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湖南文化為什麼這么高

湖南文化為什麼這么高

發布時間:2022-10-21 21:05:10

① 湖南文化特色

中國各省人特點http://xhmhc.blog.163.com/blog/static/17918876200852551833556/

中國旅遊網
http://www.51yala.com

湖南是魚米之鄉。
Hunan is a land of fish and rice.
湖南省地處中國中南部,長江中游,地理上屬於華中地區,省會為長沙;因地處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貫穿全境而簡稱「湘」。湖南歷史悠久,舊石器時代有人類活動,古為苗人、越人和楚人的生活地區。西周時期為楚國南部。唐廣德二年(764年)首置湖南觀察使,至此中國行政區劃上開始出現湖南之名。

綺麗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文化,使湖南具有獨特的旅遊資源。湖南共有10大旅遊區和100多處旅遊點,其中桃源縣的桃花源,寧遠縣的九嶷山,郴州市的蘇仙嶺,衡陽市的回雁峰,炎陵縣的炎帝陵,汨羅的屈子寺.任弼時故居,新化的梅山龍宮是世界之最級別的地下溶洞景觀,特別是湘潭韶山沖上毛澤東同志故居,湘潭烏石彭德懷故居和寧鄉縣花明樓劉少奇同志故居等久負盛名、令人嚮往。「五嶽獨秀」的南嶽衡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和避暑勝地。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以其悠久的歷史、美妙的傳說和雄偉的氣勢蜚聲中外。自然風景明珠武陵源風景區(包括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和猛洞河等風景區),地貌奇特,古木參天,珍禽出沒,深谷幽遂,清溪明澈溶洞溫泉融為一體,奇峰怪石錯落相間。張家界已辟為第一座國家森林公園。
http://ke..com/view/8581.htm

陝西歷史悠久, 陝西大地古老而神秘,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她猶如鑲嵌在中國內陸腹地的一顆明珠,地處東經105°29′至110°15′、北緯31°42′至39°35′之間,中國的大地原點就在境內涇陽縣。全省縱跨黃河、長江兩大水系黃河支流涇河、渭河在在此注入黃河,中國鐵路大動脈隴海線橫穿中部,是「新亞歐大陸橋」亞洲段的中心和進入中國大西北的門戶。

陝西是中國旅遊資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資源品位高、存量大、種類多、文化積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遺存極為豐富,被譽為「天然的歷史博物館」。http://ke..com/view/6510.htm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舉世聞名的歌舞之鄉、瓜果之鄉、黃金玉石之邦。新疆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山川壯麗,瀚海無垠,古跡遍地,民族眾多,民俗奇異。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全國旅遊資源共有68種,而新疆就有56種,佔全國旅遊資源類型的83%。全疆共有景點一千一百餘處,居全國首位,在這廣闊大地上,冰川雪嶺與戈壁瀚海共生,高原山水景觀蘊含在天山、阿爾泰山、昆侖山等世界名山之中,有著眾多的雪域冰川、疊嶂雄峰、飛泉瀑布、珍奇異獸。這里有海拔8600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又有低於海平面154米的中國最低窪地,既有一泄千里的河流、萬頃碧波的草原,又有光怪陸離的戈壁幻境,神秘莫測的沙漠奇觀。保存完好的原始動植物種群,更顯出得天獨厚的大自然的本色。
http://ke..com/view/2824.htm

東北民俗文化圈包括東北三省以及內蒙古的東部

下面我們就根據東北這個地方的氣候和它的土壤特點介紹一下與此相關的一些民俗。

先說說東北的「三大怪」吧。一怪是「生個孩子吊起來」。這實際上是滿族的習俗,以前東北地區森林很多野獸很多,家裡的孩子放在地上就不太安全,所以離地有一定距離把小孩子吊起來。第二怪是「十八歲姑娘吊煙袋」。東北的女性吸煙的比例以前是比較高的,據說吸煙也是一種禦寒方式。第三怪叫「窗戶紙兒糊在外」。北方尤其是冬天把門有縫的地方糊起來,一般是在裡面,惟有東北是把窗戶紙糊在外面,這是對付風雨的需要。因為糊在外面它可以保護木製窗欞不受雨水腐蝕和風吹日曬,延長窗戶的使用壽命。

