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們為什麼必須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因為中華傳統文化在規范傳統社會的政治秩序、維系家庭的孝親觀念和培育個體的價值取向等方面發揮過積極作用。
其一,傳統文化有助於社會穩定的鞏固。傳統文化是在農業生產基礎上形成的農業文明,它建構起以孝為本的倫理綱常、家國同構的政治結構以及物我不分的認知方式。
其二,傳統文化有助於以家庭為中心的倫理觀念的形成。傳統社會建立於血親關系的基礎上,相對於公共社會而言,它是一個以生產勞動為中心的固定血緣和親屬關系的集合體,是一個熟人社會。因此,傳統社會注重人際脈絡和家族歸屬,建構起「以孝為本」的家庭關系模式。
其三,傳統文化有助於培育以「德」為中心的個體價值取向。在以家庭為基礎的社會認知中,傳統文化注重人的德性的形成和培養。《論語》開篇「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其中「學」與「習」指的就是對於德性的修養和踐行。
從整體來講,傳統文化在當今時代的重大價值和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傳統文化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思想基礎和精神保障。現代化並非西化,也無固定模式,但任何國家的現代化都無法脫離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否則現代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其次,傳統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是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價值紐帶。兼容並蓄、融會貫通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它可以凝聚社會各領域的力量,激發各民族成員的歸屬意識、認同意識和進取意識,形成推動社會發展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最後,傳統文化的思想智慧可以為當今社會發展提供有益幫助。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標識,是華夏兒女保持族群認同和精神團結的文化符號。
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中,我們既要保持民族文化底色,守住民族精神陣地,又要參與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為世界文明進步作出應有貢獻。
(1)毅言良語和傳統文化哪個重要擴展閱讀
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出爐
教育部表示,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活動,是不斷創新新時代高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形式與方法,充分發揮高校文化傳承創新的優勢與作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舉措;
是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引領學生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汲取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的重要途徑;
是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探索學科融合協調發展,整合優化教育資源,全面提升高校美育體育質量的創新之舉。
教育部要求各傳承基地要扎實推進建設工作,進一步對標基地建設原則、任務和要求,緊密圍繞課程建設、社團建設、工作坊建設、科學研究、輻射帶動、展示交流六個方面建設任務,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以傳承項目為內容的選修課程,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切實落實2個學分;
建設2—3個校級傳承項目學生社團和1個實踐工作坊;加強以傳承項目為重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輻射帶動當地3所左右的中小學校和1個社區,開展基於傳承項目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教育活動,加強成果交流與展示,切實將傳承基地打造成本校的特色和品牌。
教育部將對傳承基地實行動態管理,引入退出機制,定期對建設效果與質量進行跟蹤監測和綜合評價,對建設成效明顯、具有推廣價值的傳承基地,將進一步予以支持。根據建設目標,2019年教育部將啟動第二批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工作。
⑵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儒家思想核心是仁義禮智聖德性論「五行」思想。就社會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愛、厚生,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等,它是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石。思想體系分別有:仁、義、禮、智、信,創始人是我們所熟知的孔子。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2)毅言良語和傳統文化哪個重要擴展閱讀:
仁: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准,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義(誼)者,人所宜也。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准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
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
⑶ 中國傳統文化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中國傳統文化對企業管理者的現實影響
儒釋道
儒家、釋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等活躍在中國古代的一些思想流派,對於現代企業管理的深層意義。
儒家文化的精髓在於「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十字真言,有愛心,講規則,懂禮貌,求知識,重誠信,這是做人的基礎;溫和,善良,恭敬,勤儉,禮讓,這是做人的態度。同時這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則。另外儒家還特別強調忠孝,這是貫穿了整個中國的兩個字眼,忠即是要忠於國家忠於企業,而孝則是每一個中國人背負一生的責任,不孝之人何以談對國家、對企業盡忠?
儒家的最高理想在於「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十七個字,大意是說: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於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國家;要治理好國家的人,要先整頓好自己的家;要整頓好家的人,要先進行自我修養;要進行自我修養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後自我修養完善;自我修養完善了,然後家庭整頓有序;家庭整頓好了,然後國家安定繁榮;國家安定繁榮了,然後天下平定。這是儒家思想傳統中知識分子尊崇的信條。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知識者的最高理想。然而實際上,成功的機會少,失望的時候多,於是又出現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積極而達觀的態度相互結合補充,幾千年中影響始終不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出自《孟子•盡心上》,原句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時就使天下都能這樣」。
釋家創始人釋迦摩尼是印度人,本是來自印度的外來文化,但經過中國千百年的錘煉演化,已經完全的本土化。釋家提倡清心寡慾、三道輪回、因果報應,這些理念適合歷代統治階級的胃口,故而釋家在中國可以紮根生存,成為對中國人有著重要影響力的一種文化。
道家對中國的影響也是經久不衰,道家的集大成者老子著有《道經》、《德經》,合稱《道德經》,共計81章,這是全世界銷量第一的一本書,也是我國圖書出口的王牌書目。其中有我們熟悉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些警句千載之下聽來依然縈繞心懷,給人以當頭棒喝之感。道家所倡導的黃老之道無為而治的思想現在被各個企業管理階層重拾,作為至理明言擺在企業的顯赫位置。現代企業管理就有一條重要的思想,「有所為,有所不為」意思就是管理者和員工各自干各自的事情,互不幹涉,給彼此最大的信任。
法家的集大成者商鞅,幫助秦孝公變法,使積貧積弱的秦國一舉達到一流強國的地位。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這就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而法家的兩位傑出代表韓非和李斯又各自運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力,把法家思想發揚光大。法家對於管理學的貢獻在於提倡一種制度化、規范化,以制度來管理企業,把管理上升到一個理性的高度。
墨家創始人墨子,主張「尚賢」即不分貴賤唯才是舉。「兼愛」即完全的博愛(與儒家的親親相對反,將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親人對待方式,擴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非攻」 反對侵略戰爭。(戰爭對於敗者的傷害,傷人命、損其才,是沒有意義的破壞行動。而對於勝方而言,僅僅是獲得了數座城池與稅收,但總的來說傷害與損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戰爭是沒有意義的行為。)墨家對於管理學而言,它提倡一種民主式管理,這樣的管理可以認為是現代企業民主管理的雛形。
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和桓團。作品:《公孫龍子》名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為惠施和公孫龍。
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縱橫家:代表人物:蘇秦、張儀。創始人:鬼穀子。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游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列為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戰國時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連為橫,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他們的活動對於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
最後經過大浪淘沙,對中國影響最為深遠的是儒釋道三家,但這三家已經是兼收並蓄博大精深了。所以傳統文化對於中國的影響力始終是巨大而隱形的,唐朝之所以是盛世王朝,和她的文化底蘊是分不開的。同樣的這也是傳統文化在管理學的上成功運用,只不過用在了政治管理的層面上而已。
從做人和做事兩個方面為我們解讀了儒家文化的內涵,使我們重新對儒家文化有了一個新的結構性認識,使我們再一次了解到儒家文化對於管理學的重要意義。
做人
做人要講究正派、公正、廉潔。其中碑林的一副書法作品,其文曰:「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這是明朝嘉靖年間,河北無極知縣郭久禮總結的他的為官經驗,被後人稱為「官箴」,出自《清稗•官箴》。這句話用在管理上再合適不過了,管理的前提即在於公平,沒有公平一切管理都是徒勞的、畸形的管理。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的現實意義就在於管理者必須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身教比言教更為重要。當然,這不是說不要言教,而是指只有言教而沒有身教,言教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適得其反;而教師能做到以身示範,雖沒有言語的說教,仍然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千百年悠悠過去,但對於管理者而言仍然有其現實意義。
管理者必須具備的能力:愛心。古人言:「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必須要有愛心,有愛心的人才會有親和力,有親和力才有凝聚力,有凝聚力才有戰鬥力。張先生從自身多年的管理經驗出發,提出企業文化的概念,並認為愛心是一個企業文化所必需的因素,這樣的企業文化代表一種凝聚力,有了凝聚力,才有和諧文化的建設,這樣的一種和諧的企業文化建立對於企業管理提升一個巨大台階是有莫大幫助的.
