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談談你對中國大眾文化的看法
我對於這個觀點不贊同。畢竟時代是進步的,社會的生產力和科技始終都要發展的,不可能像死水一般停滯不前,而這一切的發展帶動了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文化的發展,文化不是在衰敗反正是在進步。試著回憶,清朝末年的我們人民大眾的生活,停滯不前的生活文化始終都停滯在封建殘余的觀念之中,當時的文化可謂有多麼衰敗。當改革開放的時代來臨,帶動了中國的科技文化的發展,人們開始摒棄那些迂腐的舊觀念,開始吸收外來的文化形成了獨特中國傳統文化,所以從這些來說那個觀點是不對的。他只是看到社會的某些方面而做出的判斷,可以說他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窺一斑而不知豹的全身。沒錯社會發展難免會出現不好的東西,任何東西都有利和弊,就拿今天的九零後的非主流是存在很多問題,不過不見得他們有什麼吧!他們是時代進步的產物,也是一種文化,不過我不認為他們那一代是在衰敗,反而是我們前幾代人好與不好的集中,所以作為九零後的我對此沒有太多的看法。想想看中國的文化怎麼發展還不是一樣保留有以前的傳統文化么?做人不是要尊師重道么?這一切至少可以保留幾千年。
B. 請各位高手提供一下有關"社會更需要大眾文化還是精英文化 "的正反方辯詞
摘要]自從鴉片戰爭以來就發端的東西方文化交流方向的逆轉,至今仍遠遠沒有結束,在新世紀,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包括文化的復興。這種復興不是簡單的恢復過去,而是著眼於創造,增強綜合國力是這種創造的根本動力。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是世界文化交流中最大的兩股潮流,拒絕文化的互動傳播與碰撞不是明智之舉,全盤西化更不能保持世界文化的動態平衡。主流文化的引導、大眾的文化需求、大眾傳媒的運作、西方大眾文化、經濟利益是影響我國目前大眾文化建設最大的五種力量。這五股合力的消長,都要受到我國綜合國力增減的影響,從而左右著我國大眾文化的形貌。
[關鍵詞]主流文化;大眾需求;西方文化;大眾傳媒;經濟利益;綜合國力
進入21世紀以後,全球文化大傳播、大碰撞的趨勢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並行,呈現出極為復雜的態勢。世界文化總的趨勢是西方大眾文化頑強地向非歐美國家和地區擴張、滲透,而我國既是傳統文化大國又是發展勢頭強勁的發展中國家,正以積極向外開放的姿態處於與西方文化碰撞的前沿地帶,其大眾文化處於吸收多於輸出、認同強於反抗的境況,一方面揚棄舊文化、一方面自我更新。經濟發展速度普遍較快的環太平洋周邊國家的情形,與我國大體相似。在這樣的文化傳播與碰撞態勢中,我國大眾文化的發展面臨許多迫切的新課題。
西方大眾文化的影響與民族文化的抗衡
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即所謂「富國俱樂部」)近百年來一直處於經濟、科技、軍事的領先地位,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其現代傳播手段不斷快速變革、傳播商業文化的經驗得到不斷積累、網路傳播四通八達。這些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觀念直接以活生生的、形象的、直觀的方式迅速滲入發展中國家公眾的日常生活與行為中。這當中,以報刊、好萊塢電影、無線電廣播為代表的美國大眾文化影響最為明顯,連英、法等國有識之士也在呼籲保護本民族電影和文化產業,他們認為:「允許好萊塢電影對全球電影業的過度壟斷是非常危險的」、「在21世紀,美國電影如同潛在著的社會的定時炸彈。人們將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電影中的行為准則、價值觀念,並將其視為必然。隨著衛星電視的發展,這些問題已經十分嚴峻地擺在了我們面前……電影絕不僅僅是娛樂,也不是純粹的商業,電影是力量、是影響力。」[1]如今,在大街上隨便掃一眼,可以發現:以美國為代表的大眾通俗文化,在不斷更新升級的現代化傳媒的支持下以迅猛勢頭沖擊著我們的原有文化。這種沖擊甚至波及到了服飾發型、流行歌曲、日常用語、店名店牌、飲食起居等方方面面。
面對西方大眾文化的強勁擴張勢頭,我國一些學者也在保護本民族傳統文化方面大聲疾呼。一種觀點認為: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富國俱樂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只吸納了一個日本,此後,不會再容許有新的尤其是社會制度不同的富國、強國崛起,[2]這些學者的證據是:一些西方人士熱衷於將中國「妖魔化」、還有許多著述,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的《1990年:不戰而勝》、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的《失去控制:21世紀前夕的全球混亂》(中譯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Samuel P. Hn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d Order , 1996, Simon and Schuster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重新考慮世界秩序》(《戰略與管理》1994年第3期)等,其中以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為最有影響。亨廷頓認為在未來的世界中,文明的沖突才是最本質的沖突:「在下個世紀,發生沖突的根本原因將不主要是意識形態因素或經濟因素。人類的最大分歧和沖突的主導因素將是文化方面的差異。文明的沖突將主宰著全球政治。文明之間的差異線將會成為未來的戰線」,「亨廷頓認為,所有的國家都在努力實行現代化,但現代化不等於西方化。未來的沖突很可能是西方對非西方國家的沖突。他特別強調『儒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對於西方的威脅,特別是儒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聯手的可能性。」[2]但是,《全球化陰影下的中國之路》的作者們認為:「在今天的信息時代,儒教文明的文化特性將迅速地消融於西方文明之中。因為這一文化圈中的絕大多數人既沒有保衛自己的文化遺產的熱忱,也沒有抵抗西方文化侵蝕的意圖、意願,無論是中國、日本還是韓國都一樣」、「儒教文明……從來就是一種極為世俗的文明,因此,它和今日的西方文明,特別是美國式大眾文化一拍即合。」〔3〕
