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吳氏文化包含什麼

吳氏文化包含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24 03:28:13

⑴ 吳姓的起源和歷史是什麼

起源:

源於姜姓,早在黃帝之前,有一個屬於姜姓的部落,這個部落以騶虞為圖騰。上古時,虞和吳同音,後來轉為諧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戰國時期,虞、吳才開始區別。所以這支部落把圖騰解釋為吳,把吳作為部落的名字。吳部落勇敢剽悍,善於狩獵,首領叫吳權,是炎帝的大臣。吳部落在姜水(今陝西隴縣隴山東)活動,他們居住的地方叫吳山。

吳權的後裔中有個叫吳樞的女子,嫁給有熊部落的少典,生了個兒子,就是後來的黃帝。夏朝時,吳部落遷徙到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夏王少康時期,吳部落有個人叫吳賀,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後羿比射。這個姜姓吳部落的人,後來就以吳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

歷史:

公元前473年吳國滅亡,吳姓子孫不僅在祖國內陸遷徙,還遠播國外。早期吳姓主要遷往鄰國越南、日本、朝鮮,後來又陸續遷往南洋諸島繁衍生息。吳國王室的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漢、魏至隋唐時,日本吳人懷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陸王朝,並鄭重表明: 日本王室是吳太伯的後裔。

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吳姓大約有17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2%,排在王、李、張、趙、劉、陳、楊7大姓之後,為宋朝第8大姓。吳姓第1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吳姓總人口的13%,占江西總人口的2.8%。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吳姓大約有23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5%,為明朝第7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吳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600年中吳姓人口總增加率為35%,凈增加了60萬。

根據2006年《中國姓氏·三百大姓》結果,當代吳姓的人口2400多萬,為全國第十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92%。根據2018年公安部統計,吳姓排第9,約有2780萬人。

⑵ 吳姓起源

吳姓
尋根溯祖
1、上古時已有吳姓。一是舜的後代有封在虞的,因"虞"與"吳"音相近,故舜後有吳姓。一是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後亦有吳氏。一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後有吳姓。
2、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後裔。商時,黃帝的12世孫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幹,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時,有聖瑞出現,所以太王就屬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兒子太伯和二兒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傳位給季歷,再傳位給姬昌,就決定自動讓賢,便一起南下荊蠻(周人敵視楚國的稱呼)。太伯和仲雍給當時比較落後的江南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被當地土著推舉為君長,號稱句吳。太伯死後,由仲雍繼位。周武王(姬昌為文王,其子姬發為武王)滅商後,仲雍的3世孫周章為諸侯,國號改稱吳,並追封太伯為吳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孫壽夢稱王,建都今江蘇吳縣。壽夢的第四子季札本該繼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為生。此後吳王壽夢的後裔分為兩支:一支在政治上發展,出現了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等著名國君;另一支則是季札及其後裔獨立發展,人丁繁衍眾多,構成了當今吳姓的絕大部分。吳國被越國所滅後,其子孫便以國為氏,稱吳氏。
3、出自古帝顓頊時期吳權之後裔。據有關資料所載,相傳為上古顓頊帝(高陽氏)時吳權的後代。
4、夏代國王少康時有吳賀,其後為吳氏。
5、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合,產生吳姓。錫伯族、柯爾克孜族、朝鮮族、赫哲族等均有為吳姓者。

得姓始祖
泰伯。三千多年前,陝西岐山一帶,有一周族部落,首領被稱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季歷的兒子昌聰明早慧,深受太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於昌,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於長子,太王因此鬱郁寡歡。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遂改國號為吳。春秋時期,吳國被越國所滅,其王族支庶子孫不忘亡國之恨,便以國名「吳」為姓,泰伯也就成為了吳姓的得姓始祖。
更多http://bk..com/view/45245.htm

