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旗好的哪家好
都很好。
社旗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東北部邊緣。地處東經112°46°~113°11°、北緯32°47°~33°19°之間。東與泌陽縣接壤,西和宛城區毗連,北與方城縣交界,南同唐河縣為鄰 [18] 。自古有「依伏牛而襟漢水,望金盆而掬瓊漿;仰天時而居地利,富物產而暢人和」之說。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社旗縣常住人口561573人 [19] 。
社旗縣縣域面積1203平方公里,耕地130萬畝, 轄14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257個行政村(社區) [20] 。
社旗歷史文化燦爛輝煌。縣城所在地賒店古鎮古稱「賒旗店」,因東漢光武帝劉秀曾在此「賒旗訪將,起師反莽」而得名,是「萬里茶道」的重要中轉站,有「中原第一古鎮」之稱。先後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縣城內七十二條古街道保存完好,構成中原最大的清代建築群。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山陝會館,氣勢恢弘,輝煌壯麗,集中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之精華,被有關專家譽為「天下第一會館」。1965年建縣時,周恩來總理親自更名「賒旗」為「社旗」,寓「社會主義旗幟」之意 [1] 。
2018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81.40億元同比增長7.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5%。 [2-3] 2020年2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社旗縣退出貧困縣,正式脫貧摘帽。 [4]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名單。
社旗縣城所在地社旗鎮,史稱賒店,因東漢時光武帝劉秀舉義兵賒旗而得名。
社旗縣轄區早在七八千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
商時北襟_國地,西周時屬申、_ 、唐等國域;
春秋時屬韓,西漢時屬南陽郡,處宛、比陽(今泌陽)、鍺陽(今方城)、舞陽縣毗連地區;三國是仍之; 西晉、東晉、南朝時先屬荊州南陽郡,後屬雍州南陽郡和豫州;
1947年10月至1949年4月,曾置解放區宛東縣(縣人民政府駐賒旗店)、唐北縣(縣人民政府駐太和寨)、泌北縣(縣人民政府駐郝寨街泌陽酒店),分別歸屬南陽、唐河、方城、泌陽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至1965年10月屬南陽專區,由南陽、唐河、方城、泌陽4縣分轄。
1965年11月13日,國務院第159次全體會議批准設立社旗縣。縣人民政府駐賒旗鎮,將原鎮名改「賒」為「社」,偕原賒旗之音,寓意「社會主義旗幟」。
B. 我的家鄉----社旗 作文500字左右
我的家鄉在南陽。南陽歷史文化非常悠久,老輩們都說家鄉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雖說回老家次數不多,但家鄉人的地道朴實和風景名勝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去年中秋節,我們一家三口驅車回到南陽老家----社旗縣。爺爺老早就說,「山陝會館」是社旗縣的標志性古建築,遠在他鄉的社旗人回老家都要去走一走。
一來到山陝會館,身為老中醫和鄉里文化人的爺爺就給我詳細講解起這座規模宏偉、保存完好、工藝精湛的古建築群。「山陝會館」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當時,各地能工巧匠會聚在會館工地,各展絕活,把北方建築的雄渾壯觀與南方建築的嚴謹柔美融為一體,使它成為中國古建築的經典之作。
山陝會館內簡直是無木不雕,無石不刻。整個會館內石雕琳琅滿目,雕刻的內容既有《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等文學名著故事,又有民間傳說「趙彥求壽」、「趙匡胤輸華山」。還有生活場景描繪,如「漁樵耕讀」、「十八學士登瀛洲」等等。大坐殿廊檐兩側放置著斗大的石雕「龍、虎」二字,據說還是是慈禧的親筆呢。
