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18 03:00:36

⑴ 安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三)我省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1.民間音樂

⑴當塗民歌(安徽省當塗縣)

⑵巢湖民歌(安徽省巢湖市)

2.民間舞蹈

⑶花鼓燈(安徽省蚌埠市、鳳台縣、潁上縣)

3.傳統戲劇

⑷青陽腔(安徽省青陽縣)

⑸岳西高腔(安徽省岳西縣)

⑹徽劇(安徽省、黃山市)

⑺廬劇(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⑻黃梅戲(安徽省安慶市)

⑼泗州戲(安徽省宿州市、蚌埠市)

⑽目連戲(安徽省祁門縣)

⑾池州儺戲(安徽省池州市)

4.曲藝

⑿鳳陽花鼓(安徽省鳳陽縣)

5.民間美術

⒀徽州三雕(安徽省黃山市)

6.傳統手工技藝

⒁界首彩陶燒制技藝(安徽省界首市)

⒂蕪湖鐵畫鍛制技藝(安徽省蕪湖市)

⒃萬安羅盤製作技藝(安徽省休寧縣)

⒄宣紙製作技藝(安徽省涇縣)

⒅徽墨製作技藝(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黃山市歙縣、屯溪區)

⒆歙硯製作技藝(安徽省歙縣)

(五)首批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名錄擬定項目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

或單位
備注

一、民間文學(6項)

1
Ⅰ—1
鞭打蘆花
宿州市蕭縣

2
Ⅰ—2
孔雀東南飛傳說
安慶市潛山縣、懷寧縣

3
Ⅰ—3
桐城歌
安慶市桐城市

4
Ⅰ—4
六尺巷傳說
安慶市桐城市

5
Ⅰ—5
徽州民謠
黃山市

6
Ⅰ—6
徽州楹聯匾額
黃山市

二、民間音樂(14項)

7
Ⅱ—1
五河民歌
蚌埠市五河縣

8
Ⅱ—2
皖西大別山民歌
六安市

9
Ⅱ—3
壽州鑼鼓
六安市壽縣

10
Ⅱ—4
金寨古碑絲弦鑼鼓
六安市金寨縣

11
Ⅱ—5
當塗民歌
馬鞍山市當塗縣
國家名錄

12
Ⅱ—6
巢湖民歌
巢湖市
國家名錄

13
Ⅱ—7
繁昌民歌
蕪湖市繁昌縣

14
Ⅱ—8
銅陵牛歌
銅陵市銅陵縣

15
Ⅱ—9
貴池民歌
池州市貴池區

16
Ⅱ—10
石台唱曲
池州市石台縣

17
Ⅱ—11
九華山佛教音樂
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

18
Ⅱ—12
潛山彈腔
安慶市潛山縣

19
Ⅱ—13
徽州民歌
黃山市

20
Ⅱ—14
齊雲山道教音樂
黃山市休寧縣

三、民間舞蹈(11項)

21
Ⅲ—1
花鼓燈
蚌埠市、淮南市鳳台縣、阜陽市潁上縣
國家名錄

22
Ⅲ—2
衛調花鼓
蚌埠市龍子湖區

23
Ⅲ—3
臨北獅子舞
蚌埠市五河縣

24
Ⅲ—4
火老虎
淮南市鳳台縣

25
Ⅲ—5
秧歌燈
滁州市來安縣

26
Ⅲ—6
肘歌抬歌
六安市壽縣、阜陽市臨泉縣

27
Ⅲ—7
十獸燈
蕪湖市南陵縣

28
Ⅲ—8
竹馬燈
銅陵市銅陵縣

29
Ⅲ—9
東至花燈
池州市東至縣

30
Ⅲ—10
黎陽仗鼓
黃山市屯溪區

31
Ⅲ—11
祁門儺舞
黃山市祁門縣

四、傳統戲劇(20項)

32
Ⅳ—1
廬劇
合肥市、六安市
國家名錄

33
Ⅳ—2
淮北花鼓戲
宿州市埇橋區、淮北市

34
Ⅳ—3
亳州二夾弦
亳州市譙城區

35
Ⅳ—4
墜子戲
宿州市

36
Ⅳ—5
泗州戲
宿州市、蚌埠市
國家名錄

37
Ⅳ—6
嗨子戲
阜陽市阜南縣

38
Ⅳ—7
推劇
淮南市鳳台縣、阜陽市潁上縣

39
Ⅳ—8
洪山戲
滁州市來安縣

40
Ⅳ—9
含弓戲
巢湖市含山縣

41
Ⅳ—10
梨簧戲
蕪湖市

42
Ⅳ—11
南陵目連戲
蕪湖市南陵縣

43
Ⅳ—12
皖南花鼓戲
宣城市

44
Ⅳ—13
貴池儺戲
池州市
國家名錄

45
Ⅳ—14
青陽腔
池州市青陽縣
國家名錄

46
Ⅳ—15
石台目連戲
池州市石台縣

47
Ⅳ—16
文南詞
安慶市宿松縣、池州市東至縣

48
Ⅳ—17
黃梅戲
安慶市
國家名錄

49
Ⅳ—18
岳西高腔
安慶市岳西縣
國家名錄

50
Ⅳ—19
徽州目連戲
黃山市
國家名錄

51
Ⅳ—20
徽劇
安徽省徽劇團、黃山市
國家名錄

五、曲藝(6項)

