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析宮崎駿動漫電影音樂的藝術特點
特別崇尚典雅,有童年的味道,有淡淡的悲情但純潔愛情的色彩。最能體現的代表是天空之城,讓人心靈得到寧靜
❷ 宮崎駿動畫的音樂鑒賞
同學 讓你久等啦 !
天空之城:這明明是一則末世的寓言,卻被宮崎駿一以縷童心包裝成孩童的夢。
這部作品,給我最深的印象還是久石讓的音樂,就像讓人在心曠神怡中做著飛一樣的視聽體驗。主題曲在純凈而愉悅的童謠風中,意外地揉入了一點悲天憫人的味道,讓人有了淡淡的哀傷感。在音樂創作中,久石讓和宮崎駿達到了高度的契合,均以小格局間見大情懷的方式以不同的手段闡述著同一個寓言。簡單的音符中,流露著對逝去時光的祭奠與對愛的呼喚。這么簡單的曲風,這么素淡的聲調,怎會有如此震撼人心的穿透力。久石讓所賦予其的傳神魅力,已經遠遠溢出宮崎駿的動漫畫面之外,締造了一個前所未見的遐想空間供傾聽的我們徜徉。
《千與千尋》:的音樂創作中,淡卻了早前的輕佻,反而是漸漸壓緩了節奏,以最簡單的音符、最繁復多變的弦樂篇章去詮釋小女孩千尋的情感世界。鋼琴,往往是以獨白的形式獨立於交響空間里,給人以一種取自於復雜世界裡最孤獨的心靈感(聽歌)受。雖是細膩的抒情,但琴鍵之音卻已沒有了宮氏動畫中的童趣色彩,反而是哀氣十足。如其中的一章one summer day,曲調上原本是追隨著《天空之城》做點題式的獨白,但卻在一派古典氣息里被編配得老氣橫秋,讓人在冥想中逐漸催生了年華老去的失落意境。
影片中的音樂與《幽靈公主》相仿,越發具有成人味道,想來久石讓的音樂創作似乎也象千尋一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成長,逐漸開始變得老氣橫秋。很多人對此不太習慣,都在懷念那個純真而跳躍的《龍貓》時代,都在懷念那個時候的久石讓。但是,我們沒有發覺,我們自己的心靈也已經不再單純,也不再信奉夢想,也隨著那淡淡的少年回憶的影像在短短的瞬間變得衰老。《千與千尋》的音樂與畫面,其實就象是一個完整的人生一樣,輾轉來去,一點一點地尋回我們曾經失落的東西。久石讓的音樂仍舊是充滿關懷的,永遠都是,就象是你心臟被刺痛的那一剎那,突然撫慰過來的一隻手掌。很溫暖,很人性。
歲月的童話:金秋的斜陽在落山前,溫柔地為大地披上鮮艷的霓裳,將金色的蕾絲鑲在火紅的肚兜,披在漸寒的山川菏澤。晚風輕盈襲來,撲鼻的稻香摻揉了陽光水汽的滋潤,周圍的一切模糊稀薄,只看到視角匯集的地方,宛若仙境的奇妙鏡像。
我站在陽台俯身下望,赤足躍起。失重的身體撕開空氣直直墜落,在落地前展開雙翅迎風飛翔。隨候鳥南飛,與清風共舞,在一望無垠的水面俯沖。足尖輕點那隨風捲起的微微波紋,急速的旋轉,拋動遷徙的蒲公英和狗尾草的花絮。看著斜陽將自己的身影拖得曳長,在金黃的麥田撒下黑色的輪廓,層層疊疊的麥浪排隊致敬,歡快起舞……
這樣的夢境,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反復出現,從童年至今,永遠有著對於飛行的強烈渴望。那些幼時閱讀的童話,從未消停地在我們的記憶和夢境中輪回出現,也在宮崎駿的作品裡,變成了永恆的主題。
對善良、單純、自然美景的歌頌,對飛行、魔法、懵懂初戀的描繪,對戰爭、物慾、邪惡、環境破壞、水源污染的抨擊,構成這位巨人所有作品的骨架和靈魂。
伴隨著久石讓唯美大氣略帶憂傷的背景音樂,緩緩鋪陳的畫面永遠以善良少年和田園風光、平靜街巷為起始。一切深諳著簡單的小鎮生活、田園之樂的難能可貴。這些內容,定然曾經在他生活中穿梭而過,記憶深刻。 >vo=]c w
人的本性從來都是善良的,有著對於單純生活的嚮往,單純的理想,單純的戀情渴望。卻是在現實的一次次打擊中,渴望反變的越來越多,人生越發物質,失卻快樂。懂得自省的人,會嘗試大隱於市,剋制慾望,在心底追求單純嚴以律己,多數人卻已經不懂得閑暇下來審視自我,尋找生活的意義以及自己的得失。
感謝宮崎駿,用那些無可替代的童話,喚醒無數人內心深處對善良的追求,對藍天白雲里愉快飛翔的念想,也讓無數浮躁的心趨於淡定,追求簡單與歡樂。讓我們發自內心地對弱者,對天空大地,對自然萬物心懷憐憫。也感謝久石讓大師,為每一個故事譜寫的一首首激動人心催人淚下的美妙樂章,讓我們隨著故事澎湃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
