目規模經濟效應的產生,避免分散、零散、封閉式布局以及資源的不合理配置造成的規模不經濟。
要建設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文化產業基地,選擇「非遺」項目聚集能力較強、文化底蘊深厚、具有一定產業發展基礎、具有良好營銷環境的地區,作為「非遺」項目產業發展基地。
2、在法律框架內定位「非遺」產業化。
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形成的社會關系各有特色,對其實施產業化經營需要法律調整的重點和手段各不相同。就整體而言,應以公法為主、私法為輔。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由於現代社會的深刻變革和工業化生產方式的不斷更新,大量手工技藝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被失傳的境地。保存這些承載著我們祖先高超智慧和辛勤汗水的獨特的文化技能,就成為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工作。因此,政府應在規劃、立法、政策、投入等方面加大對「非遺」這種弱勢文化形態的扶持,體現政府的社會責任心和歷史使命。
4、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技術。
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賦予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的生命力,是其實現產業化的重要基礎。我國應該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充分利用全球化和數字技術帶來的優勢,以強有力的數字化手段保護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大中華文化在國際交往中的話語權。
例如,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配以電視製作、動漫設計、軟體開發等,讓其經濟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5、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經營的服務平台。
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的市場主體是文化企業。為保障「非遺」產業化的有效開展,需要進一步深化文化企業改革,使之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我約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和法人實體。
要大力扶持能夠深刻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內涵、增強文化吸引力的項目,通過產業化經營和市場化運作,完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其潛能的開發,並逐步將文化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從根本上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
㈣ 文化生活知識我省是怎樣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的
「我們搞文化遺產保護的人最怕聽到的兩個詞就是打造和開發……」這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先生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生班開班式上的一句坦言。如烏先生所述,博大精深的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著來源於不當開發的巨大威脅。這樣的憂慮不僅來源於烏丙安先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田青老師和著名博物館學專家蘇東海先生也都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了十分相似的擔憂。田青老師在其《傳統與現代化》主題學術講座中談到:「中國的現代化是在對傳統的極度憎惡中開始的,所以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是在對傳統嚴酷破壞的基礎上開始的。」蘇東海先生更是在城市文化研討會上明確指出:「城市的高速建設將會導致文化遺產的快速消失」。面對諸位先生前輩的擔憂和感嘆,作為一名文化遺產工作者,我們不得不十分謹慎的重新審視各種形式的「打造」、「開發」與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關系,我們也不禁要問一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真的形成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嗎?
一、不同角度的不同觀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在歷史上創造並傳承至今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文化價值的具有知識性、技藝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項。比如民間文學、表演藝術、傳統節日、傳統儀式和生產生活知識等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漫長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遺產,面對這筆巨大的文化財富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有不同的認識。