知足者常樂。無論是作為企業管理者還是員工都要保持一種良好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卷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社會對企業保持責任心。只有有責任心的人,別人才會信任你,企業才能發展,企業是平台,要勇於承擔責任,做一個對企業負責的人。范仲淹在《岳陽樓記》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一種敢於背負責任的大情懷,也是范老先生能夠名垂青史的原因。世界之大,人口之多,事物紛繁復雜,對於幸福的看法就有各種各樣的回答。路易十五這個暴君不是說:「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言外之意,就是唯我獨尊、及時行樂,哪管人民的悲苦、後代的幸福、他人的快樂。但裴多菲卻這樣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是裴多菲的幸福觀。他把對自由的追求看作是幸福,而把個人的一切置之度外。當然,各人對幸福的解釋是不同的,但從這些解釋中不難歸納出一個道理,不同階級的人,為不同目標奮斗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觀,而且無非是兩種:一個是為自己,一個是為人民。「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在朝廷當官的時候,念念想著怎麼樣讓人民的生活更好,怎麼樣讓人民的福利更多;假如被貶到比較偏遠的地方,而不是在朝廷裡面的時候,也念著國君、念著人民,怎麼樣做才能對國君、對人民有好。范仲淹就是為了人民敢於承擔責任,現代企業何嘗不是如此呢?為了企業的發展,作為管理者或者員工都必須學會承擔責任。
承受能力有多大,你的事業就有多大。承受失敗、侮辱、壓力的能力是一個現代企業管理者的必備素質,張培合先生又提出了管理界的著名定律------「南瓜定律」,皮越厚的南瓜越是好吃,越是有價值,皮厚就代表著承受力比一般的南瓜強,所以其味道美妙是必然的。代表人物越王勾踐即是如此。現在人們經常用「卧薪嘗膽」一語,來表達刻苦自勵、奮發向上的決心。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越王勾踐在一次戰爭中被吳國打敗,只得向吳屈辱求和。在吳王的威逼之下,勾踐還到吳國宮廷中服了三年的苦役,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勾踐被釋放回國以後,為了奮發圖強,報仇雪恥,他睡覺躺在硬柴上,坐卧飲食都要嘗一下苦膽,以不忘國家破亡的痛楚,激勵自己的勇氣和鬥志。最終越王勾踐破吳歸來,這和他超常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密切相關的。當代版的越王勾踐------史玉柱,被稱為最成功的失敗者。1997年,因為珠海巨人大廈的貪污案,史玉柱欠債上億,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首負」,但短短10年時間,史玉柱不僅清償了債務,還迅速把財富聚集到數百億,雖然對其營銷手法多有詬病,但對於史玉柱的品質,業界還是相當認同的。從「中國首負」到「中國首富」之間有多大距離,而這個距離都可以用承受能力來彌補,來支撐。
自信心。人類最大的敵人是沒有自信心,但是一定要把握一個度,自信不能過度,否則那是自負,而自負是管理家的大忌。
做事
第一,有博大的專業方面知識。這就要管理者多讀書,多接觸文化知識,特別是要注意從傳統文化中間吸收知識。孔子曾經「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說明知識是學無止境的,只有不斷的學習才有不斷進步。對於企業管理而言,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綜合業務素質,這樣在代表企業的時候才能不有損於企業形象。
第二,溝通能力是每個管理者的必備素質。先學著適應別人,融入別人的話語當中,然後就是展露自己的自信,從而達到和別人協調溝通的目的。
第三,說服別人的能力。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必須要具備這一能力,要運用自己的知識、經驗讓別人信服,從而達到管理的目的。中國古代就有這樣一群人存在,他們就是縱橫家。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游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列為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戰國時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連為橫,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他們的活動對於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其中以蘇秦張儀最為著名,他們名滿天下,事業有成,而全憑的是他們說服別人的藝術。[page]
第四,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宋.蘇軾《題西林壁》說的很明白,現代社會的問題是越來越復雜,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具備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
第五,堅持的力量。荀子的《勸學篇》里就重點談到這個問題,堅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鼫鼠五技而窮。《詩》曰:「屍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這段話的大意是: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里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自然會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於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於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如果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這個比喻對於當前的企業管理界而言仍然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很是值得管理者學習和借鑒。