曾經聽爺爺講過「趙匡胤輸華山」的故事。相傳,趙匡胤沒有做皇帝之前曾雲游四海。一天游到華山寺院,看到兩位老人在下棋。趙匡胤是個棋迷,就坐下看輸贏,並忍不住指點一二。華山主持陳摶老祖非常生氣,就抬頭說:「觀棋不語真君子。」趙匡胤一直盯著棋盤,頭也沒抬,回了一句話:「見死不救非人也。」這時陳摶老祖抬起頭看了一會說:「看你一副帝王相,咱倆接著把棋下完,我輸了寺院東西你隨便拿,若你輸了把華山給我。」結果趙匡胤輸了,他站起來要走,陳摶老祖說:「空口無憑,立據為證。」趙匡胤拾起石片在前面平整的石壁上寫:東京趙匡胤,因無錢使用,情願將華山一座,劃銀300兩,賣與陳姓並無租稅。後來趙匡胤登基,從此華山不交皇糧,說來就是今天的不納稅吧。
會館石雕藝術的代表作是「十八學士登瀛洲」。這座石雕在大拜殿正門東側,高2米多,寬近2米。上面雕刻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十分愛才,為網羅人才開設「文學館」,以杜如晦、房玄齡、許敬宗等十八人為「學士」。石雕畫面是「十八學士」不畏艱險,騎馬沿崎嶇的山間小路,登上世人所仰慕的瀛洲仙境。上邊有城牆、門樓,額寫「瀛洲」二字,這幅圖工藝精湛,栩栩如生,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石雕上山清水秀,花果茂盛,青松翠柏,綠樹成蔭。河水競流,廟亭相連,橋頭曉日,駿馬擺尾,形成一幅「學子朝帝都,爭相攀高峰」的瑰麗景象。爺爺說,其實這幅石雕上實際只刻了17位,惟獨沒有許敬宗。因為許敬宗曾支持讓武則天當皇後,就被封建的保守派看做是大逆不的「佞臣」,所以後世在畫上不畫許敬宗,因此就有俗語:「學士只有十七名,不畫佞臣許敬宗。」
走出山陝會館,我還禁不住連連回頭觀望,再次領略著南陽家鄉文化的深蘊,飽賞著山陝會館這座古建築群的神奇,我暗自思索:將來我要更深入的去探索這個古風遺跡。
C. 河南南陽社旗縣窮嗎
貧困縣。
社旗歷史文化燦爛輝煌。縣城所在地賒店古鎮古稱「賒旗店」,因東漢光武帝劉秀曾在此「賒旗訪將,起師反莽」而得名,是「萬里茶道」的重要中轉站,有「中原第一古鎮」之稱。
先後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縣城內七十二條古街道保存完好,構成中原最大的清代建築群。
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山陝會館,氣勢恢弘,輝煌壯麗,集中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之精華,被有關專家譽為「天下第一會館」。
D. 誰知道社旗山陝會館的由來.謝謝
社旗山陝會館建築於中國古建築藝術臻於完美的最後一個高潮期,加之寓居賒店的山、陝二省商賈「蓋壓三江」的比富心理,以其雄厚的財力對會館建築傾力投入,從而使社旗山陝會館建築之時得以「運巨材於楚北,訪名匠於天下」,其用材之優,延聘工匠之多,為斯時斯地建築工程之冠。各地的能工巧匠匯聚於此,各展「絕活」,使社旗山陝會館的建築裝飾藝術達到了其時的巔峰狀態。同時,賒店地處南北文化相互交流、影響的交沖要地,其建築工藝兼收南北建築文化之長,融北方古建築雄渾壯觀之氣勢和南方古建築嚴謹柔美之風格於一體,成為一處風標獨樹的古建築典範之作。總結起來,社旗山陝會館的建築裝飾藝術在全國現存會館類建築乃至除皇宮外的民間古建築中有十方面的獨特之處,可稱為「十之最」:
一、全國會館之最
煌壯據有關資在全國現存80餘座會館類古建築群中,社旗山陝會館以其建築規模最為宏偉、保存最為完好、建築裝飾工藝最為精湛,商業文化內涵最為豐富,而於 1988年元月,首家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爾後相繼被批准為國保單位的四川自貢西秦會館與山東聊城山陝會館,其佔地面積均各為 3000餘平方米,而社旗山陝會館的佔地面積達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即達6000餘平方米,遠遠高出以上二館數倍之多。國家多位權威古建築專家均對社旗山陝會館給予高度贊譽與評價,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呂濟民題詞贊為:「藝術輝煌,絕無僅有」,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單士元題詞贊為「輝煌壯麗,天下第一」。由此而確立了社旗山陝會館在全國現存會館類建築最具代表性的首屈一指之地位,被全國多位著名專家一致公認為「中國第一會館」。
二、琉璃照壁之最