站在遺產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延續,妥善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客觀認識歷史、開展文化創新、保護文化多樣性、重建社會秩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具有實物形態,使其較之有形的文物(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在識別、保護方面都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又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特性,也使其在歷史變革與時代沖擊時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護上的這種困難性和其本身的這種脆弱性,對它的保護才顯得更加的急需和緊迫。
站在旅遊和經濟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民留給今人和後人的一份寶貴財富,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過程中,應當鼓勵各方對非物質遺產的活用,從民俗表演到旅遊開發,從工藝品銷售到文化創意發展,多手段全方位的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弘揚傳統文化、振興民族藝術的同時也為開發人文旅遊景觀、刺激地方經濟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開發破壞和保護桎梏
前文的兩種觀點看似有較大的分歧,但細細想來卻各有其合理之處。筆者認為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上,以上兩種觀點都是正確的,保護遺產與開發遺產同樣都可以對遺產傳承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但是在實踐中基於不同的認識往往會引發不同的行動,對遺產、對社會、對國家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不論是遺產工作者還是經濟工作者,面對祖先遺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只要我們心態正常、方法得當,不論是保護行動還是開發行動都會是對遺產有利的活動,但如果不能端正心態或使用不正常的方法則往往會給珍貴的文化遺產造成一些不良影響有些甚至是不可消除的。
1、開發破壞損害遺產
開發活用非物質遺產本無可厚非,但是在最近我們卻總能聽到因為開發活用不當給遺產造成不良影響的例子。從民樂改良增加交響樂指揮,到邦子演員穿上歌劇演出服,我們不難發現由於開發者熱情過高,又不了解遺產的文化內涵,在開發的過程中盲目的追大求全,導致經過「開發」的文化遺產已經失去了應有的韻味。民間小戲像京劇大戲,民族音樂像西方交響樂。本來極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快速的向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趨同,而文化趨同的過程往往正是文化遺產消失的過程。從雲南石林的天天「三月三」,到民俗村裡的隨意「拉郎配」,我們又發現一些開發者只看到了遺產之中的經濟價值,對於文化遺產背後的文化價值缺乏應有的重視,導致開發過後的文化遺產形式與內涵分離,文化遺產中蘊藏的風俗、信仰反而在文化遺產保護大潮中快速消失,如此一來經濟開發也就成了經濟糟蹋。
2、過度保護桎梏社會
經濟開發可能給遺產造成開發性的破壞,這一點也許不難理解。但是僅僅按照遺產保護的工作規范對遺產進行保護就完全利於遺產發展嗎?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不盡然。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的遺產,它需要由傳承人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的變遷,傳承人所生活的社會也不斷發展,遺產也會發生變化。如果遺產工作者僅是教條、機械的對遺產進行保護,不注意隨著社會發展改變保護手段,並且總是希望遺產處於一個歷史的時間點,與遺產有關的一切都一承不變,那麼這種保護就成為了一種過渡的保護。過渡的保護是不現實的,比如我們不能為了保護一個民族地區的民族習俗就讓當地的女孩子不去上學,比如我們不能為了保護船工號子就讓河流上的航運交通停止使用機械動力而恢復拉纖。像這樣的過渡保護往往會桎梏經濟甚至是社會的發展,並且也往往不會被社會所接受。
三、合理利用與傳承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文化事項,它也要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不論是開發還是保護,只要違背了事物的發展規律,也總會變得不切合實際。《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提出了「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針,同時明確指出:「正確處理保護和利用的關系,緊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真實性和整體性,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誤解、歪曲和濫用。」「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這給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工作提出了一個基本方針,在這個大方針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之間的矛盾也似乎並非不可調和。適度的保護與合理的開發會相輔相成的促進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但在適度保護與合理開發的過程中還有一些要點值得注意:
1、 不能將開發置於保護的對立面上
要走出保護與開發「非黑即白」的二元論怪圈,保護可以是為了開發而保護,開發也可以是為了保護而開發。不能盲目的將開發置於保護的對立面上,單純為了保護而禁止開發或為了開發而拒絕保護。開發者要有效利用保護者的工作成果,依照文化傳統進行傳承性的開發,而保護者則應當針對開發者的工作給出有效建議,以便開發工作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
2、 可以利用遺產開發當代文化產品但要與遺產加以區分