參考資料:http://bk..com/view/45245.htm

⑶ 吳姓的傳統文化

四言通用宗祠楹聯世家第一
至德讓三 全聯典自春秋吳泰伯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長子,讓位於弟季歷及季歷子昌(文王)。孔子稱其有「至德」,《史記》列為世家第一延陵世澤
梅里家聲 全聯典自春秋·吳公子季札,封於延陵(今江蘇省武進)稱「延陵季子」。泰伯讓位而避於吳,住今江蘇省無錫梅里延陵望族
廷尉名官 上聯典出春秋·吳季札。下聯典出西漢·吳公,文帝時為河南太守,征為廷尉。嘗薦賈誼於文帝,文帝召賈誼為博士治平稱最
明體達用 上聯典自西漢·吳公,公正廉明,治平為天下第一。下聯典自清·吳廷棟治學以明體達用為主治平稱最
讓德留芳 上聯典指西漢吳公。下聯典指吳氏的來歷宮女列陣
簫鸞成仙 上聯典出春秋·孫武以《兵法》教吳王宮女列戰陣以顯治軍之能。下聯典出唐·文簫與仙女吳彩鸞結為夫婦,雙雙成仙而去清操絕俗
畫聖留名 上聯典出西晉·吳隱之任職各地,均著清操。下聯典出唐·吳道子為著名畫家,世人譽為「畫聖」鷹揚虎視
劍氣玉光 上聯典自三國·吳質,曹操贊其「鷹揚其體,虎視鳳觀」。下聯典自明·吳伯宗,人稱「玉光劍氣,殆不可掩」五言通用宗祠楹聯八閩孝子裔
三讓帝王家 典用台灣省台南市吳氏大宗祠聯六言通用宗祠楹聯三讓兩家天下
一劍萬世千秋 上聯典出《史記·吳太伯世家:「孔子言:『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下聯典用季札掛劍徐君之墓樹的典故孫子能教宮女
文簫幸遇仙姝 上聯黃指春秋吳王闔閭用孫武操練宮女事,下聯典指唐·吳彩鸞遇書生文簫事七言通用宗祠楹聯渤海家風千古興延陵世澤萬載隆 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吳氏宗祠聯。全聯典指春秋吳·季札。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稱公子札,是一位與江陰歷史淵源有關的古代賢人百年丕振延陵緒三讓猶存泰伯心 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吳氏宗祠聯。全聯典指春秋吳·泰伯。權威姓氏著作《元和姓纂》雲「周太王子泰伯、鍾雍封吳,子孫以國為氏」(泰伯亦作太伯)樓危明月芭蕉翠水漲白帆楊柳青上聯典指南宋詞人吳文英,工詞。下聯典指明代小說家吳承恩人稱祖師號畫聖我恨王郎曰頻香上聯典出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被譽「畫聖」,民間繪塑藝人奉為「祖師」。下聯典出清代女祠人吳藻,字頻香吏部文章昭日月將軍功業炳山川典用佚名集吳天發碑字帖聯七言以上通用宗祠楹聯秘義煙涵,瑰詞雨散;文章綺合,藻思羅開 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富饒遷石里,派衍東山胄繼縉紳,高出延陵鼎族;政務寬厚,早標太守芳名志異征誅,三讓兩家天下;功同開辟,一抔萬古江南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創業難,守業難,知難不難持議剛方,坐席正講官之體;風裁峻厲,飛帛書御史之名至德啟雲礽,三讓兩家天下;大宗綿雪堰,千秋一脈江南始國憶江蘇,碑前遂得追根志; 遷台榮栗邑,海外還存慕祖心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風,芬流蘭谷;派衍綺里,緬當時儒術,望重草廬渤海延陵分兩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讓傳家,實二千餘年來共稱鼻祖;閩派瓊支聚一堂,歡聯異域,最喜四方觀禮,在數萬幾里外大振家風 以上宗祠楹聯資料來源於:中華萬家姓 全國吳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楊繼盛編纂,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全國吳氏宗支世系圖不分卷,著者待考,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全國吳王壽夢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圖不分卷,吳如勝編纂,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全國吳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吳嗚鳳撰,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吳氏宗譜三十六卷,首兩卷,(民國)吳傳篪等編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蘭蕙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馮墅分宗譜十卷,末一卷,(民國)吳越材等纂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宗譜二十四卷,著者待考,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詒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世譜三十卷,首一卷,(民國)吳治埔主修、吳治鳩編纂,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讓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宗譜續刻十卷,末一卷,(民國)吳莘耕纂輯,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賀宗譜五十二卷,(民國)吳人鏡七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歷代及德慶廣公派下遷西族譜一卷,(民國)吳冠凡編修,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轂城縣圖書館。
湖南省
渤海吳姓湖南醴陵分支字派為:(21世紀以來已到了「定」字輩)
廉讓開祥遠,友恭發慶長,亨嘉逢康泰,運會際明昌。
傳家宜忠厚,立品尚端方,自從名永定,勛業振綱常。
繼先貴務本,耀祖重安邦,循法顯道哲,守信添誼良。
華藻蘊繁士,英才紹宗光,言功建樹偉,奇志賢聲揚。
湘中吳姓自宋代(1260年)由木兜公攜族弟木裕公由贛遷湘,木字派至興字派均同,興字派以下各宗自修族譜,自立字派。新化縣分支字派為:(21世紀以來已到了「成」字輩,泰伯第103世)
紹式成添共景木;學啟齊家助國興;文懷達;
耀德永以守;駿甸自振上;開基崇厚貽;謀永繼名成;
篤生逢泰運;綉錦茂芳春;仰源追祖德;敦本樹先聲;
治際昇平會;恩敷億兆寧;清芬存禮讓;南楚育奇英。
安徽桐城、樅陽
高甸吳:
分為保慶和榮華兩股。 保慶股的祠堂是崇本堂,字輩是: 世承宗德,忠厚純良,光崇先志,景運宏昌。(作者吳光祖是20世) 自21世起,兩股同取以下十六字: 宣昭(22世)義問,自求多福,於萬斯年,孝思維則。
2011年高甸吳榮華堂成功修譜,續字輩:
宣昭(22世)義問,自求多福,於萬斯年,孝思維則。鴻學開元,友信長傳。大成懷興,祖澤其綿。
麻溪吳:
詒厥孫謀,聿懷多(22世)福,繩其祖武,永言孝思。
豸嶺吳(馬埠吳):
一正賢學,元世光昌。家法可遵,禮(22世)義文章。昭茲來許,福祿爾康。聿修厥德,長發其祥。安徽桐城、樅陽三支吳姓曾於清末民國時期相繼修譜,其字輩四字一句均一字不差地取自詩經《大雅》之《文王之什》中的詞句。
貴州省
貴州畢節大方吳姓良弼—公榮枝字派為:良公番曰有,威作學國耀,尚善紹枝芳,世永賢儒起,
曾元培德昌 ,建政修齊道,崇文立本昂,育材承聖訓,禮義廣宣揚,恩周思顯祖,明哲以書香,克孝傳家久,寬厚惠澤長,年同堯舜時,應守可為綱,中心觀必大,延齡益壽康,泰基謙山讓,秦晉漢豫章,亮寅丕振寧,南華慶錦堂,雲礽著績偉,金鸞來鳳翔,居庭松翠照,蓂秀繼輝煌......
貴州正安吳姓字派為:世傳萬古,嚴漢承宗,太廷忠興,典型的有正安縣市坪鄉刀塘苗寨4000餘人,全部為苗族吳姓。
貴州省都勻市基場鄉山西移居部分字輩:順啟富發祥,文龍邦永進,得賢千萬寶
四川省
川西都江堰(灌縣)吳家大冬水吳氏家族世系排行:「春仁啟碧玉,泗天作俊佳,守太宏先治,肇懋方明昌。金光照江海,鵬征星宇開,福利壽喜旺,榮華富貴祥。」
四川都江堰大觀、街子交界處沒頭河吳氏一脈世系排行:(九十一世起:)來元應芳升,伯肇永維興,國家光玉(裕)澤,文士慶庭登。
廣東省
潮州府潮陽縣賀隴(河隴)吳氏(十七世起):......文、克、至、盛、承、先、恢、統......
廣東省葫峰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立定揚明聖、家聲克振興、繼承榮耀祖、奕世顯朝廷、宏開善述作、衍慶展文英、應樹鴻偉志、永期更日新、愛國忠良勇、安幫賢豪卿、成名標史冊、晉祿正廉清、讓德崇先烈、友遜紹綸珍、禮儀相傳習、信義乃本根、敦宗舉孝道、和睦發祥禎、謙光能受益、修齊典模稱、萬年懷同緒、億兆享平升。
廣東省普寧市船埔鎮種德堂吳氏字輩(當地第七世起排):敦宗正穆,俊秀用章,紀常名鼎,奕季聯芳。
2001年續排增十六字輩:毓仁貽衍,德讓智傅,冠翰崇沛,宏振光華。其中「用」字輩相當於全國吳氏第101
代。
河南省
河南省商城縣一支家譜字派(一百零一世起):
聞學傳宗,忠孝允從。世承先志,家慶國封。德為仁積,道以義隆。貽謀祖澤,紹業天功。長開佑啟,遠裕寬宏。迎祥保太,本懋枝榮。芳名百代,光耀大同。顯揚輝蔭,景際雲龍。良善登科第,英才著玉京。聖賢帛統緒,倫紀守和平。克信詩書禮,源尋雅頌聲。延陵陪宇宙,渤海滿懷瀛。
江蘇省
邳州吳姓,明洪武年間,先祖官居古下邳,分傳四支:掌祖支、秀祖支、回祖支、貴祖支。
邳城吳氏,117世起四支統一字排:
仁愛忠孝嗣續長,鼎盛昌隆煜華章,法治國泰呈祥瑞,清正廉明民富康。
其它
吳氏思源堂一支字輩:「國士登來世文章啟今時德原澤宜遠材高功應奇英倫光前列敘余炳忠夷家庭修法則為政樹鴻猷一本樂昌順封賜記岐周」。
吳氏三讓堂一支字輩:「忠厚傳家遠行親繼澤長衣冠登相位黼黻發榮光」。
吳氏一支字輩:「傅經立大本翼德守朝儀光裕宜師厚承先慶履綏」。
吳氏三在堂一支字輩:乾坤多清淑、鍾毓挺英奇、崇仁敦善本、秉義啟宏基、榮先綿厚澤、濟世應昌期、傳之億萬載、統緒昭創垂。
乾派:「宗伯文仲起汝邦大德與祈天錫瑞裔耀裕慶家聲秉禮遵和睦懷仁啟顯榮同期崇克讓祖□永為程」;
坤派:「丹桂碧蘭香秀連清芝芳英貞榮翟淑婉毓琳琅孟傳名訓正湛著今儀良宜室賢相助□成家義有方」;
吳氏一支字輩:「傳經立大本翼德守朝儀光裕宜師厚承先慶履綏」。