❸ 談談宮崎駿的主要作品和創作特點
宮崎駿導演的主要作品有:《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紅豬》《幽靈公主》《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縱觀宮崎駿的主要作品,他的創造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有著東方的神秘色彩和濃厚的歷史氣息。
我想這與他本人的生長環境和文化影響是分不開的。在他的作品中那些龍貓、靈獸之類都帶有東方的神秘色彩,而其作品中的一些建築的構造和布局都可以在日本相應的歷史時期找到原型。所以我覺得宮崎駿是一個很聰明的人,能夠將反映自己國家的文化通過動畫展現出來,讓大家在欣賞電影的同時,更多地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
2、故事發生的地點大多是作者的理想的世界。
故事發生的地方很多往往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原型。世外桃源終究是人類的理想:白雪皚皚的山嶺、碧波盪漾的湖泊、綠草如茵的農場,還有空中美麗的城市等等。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個個美麗、令人愜意又令人嚮往的地方。
3、作品反映了環保、人生、慾望、親情等令人值得反思的主題。
像是《龍貓》用孩子最純真、開朗的神色眺望大人的世界,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傳統心理,同時反映了對大和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環境賦予這個民族的遺產的深厚感情。
而《幽靈公主》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描述了人類為了發展技術力量不斷破壞自然,從而受到自然的報復為之付出代價的故事。
《千與千尋》中千尋的父母出生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代,對金錢物質有強烈的嚮往和控制欲,他們在幻境里觸犯規則而變成了豬,把千尋孤獨的留在幻境里。支配城鎮的魔女強行改掉了千尋的名字,這更讓她感覺到自我喪失的恐怖。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中的主人公宗介在遇到金魚姬後,逐漸改變了對生活的冷漠態度,而他的原型就是宮崎駿的大兒子宮崎吾郎。本片表達了他們父子兩個人的深情。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講,宮崎駿的作品符合了大多數觀眾的口味,各個年齡層次的人都能從他的作品中找到自己關注的東西。我覺得這也是宮崎駿的作品之所以受到更多關注的一個原因。
4、結局往往給觀眾留下想像的空間。
宮崎駿就像是一個高明的小說家,他不會將故事的結尾敘述的讓人顯而易見,而是給觀眾無盡地猜想。看完宮崎駿的作品後,我們除去對主人公結局的思考外,很多時候我們會反觀到自身乃至整個人類自身身上,而這種體會和思索恰恰是通過人們對結尾的猜測來完成的。
5、獨特的語言風格。
獨特的幽默方式,有時帶有自我嘲笑。而每部電影的宣傳語都緊扣主題而且很有特色。比如《龍貓》的宣傳語:這種奇怪的動物,說不定仍生活在日本。《幽靈公主》的宣傳語:要堅強的活下去啊!《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的宣傳語:生在這世界,真好。
拓展資料:
宮崎駿是日本著名的動畫導演,他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雖然他學的是政治經濟學,但是他在中學時代就打算成為漫畫家,並積極學習漫畫。由於自己的作品被人說是模仿手冢治蟲,雖然他自己並不這么認為,但他也意識到他無法超越手冢這樣的漫畫家,於是選擇了動畫。