第六,灑脫的胸懷。法國作家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人的胸懷。張培合先生要求企業管理者和員工都有一顆感恩的心,能夠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其中膾炙人口的一首詞就淋漓盡致的表現了這一主題:灑脫的人生。「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是明代楊慎的代表作品,他給了我們一個寬廣的境界。
第七,對企業要有忠誠度。朝秦暮楚的人是不會有長久的事業的,這一點是不斷被歷史證明的。有一則寓言,它是這樣的「有一天,鳥類和獸類之間發生了戰爭,蝙蝠看到獸類很強大,就飛到它們的隊伍中說:「我有牙齒,又是胎生哺乳的,是獸類,我也來參加戰斗吧。」過了一會兒,鳥類漸漸佔了上風,蝙蝠悄悄地來到鳥類中間,說:「你們看,我有翅膀,會飛行,是你們的朋友,我來幫助你們吧。」後來,鳥類和獸類講和了。獸類罵蝙蝠是叛徒,不再理睬它,鳥類知道了,也不歡迎它。蝙蝠很難為情,只好白天躲起來,晚上才出來活動」這就回答了蝙蝠為什麼是晚上出來活動的這個「著名問題」。
第八,管理者要學會難得糊塗的藝術。「水至清則無魚 ,人至察則無徒」 這句話出自《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意思是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格了,就沒有夥伴。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也說「水清無魚」 。
第九,部門之間互相理解,協調工作,這是一個成熟企業文化的表現。
才管理觀,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分為識才、求才、信任人才、合理配置人才四個環節
歷經六百年的風風雨雨,才出了唐宋八大家這屈指可數的大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
人才很重要,發現人才更重要,即韓愈的「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周文王在尋訪賢人的途中,有一天在渭水南岸看到一位氣宇不凡的白發老者在釣魚,每起一鉤就是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魚。文王在驚訝之餘,就與這位老者攀談起來。而更令文王驚訝的是,這位老者竟然對治國之道頗有精闢的見解。文王大喜過望,就把老者請上車,一同回到都城。老者姓姜名尚,字子牙,因為文王在與他同歸時說:「吾太公望子久矣!」就號稱為太公望,俗名姜太公。在姜太公的輔佐之下,文王開始了對周圍小國的攻伐,為周朝的立國奠定了基礎。
其他的歷史典故比比皆是,百里奚是秦穆公用五張羊皮從楚國換回來的,但是秦穆公慧眼識英雄,並不因為百里奚是奴隸而低看他,終於百里奚幫助秦穆公實現了霸業。
孟嘗君以「好客養士」、「好善樂施」而名聞天下,他對待門客,不惜「舍業厚遇之」,因而「傾天下之士」。門下食客達三千餘人,馮諼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怪人面目出現,起初為了試探孟嘗君的胸懷和眼光,曾三番五次地向孟嘗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孟嘗君無一例外的都滿足他而從來不嫌棄。當他發現孟嘗君是一個不勢利、非常大度、值得為他出謀劃策的領袖時,毅然決定竭盡全力以事孟嘗君。通過「薛國市義」、營造「狡兔三窟」等活動,馮諼為孟嘗君立下了汗馬功勞,使其政治事業久盛不衰。
而不懂發現人才的人難逃敗亡的命運,項羽是蓋世英雄,開始的時候擁有陳平、范增等謀士,武將有後來名震寰宇的龍且、韓信,但是項羽視大才如無物,棄之如敝屐。韓信於是投靠劉邦,拜為大將,幫助劉邦擊敗項羽。幸好還有一個范增,但是項羽竟然懷疑范增的忠誠,沒有什麼比一個老臣的忠心被懷疑更讓人寒心了,范增只好遠走告老還鄉,在回家的路上病發身亡。項羽也因此失去了他那最後的謀士,從此命運就不再眷顧這位驍勇善戰的項王了,終有烏江自刎的結局。
三顧茅廬是個著名的例子,說的是劉備仰慕諸葛亮的才幹,想請他出山幫助自己統一國家大業。第一次,三人來到隆中,得知孔明不在,失望而歸。第二次,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立即叫人備馬,到了草屋,諸葛亮還是不在,三人又怏怏而回。春天來了,劉備打算三訪孔明,張飛和關羽都不耐煩了。三人第三次到隆中,來到草屋,知道諸葛亮在睡覺,劉備便等他。孔明醒了,,兩人禮讓一番,便談論起國家大事,劉備一再邀請,諸葛亮見劉備三顧茅廬,這樣的誠心誠意,如何不答應劉備呢!
從此後,劉備才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二,不必再像以前那樣只是擁有一幫能力出眾武將,而沒有一個戰略策劃大師,終究不過是一個小軍閥而已。
獲得了人才,而不信任其人,反而處處牽制,到頭來不過一場空。用人就要敢於用到底,即用人不疑。唐太宗李世民在這一點上做得最好,其事跡見於《唐太宗論賢錄》:唐太宗謂徐景公曰:朕觀群臣,惟有卿賢,有人言卿是非者,何也?徐景公曰:臣聞,春雨如膏,滋長萬物。農夫喜其潤澤,行人惡其泥濘。秋月如鏡,普照萬方。佳人喜其玩賞,盜賊惡其光輝。羊羔雖美,眾口難調。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君聽臣遭誅,父聽子遭折,兄弟聽之疏。朋友聽之別。夫婦聽之離,鄉里聽之恨。堂堂七尺軀,提防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大意是說:唐太宗對徐景公說:我看群臣之中,只有你很賢德,卻還是有人說你的是非,這是為什麼啊?徐景公說:我聽說,春雨有如潤物的精華,(它)滋長萬物。農夫喜愛它的潤澤,行人討厭它引起的泥濘。秋夜的月亮像一面明鏡,雅士淑女喜歡玩賞它,盜賊討厭它的光輝。羊羔雖然味美,眾口終究難調。是非天天有,不去理會它自然就沒事。君王聽信了臣子就有被(枉)殺頭的,父親聽信了兒子就會遭到責罰,兄弟聽信了就會互相疏遠。朋友聽信了就會斷絕友誼。夫婦聽信了就會離異,鄉里之間聽信了就會互相仇恨。堂堂七尺男兒,一定要提防只有三寸的舌頭。舌頭有如龍泉劍,它殺人還不見血。
另外,合理使用人才也顯得至關重要。我們在使用人才時也應用其長處,例如:某村莊有一個農夫與五個兒子。大兒子忠厚老實,二兒子聰明伶俐,三兒子是個駝背,四兒子是個跛子,五兒子是個聾子。大家都在為他的五個兒子如何在農夫過世後的生活而發愁時,農夫卻已經有了自己的安排,他讓大兒種地,二兒經商,三兒搓草繩,四兒擺攤子、修自行車,五兒子去炸石頭、開山路。三年後,這戶人家成了村裡最富裕的一家。這就是他善於從實際出發,合理利用每個人長處的結果。
⑷ 淺談中國傳統文化
文化的魅力從來都不來自血緣,階級,宗教,地域和時空,是因為人們對普世價值的追求。仰望天空尋覓至善,所以兼愛非攻;腳踏實地探求至真,所以尚賢非命。胸懷慷慨彰顯至美,所以重信貴義。
弘揚傳統文化,培養文明風尚,推動素質教育,構建和諧社會!