「薩滿」是東北人的一種信仰,其實按照我們的說法就是「巫」,在東北就是「薩滿教」。最早的女神是「薩滿」女神,一般是家庭傳授,這是職業性的「薩滿」,「薩滿教」在整個東北地區,非常盛行。它在東北的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游牧民俗文化圈包括內蒙古大部分、遼寧、河北、陝西三省的北部邊緣,寧夏的北部以及新疆。

這個地方相對於漢族,是特別有民族特色的。

我們看他們居住的蒙古包,他們的家基本就是一個蒙古包,然後加一架馬車。遼闊的草原處處都是他們的家鄉,歷史上的蒙古族「居無定所」。這種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們的服飾,比如蒙古袍,蒙古袍的長度在膝蓋之下,裡面還有一些毛皮撐著,為什麼那麼長那麼厚?本來游牧民族是不必要穿這么長的衣服,不方便啊。但是他們白天騎在馬上,他們的膝蓋容易受風寒,蒙古袍長的話可以護膝,到了晚上就可以當被子蓋。

談到游牧民族的一些禮節形成跟他們的生活習慣非常有關系,他們的生產方式又影響他們的交通民俗,我們農耕民族交通一般是靠兩條腿走路,貴族或有錢人也可能坐轎子,後來坐車。但是在古代騎馬出行很普及,因為這是游牧民族,因此蒙古族形成了一種禮節:兩個人在草原上騎著馬,在一個地方,兩個陌生人遇到了,他們就會跳下馬,各自問候一下。然後我跳上你的馬你跳上我的馬,拍拍馬屁股說「好馬」。久而久之,「好馬」就成了一種寒暄。就像我們漢族人見面問「吃了沒有」一樣。

在游牧民族,婚俗也跟我們的農耕民族不一樣。

黃河流域文化圈包括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個省、自治區。

黃河流域尤其是河南與山東應該是中國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民俗發展的搖籃。

河南和山東人依戀故土、勤勞朴實、喜歡平淡。

這個地區是「孔孟之道」的故鄉,孔子孟子都是山東人,都是屬於這個文化圈的人,這樣地方的人有著很好的禮節。

另外我在一本書里看到一個真實的故事,講這個地區的人非常熱情好客、大方。

在中國國畫大師李燕的回憶錄里,他說他爸爸李苦禪很擅長畫雄鷹,並且畫得很好,他是山東人。有一次,有一位老鄉來家作客看到一幅畫,就跟他說:「李大師,這個雄鷹畫做中堂很好」,李大師就說:「我這個本來就是用來做中堂的。」就這樣他們兩個一來二往一個勁地邊講邊走,到門口准備說再見了,李就說:「你這么喜歡你怎麼不買啊?」那個人就說:「我就是沒錢啊,有錢還用你說?」李一聽就說:「快到吃飯時間了,我現在給你畫一幅。」畫好了,他的老婆把飯菜也擺上了桌,既然到了吃飯的時間,那就別走了。最後那個老鄉吃了他的飯拿了他的畫就走了,他的老婆就問:「剛才那個人是誰?」李說:「我不知道。」這個真實的故事可見山東人的豪爽和大方。

另外這個地區的人,他們非常信仰泰山。

長江流域民俗文化圈:尚鬼好祭,五鳳寄生。

這個流域從長江發源的地方青藏高原算起,長江的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安徽、江蘇、上海等省、市、自治區,這里都屬於長江流域民俗文化圈。這裡面沒有包括浙江省,但是長江的支流是經過我們浙江,所以我們從這幾個文化圈來算的話,浙江省應該可以算這個流域的。它是屬於支流經過的地方。那麼這一帶的風俗,我們用比較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就是「尚鬼好祭,五鳳寄生」。中國南方北方的民眾在舊時代都信鬼,但是南方比北方要厲害得多。南方一個地方有一個神,溫州大的村落也都有自己信仰的神。洞頭有洞頭的神,蒼南有蒼南的神。總的來說南方的神特別興盛,幾乎各個村莊各有不同或者相同的神靈。這一帶的民眾相對於北方民眾那種豪爽那種彪悍,有著浪漫、溫情、靈活、善舞、多玄想的特點。