過去,以意識形態為主的異質文化不易傳入他國,即使悄悄傳入也不可能得到公開的傳播。今天,西方文化伴隨著生活方式、日用科技、文化娛樂進入別國和民族文化之中,卻很難、也沒有必要都用行政手段加以清除或抗衡。
我國加入WTO以後,西方大眾文化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將繼續保持「出口」多於「進口」的「文化交流順差」狀態,尤其以美國大眾文化為甚。其可能的影響將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方面:
1.對大眾的影響偏重於生活方式、兩性關系、生活科技、教育等方面。具體說來,這種影響表現於:
衣食住行方面的進一步西化:穿著方面,西方人能穿、敢穿的,中國人尤其是女性也能穿、敢穿;飲食方面,肯德基、麥當勞等美式快餐正在向我國地區級城市挺進,在大城市可能還會引發一場用餐革命――上班族不再在家中做飯;更加傾向於舒適寬敞、小區環境綠化美化;將會有更多的人購買私家汽車。在涉及到「性」的方面,一部分「小資」或「大資」找情人、養「二奶」早已不是新聞,大中城市離婚率居高不下,「無感情婚姻」、「第三次性革命」等社會問題初露端倪,愛滋病、性病患者正在不斷增加,中學生甚至小學生早戀、網戀令人吃驚,還有的地方出現了「當街裸舞」、「裸奔」、「脫衣舞」等現象。
生活科技方面:這方面的影響往往是最大和最快的,國外先進的民用科技產品將通過各種渠道迅速傳入我國、首先是城市,這些科技、產品以傳播工具、生活用品為代表。外國汽車、電腦、軟體、通訊器材、化妝美容健身、食品科技、電視機等首當其沖。
教育方面:主要表現為出國留學熱。現在在一些大城市已經出現了有人甚至送孩子出國讀小學的情況。《中國政協報》2002年8月有一篇文章以《北大清華到底在為誰培養人才》為題,把批評的矛頭直指北大、清華,文章認為:國家近年分別撥給8億巨資扶持的這兩所著名大學,每年竟有70%―80%的畢業生到國外留學,相當多的學生不再歸來,有的是整班出國、整班不歸。
2.對我國大眾傳媒的影響:除了主流傳媒以外,我國大眾傳媒會進一步在通俗化、大眾化的道路上繼續前行,雖然不可能出現赫斯特、亨利·盧斯那樣的私有傳媒巨子,但參考借鑒美國和西方大眾傳媒的一些策劃經驗、經營經驗,把我們的報刊辦得更有特色、更多地打入國際報刊市場則肯定會成為主流傾向;與此同時,為數不少的的傳媒會更加商業化、世俗化甚至媚俗化。
3.對我國文學藝術領域的影響:近代以來,歐美文學藝術以其不斷創新的形式、表現方式和內在哲學觀念歷來對我國文學藝術有著深遠影響。今天的「零度寫作」、「語言實驗」、「美女寫作」、「身體寫作」、「行為藝術」、「裝置藝術」等等就是明顯的現象。至於流行音樂、歌曲、「蹦迪」就更是迅速普及了。一方面,是我們自己的傳統藝術的萎縮,許多民間藝術形式在不斷地在民間枯萎或消亡,迫使我們不得不發動專業文化人來進行「無形文化遺產保護」;另一方面,從歐美傳入的藝術卻日新月異、品種繁多。這不得不使人深思:我們的大眾文化已經不適應當代大眾了?它已經成為「小眾文化」(文化人小圈子內的文化)?近年來,隨著兩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大爆冷門,我國相當多的作家、理論家已經發出「不要理睬諾獎」的吶喊,意識到了諾獎評獎中的文化差異與文化歧視,中國與文學諾獎遠隔萬里,這只是東西方文化差異中的一個顯例罷了,也給那些「不為當下中國人寫作、只為諾貝爾獎寫作」的「外星人」們一記當頭棒喝。
主流文化的引導、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潛在影響
執政黨和政府倡導的文化當然是世界各國的主流文化,它必然以保持本國、本民族的特色為根本目標。而這種倡導的強弱又以綜合國力的強弱為旨歸。新時期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不斷增強,在世界上的聲譽也日益提高,思想界和文化藝術界對本民族文化進行了不懈的探索,經過比較曲折的歷程,逐步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的主流文化。
新時期中國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徵是團結各族人民為實現「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目標而努力,努力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提高國際聲望,加強對大眾利益與幸福的人文關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總的一句話,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根本目標。與此目標相違背的文化,都在批評與遏制之列。由於國力的增強、大眾對主流文化的認同,使得執政黨與政府有力量、有條件大力提倡這樣的主流文化。最近幾年,《大法官》、《天平》、《黑洞》、《生死抉擇》、《大雪無痕》等小說、電影受到廣泛歡迎,說明主流文化的建設正在加強。與此同時,由於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順利,對非破壞性的非主流文化的寬容度也在增加,以武俠、言情、戲說歷史為代表的非主流文學發展勢頭也十分強勁,新時期文化呈現出一種百花
齊放的狀態。