「琉璃照壁之最」不是指其規模最大,而是指其裝飾工藝最為獨特。照壁作為中國古建築的特有形式,其裝飾風格主要有兩種:一為「海漫式」,即以整幅壁面組成一幅完整的圖案,多以龍與海水圖案為主,如北京北海之九龍壁,山西大同之九龍壁等;二為「盒子式」,僅以磚雕或石雕裝飾照壁壁面的中心部位,或為菱形,或為橢圓形,稱之為盒子。全國現存會館類建築或其它民間古建築中之照壁多為此種形式。而社旗山陝會館的琉璃照壁則系將海漫式與盒子式兩種風格完美結合於一體,將各種琉璃燒制的吉祥植物、吉祥動物、神獸,匾額與楹聯、變形「福」「壽」字等圖案巧妙組合成一幅內容豐富、寓意深刻的完整畫面,既有相對獨立的「盒子」裝飾,又有海漫式的畫面效果;主次分明,銜接自然;既富麗堂皇,又和諧流暢;既給人以直觀的美感享受,又富有厚重的文化內涵。為此可稱為全國會館類建築照壁裝飾藝術之最。
三、鐵旗桿之最
鐵旗桿是「武廟」即關帝廟建築的特有裝飾。社旗山陝會館兩株鐵旗桿立於清嘉慶二十二年,重五萬余斤,高二十餘米。據《南陽賒旗鎮山陝會館鐵旗桿記》碑文載:當時會館建成之時,「獨贏三千餘金。廟之壯麗不可有加,又不可折空金入私。因鑄鐵旗桿二株重五萬余斤,樹於大門之左右。……山陝會館遍天下,皆宏敞可觀。第朱仙鎮有鐵桿今於賒旗鎮再見。」由此可知,在全國各地眾多的會館類建築中,當時僅有朱仙鎮與賒旗鎮山陝會館建有此類鐵旗桿。今朱仙鎮鐵旗桿已失,唯社旗山陝會館鐵旗桿獨存。據有關古建築專家稱:就其重量、高度,形制之完整,內容之豐富,工藝之精湛,造型之完美而言,全國同類建築無出之右者。由此可知:社旗山陝會館鐵旗桿堪稱全國現存古建築鐵旗桿之最。
四、戲樓之最
全國現存古戲樓很多,建築各有特色。但若論其建築之宏偉、裝飾之精美,首屈一指當推社旗山陝會館懸鑒樓。懸鑒樓興建於清嘉慶年間,高24米,為三重檐歇山頂建築,面南為山門,檐廊寬敞,面北為戲台,這種勾連搭結構獨具匠心,極富特色。戲台上方懸匾之上又出一飛檐,形成八角高挑、飄飄欲飛之勢。樓之上下左右以技藝高超的木、石雕刻及風格獨特的彩畫藝術裝飾得美輪美奐。而且左右輔之以敞開式的鍾、鼓二樓,一反它處古建築多將封閉式的鍾、鼓樓置於神殿兩側之常規,使之形成風格別具的樂樓組群,三樓翼角交錯,似分似連,相映相襯,形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已故中國古建築學會會長、南京大學校長楊廷寶先生(中國古建築界兩大世界著名的學術泰斗之一,被稱為「南楊北梁」,梁為梁啟超之子、北京大學教授梁思成)對此樓情有獨鍾,親帶研究生對該樓進行詳細測繪、拍照,稱贊懸鑒樓為「華夏古戲樓的典範之作」。為此,社旗山陝會館懸鑒樓當之無愧地被稱為「中國古戲樓之最」。
五、石雕藝術之最
以石牌坊及各殿柱礎為代表的社旗山陝會館石雕藝術集中國古建築全部石雕技法於一體,其圓雕、透雕、浮雕、平雕、線雕,浮雕之素平、減地平級、壓地穩起、剔地起突等技法,均得到恰到好處的運用,反復充分的展示。其雕刻形式和內容包括圓雕獅、虎、麒麟、英召等動物和神獸造型,圓雕石榴、仙桃等瓜果造型,透雕、高浮雕人物故事造型,浮雕、平雕各類花鳥、植物及吉祥裝飾圖案等。特別是其人物故事雕圖盡得我國歷代繪畫與雕刻藝術之神韻,充分發揮繪畫與雕刻藝術之象徵性、假定性、類型化之特徵,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為眾多國內古建築專家交口贊「絕」,當之無愧的被稱為中國古建築「石雕藝術之最」。
六、木雕藝術之最
社旗山陝會館的木雕裝飾藝術與石雕裝飾藝術兩相媲美,並稱「雙絕」。會館建築的額枋、雀替、垂花門樓、內檐裝修之格扇、檻板、乃至穿插梁板及檐下斗拱昂嘴、耍頭皆飾以木雕,幾乎達到了無木不雕的地步。而且以最具木雕藝術表現力的深透雕為主要雕作手段,其主體建築懸鑒樓、大拜殿、大座殿、葯王殿、馬王殿之額枋、雀替全為透雕,雕鏤深度達五層0.15米。其構圖空間布局均勻,線條優美流暢,造型洗練;大量的人物故事雕圖形象突出,鮮活生動,誇張傳神,人物眉目、山水草木,一波一紋皆精雕細鏤。從而使山陝會館的木雕藝術以透雕藝術之精而享譽國內古建築界。國家建設部顧問、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鄭孝燮題詞贊為:「高樓傑閣,巧奪天工,精雕細琢,錦綉裝成,公輸匠藝,壯哉斯館」。將其雕刻裝飾藝術與建築業之祖師魯班的匠藝相比美,足見評價之高,為此,稱其為 「全國木雕之最」當之無愧。
七、慈禧太後御筆親書「龍」「虎」二字更可稱為全國會館「之最」
社旗山陝會館主殿大座殿前檐兩山所嵌之慈禧皇太後御筆之寶「龍」、「虎」二字碑。碑寬0.42米,高0.80米,上圓下方,上方刻一方形篆體御印章,內為「慈禧皇太後御筆之寶」九字。左額亦題「慈禧皇太後御筆之寶」九字,中刻草書
「龍」「虎」二字一揮而就,字體瀟灑剛勁,一氣貫通。大座殿建築於清同治年間,落成於清光緒十八年,當時正是慈禧威權正盛之時,任何人豈敢偽托其御筆之寶公開置於此矚目之處?由此足見此「龍」、「虎」二字確系慈禧御筆真跡無疑。作為民間商會建築而能得慈禧皇太後御筆之寶作為鎮殿之寶,在全國的會館建築中可說是絕無僅有,當然成為全國會館唯一之殊榮。
