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否定別人的文化是什麼主義

否定別人的文化是什麼主義

發布時間:2022-10-21 19:46:09

㈠ 概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本主義精神的基本內容

首先,在歷史上人本主義是14世紀下半期發源於義大利並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的哲學和文學運動,它構成現代西方文化的一個要素。人本主義也指承認人的價值和尊嚴,把人看作萬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為主題的任何哲學。 前者是文藝復興的一個基本方面,當時思想家從這一方面把人重新納入自然和歷史世界中去,並以這個觀點來解釋人。
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

(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

(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

(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

(4)應變精神。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

㈡ 人文主義、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各指什麼

人文主義(humanism)是指社會價值取向傾向於對人的個性的關懷,注重強調維護人性尊嚴,提倡寬容,反對暴力,主張自由平等和自我價值體現的一種哲學思潮與世界觀。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於它有人文,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讓人聯想到西方文藝復興運動中的「人文主義」(Hamanism)。人文主義主要針對前現代的宗教、倫理、政治對於個體的壓抑,主張個性的張揚,強調感官、此岸、現實、工具的重要性,主張從宗教的神靈的彼岸的王國,回歸到世俗的感官的物質的生活,認為前者是虛幻的,後者才是現實的,才是人本身。人文主義是西方走出中世紀,邁向現代社會的起點。
人文主義、人文精神都是對於某種外在於人的異化力量的否定,強調「回到人自身」,但兩者指向相反。人文精神針對的是現代進程中的西方中心主義、物質消費主義、技術工具主義,強調人文文化,自我實現和內心關懷,主張人的主體創造作用、主張民族自尊、自持、自決。從這個角度看,關於人文精神過去是否有過的質問是沒有意義的。
現代工業與資本改變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方式,尤其是現代科技的運用,給許多人過於飽和的感官慾望滿足。可是物極必反,人們開始囿於現成知識、常規邏輯、傳媒語言、官僚體制與技術規范里,目光越來越短淺,趣味越來越市儈,人情越來越淡薄,競爭越來越冷酷,而人對現實的依賴、順從以及惰性卻在增加,想像力、創造力在減退,主體性在喪失,信仰、理想、道德、情操等構成人的靈魂並且規定人生的意義的品質瓦解了。這,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是手段與目的的顛倒。
沒有抽象的「人本身」,感官、肉體是人的,靈魂、精神更是人的。哲學、宗教、倫理、文學、藝術、政治、法律、經濟、科學、技術、習俗等都是人的事務的體現,哪一方面的膨脹壓抑了全面發展,都是人的異化和失落,都需要回到「人本身」。
人文主義與人文精神的對立與統一:前者從天國回到人本身(肉體),後者從世俗回到人本身(精神)。

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主流社會思潮的核心。「人文主義」「人文精神」「人文思想」沒有太大的區別。「人文主義」來源於英文humanise,這個單詞根據不同語境的需要也可以被譯成「人文」「人本」「人道主義」。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核心思想是:反對中世紀神學抬高神、貶低人的觀點,強調人的可貴;反對神學的禁慾主義和來世觀念,提倡人們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反對宗教束縛和封建等級觀念,追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對中世紀的蒙昧主義,推崇人的經驗和理性;提倡人類認識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字典上的解釋:
人文:1.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人文科學 人文景觀
2.指強調以人為主體,尊重人的價值,關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觀念。
人文精神:一種主張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尊重人的尊嚴和權利,關懷人的現實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為。
人文科學:原指區別於神學的同人類利益相關的學問,後來一般指研究社會現象和文化藝術的科學。
人文主義: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思潮,反對宗教教義和中古時期的經院哲學,提倡學術研究,主張思想自由和個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是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先進思想,但缺乏廣泛的民主基礎,有很大的局限性。
人道主義:起源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想體系。提倡關懷人、尊重人、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把它具體化為「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它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起過反封建的積極作用。

㈢ 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精髓比喻事物的一種精華,那麼我國的傳統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只有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才能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真貌。然而,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問題,學術界也存在諸多爭議,尤其是有些論者對中國傳統文化只取其一而不取其二,忽視了傳統文化是一與多的統一,這就難免陷入以偏概全、掛一漏萬的境地。這種情況之所以存在,究其原因,一是由於對何為“精髓”存在理解上的歧義,二是因為有些論者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則各自對傳統文化的精髓加以宏論。究竟應該本著怎樣的學理態度對待傳統文化的精髓問題,傳統文化的精髓具有怎樣的內涵,傳統文化的精髓到底包含哪些方面的具體內容,等等,這些都有待於我們進一步探究。如果我們在理論上對傳統文化的精髓把握不準不全,勢必影響到現實生活實踐中對傳統文化的吸收、繼承、弘揚與發展。因此,本文撇開中國傳統文化涉及的流派之爭不談,僅對傳統文化精髓之理解及其內涵進行概述,以期拋磚引玉。

一、如何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

要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問題,首先需簡要區別幾個相關概念:一是何為“文化”,二是何為“傳統文化”,三是哪些內容可以稱之為“精髓”,即“精髓”本身應該是什麼。

首先,“文化”一詞在中文裡最初的含義是指以“人文”、“化成天下”之意。“文”的本義是指各色交錯的紋理,“化”的本意是指變化、生成、造化。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文”與“化”字均有了更多的引申意義。最初,“文”與“化”一直是分開使用的,到西漢以後,“文”與“化”才被經常連在一起使用,隨後便逐漸凝固成一個詞。但此時並未出現現代意義上人們常用的“文化”一詞。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到了近代人們開始借用中國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詞,並賦予其新義,從而產生了我們今天通常所理解和使用的“文化”一詞。不過中國的“文化”一詞更側重於精神領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詞則兼容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