國學大師潘守宇說:一個好的老師,能讓他的學生變化氣質。而有一個人,有一本書,能讓一個民族變化氣質,這個人就是孔子,這本書就是《論語》,這個民族就是中華民族,這種氣質就是「文質彬彬」的君子氣質。百年奇特幾張紙,千古英雄一窖塵。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義洽生民。
歷史是最好的過濾器,它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精華。1988年,一些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聚會巴黎,曾發出這樣的聲音: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從2500年前的儒家那裡去尋求智慧。聯合國總部也刻著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話。在一次重要的國際會議上,我國一位官員稱孔子為孔老二,韓國的官員聽到後全體站立退場!韓國的學生當知道孔子不是韓國人時淚流滿面!韓國三星集團的外派人員必須會背論語;韓國把24孝拍成電視劇每天播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我們來說,不是身上應該洗去的污垢,而是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
其實聖賢的價值,就在於在千古之前,他們有價值的生活經驗,可以穿越滄桑走到今天,讓我們仍然覺得溫暖!而他們在千古之前,緘默的微笑著,注視著我們仍然在談的言論中收益而已!
古人的智慧,是現代人很難超越的,比如說我們是學哲學的,我們中國啊,有很多的哲學系,也有很多的哲學家,但是有哪一位哲學家能夠寫出一本書,如老子的《道德經》一樣傳承久遠,還被翻譯成多國的語言文字,為現代的哲學家、思想家所研究。中國有這么多的歷史學系,有這么多的歷史學家,又有誰能寫出一本書,如司馬遷的《史記》,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中國有這么多軍事學家,有這么多軍事院校,又有誰能寫出一本書,如《孫子兵法》,仍然被西點軍校奉為教材,所以我們只是略舉了幾個例子,那就告訴我們,其實中國古人的智慧,我們不能說是後人沒有辦法超越的,但是它確實是
後人難以超越的。原因在哪裡呢?就是因為《論語》上,孔子說的這樣一句話,他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什麼意思呢,比如我們的工匠,要把桌子做好,必須首先使你的工具鋒利起來,同樣的道理,我們人,要認識客觀事物,要認識得清楚,首先必須把我們的心清靜下來。
我們看到當代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池田大作,他在和英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先生對話的時候,他就講了這樣一句話,他說,一般人認為是落後象徵的東西和這樣的國家,實際上秘藏著時代最先進的東西。但正是因為它是秘藏著,所以很多人認識不到,還經常對它妄加批判。這就是導致傳統文化沒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潘守宇在北大講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⑸ 如何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宗聖故里儒學大講堂掠影】
吳敬璉評價:以傳統文化來做現代表達;以白話詮釋經典 ;以經典詮釋智慧 ; 以智慧詮釋人生 ;以人生詮釋人性; 以人性安頓人心 ;讓人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為現實困境答疑解惑;為心靈安頓尋找支持 ;為人性和諧苦覓方法!弘道明德、正己化人。
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滋養心靈!
華夏又逢盛世,滿心卻是迷惘,曾經向外求索,反生無奈亂象。其實呢,聖人也有困惑:孔子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更何況我們凡夫俗子呢?
您如果感到人生,事業,婚姻,家庭,身心困惑糾結;您如果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想發財成功,再創輝煌,更上一層樓。
北大客座教授,中國福壽講堂孝文化專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共濟寧市委宣傳部,中共濟寧市委講師團優秀儒學講師潘守宇先生(附圖:——中共濟寧市委宣傳部;中國共產黨濟寧市委員會講師團頒發的證書:《潘守宇同志宣講的〈優秀傳統文化·幸福和諧人生〉報告稿,被評為『2016~2017年度全市優秀理論宣講報告稿』》;濟寧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潘守宇同志被評為優秀儒學講師)等文化藝術界專家學者組成。
歸根復命,靈根再植。
更多背景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gfSp1oezqMUV7KH-fY4Keg
各大媒體對儒學大講堂的報道鏈接——
鄉村文明是中華文明史的主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農耕文明不僅是一種耕作方式,還是一種道德思想文化的傳承。在當代社會,我們需要把中華文明繼續傳承下去,10億人的鄉村這塊重要陣地是絕對不可以放棄的。否則,一個必然的結果就是別人會來填補我們的精神空白。整個中華民族就會處於失魂落魄的狀態。
儒學鄉村講堂,歸根復命!像當年的孔子;喬達摩悉達多一樣為荒漠化的鄉野進行靈根再植!重建溫情的鄉土中國!