⑷ 吳姓的起源

http://ke..com/view/45245.html?wtp=tt

尋根溯祖
[編輯本段]

1、以吳國號為姓,出自姬姓,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後裔。商朝時,黃帝的12世孫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幹,生子姬昌(周文王),姬昌出世時,有聖瑞出現,所以太王就屬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兒子泰伯和二兒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傳位給季歷,再傳位給姬昌,就決定自動讓賢,便一起南下荊蠻(周人敵視楚國的稱呼)。太伯和仲雍給當時比較落後的江南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被當地土著推舉為君長,號稱句吳。泰伯死後,由仲雍繼位。周武王(姬昌為文王,其子姬發為武王)滅商後,仲雍的3世孫周章為諸侯,國號改稱吳,並追封太伯為吳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孫壽夢稱王,建都今江蘇蘇州。壽夢的第四子季札本該繼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為生。此後吳王壽夢的後裔分為兩支:一支在政治上發展,出現了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等著名國君;另一支則是季札及其後裔獨立發展,人丁繁衍眾多,構成了當今吳姓的絕大部分。吳國被越國所滅後,其子孫便以國為姓,稱吳姓。
2、上古時已有吳姓。一是舜的後代有封在虞的,因「虞」與「吳」音相近,故舜後有吳姓。一是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後亦有吳氏。一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後有吳姓。
3、出自古帝顓頊時期吳權之後裔。據有關資料所載,相傳為上古顓頊帝(高陽氏)時吳權的後代。
4、夏代國王少康時有吳賀,其後為吳氏。
5、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合,產生吳姓。錫伯族、柯爾克孜族、朝鮮族、赫哲族等均有為吳姓者。

得姓始祖
泰伯。三千多年前,陝西岐山一帶,有一周族部落,首領被稱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季歷的兒子昌聰明早慧,深受太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於昌,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於長子,太王因此鬱郁寡歡。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遂改國號為吳。春秋時期,吳國被越國所滅,其王族支庶子孫不忘亡國之恨,便以國名「吳」為姓,泰伯也就成為了吳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編輯本段]

吳國滅亡後,夫差的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後還繁衍於江浙、安徽、山東、河南境內的一些地方。隋唐時期,吳氏已廣泛地分布於大江南北。唐高宗時有吳姓將佐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唐僖宗時,有吳姓將佐隨王審知入閩,皆在福建安家落戶。宋明以後,吳氏稱雄於東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孫吳宣是後蜀駙馬,家族顯赫一時。吳宣的5世孫吳吉甫是吳氏入粵始祖。
吳氏遷居台灣始於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禮部員外郎吳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灣)。明朝末年以後,福建、廣東沿海吳氏有許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謀生創業。發展至今,其中最為顯赫的一支是吳伯雄家族。吳伯雄現任台灣國民黨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長等要職,其家族號稱吳氏"全台第一家"。
吳氏遷居香港,大約始於元代。
吳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吳人東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吳氏在東渡日本的同時,還有大批人南遷,進入今越南地區。其中季扎的50世孫吳權於939年稱王,建立了越南歷史上最早的獨立王朝——吳朝。南越政權最後一任總統吳庭艷即吳權之後。現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吳姓為第六大姓。東漢時有吳風進入朝鮮,發展至今,吳姓稱為朝鮮143個姓氏中最常見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後,吳姓還有人移民南洋,遷至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國、緬甸等國,近代,又有人旅居歐美。

郡望堂號
【堂號】 "延陵堂":季扎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子,以賢德著稱,壽夢想讓他繼承王位,他堅辭不受,壽夢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個哥哥先後為吳王,臨死時要傳位給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後人奉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時人稱其為"延陵季子"。
【郡望】 延陵縣:西晉時分曲阿縣置縣。 濮陽郡:晉代時改東郡置國,西晉末改為郡。此支吳氏,其開基始祖為廣平侯吳漢的裔孫吳遵。 陳留郡:西漢時置郡。此支吳氏是季扎的後裔,為東漢吳恢之族所在。 長沙郡:秦時置郡。此支吳氏系季扎之後,其開基始祖為西漢長沙王吳芮。

歷史名人
[編輯本段]

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被後人奉為"畫聖"。其畫線條遒勁雄放,變化豐富,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游絲描的細筆,發展了線描的藝術方法,故表現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節奏感,被人們稱為"吳帶當風"。
吳承恩:明朝小說家。著有《西遊記》傳世。
吳勉:貴州黎平侗族英雄
吳起:戰國時著名軍事家。衛國人。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後被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三桂 :明末清初人物,字長伯。明末清初遼東人,祖籍江蘇高郵,大將軍 。
吳敬梓:清代人,以小說《儒林外史》而著稱的傑出諷刺作家。
吳沃堯:清代著名小說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昌碩:清代著名的篆刻家、書畫家。工詩,善書法,尤精篆刻。
吳其浚: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著有被譽為19世紀中國重要的植物學著作《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吳懋: 瑞德祥公司董事長,曾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社會主義先鋒黨。

宗族特徵
1、歷代吳姓族人地位都比較顯赫,高官眾多,且名人輩出。
2、吳姓族人皇親較多 ,從而使得本族有一個良好發展環境,繁衍播遷到全國各地。
3、各支吳姓字行輩份排列有序 。浙江嵊縣吳姓一支字行派語為:「天地君親師,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湖南 岳陽吳姓一支字行為:「祥肇起文新世澤,先勛自古遠騰芳,傳家之道惟仁讓,懋德千秋載 寵光。」據吳漠修《吳世族譜》,湖南洞庭吳姓一支字行為:「嘉時永定,克紹景從,懋光必應,繼禮承宗。」據《永定吳氏族譜》,福建永定思賢村吳姓派語為:「念萬仕譚志,國 以毓瑞集,其子仁光裕,乃昌宜宗禮,讓德永振世,嘉興紹賢良,衍慶發文武,顯達。」

吳姓宗祠通用對聯
[編輯本段]