“文”與“化”結合在一起構成“文化”一詞意味著人以其所創造的各種器具、制度、道德、知識、科學技藝、習俗、宗教信仰、語言文字和思想觀念等非自然的產物和手段來對整個世界進行合目的性的改造,從而使“人”區別於物,並使世界在一定的層次和意義上符合人的目的和需要。在此意義上,文化也就是指人類對自然和世界的改造及其結果,即世界的“人化”。對於“文化”概念,英國人類學家泰勒於1871年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中作了較為系統的闡釋,他說“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的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1]泰勒強調了文化作為一個精神文化的綜合整體的基本含義,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從文化的廣義上理解,文化是指與人及活動有關的所有人類活動及其結果,文化在此獲得了文明一詞的所有內涵。這樣來理解文化,我們就可以把文化劃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大類。而本文所說的文化,主要是從文化的狹義方面來理解和應用,即主要從精神文化的價值層面來對中國傳統文化展開分析和論述。

其次,傳統文化不是已逝的過去,而是連接過去的現在和奔向未來的今天。從時間上來說,“傳統”一般與“現代”或“當代”相對應,就是說,“傳統文化”是與“現代文化”或“當代文化”相對應的。雖然就“傳統”與“現代”的劃分,人們也存在某些爭議,但至少可以肯定,以鴉片戰爭為界劃分“傳統”與“現代”還是大多數人的共識並被廣泛採用。因此,我們在此也把“傳統文化”定位為鴉片戰爭之前的中國傳統文化。

其三,何為傳統文化的精髓。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精髓”被解釋為“比喻精華”,所謂“精華”則被解釋為“(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書)光華;光輝。”從“精髓”本身的內涵可以看出,傳統文化的精髓問題既是一個事實判斷,又是一個價值判斷,是二者的結合,但價值判斷歸根到底取決於傳統文化本身的內在價值及其生命力。因此,對於何為傳統文化精髓的問題,我們既要看傳統文化本身內容的內在張力,又要看其對現實生活與實踐的影響而產生的當代價值。雖然我們在生活實踐中有時不可避免地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則對待傳統文化,但在學理上以以偏概全、掛一漏萬的方式宏論傳統文化的精髓則顯然不妥。

眾所周之,近現代以來,如何對待傳統文化一直是人們激烈爭論的焦點,也是當今社會文化沙龍中人們密切關注的熱點問題。圍繞同一個問題的討論,最終卻出現了文化虛無主義和文化復古主義兩種不同的選擇結果。其中,文化虛無主義主張“全盤西化”,其實質是一種在文化上以否定民族的文化傳統、主張西化為價值取向的思潮。文化復古主義則是一種文化自戀,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上“最偉大”、“最輝煌”的文化,甚至把人類未來的希望寄託在“儒學文化的復興上”。這兩種觀點在理論上都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究其根源,以上對待傳統文化的兩種極端態度都是因為沒有準確、全面地把握好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問題而導致的必然結果。

二、傳統文化的精髓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產生了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和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學說,以及其他諸多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學說或流派。特別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尤其是東方文明的源頭之一,它不僅在歷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仍發揮著作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大致可以從科學技藝層面和倫理價值層面兩方面來加以概述。從科學技藝層面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園林建築文化、工藝美術文化、戲劇舞蹈相聲等娛樂文化、武術健身養生等體育文化、天文歷法、發明創造及中醫理論等。從倫理價值層面看,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為君子文化、尚賢文化、謀略文化、恥感文化、禮儀文化、忠孝文化、愛國主義以及人道主義精神等。本文僅從倫理價值層面對傳統文化之精髓進行簡要議述。君子文化融中國傳統文化之修身養性、為人處世哲學為一體,使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文化中顯示出獨具特色的一面。對君子人格的崇尚與培養從古至今一直是中國文化的重要主題之一。君子人格反映出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義利觀、道德觀。眾所周之,中國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做人先於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君子文化就是要教育人們做人要做君子而不要做小人。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以德育的形式代替宗教的傳統,對理想君子人格的塑造和追求正好體現了這一傳統。君子人格融溫良恭儉讓為一體,並具有慎獨的自警意識。君子貴和尚中、善解能容的處世哲學,君子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品格等都在理想的君子人格中得以體現。因此,孔子的許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用語,如“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君子懷德,小人懷土”[2]等等,這些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思想言語無不顯示出君子人格的強大魅力,並引導一代代中國人把追求君子人格作為個人修身養性的標准和為人處世的方式之一。

尚賢文化曾經是中國傳統吏制建設所推崇的一大傳統,尚賢思想引導著一代代中國人對知識、能力與人才加以敬重。在中國歷史上,堯舜禪讓的故事開了尚賢文化的先河並一直為人們所傳頌。尚賢文化的核心是“賞賢使能”,就是尊崇和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如孔子的禮賢下士主張、荀子的賞賢使能思想等,尤其是先秦時期的墨子對尚賢思想做了比較系統的理論梳理,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傳統尚賢文化。墨子的尚賢思想是針對當時的世襲貴族制度和才疏德寡的貴族官員現象而提出的一種政治主張,其目的是讓普通民眾中的賢良之士有機會參與管理國家和治理社會。他認為,即使是一般農民和工匠,只要其具備一定的學識、才能和良好的品德,就應該得到舉薦和任用,並給以相應的權力和足夠的俸祿,讓他去為國為民效力。墨子認為,尚賢使能是“為政之本”、眾賢則是“為政之要”、舉賢是“為政之能”。一個國家賢良之士的眾寡以及是否做到尚賢使能,是關系著國家的強弱或興衰、社會的穩定或混亂之根本。他說:“尚賢使能為政也。逮至其國家之亂,社稷之危,則不知使能以治之。”[3]在他看來,賢良之士是崇尚道德的“仁人”,是有學識能善辯的“智者”,是國家之“珍寶”,是社稷之“棟梁”。墨子心目中的賢良之士,就是德行忠厚、道術淵博的德才兼備之人要做到賞賢使能,就必須打破原有的尊卑貴賤、親疏遠近的等級界限,對有賢德之人“富之、貴之、敬之、譽之”。其實,就墨子的尚賢思想來看,盡管其帶有較為濃厚的理想色彩,但其主張對中國古代政治生活中人才選拔仍然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恥感文化是一種特別注重他人評價和反應的文化。古代中國的“恥感文化”特別強調外在的他律,即主要表現為他人對主體行為的反應和評價。如果一個人感覺自己的行為被他人或群體所肯定、欽佩、敬仰和遵從,他就會在內心油然產生榮譽之感;反之,如果一個人感覺自己的行為被他人或群體所否定、埋怨、貶斥和鄙視,他就會情不自禁產生羞恥之心。正如孟子所說的君子三大樂事,其一為“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4],這是恥感文化的典型表現。因此,中國文化特別強調“知恥”的重要性,並把“知恥”意識看作道德的基礎,猶如孟子所言:“羞惡之心,義之端也”。[4]而《管子·牧民》從國家治理的高度突出禮義廉恥的重要性,指出“國之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四維張,則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5]孟子則從個人品格修養的角度強調:“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4]他甚至認為,“無羞惡之心,非人也。”[4]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認為“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6]清末的龔自珍將個人的知恥與國家的興亡聯系起來,提出了著名的“廉恥論”。他指出:“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7]可見,中國先賢不僅早就認識到恥感在指導和制約人的行為、引導社會風氣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並將其視為修身齊家、安邦治國的有效手段。