八、全國清代民間剌綉珍品之最
社旗山陝會館館藏40餘件清代剌綉珍品,其中5件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國保文物一級品,並征調兩件遠赴瑞士、丹麥等國作為國保珍品文物展出。為此稱之謂「全國清代民間剌綉品之最」亦當之無愧。
九、會館附屬建築道坊院亦為全國會館之最
社旗山陝會館之附屬建築道坊院又名掖園宮、接官廳,其建築風格融合北方四合院建築與南方民居與園林建築風格與一體,系管理會館的道士的平時居住之地,亦為接待聯絡官府人員的場所,是為會館作為民間商會與官府斡旋功能的實物見證,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在全國現存會館類建築中獨此一家,堪稱「全國之最」。
十、商業道德規則碑可稱為全國之最
社旗山陝會館現存碑刻共計九塊,其中有關記述商業道德規則及會館興建活動的碑刻計七塊,分別為:初刻於清雍正二年(1725年)重刻於同治元年的《同行商賈公議戥秤定規矩》碑;立於清乾隆五十年的《公議雜貨行規》碑、立於清道光二十三年的《過載行差務》碑、以及記述山陝會館創建活動及捐資及開支財務公示的《創建春秋樓碑記》、《南陽賒旗鎮山陝會館鐵旗桿碑記》、《重興山陝會館碑記》、《重建山陝會館碑記》。前三塊碑石對於研究清代賒店商業發展的概況及商業行為的規范提供了彌足珍貴的佐證。其中《同行商賈公議戥秤定規矩》碑對規范度量衡作出了嚴格的規定;《公議雜貨行規》碑則以倡導誠信精神為核心,對各種商業行為做出多達十八項的嚴格規定;《過載行差務碑》則對支應官府的席片數量作出分解公示。這三塊碑石也是我國現存會館類建築中所存最早也最為全面的商業道德規則碑記,堪稱為全國之最。
社旗縣是一座歷史文化名鎮,坐落在南陽東北45公里處。它東與駐馬店市泌陽縣接壤,西和南陽縣宛城區毗連,北和方城縣交界,南與唐河縣為鄰。1965年建立社旗縣,社旗鎮為縣委、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社旗鎮原名賒旗店,是一座遠近聞名的商業古鎮。據有關資料記載:該鎮初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清代康乾年間最為繁盛,為河南四大名鎮之一。民間有 「天下店數賒店」之稱。當時該鎮為水旱碼頭,南船北馬,總集百貨,尤多秦晉鹽茶大賈,為南北九省交通要道,全國有13個省的商人在此經商,僅各省商人建的同鄉會館就有:山陝會館、湖北會館、江西會館、廣東會館、福建會館等十餘個。全鎮人口13萬,鎮內有72道街,現存較為完整的古街道有十餘條。1989年 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我省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
位於鎮中心的「山陝會館」原名山陝同鄉會館,又名山陝廟、關公祠,曾稱鼎元社,是座巍峨壯觀,-金碧輝煌的宮殿式古建築群,系清代山西、陝西旅居賒旗鎮的富商大賈接客迎仕、聯誼集會和焚香祭奠的場所,因養有監管僧道亦稱山陝廟。正殿供奉關羽坐像,所以會館的絕大部分對聯、門榻、匾額都是頌揚關羽的功德,故又稱關公祠,道光年間稱鼎元社,民國十二年改稱山陝會館。
會館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至光緒十八年落成,共經六帝137年。佔地面積10885.29平方米,建築面積6235.196平方米。主體建築自南而北沿中軸線有琉璃照壁、懸鎰樓、大拜殿和春秋樓,左右陪襯建築相互對稱,自南至北有:東西轅門、東西馬廄、鍾鼓二樓、東西廊房和大拜殿兩側的葯王、馬王兩座陪殿。建築布局形成前、中、後三進院落,布局嚴謹合理,殿堂樓閣疏密有間,北高南低,鱗次櫛比,氣勢雄渾,相映生輝。各類建築物共152間,室內外全用青白色大理石鋪砌,建築物採用石雕、木刻、火鑄或陶瓷塑精美圖案作裝飾。據碑文記載:「運巨材於楚北,訪名匠於天下」。耗白銀數百萬兩。總之,會館的總體設計追求詩情畫意,陳設裝飾極盡富貴華麗。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琉璃照壁,是仿照北京故宮九龍壁建起的,高10.4米,寬13米,厚1.70米,單檐硬山頂,是用1000多塊彩釉大方磚砌造起來的。壁的兩面飾有精巧剔透的「二龍戲」珠「、」龍虎爭斗「,」丹鳳朝陽「、鯉魚跳龍門」、「鳳穿牡丹」、「五龍捧聖」以及姿態各異的九條龍和福、祿、壽等圖案。照壁正中橫書「義冠古今」。兩側豎寫兩副對聯「浩氣已吞吳並魏,麻光常陰晉與秦」,「經壁輝光媲美富,羹牆瞻仰對英靈」。表達了山西、陝西人對關羽這個同鄉仰慕追念之情。字跡採用金黃色古寫隸體,顯得庄嚴肅穆生輝。