附:【國內外各大媒體對儒學大講堂的部分報道】——
https://mp.weixin.qq.com/s/hDJbvaUyJWCzGODZfYyXqQ
https://mp.weixin.qq.com/s/2I8RN88LJURsexGZP6OJrA
https://mp.weixin.qq.com/s/kxOmXCWBhnlIXGNGB4sJ1A
https://mp.weixin.qq.com/s/PvGZh7KaucjVgLUG7mRQqA
https://mp.weixin.qq.com/s/N2YjIAZwvyCHfNl6OvkjJQ
https://mp.weixin.qq.com/s/L21YYwqH1LxmmD1ZfF8NgQ
https://mp.weixin.qq.com/s/cJXahpEiWhbSc5j8YvbBXA
https://mp.weixin.qq.com/s/RIWA1hf9wHt5PrcY6t6RUQ
⑹ 如何發揚傳統文化,做一名傳統文化的優秀傳播者
目前鄉村文化沙漠化、鄉村老人自殺等問題表明,鄉土文明在一些方面已經突破了文明的底線,鄉村文化與鄉土文明需要輸血式急救,鄉土文明需要重建。在儒學遭受空前的歷史摧殘之後,它的復興也必須遵循歸根復命的規律,從最為荒漠化的鄉野開始進行靈根再植。嘉祥儒學講堂的一些學者和工作人員,從2013年年初開始,在曾子故里山東嘉祥鄉村進行鄉村儒學實驗。鄉村儒學實驗的目的,是要重建儒學在鄉村的教化體系,重建鄉村的人生信仰,以解決當代儒學魂不附體的時代難題。鄉村儒學返本開新,最終實現學堂、祠堂、道堂三堂合一,以完成儒家在鄉村再造傳播體系的重構。鄉村儒學講堂不但要替代傳統中國鄉村社會中學堂、祠堂和道堂的功能,而且要提升它的公共性,提升其現代性,提高其教化功能,讓它與現代社會更好銜接。鄉村儒學絕對不是單純的復古,而是要完成儒學的現代轉型。
⑺ 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談一談,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如何踐行社會
思想政治論文
網站首頁
論文範文
論文格式
論文題目
開題報告
摘要提綱
論文致謝
論文查重
論文答辯
論文發表
期刊雜志
論文寫作
論文PPT
您當前的位置:學術堂 > 政治論文 > 思想政治論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與基本原則 時間:2017-04-05 來源:未知 共7628字
作者:傻傻地魚 單位:本篇論文快速導航:題目:高校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問題探究
緒論:影響高校學生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因素研究緒論
第一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其教育價值概述
2.1 2.2: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3: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
第三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與基本原則
第四章: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現路徑
結語/參考文獻:高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路徑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三章 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與基本原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內容博大精深,從家國到社會再到個人,每個層面上都蘊涵著豐富的教育資源。當前,伴隨著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元素越來越多的走進高校課堂,對大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成為高校不容忽視的內容。面對新時期的新形勢和新情況,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大力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堅持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在傳承中創新,在弘揚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借鑒國外優秀文化。
第一節 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
2014 年 4 月,教育部頒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高校應開展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大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使當代大學生能以國家的衰落和落後為恥辱,以祖國的繁榮富強和國力強盛為榮,不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在追逐中國夢的過程中不斷實現自己的夢想,樹立民族自信心,做一個有自信,能自強,懂自尊的中國人。
家國情懷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具體表現在一個人對國家的高度歸屬感、高度的認同感和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它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寶貴、最活躍的精神資源。是一個人對自己祖國、民族和人民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一種追求。正是這種精神使得中華民族即使是在極其危難之際,仍能屹立不倒。
家國情懷中蘊含著豐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是中華民族鮮明的文化特色。家國情懷的內涵概括起來具體表現在,個人對天下蒼生民眾關愛的樸素情感、個人對家園故土至深的熱愛、對家國至上價值准則的認同和固守、對共同文化信仰的執著等方面。這些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民本、講仁愛、崇正義、守誠信、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觀一起構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源流。正如錢穆先生所說:"有家而有國,次亦是人文化成。中國俗語連稱國家,因是化家成國,家國一體,故得連稱".在中國的古代社會里,政治管理模式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家國模式,血緣關系與政治關系相聯結是我國古代政治的一大特色,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忠君孝親"等一系列道德觀念和規范。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家國情懷可以說是,說不完道不盡。在中國的文學作品、經典著作、思想文集、萬卷史書、民間故事等等中都蘊含著"家國"二字。
古代經典著作《大學》中曾寫道:"古之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這段話將國家,社會,家庭和個人聯系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歷代讀書人以此為准則,畢生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和行為准則。在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的社會經歷了滄海桑田般的變化,但無論社會怎樣變遷,在中華兒女的內心時刻都深深地烙著"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道德准則,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即使是生死關頭也都自覺遵循"敬天法祖重社稷"的古訓。這種家國情懷在中國社會里薪火相傳,經久不息。從先秦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到漢代的"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到三國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再到盛唐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再到兩宋時期的"精忠報國",再到明清時代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再到民國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家國情懷深深的烙印在中華兒女的內心深處,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裡涌現了無數的擁有愛國之心的仁人志士,他們將自己的生置之度外,時刻心懷民族大義,將國家的利益時刻放在首位。戰國時代的屈原,漢代的蘇武、張賽、昭君,三國時期的曹植,宋代的岳飛、范仲淹、文天祥,明末的史可法,清末的魏源、嚴復、林則徐等。還有無數的志士仁人他們為國家的昌盛繁榮、獨立自強、人民的安居樂業、幸福生活貢獻了自己的一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豐富的愛國教育資源,是新時期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以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為重點的社會關愛教育。
何謂"社會關愛"?《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強調指出,主要是處理好三種關系,即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他人的關系。要心地善良、為他人著想、尊老愛幼、扶殘濟困、奉獻社會、並尊重熱愛自然。在社會上形成人人都樂於奉獻、熱心公益事業的良好風尚。把青少年培養成講文明、高素養、懂禮貌、有愛心的中國人。中國封建社會,歷史悠久,長達兩千年,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占據著正統地位並且以官方意識形態統治人們的是儒家思想,其"以儒治世",是歷代統治者及傳統士大夫所選擇的,從孔孟到明清各種儒學思想觀點來看,都體現了統治階級對儒學進行"為我所用"的改造,從而實現其維護統治的目的,達到"治世".
在儒家思想的諸多論述中,可以得出"處世"問題是其論述的重要命題,它主要探討了人們怎樣對待世界,怎樣做到與人之間的合理相處,它是一種社會情懷,主要以仁為內核而展開,以儒家的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金科玉律,構成處理人際關系的准則。它要求人們在生活中將心比心,學會換位思考,想要得到別人的仁愛,首先得自己對別人仁愛,想要得到別人的寬恕,首先自己得有寬恕之心,自己不願做的事不勉強別人,根據自己的內心體驗來推測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尊重他人的利益和想法,真正做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儒家思想要求人們不單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要遵循忠恕之道,它要求個體以己為中心,將仁愛的思想,不斷的向家庭、社會、國家、自然而推廣開來,同時也作為處理人與家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的准則。
這種立己達人的忠恕精神落實在個人與家庭關系中,就要求人們做到尊老愛幼、孝順父母、愛自己的兄弟姐妹。中國的古代社會是一個個家庭組成的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和諧穩定了,社會才會穩定,所以古人一直十分重視家庭的和睦,反復強調家和萬事興。所以在家庭中忠恕之道是不能不推行的,這種忠恕精神落實於家庭中就表現在,對父母的"孝"和對兄弟姐妹的愛,即"悌".