在歷史上,中國自古就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並以其宏大的理論體系,形成了完整的倫理道德、生活行為規范。這個完整的倫理道德、生活行為規范就構成了一種“文化”,即禮儀文化。禮儀要求人們在社會活動中的行為按規定的或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進行。禮儀文化涵蓋人們社會活動中所涉及的交談、服飾、儀表舉止、社交、公共生活、餐飲、求職以及涉外活動中的行為規范和要求,這些規范和要求對於現代人的社交活動仍然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並且很多內容和形式至今仍然被有效地沿用。

忠孝文化最初源於儒家對於個人在家庭和國家的角色的理解。作為調節社會人倫關系的基本行為規范,“忠孝”意即忠君孝親,它源於儒家所倡導的“親親”思想,是儒家的倫理道德規范。《論語·八佾》說“臣事君以忠”[3],要求臣子對國君無條件地效忠。《孝經》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8]孝的最初含義是孝敬父母,是對兒女提出的在家庭中必須履行的義務,隨後推而廣之,要求每個社會成員對社會也應承擔“盡孝”的責任。這樣,儒家就以個人和家庭為基礎,以忠孝為紐帶,把個人、家庭和社會聯系起來,給每個社會成員規定了立身處事、居家做人的基本准則。儒家甚至倡導“孝為百善之首”。《孝經》上說:“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母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8],也就是說,無論是家庭、國家和社會都要講“孝道”。為此,黑格爾曾在其名著《歷史哲學》中提出:“中國純粹建築在這一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性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敬。中國人把自己看作是屬於他們家庭的,而同時又是國家的兒女。”[9]隨著文明的進步,忠孝文化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至今已被廣泛應用於對國家、人民、民族的忠誠,對父母長輩的孝敬。

可見,忠孝文化是中國傳統倫理觀念中的核心內容之一,其中包含的許多道德智慧至今仍然具有現實的生命力,以忠、孝為基石的道德規范早已溶入並沉澱於中國社會的各領域,並對中國社會、政治生活發生了深層的影響,尤其是對於當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偉大民族。千百年來,中華兒女就以自己的無限忠誠履行著對祖國的責任和義務,並在保衛祖國、建設祖國、報效祖國的偉大實踐中體現自己的愛國情操和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愛國主義精神始終激勵著人們前赴後繼,為民族的振興和社會的進步不懈奮斗,是我們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強大精神力量,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各民族都涌現出了不計其數的愛國仁人志士,他們為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作出了傑出的歷史貢獻,為後人所頌揚和垂範。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及魯迅的“我以我血薦軒轅”等愛國情操無不為一代代中華兒女所傳頌,無不被一代代華夏兒女所發揚光大。

充滿博愛的人道主義精神。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實質主要是注重民生的人文主義,其民胞物與的社會理想,崇德重義、仁愛胸懷的道德情操等彰顯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人道主義情懷。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道主義精神主要體現在傳統的民本思想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孔子創立的儒學的核心內容就是倡導“仁者愛人”。他說:“仁者,莫大於愛民。”[2]孔子的“仁者愛人”思想,提倡一種做人的原則,那就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孔子之“仁”是一種道德意識,即對人的“仁愛之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標准,“仁”反映的是人的本質屬性。孔子之後,孟子則明確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下。”[4]他主張的“仁政”是愛民、惠民、利民之政。仁政以天下黎民百姓的安居樂業為內涵,要求對社會成員普遍施以人道。墨子把“兼相愛,交相利”作為自己重要的政治主張,用“兼愛”取代儒家的“仁愛”。墨子所謂的“兼愛”,是一種克服了儒家“愛有等差”之私愛成分又保留了其“愛人”成分之愛,是人與人之間不分地位等級不分親疏遠近和貧富貴賤的平等之愛。這種愛比孔子的“親親”之愛要求更高,但又不乏太多理想的成分,這種愛實際上體現的更多的是墨子的一種道德理想和對其理想社會的一種憧憬。墨子指出:“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3]。可見,墨子的“兼愛”完全是一種“自發的”平等之愛。就“兼愛”的作用問題,墨子認為“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3]“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3]這種“兼愛”是無階級性之愛,體現了其原始而樸素的人道“博愛”精神。由此可見,中國的人道主義精神早已深深地積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並在後來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走向成熟和完善,至今對於中國社會仍然產生出重大而深遠的現實影響。

三、對待傳統文化的應然態度

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是擁有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其核心內容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因此,中國傳統文化首先具備著育人的功能。正是因為這樣,《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我國在有條件的小學開設傳統文化課;中學語文課增加詩詞的比重;繼續完善中華民族始祖的祭典活動;充分發揮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傳統民族節慶的作用。可見國家已經有意識地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使國人的視線又一次聚焦到“回歸優秀傳統文化”這個主題上來。在社會實踐中,傳統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商業等行業應用於經營管理中。因此,如何正確地對待傳統文化已經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首先,我們在對待傳統文化方面必須奉行科學健康的“揚棄”態度。對積極健康向上的傳統文化必須大力加以倡導、繼承和發展,讓其在現實生活中繼續發揚光大,並以新的時代內容補充、完善其具體內容。對於那些腐朽落後消極的傳統文化,則毫不留情地加以拋棄。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待科學技藝層面的傳統文化,由於其日顯經濟價值,因此,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一種文化自覺,但是,最大的問題是在對待倫理價值層面上的傳統文化的態度,需要政府及社會各界做更多的實際工作,以大力弘揚傳統文化以德育人的優良傳統,進一步彰顯傳統文化精髓的時代魅力。