52
Ⅴ—1
門歌
合肥市包河區

53
Ⅴ—2
淮北大鼓
淮北市濉溪縣

54
Ⅴ—3
清音
阜陽市太和縣

55
Ⅴ—4
漁鼓
阜陽市界首市

56
Ⅴ—5
鳳陽花鼓
滁州市鳳陽縣
國家名錄

57
Ⅴ—6
鑼鼓書
六安市金安區

六、雜技與競技(2項)

58
Ⅵ—1
華佗五禽戲
亳州市

59
Ⅵ—2
民間雜技馬戲
阜陽市臨泉縣、宿州市埇橋區

七、民間美術(10項)

60
Ⅶ—1
火筆畫
合肥市

61
Ⅶ—2
靈璧鍾馗畫
宿州市靈璧縣

62
Ⅶ—3
蕭縣農民畫
宿州市蕭縣

63
Ⅶ—4
民間剪紙
阜陽市

64
Ⅶ—5
鳳畫
滁州市鳳陽縣

65
Ⅶ—6
青陽農民畫
池州市青陽縣

66
Ⅶ—7
望江挑花
安慶市望江縣

67
Ⅶ—8
徽州「三雕」
黃山市
國家名錄

68
Ⅶ—9
徽派版畫
黃山市歙縣

69
Ⅶ—10
徽州篆刻
黃山市黟縣

八、傳統手工技藝(21項)

70
Ⅷ—1
宿州樂石硯製作技藝
宿州市

71
Ⅷ—2
界首彩陶燒制技藝
阜陽市界首市
國家名錄

72
Ⅷ—3
紫金硯製作技藝
淮南市、六安市壽縣

73
Ⅷ—4
豆腐傳統製作技藝
六安市壽縣、淮南市

74
Ⅷ—5
舒席製作技藝
六安市舒城縣

75
Ⅷ—6
太平府銅壺技藝
馬鞍山市當塗縣

76
Ⅷ—7
傳統加工紙製作技藝
巢湖市

77
Ⅷ—8
無為剔墨紗燈技藝
巢湖市無為縣

78
Ⅷ—9
蕪湖鐵畫鍛制技藝
蕪湖市
國家名錄

79
Ⅷ—10
宣紙製作技藝
宣城市涇縣
國家名錄

80
Ⅷ—11
宣筆製作技藝
宣城市宣州區、涇縣
國家名錄

81
Ⅷ—12
徽墨製作技藝
宣城市績溪縣,黃山市歙縣、屯溪區

82
Ⅷ—13
石台油坊榨制技藝
池州市石台縣

83
Ⅷ—14
桑皮紙製作技藝
安慶市潛山縣、岳西縣

84
Ⅷ—15
歙硯製作技藝
黃山市歙縣
國家名錄

85
Ⅷ—16
萬安羅盤製作技藝
黃山市休寧縣
國家名錄

86
Ⅷ—17
徽州漆器製作技藝
黃山市屯溪區

87
Ⅷ—18
徽州建築技藝
黃山市

88
Ⅷ—19
徽派盆景技藝
黃山市歙縣

89
Ⅷ—20
祁門紅茶製作技藝
黃山市祁門縣

90
Ⅷ—21
綠茶製作技藝(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屯溪綠茶、松蘿茶、六安瓜片、霍山黃芽)
黃山市徽州區、黃山市黃山區、黃山市屯溪區、黃山市休寧縣、六安市、六安市霍山縣

九、傳統醫葯(1項)

91
Ⅸ—1
新安醫學
黃山市

十、民俗(11項)

92
Ⅹ—1
洋蛇燈
合肥市肥東縣

93
Ⅹ—2
塗山禹王廟會
蚌埠市懷遠縣

94
Ⅹ—3
界首苗湖書會
阜陽市界首市

95
Ⅹ—4
走太平
滁州市全椒縣

96
Ⅹ—5
霸王祠三月三廟會
巢湖市和縣

97
Ⅹ—6
九華山廟會
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

98
Ⅹ—7
跳五猖
宣城市郎溪縣

99
Ⅹ—8
徽菜
宣城市績溪縣、黃山市

100
Ⅹ—9
程大位珠演算法
黃山市

101
Ⅹ—10
徽州祠祭
黃山市祁門縣、黟縣

⑵ 安徽的文化遺產是什麼

安徽省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1.民間音樂

⑴當塗民歌(安徽省當塗縣)