那麼我們把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作一個簡單的比較吧。

在黃河流域的土地上能產生《詩經》,或者說反映社會現實以現實主義手法為主創造出來的《詩經》,在黃河流域影響很深。那麼《楚辭》則在長江流域流傳深廣。《詩經》裡面更多的是現實生活的描述,當然它裡面也有祭祀的文章,但大多是屬於現實主義的作品。而屈原寫的《楚辭》,大多是屬於玄想的東西。

在湖南省湘西,也就是沈從文的故鄉。有一種民間的陋習,叫做「蠱惑」。當然根據史料記載,在廣西,廣東也有。這個「蠱」怎麼來的也有多種說法,比較普遍的說法就是在端午節的中午,把各種「蠱」蟲捉來,蜈蚣、蠍子、毒蛇,很多的毒蟲放在缸裡面養,不給吃東西,讓他們自相殘殺,最後留下來一個,把它風干,最後成為一種葯,這種葯是慢性的,皮膚、飲食接觸都會造成慢性中毒,最後死亡。所以在湘西這個地方,如果這個人家裡沒有蜘蛛網,你不要進去,因為他家可能有「蠱」,如果你在地下看到一個荷包,你不要拿,因為可能有「蠱」,不認識的人家你最好不要吃他的東西,那裡面可能放有「蠱」。那麼這「養蠱」就成了當時湘西苗族的一種特殊的民風。

青藏民俗文化圈,范圍大致包括西藏的全部,青海一帶、四川的西北部、甘肅西南以及新疆的南部。

這些地方基本上都分布有藏族。青藏民俗文化圈裡面,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們的宗教文化、宗教情結。這從他們的建築就可以體現出來,布達拉宮那麼宏偉壯觀,在中國獨一無二。然後是廣大的藏族民眾對於宗教的虔誠也是很少見的,他們的「活佛」有著崇高的地位,這些地方都構成了這個文化圈裡一種獨特的景觀。

另外,藏區的寺院建築,數以千計。每座寺院的雕塑繪畫藝術非常精美。還有藏族的服飾也與別的民族不一樣。還有他們的藏醫,藏葯也是中華民族受保護文化的一部分。藏醫有他自己一整套的理論,他跟中醫是兩個不同的體系,藏葯只有在青藏高原才能生長,像「藏紅花」、「冬蟲夏草」,還有「雪原花」,這些基本上都是生長在青藏高原。還有一種「藏酥油花」應該是民族的意識,也是宗教意識的體現:酥油到了冬天凝固了,然後製成各種各樣的雕塑,可以維持半年多,到了第二年才融化。

雲貴民俗文化圈,指雲貴高原,它包括雲南貴州兩個省,還包括四川省西南部的一角。

這一帶從自然條件來講,氣候溫暖,四季如春。這個地方少數民族就非常多了。我們剛才談到東北的北方民族,我們也談到了游牧民族,談到了青藏高原的習俗,那些地方的少數民族數量加起來都沒有這個地區多。這個地方的少數民族我們叫他「南方民族」。

這里的少數民族僅僅雲南省就有26個。整個雲南省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地方,這里有阿詩瑪的傳說,摩梭的走婚,「雲南十八怪」等。

雲貴高原民俗文化圈,因為少數民族多,就形成了中國民俗獨特的風景。他們的民族信仰佛教,所以這里的傣族男孩子,到了該念書的年齡都是要出家去做小和尚,到廟里去接受教育,長大了以後,又一個一個還俗回家,結婚生子,有的去做僧侶,有的去經商,那麼整個傣族的文化水準相對來講是比較高的。還有他們那裡的水井,不管是白族、傣族,所有的水井上都有一個建築物,要不是一個亭子,要不就是布置一尊佛像,要不就是其他的雕塑,總而言之,他們的水井不可能是露天的,所以可以說,他們那裡的人是比較講衛生的。