其次,對待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必須以歷史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必須堅定不移地反對兩種傾向:一種是以靜止的眼光看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另一種是以文化虛無主義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前一種情況有兩種表現,一是文化復古主義,認為一切都是傳統的好,要完完全全不折不扣地回歸到“真正的傳統”,即人們的言行舉止都應當回到古裝戲里去;二是認為傳統文化都是起源於農耕時代的封建文化,都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因而是沒落的文化,這種觀點沒有看到文化本身也是一個不斷流變和發展的過程,同時也忽視了文化具有普適性的一面,即在任何文化中都存在其具有長期的生命力並具有普世價值的內容,因此,持這種觀點的人最終還是倒向了文化虛無主義。

第三,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時,我們應當吸取傳統文化的合理內核。在傳統文化內涵基礎上,提倡一種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君子文化。在選人用人上吸取尚賢文化的思想精華,真正使那些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埋頭苦乾的人得到提撥和重用。這樣才能有益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有利於個人和社會的健康發展。

最後,對於為政者來說,應當始終堅持做到“親君子,遠小人”。要做到這點,我們有必要加強恥感文化的建設,用社會主義的榮辱觀武裝人們的心靈。因為,君子文化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無疑有助於人們真正達到“和而不同”的和諧境界,但恥感文化的建設則是一種“精神法”的建設,它有助於推進人們行為的道德自律。

總之,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現代人在傳統文化面前真的可以做到各取所需。但是,吸取什麼、提倡什麼、弘揚什麼、發展什麼,等等,直接決定中國現代文化的未來走向。在這方面,我們如何對待歷史,歷史就會如何對待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要從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去尋找,要在人們的生活實踐中去體現、體驗和檢驗。進一步發掘並弘揚傳統文化的精髓,經世致用,必將有力地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傳統文化的歷史沿革

中華傳統文化即是先秦時期以儒家學說為代表的關於對人、對社會的認識,以及對社會行為規范的追求,----即"仁義禮智信"。儒家學者們強調"禮",追求"禮",即是要樹立一種人類社會共同的價值觀,用以調整和約束人們的社會行為。"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古"文"字是指紋理、花紋之意。後來發展為包括美好的言語、思想、行為、待人、處世等表之於外的都稱為"文"。文明一詞就是"文"的延續。"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經過西周幽、厲時代的大混亂,這期間直到老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公元前550年左右),在這三百多年時間里,周國以及所有的諸侯邦國的人民沒有得到很好的休養生息,也沒有真正地得到安居樂業,一直生活在戰亂中。《周禮·柞氏》:"若欲其化也。"《國語·晉語》:"勝敗若化。"《禮記·樂記》:"和故百物化焉。"《孟子·公孫丑下》:"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荀子·正名》:"狀態而實無別而為異者謂之化。"《易·系辭傳》:"知變化之道。"《說文》:"匕,變也。"徐灝曰:"匕化古今字。"用為變化,改變之意。

戰國時期兼並戰爭比春秋時更為激烈和頻繁,規模也更大。到公元前222年,秦攻遼東,滅齊,中國統一,這期間又是兩百多年,孔孟思想雖沒有滅跡,但也少有人傳承了。尤其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對這些思想的傳承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漢代劉向在《說苑》中說:"凡武之興,謂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此處"文化"一詞與"武功"相對,含教化之意。南齊王融在《曲水詩序》中說:"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其"文化"一詞也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詞在西方來源於拉丁文 cultura,原義是指農耕及對植物的培育。自15世紀以後,逐漸引申使用,把對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也稱之為文化。文化一詞的中西兩個來源,殊途同歸,今人都用來指稱人類社會的精神現象,抑或泛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通常在廣義上使用文化概念。

到宋朝,公元後1150年左右,朱熹拜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發現了儒、道、佛之學的破綻,於是專心儒學,繼承二程,又獨立發揮,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後人稱為程朱理學。他在本土儒道與董仲舒陰陽五行理論的基礎上,融合外來的佛教,實現了最早的洋為中用,是"理"學的集大成者,是中國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學術思想博大精深,然而在中國元明清三代,統治階級的階級利益把朱學扭曲鞏固起來,作為在上層建築領域實行政治文化專制的理論依據,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1919年的"五四運動",乃是反對封建文化的新文化運動,一方面是企盼與要求自由、理性、法治與民主的實現與發展,另一方面則是全盤性反傳統的興起與泛濫。直到七十年代的"「」","破四舊、立四新",仍然有全盤西化的思想在存在。直到現在,仍有不少人斥儒學、佛教、道教為封建糟粕,以為只有"科學"才能強國、才能救國。

㈣ 如何用辯證否定觀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

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
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不但不能離開中國既有的文化土壤和條件,而且也離不開世界文明發展的環境和營養。為了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偉大事業,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都必須採取批判繼承的態度,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以推進我國民族的、科學的和大眾的文化的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形式是多樣的,但核心系統是思想,即以儒家思想為主,通過融匯吸收各家思想和外來思想文化,而形成體現中華民族主體意識的思想體系。