⑵巢湖民歌(安徽省巢湖市)

2.民間舞蹈

⑶花鼓燈(安徽省蚌埠市、鳳台縣、潁上縣)

3.傳統戲劇

⑷青陽腔(安徽省青陽縣)

⑸岳西高腔(安徽省岳西縣)

⑹徽劇(安徽省、黃山市)

⑺廬劇(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⑻黃梅戲(安徽省安慶市)

⑼泗州戲(安徽省宿州市、蚌埠市)

⑽目連戲(安徽省祁門縣)

⑾池州儺戲(安徽省池州市)

4.曲藝

⑿鳳陽花鼓(安徽省鳳陽縣)

5.民間美術

⒀徽州三雕(安徽省黃山市)

6.傳統手工技藝

⒁界首彩陶燒制技藝(安徽省界首市)

⒂蕪湖鐵畫鍛制技藝(安徽省蕪湖市)

⒃萬安羅盤製作技藝(安徽省休寧縣)

⒄宣紙製作技藝(安徽省涇縣)

⒅徽墨製作技藝(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黃山市歙縣、屯溪區)

⒆歙硯製作技藝(安徽省歙縣)

(五)首批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名錄擬定項目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

或單位
備注

一、民間文學(6項)

1
Ⅰ—1
鞭打蘆花
宿州市蕭縣

2
Ⅰ—2
孔雀東南飛傳說
安慶市潛山縣、懷寧縣

3
Ⅰ—3
桐城歌
安慶市桐城市

4
Ⅰ—4
六尺巷傳說
安慶市桐城市

5
Ⅰ—5
徽州民謠
黃山市

6
Ⅰ—6
徽州楹聯匾額
黃山市

二、民間音樂(14項)

7
Ⅱ—1
五河民歌
蚌埠市五河縣

8
Ⅱ—2
皖西大別山民歌
六安市

9
Ⅱ—3
壽州鑼鼓
六安市壽縣

10
Ⅱ—4
金寨古碑絲弦鑼鼓
六安市金寨縣

11
Ⅱ—5
當塗民歌
馬鞍山市當塗縣
國家名錄

12
Ⅱ—6
巢湖民歌
巢湖市
國家名錄

13
Ⅱ—7
繁昌民歌
蕪湖市繁昌縣

14
Ⅱ—8
銅陵牛歌
銅陵市銅陵縣

15
Ⅱ—9
貴池民歌
池州市貴池區

16
Ⅱ—10
石台唱曲
池州市石台縣

17
Ⅱ—11
九華山佛教音樂
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

18
Ⅱ—12
潛山彈腔
安慶市潛山縣

19
Ⅱ—13
徽州民歌
黃山市

20
Ⅱ—14
齊雲山道教音樂
黃山市休寧縣

三、民間舞蹈(11項)

21
Ⅲ—1
花鼓燈
蚌埠市、淮南市鳳台縣、阜陽市潁上縣
國家名錄

22
Ⅲ—2
衛調花鼓
蚌埠市龍子湖區

23
Ⅲ—3
臨北獅子舞
蚌埠市五河縣

24
Ⅲ—4
火老虎
淮南市鳳台縣

25
Ⅲ—5
秧歌燈
滁州市來安縣

26
Ⅲ—6
肘歌抬歌
六安市壽縣、阜陽市臨泉縣

27
Ⅲ—7
十獸燈
蕪湖市南陵縣

28
Ⅲ—8
竹馬燈
銅陵市銅陵縣

29
Ⅲ—9
東至花燈
池州市東至縣

30
Ⅲ—10
黎陽仗鼓
黃山市屯溪區

31
Ⅲ—11
祁門儺舞
黃山市祁門縣

四、傳統戲劇(20項)