閩台民俗文化圈:整個東海,包括台灣和福建。

這個區域就叫閩台民俗文化圈,很多書上都說閩台民俗文化圈就是指福建和台灣兩個省。但是我個人覺得我們溫州或者浙南地區應該屬於這個文化圈。閩台兩省,夾著浙南地區,形成一個方言相通,習俗相仿的圈子,這幾個地方都有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就派生出了捕魚業。捕魚在以前是高危職業,於是又派生出了「媽祖」信仰,還有一個就是「陳靖姑(即溫州民間百姓信仰的陳十四娘娘)」兩個女神。從這里去台灣的人基本上講的是閩南話。

我們浙江蒼南地區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講「閩南話」。

這個地方跟廣州不一樣,他們喝茶,喝功夫茶。這一點在溫州,以前我看見比較少,但是這個習俗在廣東就比較多,所以我覺得這個文化圈其實應該劃大一點,閩台粵,再加上浙南地區,但是那樣的話,方言又不行了,閩南話在福建在台灣和浙南地區都是有的,而在廣東它又是粵語,又不是閩台話。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溫州也好,閩台地區也好,基本上是村村有廟,村村有祠堂,村村有自己信仰的神,一般規模大小的村子基本上都是這樣的。關於七個民俗文化圈我就簡單介紹了這幾個方面,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http://www.cnlg.cn/zt/2008zt/shjsw/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6

② 同樣是全國一卷,為何湖南的高考錄取分數線總是最高

據了解,今年湖南600分以上的就佔了2萬人,一共50萬考生,600分以上就占兩萬,簡直太不可思議了,去年湖南600分以上的人只有一萬人,難道是今年的題變簡單了嗎,但這並不是主要問題。都說湖南省的教育很好,大部分家庭很注重教育的,這次真的是很厲害了,600分以上的人就2萬人了,可想而知,500分以上的人更多。

就在高考那兩天,我還是很關注高考信息的,發現湖南的考生考完一出來就說,卷子一點都不難,很簡單。這足以發現,他們的實力真的很強,成績一出來,果然600分以上的就將近兩萬。到時候很多報考的也挺發愁,那些成績高但是卻報不了好學校的就太可惜了。很多人都說湖南的考生很難,但是我想說,只要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

③ 湖南的特色文化有什麼

湖南的特色文化有什麼?

事實上主要是
湖湘文化

1,湖南文化習俗: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淳樸重義」,「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淳樸」,即敦厚雄渾、未加修飾、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脫之性。「重義」,即強烈的正義感和向群性。二者融貫,構成了獨特的湖湘文化。
2,湖南(5A)級景區:
武陵源--天門山,南嶽衡山,邵陽新寧崀山,岳陽樓-君山島,韶山風景區,花明樓,東江湖景區。

④ 湖南人文化水平比期他省高嗎

不,因為這句話本身就存在很大的(跨省)問題
國民素質和文化涵養可以細分,歸結起來頭頭道道說的都是一樣的東西。
你可以大略這么理解,文化古都歷史名城多的地方,文化涵養都非常深刻;而城市愈發達人民素質就越高。但單純的省份相比無非是各個省份彼此發現自己優越感爆棚,而整體和國外相比捉襟見肘。
最後,在世界之林里,中國的文化很深厚,但作為禮儀之邦甚至不如日本,這也能從側面剖析中國的狀態。

⑤ 湖湘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的地位

根據湖南考古發掘和先秦文獻中許多史實記載的驚人暗合,人們對湖湘文化的歷史長河產生了再認識:湖湘文化不僅源自千年,而且緣於炎黃文化和前炎帝神農文化。

我國考古學界認定,距今一萬至五千年前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早、中期,即傳說中的神農時代;距今五六千年前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向青銅器過渡的時期,即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炎、黃二帝既是氏族首領,又是氏族和部落的稱號,分別代表著兩個時代,即炎帝時代和黃帝時代。此前的湖南,還擁有數十萬年舊石器文化的歷史。湖南氣候溫濕,其南部的江永一帶是原始野生稻產地。毗鄰江永的道縣玉蟾洞遺址發現超乎一萬年的陶器和三粒完整的稻穀,其中稍早的為野生稻,略晚的為栽培稻,還保留有野生稻、秈稻和粳稻的綜合特徵,是迄今世界上發現最早的栽培稻標本。這說明,道縣先民在自然界不能滿足人們食用需要的野生稻面前,通過栽培,改造野生稻,率先為人類燃起了開拓稻作文化的希望。