他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宮崎在打破手冢巨人陰影的同時,用自己堅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協的奮斗又為後代動畫家做出了榜樣。因為他說過,「當我決定成為一個動畫師時,我決心絕對不抄襲任何人。」
宮崎駿的每部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環保、人生、生存等這些令人反思的信息融合其中。他這人執著,不單令全球人產生共鳴,更受到全世界的重視。因此,他也獲得了很多獎項。
❹ 宮崎駿是古典音樂家嗎
不是的。
宮崎駿(Miyazaki Hayao)是一位知名日本動畫導演、動畫師及漫畫家,1941年1月5日生於東京。宮崎駿在全球動畫界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稱其為「動畫界的黑澤明」,他執導的電影獲得許多不同的國際獎項。宮崎駿與高畑勲共同創立受到國際上廣泛贊譽的動畫工作室:吉卜力工作室。宮崎駿的女性主義思想經常反映在電影當中,所以電影中的主角往往是堅強且獨立的女孩或年輕女性。
❺ 宮崎駿大師,所做的動漫主旨是什麼!!~
宮崎駿是享譽世界的動漫大師,由他的工作室「吉卜力」出品的動漫電影以精湛的技術、動人的故事和溫暖的風格在世界動漫界獨樹一幟,能與美國迪士尼、夢工廠的作品相比肩,受到全世界不分種族、不分國籍、不分文化的各類觀眾的一致好評,是整個亞洲、甚至整個東方動漫界、電影界的一朵奇葩,是非常值得我們中國同行學習和借鑒的榜樣。宮崎駿的動漫電影作為藝術品,它們的美是大家公認的,但是這種美從何而來呢?這應該是我們思考的中心問題。這些作品的美雖然是從一種渾融的境界中生發出來的,但我們還是能夠通過更詳盡的分析,找出這些作品中能夠生發這種美的各個層面,從而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這些美是怎樣被創造出來的。
一、故事層面
任何一部優秀的電影都是由一個優秀的故事來支撐的,而故事是否優秀在很大程度上講並不在於故事本身,而是在於講故事的人,同一個故事由不同的人來講,效果是大大不同的,而宮崎駿無疑是一個優秀的故事講述者。
宮崎駿的故事有幾個小小的特點,每一個故事不一定全都具有這些特點,但每一個特點卻一定是大多數故事具有的。
首先是故事背景。宮崎駿總是很喜歡把故事放具有蒸汽時代風情的背景中,比如《風の谷のナウシカ》、《天空の城ラピュタ》、《となりのトトロ》、《魔女の宅急便》、《紅の豚》、《もののけ姫》、《千と千尋の神隠し》、《ハウルの動く城》等。本身就發生在蒸汽時代的故事就不用說了,但在這些故事中有很多並不是發生在蒸汽時代的,比如《もののけ姫》的故事背景顯然是蒸汽時代之前的,但作者卻將故事中由「幻姬」帶領窮苦人建立的礦業小鎮處理成頗具蒸汽時代工人聚居地的樣子;而《風の谷のナウシカ》、《となりのトトロ》、《千と千尋の神隠し》等的故事背景顯然是蒸汽時代之後的,但劇中的種種風情,如《風の谷のナウシカ》中的機械、《となりのトトロ》中的風光、《千と千尋の神隠し》中的電車都是具有濃鬱蒸汽時代風情的。這是為什麼呢?蒸汽時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大解放,人類從此開始擁有強大的力量,開始逐步擺脫自然的束縛,一步步取得自由之後進而希望征服甚至奴役自然,因此這是一個既充滿信心又充滿野心的時代,是一個既狂放又狂妄的時代,人類悄然走到一個岔路口,何去何從都在於我們自己的選擇。毫無疑問,許多我們當年的選擇在今天看來是錯誤的,我們今天的許多工作其實都是在為當年的選擇進行補救,這個方面我們將在下面的主題層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再者,蒸汽時代是我們沒有經歷但又離我們最近,且留有餘緒在我們生活中的時代,這樣的時代背景可以造成一種既熟悉又陌生、既親近又疏離的藝術效果,使得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既不會因為離得太近而感到無味,又不會因為太遠而感到不解。