32
Ⅳ—1
廬劇
合肥市、六安市
國家名錄

33
Ⅳ—2
淮北花鼓戲
宿州市埇橋區、淮北市

34
Ⅳ—3
亳州二夾弦
亳州市譙城區

35
Ⅳ—4
墜子戲
宿州市

36
Ⅳ—5
泗州戲
宿州市、蚌埠市
國家名錄

37
Ⅳ—6
嗨子戲
阜陽市阜南縣

38
Ⅳ—7
推劇
淮南市鳳台縣、阜陽市潁上縣

39
Ⅳ—8
洪山戲
滁州市來安縣

40
Ⅳ—9
含弓戲
巢湖市含山縣

41
Ⅳ—10
梨簧戲
蕪湖市

42
Ⅳ—11
南陵目連戲
蕪湖市南陵縣

43
Ⅳ—12
皖南花鼓戲
宣城市

44
Ⅳ—13
貴池儺戲
池州市
國家名錄

45
Ⅳ—14
青陽腔
池州市青陽縣
國家名錄

46
Ⅳ—15
石台目連戲
池州市石台縣

47
Ⅳ—16
文南詞
安慶市宿松縣、池州市東至縣

48
Ⅳ—17
黃梅戲
安慶市
國家名錄

49
Ⅳ—18
岳西高腔
安慶市岳西縣
國家名錄

50
Ⅳ—19
徽州目連戲
黃山市
國家名錄

51
Ⅳ—20
徽劇
安徽省徽劇團、黃山市
國家名錄

五、曲藝(6項)

52
Ⅴ—1
門歌
合肥市包河區

53
Ⅴ—2
淮北大鼓
淮北市濉溪縣

54
Ⅴ—3
清音
阜陽市太和縣

55
Ⅴ—4
漁鼓
阜陽市界首市

56
Ⅴ—5
鳳陽花鼓
滁州市鳳陽縣
國家名錄

57
Ⅴ—6
鑼鼓書
六安市金安區

六、雜技與競技(2項)

58
Ⅵ—1
華佗五禽戲
亳州市

59
Ⅵ—2
民間雜技馬戲
阜陽市臨泉縣、宿州市埇橋區

七、民間美術(10項)

60
Ⅶ—1
火筆畫
合肥市

61
Ⅶ—2
靈璧鍾馗畫
宿州市靈璧縣

62
Ⅶ—3
蕭縣農民畫
宿州市蕭縣

63
Ⅶ—4
民間剪紙
阜陽市

64
Ⅶ—5
鳳畫
滁州市鳳陽縣

65
Ⅶ—6
青陽農民畫
池州市青陽縣

66
Ⅶ—7
望江挑花
安慶市望江縣

67
Ⅶ—8
徽州「三雕」
黃山市
國家名錄

68
Ⅶ—9
徽派版畫
黃山市歙縣

69
Ⅶ—10
徽州篆刻
黃山市黟縣

八、傳統手工技藝(21項)

70
Ⅷ—1
宿州樂石硯製作技藝
宿州市

71
Ⅷ—2
界首彩陶燒制技藝
阜陽市界首市
國家名錄

72
Ⅷ—3
紫金硯製作技藝
淮南市、六安市壽縣

73
Ⅷ—4
豆腐傳統製作技藝
六安市壽縣、淮南市

74
Ⅷ—5
舒席製作技藝
六安市舒城縣

75
Ⅷ—6
太平府銅壺技藝
馬鞍山市當塗縣

76
Ⅷ—7
傳統加工紙製作技藝
巢湖市

77
Ⅷ—8
無為剔墨紗燈技藝
巢湖市無為縣

78
Ⅷ—9
蕪湖鐵畫鍛制技藝
蕪湖市
國家名錄

79
Ⅷ—10
宣紙製作技藝
宣城市涇縣
國家名錄

80
Ⅷ—11
宣筆製作技藝
宣城市宣州區、涇縣
國家名錄

81
Ⅷ—12
徽墨製作技藝
宣城市績溪縣,黃山市歙縣、屯溪區

82
Ⅷ—13
石台油坊榨制技藝
池州市石台縣

83
Ⅷ—14
桑皮紙製作技藝
安慶市潛山縣、岳西縣

84
Ⅷ—15
歙硯製作技藝
黃山市歙縣
國家名錄

85
Ⅷ—16
萬安羅盤製作技藝
黃山市休寧縣
國家名錄

86
Ⅷ—17
徽州漆器製作技藝
黃山市屯溪區

87
Ⅷ—18
徽州建築技藝
黃山市

88
Ⅷ—19
徽派盆景技藝
黃山市歙縣

89
Ⅷ—20
祁門紅茶製作技藝
黃山市祁門縣

90
Ⅷ—21
綠茶製作技藝(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屯溪綠茶、松蘿茶、六安瓜片、霍山黃芽)
黃山市徽州區、黃山市黃山區、黃山市屯溪區、黃山市休寧縣、六安市、六安市霍山縣

九、傳統醫葯(1項)

91
Ⅸ—1
新安醫學
黃山市

十、民俗(11項)