文化交流與碰撞基本上是按照經濟、科技的強弱來決定其流向和強度。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曾經在不短的一段時期內成為西方傾慕的國家。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曾在其著作中滿懷激情地稱贊中國,德國的歌德也對中國哲學、文學稱頌不已。〔4〕那時的中國,在西方人眼中,是一個人人都彬彬有禮、從皇帝到百姓各安其職、各得其所、物產豐盛的文明國度,這個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神奇的文字、美味的烹調、獨特的文學藝術和極為發達的生活生產技藝;豪華而有些奢侈的絲綢、陶瓷工藝品成了中國的象徵。但鴉片戰爭以後,西方人突然一下子發現了這個神秘國度的種種黑暗和落後,「中華帝國的皇帝專制而橫暴,官員迂腐而貪婪,人民順從而苟活,科技落後而迷信盛行.......」〔5〕從此,中西文化的交流發生了逆向運動,西方文化伴隨著堅船利炮和許多新奇的生活用品和生產工藝而湧入中國,同時也伴隨著新觀念、新科技、尤其是新的政治體制和政治思想一股腦兒地湧入中國。可以說,沒有這種東西方交流方向的痛苦逆轉,就沒有近代中國的諸多變革。
但借鑒西方並不是要全盤西化。在對待東西方文化碰撞的問題上,借用西班牙文學理論家烏納穆諾(Miguel de Unamuno,1864-1936)在其《生命的悲劇意識》一書中的一段話,很能說明這種交流中的障礙之所以產生的原因:「向一個人建議他應當成為其他的某些人,這就好像是向他建議說他應該停止成為他自己。每一個人都必須守護著他個人的人格,而如果他願意改變他的思想與感覺的模式,這也只有當這一項改變能夠進入他精神精神的整合性而包含於他生命的連續之內......一個人可以有巨大的改變,甚至是完全的改變,但是這一項變動必須發生在他個人的連續性之內。」 [6]這段文字談到了問題的核心,即在異質文化的碰撞或交流中,各民族都有堅持自己傳統文化、思維模式(即文中所說的整合性與連續性)的頑強性,丟棄了這個民族之所以是「這一個」民族的一切,即使這個民族還存在,但它的精神、靈魂已經滅亡了。在東西方文化碰撞頻繁的今天,牢記這一點尤其重要。我們的文化肯定會變化,但這種變化不是「化」掉自己,不是融化,而是融合。相信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們會在建設自己的大眾文化方面找到更多的「自我」。
什麼是「大眾」、大眾需要什麼樣的文化?
回答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很困難的事情,因為「大眾」的概念十分復雜、很不確定。今日中國,到底哪些大眾是引導著大眾文化的主體?是為數眾多的農村大眾還是城鎮居民、抑或是知識分子?說實話,大眾文化也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大眾文化的主流,應該可以明確地認為是較有文化的城鎮居民,由於具有一定文化水平、閑暇時間和經濟支付能力,他們是經常消費文化的主體,數量十分可觀。言情、武俠、推理、歷史小說及影視是他們的熱點,新潮概念、中檔商品、新奇事物是他們的首選;在網上聊天的也大都是這一群,晨練劍、晚跳舞的也是他們,他們是農民弟兄很想進城做的那種人,是介乎於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之間的「中間類型」。換句話說,這一群體是文化意義上的城鄉結合部,在新時期中國大眾文化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在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的農村,上了一定年紀的人群比較偏重於傳統文化、民間文化,年輕一代則更傾向於城鎮市民的文化,各年齡段的文化趣味界限比較明顯,但真正有代表性、能體現出農村文化特色的應當算是老一代所喜歡的那些文化,今天我們要盡力搶救和保存的無形文化遺產也主要是這一類文化。它們以民間戲曲、曲藝、歌謠、故事傳說、勤儉、朴實、幽默為特色。但這些文化內容難於傳進現代化的城市,而城市文化則易於傳進農村。
今天我們所說的大眾文化,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城鎮文化、市民文化或准市民文化。市民文化是其典型代表。追求新潮、好奇、比較浮躁、「胃口」常換、內容常新的市民文化確實代表了今日大眾文化的主流。要建構、改造我國的大眾文化,首先要從這一階層入手。這一層次的大眾文化變化最快、內容也十分復雜,可以說它融合了古今中外的文化,是一種「雜拌式文化」,在這種文化之中,既有我國傳統文化的影子,更有當代文化的新內容,也有西方文化的成份。精華與糟粕並存、時新性與傳統性共在。封建文化、現代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時髦文化都有。如今我們的大眾文化大致體現出的就是這樣一種復雜格局。由於市民階層本身結構復雜,大眾文化也呈現出十分復雜的形貌。大眾文化是文化的半原始狀態和基礎,我們很難於規范它。由於它不一定都有固定的內容和形式,也不一定都有穩定的傳播媒介和傳播場所,不一定有正式的固定的傳播者,所以它零散、流動性強、層次水平不統一,但它鮮活自在,能比較真實地反映大眾的文化狀況和社會心理狀況,所以歷來受到高度的重視――早在周王朝時期,朝廷就專門設有采風官員負責搜集民間文化。
大眾需要什麼樣的文化呢?一般而言,以市民階層為代表的大眾需要能增長見識、了解社會動向的文化,還需要能提供休閑、娛樂和精神刺激的文化。具體而言,這種文化包括經濟動態、官方新聞、民間小道消息、精英或非精英文藝、生活知識與信息、街談巷議、商業信息等等。其中,引人注目的一個現象,是大眾對接收到的官方消息、精英文化信息都要按自己的理解程度、理解方式進行「改造」,創造出新的、既非原有狀態又非全新狀態的東西。在某些時候,尤其是在市場利益的驅動下,這種「改造」可能迫使傳播者去適應大眾的口味,以保持傳媒的生存與發展,這就帶來一些常見的問題,如媚俗、低級趣味、粗製濫造等等。這需要用文化道德和相關的法規來規范,尤其是要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加強對市民大眾的教育、重視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經過二十多年的文化普及,市民大眾的文化基礎已經有了很大改觀,現在應該是狠抓提高的時候了。我們的大眾文化不能老是平面、橫向擴展(有的已經「擴展」到了翻秘史、黑幕、死角的程度),更需要提升文化的品位、重視質量。
大眾傳媒的運作對大眾文化的影響