其次是故事人物。宮崎駿故事的主人公幾乎是一成不變的一男一女兩個少年,例子多到根本不需要列舉的地步,這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這和剛討論過的蒸汽時代有著極其相似的作用。其實蒸汽時代就是人類的青少年時代,而少年時代是人生中關鍵的轉折點,是人生路上重要的岔路口,每個人都是在從這時開始的一個個選擇中走向成熟的,這一個個接踵而來的選擇本身就是故事。同時,少年時代又是每個人純真的結束、世故的開始,是每個人一生中故事最多的時代,親情、友情、愛情相互交織,故事就能夠在這樣的糾結中從容展開。
第三是故事情節。在宮崎駿的故事中,無論情節簡單還是復雜,詼諧還是嚴肅,一定都是以男女主人公之間那種介於友情和愛情之間的純美感情為線索展開的。少年時代的愛情是青澀的、傻呼呼的,但一定是純潔而美麗的。這樣的愛情是直擊心靈深處的,無論有無結果都會影響人的一生。以這樣的感情為線索,故事就會更有生色。
二、主題層面
一部電影好不好看取決於故事能否打動人,但耐不耐看則往往取決於故事的主題是否耐人尋味。故事可以多種多樣、多姿多彩,但故事的主題一般只是有限的幾個。
宮崎駿故事的主題主要有這樣三個:反戰、感情和環保。
首先是反戰。無論是《風の谷のナウシカ》、《天空の城ラピュタ》,還是《紅の豚》、《On Your Mark》和《ハウルの動く城》,宮崎駿把這些電影中的武器設計得都是異常醜陋的,無論是軍艦還是飛機,無論是坦克還是大炮,無一例外都是龐大、漆黑、沉悶、呆板且沒有生命力的,讓人看了就會產生一種條件反射般的厭惡,尤其是在《天空の城ラピュタ》中對「雷帕特」的刻畫,儼然就是現實中的核武器。日本作為唯一一個曾經受到過核打擊的國家,對這種武器的畏懼和憎恨是可想而知的,而宮崎駿就是通過這樣的設計來表達他的反戰主題。但需要指出的是,宮崎駿並不是一個反技術者,他不是那種不怪人只怪刀的和平主義者,在他的電影里,凡是掌握在善良人手中的武器——或者稱為器械更合適——都是小巧、鮮亮、昂揚而富有生命力的,比如《風の谷のナウシカ》中的風車、《天空の城ラピュタ》中海盜們的飛行器、《紅の豚》中紅豬的飛機等等,他的和平不是建立在人類需要倒退到沒有武器的時代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人們心中充滿愛而自動放棄武器的基礎上的,這一點也許與托爾斯泰和甘地的主張血脈相通。
其次是感情。愛情在有關故事層面的論述中已經談到了,我們來看三部集中表現了親情的作品。一部是宮崎駿親自創作的《となりのトトロ》,另一部是高畑勛創作、吉卜力出品的《火垂るの墓》,還有一部是石井壽一創作,吉卜力出品的《ホーホケキョとなりの山田くん》。前者講述了姐妹倆和父母之間的親情,第二部講述了兄弟之間的親情,第三部講述了傳統的日本家庭的溫暖親情。我想,每一個看過這三部作品的人都不會不為影片中那種濃濃的親情所感動,因為這是人性的根本,是我們永恆的主題。感情主題的優越在於,觀眾無論什麼時候看這樣的影片,都會和自己當下的生活相聯系,電影雖然是不變的,但生活是不斷變化的,觀眾觀看電影的感受就會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而電影就會擁有使觀眾覺得常看常新的效果了。
第三是環保。在這里用環保其實是不夠的,這只是通行的一種說法,在我看來,宮崎駿故事中的主題是涵蓋了環保內容的東方傳統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把這一點表現得最為充分的無疑是宮崎駿的傑作《もののけ姫》。這是一套宏偉的,充滿了哲學氣息的,試圖講解人和自然、天性和權力、罪惡和善良以及仇恨和寬恕的華麗的象徵體系,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和諧是如何被打破的,失去了和諧的世界是如何變得四分五裂的,分裂的世界是如何培育仇恨的,仇恨是如何吞噬人性、甚至神性從而使仇恨的主體變成魔鬼的,而這樣看似不可救葯的世界又是如何在善良的寬恕下獲得重生的。如果僅僅用環保來概括這部作品的主題,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它的主題就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不朽的。當然,也有單純表現環保主題的,比如高畑勛創作、吉卜力出品的《平成狸和戰》,就是藉助了日本傳統故事中關於狸貓的傳說來表現環保主題的。無論狸貓有多大的能耐,最終還是不得不融入了人類社會,這是一部充滿了喜劇氛圍的悲劇,會使人留下笑著的眼淚。