92
Ⅹ—1
洋蛇燈
合肥市肥東縣

93
Ⅹ—2
塗山禹王廟會
蚌埠市懷遠縣

94
Ⅹ—3
界首苗湖書會
阜陽市界首市

95
Ⅹ—4
走太平
滁州市全椒縣

96
Ⅹ—5
霸王祠三月三廟會
巢湖市和縣

97
Ⅹ—6
九華山廟會
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

98
Ⅹ—7
跳五猖
宣城市郎溪縣

99
Ⅹ—8
徽菜
宣城市績溪縣、黃山市

100
Ⅹ—9
程大位珠演算法
黃山市

101
Ⅹ—10
徽州祠祭
黃山市祁門縣、黟縣

102
Ⅹ—11
軒轅車會
黃山市黃山區

⑶ 關於安徽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我省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1.民間音樂

⑴當塗民歌(安徽省當塗縣)

⑵巢湖民歌(安徽省巢湖市)

2.民間舞蹈

⑶花鼓燈(安徽省蚌埠市、鳳台縣、潁上縣)

3.傳統戲劇

⑷青陽腔(安徽省青陽縣)

⑸岳西高腔(安徽省岳西縣)

⑹徽劇(安徽省、黃山市)

⑺廬劇(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⑻黃梅戲(安徽省安慶市)

⑼泗州戲(安徽省宿州市、蚌埠市)

⑽目連戲(安徽省祁門縣)

⑾池州儺戲(安徽省池州市)

4.曲藝

⑿鳳陽花鼓(安徽省鳳陽縣)

5.民間美術

⒀徽州三雕(安徽省黃山市)

6.傳統手工技藝

⒁界首彩陶燒制技藝(安徽省界首市)

⒂蕪湖鐵畫鍛制技藝(安徽省蕪湖市)

⒃萬安羅盤製作技藝(安徽省休寧縣)

⒄宣紙製作技藝(安徽省涇縣)

⒅徽墨製作技藝(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黃山市歙縣、屯溪區)

⒆歙硯製作技藝(安徽省歙縣)

(五)首批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名錄擬定項目

⑷ 安徽非物質遺產

首批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名錄擬定項目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

或單位
備注

一、民間文學(6項)

1
Ⅰ—1
鞭打蘆花
宿州市蕭縣

2
Ⅰ—2
孔雀東南飛傳說
安慶市潛山縣、懷寧縣

3
Ⅰ—3
桐城歌
安慶市桐城市

4
Ⅰ—4
六尺巷傳說
安慶市桐城市

5
Ⅰ—5
徽州民謠
黃山市

6
Ⅰ—6
徽州楹聯匾額
黃山市

二、民間音樂(14項)

7
Ⅱ—1
五河民歌
蚌埠市五河縣

8
Ⅱ—2
皖西大別山民歌
六安市

9
Ⅱ—3
壽州鑼鼓
六安市壽縣

10
Ⅱ—4
金寨古碑絲弦鑼鼓
六安市金寨縣

11
Ⅱ—5
當塗民歌
馬鞍山市當塗縣
國家名錄

12
Ⅱ—6
巢湖民歌
巢湖市
國家名錄

13
Ⅱ—7
繁昌民歌
蕪湖市繁昌縣

14
Ⅱ—8
銅陵牛歌
銅陵市銅陵縣

15
Ⅱ—9
貴池民歌
池州市貴池區

16
Ⅱ—10
石台唱曲
池州市石台縣

17
Ⅱ—11
九華山佛教音樂
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

18
Ⅱ—12
潛山彈腔
安慶市潛山縣

19
Ⅱ—13
徽州民歌
黃山市

20
Ⅱ—14
齊雲山道教音樂
黃山市休寧縣

三、民間舞蹈(11項)

21
Ⅲ—1
花鼓燈
蚌埠市、淮南市鳳台縣、阜陽市潁上縣
國家名錄

22
Ⅲ—2
衛調花鼓
蚌埠市龍子湖區

23
Ⅲ—3
臨北獅子舞
蚌埠市五河縣

24
Ⅲ—4
火老虎
淮南市鳳台縣

25
Ⅲ—5
秧歌燈
滁州市來安縣

26
Ⅲ—6
肘歌抬歌
六安市壽縣、阜陽市臨泉縣

27
Ⅲ—7
十獸燈
蕪湖市南陵縣

28
Ⅲ—8
竹馬燈
銅陵市銅陵縣

29
Ⅲ—9
東至花燈
池州市東至縣

30
Ⅲ—10
黎陽仗鼓
黃山市屯溪區

31
Ⅲ—11
祁門儺舞
黃山市祁門縣

四、傳統戲劇(20項)