〖吳姓宗祠門楣題辭〗
延陵高風
「延陵高風」指周章正式封吳之後,國勢日強,至仲雍的十九代孫壽夢正式稱王。壽夢有四個兒子,最小的季札為人仁義禮讓,最為賢能,為父所喜,為兄所愛。壽夢想讓位給他。季札象他的先祖泰伯一樣,執意推讓,並遠逃他鄉,終身不受國位。吳王就將他封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市、江陰縣一帶),稱為延陵季子。因此,吳氏亦有稱延陵堂者。延陵遂成為後世吳姓的郡望之一。
-----------------------------------------------------------------
〖吳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世家第一;
至德讓三。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自春秋吳泰伯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長子,讓位於弟季歷及季歷子昌(文王)。孔子稱其有「至德」,《史記》列為世家第一。
延陵世澤;
梅里家聲。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自春秋·吳公子季札,封於延陵(今江蘇省武進)稱「延陵季子」。泰伯讓位而避於吳,住今江蘇省無錫梅里。
延陵望族;
廷尉名官。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春秋·吳季札。下聯典出西漢·吳公,文帝時為河南太守,征為廷尉。嘗薦賈誼於文帝,文帝召賈誼為博士。
治平稱最;
明體達用。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西漢·吳公,公正廉明,治平為天下第一。下聯典自清·吳廷棟治學以明體達用為主。
治平稱最;
讓德留芳。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吳公。下聯典指吳氏的來歷。
宮女列陣;
簫鸞成仙。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春秋·孫武以《兵法》教吳王宮女列戰陣以顯治軍之能。下聯典出唐·文簫與仙女吳彩鸞結為夫婦,雙雙成仙而去。
清操絕俗;
畫聖留名。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西晉·吳隱之任職各地,均著清操。下聯典出唐·吳道子為著名畫家,世人譽為「畫聖」。
鷹揚虎視;
劍氣玉光。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三國·吳質,曹操贊其「鷹揚其體,虎視鳳觀」。下聯典自明·吳伯宗,人稱「玉光劍氣,殆不可掩」。
-----------------------------------------------------------------
〖吳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八閩孝子裔;
三讓帝王家。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台灣省台南市吳氏大宗祠聯
-----------------------------------------------------------------
〖吳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三讓兩家天下;
一劍萬世千秋。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史記·吳太伯世家:「孔子言:『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下聯典用季札掛劍徐君之墓樹的典故。
孫子能教宮女;
文簫幸遇仙姝。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黃指春秋吳王闔閭用孫武操練宮女事,在操練女軍時,不顧吳王面子而殺他兩名愛妃,果然使軍紀嚴明。下聯典指唐·吳彩鸞遇書生文簫事,想傳書生文簫於太和年遇到他,受她接濟。十年後,一起到吳中越王山,各跨一虎成仙而去。
----------------------------------------------------------------
〖吳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渤海家風千古興;
延陵世澤萬載隆。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吳氏宗祠聯。全聯典指春秋吳·季札。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稱公子札,是一位與江陰歷史淵源有關的古代賢人。傳為避王位"棄其室而耕"於江陰申港東南的舜過山下,人稱"延陵季子"。季札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廣交當世賢士,對提高華夏文化作出了貢獻。季札重信義。一次途經徐國時,徐國的國君非常羨慕他佩帶的寶劍,難於啟齒相求,季札因自己還要遍訪列國,當時未便相贈。待出使歸來,再經徐國時,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劍,掛在徐君墓旁的松樹上。侍從不解。他說:「我內心早已答應把寶劍送給徐君,難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違背我的心願嗎?」此事傳為千古美談。《春秋》載:季札於公元前485年死後葬在申港西南。後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傳說碑銘「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10個古篆是孔子所書。今申港中學所在地就是季子祠原址,季子墓高大的封土依然聳立在古老的申浦河西畔。
百年丕振延陵緒;
三讓猶存泰伯心。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吳氏宗祠聯。全聯典指春秋吳·泰伯。權威姓氏著作《元和姓纂》雲「周太王子泰伯、鍾雍封吳,子孫以國為氏」(泰伯亦作太伯)。姓氏學者咸認吳氏始祖是泰伯。泰伯是周太王的長子而周太王意將家業讓於三子季歷,泰伯為遂親願與二弟仲雍兩次出逃,從陝西岐山一直跑到南方今江蘇無錫一帶,建立起氏族小國,並沿用第一次出奔建立的國號句吳。當地的土著吳人,仰慕泰伯兄弟的賢德,有一千多戶歸附他,於是泰伯成為句吳的首領。泰伯死後無子嗣,由二弟仲雍繼其位且世代相襲。至周武王時,封仲雍的曾孫周章為吳國國君。
樓危明月芭蕉翠;
水漲白帆楊柳青。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詞人吳文英,工詞。下聯典指明代小說家吳承恩。
人稱祖師號畫聖;
我恨王郎曰頻香。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被譽「畫聖」,民間繪塑藝人奉為「祖師」。下聯典出清代女祠人吳藻,字頻香。
吏部文章昭日月;
將軍功業炳山川。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佚名集吳天發碑字帖聯。
----------------------------------------------------------------
〖吳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秘義煙涵,瑰詞雨散;
文章綺合,藻思羅開。
——吳榮光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採用清代書法家、金石學家吳榮光聯。
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
富饒遷石里,派衍東山。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採用安徽省歙縣胡埠口吳氏宗祠聯。上聯典出本支吳氏源於延陵季子,即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季札,因不願繼承王位受封於延陵。「西土」,胡埠口在延陵以西。下聯「石里」,指附近吳氏散居地石門塢、石門坑等;「東山」,為當地小山名。
胄繼縉紳,高出延陵鼎族;
政務寬厚,早標太守芳名。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吳·季札。下聯典指西漢·吳公。
志異征誅,三讓兩家天下;
功同開辟,一抔萬古江南。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江蘇省無錫縣吳姓宗祠聯。全聯典指春秋吳姓始祖周太王之子泰伯讓位幼弟季歷開辟江南的史實,其聯在今江蘇省無錫縣的泰伯祠(又稱至德寺、讓王廟)和泰伯墓。泰伯因三讓天下,德行高尚而被後人尊為至德。天下吳姓均尊泰伯為開姓始祖。
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
創業難,守業難,知難不難。
——吳敬梓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採用清代小說家吳敬梓自題聯。
持議剛方,坐席正講官之體;
風裁峻厲,飛帛書御史之名。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北宋·吳申,持議剛方,上書「爭講官正席」。下聯典出北宋·吳中復,累官殿中侍御史,風節峻厲,先後彈罷宰相梁適、劉沆。仁宗飛白書「鐵御史」三字賜之。
至德啟雲礽,三讓兩家天下;
大宗綿雪堰,千秋一脈江南。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吳氏宗祠聯。
始國憶江蘇,碑前遂得追根志;
遷台榮栗邑,海外還存慕祖心。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台灣省苗栗縣吳氏宗親會敬獻給江蘇省無錫市泰伯祠聯。1992年10月中旬,來自東南亞、台灣、香港、美國等地的泰伯後裔一行198人,在「世界至德宗親總會」的帶領下,到無錫泰伯祠尋根祭祖,於人宗親,灑掃成禮,盛況空前。台灣苗栗縣吳氏宗親會還特意敬獻了這副新堂聯。
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風,芬流蘭谷;
派衍綺里,緬當時儒術,望重草廬。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吳氏宗祠聯。
渤海延陵分兩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讓傳家,實二千餘年來共稱鼻祖;
閩派瓊支聚一堂,歡聯異域,最喜四方觀禮,在數萬幾里外大振家風。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吳氏宗祠聯。

吳姓典故、趣事
[編輯本段]