三、文化層面
無論是無限的故事還是有限的故事主題,他們背後的支撐都是文化,故事是文化中的故事,主題也是文化中的主題。一部電影能否成為經典,就在於它背後是否有一種既獨特但又能被其他人所認同的文化作為支撐。
日本文化在歷史上曾受到過中國文化的強烈影響,但特殊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她必定會有自己獨特性,把日本文化圈作為中國儒家文化圈之外的一種獨立文化是有道理的。
我們經常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實這句話是需要詳加分析的,情況並非總是這樣。想達到這句話所說的效果,往往需要一些讓步,不是在形式上就是在內容上,否則基本不大可能。這是文化交流中不得不做的犧牲,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種文化都不能例外。我們往往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或者理解了、接受了又不能實際運用於實踐當中,不是盲目地傾向於所謂的和國際接軌,就是固執地傾向於所謂的堅守國粹,其實這都是極端的做法,能夠把這個度拿捏到位,是我們能否復興中國文化的關鍵。而宮崎駿在這一點上,或者說日本人在這一點上做的是很好的。
有些人總是很不屑,認為日本文化本來就是雜種文化,是沒有核兒的洋蔥,一層層剝下去,最後一定是子虛烏有。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日本文化也許正是因為這種「雜糅性」才得以取得其獨特性,正是因為她具有這個特性,才決定了日本人在堅守和融合中能夠拿捏到位、游刃有餘,而我們恰恰相反,真是因為過於「純粹」,才會過於「迷茫」。宮崎駿的作品是一個恰當而有力的說明。
在宮崎駿的作品中,往往會出現很歐化的因素,比如歐洲風格的建築、歐洲風格的服飾、歐洲風格的用具,甚至具有歐洲人特徵的人物,但這些都不會影響觀看者的基本判斷,無論是歐美觀眾還是中國觀眾,他們都能很容易地判斷出這不是歐美人的作品,這是日本起碼是東方人的作品,這說明宮崎駿的作品是具有的日本靈魂的。這些靈魂在哪呢?這需要細心地尋找。
首先是繪畫。宮崎駿是堅定的二維平面製作者,他沒有採用先進而且流行的3D技術,這使得他的動漫有很強的美術感,而不僅僅是強烈的視覺沖擊,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震撼。而且,宮崎駿的動畫畫面往往具有寫意的味道,這不同於西方繪畫尚實的特點,往往更強調一種虛的意境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もののけ姫》中表現得都很明顯。還有,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宮崎駿的人物常常會有浮世繪的特徵,尤其是在表達人物強烈感情的時候,這種蓄勢待發、千鈞一發的浮世繪式人物表情是很明顯的,《もののけ姫》、《千と千尋の神隠し》中的男主人公阿西塔卡和小白表現的最為突出。
其次是精神。宮崎駿作品的日本精神是很飽滿的,這是一種能將執著推向固執、將堅忍推向殘忍,但同時又能將美麗發展到令人顫抖的民族精神。《もののけ姫》一開頭,就是阿西塔卡、卡雅等一群人受到由野豬神變成的魔鬼的襲擊,當卡雅一行三人中的一個因為絆倒而眼看就要被魔鬼追上的時候,作為這個部落的公主,卡雅毫不猶豫地抽出腰刀,一個果斷而瀟灑的轉身,直面魔鬼來襲。她只是個小女孩子,卻能這樣的沉著冷靜、勇武果敢,我想除了日本人,是沒有別的什麼民族能夠而且希望做到的。