無疑,大眾傳媒在管理、傳播方式和技術上如何運作,對大眾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經過二十多年改革和新傳播技術革命的洗禮,我國傳媒積累了十分豐富的傳播經驗,主要表現在傳播體制、觀念和技術的改革改進方面。限於篇幅,此不贅述。在以網路為代表的傳播技術的推動下,大眾傳播的速度和信息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進一步加快了大眾接受信息的個性化程度。嚴格地講,真正的大眾文化在很大意義上已不復存在,「小眾文化」與「小眾傳播」大有取而代之的趨勢。這對於那些一味追求轟動效應的大眾傳媒來說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當然,在世界、國家和本地區有重大事件時,大眾文化和大眾輿論還是有著許多「共名」狀態;但在平時,傳統意義上的大眾文化確實消減了許多「大眾性」。
大眾傳媒對於形成大眾對文化的關注有著極為重要和明顯的作用,許多文化風尚都是大眾傳媒首倡並成型的。雖然個別受者可以有他自己的種種個性,但在總體趨勢上,大眾傳媒畢竟有著不可抵禦的影響。越是比較簡單、單純、明白的東西,大眾傳媒就越是容易在短期內營造出一種共同話題、然後又匆匆向前趕路。大眾與大眾傳媒互相推動、互相吸引,共同營造著一個又一個新話題,使我們這個當代社會總是處在一種天天有新話題的狀態下。這好比經商,人流量越大,潛在的購買者就越多,大眾傳媒正是處在這樣一種優越的位置上。大眾傳媒是在文化和輿論的「鬧市中心」進行傳播的利器。
具體到傳播運作方式、方法,我們的傳媒改變了過去被動等待新聞的局面,「新聞策劃」與「策劃新聞」就是新時期出現的新聞采寫新動向;在新聞傳播、文化信息傳播方面由於加大了對現代化傳播手段的運用,傳播速度飛速加快,傳播量急劇增加,特別是網路信息的滾動式傳播和板塊式集成手段、受眾在網上的即時互動傳播非其它傳媒可比。今後,真正的大眾化傳媒就是這種既能讓每個人感到得心應手、又能同時讓千千萬萬人滿意的傳媒,這非網際網路莫屬。在網路的天地中,編輯的功能進一步退化,版主只能管好屬於自己製作並發布的那些內容,在網民發貼子、發電子郵件方面只能要求網民遵守國家的基本法規和網路道德規范,進一步加大網路法規的宣傳與執行力度來實施對網路的宏觀管理,而難於進行微觀管理。在此情況下,網路信息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也會帶來泥沙俱下的狀況,可以說,網路是一個真正的人流滾滾、車水馬龍的「信息鬧市」――而這正是大眾文化的本來形貌。
現在,大眾傳媒在傳播方式上也存在一些不那麼理想的情況,最大的缺陷是「炒作」。炒作使傳媒失去個性,失去獨具隻眼的敏銳,失去引領社會的功能,同時降低了傳媒的文化水準。我們一直大力提倡政治家辦報,現在,還要再加上一條:在提倡政治家辦傳媒的同時,提倡專家――大眾文化領域的專家辦報辦刊辦網站,提高傳播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傳媒在「追星熱」、「娛樂新聞」和「有償新聞」方面應該降降溫了,不要為了經濟效益而犧牲文化水準。
綜上所述,我國現時期大眾文化主要受著上述五種合力的影響,這五種合力的此消彼長,決定著我們新時期大眾文化的主要形貌,它涉及到世界文化傳播、碰撞格局,還涉及到國際關系、民族文化--心理結構、哲學、文學、經濟等方方面面,在這些方面,都需要我們作長期的不懈的努力探索。
C. 你認為大學生流行文化的定義是什麼 你眼中的大學生流行文化是什麼
大學生流行文化的定義就是將校園與市場相結合的文化元素,大學生流行文化的取向主要就在於流行,時尚,青春,富有時代感!
D. 有人認為:大眾文化才是人民群眾真正需要的文化產品,你怎麼看
中國的大眾文化崛起於20世紀後半葉。它伴隨著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而覺醒,植根於市場經濟的沃土而成長,在短短的不到20年的時間里,便迅速壯大為與來自官方的主流文化、來自學界的精英文化並駕齊驅、三足鼎立的社會主幹性文化形態。它的發展壯大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文化的傳統格局,積極影響了國民人格塑造和社會發展面貌,但也引發了多重社會效應和多種不同的評價和議論,這促使人們不得不去思考它的價值、效應及其發展控制問題。
我們今天所說的大眾文化是一個特定范疇,它主要是指興起於當代都市的,與當代大工業密切相關的,以全球化的現代傳媒(特別是電子傳媒)為介質大批量生產的當代文化形態,是處於消費時代或准消費時代的,由消費意識形態來籌劃、引導大眾的,採取時尚化運作方式的當代文化消費形態。它是現代工業和市場經濟充分發展後的產物。是當代大眾大規模地共同參與的當代社會文化公共空間或公共領域,是有史以來人類廣泛參與的,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化事件。
大眾文化的界定, 有這樣幾層含義: 一是大眾文化是在工業社會隨著文化進入工業生產和市場商品領域而產生的新的文化現象, 帶有濃厚的商業色彩。二是大眾文化以大眾傳播媒介為文化傳播形式,以現代技術手段為文化生產形式, 因此能夠成為被大眾廣為使用的文化消費形式, 大眾文化要按照市場規律去運作。三是大眾文化以現代都市大眾為主要受眾, 大眾文化成為現代都市大眾普遍的消費品。它與以往的革命大眾文化和民間的通俗文化既有聯系, 但又有很大的區別。大眾文化的出現改變了當代社會審美風尚的基本格局。
E. 談談你對電視文化消費性與大眾性的理解
城市化是從傳統的鄉土社會向現代的城市社會轉變的過程。由於傳統的文化土壤變化了,文化的變遷在所難免。一個主要的表現,就是大眾文化的出現。
首先,大眾文化是現代都市消費性文化。按照滕尼斯、韋伯等的區分,城市是一個工具性的社會,建立在市場交換的基礎上。在這種土壤下,更適應市場,符合商業操作的大眾文化的出現是順理成章。
其次,城市化進程使得人們脫離了鄉土,時間和空間被「虛空化」和抽象化,形成了流動性強的大眾群體。這樣的人群對文化的態度或多或少都傾向於消費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漸疏離,總體上看,我與你沒有什麼區別,文化上大家幾乎都是平均數。加之快節奏的環境下,通俗的才能夠被迅速接受,進而引發狂歡,引發大眾的短期愉悅。人群心理心態的變化也影響了對文化的偏好。
最後,當前市場化的浪潮下,文化要生存,必須藉助城市商業機制,藉助大眾傳媒,尤其是藉助市場,轉化為大眾文化。
以上是部分看法,這一話題涉及文化學、傳媒和社會學的各種流派解讀,可以進一步探討。部分內容參考自陳立旭的文章。。。
F. 大眾化是什麼意思
大眾化 [dà zhòng huà]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人們中普遍的現象或事物稱為大眾化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普通化