第一,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國,實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超越。這就是說,要把中國置於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文化。站在世界的高度,視野寬闊了,就不會囿於傳統而固步自封,也不會因世界變化無窮而不知所措,而是冷靜辯證地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傳統和歷史局限,做出符合歷史潮流的文化選擇。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文化,必須有一基本出發點,中國傳統文化是與中國典型的封建制相適應的,其中寶貴的精神財富與守舊的傳統觀念形成了尖銳的對照,這就決定了對中國傳統文化必須進行辯證分析,這是基本出發點。中國傳統文化要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煥發生機,應該站在世界的高度對待傳統,對中國傳統文化,既不能徹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復興,只能是對優秀傳統實現弘揚超越。所謂弘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繼承性,弘揚就是不割斷歷史,而是尊重歷史、尊重民族文化傳統,它充分體現出民族的歷史繼承關系。二是選擇性,弘揚不是全面復興,一定要有所選擇,不能讓封建腐朽的東西在社會上流行,也不能讓優秀的文化傳統丟掉。三是時代性,弘揚不是原封不動地復古,而是將傳統中的優秀成果為新的時代所用,解決好古為今用的問題。所謂超越,是指在弘揚的基礎上超越。超越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創新性,不能局限於傳統的東西,一定要有所創新,有所發展,有所突破;二是超越性,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歷史文化遺產,既包含著優秀的成果,又包括傳統的負面效應,這種負面效應,不僅作用於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也在現代社會中產生影響,只有對傳統的負面效應進行系統清理,才能超出古代的圈子,實現時代的跨越;三是前瞻性,文化的進步性取決於它是否具有前瞻性,前瞻性就是前瞻未來,把傳統、現在與未來連接起來,在超越傳統的基礎上,面向世界與未來。對於關繫到人類未來的世界性課題,從文化價值觀的視角進行解釋和闡發,是前瞻性的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可以煥發這種前瞻性的意識。總之,弘揚超越作為一種整體性思維,是講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國,對中國傳統文化在辯證分析的基礎上弘揚,在弘揚的基礎上超越。

第二,立足於中國的國情看世界,實現對外來進步文化的借鑒融合,主動參與世界文明進程。文化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鑒、相互補償中得到發展和提高的,這是文化發展的規律。實現對外來進步文化的借鑒融合,就是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對外來的東西做出符合中國特點的選擇。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是一個文化禮儀之邦:有著近四千歷史的優美的漢字,源遠流長的古代文學,燦若星辰的文學之秀,浩如煙海的古籍圖書,眾彩紛呈的哲學思想,悠久富宏的教育傳統,絢麗輝煌的藝術成就,豐富的農林牧漁水利經驗,卓越領先的科技理論及發明創造,巧奪天工的建築藝術,豐富精湛的醫葯衛生知識及技能,珍愛生命的養生之道及體育傳統,出奇制勝的軍事權謀,五光十色的宗教文化,以及建立在這些文化科技哲學基礎上的強國興邦愛國愛民的治世經驗、仁愛禮義的人倫道德規范、崇德齊賢高風亮節的情操修養……我們的傳統文化內容博大,內涵豐富,底蘊深厚,是我們民族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承傳優秀的文化傳統,弘揚民族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繼承發揚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毛澤東同志曾對美國記者斯諾說:「我讀《論語》,一讀就是六年。」1938年10月,他在延安特別叮囑全黨:「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該給以總結,繼承這一份珍貴的遺產。」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發表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可以預言,中華智慧必將而且正在人類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極大的影響力。儒家文化的核心——倫理道德精神、社會倫常、天道自然觀、人性修養,被東方諸國所尊崇。《論語》被稱為東方人的「聖經」,被尊為日本工商界的「聖經」,日本近代工業之父澀澤榮一所著《論語加算盤》一書,提倡道德經濟合一論,成為企業家們的必讀書。王陽明(宋明理學集大成者)的心學自明治維新以來在日本、在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中都被作為精神的源泉和動力,影響著一代代東方各國政治家、企業家的思想,連《菜根譚》這種普及讀物也被日本借鑒為商業經典。不僅如此,中國傳統的醫學、軍事權謀學等等也極大地影響著世界,中醫中葯已成為世界醫葯學的重要部分,日本、韓國的中葯已佔領了世界市場的主要份額。世界許多國家的軍校都要開設孫子兵法課。至於「四大發明」,古代的許多科技發明,早已被外國人接過去發揚光大。……外國人尚且如此崇尚中國傳統文化,熱衷於「中為洋用」,我們華夏子孫,不好好地承傳這寶貴的遺產,多麼可惜!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我們反對那種一概否定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說得一團漆黑,斥之為腐朽陳舊的過激行為。但是也不主張一古腦兒因襲照搬。正確的態度是批判地繼承。畢竟,由於豐厚而沉甸甸的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奴隸制、封建制社會中積淀下來的,自然會烙印上一些統治階級的意識,會滲入一些剝削階級的觀念,所以,我們在了解、吸納承傳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吸收其民主性精華,剔除其封建性糟粕」的原則。比如說,儒家學派所提倡的忠孝節義、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等,在今天,就要實行「拿來,運用腦髓,放出眼光,挑選,佔有」的原則。

(一)解讀中國傳統文化

1、中國傳統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它包括儒、墨、道、法、佛等,以儒家文化居主導地位。

儒家:以孔子、孟子為代表。核心思想是「仁」。主張仁愛、入世、忠君。

基本准則:「仁」,「仁」的核心是「愛人」,主張忠恕、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基本規范:忠、孝、禮、義。「三綱五常」、「三從四德「。

基本手段:以德服人、以德治國

墨、道家:核心是「無我」,主張避世、重道輕器,小國寡民,回歸自然。

法家:以荀子為代表。主張法治。

佛家:主張出世,修心養性,以世無爭。

西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宋朝朱熹:「存天理,滅人慾」,建立了以儒家
為核心的中國封建倫理思想體系。

2、中國傳統文化是建立在封建關系及小農經濟基礎之上,以倫理政治為核心的文化系統,
重德治輕法治,重社會輕個人,重內在超越輕外在形式、重人倫輕自然、重道輕器、崇古
重老、重教輕法等特質。

3、中國傳統道德在人生修養中的精華所在:

(1)「以修身為本」。《大學》開篇明義:「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
國,先齊其家;欲齊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誠其意;欲誠
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
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
為本。」

(2)反身內省。《論語》曾參:「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而不習乎?