〖吳漢殺妻〗
吳漢,字字顏,南陽宛人。關於吳漢及其家世的歷史演義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有一出京劇《吳漢殺妻》,也叫《斬經堂》。
漢朝潼關總兵吳漢娶了王莽的女兒為妻。王莽篡漢後,下令捉拿漢宗室劉秀。吳漢守關時,捉住了劉秀,准備送去報功,其母告訴吳漢說,王莽是他家的仇人,吳漢的父親是被王莽殺害的,那時他年齡小不懂事,現在應該為父報仇。吳母命令吳漢殺死王莽的女兒,扶助劉秀興復漢室。吳漢持劍去殺妻子,正好其妻在經堂念佛,吳漢不忍殺她,將實情告訴了她。王莽的女兒聽後自刎而死,吳母因為促使吳漢下決心反對王莽,也上吊自殺了。吳漢於是死心塌地追隨劉秀去打天下,後來成為東漢中興的名將之一。
-----------------------------------------------------------------
〖賢人吳隱之〗
吳隱之,字處默,祖籍濮陽鄄城,是吳質六世孫。吳隱之還有一個胞兄吳坦之。吳隱之家境貧寒,其父母早逝,兄弟倆相依為命。
吳隱之年輕的時候,博覽群書,以孝著稱於世。相傳,他和哥哥吳坦之為去世的父母哭喪時,其悲聲慘切,不但令行人為之流淚,而且出現了雙鶴哀鳴、群雁不飛的情景。
後來,吳隱之兄弟因孝名遠揚,被朝廷徵召做了官。吳隱之兄弟間感情真摯,東晉大司馬桓溫專權時,袁真對其不滿,起兵反叛,最後失敗了。吳坦之因支持袁真受牽連而被桓溫逮捕,即將被除死。吳隱之聽說後,急忙趕去面見大司馬桓溫,情願替兄赴死。使桓溫被感化了,從而赦免了吳坦之,吳隱之也因此受到大司馬桓溫的賞識。吳隱之官職屢次升遷,後來出任為晉陵郡(今江蘇鎮江)太守。在太守任上,他勤於政事,為官清廉,生活簡朴。平時穿布衣,出門不坐車子,他的妻子雖貴為太守夫人,也是親自紡紗織布,就連到集市上買的劈柴都自己背回家。相傳吳隱之的女兒出嫁時,他的朋友謝玄不知道他家拮據,派有名的廚師前去幫忙操辦婚事。廚師到他家後發現他家幾乎窮得一無所有,家人正牽著一條狗准備去賣錢,換取嫁女的費用。後來吳隱之升為秘書監,生活依然清苦。所得俸祿大都接濟了貧窮的親戚朋友,冬天到了甚至連棉被都沒有,像普通老百姓一樣貧苦。
位於五嶺之南的廣州地區,盛產象牙、珍珠和名貴葯材。歷任廣州刺史大都貪濘受賄,搜刮百姓,使得民怨沸騰,簡文帝司馬昱為改變此弊端,決定委任清官吳隱之為龍驤將軍、廣州刺史。吳隱之赴廣州上任途中,在距廣州20里的地方,有一個名叫石門的小鎮,那裡有一股湧泉叫石門水。據說,外地人一旦飲了這里的泉水,便會起貪心,干出傷天害理的勾當,人們都稱它為貪泉。歷任廣州刺史東窗事發後,都以誤飲貪泉為借口為自己開脫罪責。吳隱之到達此地後,他認為官吏貪不貪,關鍵在於心術正不正。他掬水而飲。飲過貪泉水,還做了一首詩以表明心志,詩中寫道:「古人雲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吳隱之到任後,嚴格要求自己,生活非常簡朴。起初,人們認為刺史不過是在裝模作樣罷了。可是一年過去了,吳隱之仍一如既往,時常以貪泉的事來警誡自己。一天,隨從送來一包剔骨的鮮魚,他立刻警覺起來,拒絕接收這份禮物,並嚴厲警告說:「一定要以身作則,不吃請,不受賄。如再發生此類的事,必定要嚴加懲罰。」在吳隱之的感召下,廣州地區風氣為之一變,官吏奉公守法,百姓安居樂業,民風也淳正了。
吳隱之飲貪泉而不貪的行為,不但受到東晉皇帝的嘉獎,也備受後人稱贊。唐代名臣魏徵編修《晉書》時,為清官吳隱之寫下了「晉代良能,此焉為最」的評語。如今廣州越秀博物館內,仍豎有一塊刻著「貪泉」兩個大字的石碑,這是廣州老百姓為紀念清官吳隱之的趣聞佳話而立的。
-----------------------------------------------------------------
吳氏宗祠 http://wu.memsky.com

⑸ 吳姓的由來和歷史

吳姓最早起源於黃帝姬姓,發源地是河南新鄭,河南商丘市虞城縣。古代吳姓主要分布於:陳留郡(今河南開封市陳留鎮),濮陽郡(今河南濮陽市),延陵郡(今江蘇常州)。

吳姓在中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廣東、福建、廣西、貴州、江蘇五省,大約占吳姓總人口34%,其次分布於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東、江西、安徽八省,又集中了41%。

吳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據2018年國家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大陸地區吳姓人口總數約為2880萬人,排名第10位。

(5)吳氏文化包含什麼擴展閱讀:

吳字作為漢字:

吳,中國東部江浙地區文化的統稱,位於浙北、蘇南的環太湖地區及上海全境,此地區長期位於同一行政單位內(會稽郡、江南東道、兩浙路),語言為吳語;

到明清才分屬浙江,江蘇,上海三省市,文化、習俗、語言較為接近。先秦時期,吳屬百越之地,被中原稱為「勾吳」,生活著眾古越族。

吳語、吳文化也可說成吳越語、吳越文化。

⑹ 從吳氏圖騰看吳氏文化,吳家人快來看

吳氏圖騰如下:

圖騰含義:吳姓圖騰:一隻句芒玄鳥表示吉祥、富貴。

一 吳是吳族的族稱。吳是以句(讀音勾)芒玄鳥為圖騰。吳由太陽和玄鳥組成。句芒是太昊的長子,是專門測量春分點的上古東方氏族,是太昊的助手。句芒是鳥圖騰,吳也就是鳥圖騰。吳權、吳回、吳樞、虞、周古公長子太伯,皆吳姓祖。

二 圖騰由「太陽」和「鴨頭人身像」兩部分組成。表明吳人是太陽崇拜者,同時「鴨頭人身像」彷彿說明一個故事的真實性:烏鴉是吳人的「護魂官」(巫教)。東北出土的「鴨頭\人身」陶像,也說明吳姓是頭人。吳姓因最早馴養鴨子而得名,在「二十七、二十八宿」中屬「畢宿」。姓氏中為吳姓。姬水氏。

句(gōu)芒,中國古代民間神話中的木神(春神),主管樹木的發芽生長,少昊的後代,名重,輔佐伏羲氏。太陽每天早上從扶桑上升起,神樹扶桑歸句芒管,太陽升起的那片地方也歸句芒管。句芒在古代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要祭祀。它的本來面目是鳥,但鳥身人面,乘兩龍。多年後這種祭祀沒有了。可是,我們能在祭祀儀式和年畫中見到它:它變成了春天騎牛的牧童,頭有雙髻,手執柳鞭,亦稱芒童。

三 吳字的象形意義

從吳字的兩個構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像一個人在奔跑時不時地回頭反顧。這兩個構件結合,組成「吳」。它的原始意義,就是表示一個人在奔跑時,一邊高聲喊叫,一邊回頭反顧。當狩獵者發現大野獸時,一邊奔跑,一邊呼喊,一邊不時回頭看。這種大喊大叫的動作就叫吳。