照壁陪襯建築有相互對稱的東轅門、西轅門、東馬廄、西馬廄環抱成會館前院。我們現在進前院參觀。院中立有白玉雕獅一對。獅前立鐵旗桿,鐵旗桿高 15米,重5萬余斤,青石須彌座,束腰部雕天馬、麒麟、獅子、異獸圖,須彌座上立鐵獅,旗桿穿獅而過。旗桿上有大、中、小三個雲斗,每個雲鬥上有四個風鐸,雲斗間行龍纏繞,頂部原各站一隻展翅欲飛的鳳鳥,抗日戰爭時期,東邊的一隻鳥被日本飛機炸掉。鐵旗桿鑄於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據傳為分節擁土鑄造而成。轅門東西相對,築於高大磚券拱門上,為單檐歇山頂。下有磚護欄圍繞,高12.37米,正中分別嵌石刻「升自階」、「閱其履」匾額。
懸鎰樓,又名「八卦樓」,是會館的戲樓,興建於嘉慶元年(1786年),竣工於道光元年(1821年),歷時25年。樓高18.36米,長 20米,寬18米,分上中下三層,為三重檐歇山頂式建築。正脊兩側裝飾有行龍、牡丹圖案,中間置琉璃樓,內刻「天五尺」三字,樓門兩邊對聯為「此地即是普陀山,何必遠求到南海」。樓內豎20根合抱大柱,下有三層柱礎,上層多為鼓形,下層為正方形鼓座,四面雕刻麒麟、獅子、牛、馬等圖案。樓北面為戲台,上掛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浩生社立「懸鎰樓」匾額。「懸鎰」兩字系山西明末書法家傅青主所寫(是從山西托來的)。「樓」字系葉縣清末舉人許靖所寫。兩側石柱上分別刻「還將[日事重新演,聊借俳優作古人」,「幻即是真世態人情描寫得淋漓盡致,今亦猶昔新聞舊事扮演來毫發無差」對聯。舞台屏上懸掛「既和縣平」匾額。戲台上下布滿木、石雕刻圖案,其內容多以古代傳統戲曲有關。
這分別是鍾樓和鼓樓,相對稱坐落於懸鎰樓兩側,鍾樓內懸大鍾一口,鍾高5尺,重2千餘斤,人稱聚將鍾,亦稱「金鍾報曉」,鼓樓在西側,內懸掛更鼓一面。
穿過戲樓進入萬人庭院,即會館的中心大院。院內全部用一尺見方的青石鋪地,中鋪甫道,甫路兩邊系條石,有柱洞可以搭棚,甫路左右庭院及兩廂分別為男女觀眾場地,院內可容萬人看戲,故又稱萬人庭院,現在我們參觀的是石牌坊,坐落於大殿前3米高的月台上,其分左中右三座。
中間一座為三間四柱式,須彌座方校,柱的兩側附以抱鼓石,中柱兩側鼓面刻:「俞伯牙愛琴」、「孟浩然愛梅」、「林和靖愛鶴」、「周敦頤愛蓮」、 「米元章愛石」、「嵇康愛竹」、「王羲之愛鵝」、「陶淵明愛菊」八愛圖。中坊上雕福、祿、壽三星。匾書「孟氏難言這浩然」,相傳是社旗撥貢張玉炎撰寫。配坊左上刻「杜甫吟詩」,右上雕「李白騎鯨」,中坊背面上刻「五福圖」,匾書:「履中蹈和優入聖城」。
大拜殿,是會館的主體建築,由大殿和拜殿兩部分組成,長40米,寬22米,高23.14米。殿前兩側立兩塊石室式單據歇山頂式石雕,高2米,寬1米,單檐硬山頂,左側刻:「十八學士登瀛洲」。圖中有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宇等不畏艱險,騎馬沿崎嶇小路登上為天下人慕向的瀛洲。
故事出於《新唐書.諸亮傳》,唐太宗李世民為網羅人才開「文學館」,以杜如晦等十八人為學士,分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討論典籍,號十八學士。右側刻「漁、樵、耕、讀」圖,下刻一河流,內行小舟,舟上老翁彎腰作打魚狀,山腰處一人擔柴若在行走,再上一人一牛,似去耕田,河對岸一人在讀書,故為漁、樵、耕、讀圖。圖中山水、樹木、飛禽、走獸、房屋採用汪淺浮雕、深浮雕、透雕、線雕等多種石作方法,使十八學士及漁樵耕讀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大拜殿興建於同治八年(1869處),竣工於光緒二十年(1892年),為會館主體建築部分。它連同石牌坊、東西腰樓、東西廊房、蕢鼓二樓、東西轅門及琉璃照壁,歷時二十五年,耗費白銀87788兩,當時可買大米950萬斤,約合五萬八千農民一年口糧。
馬王殿、葯王殿陪襯在大拜殿兩側,東為葯王殿,西為馬王殿。
在距大拜殿約50米的北面。原有早期興建的春秋樓。樓中塑有關羽夜讀《春秋》的泥像,樓因此而得名。咸豐七年(1857年),捻軍抵賒旗鎮時,由於遇到富商豪紳的踞樓抵抗,春秋樓被捻軍焚毀,現僅存月台遺址。
社旗山陝會館始建至今200多年,歷經風雨滄桑,其間曾遭受過捻軍、土匪及國民黨軍隊的大肆破壞,日寇飛機的狂轟亂炸。因此,會館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它原有的風貌。解放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對這座文化藝術寶庫的保護工作。1963年,會館被納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重點單位,1988年1月13日被晉升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多次進行了全面整修工作。會館內布置了「社旗縣歷史文物陳列室」、「中原刺綉展」、「宮燈展」、「二十四孝展」、「社旗縣名優產品展」等五個展廳。