舊石器晚期的長江中游,已經成為兩岸文化同源的紐帶。渡過湖北江陵一帶,便是湖南洞庭區土質松軟的澧陽沖積平原,具有發展規模稻作文化的自然條件,從舊石器晚期始,先民們陸續進入這個平原。八九千年前的澧縣彭頭山就有文字發明前的表意符號、表意繪畫和圖騰。八千年左右的澧縣八十遺址,發現稻穀和大米兩萬多粒,是全世界史前稻作穀物發現最多的地方;還有木耒、木鏟和骨鏟等農具以及木杵等加工工具,與《周易·系辭》「神農氏作,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的傳說記載完全暗合,和戰國中期《屍子》說「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以及《續三皇本紀》載炎帝稱帝「五百三十年」的時間之和也大體相當。由此可見,神農氏族從陝甘遷入澧陽,創造的優勢不斷增強,形成了定居農業的基本經濟形態,將稻作文化發展到了規模農業階段。制陶工藝亦相當嫻熟,以多種形式的釜和白陶,彩陶最具特色,其輻射光芒波及沅、湘和鄂西等周鄰。湖湘文化從此更不斷創新。6500年前,澧縣城頭山古城和稻田的被發掘,證實了神農氏「日中為市」的傳說記載。澧縣八十遺址發現一些台基式建築,其中一座房基的中間主體部分高出地面約40厘米,四角向外伸出呈犄角狀,平面呈海星狀。這種禮儀中心遺址提示人們:澧縣八十原是神農時代的中心所在。第一代神農當是從這里出發南巡為民治病,因誤嘗斷腸草而崩葬於長沙茶鄉之尾。神農氏族因締造農耕文明而被擁戴為中心氏族,其子孫也就受延攬而衍於四方。最後一代炎帝榆罔部落因敗於阪泉之戰,葉落歸根於其先祖的寢陵附近。這樣,整個神農時代的湖湘文化因在神農中心氏族的心臟地區發展起來,也就浸透了神農氏族文化的精神。
隨著時間的推移,黃帝氏族從黃河流域興起,與炎帝氏族逐漸融合發展,形成炎黃聯盟,成為古代中國最強盛的部落群。炎帝神農氏是這個聯盟的奠基者,爾後黃帝取而代之,統一中原,拓展四方,炎黃集團從此進入國家產生前夜的酋邦時代。黃帝成為首任酋長,繼續高舉炎黃聯盟大旗,將炎帝開創的原始文明推向新的歷史階段,從而奠定了一個世界上民族和人口最多,垂數千年穩定統一的文明古國的鞏固基礎。湖湘文化也就隨之融合發展成了炎黃文化。

《周易·系辭》將炎黃文化的基本精神高度概括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以喻兼有天和大地的品格。這個概括不僅體現為先賢的哲學理念,更主要的是體現在炎黃文化傳統中持續作用著的基本精神,這就是勇於征服洪荒的艱苦創業精神,勤於科技發明的開拓創新精神,樂於為民造福的犧牲奉獻精神,包容互補的民族大團結精神。在率先發明栽培稻的湖南先民文化傳統中,還蘊含著一種慣於發揚主觀能動性,敢為天下先的性格特徵。這些性格和精神,一脈傳承迄今,成為湖湘文化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的基礎,形成了國家民族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集體主義價值觀、突出的愛國主義傳統指向以及個人對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這種價值取向也造成了湖湘文化的思維方式,即博採內外眾家、廣為交融、優化思維主體的開放方式。上述三個層面更共同鍛造了從周敦頤、胡宏到王船山的哲學思想,及其崇實、主動、重行、通變、求真、達用的哲學方向。以王船山為代表的17世紀早期啟蒙思想,直到清末才被推上歷史前台,成為近代中國救亡運動的重要思想資源。