32
Ⅳ—1
廬劇
合肥市、六安市
國家名錄

33
Ⅳ—2
淮北花鼓戲
宿州市埇橋區、淮北市

34
Ⅳ—3
亳州二夾弦
亳州市譙城區

35
Ⅳ—4
墜子戲
宿州市

36
Ⅳ—5
泗州戲
宿州市、蚌埠市
國家名錄

37
Ⅳ—6
嗨子戲
阜陽市阜南縣

38
Ⅳ—7
推劇
淮南市鳳台縣、阜陽市潁上縣

39
Ⅳ—8
洪山戲
滁州市來安縣

40
Ⅳ—9
含弓戲
巢湖市含山縣

41
Ⅳ—10
梨簧戲
蕪湖市

42
Ⅳ—11
南陵目連戲
蕪湖市南陵縣

43
Ⅳ—12
皖南花鼓戲
宣城市

44
Ⅳ—13
貴池儺戲
池州市
國家名錄

45
Ⅳ—14
青陽腔
池州市青陽縣
國家名錄

46
Ⅳ—15
石台目連戲
池州市石台縣

47
Ⅳ—16
文南詞
安慶市宿松縣、池州市東至縣

48
Ⅳ—17
黃梅戲
安慶市
國家名錄

49
Ⅳ—18
岳西高腔
安慶市岳西縣
國家名錄

50
Ⅳ—19
徽州目連戲
黃山市
國家名錄

51
Ⅳ—20
徽劇
安徽省徽劇團、黃山市
國家名錄

五、曲藝(6項)

52
Ⅴ—1
門歌
合肥市包河區

53
Ⅴ—2
淮北大鼓
淮北市濉溪縣

54
Ⅴ—3
清音
阜陽市太和縣

55
Ⅴ—4
漁鼓
阜陽市界首市

56
Ⅴ—5
鳳陽花鼓
滁州市鳳陽縣
國家名錄

57
Ⅴ—6
鑼鼓書
六安市金安區

六、雜技與競技(2項)

58
Ⅵ—1
華佗五禽戲
亳州市

59
Ⅵ—2
民間雜技馬戲
阜陽市臨泉縣、宿州市埇橋區

七、民間美術(10項)

60
Ⅶ—1
火筆畫
合肥市

61
Ⅶ—2
靈璧鍾馗畫
宿州市靈璧縣

62
Ⅶ—3
蕭縣農民畫
宿州市蕭縣

63
Ⅶ—4
民間剪紙
阜陽市

64
Ⅶ—5
鳳畫
滁州市鳳陽縣

65
Ⅶ—6
青陽農民畫
池州市青陽縣

66
Ⅶ—7
望江挑花
安慶市望江縣

67
Ⅶ—8
徽州「三雕」
黃山市
國家名錄

68
Ⅶ—9
徽派版畫
黃山市歙縣

69
Ⅶ—10
徽州篆刻
黃山市黟縣

八、傳統手工技藝(21項)

70
Ⅷ—1
宿州樂石硯製作技藝
宿州市

71
Ⅷ—2
界首彩陶燒制技藝
阜陽市界首市
國家名錄

72
Ⅷ—3
紫金硯製作技藝
淮南市、六安市壽縣

73
Ⅷ—4
豆腐傳統製作技藝
六安市壽縣、淮南市

74
Ⅷ—5
舒席製作技藝
六安市舒城縣

75
Ⅷ—6
太平府銅壺技藝
馬鞍山市當塗縣

76
Ⅷ—7
傳統加工紙製作技藝
巢湖市

77
Ⅷ—8
無為剔墨紗燈技藝
巢湖市無為縣

78
Ⅷ—9
蕪湖鐵畫鍛制技藝
蕪湖市
國家名錄

79
Ⅷ—10
宣紙製作技藝
宣城市涇縣
國家名錄

80
Ⅷ—11
宣筆製作技藝
宣城市宣州區、涇縣
國家名錄

81
Ⅷ—12
徽墨製作技藝
宣城市績溪縣,黃山市歙縣、屯溪區

82
Ⅷ—13
石台油坊榨制技藝
池州市石台縣

83
Ⅷ—14
桑皮紙製作技藝
安慶市潛山縣、岳西縣

84
Ⅷ—15
歙硯製作技藝
黃山市歙縣
國家名錄

85
Ⅷ—16
萬安羅盤製作技藝
黃山市休寧縣
國家名錄

86
Ⅷ—17
徽州漆器製作技藝
黃山市屯溪區

87
Ⅷ—18
徽州建築技藝
黃山市

88
Ⅷ—19
徽派盆景技藝
黃山市歙縣

89
Ⅷ—20
祁門紅茶製作技藝
黃山市祁門縣

90
Ⅷ—21
綠茶製作技藝(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屯溪綠茶、松蘿茶、六安瓜片、霍山黃芽)
黃山市徽州區、黃山市黃山區、黃山市屯溪區、黃山市休寧縣、六安市、六安市霍山縣

九、傳統醫葯(1項)