反義詞
窄眾化
G. 你是如何看待大眾文化中的「偽個性」
我認為大眾文化中的「偽個性」是一種刻意追求標新立異的行為,自己沒有一個獨立的主觀意識,想要追求個性,卻盲目跟風,不值得我們學習。
H. 對於流行文化,你願意深刻地了解它嗎
流行文化也可以稱之為快餐文化,娛樂與競爭消費性很強。隨著時間的推移,能被一代人留下念憶的文化就成為了經典。也就是說,一切經典的前身,必然曾經流行過。而主流文化涉及了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往往是有政府主導,民間響應與呼應,最終形成為一種「約定成俗」的觀念或思維方式。流行文化肯定不是主流文化,它像一陣旋風,刮過去,就會換下一個流行。當然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流行文化,有時候它會對主流文化有促進作用,有時候作用不大,流行就一陣,像有些流行歌曲就是這樣。
I. 關於流行文化,你有什麼想說的
其實關於流行文化的討論在我們的身邊是經常在發生的,對此,我的看法是流行文化當然是有利有弊,畢竟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對於流行文化我們應該抱有怎樣的態度吧!
其次流行文化不單指的是靜態意義上的文化作品,同時也是包括作品在內的整個消費行為和過程,流行文化對於現代社會來說,是由一些文化產業製作的,供公眾消費,以此來獲取商業目的,流行文化存在的意義也就在於此處,因此流行文化與傳統的內涵其實也有著本質的區別。就比如麥克唐納在「流行文化理論」中提到的,流行文化是由商人們僱傭技術人員編造出來的,它的聽眾都是被動的消費者,聽眾的參與許可權僅限於買與賣之間。
J. 小學童年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童年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為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喪父,隨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艱苦命運的開始。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掌管著家裡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時常因為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常為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泄。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之後,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為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著。
再看看現在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廖沙卻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挨打、受欺辱。悲慘的一幕又一幕,讓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們生活俄國沙皇時期又會怎麼樣?會認為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嗎?
時代在不斷進步,但人們卻越發變得懦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退縮、逃避或者走捷徑。屠格涅夫說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須有所付出,才會長久,有所爭取,才會得到。
生命匆匆的交錯,它再短我也盛開過。生命如此的美好,有些苦一定要經歷過。
在陽光的照耀下,我讀完了這本厚厚的《童年》,心裡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慚愧與懊悔,想到自己與高爾基生活得巨大懸殊。
四歲喪父,跟隨慈祥的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家中。在那裡,他認識了許多東西,也看清了許多東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粗野的兩位舅舅;朴實的朋友「小茨岡」;吝嗇、小氣、貪婪、專橫、殘暴的外祖父;每一天都生活在殘忍、愚昧、親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和爭吵,從善良與邪-惡之間,阿廖沙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與他相比起來,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幸福的;沒有痛苦與斗爭,一向無憂無慮地生活著。就從這一點上看來我們就與阿廖沙已經有了天壤之別,我們擁有了許多,但是我們還是不知足,只想奢求人世間更好,更多想要的東西。
是啊,我們經常對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用顧著讓父母為自己遮風擋雨,從不用自己獨自在「人間」闖盪。此刻,我們就應悔過以前的奢望,就應不再浪費任何東西,學會珍惜此刻所擁有的一切便足夠了。
從此刻考試,我們要自立起來,遇到困難時別只想著這樣退縮,逃避或走捷徑,就應對自己有信心,人生中總有事或有人會令你痛苦甚至絕望,但我們就應要像一下作者是怎樣樣堅持的。這樣,你就能夠再痛苦中尋找快樂,在絕望中尋找期望。是的,黑暗過去,黎明的曙光總會到來,只要你仍然持續對任何事物都有不滅的信心,懂得珍惜擁有的一切,那麼你的光明必須會到來,因為你懂得珍惜。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不管它是快樂,還是令人厭煩,它都使我們難以忘懷。那麼《童年》故事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又會有怎樣令人感動的童年呢?