湖湘文化,是指一種具有鮮明特徵、相對穩定並有傳承關系的歷史文化形態。先秦、兩漢時期湖南的文化應該納入到另外一個歷史文化形態———楚文化中。屈原的詩歌藝術、馬王堆的歷史文物,均具有鮮明的楚文化特徵。而南北朝及唐宋以來,由於歷史的變遷發展,特別是經歷了宋、元、明的幾次大規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習俗、風尚、思想觀念上均發生了重要變化,從而組合、建構出一種新的區域文化形態,我們稱之為湖湘文化。當然,先秦、兩漢的楚文化對兩宋以後建構的湖湘文化有著重要的影響,是湖湘文化的源頭之一,這是可以肯定的。所以有的人希望將湖南這兩種文化形態連接起來,並稱之楚湘文化。

美術:

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畫是中國畫的源頭之一,西漢彩繪漆畫又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油畫。孕育了易元吉、張宜尊、齊白石等美術大師。

體育:

奧運湘軍,2000年,悉尼奧運會28枚金牌中湖南代表團奪得7塊金牌。金牌:楊霞:女子舉重53公斤級 占旭剛:男子舉重77公斤級 龔智超:羽毛球女子單打 劉璇:女子體操平衡木 熊倪:跳水男子三米板 熊倪/肖海亮:跳水男子三米板雙人 李小鵬:體操男子雙杠

音樂:

娛神歌舞,是湖南民間早期的歌舞形式,在湖南延續的時間很長。透過風俗性的民歌,可以窺見楚人"重淫祭"、"隆祭祀"、"迎神送神"、 "歌樂鼓舞"的某些古樸遺風。如在全省廣為流布的《鬧喪歌》、《干龍船》、《儺腔》、《獵山歌》,都留有古代一些祭祀、娛神的痕跡。

1993年以來,在全省和全國大獎賽中,有500餘人獲獎,獲獎作品達300餘件。《春滿土家寨》、《搖籃之歌》、《拉著中華媽媽的手》、《我們是株冶人》、《太陽雨》、舞蹈音樂《踏水謠》、《南燕駕著春風來》、《走向明天的輝煌》、《中法集團之歌》、《山裡的哩哩》、《思念武陵源》、《民族魂》等作品獲得國家級音樂評獎的金獎。

在音樂理論研究方面, 近幾年來,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理論成果和優秀理論人才。在省以上公開刊物發表的音樂學術論文200餘篇, 出版音樂理論著作60餘部。

宋祖英,李谷一,陳思思,湯燦

戲劇:

湘劇是湖南地方大戲劇種之一。民間一般稱之為「大戲班子」、「長沙班子」、「湘潭班子」。「湘劇」這個劇種名稱最早見諸1920年長沙印行的《湖南戲考》第一集西興散人序。因是用「中州韻,長沙官話」演唱,故又稱長沙湘劇。湖南戲劇包括:祁劇、辰河戲、衡陽湘劇、武陵戲、荊河戲、巴陵戲、湘昆、長沙花鼓戲、邵陽花鼓戲等。

長沙花鼓戲,其中《打銅鑼》、《補鍋》、《烘房飄香》、《雙送糧》、《駱四爹買牛》、《牛多喜坐轎》、《八品官》、《啼笑因緣》等劇目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1983年,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排演的神話劇《劉海砍樵》,應華美協進社邀請,赴美國紐約、華盛頓演出。美《華僑日報》、《華語快報》、《紐約時報》等均載文評論,祝賀演出成功。長沙市花鼓劇團演出的《劉海砍樵》也應邀赴日本演出,傾譽東瀛。

舞蹈:

作為湖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南舞蹈藝術,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和風情獨具的藝術風采。 據不完全統計,湖南現有近400多個舞種,舞蹈節目多達幾千個。湖南舞蹈藝術的發展歷史悠久。湖南民族民間舞蹈藝術之花,萌芽、生長於楚文化和湖南原土著居民文化的藝術土壤。隋唐以來,《綠腰舞》、《白獰舞》、《柘枝舞》等著名的盛唐宮廷舞蹈,也流傳到湖南。唐人李群玉曾在長沙看到過南國佳人的舞蹈。他作《長沙9日登東樓觀舞》一詩,描述了其時的情景。這些外來歌舞與當地的楚舞和民間歌舞相融合,鑄就了豐富多彩、風情獨具的湖南民族民間歌舞藝術的獨特風姿。自古以來,在湖湘大地上便居住著苗族、土家族、侗族、瑤族、壯族、回族、瓦族等許多少數民族。獨特的民族習性、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構成了他們各各不同的舞蹈藝術。苗家舞蹈有《跳香舞》、《接龍舞》、《盾牌舞》、《先鋒舞》、《茶盤舞》、《儺願舞》、《渡關舞》和鼓舞、蘆笙舞等。土家舞蹈有《擺手舞》、《毛古斯》、 《八寶銅鈴》、《仗鼓舞》、《跑馬舞》、《造旗舞》、《團雞舞》、《梅嫦舞》、《八幅羅裙》、《跳喪》等。 侗族的舞蹈主要有《蘆笙舞》、《多耶》、《冬冬推》等。瑤族舞蹈主要有《傘舞》、《刀舞》、《盾牌舞》、《羊角短鼓》、《香火龍》及多種祭祀舞。