吳氏圖騰

四 吳字的原始象形

吳姓之吳,繁體漢字作「吳」,日本簡化漢字寫成「吳」。《說文解字》作,甲骨文和金文寫作(《殷墟書契前編》四二九四)、(吳方彝)、(牆盤)、《(戰國印、陳、(吳季子之逞劍)等形。

此外,吳國之吳金文又寫作(宜侯矢)、 (攻漁太子姑發劍)、毓  (吳主夫差劍)、 (吳王夫差劍)。此四個字形,前者是吳字的派生字,後三者是同音通假字。

吳,上古音是疑母魚部,讀習a;,中古音五乎切卜屬疑母模部,合口,一等韻;平聲,遇攝;現代漢語讀無(wú)。

吳——奔跑、回頭、高聲喊叫

    「吳」是:一個會意字,由「矢」和「口」兩個構件組成。大約到東漢以後,漢字規范化。「矢」部已開始改成「天」。東漢時期有一個學者叫吳平,他和袁康寫了一部著名的書叫《越絕書》,他在書的末篇中用拆字的方法,隱語式地道出了自己的姓名。書中說.:「文屬辭定,自於邦賢。邦賢以口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與之同名。」今天的吳姓人在向初見面的人介紹自己的姓時,往往也都說姓吳——「口天吳」。

《說文解字》:「吳,:大言也。從矢口。」《詩經•絲衣》「不吳不敖」,漢毛亨《傳》和鄭玄《箋》都解釋說:「吳,嘩也」。從經典語言學看。「吳」的本義是大聲喊叫。那麼,遠古先人把它作為自己的姓氏i又說明了什麼呢?如果我們對吳字進行更深層的解剖和透視,就會恍然大悟。

從吳字的兩個構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象一個人在奔跑時不時地回頭反顧。兩個構件結合組成「吳」,它的原始意義就是表示一個入在奔跑時一邊高聲喊叫,一邊回頭反顧。這種情形對於當代的我們應該並不陌生,在原始壁畫中甚至是一種世界性的主題,因為它描繪的其實就是一幅人類童年時代狩獵生活的圖畫。當狩獵者發現大野獸時,一邊奔跑,一邊呼喊,一邊不時回頭看。這種大喊大叫的動作就叫吳,這種人叫吳人。原始人類狩獵時常身披虎皮,這從當代非洲原始部落的狩獵生活和原始舞蹈中仍能看到,在《水滸》武松打虎那一回中我們也曾看到過這種身披虎皮的狩獵者。所以,古代「吳」字又常加「(此字為虎去幾部)」首,作「虞」,吳人又因此叫虞人。先秦文獻中常有虞人,是指專門掌管田獵的官吏。

原始狩獵者的召喚

那麼,後來自,稱「吳」(或「虞」)的這一狩獵民族為何會把自己的生存形式的圖畫作為自己族人的姓氏——一種表明血緣關系、親屬關系和婚姻關系的社會學標志的呢?

讓我們在想像的山林中,掘好陷阱,裝好弩箭,等待著劍齒虎的來臨。而當兇猛的野獸出現時,與這個部落一起跑吧、叫吧,難道你感受不到純粹的人類力量的覺醒和朦朧的暢快的美好感覺嗎?此時。你一定會認定,作為這個狹小天地里的一族,確是沒有什麼比這一時刻更激動人心的了;於是,選擇「吳」之作為自己氏族的稱號自然再合適不過了。這一族就是吳(或虞)氏族。

此外,從讀音上看,吳字與「嗚」、「哇」、「喔」、「喂」等象聲詞相近,它極可能就是原始人狩獵時喊叫的聲音。到這里,我們彷彿聽到了原始狩獵者那大聲的喊叫,是因突然發現大野獸時的喜悅或驚恐,是招呼同伴作好准備的信號,還是期望以那震耳欲聾的聲音嚇唬兇猛的動物?不管怎樣,「吳」字除了會意外,還是一個表聲的文字。

「吳」字作為語言的符號,雖然可與「虞」、「敵」、「敔」等字通就假,伹作為人們血緣出身標志即姓氏的「吳」,卻從來不與「竺」、「敔」等混用;西周以上,「吳」「虞」不分。自秦漢以後,「吳」、「虞」二姓始已分清楚,除極個別的如《隋書》中「吳卓」也寫作「虞綽」外,唐宋以來至今,「吳」、「虞」二字作為姓氏則更加涇渭分明,絕無混淆。

話說「天吳」

我國古代有一本記錄神仙、鬼住的奇書,叫《山海經》,其中《海外東經》記載說:「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大荒東經》中也有近似的記載。據書中描繪,這是一個有八隻頭、八隻腿、八條尾巴,人的面孔、虎的身子的龐然大怪獸。我們從上面轉錄自古本《山海經》的插圖可——一睹其神秘、怪異的風采。

這個半人半獸的怪物,就是古老的原始狩獵氏族——吳人的圖騰兼始祖神。「天」的意思就是「大」,「天吳」,就就是偉大的吳。

「天吳」人面虎身,這與吳人的狩獵生活密切相關。吳人以狩獵為生,而「虎為百獸之王」,因此,吳人崇拜一種似虎的動物,這種古動物可能在先秦時變得稀少而絕跡了,吳人便是以虞為圖騰,「天吳」的原型即是虞。在前面的吳字解字中,我們曾指出,獵人常身披虎皮作為一種狩獵時偽裝和歡慶收獲獵物時的摸擬動物動作的舞蹈裝扮。所以,像吳常加「虞之上部」作「虞」一樣,「天吳」不但形象似虎,它的名稱在《南山經》和《大荒西經》中又稱作「天虞」。

吳人屬於炎黃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陝西一帶。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吳人在這一帶留下了許多以「吳」或「虞」命名的地名,如吳山、虞山、虞城等。大約在炎黃之世,隨著炎帝族系和黃帝部族的向東擴展,吳人也被迫大規模東遷,到堯舜之世,吳人已有許多支系都遷徙到東南海濱長江三角洲一帶。這樣,吳人告別了茂林的原始森林和劍齒虎,而開始征服波滔滾滾的大海。那原來保佑子孫狩獵時多有所獲的族神「天吳」,這個時候當然就又得變成保護吳人子孫在與江湖大海打交道時平安、豐收的「水伯」了。也正因這一微妙的變化,中國文字的那些聰明透頂的創造者們,有時又將吳族的吳字,與魚掛起鉤來。在金文里,吳國的「吳」,就可通作「*」了。其至吳字有時也寫成「*」,括脫脫的就象一條魚。難怪衛聚賢先生在《吳越文化論叢》中,會誤把「吳」字解釋成象魚之形,把魚當作吳人的圖騰了,實在是事出有因。