讀過《童年》的人都了解,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去世後,隨母親寄主在外公外婆家度過的歲月。
阿廖沙在年幼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這使他感到了孤獨與寂寞,也使人為他悲慘的身世而產生伶愛之情。幸好阿廖沙的外祖母非常疼愛他,同時阿廖沙也親眼目睹了兩個舅舅為了爭奪家產而吵架打架,明爭暗鬥以及在生活瑣事上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早已在他的心靈上留下了記印。
童年是每個人天真活潑的開始。平常的人和事物都會影響到兒童。如果受到了好的影響,那麼會使人一生受用。反之,則會讓人喪失目標、困惑迷惘。這就好像一個人做某一件事情,如果連開頭都把握不好,那麼後面又怎會很好地繼續下去呢?
阿廖沙寄住在外祖母家時又接觸到了一種小市民的社會生活,而這個階層的人的所作所為令人不堪,甚至令人感到厭惡。然而,阿廖沙單純、天真的心靈並未受這些消極態度的同化,始終保持著自己高尚的思想。這種思想貫穿了他的一生,體現了他所有的內在美。阿廖沙的童年就是如此,讓人不由得在同情他的同時產生一種敬佩之情。
童年屬於你,同樣也屬於我。當我們在內心感到空曠時,回想一下童年時代的自己,它會凈化你的靈魂,讓你生出無限感慨。讓我們為自己的童年而喝彩。
《童年》是高爾基所著,它與《在人間》及《我的大學》被人們稱為「自傳體三步曲」。我讀完《童年》,覺得它記載了高爾基鉛一般沉重的往事。
作者阿遼沙的父親染上霍亂而早早過世了,3歲的他和外祖母,外祖父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外祖母是他一生中最珍貴的人,她的愛豐富了作者的心靈,可外祖父脾氣暴躁,這給阿遼沙沉重的打擊。阿遼沙的童年有酸,苦和辣,微微泛著一點甜,可他的母親卻把她兒子的這一點甜一同帶進了墳墓。阿遼沙讀完三年級,就永遠離開了他心愛的學校課堂,不久就走向人間,到人間去謀生。
在這一部《童年》中,故事的情節就是作者生活的真實寫照,書中慈祥的外祖母那豐富,生動,優美的童話故事和民間歌謠使作者聽了大為神往,就激發了他對正義事業的美好希望。
當我讀到這樣一段話的時候,深有感觸:
「我們的生活是令人驚奇的,這不僅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層充滿種種的壞事的土壤是如此富饒和肥沃,而且還因為從這層土壤里仍然勝利地生長出鮮明,健康,富有創造性的東西,生長著善良的人所固有的善良,這些東西喚起我們一種難以摧毀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終將蘇生。」
讀了這樣一段話,開始我還不太理解,後來我才漸漸明白:它是想要告訴我們新的一代是如何堅忍不拔地頑強生長,並且對美好的生活充滿嚮往,把正在沉睡的民眾喚醒。我想這也是高爾基創作這本書的另一個用意吧。
最近,我讀了《童年》這本書的(第二)。高爾基令人憐憫的童年故事,讓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童年》(二)是寫了幼小的高爾基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丑惡,被臭罵、挨打。幸好也有慈祥的外祖母在細心照料他。阿廖沙那幼小的心靈因受到許多許多次沉重打擊而深深震動,我也感到了陣陣悲痛。他的家又舊又爛,小染坊也毀了,家庭環境越來越差;你啊,不管遇到外祖父的毒打,還是遇到家人的笑話,你都勇敢面對。從不軟弱,也不會輕易被人嚇倒……阿廖沙,你比我們堅強一萬倍!
當我寫到這兒,我便想起我的生活:住在大城市裡頭,環境幽雅,房屋整潔、寬敞明亮。擁有豐富的玩具和讀物……並沒有阿廖沙家裡那麼亂;而且,我的生活比他更有趣,在家中不用受毒打,也有同學玩;可以上學,學到更多的知識。阿廖沙也沒有我們這么富有,穿的只是舊衣服!我更想起一些事:周末,我和爸爸媽媽去逛街,眼花繚亂,應有盡有。還去了圖書館借書看,課外讀物真多呢!回到家,能看電視,做作業等。
哎,我多麼幸福啊!我也得努力學習,報答父母對我的期望!不能辜負他們。
阿廖沙的生活並不完美,和我們相比,可真是差十萬(wang)里遠!雖然你的童年沒有其他孩子那樣幸福。但是,你要堅強活下去,長大後,我相信你們家會越來越好的。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童年》,它的作者是著名的前蘇聯作家高爾基。這本書寫的是高爾基的童年生活。
我們的童年是美好的,是快樂的,物質上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但高爾基的童年並不是那麼快樂的,而是悲慘,凄苦的。在這本書中,主人公阿廖沙(高爾基的小名)的父親在他的童年就去世了,而且死的很悲慘,這給阿廖沙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失去了家庭的支柱,只能與母親和外祖母相依為命,後來跟隨外祖母來到外祖父的家裡。但在這,阿廖沙並沒有過上好日子,他在這里看到許多的人性丑惡面,舅父們為爭奪財產而互相反目為仇,愚弄弱者,毒打兒童……。唯一的阿廖沙受到外祖母的同情,外祖母經常給阿廖沙講許多好聽的故事,阿廖沙受到外祖母所講述故事的熏陶,健康地成長,不像他的舅父們一樣。
阿廖沙從小就喜歡讀書,他渴望讀書、拚命讀書的精神使人感動,但他也為這吃了不少的苦頭,因為經常受到屈辱、欺凌而落淚。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依然堅持讀書。與貧苦大眾接觸,深入社會,如飢似渴地從書籍中吸取知識養料使他真正成長起來,並最終成為一位偉大的文學大師。
從這本書中我覺得高爾基小時侯對小市民惡習的痛恨,對自由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嚮往,才會使他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美好,和高爾基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我覺得我們的生活比高爾基幸福,那麼我們就一定會擁有一個比高爾基更美好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工作吧!