正如孟子所說:"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離婁上》).孝道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突出的特色,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尊重老人的優良傳統,"百德孝為首"、"百善孝為先",中國歷代都提倡孝敬供養父母。在處理個人與家庭的關系時,另一個要處理的就是與兄弟姐妹的關系,中國社會一直強調要愛兄弟姐妹,兄弟如手足。《三字經》中孔融四歲讓梨的故事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歷史上膾炙人口的兄弟相敬相親的典範;曹植的"本為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詩句總能喚起人們對兄弟之間反目成仇相互傷害的譴責。
當然,儒家的這種忠恕之道並沒有止於家庭,它向外擴展,落實於社會之中。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忠恕之道的體現。在古代社會中,儒家的倫理道德要求人們關心、愛護、尊敬他人,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有時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以成就他人的利益。它要求人們發揚"仁愛互濟、立己達人"精神,提倡"四海之內皆兄弟"這種超越血緣關系的"泛愛眾".這些思想對於增強現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友善,減少矛盾和沖突,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意識,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以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為重點的人格修養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升華凝練,充滿了諸多治國、修身、齊家、正心的大智慧。這些精華內容,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始終保持著頑強和持久的生命力,鑄就中華文明精神內核的實質。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傳統文化的修養理論,成為人們維護正義、堅守家園、熱愛民族的靈魂與精神支撐。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傳統人格觀造就過捨生取義、保家衛國、充滿正氣凜然的民族英雄。他們以自己的人格實踐和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的營養,澆灌和培育了歷史的文明之花。
縱觀當今中國高校的人格教育,鮮有院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放在重要位置的,大多數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或存而不用或敬而遠之。然而,傳統文化對一個國家,對一個民族具有非凡的意義,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自己的文化,就如同涸轍遺鮒,民族消亡就在旦夕之間。傳統文化對個人人格的養成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各高校大學生人格的培養應該立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上。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種文化和思想意識相互碰撞,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價值觀,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更應該加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力度。
但是這種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是現代人類文明在此基礎上的再生,不是傳統人格的復歸。當代大學生人格培養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
⑻ 在新時代弘揚傳統文化的方面有何作用
一、為什麼重視弘揚民族精神
1 民族精神:屹立世界、振興中華的根基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之所以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為有獨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我們的根.
魯迅先生說過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東西越容易走向世界,越容易被世界所接受.最近剛開幕的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中國館就以典雅的中國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文化與科技相結合的風格吸引了大批的參觀者,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它的一些照型,感受一下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美妙: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中國館主題:「自然、城市、和諧——生活的藝術」,也切合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中國館的正面的牆壁上面有中國傳統十二生肖圖案,側面的牆壁上是百家姓的浮雕.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突出了中國的特徵.
中心展區的生命之樹是模仿自然界水珠悠然濺起的優美姿態和植物葉脈舒展生長的形態,加以藝術化的提煉,利用中國古老而獨特的宣紙製造工藝,結合現代影像投放技術而形成.營造出萬物生機盎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境,形象地表達中國傳統哲學「天人合一」的智慧.
中國禮品售賣廳,設計取自具有中國意象的植物——竹,以竹竿的造型圍合而成.接待室的外觀和內景都透露出中國傳統的意境和韻味.
中國館的設計自始至終滲透「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尊重自然、回歸自然、天人合一」,這是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中國的文化就是以「天人合一」思想為主線,至今仍保持了強大的生命力.「天人合一」的意思是指:在人與社會的關繫上,人的價值要在服從社會群體中去實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強調人是自然界萬物中的一種,需要服從自然.中國的這種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強調和諧意識,強化了人的民族意識和情感,強調了人的奉獻精神.同學們可以細細地領悟「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你悟透了,作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那你的實踐離成功就不遠了!
擁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國,在人類文明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創造了深邃的思想、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燦爛的文化藝術.可以說,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是中國人的精神根源,而且也是東亞大部分國家文化的歸依.日本皇太子其樂融融的的長女取名:愛子,稱號:敬宮,其「愛」和「敬」出典於中國古籍「四書五經」之一的《孟子·離婁章句下》中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愛之」一句.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現代中國人的精神血脈,幾千年一脈相承至今,博大精深,這是我們立足的根.俄羅斯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曾說:「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民族性格,沒有國民風貌,就不是生動活潑的有機體,而是機械的實驗標本.」我們為我們的文化而自豪.
可是在今天,我們的文化也面臨挑戰,整個世界的全球化已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歷史進程.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隨之而來,它一方面為各民族文化互相溝通、互相交融提供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也給了強勢文化吞噬弱勢文化、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文化以借口,對國家的文化主權和文化安全形成了挑戰.我們的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弘揚民族精神就是應對這種文化全球化的戰略選擇,也是我們振興中華的思想根基.
2 民族精神:民族團結、和諧融合的源泉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情感的載體、民族特徵的直接表現、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只有充分尊重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這樣才能更大范圍地團結海內外同胞,求得華夏民族的最大共識,從而使中華民族永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利益高於一切,這應該成為中華民族團結的前提.
我們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精魂就是一個「和」字.「和」,和平、和解、和睦、和諧、和樂、和美、和合、和祥等.這種「和」的哲理,充分體現在道家的「無為」思想、儒家的「仁義」思想和佛家的「慈悲」精神之中;而最形象而生動的表述,就要算「太極圖」了——陰陽魚合抱,兩條魚的內邊天衣無縫,外邊為正圓,黑的魚眼跑到白的上面去了,白的魚眼跑到黑的上面去了,它揭示的是陰陽對立而又互補的原理,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從哲學上講三層意思:第一,任何一個事物都包含著兩個對立面;第二,兩個對立面相互包含,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第三,兩個對立面的協調吻合,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在這三點內涵中,以第三點內涵最為重要,因為從中可以引申出這樣一個道理:在一個統一體之中,凡是有利於對方的,便有利於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必然反過來有利於自身;反之,凡是有損於對方的,便有損於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必然反過來有損於自身.用這個「太極圖」道理去觀察世界,可謂茫茫宇宙,渾然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則俱損,和則兩利.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已經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盡管中國歷史上也出現過多次分裂,但與統一相比,其時間畢竟相對短暫.由於統一,中國的歷史與文化綿延不斷,國家的尊嚴和獨立得以維護,農業、手工業、商業得到不斷發展.