91
Ⅸ—1
新安醫學
黃山市

十、民俗(11項)

92
Ⅹ—1
洋蛇燈
合肥市肥東縣

93
Ⅹ—2
塗山禹王廟會
蚌埠市懷遠縣

94
Ⅹ—3
界首苗湖書會
阜陽市界首市

95
Ⅹ—4
走太平
滁州市全椒縣

96
Ⅹ—5
霸王祠三月三廟會
巢湖市和縣

97
Ⅹ—6
九華山廟會
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

98
Ⅹ—7
跳五猖
宣城市郎溪縣

99
Ⅹ—8
徽菜
宣城市績溪縣、黃山市

100
Ⅹ—9
程大位珠演算法
黃山市

101
Ⅹ—10
徽州祠祭
黃山市祁門縣、黟縣

102
Ⅹ—11
軒轅車會
黃山市黃山區

⑸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等

1、緙絲

南京雲錦是中國傳統的絲制工藝品,有「寸錦寸金」之稱,其歷史可追溯至417年(東晉義熙十三年)在國都建康(今南京)設立專門管理織錦的官署——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歷史。

如今只有雲錦還保持著傳統的特色和獨特的技藝,一直保留著傳統的提花木機織造,這種靠人記憶編織的傳統手工織造技藝仍無法用現代機器來替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非物質文化遺產

⑹ 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黃梅戲保護區域是安徽省的安慶市和湖北省的黃梅縣。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省安慶地區的懷腔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省安慶市,一代黃梅戲大師嚴鳳英就是安徽省安慶人,黃梅戲與湖北省黃梅縣並無關聯,並且黃梅戲一直用安徽省安慶市地方方言歌唱,起源於安慶地方黃梅時節採茶歌曲,大部分黃梅戲演員都是安徽人,而湖北省方言與安徽方言差異很大,湖北省只是借黃梅縣地名虛構起源歷史以爭奪黃梅戲文化遺產,黃梅戲在湖北並沒有太大知名度。

黃梅戲是深受群眾喜愛的地方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名片,從孕育、成形、發展、壯大,至今已走過兩百年的時光。但是,對於這一重要的地方戲曲劇種的起源,一直眾說紛紜。最近安徽省專家通過田野考察和資料研究,提出了新說法,認為黃梅戲起源於安慶地區。此說推翻了流傳較廣的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的傳統說法。

2015年11月,在安徽省市兩級宣傳部門的支持下,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以《黃梅戲的起源與發展》作為學術課題,聘請多位多年從事黃梅戲藝術研究的專家學者,對黃梅戲起源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調查研究。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通過7個月的田野調查,對民歌、時調、鼓書、燈戲、佛道音樂、青陽腔、高腔、彈腔等音樂進行調查和取樣錄制,調查地域涉及安徽、湖北、江西、江蘇、陝西五個省區,采訪對象達413人,收集民歌3000餘首,錄制音像達900多分鍾。

參與此項調查的安徽黃梅戲研究者王秋貴說,黃梅戲的語言以安慶方言為基礎,聲腔以安慶民歌為基調,黃梅戲吸收的不少民歌早在黃梅戲誕生之前就已經在安慶地區流行。此次田野調查的一個重要發現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陝西省南部商洛地區,居住著許多清朝康、雍、乾時期從安慶各縣遷過去的移民。他們早就失去了與家鄉的聯系,直到近年各家族才陸續尋宗認祖。盡管遠隔千里,但他們至今還操持著安慶方言,還傳唱著200多年前從老家帶過去的民歌,其中不少民歌已經成為黃梅戲的聲腔。比如商南《十二時會姐歌》無論是音樂還是唱詞與安慶的《探姐》如出一轍。此外,商南的《偷情歌》與安慶的《玉美郎》,商南的《姐的心思娘難猜》與安慶的《手拉槐樹望郎來》等也存在明顯的對應關系。王秋貴說,這說明黃梅戲的聲腔不是外來的,而是起源於安慶本地。

據課題組成員介紹,通過調查,他們發現黃梅戲的音樂95%來自安慶地區已經流傳的民歌、花鼓戲、道情、彈詞、高腔和徽調,而安慶地區當時又是民間戲曲的中心,這也佐證了黃梅戲起源於安慶地區。

此外,課題組通過對安慶方言與黃梅戲音樂的關系進行考察也發現,安慶方言與湖北黃梅方言的平仄關系存在明顯差異,這種差異也直接反映到唱腔之中。課題組在報告中認為,安慶方言的特色之一,就是語音平緩,很少出現高低陡峭的跳度音律,因此決定了黃梅戲唱腔的波紋形狀流暢,黃梅戲被觀眾稱道的特色:易懂、易學、易唱,和安慶方言存在因果關系。