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來源於民間,來源於生活並非為表演和旅遊而設計,在需要進行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時就難免會對遺產的部分內容進行變更,比如為了增強視覺效果在民間戲劇中加入聲光電元素,為了增強音響效果在民間音樂中加入新式樂器的伴奏,為了提高製作效率在民間手工藝製作過程中加入現代工藝等等,經過這樣的變更原本非為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需要的文化遺產,就成為了一種既具有全新形式,又帶有遺產元素,適合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的當代文化創意產品。為了經濟開發需要而利用傳統文化遺產開發當代文化創意產品是應當給予支持的,因為它一方面帶動了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擴大了遺產的社會影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當代文化創意產品應當在推廣時與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區分,讓當代創意產品的受眾對於其改動內容有明確的認識,防止對於遺產的誤解。
3、 要允許遺產的自然發展但不能人為干預其發展
如前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活態的遺產,需要由傳承人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傳承人所生活的社會不斷發展,遺產也會隨著時代發生變化。比如在部分傳統的苗族村落,火把節中的火把早已被工業文明的手電筒所取代;又比如在部分原來生產力落後民族地區,隨著先進生產工具,人們已經在一些傳統手工藝使用原來沒有的電動工具。這些都是遺產的自然發展,是社會變革的必然結果。對此遺產工作者要持一種相對寬容的態度,不能過度的干預。但是文化遺產的自然發展也要尊重自然歸律,不能人為的「拔苗助長」加速其變化,防止「邦子演員穿上歌劇演出服」的鬧劇重演,防止對於遺產的歪曲。
4、 通過科學記錄的方式保護遺產的現狀並努力保護遺產的活態傳承
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於生產力不發達的民族地區和農村,當今在這些地方正發生著快速的社會變革。在社會變革中人們思考的往往不是如何保護文化遺產,而是如何擺脫落後文化的束縛。當他們有朝一日過上他們盼望的「幸福生活」時,他們會發現他們的傳統文化已經消逝,一些與時代發展「不適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消亡。面對這種情況遺產工作者不可能人為的阻礙社會變革,讓遺產的傳承人選擇他們不願接受的生活。我們應該做的是積極的通過多媒體的科學記錄方式保護對於遺產記憶,通過收集與遺產有關的作品、工具保護遺產的現狀,並通過改善傳承人生活狀態努力保護遺產的活態傳承。盡可能真實的保持文化遺產的原貌,讓後人更加真切的了解遺產的全貌,防止以後可能發生的對於遺產的濫用。
看到今天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領域中保護與開發之間的辯駁,使我不禁想起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一面是具有悠久歷史又現實岌岌可危的文物建築,另一面是生活在近乎是危房的文物建築中渴望改變生活又經濟拮據的居民,面對這一對矛盾,因為我們的一些城市管理者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一些文物建築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一些曾經的文化名城正在變成與西方大都市面貌相仿的「水泥森林」。面對這一切,我想說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再也不能走文物保護、舊城保護的老路,要從開始就做好規劃。特別是我們這些遺產工作者更是不能愧對這份歷史的重託。
1949年解放軍解放北平之前,曾向古建專家梁思成先生求教,讓他在北京城地圖中劃出一些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築,人民解放軍會對把這些建築視為雷池禁區一樣絕不加以破壞,在戰爭中對這些建築的所在區域寧可增強傷亡,也要用步槍、用手榴彈去打,決不使用炮擊。58年後的今天,這個故事被人們傳為佳話。而我們今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正是要拿出58年前梁思成先生的氣度為我們國家文化建設標出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雷池禁區。而我們的領導幹部也應當拿出58年前人民解放軍的風骨,寧可花費更大的成本,也絕不破壞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愧對歷史,愧對祖先。
作者:北京皇城藝術館 李晨
從文化生活角度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應以繼承和保護為主,發展創新、活用為次。
①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珍惜非物質文化遺產,汲取流行元素,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②面向世界,博彩眾長。吸收借鑒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巧妙實現了中西合璧。
③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增強文化創造的活力。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的創新。
④立足社會實踐,關注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創造出人民喜聞樂見的文化作品。
㈤ 單霽翔:《文化的力量——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
今天上午我去了市人民大會堂有幸聆聽了單霽翔院長的講座,題目為《文化的力量——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在兩個半小時的講座中,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全面的得以了解到我們人人口中熟悉而又陌生的故宮,折服於它的魅力,也感動於這位自詡為"故宮看門人"的單院長為找回故宮的尊嚴,讓它重獲新生所做的種種努力!