(3)主敬,慎獨。主敬:敬畏也,內心存德,不敢放縱;慎獨:獨自一人情況下,亦能按
道德准則辦事。

(4)存心修性,清心寡慾。保存與擴充人性中本有的善端,不致被物慾引誘所掉失。

4、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

封建的愚忠、愚孝,有利維持封建統治。

片面強調人的社會性,扼殺了人性和人的個性。

5、中國傳統文化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1) 它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礎。

(2) 它是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乃至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強大動力。

(3) 它對於扭轉社會風氣、保證社會的有序運作有著直接的現實意義。

(4) 它是大學生進行人生修養的重要課題。

(二)對西文化的借鑒及批判

1、 西方文化主要流派及觀點

(1)宗教文化:

基督教是西方影響最大的宗教文化。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是贖罪論。把「愛、信、望」作為
人生的基本原則。主張仁愛、信仰上帝、把希望寄託在來世。

(2)合理利己主義:

代表:愛爾維修。基本理論是「人性論」。

主要觀點:1)「趨樂避苦」是人的本性,所以人本質是利己的;2)人和社會是不可分離
的,所以個人的自愛利己亦應符合社會利益,為了滿足個人的自愛本性,必須把個人利益
和社會利益結合起來,約束自己的私心。

(3)功利主義:

代表:邊沁、葛德文。以感官的苦樂作為判斷道德的准則。

主要觀點:1)給人帶來快樂、幸福度越高的行為,其道德價值就越高;2)人是利己的,
利他是達到利己目的在手段。

2、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比較,西方文化具有重個人輕社會、重人的自然屬性輕人倫關系、重
法器輕德教、重利輕義等特質。

1)可借鑒之處:強調人的個性發展,有利於培養創造性人才;以利為核心,有利於刺激經
濟的發展;強調人性,有利於尊重人和對人的人文關懷。重視法、器的精神,有利於建立
法制社會和科技的發展。

2)要批判之處:極端利己主義、個人主義和縱情惡欲的人生觀;冷漠的人倫關系;弱肉強
食的霸權主義。

㈤ 為什麼現代人大多都是虛無主義

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是一種錯誤的思想傾向,是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一種否定,現代人大多數是虛無主義的思想,很多是受西方思潮的影響。

㈥ 魯迅說過「拿來主義」嗎

我認為,魯迅在西元1934年寫《拿來主義》一文時,對自己過去過分偏向五四新文化、痛批中國傳統文化的傾向有了一定的反思,從否定傳統文化的道路上退回了一些,因此,魯迅「拿來主義」的對象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拿來主義」也是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按照魯迅在文章里的闡述,對待傳統文化,應該有繼承、有吸收、有改進、有拋棄。換句話說,魯迅的「拿來主義」是主張客觀地對待傳統文化。這一態度的產生,一是因為全盤西化過於偏執,二是因為針對「全盤西化」而反彈的「全面復古」過於頑固。因此,魯迅的「拿來主義」主張對傳統文化要動腦子、有眼光,自己去「拿來」,實際上也是對「全盤西化」的間接批評,不能一味否定傳統文化。在《拿來主義》一文中,魯迅特意提到西方的「送來主義」在中國引發的「恐怖」,已經清楚地表明他對於「全盤西化」的否定。魯迅在這一時期的立場,與他自己過去的主張已經不完全一樣。
然而,在魯迅首創「拿來主義」很多年後,一些人對於「拿來主義」的理解與魯迅當時的本意已全然不同。現在的「拿來主義」更主要的是要從西方「拿來」,而不是魯迅所說的要從傳統「拿來」。現在的「拿來主義」某些時候甚至等同於魯迅批評的「送來主義」。當年西方送來的是鴉片、槍炮、香粉、電影,如今,有些還在繼續送來,有些已不再好意思厚著臉皮強行送來了,有些換了新東西,仍源源不斷地「送來」。而現在很多人打著魯迅的旗號高喊「拿來主義」,其實就是魯迅批評的「全盤西化」,對「送來主義」照單全收。與此同時,現在的「拿來主義」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差不多也就是全部拋棄,統統視為垃圾。事實上,這正是魯迅反對的,這樣使用「拿來主義」,魯迅如果有知,恐怕不會同意。
魯迅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拿來主義」態度,也適用於中國人對待西方文化。但是,在現代條件下,我們應該在對西方文化採取「拿來主義」態度時,有點新的認識。魯迅說,對待傳統文化有的要繼承,有的要吸收,有的要改進,有的要拋棄。其實,對待西方文化,這些原則同樣有效。關鍵在於,要有自己的頭腦和眼光,才能判斷西方文化的本質,才能知道哪些是好的,是需要「拿來」的。還有一些東西是不該「拿來」的,還有一些是需要「拿來」後加以改進的。當然,「拿來主義」在這里多少也有點天真或不準確,因為,我們希望的「拿來主義」與西方希望的「送來主義」並不合拍。西方想送來的東西,有些是免費的,有些是要付錢的,甚至是強行攤派的。但是,我們常常不知道,西方免費送來的東西往往是釣魚的誘餌,我們某些人則以為那是「拿來主義」成功的證明。而我們想拿來的東西,絕大多數是拿不來的,是需要付錢的,一廂情願地「拿來」,很容易被西方起訴、懲罰。所以說,我們對於西方興高采烈地想像著「拿來主義」,常常會被西方視為「偷盜」,我們因此也發現,「拿來主義」有時就是「買來主義」,「拿來主義」也因此經常成為內外勾結的幌子,這可能是某些人偷換魯迅「拿來主義」概念的動機。
針對西方文化的「拿來主義」與針對傳統文化的「拿來主義」還有一個巨大的不同。對於傳統文化,如果想拿來,一般不會有什麼障礙,最多討論一下,拿來後到底好不好?是否適合現代?而且,對於傳統的「拿來」,基本上是免費的,沒有「買來主義」,也沒有「送來主義」。但是,對於西方文化,我們發現,某些我們迫切需要的東西,確實是有用的好東西,我們非常渴望「拿來」,甚至願意花大錢,徹底兌現「買來主義」,西方還不願意,比方說高科技,這似乎可以稱為「拒絕主義」。所以,對於西方文化的「拿來主義」,除了要有頭腦、有眼光,挑選著「拿來」外,還不能太一廂情願,以為我們只要想「拿來」,別人就願意給;以為我們想買來,別人就願意賣。已經有太多的事實告訴我們,有些東西,我們渴望「拿來」,卻遭到拒絕,根本「拿不來」、「買不來」;而很多我們不想要、不需要的東西,西方正源源不斷地「送來」。
當我們接受了對待西方也需要客觀、冷靜的「拿來主義」這種態度時,我們還會遇到一個問題。該拿什麼?不該拿什麼?為什麼拿不來?我們面對這些問題時,說是要有頭腦、有眼光,然而,我們應該有什麼樣的頭腦?有什麼樣的眼光?當我們的頭腦和眼光都是西方教出來的,都是被西方洗過腦的,都是和西方一模一樣的想法,一模一樣的眼光,我們的「拿來」豈不就等於西方的「送來」或西方希望的「買來」?因此,如果說我們判斷傳統文化如何「拿來」,可以用西方文化做參照,那麼,對待西方文化如何「拿來」、「買來」,也需要用傳統文化做參照,同時還需要用中國現實做參照。這應該是現代中國人對待「拿來主義」的態度。