從前,我以為童年就是這樣,幸福、快樂、美好的。但是,我發現高爾基的童年並不是我想像中的那樣美好,甚至還有點恐怖。
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3歲喪父,11歲便進入了社會,開始自己謀生,11歲!一個少年!阿廖沙失去了親愛的父親,也很貧窮,母親無法把他照顧好。
阿廖沙的外祖母是一個樂觀、爽朗、善良的人。而他的外祖父則是一個吝嗇、暴躁、殘忍,動不動就暴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的人。有一次竟然把阿廖沙打得昏了過去,後來又大病一場。而外祖母愛所有的人,她心甘情願,把生活中的一切壓力都承擔下來而毫無怨言。我認為外祖父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說教阿廖沙識字的時候,生病的時候,但大多數都體現的是殘忍、暴躁的性格。
然而高爾基頑強地堅持了下來,這樣的環境下高爾基撐了下來,如果是我早就大哭一場了。我真佩服他。他比我還小就經歷了如此「惡劣的環境」,我這么大了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和他童年相比真是慚愧,感覺自己太不懂事了。
我翻看第二遍的時候才讓我意識到高爾基寫童年的悲慘經歷,目的不是為了向人顯示,他是多麼值得同情與可憐,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回憶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的童年的親身經歷,告訴讀者,無論環境多麼惡劣,生活多麼艱難,總有一些善良美好的心,只要懷著一顆向上的心,在齷齪的環境下也能培養出健康、正直的心靈。
按理說,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應該是幸福的、快樂的、無憂的、享受著無私的母愛和父愛,然後開心地一天天成長。可是,你可曾知道,高爾基的童年竟是如此的短暫,如此的痛苦。
高爾基四歲喪父,十歲喪母,外婆是他最愛的人。高爾基的外公吝嗇貪婪甚至連家人也不放過,然而他卻有著如童話般的身世。想到這里,我也不禁心頭一顫:「高爾基從小沒有父愛與母愛,與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卻又要面對一個那樣的外公,他的童年是多麼缺少愛呀!」然而,當我看到了高爾基生活中曾陪伴過他的小茨岡,格里戈里,「好事情」,彼得大伯,繼父等人,突然又覺得他的童年既有令他難過的事情,也有給予他短暫快樂的人。而與我的童年相比,卻依舊是相差甚遠。
在外祖父家裡,小高爾基目睹了家人之間的不和與爭斗:兩個舅舅為了外祖父的財產而大打出手;大舅舅闖入酒館將外祖母打傷;外祖父和外祖母的爭吵;繼父對母親大打出手……這一切,都給高爾基的童年留下了很深的陰影。
高爾基的童年是不幸的,因為他本應擁有一個充滿父愛與母愛的童年;同時,他的童年也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那麼多形形色色的事情,使他的心智快速成長。
讀高爾基的《童年》,我的心在顫抖;我和高爾基的所思所想大有不同,我為學習而苦惱,他卻為生計而發愁。
讀《童年》,它激勵著我奮發向前!
最近,我閱讀了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書《童年》,這本書讓我學到了許多,讓我知道了我們要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要好好學習。現在,我就給你們分享一下吧!
這本書主要寫了:阿廖沙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家的事業在不斷地衰落,由於家業不景氣,外祖父變得專橫暴虐。母親婚後的生活是不幸的,她經常挨後父打,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溫暖,在學校也受到歧視,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三年級,就永遠離開了課堂。母親的逝世也讓阿廖沙不得不去人間「謀生」。
整本書都講述著阿廖沙的孤獨,書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審視世界以及人生,展示了當時社會腐敗的過程。
高爾基的童年生活是黑色的,裡面充滿了怨恨,傷心、痛苦。高爾基是不幸的,他有著優異的成績,本該開開心心地讀著書,他為了生活只得放棄學業,去養活自己。相反。我的童年是五顏六色,多姿多彩的,我很幸福,有爸爸寵,有媽媽寵,有爺爺寵,有奶奶寵。在學校有老師的耐心教導,有朋友的真誠友誼,每天無所事事,無憂無慮。而高爾基呢?每天都有人侮辱他,傷害他,他幾乎沒有一天能過得安寧,但他沒有放棄生活,努力著,成為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們跟阿廖沙的童年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是幸福的,但我們不懂得珍惜,把一切幸福都看作不足為奇,理所當然的。
我們的童年沒有苦難,但我們也要做個樂觀、堅強的人。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這個月,我又犯了「書癮」。拉著媽媽去書城,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童年》。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為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喪父,隨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艱苦命運的開始。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掌管著家裡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時常因為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常為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泄。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看到這里,我非常愧疚,讓我想起了以前每天都嬌生慣養的情景。小時候每天在家裡都是「小皇帝」。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著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著你品嘗;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每天吃的好住的好,還有真么好的學習條件,可高爾基卻每天被外祖父打。
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主要表述「童年」這個概念的起源;具體地說,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後卻發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它們各自的傳播條件是什麼。而第二部分作者則將我們置身於現代時空,企圖揭示從谷登堡(Gutenberg)的印刷世界轉換到塞繆爾?莫爾斯(Samuel Morse)的電報密碼世界,這個過程使童年作為一個社會結構已經難以為繼,並且實際上已經沒有意義。
這本書寫得很通俗,作者在書中回顧了童年產生的歷史,童年的發展和命運,最後揭示出這樣的一個事實:童年在消逝。不是生理上童年的消逝,而是概念的消逝。
書中舉出了很多例子,說明了印刷術、書籍和電視對童年所起的影響和作用。而電視,是使童年消逝的主要因素之一,電視是人發明的,發明的當初並沒有預料到它所帶來的影響。電視使孩子成人化,也使成人孩子化。在現在看來,這一現象似乎更明顯。
而書中所顯示的媒體對時代對兒童的限制和影響,對後現代文化進行了剖析和批判,在喧囂的消費時代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
在大眾文化的批發復制鏈條上,兒童是被忽略的一環。大眾文化是拒絕啟蒙、消解啟蒙、對抗啟蒙的文化。
所以我們我能有什麼方法能讓童年不消失呢?