第三是音樂。宮崎駿在音樂創作上的老搭檔是久石讓,這是天才之間的合作,註定會成就偉大的作品。在這里我想做一個比較,前些年我們花大力氣做了一個《寶蓮燈》,而且也開了邀請著名歌星加盟音樂創作的先河,效果也還算可以,但是如果和宮崎駿的作品相比,那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我們的音樂創作很刻意地向流行靠攏,認為只有這樣才是面向市場,但久石讓為宮崎駿作品做的音樂卻很古典,大段大段的交響樂,大段大段的美聲,這些音樂不僅沒有使作品顯得沉悶蒼老,反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得作品深沉而有內涵。這些音樂在形式上大膽地向西方靠攏,但任何一個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都不難聽出裡面浸潤著的日本氣息,那是一種醇美的、沁人心脾的、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無怪乎這些音樂可以脫離宮崎駿而單獨流傳,無怪乎人們在看宮崎駿的電影時記住的是作曲家久石讓、而在看《寶蓮燈》時記住的卻是李玟和劉歡這些演唱者,這就是差距。
宮崎駿的動漫電影之所以能具有如此強烈的美感,就是因為他能夠在一個熟悉但又和我們有距離的背景中,講述著具有很強可變性的少年人的糾結但感人的情感故事;而這些故事的主題又是具有很強生發性、啟發性的;而且他還能夠在民族性和國際化之間找到最為合適的平衡點,在一些有原則讓步的基礎上取得最廣泛的接受群體。這些無疑都是宮崎駿成功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我們需要努力學習的地方。
❻ 宮崎駿動畫的風格
宮崎駿及其吉卜力工作室陸續推出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影院動畫片,在商業和藝術上都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除去商業上的成功,宮崎駿的動畫風格也越來越被重視,其動畫電影中所蘊含的特殊的美學與人文意義,使其作品更具研究價值。
一、 獨特的主題
宮崎駿是以動畫電影的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人生觀、世界觀的思想家式的動畫大師。其動畫作品的主題具有兩個主要特徵,首先是主題的獨特性。在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對生命存在形式與意義的探索,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懷。實際上,從1984年創作完成《風之谷》開始至今,宮崎駿的動畫作品主題經歷了從一開始認為人的生命是珍貴的,到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貴的,直至追求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境界的發展過程,每部作品均流露出濃厚的環保思想。體現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的地域環境所造成的壓迫感、生存感與憂患意識。由於受到日本傳統文化的影響,宮崎駿的作品往往在優美畫面和浪漫情調的背後深藏著一種沉重感。其二,宮崎駿作品的主題具有一貫性,題材雖有古今,但主題始終體現的是作者對理想世界的追求,為人類未來尋找出路的強烈渴望。其動畫主題涵蓋了科普和人文兩大學科領域,展現了廣闊的視野與關注人類命運的情懷。
二、 民族化與多元文化的融合
在宮崎駿的動畫作品中,充分體現了民族化與多元文化的融合,他的作品經常呈現多山島國的地形、蒼蒼莽莽的山谷、極具特色的木構建築,這些都是典型的日本民族特色,如《百變狸貓》中各種神怪遊街的場面,就是對本民族根深蒂固的樸素神話觀的展示。宮崎駿的動畫不僅僅以日本為背景,其故事本身以及風俗民情常常讓人難以分辨是哪一個國家或哪一個民族。但有一樣是不變的,所有主人公都是一色的東方面孔。實際上東方還是西方已不重要,只要站在人類文明的高度來縱觀世界文化的歷史與未來,動畫片里發生的事情,在哪一個國家都可能出現,這便是多元文化意識的體現。