㈦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現代意義

由西方引導的近代化和現代化,雖然給人類帶來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訊、充分發揮所有感官功能的文化生活等等。

但隨著地球資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環境日益嚴重的破壞,它也越來越快地把人類推向了不可救葯的死亡邊緣。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強調「天人合一」,這是近代以來西方在引導世界潮流的時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讓人類對自然充滿激情和干勁;現代化則讓人類對自然極盡瘋狂;中國傳統文化卻會讓人類重新恢復理智,融入、回歸自然。

現代化,只有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理念相結合,才能調理出根治地球資源環境危機的妙葯良方。

我相信,人類的「後現代化」,一定是中國傳統文化唱主角的時代。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諸說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4)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中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見龐朴:《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報》1986年1月6日。)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摘編)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以工業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學化為重要特徵的現代文明。現代文明主導世界的現實,決定了無論一個國家發展民族現在處於怎樣的狀態,走向現代化,這是它的必然趨勢。

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由於國情不同,各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遇到的問題、阻礙也各自不同,中國是一個的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曾反復出現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的爭論。這一歷史現象鮮明地揭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如何走向現代化?是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必須弄懂搞清問題。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文化,廣義上講,它是指人類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生產的能力及其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狹義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對傳統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時代高度,通過實踐檢驗。汲取精華,清除糟粕,才是正確地發揮作用。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人為地割斷自己的「根」。美國文化哲學家懷特說過:「文化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文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產生於更早的文化環境」,「現在的文化決定於過去的文化,而未來的文化僅僅是現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同樣,作為凝聚和激勵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傳統文化長期熏陶與培育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無所依託。所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問題,決不單純是個文化問題,而是一個關系民族命運發展的問題。許多歷史事實證明,一個國家走上民族振興,走向現代化,無不是從弘揚 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從認識論來看,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缺乏深刻的了解與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像某些人所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垃圾,而是有著多方面的豐富內涵,它的優良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強調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創造。要實現現代化,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觀。中國儒家文化所講的「力行近於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認識論思想,這與實踐品格具有某種一致性。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現現代化,當然要努力學習外國的先進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會主義實踐。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為「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

四、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今天,一個國家只有走上現代化,國家才會繁榮富強。而實現現代化,全靠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五、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談到對真理的追求時,認為「朝聞道 ,夕死可矣「。宣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這種對真理執著、獻身精神是推動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六、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社會才能充滿溫馨與和諧,才能給人帶來希望與力量。上述種種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地的一部分,僅此就足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羅素曾說過:「中國文化的長處在於合理的人生觀」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深刻認識和概括。

其次,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對立起來,傳統文化並非一潭死水,而是一個動態系統。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傳統文化,並在實踐中革新與豐富傳統。否則,就不會變為現實的文化傳統。所以不能把傳統文化簡單地歸結為「過去的歷史」而應認識到它同時關系著現在與未來。把發展看成為「反傳統」,其思維方式就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對立起來。其實,任何現代化只能從現實傳統文化出發,否則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陳寅恪先生說過:「其真能於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獲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波普爾曾針對那種妄圖「徹底清洗社會這塊布—創造一塊社會的白板,然後在它上面畫出嶄新的社會制度」的理論,指出:「沒有比毀掉傳統的構架更危險的了,這種毀滅將導致犬儒主義和虛無主義,使一切人類價值漠不關心並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毀滅了傳統,文明也隨之消失。」所以對傳統文化決不能採取一概否定的態度,而必須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加以檢驗,清除那些過時的東西。

再次,從民族文化與世界文明的辯證關系看。世界文明並非是某一個國家民族作用的結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創造的。當然,由於各方面具體條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這只是作用大小的問題,而不是有無的問題。所以各民族的文化應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而不應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任何一個國家,作為人類世界組成的一個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與發展,不能不對別的國家有所影響: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國家這樣那樣的影響。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曾經給世界文明以重大貢獻。當代西方許多的中國古代文化熱,也表明中國傳統文化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因此,只有各個國家充分發揮自己民族文化的特點,對人類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世界文明的發展,才會有可靠的保證。相反,一個國家不顧自己民族的特點,一味模仿或照搬別的文化,不僅不會有好的發展,甚至會走上滅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這種教訓的,其實,西方文化也是一分為二的,既有好的東西,也有糟粕,不可「揀進籃里都是菜「,如」拜金主義「之類,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並不等於世界先進文化,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世界先進文化是以它的先進性、科學性及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標志的。因此,學習與引進外國文化,必須作具體分析,一定要從本國實際出發,一個成功的現代化國家決不是全盤,引進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一面學習外國先進文化,一面對本國文化進行革新,不斷提高自己的現代化水平,由於傳統文化能否現代化,能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弘揚,關鍵在於人們用何種思維方式對待傳統文化。

二、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這種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社會長期發生作用。

另外,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消極因素,這與現代化發展是不利的,就其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表現是:

一、缺乏民主精神。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封建意識對人們影響極深,封建專制思想一方面嚴重壓抑和束縛個性發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權思想,直到今天,中國人仍缺乏民主意識。

二、法制觀念淡薄。中國傳統文化不重視法制,實行的是人治,如實行的是皇權至高無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國今天社會主義社會里, 人民群眾已經成為國家主人,國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權思想嚴重,權大於法,情大於法的事,還時有發生。