中國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努力開發的.少數民族大多居於周邊地區,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使得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同中原地區的漢族互相交流.這種經濟上的聯系,形成了自然的凝聚力,再加上長時間密切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格局.中國各民族交往、團聚和統一的過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過程.由此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心理特徵.從而今天民族精神成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源泉.
3 民族精神:傳承文化、文明做人的核心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有道家的清幽自然,也有佛家的博大慈悲,還有諸子百家的豐富精微等等,其中儒家唯物而現實的思想體系最具有代表性,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體,它對個人的文明養成、健康成長有很現實的意義.兩千年前,孔子就倡導「仁」的思想,這是對個人品格的修煉和要求,是人自身所具備的一種素養,如果不去修行和實踐,這種素養就會被溟滅.這些年來,我就在想這樣的問題,在我們的社會中,由於缺失了最基本的道德,致使刑事犯罪和腐朽思想的抬頭,甚至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這都是人性中「仁」字精神的喪失.孔子還倡導「禮」,「禮」乃世界之大道,是對社會秩序的一種要求.孔子「仁」與「禮」的思想不僅在中國人的行為和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也在當今世界各國,特別是東南亞地區也廣泛傳播.這說明儒家思想具有人類思想意識的共性.
在台灣、新加坡等地,他們受到的儒家文化的影響比我們大陸深得多,所以從文明的總體程度上講,他們比我們更講禮儀、仁和.現在我們要重新培育、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為個人的文明成長、健康發展服務.
綜上三條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對現實有著重要的意義,可是現在在同學們中間不同程度地存在國家意識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減退、對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漠視、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意識不強等現象,也出現了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勤儉自強精神淡化、和諧相處能力較差等問題.有一項針對上海市3300多名大中小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隨著改革開放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在文化相對開放的上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已顯現疏離與隔膜.所以現在提出弘揚民族精神,傳承傳統文化十分必要,而且緊要.
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麼
中國文化的精華培育了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促進了民族優秀文化的發展,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靈魂,是民族文化的深層內涵和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表現出來的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也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生活中形成的精神風貌、價值觀念、思維志趣與情感心理的集中體現.
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有著博大精深的基本內涵和豐富內容,它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將分散的部落融合成統一的民族,促進本民族的發展壯大;有的是英勇抵禦異族的侵擾,保衛本民族的家園和生命財產;有的是反抗外來侵略,維護國家的統一完整.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這種精神匯合成一種核心精神,那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民族精神也是隨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的,是我們全面推動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精神依託.
金庸的武俠小說,就滲透傳統文化的魅力.小說中人物的精神風貌,他們身上的俠氣,最令人神往.什麼是俠氣?就是既為國為民,以天下為己任,又能沖破各種名利,笑傲江湖,獨立於天地之間.《天龍八部》里的蕭峰,我覺得中他達到了俠的最高境界,在他身上正是體現了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
我剪輯了一段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段,請大家領會一下蕭峰身上存在的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俠的最高境界.
剛才這一段是蕭峰自殺的場景,蕭峰念念於心的,是蒼生百姓的安危幸福,他以自己的死,換來了宋遼兩國的平安合睦,百姓的安居樂業.遼國百姓也免去征戰之苦,天下蒼生得以平安,他是為了民族的利益,也是為民造福.
金庸筆下俠義英雄的民族大義,是秉承漢魏以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的.一部中國歷史,其實就是漢民族和周邊民族互相爭斗、交融的歷史.民族間的矛盾來源於國家利益的追求,也源於不同的信仰和教化.在中國傳統倫理中,民族氣節從來都是放在首位的.天下為懷,蒼生為念,這是俠的最高理想,這也是金庸的俠意識.蕭峰這個人物,為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也做了一個最好的注釋,這種精神對我們今天創建和諧社會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三、我們應如何弘揚民族精神
前面講了在當前弘揚民族精神的原因以及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接下來就是我們應該如何做,從而來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
1 增強國家意識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增強凝聚力,實現統一,在艱難環境中生存、繁衍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中華民族要復興,必須更多地強調國家意識.國家意識應該包括對國家的認同感,對國家的主權和安全的責任感,對國家的繁榮和發展的使命感.只有在國家利益為上的道德觀基礎上,面臨各種誘惑時,才能毅然做出正確的選擇.維護國家利益,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同時國家也應當尊重和保護公民個人的權利.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國家的繁榮和發展為個人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2 增強文化認同
認同是共有的信仰和情感,是將一個共同體中不同的個人團結起來的內在凝聚力.文化認同要回答是什麼使中國人成為中國人?成為中國人意味著什麼?它包括價值觀念、歷史傳統、道德風俗、生活方式、語言文字等多方面的內容.我們要有意識地從傳統文化中去吸取養料,「文以載道」,我國民族精神的內容大量地存在於中國的文學作品中,我們要多看,從中多吸取養料,還要在語文、歷史、思想政治等課程中學習.在增強文化認同的過程中,要把民族語言、民族歷史、革命傳統和人文傳統作為重點內容:
民族語言——語言文字是民族意識、文化傳統和道德觀念的載體,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自覺維護母語在日常學習、生活和交往中的主導地位;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規范用語、禮貌用語,感受祖國語言文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深化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
民族歷史——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了解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重要史實和基本線索,特別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發展的歷史;了解近現代史特別是近代以來,我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而奮斗的歷史;了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高度認同黨的歷史功績和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
革命傳統——了解中國共產黨在中華民族精神傳承、弘揚和創造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優良傳統.(民族精神是不斷發展的,這些精神都以成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
人文傳統——充分利用中國哲學、歷史、文學、藝術、教育、民俗等多方面資源,認識和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人文知識、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了解並踐行中華民族的良好禮儀,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3 完善自身人格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重視人生價值觀和道德,重視「做人」的准則.弘揚民族精神,要發揚我國優秀文化與道德倫理緊密結合的精華,完善人格.
在完善人格的過程中,要把承擔責任、誠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奮自強作為重點內容.
承擔責任——增強自身作為國家主人的責任意識;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明確自身的權利,學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誠信守法——養成以誠待人、嚴於律己、誠實守信的意識和行為習慣;自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強法治觀念.