文學:

湖南文學的產生和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的南楚到明代,為古代湘楚文學時期。這一時期的文學代表人物有屈原、陰鏗、李群玉、胡曾、周敦頤、王以寧、樂雷發、馮子振、歐陽玄、李東陽等;第二個時期,從清代到中日甲午戰爭,為湖湘經世文學時期, 其文學代表人物有王夫之、齡前魏源、曾國藩、何紹基、郭嵩燾、鄧輔綸、王闓運等;第三個時期,從中日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前後,為資產階級文學時期。其文學代表人物有譚嗣同、陳天華、寧調元、易順鼎等;第四個時期,從「五四」運動前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到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為新民主主義文學和社會主義文學時期,其文學代表人物有歐陽予倩、田漢、丁玲、沈從文、張天翼、周揚、周立波、康濯、莫應豐、古華、譚談、孫健忠等。

屈原的辭賦,他懷著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情感,寫下了許多描述湖南山水景物、風土人情、民間祭祀、神話傳說的辭章,表現了古代湘楚人的生活和情感,在開創一個與《詩經》風格迥異的南方楚辭、離騷文學流派的同時,也奠定了湖南文學的基石。

當時著名詩人李白、孟浩然、王昌齡、杜甫、韓愈、柳宗元、李商隱等都曾流寓湖南, 並留下了很多不朽之作,偉大詩人杜甫還客死在湘江的一葉孤舟上。宋元明時期湖南著名的文學人物有周敦頤、王以寧、樂雷發、馮子振、歐陽玄、李東陽等。

在鄉先賢王夫之「身之所歷,目之所見, 是鐵門限」的理論遙相倡導下,湖南文士得風氣之先,經陶澍、賀長齡、魏源弘揚光大後,形成了以曾國藩、左宗棠為代表的湖湘經世派文學群體。他們以功業自許,以實務為先,寫詩作文則提倡介入生活。也就在這一時期, 湖湘文化走向成熟,趨於繁榮。在散文方面,出現了以曾國藩為領袖的桐城古文湘鄉派,涌現了吳敏樹、鄧輔綸等一些著名作家,他們宗法桐城而不固守桐城義法,明確提出將「經濟之學」納入文學范疇,認為文章除了必須講究義理、考據、詞章外,還應當力矯空疏,經世致用。在詩歌方面,出現了何紹基、王闓運等名家。他們都是門人****甚眾,文采風流,盛於一時,交相輝映在三湘天宇, 造成了當時中國詩壇的奇麗景觀。

資產階級文學時期,時間上為中日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前後。「革命黨之大文豪」陳天華熟練地運用了人民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及淺顯的白話文,寫作了《猛回頭》、《警世鍾》等作品,為辛亥革命起義作了輿論上的准備。

文物:

長沙窯始於中唐,盛於晚唐,衰於五代。晚唐時,長沙窯的產品已遠銷朝鮮、日本、東南亞和西亞, 是當時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陶瓷產品之一。

較重要的有西漢牛鐙、魏晉人形吊燈、五代馬殷鐵盆、馬希廣和馬希范銅鏡、宋代銅則、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玉春瓶、雙魚大盤和清初的鐵炮等。