三、商品意識差。中國是個農業國,重農輕商十分嚴重。過去,經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業是產品流通的重要環節,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繁榮經濟,方便,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現代,沒有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也就無法走向現代化。

四、守舊意識嚴重。中國的小農經濟廣大,個體經濟,靠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滿足於現狀,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起來造反和自學接受新東西的。

三、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是推動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

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拋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也就是使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報務。傳統文化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符合時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這種轉化需要社會實踐,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生活相結合,才能使之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根本的結合點 。

第一發展市場經濟經濟的需要。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這種經濟是人治經濟,一切由政府統管,政企不分,按長官意志辦事,亂放炮抱粗腿界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國經濟長期落後。現在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製作為配製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場經濟運動規律建立起來的一種經濟管理體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勵企業發揮主動性與競爭性,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與創造性,成為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定的經濟總是與一定的文化相聯系的。經濟與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今天的經濟,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將是後天的經濟。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任何一項經濟活動,都是具有一定觀念文化的人去從事的,沒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與思想首先素養的人,就無法勝任,所以,現代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將對人們現有的文化觀念進行檢驗,新的取捨,另一方面,促使人們必須努力學習一切先進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這就是市場經濟對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根本決定作用

第二、它是建全社會主義法治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制意味著合法性、權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一是引導作用—引導市場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二是規范作用—通過法律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行為與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場主體的平等競爭與正當權利。這些都是現代文明與現代文化的體現,而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卻有很大的缺陷。中國傳統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強調實行人治。法律僅作為治國的某種輔助手段,這種缺乏權利意識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就難以存在與發展了

第三,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市場經濟要求對中國傳統文化那種「君子謀道不謀食」把「義」與「利」對立起來的舊的價值觀的否定,從而增強人們的務實精神與進取精神。實際上,人們的實踐活動,是離不開利益原則的。要保證市場經濟所追求的價值的實現,不僅個人實踐活動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學會按法辦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門必須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盧秀華副教、山東科技大學文法系)

㈧ 結合唯物主義的觀點回答辯證否定觀的內容,並用以說明怎樣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

(1)辯證否定觀的內容:
第一,辯證的否定是通過事物內部矛盾而進行的自我否定。 第二,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和聯系的環節。 第三,辯證的否定是揚棄,即新事物對舊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2)對我國的傳統文化要採取批判地繼承的態度,批判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既要反對全盤肯定傳統文化的復古主義,又要反對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歷史虛無主義。
(3)對外國文化要採取有分析、有選擇、有批判地借鑒和吸收的態度,大膽吸收外國文明中的一切優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東西。對外國文化,既不應全盤照搬,也不應一概排斥。

㈨ 什麼是人文主義什麼是人本主義什麼是人道主義

人文主義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人文主義是一種哲學理論和一種世界觀。人文主義以人,尤其是個人的興趣、價值觀和尊嚴作為出發點。對人文主義來說,人與人之間的容忍、無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原則。

現代的人文主義開始於啟蒙運動,在啟蒙運動中人文主義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來回答道德問題的答案。在啟蒙運動的人文主義中,超自然的解釋一般被忽略,人們將這種人文主義也稱為「世俗人文主義」。

在各個主要的宗教中也有人文主義,在這里一般人文主義與該宗教的信仰和傳統相結合。也有的人文主義運動認為人有參加儀式和規則的需要並組織一定的團體來滿足人的這種需要。

人文主義作為歷史概念
在歐洲歷史和哲學史中,人文主義主要被用來描述14到16世紀間較中世紀比較先進的思想。一般來說今天歷史學家將這段時間里文化和社會上的變化稱為文藝復興,而將教育上的變化運動稱為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這個詞實際上很晚才出現,它來自與拉丁文中的humanitas,古羅馬作家西塞羅就已經使用過這個詞了。德國啟蒙運動時代的哲學家將人類統稱為Humanität,當時的人文主義者稱他們自己為humanista。而Humanism這個詞卻一直到1808年才出現。

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譯,又譯人本學。希臘文詞源antropos和logos,意為人和學說。通常指人本學唯物主義,是一種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學說。以19世紀德國的費爾巴哈和俄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代表。費爾巴哈由於把庸俗唯物主義同一般的唯物主義混為一談,避免採用甚至反對「唯物主義」這個術語,因而將自己的哲學稱作「人本主義」或「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則」。車爾尼雪夫斯基也將他的唯物主義學說稱作「人本主義」,並把他的哲學著作命名為《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理》。他們都反對把靈魂和肉體分割為兩個獨立的實體,反對把靈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義觀點。但他們所了解的人,只是生物學意義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不是社會的人。他們不是聯系具體歷史、聯系社會實踐來考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會性。
在現代西方哲學中,人本主義一詞被某些唯心主義哲學家所歪曲。如德國現象學者謝勒和法西斯主義理論家克拉格斯,就侈談「哲學的人本主義」或以「肉體和靈魂的統一體」為對象的「人本學」或「性格學」。他們的「人本主義」是一種宣揚非理性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唯心主義理論。

人道主義
humanism
關於人的本質、使命、地位、價值和個性發展等的思潮和理論。它是一個發展變化的哲學范疇。人道思想是隨著人類進入文明時期萌發的,但人道主義作為一種時代的思潮和理論,則是在15世紀以後逐漸形成的,最初表現在文學藝術方面,後來逐漸滲透到其他領域。
人道主義一詞是從拉丁文humanistas(人道精神)引申來的,在古羅馬時期引申為一種能夠促使個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在15世紀新興資產階級思想家那裡,人道主義是指文藝復興的精神,即要求通過學習和發揚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發展。在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中,人道主義反對封建教會專制,要求充分發展人的個性。直到19世紀,人道主義始終是資產階級建立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隨著資產階級革命性的喪失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高漲,這種人道主義理論和思潮逐漸失去了其進步的歷史作用。在現代,西方的思想家們雖然沒有放棄人道主義的旗幟,但他們的人道主義理論,或多或少都具有虛無主義或悲觀主義的色彩。

閱讀全文

與否定別人的文化是什麼主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8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