三、 文學化的動畫電影
1. 現實主義
宮崎駿往往把角色放在一個典型的環境里加以塑造,因而總能直接剖析出人類既頑固自私,又善良可愛的矛盾本質。亦正亦邪的行為,在良知與邪惡的個性沖突中不停掙扎,從而使得這些角色具有現實主義特質,其「英雄」也更為人性化。
除了動畫本身特點所決定的假定性外,宮崎駿的動畫作品還帶有明顯的現實主義色彩。他將自己對當今世界的種種焦慮折射在作品創作中,但是並不極力地渲染災難,而是通過刻畫主人公面對災難的心態與行動,讓人看到人性的力量。
2. 象徵主義
宮崎駿用動畫的藝術形式來表現自己對生命過程、生命意義的思考,表達他的人生觀、世界觀。象徵主義的文學手法在宮崎駿的作品中有嫻熟的運用,幾乎每一部作品的主角都是一位可愛的女孩或男孩,他們無論年齡大小,都有著純潔、善良、勇敢、寬容的個性。孩子象徵著希望,宮崎駿把世界的未來、人類的希望寄託在孩子們的身上。另一個重要的象徵是具有「超凡力量」的人物,例如《千與千尋》中的無面人,讓現代都市人觸目驚心,它象徵著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種種無奈與窘境。在宮崎駿每部作品中都出現了「參天大樹」的形象,不管在幻想還是現實中,總有一株鬱郁蔥蔥、富含生機的「母樹」屹立在遠處,象徵著人類整個生命體系的支撐物。
3. 幻想與現實的交融
宮崎駿的作品中,「魔幻」往往被作為一個重要的道具,發揮出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打破常規,讓一切不合理成為合理,令觀眾在現實世界中形成的種種固定觀念逐一瓦解,把觀眾帶入一個引人入勝的奇幻世界,同時也讓觀眾一次一次享受以意外的方式打破原有觀念所帶來的刺激和驚喜。但是,宮崎駿的影片沒有變成單純的魔幻片或兒童片,正是因為其中真實且細膩的情感刻畫,他找到了現實與想像的交匯點,將幻想情境合理地融入真實語境中。在他筆下,甚至連動物也展現出各種極具人性化的神態和動作。宮崎駿很少以迪斯尼動畫片常用的誇張變形的動作來取悅觀眾,他甚至沒有個性化的人物造型形象,也不以迎合兒童的趣味為出發點。雖然故事的主人公幾乎都是小孩,但是每一部影片都有著不同於童話故事的庄嚴感和使命感,具有一種擺脫不掉的嚴肅和冷靜,這是一種矛盾的統一。宮崎駿動畫在創作中表現了兩種反差,一是嚴肅深沉的主題與帶有幻想的浪漫主義表現形式的反差;二是富於幻想、浪漫的影片與寫實手法的反差。他的影片結局大多是開放式的,留下的往往是深深的憂慮和感慨。
4. 多元的美學追求
宮崎駿是「唯美」主義的忠實追求者,從環境到風俗民情,始終展現著美的畫面,遵循著揚美抑丑的原則。宮崎駿對於美的追求不僅僅局限在形式上,那些看似皺紋滿面相貌醜陋的老奶奶、睿智的老人、女巫都因善良而美麗;那些男裝打扮、乾重體力活的山村婦女具有一種朴實的美;那踩風箱煉鐵的勞作顯示的是早期工業化有序的美、力量的美;鍋爐爺爺那無數只能夠各司其職的蜘蛛般的觸手是一種奇異的美;那隻四處尋找自己失去的頭顱的麒麟獸,每走一步,腳下野花立即綻放,但隨即枯萎,顯現的是神秘的美。觀看宮崎駿的動畫,在吸收其健康思想的同時,觀眾得到的更是美的享受。
結語
宮崎駿是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他改變了人們對動畫電影的種種狹隘認識以及兒童是動畫主要觀眾的固有觀念定位。他的作品跨越了觀眾層次和年齡的區別。宮崎駿充分發揮了動畫電影形式的特性,創造出神奇而豐富的想像空間,同時又賦予作品深刻的思想主題,從而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極強的觀賞性,並展示出他對各種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考。作為新世紀的中國動畫人,更應該從宮崎駿這里獲取一些養分,得到一絲靈感,為創造中國動畫的未來發奮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