湖南是南方發現商代晚期的銅器最多的省區之一,總數約有300件。其中特別重要的有寧鄉縣月山鋪轉耳侖的四羊方尊,黃材寨子山的人面方鼎,醴陵獅形山的象尊,衡陽市包家檯子的牛尊,湘潭縣九華金盆養鯉的豕尊,華容、 岳陽、常寧的犧首獸面紋尊等。這些青銅器以體形高大厚重,紋飾優雅秀麗,造型雄奇,鑄造精良而聞名於世,在中國青銅文化寶庫中佔有較高的地位。

馬王堆西漢古墓,馬王堆漢墓位於湖南長沙市東郊五里牌,為一馬鞍開土堆,封土堆高10餘米,直徑30米左右。原來以為是五代楚王馬殷的墓葬,1972-1974年相繼發掘,先後出土3座西漢墓葬。據考證,這是西漢初期諸侯家族墓地。其墓葬結構非常宏偉復雜,其中一、三號墓棺槨葬具保存完好。

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對我國的歷史和科學研究均有巨大價值,其出土文物異常珍貴。如從三號墓中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經考證,比《黃帝內經》(成書於春秋戰國時代)可能還要早,書中記載了52種疾病,還提到了100多種疾病的名稱,共載方280多個,所用葯物計240多個。這是我國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劑。《五十二病方》的發現,補充了《內經》以前臨廣西壯族自治區醫學的內容,是一份非常珍貴的醫學遺產。

澧縣城頭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長沙西漢王室墓的發掘出土、長沙走馬樓三國孫吳紀年簡牘的出土,分別被評為1992年、1993年、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覓蹤者湖湘文化溯源協會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覓蹤者湖湘文化溯源協會

⑥ 為什麼在全國范圍內,湖南人的知識文化水平最高

因為有傳統文化教育方法,以文化為主。

⑦ 湖南七大特色文化是什麼

1、炎帝陵

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的陵墓,位於株洲市炎陵縣,始建於何時已無法考證,但據史書載當不晚於五代前。整個陵區處於群山環圍之中,洣水在山下緩緩流淌,林陰濃郁,氛圍靜謐,景色幽中透雅。這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⑧ 湖南文化特色

1、湘劇:湘劇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與民間藝術和地方語言巧妙結合,富有湖南民間地方特色,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2、湘綉:湘綉與蘇綉、蜀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湘綉傳統上有72種針法。分平綉類、織綉類、網綉類、紐綉、結綉類五大類還有後來不斷發展完善的鬅毛針以及亂針綉等針法。
3、花鼓戲:湖南花鼓戲是湖南各地花鼓戲流派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岳陽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零陵花鼓戲等六個流派之分,其都各具不同的藝術風格,膾炙人口。
4、寶慶竹刻:是從實用竹器工藝中脫胎出來的一種集觀賞、實用為一體的藝術品,包括竹青雕刻、翻簧竹刻、竹根雕刻、竹簡書刻等。
5、湖南擺手舞:土家族古老的傳統舞蹈,主要流傳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烏江流域,以重慶市秀山縣、酉陽縣、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湖北恩施自治州的來鳳、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龍山、永順為主要傳承地。

⑨ 湖南文化特色

湘劇:湘劇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湘綉:湘綉與蘇綉、蜀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湘綉傳統上有72種針法。花鼓戲:湖南花鼓戲是湖南各地花鼓戲流派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岳陽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零陵花鼓戲等六個流派之分。

1、湘劇:湘劇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與民間藝術和地方語言巧妙結合,富有湖南民間地方特色,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2、湘綉:湘綉與蘇綉、蜀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湘綉傳統上有72種針法。分平綉類、織綉類、網綉類、紐綉、結綉類五大類還有後來不斷發展完善的鬅毛針以及亂針綉等針法。

3、花鼓戲:湖南花鼓戲是湖南各地花鼓戲流派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岳陽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零陵花鼓戲等六個流派之分,其都各具不同的藝術風格,膾炙人口。

4、寶慶竹刻:是從實用竹器工藝中脫胎出來的一種集觀賞、實用為一體的藝術品,包括竹青雕刻、翻簧竹刻、竹根雕刻、竹簡書刻等。

5、湖南擺手舞:土家族古老的傳統舞蹈,主要流傳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烏江流域,以重慶市秀山縣、酉陽縣、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湖北恩施自治州的來鳳、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龍山、永順為主要傳承地。

閱讀全文

與湖南文化為什麼這么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8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