答案就去慢慢的尋找去吧!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使人充實,讀書使人進步。
近幾天,我讀了《童年》一書,這是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之一。這其實是高爾基先生真實的童年生活。
這本書中的主人公阿廖沙過著悲慘的生活,幼年喪父,青年喪母,母親健全的時候,他也只能和外祖母和兩個殘暴的舅舅生活在一起。他的母親已完全沉浸在喪夫的痛苦中了。
書中塑造了許多鮮明的人物:自私的外公,殘暴野蠻的舅舅,慈祥的外婆,善良的小茨岡,勇於探索的「好事兒」……還有那一群和阿廖沙游戲的小夥伴。
他們,給阿廖沙留下了非凡的童年,並為阿廖沙的成長大下了堅實的基礎。
書中最後以外祖父讓阿廖沙到「人間」闖盪結束,並為《在人間》埋下伏筆,做好鋪墊。
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我從阿廖沙的身上聯想到我身上的一些事情。
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衣服幾乎沒洗過,地也不掃不拖,還向父母要這要那,不知珍惜,而父母總是順著我,我還不知滿足。
誒呀!我現在想想這些事,總是覺得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父母為我花的那些錢,自己就是一個壞孩子。
後來,我想了想,一個人的過錯並算不了什麼,重要的是要改正錯誤,不能一錯再錯。孔子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因此,只要我改正錯誤,就不負我這一番想法。
從今開始,我一改常態,衣服自己洗,請做家務,做一個讓父母高興的好孩子。
書香給我豐厚的知識,書香給我深遠的思緒,書香給我溫暖的心態,書香給我優雅豁達的氣質。
讀書使我改邪歸正,棄暗從明,變得有責任,有夢想,孝敬父母,我再也不自私自利了。
同學們,這就是讀書的好處,讓我們讀書吧!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為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受盡了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喪父,隨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這一切是主人公阿廖沙艱苦命運地獄。外祖父掌管家裡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的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阿廖沙時常因為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常為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泄。這一要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之後,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過來了。因為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做斗爭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著。
而現在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廖沙卻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挨打、受欺辱。悲慘的一幕又一幕,讓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們生活在俄國沙皇時期又會怎麼樣?會認為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
時代在不斷進步,但人們卻越發變得懦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退縮、逃避或者走捷徑。屠格濕夫說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須有所付出,才會長久,有所爭取,才會得到。
我看完了高爾基寫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在人間》這一章後,非常深切的感到高爾基的童年是那麼的不幸。
那是在高爾基十一歲的時候,他的母親不幸去世,而外祖父也在家道中落。他無法再繼續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便走入社會,獨立謀生。他先後在鞋店、聖像坊當過學徒,也在繪圖師家、輪船上做過雜工,飽嘗了人世間的痛苦。當高爾基在輪船上當洗碗工時,終於結識了正直的廚斯穆雷,並在他的幫助下開始讀書。此後,在善良的裁縫妻子,美麗的「瑪爾戈皇後」的幫助下,在書籍的幫助下,小高爾基在書籍的海洋里越游越暢。正是這些書籍,開拓了他的眼界,激發了他對正義與真理追求的決心。於是,在五年以後,高爾基懷著進大學的希望去了喀山。
高爾基小時候,連學習的機會都沒。有一次,他好不容易得到了一次學習畫圖的機會,結果老主婦用可怕的暴力制止了他。於是,在高爾基的生活中,每天就只有幹活,因為只有幹活,才能吃飽飯。哪像我們現在,有時候坐在寬敞明亮的的教室里還要抱怨,抱怨老師拖堂、作業留多了等等,拿我們的生活與高爾基小時候相比,我們又有什麼話好說呢?我們現在衣食無憂,娛樂產品一大堆,還時不時的抱怨,抱怨這個菜不好吃、那個菜不好吃,拿我們的生活與高爾基小時候相比,我們又有什麼話好說呢?所以,好好珍惜現在美好的童年時光吧!
童年是五彩繽紛的,童年是絢麗多姿的,童年是一個百花齊放、鶯歌燕舞的季節。所以我們要珍惜童年,讓它變得充實起來,讓它變得更有意義,讓它變成一個美麗的世界。我們的童年時多麼美好,但前蘇聯著名文學家高爾基的童年卻是痛苦地。
這本書主要講了:阿廖沙在他三歲時就喪失父親,從此失去了父愛就跟著母親和外婆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家開了一個小染房。從此,他的黑暗生活就此開始。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經常打外婆和他,是他幼小的心靈走向了陰影。我一直以為他的外祖父不慈祥,很兇狠。但是外祖父也有慈祥的一面,比如書上的一段話:外公那端正瘦小的身體輕貼我,他開始講自己童年的生活,他的話語沉重,滔滔不絕。他講著講著,在我眼裡形象高大起來,這個乾瘦的老頭忽然成了大力士,他獨自一人拖著一條巨大的灰船逆流而上。他一直講到天黑。自從我讀完這句話後,我才知道外公並不兇狠,也並不可怕。
讀完了這本書,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當年的高爾基已經走上了獨自生活的道路時,但在我們這個年齡時,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依賴著自己的母親、父親。在父母心中,我們是他們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它們事事唯護我們,為我們排憂解難。讀了這本書我們是應該反思一下了。
所以我們要珍惜童年,不讓他白白流失,在生活、學習中多思考,有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