此前戲曲學術界一般都認為黃梅戲是清末湖北黃梅縣水災難民在流浪過程中帶入安慶地區的,災民傳唱的湖北採茶調與安慶民間小調和其他戲曲形式融合形成了黃梅戲。但安徽戲曲研究者在查閱目前可見的所有關於黃梅戲的文史資料和田野調查中,都沒有發現有關湖北採茶調在安慶傳播的過程和事件。在調查報告中,安徽學者認為,湖北黃梅縣發大水的時候,地處下游、地勢更為低窪的安慶地區也是汪洋一片,難民想經過皖河流域各縣進入安慶城內是不可能的,因此假定災民沿途傳播採茶音樂的路線圖不能成立。

也有專家指出,當前能夠證明黃梅戲起源的文獻證據還很缺乏,此次調研中能找到的最早的記載黃梅戲的資料是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報》上的一則報道,證明在1879年之前,在安慶北門集賢關一帶每年都有「黃梅調小戲」上演。戲曲史專家廖奔說,缺乏文獻記載是地方戲曲普遍面臨的共性問題,因此建議下一步要擴大文獻的搜尋范圍。

安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愛軍表示,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一張文化名片,弄清楚黃梅戲的起源對於更好地研究地方戲曲的誕生、發展的規律,更好地傳承和發揚這一民族藝術瑰寶都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日報《黃梅戲起源有了新說——起源於安慶地區》

黃梅戲起源有了新說——起源於安慶地區

⑺ 打鐵樹、鳳陽花鼓、崑曲,除此之外還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
一、.口頭傳統和表述;
二、表演藝術:1、 崑曲 2、中國古琴藝術 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4、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
三、社會風俗、禮儀、節慶;
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五、傳統的手工藝技能:1、鐵畫,也稱鐵花,安徽蕪湖特產,為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
2、安徽宣紙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

⑻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幾級構成

四級,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

為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規范化,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並制定「國家 + 省 + 市 + 縣」共4級保護體系;

要求各地方和各有關部門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1、國家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省級: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31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市級: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徐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天津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菏澤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334個市級非遺名錄。

4、縣級: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崑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衡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2853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8)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種文化的形成並不是零散的,而是作為一個整體的代表性,因此在保護的時候要注重其整體性。

非物質文化具有多種多樣的藝術形態和文化內涵,並且根據不同的環境也呈現不同的狀態,這些不同方面綜合在一起就是一種文化的整體表現形態,因此,在保護的時候要倡導多方位、多層次的進行保護,確保文化的整體性可以最大程度得到保護,以最全面的形態傳遞下去。

非物質文化是一種發展著的文化形式,其載體是人,因此為了真正做到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工作,就要加強其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

這就要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支持遺產的傳承人以合理合法的形式組織的傳習活動,經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

另外要做到的就是盡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傳承人發展成為團體的形式,這樣一來可以增大文化的傳承性和影響力,使得文化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非物質文化遺產

⑼ 安徽省三大世界文化遺產是什麼

第一,安徽黃山(1990.12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代表景觀有「四絕三瀑」,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徵,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

(9)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擴展閱讀:

世界文化遺產,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

文化景觀遺產

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築的景觀:包括出於美學原因建造的園林和公園景觀,它們經常(但並不總是)與宗教或其它紀念性建築物或建築群有聯系;有機進化的景觀:它產生於最初始的一種社會、經濟、行政以及宗教需要,並通過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相聯系或相適應而發展到如今的形式;

關聯性文化景觀:這類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與自然因素、強烈的宗教、藝術或文化相聯系為特徵,而不是以文化物證為特徵。廬山、五台山、杭州西湖、哈尼梯田和花山岩畫是中國53項「世界遺產」中僅有的五項文化景觀。

自然遺產

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年來積極開展的一項國際合作活動。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舉行的第17屆大會上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自然界的特有景觀和生物。

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態區;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

世界農業遺產

從2002年起,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全球環境基金開始啟動設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按照糧農組織的解釋,世界農業遺產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於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農業遺產保護項目將對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脅的傳統農業文化與技術遺產進行保護。

國際濕地遺產

國際濕地是世界遺產的一部分,2009年,濕地國際聯盟組織正式開展了對國際濕地納入世界遺產保護戰略的范疇,已經在中國計劃開展濕地世界遺產評估的項目有青海湖、洞庭湖、瀘沽湖等濕地。

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99年10月29日,中國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中國於1986年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自1987年至2018年7月,中國先後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3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6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3項。

⑽ 安徽有哪項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宣紙、徽州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兩項。其中安徽宣紙於2009年入選,徽州傳統建築營造技藝於2010年入選。

閱讀全文

與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