單院長以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歷程為切入點,為大家闡述了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與傳承的意義,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保護的區別,以及著重分享了故宮工作者們如何用三年時間克服重重困難,轉變方式理念,改變了故宮的面貌,讓故宮重獲新生。
他還運用大量生動的圖片、豐富的案例、詳實的數據和風趣幽默的語言,圍繞故宮環境整治提升、推行限流分流、古建築維修、文物修復、文物數字化、文化創意產業等方面,與大家分享了故宮博物院在邁向世界一流博物館的進程中,所採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實踐經驗,還講述了幾代「故宮人」在保護中華傳統文化中始終堅守文化傳承的初心和使命的故事,以及抗日戰爭期間,保護文物南遷,保護文化遺產的壯舉,令全場聽眾為之感動。
單霽翔院長認為 「讓文物活起來,我認為就是今天文化遺產保護和博物館建設的方向。" 單霽翔發現,不能再把99%的文物藏在庫房裡。「人民群眾有強烈的文化需求,我們必須開放更多區域,舉辦更多展覽」。如今,故宮的開放面積從5年前總面積的30%增加到如今的80%以上,很多過去「非開放區域觀眾止步」的地方,今天變成了展區展館。他還說: 「正是因為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了讓文物『活』起來的理念,所以我們今天可以驕傲地說,我們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美地交給了下一個600年!」
經過三年來的努力,改變了故宮的面貌。比如,故宮通過環境整治,增加了開放面積;解決了票難買,門難進,長時間排隊的問題;解決故宮遊客上廁所難的問題;讓不同年齡層的受眾在線上線下的故宮體驗中了解故宮文化,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在全國多個城市設立故宮學院分院,深入進行故宮文化教育……
還有標識牌的提升,設置電子標識牌以及故宮新版自動講解器;和華為簽訂戰略服務,共同建設5G故宮;增設女衛生間,設立母嬰室;因為缺少觀眾休息設施, 根據需求精心設置近萬個與故宮背景色調相適應的遊客座椅;杜絕垃圾,美化環境;實行故宮聯合消防演習,確保遊客安全;清除宮殿屋頂雜草以及市政管線清理,經營管理整治等等等等。這些做法都體現了 從人民立場出發,而非管理者立場,深刻詮釋了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也正是從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出發,故宮這一文化遺產資源才得以活起來,煥發勃勃生機。
今天文化遺產已經進入到了千家萬戶,保護文物,保護文化遺產不再是政府的專利了,不再是文物部門的專利,它是人類共同的事業,需要 公眾的廣泛參與。每個人都有保護文物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受益權,所以應該把民眾保護的意願更多地動員起來。
單院長還強調要處理好建設與保護之間的關系。指出 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都是手段不是目的,文化遺產的傳承才是目的 ,因為我所做的一切最終的目的都是要把我國的文化遺產一代代傳承下去。
另外,單院長還講到了故宮文物的修復,他說 "當我們的文物得不到保護、沒有面對觀眾的時候,它們是沒有尊嚴的,它們是蓬頭垢面的,只有它們得到了保護、面對觀眾以後,它們才會神采奕奕,才會光彩照人。" 文物的修復是艱難的,全靠修復師們秉承著工匠精神細細打磨。故宮為此還成立了文物醫院,培訓了很多文物醫生,致力於文物的修復,使得一件件文化得以展現在人們面前。他還講到了那個非常有意思的世界上最大的文物CT機,見過給人做CT,還沒聽過給文物做CT呢!
為了吸引不同年齡層次的年輕人,故宮還舉辦了多種多樣的活動,比如開發故宮文創產品,運用最新科技建立數字博物館,建立故宮博物院教育中心。
為吸引青少年學習故宮文化,故宮還推出了"我在故宮修文物"親子活動,故宮親子研學體驗營,中國傳統文化公益課,夏令營活動等等。單霽翔還談到了成立故宮學院,他說:「六年來我們不斷在壯大,培養故宮學者的同時,在全國十個城市建立了十所故宮學院的分院來傳播文化。更走進不同國家及地區,比如新加坡、泰國、澳大利亞。故宮去年的教育活動6萬多場次,是全世界博物館教育活動最豐富多彩、受眾人群最多的。故宮教育不收任何一分錢。我們大量的營銷收入投入到同學們身上是最值得的,他們長大以後一定是對傳統文化有認知熱愛的一代!」
為了更好的讓人民群眾方便的了解故宮,也為了更好的向世界推介和傳播故宮的歷史文化,還建立了故宮網站,故宮展覽App,每日故宮App,通過網路可以足不出戶也能"游覽"故宮,了解故宮文化。
這位自詡為故宮的「看門人」,正不遺餘力地關懷著故宮的文化遺產,推動民眾了解故宮,了解歷史,感知文物古跡背後的人文精神,驚嘆於文化遺產背後的文化的力量,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並向世界講好中華傳統文化的故事!
故宮,歷經600年風雨,依然風華正茂!願我們一起攜起手來,保護和傳承好故宮文化,讓文化遺產資源一代代活起來,才能把紫禁城完美的交給21世紀,交給下一個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