平等合作——學會尊重他人,友善待人;能夠正確處理人與他人、人與集體、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增強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學會寬容,與人和諧相處,在集體、社會的發展中實現個人價值.
勤奮自強——從小事做起,養成勤快、勤勞、勤奮、勤儉的生活習慣;不浪費、不盲目攀比;養成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品格,勇敢堅強,不怕困難,增強抗挫折的能力.
聯繫到我們學校,重點中學是文明的高地,絕大多數的同學在文化意識、文明程度、完善人格方面都做得不錯,但是也有個別同學做得不夠好的情況,從小處而言比如禮貌不夠,從另一方面也反映你看待世界的一種心態,你是友善熱情的,還是冷漠孤立的,其實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整個人的氣質就會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都要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要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體現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今天我所講的內容歸結到一點,就是我希望同學們要努力做一個有國家意識,有文化歸屬感,有人格氣節的人,歷史不能在我們這里割斷,我們要傳承歷史,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這樣我們就能做一個無愧於歷史的人,對國家有用的人,這樣我們即使走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也都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⑼ 如何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議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傳承
論文提要:對於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如何才能在經濟全球化導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展,筆者認為只有歷史辯證地正視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保護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重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採用不同的媒介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播,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近百年來,國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冰火兩重天.上世紀兩次大的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使中國傳統文化遭到滅頂之災,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國人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情操難以為繼,使新一代的中國人出現了信仰危機、價值危機、道德危機,導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冷靜的反思;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復,研究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成為當下思想文化界一道眾所矚目的風景線.由政府到學界,由國內到國外,國學熱不斷升溫.如,在《百家講壇》閻崇年講清帝、劉心武講紅樓、易中天講三國、王立群講史記、於丹講論語;《光明日報》專門開設了國學版,中文搜索引擎網路開設了「國學頻道」,新浪網高調推出乾元國學博客圈,政府舉辦了「俄羅斯『中國年』」、「德國『中國年』」,在各個國家開設孔子學堂,等等.這一冷一熱帶給我們很多思索: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筆者簡要地探討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並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對中華民族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證和象徵,是中華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唯一標志.對於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我們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億中國人仍然哺之於中的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數典忘祖,搞歷史虛無主義是不行的;但抱殘守缺、照抄照搬、全盤吸收,大搞復古主義也違背歷史發展的規律.馮友蘭曾說:「中國人最關切的是中國文化和文明的繼續和統一.」我們的智慧或可超然於文化之外,而我們的最終命運又必然統攝於文化之中.因此,理性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不貳選擇.
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識之士也在不斷思索,1935年《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應進行本位文化建設.指出對肇始於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機,「我們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們要求有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同時,「要使中國能在文化的領域中抬頭,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徵,必須從事於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1958年《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議以儒家文化為主,融會西方「民主、科學」,以達「返本開新」後的世界價值和濟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腳點:側重強調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見解及中華文化對世界未來的可能性貢獻.「主張每個國家、民族都有權利和義務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有權利自主選擇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體領域完全不接受外來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恆久信仰、行為方式和習俗,則理應受到尊重」,「主張文明對話,以減少偏見、減少敵意,消弭隔閡、消弭誤解.我們反對排斥異質文明的狹隘民族主義,更反對以優劣論文明」.近代中國的三次文化宣言,通過以文化的名義直抒當下訴求,折射出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策略指向演進的歷史軌跡以及未來文化建設策略在價值取向和技術選擇上的理性趨勢.二、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後期的封建社會里一定程度上起著阻礙歷史進步的作用.但仍然有與現代化融合從而促進現代化成功實現的諸多營養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東亞價值觀」仍是亞洲各國發展的文化基礎,而且還受著那些「文明過度」的西方學者的特別青睞——認為在中國這種以倫理主義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中可以尋求到醫治由「過度文明」帶來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盡管這個「文化醬缸」在一定時期內束縛了歷史的發展,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摒棄糟粕,以史為鑒.
(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載體,要發揮傳統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應實現其「神」與其「形」的現代統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於傳統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護——經典文本、文物古跡、傳統節慶、優良的民間習俗、民間諺語等文化遺產,使之繼續發揮作為傳統文化其「神」的載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總結傳統文化中的「神」,對其進行現代價值再創造,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念,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一些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使中國文化更具時代特徵和時代引導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遺產具有現代生命力.
(三)重構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腐朽、落後、愚昧成分已經難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需要,必然會被文化自身的新陳代謝所拋棄.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改造要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意識,弘揚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以和為貴」、「兼愛」、「尚賢」、「自強不息」等普適性文化元素要大膽地發揚光大,應該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學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觀念、****理論等文明成果,要像學習馬克思主義一樣,吸收、消化、使之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中渾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保護中國傳統文化,重構中國傳統文化,最終目的就是要使中國傳統文化深入民心,並且走出國門,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最重要的兩個途徑是:學校教育和媒介傳播.
(一)學校教育活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也是國家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2006年9月國務院發布《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在有條件的小學開設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課程,在中學語文課程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範文、詩詞的比重,中小學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
筆者認為,要系統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還應該將其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獨立於語文、歷史等其他各科.這是向中國知識階層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而知識階層是發展文化的生力軍,是普及文化的傳播者.這門課程應重在介紹中國傳統思想、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傳統風俗習慣、傳統文學藝術等,讓學生在這門課程中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產生敬畏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產生歷史認同感和歸屬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發展的聯系而產生自信心;吸收中國傳統思想而提高道德修養,學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而獲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向大眾、向世界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普適性宣傳,將傳統文化融入文學藝術、影視戲劇中,滲透在網路、文化交流、旅遊觀光中,面向社會大眾,重新喚起社會大眾了解傳統歷史和文化的熱情.通過這些媒介宣傳,使中國傳統文化民間化、大眾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斯賓格勒的「文化有機論」與季羨林的「21世紀是東方文化世紀論」,以及不少學者認同的「太平洋世紀論」都認為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將成為世界主流或內核.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傳統文化在揚棄了落後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國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進文化後,將在中國、在全世界顯出勃勃生機.中國「禮義仁智信」的做人原則,教化為本、以德為先的政治策略,飽含中國深厚文化底蘊的風俗民情,孕育中國悠久歷史的名山大川,將成為中國先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蘊藏著豐富價值理念的中國傳統文化將在人類新一輪道德價值規范的重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的和平崛起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我們向發達國家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同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會以新的方式與世界文化、現代文明並存,並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