⑺ 吳姓的起源

吳姓起源有三
一、出自姬姓,以國為氏,為黃帝軒轅氏後裔。
吳姓人物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吳權的,他的後代是我國樂曲的發明者。
那個因為勇敢剽悍,善於狩獵而以「吳」為稱號的原始氏族,在堯舜以前的活動,《尚書》、《春秋》、《國語》、《史記》等經典史書都記載闕如,只有以廣博、繁雜著稱的宋人羅泌《路史·國名紀》中,才以吳權的氏族為第一個吳氏族。《路史》說,吳權是炎帝之臣。可見吳人最初是從屬於炎帝、黃帝部族集團的。《山海經·海內經》記載了一個有趣、奇異的故事:吳權的妻子叫阿女緣婦,她與炎帝的孫子當時為黃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姦懷孕,三年後一胎生3子,分別叫鼓、延、殳。鼓和延傳說是鍾的發明者,也是樂曲的最早發明創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齊姓等族的始祖。
吳權屬於遠古的吳氏族,《路史》已說得明確,其實,吳權不但是人名,它還極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為這樣,有的書又說吳權是顓頊時的人,傳說各異,無須深究。陳明遠《中國姓氏人全》說:吳權的後裔以吳為氏,成為吳姓的一支。
中華民族以黃帝作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國名紀》的記載:黃帝的母親,是古代吳人的一位女姓成員,名叫吳樞。
到顓頊帝時,又有個叫吳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後擔任火官——祝融。吳回是遠古吳人中又一個傑出的半人半神的人物。他是顓頊高陽氏的曾孫,老童之子。到高辛氏(帝嚳)時代,吳因遷居吳人之地而稱吳回。吳回之兄重黎擔任了高辛氏的火官,叫做祝融,後因辦事不力被高辛氏帝嚳消滅。這樣,吳回接替重黎擔任帝嚳高辛氏的管火之官,任祝融。祝融之官的職責,一是觀測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的大火,這是蒙昧時代和野蠻時代一件極神聖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吳回擔任祝融後,聲威遠振,死後被尊為祝融神,典籍把他列為中國遠古的三皇之一。祝融與火打交道,死後成為火神,也叫「朱天菩薩」,鄉間民俗,一遇火災,則口中大呼「朱天菩薩保佑平安」,雙膝跪地而拜。在五行學說的理論中,火與南方相配,於是火神祝融又成為五方帝中的南方之神。
吳回成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領後,吳氏族不斷發展壯大,並逐漸分離成八個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吳回生陸終,陸終娶西南鬼方氏妹一個名叫女媸的為妻,剖腹生產,一胎生出六個兒子:昆吾、參胡、彭祖、會人、曹姓、季連。這六個兒子,又各成為一個氏族的首領,擁有自己的姓和氏。昆吾氏是陸終的長子,本名叫做樊,他的氏族分離出去後,居住在昆吾,大約在今山西安邑一帶,氏族被賜姓為「己」,以地名氏,叫「昆吾氏」。後來昆吾氏東遷至河南許昌一帶。傳說昆吾氏是陶器製造業的發明者,《說文解字》:「昆吾,圜器也,」昆吾本身就是壺的別稱。昆吾氏的後裔繁衍發達,產生出昆吾、樊、昆、吾等姓氏。「吾」字古音與「吳」通,所以,又有一部分吾氏改用「吳」而成為後世吳氏的一支。《路史·後紀》:「昆吾」下註:「氏書又有吳氏」。如果說吳回從吳氏族同化於重黎祝融氏並分化為祝融八姓是古代吳人的一次離異的話,那麼昆吾氏之後一支改從吳氏就是吳族的一次小小的回歸。但這是《路史》的說法,至今尚未見到有吳姓自稱為昆吾之後者。
帝嚳時,犬戎部落有一個英勇善戰的首領吳將軍。吳人在高辛氏時,有一支加入西方犬戎部落,以狗為圖騰。吳族中的一位傑出者,以英勇善戰成為犬戎部落的首領,史稱為「吳將軍」。吳將軍能征善戰,與中原高辛氏領導的華夏部落集團為敵。帝嚳高辛氏克敵無方,只好以重賞求才:誰能砍下吳將軍的人頭來見,就許諾將自己兩位美麗傾城的公主嫁他為妻。詔令下達後,無人應征,後來高辛氏身邊養的一條狗殺死了吳將軍,娶了公主。
夏代少康時有個人叫吳賀,他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後羿比射,《帝王世系》載有其事。《中國姓氏大全》說:「傳說中夏代國王少康時有吳賀,其後有吳氏」。吳賀見於《帝王世紀》,他曾與羿比射。其實,吳賀就是古代吳人中的一員。吳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權即吳,它在夏商時代一直存在。《路史·國名紀》就說:「(商)紂時亦有吳伯。」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吳姓歷史上記述的遠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約在今陝西北部),以姬為姓。相傳黃帝娶了四位賢淑的妻子,生了25個兒子,其中得姓者14子,其後分14支部族。黃帝正妻嫘祖所生的兩個兒子玄囂、昌意繼承了黃帝的本姓姬,吳姓就是從玄囂這一支傳遞下來的。玄囂的第四代孫高辛氏帝嚳做了當時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娶有邰氏之女姜螈為正妻,姜螈是周族的母系祖先。古《詩經》記述了關於姜螈生周族首領棄時的傳說。相傳姜螈一天出去遊玩,看到一個巨人的腳印,出於好奇,用腳踩了一下,回家後竟有了身孕,後來生下一個男孩,姜螈對此又驚又怕,把這孩子視為怪物丟到荒郊野外。然而更奇怪的現象發生了,先後有牛羊來喂養他,樵夫來解救他,大鳥用翅膀溫暖他,致使這孩子三棄而不死。姜(女原)認為一定有神靈保佑他,於是就決定抱回去撫養他,並因此為之取名棄。棄小時非常聰明,喜歡模仿大人的樣子種植麻、豆之類的莊稼,成年後非常善於農耕之事,他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一塊地適合種什麼莊稼,因此,附近的老百姓紛紛效仿他,尊他為農師。
棄被後世周部落奉為先祖,世稱之為轉周棄。周棄大約生活在舜、禹時期,他曾協《助大禹治水,為大禹的農官,故世稱後稷。周棄死後,被後世奉為農神後稷。終夏之世周棄子孫世為夏代農官。傳至不窋之時,正值夏代末年,《史記·周本紀》記述說:「夏後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夏代末年政局混亂,周族首領不宙不再做夏農官,他率部族遷徙到了戎、狄等少數民族居住的西北地區。周族生活在戎、狄之間,經常受其騷擾,從不窋到古公亶父十餘代,周部落一直在不斷地奔竄、遷徙之中,但他們仍能父子相承,世系保持不亂。公劉時期,周部落為躲避戎、狄的侵擾,又舉族遷居到豳地(今陝西省彬縣一帶)。豳地土地肥沃,周人在這里恢復了祖先的農耕傳統,農業得到發展,百姓生活富足。周族在首領公劉領導下開始了復興,《史記·周本紀》描繪了當時周人富足的社會情景:「行者有資,居者有蓄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歸焉。」因公劉在周族發展史上貢獻很大,周人作詩《公劉》來歌頌他、紀念他。
公劉下傳數代到古公室父時,中原已進入殷商時期,這時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擾,在古公亶父率領下被迫離開豳地繼續遷徙。周人一路南遷,他們爬過梁山,渡過漆水、沮水,到達岐山下的周原(今陝西省岐山縣一帶)。周原可謂周人居住的祖地,這里土地肥沃,適合多種莊稼生長,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習慣,建立城市和村莊,讓族眾過定居的生活,並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礎上設置了官職,建立了近似國家職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稱呼就是因為古公宣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來。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領,他發揚光大了周人數代奮斗的事業,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國打下了初步的基礎,後世周文王稱其為太王,《詩經·宓宮》中有歌頌他的詩句:「後稷之孫,實維太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子則把其作為一位仁君加以頌揚。在吳姓的一些家譜中,尊古公室父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室父始進入了穩定發展時期。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全都非常賢能。其三子季歷娶殷商摯仲氏之女太任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我國古代被公認為賢婦人,為周族的興盛起過重大作用。太任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為周滅商打下雄厚基礎的周文王。相傳太任生昌時曾出現吉祥的徵兆,昌自小天資過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愛。古公亶父甚至把振興周族的理想寄託在孫子昌身上,有時當著眾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人的社會傳統,古公宣父去世後,應有長子太伯繼承王位,如太伯早死,接位者應是仲雍,季歷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機會繼承王位,昌作為季歷之子更沒有機會繼承王位了。