隨著事業的發展和「山陝會館」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參觀的人數在逐年增加,全國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鄭孝攀、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單土元、呂濟民等對會館的建築藝術贊不絕口、單土元老院長參觀後揮筆題寫了:「輝煌壯麗,天下第一」。呂濟民題詞是:「藝術輝煌,絕無僅有」,老專家羅哲文、鄭孝攀題寫了 「高樓傑閣巧奪天工,精雕細琢錦綉裝成,會輸匠藝,壯哉斯館''等題,給會館的建築藝術以極高的評價。
E. 社旗的名勝古跡有什麼
社旗山陝會館建築於中國古建築藝術臻於完美的最後一個高潮期,加之寓居賒店的山、陝二省商賈「蓋壓三江」的比富心理,以其雄厚的財力對會館建築傾力投入,從而使社旗山陝會館建築之時得以「運巨材於楚北,訪名匠於天下」,其用材之優,延聘工匠之多,為斯時斯地建築工程之冠。各地的能工巧匠匯聚於此,各展「絕活」,使社旗山陝會館的建築裝飾藝術達到了其時的巔峰狀態。同時,賒店地處南北文化相互交流、影響的交沖要地,其建築工藝兼收南北建築文化之長,融北方古建築雄渾壯觀之氣勢和南方古建築嚴謹柔美之風格於一體,成為一處風標獨樹的古建築典範之作。總結起來,社旗山陝會館的建築裝飾藝術在全國現存會館類建築乃至除皇宮外的民間古建築中有十方面的獨特之處,可稱為「十之最」: 一、全國會館之最 煌壯據有關資在全國現存80餘座會館類古建築群中,社旗山陝會館以其建築規模最為宏偉、保存最為完好、建築裝飾工藝最為精湛,商業文化內涵最為豐富,而於1988年元月,首家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爾後相繼被批准為國保單位的四川自貢西秦會館與山東聊城山陝會館,其佔地面積均各為3000餘平方米,而社旗山陝會館的佔地面積達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即達6000餘平方米,遠遠高出以上二館數倍之多。國家多位權威古建築專家均對社旗山陝會館給予高度贊譽與評價,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呂濟民題詞贊為:「藝術輝煌,絕無僅有」,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單士元題詞贊為「輝煌壯麗,天下第一」。由此而確立了社旗山陝會館在全國現存會館類建築最具代表性的首屈一指之地位,被全國多位著名專家一致公認為「中國第一會館」。 二、琉璃照壁之最 「琉璃照壁之最」不是指其規模最大,而是指其裝飾工藝最為獨特。照壁作為中國古建築的特有形式,其裝飾風格主要有兩種:一為「海漫式」,即以整幅壁面組成一幅完整的圖案,多以龍與海水圖案為主,如北京北海之九龍壁,山西大同之九龍壁等;二為「盒子式」,僅以磚雕或石雕裝飾照壁壁面的中心部位,或為菱形,或為橢圓形,稱之為盒子。全國現存會館類建築或其它民間古建築中之照壁多為此種形式。而社旗山陝會館的琉璃照壁則系將海漫式與盒子式兩種風格完美結合於一體,將各種琉璃燒制的吉祥植物、吉祥動物、神獸,匾額與楹聯、變形「福」「壽」字等圖案巧妙組合成一幅內容豐富、寓意深刻的完整畫面,既有相對獨立的「盒子」裝飾,又有海漫式的畫面效果;主次分明,銜接自然;既富麗堂皇,又和諧流暢;既給人以直觀的美感享受,又富有厚重的文化內涵。為此可稱為全國會館類建築照壁裝飾藝術之最。 三、鐵旗桿之最 鐵旗桿是「武廟」即關帝廟建築的特有裝飾。社旗山陝會館兩株鐵旗桿立於清嘉慶二十二年,重五萬余斤,高二十餘米。據《南陽賒旗鎮山陝會館鐵旗桿記》碑文載:當時會館建成之時,「獨贏三千餘金。廟之壯麗不可有加,又不可折空金入私。因鑄鐵旗桿二株重五萬余斤,樹於大門之左右。……山陝會館遍天下,皆宏敞可觀。第朱仙鎮有鐵桿今於賒旗鎮再見。」由此可知,在全國各地眾多的會館類建築中,當時僅有朱仙鎮與賒旗鎮山陝會館建有此類鐵旗桿。今朱仙鎮鐵旗桿已失,唯社旗山陝會館鐵旗桿獨存。據有關古建築專家稱:就其重量、高度,形制之完整,內容之豐富,工藝之精湛,造型之完美而言,全國同類建築無出之右者。由此可知:社旗山陝會館鐵旗桿堪稱全國現存古建築鐵旗桿之最。 四、戲樓之最 全國現存古戲樓很多,建築各有特色。但若論其建築之宏偉、裝飾之精美,首屈一指當推社旗山陝會館懸鑒樓。懸鑒樓興建於清嘉慶年間,高24米,為三重檐歇山頂建築,面南為山門,檐廊寬敞,面北為戲台,這種勾連搭結構獨具匠心,極富特色。戲台上方懸匾之上又出一飛檐,形成八角高挑、飄飄欲飛之勢。樓之上下左右以技藝高超的木、石雕刻及風格獨特的彩畫藝術裝飾得美輪美奐。而且左右輔之以敞開式的鍾、鼓二樓,一反它處古建築多將封閉式的鍾、鼓樓置於神殿兩側之常規,使之形成風格別具的樂樓組群,三樓翼角交錯,似分似連,相映相襯,形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已故中國古建築學會會長、南京大學校長楊廷寶先生(中國古建築界兩大世界著名的學術泰斗之一,被稱為「南楊北梁」,梁為梁啟超之子、北京大學教授梁思成)對此樓情有獨鍾,親帶研究生對該樓進行詳細測繪、拍照,稱贊懸鑒樓為「華夏古戲樓的典範之作」。為此,社旗山陝會館懸鑒樓當之無愧地被稱為「中國古戲樓之最」。 五、石雕藝術之最 以石牌坊及各殿柱礎為代表的社旗山陝會館石雕藝術集中國古建築全部石雕技法於一體,其圓雕、透雕、浮雕、平雕、線雕,浮雕之素平、減地平級、壓地穩起、剔地起突等技法,均得到恰到好處的運用,反復充分的展示。其雕刻形式和內容包括圓雕獅、虎、麒麟、英召等動物和神獸造型,圓雕石榴、仙桃等瓜果造型,透雕、高浮雕人物故事造型,浮雕、平雕各類花鳥、植物及吉祥裝飾圖案等。特別是其人物故事雕圖盡得我國歷代繪畫與雕刻藝術之神韻,充分發揮繪畫與雕刻藝術之象徵性、假定性、類型化之特徵,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為眾多國內古建築專家交口贊「絕」,當之無愧的被稱為中國古建築「石雕藝術之最」。 六、木雕藝術之最 社旗山陝會館的木雕裝飾藝術與石雕裝飾藝術兩相媲美,並稱「雙絕」。會館建築的額枋、雀替、垂花門樓、內檐裝修之格扇、檻板、乃至穿插梁板及檐下斗拱昂嘴、耍頭皆飾以木雕,幾乎達到了無木不雕的地步。而且以最具木雕藝術表現力的深透雕為主要雕作手段,其主體建築懸鑒樓、大拜殿、大座殿、葯王殿、馬王殿之額枋、雀替全為透雕,雕鏤深度達五層0.15米。其構圖空間布局均勻,線條優美流暢,造型洗練;大量的人物故事雕圖形象突出,鮮活生動,誇張傳神,人物眉目、山水草木,一波一紋皆精雕細鏤。從而使山陝會館的木雕藝術以透雕藝術之精而享譽國內古建築界。國家建設部顧問、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鄭孝燮題詞贊為:「高樓傑閣,巧奪天工,精雕細琢,錦綉裝成,公輸匠藝,壯哉斯館」。將其雕刻裝飾藝術與建築業之祖師魯班的匠藝相比美,足見評價之高,為此,稱其為「全國木雕之最」當之無愧。 七、慈禧太後御筆親書「龍」「虎」二字更可稱為全國會館「之最」 社旗山陝會館主殿大座殿前檐兩山所嵌之慈禧皇太後御筆之寶「龍」、「虎」二字碑。碑寬0.42米,高0.80米,上圓下方,上方刻一方形篆體御印章,內為「慈禧皇太後御筆之寶」九字。左額亦題「慈禧皇太後御筆之寶」九字,中刻草書 「龍」「虎」二字一揮而就,字體瀟灑剛勁,一氣貫通。大座殿建築於清同治年間,落成於清光緒十八年,當時正是慈禧威權正盛之時,任何人豈敢偽托其御筆之寶公開置於此矚目之處?由此足見此「龍」、「虎」二字確系慈禧御筆真跡無疑。作為民間商會建築而能得慈禧皇太後御筆之寶作為鎮殿之寶,在全國的會館建築中可說是絕無僅有,當然成為全國會館唯一之殊榮。 八、全國清代民間剌綉珍品之最 社旗山陝會館館藏40餘件清代剌綉珍品,其中5件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國保文物一級品,並征調兩件遠赴瑞士、丹麥等國作為國保珍品文物展出。為此稱之謂「全國清代民間剌綉品之最」亦當之無愧。 九、會館附屬建築道坊院亦為全國會館之最 社旗山陝會館之附屬建築道坊院又名掖園宮、接官廳,其建築風格融合北方四合院建築與南方民居與園林建築風格與一體,系管理會館的道士的平時居住之地,亦為接待聯絡官府人員的場所,是為會館作為民間商會與官府斡旋功能的實物見證,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在全國現存會館類建築中獨此一家,堪稱「全國之最」。 十、商業道德規則碑可稱為全國之最 社旗山陝會館現存碑刻共計九塊,其中有關記述商業道德規則及會館興建活動的碑刻計七塊,分別為:初刻於清雍正二年(1725年)重刻於同治元年的《同行商賈公議戥秤定規矩》碑;立於清乾隆五十年的《公議雜貨行規》碑、立於清道光二十三年的《過載行差務》碑、以及記述山陝會館創建活動及捐資及開支財務公示的《創建春秋樓碑記》、《南陽賒旗鎮山陝會館鐵旗桿碑記》、《重興山陝會館碑記》、《重建山陝會館碑記》。前三塊碑石對於研究清代賒店商業發展的概況及商業行為的規范提供了彌足珍貴的佐證。其中《同行商賈公議戥秤定規矩》碑對規范度量衡作出了嚴格的規定;《公議雜貨行規》碑則以倡導誠信精神為核心,對各種商業行為做出多達十八項的嚴格規定;《過載行差務碑》則對支應官府的席片數量作出分解公示。這三塊碑石也是我國現存會館類建築中所存最早也最為全面的商業道德規則碑記,堪稱為全國之最!
F. 具體在社旗哪個地方,有他們電話嗎不勝感激!
社旗古稱賒旗店,因光武帝劉秀在此「賒旗訪將、起師反莽」而得名。1965年建縣時,周恩來總理親自更名為「社旗」,寓意「社會主義旗幟」。
社旗位於豫西南南陽盆地東緣,距南陽市區40公里,距南陽飛機場30公里,分別距許南高速、滬陝高速25公里、30公里。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縣域面積1203平方公里,耕地126萬畝,人口65.8萬人。
社旗是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曾經戰斗過的地方,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縣。位於縣城中心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山陝會館被譽為「天下第一會館」,縣城所在地賒店鎮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社旗是河南省產糧大縣、煙葉大縣、林業大縣、油料大縣、畜牧強縣。工業集聚區規劃10平方公里,已建成3平方公里,入駐企業74家,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光電、建材等四大優勢產業,是全省重點產業集聚區。
社旗民風古樸,社會和諧,以誠信為核心的歷史商業文化綿延
至今,親商、敬商、愛商、護商氛圍濃厚,是一片投資的熱土。
G. 社旗縣的介紹
社旗縣是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縣,位於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東緣,緊鄰南陽市區。自古有「依伏牛而襟漢水,望金盆而掬瓊漿;仰天時而居地利,富物產而暢人和」之說。社旗歷史文化燦爛輝煌。縣城所在地賒店古鎮古稱「賒旗店」,因東漢光武帝劉秀曾在此「賒旗訪將,起師反莽」而得名,是「萬里茶道」的重要中轉站,有「中原第一古鎮」之稱。先後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縣城內七十二條古街道保存完好,構成中原最大的清代建築群。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山陝會館,氣勢恢弘,輝煌壯麗,集中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之精華,被有關專家譽為「天下第一會館」。1965年建縣時,周恩來總理親自更名「賒旗」為「社旗」,寓「社會主義旗幟」之意1。社旗交通和區位優勢明顯。社旗縣城距離南陽市區25公里,距滬陝、蘭南、焦桐3條高速公路入口和南陽機場車程均在30分鍾以內,距鄭州、武漢車程均在2.5小時左右。形成了以機械製造、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為主導的三大產業集群。社旗縣先後被納入南陽市中心城市組團發展規劃,形成了半小時經濟圈。社旗縣,是全國科技先進縣、全國商品糧食基地縣、河南省首批對外開放縣、河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2010年社旗賒店商埠文化產業示範區被河南省發改委列為首批設立的六大文化產業示範園區之一,也是中原唯一以明清商業文化為核心載體的示範區2,2013年社旗榮獲「中國最具魅力文化休閑旅遊縣」稱號。
H. 社旗縣賒店鎮的歷史文化,名字由來,有多少城門
賒店鎮由來已久。清時為河南省四大名鎮 ( 朱仙鎮、回郭鎮、荊關鎮 ) 之一。據清光緒三十年《南陽縣志》載:「育水以東唐泌之間賒店亦豫南巨鎮也,在城東北九十里。」清乾隆、嘉慶年間商業興隆,繁榮異常。水運發達,南通荊楚,北達幽薊,東連閩浙,西接雍涼,為中原、江南數省貨物集散之商埠。乾隆二十年(1755 年)建賒店巡檢司、設營訊、把總署。鼎盛時期,鎮內流動人口達十三萬之眾。21 家騾馬店朝夕客商不斷,48 家過載行日夜裝卸不停。白日千帆過,夜間萬盞燈。臨暮,船上楚湘歌舞達旦,岸上交易燈火如晝。500 多商號總集百貨,72 道街分行劃市,相聚經營,生意興隆。晉陝二省商人多發跡於此,商會捐銀數萬余兩,建成堪稱天下一絕的會館。1988 年被國務院定為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山陝會館見證了賒店鎮昔日的繁華與興盛。1949 年成立南陽縣賒店鎮人民政府;1965 年建立社旗縣人民政府,駐社旗鎮,諧原賒旗之音,寓社會主義旗幟之義;1975 年更名為城關鎮;1981 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復名社旗鎮;1989 年被河南省政府定為歷史文化名鎮;2004 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復名為賒店鎮。
明清時有8座完整的城門。
河南賒店鎮山陝會館天下第一會館。興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之社旗山陝會館以其建築規模最為宏偉、保存最為完好、建築裝飾工藝最為精湛、商業文化內涵最為豐富,成為全國現存80餘座商業會館類建築中的傑出代表,而於1988年元月,在全國會館類建築中首家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其後相繼被批准為「國保」單位的四川自貢西泰會館與山東聊城山陝會館,其佔地面積均各為3000餘平方米,而社旗山陝會館的佔地面積達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即達6000餘平方米,遠遠高出以上二館數倍之多。國家多位權威古建築專家均對社旗山陝會館的建築藝術及商業文化內涵給予高度贊譽與評價,原國家文物局局長、故宮博物院代院長呂濟民題詞贊為:「藝術輝煌,絕無僅有」,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單士元題詞贊為「輝煌壯麗,天下第一」。
社旗山陝會館為「天下第一會館」是由眾多國家權威專家所公認的,完全可以在全國打響。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