古公亶父生病了,太伯和仲雍借口外出為父親采葯,離開了周原。史書記述,兄弟倆從陝西岐山一帶出發,來到荊蠻吳越地區(今天的江浙省一帶),吳越地區居住著原始落後的少數民族,他們和中原風俗迥異。兄弟倆入鄉隨俗,紋身斷發,在周人看來這哥倆已成為蠻人、殘人,再無資格繼承王位。
太伯、仲雍奔吳後,季歷得以順利繼位,後傳位給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負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為滅商振興周族苦心經營,他生前雖未能滅商,但三分天下,周據其二。其子武王發繼位後,向商王朝大舉進攻,四年後,一舉滅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終完成了復興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後裔受封於吳,建立起強大的吳國,後世吳姓子孫則多把太伯、仲雍尊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記述,太伯、仲雍所到達的荊蠻地區,就是今天的江蘇南部太湖流域的無錫、蘇州一帶。太伯、仲雍一支就是古書記載的痰陽諸姬(古代居住在漢水北岸的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們與楚國為鄰,楚國是為五帝之一的顓糠帝後裔所建。楚國強大起來以後,漢陽諸姬受到來自楚人的威脅,被迫遷徙,其中太伯、仲雍一支,東遷到江蘇吳地,征服了當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吳國。《史記·吳太伯世家》說:「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二,吳,在蠻夷。」武王克商後,分封太伯、仲雍後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仲雍始遷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於當時尚未開發的東南之地吳。不管後世對其遷徙過程有多少種解釋,但姬姓周人太伯、仲雍一支最後到達了江蘇古吳地是沒有爭議的。
太伯建吳
太伯、仲雍到達江蘇吳地後,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受到當地土著吳人的普遍歡迎,他們紛紛前去投奔。太伯、仲雍兄弟周圍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吳地百姓。他們被太伯、仲雍兄弟的高風亮節、仁義之德所感化,自願擁立太伯為君長,因太伯所居處屬吳地,故太伯在這里建立的姬姓國家稱「句吳」(句為發聲詞頭,無實際意義),簡稱吳。
太伯建吳之時,已到了殷商末年,中原諸侯混戰不已。太伯恐怕戰亂涉及吳地,影響吳地人民的生活,就在今江蘇無錫市東南梅里營造了一座城市,相傳此城的內城周長三百步,外城周長達三百餘里,人們在裡面像生活在世外桃源里一樣,耕作種莊稼,自給自足,生生息息,不受外界干擾。太伯無子,他去世後,仲雍繼立為吳君,他把哥哥太伯葬在無錫梅里,後人在其墳墓附近修建至德廟來紀念這位讓賢的吳姓先人。
江蘇省蘇州、無錫一帶有關太伯遺跡很多,至今無錫市東的鴻山(又名梅里山)仍存有太伯墓,是江蘇省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之一,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周圍常年綠草如茵,墓碑呈正方形,刻有「泰伯墓」三個古樸典雅的篆書大字。
相傳太伯去世後,吳人無不悲痛欲絕。太伯入葬那一天,吳人紛紛前去送行,因太伯生前喜歡種麻,人們就各采一束麻子在腰間,以表達對太伯的懷念和哀悼之情。此後這一風俗在民間流傳了數千年,一直到今天,為去世的長輩披麻戴孝仍為中華民族某些地區的喪葬禮俗。
太伯沒有子孫,後世吳姓人稱其為開氏始祖,稱其弟仲雍為吳姓傳代血緣始祖。仲雍接任吳國國君後,繼續開拓哥哥所奠定的基業,在吳姓發展史上,仲雍其地位僅次於太伯,可謂至德第二人。仲雍去世後,吳人把其葬在吳國虞山。仲雍墓在今天江蘇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間, 仲雍墓門在山麓下,面臨北門大街,門前牌坊是清乾隆年間所建,上書「敕建先賢仲雍墓門」,進墓門,沿山坡往上先走數十步,可見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學使曹秀先題寫的「南國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賢虞仲墓」五字橫額,兩側石柱上刻有一幅對聯:「一時遜國難為第,千載名山還屬虞。」墓上立有四塊墓碑,正中一塊為清康熙年間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飛的題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仲雍至今仍為常熟一帶人民所景仰,仲雍葬地虞山已成為海內外吳姓子孫尋根問祖之地。
仲雍下傳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後裔,故名為周章。周章繼位做吳君時,武王已滅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實行分封制,封周王親族、滅商功臣、歷代先聖後裔到各地做諸侯。周王朝尋找太伯、仲雍後裔封諸侯,因周章已做吳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為句吳國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陸縣境內),列為諸侯,建立了虞國,其後人以虞為姓。仲因此稱為虞仲,如其先祖仲雍同號。
吳、虞兄弟之國,歷經整個西周,傳國十餘代,一直到東周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中國社會出現了大變革,周天子喪失了號令天下諸侯的權威,人們不再遵從傳統禮法,各諸侯為擴張自己的地盤掀起了兼並戰爭,可謂禮崩樂敗,天下大亂。虞國當時是一個小國,版圖面積不過今天的山西平陸一縣,它北鄰強大的晉國。晉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吳、虞、虢同屬姬姓封國,起初不過是方圓百里的小國,但經過晉國君主數代經營,版圖日益擴大,到春秋初期已成為諸侯強國。春秋時期的晉 國國君晉獻公是個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擴大晉國國土,稱霸諸侯。
虞國和虢國(在今河南省陝縣)位於晉國南方,控制著晉國南下中原稱霸的通道,因此成為晉國首先兼並的對象。虢國和晉國之間隔著虞國,為避免虞、虢兩國聯合抗晉,晉國採取了各個擊破的策略,先滅虢然後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晉國大臣荀息和晉獻公密謀,設計了一個「假虞伐虢」的陰謀。晉臣荀息出使虞國,以晉國出產的名馬、垂棘出產的玉璧向虞公行賄,請求虞國借道給晉討伐虢國,虞公果然上當,不僅答應借道給晉國,而且還答應出兵助晉攻虢。宮之奇是虞國著名的賢臣,深為晉國所忌諱,史書記載:「虞有宮之奇,晉獻公為之終夜不寐。」他聽說此事後,急忙面見虞公,力陳借道於晉討伐虢國對虞國的種種不利後果,但是虞公聽不進去。此前,虞國邊城墩邑曾遭西鄰冀國侵犯,晉國看到事態的發展對自己不利,就出兵討伐冀國,解除了虞國的危機。在虞公看來,這次晉國討伐虢國,虞國理應助晉伐虢。晉臣荀息終於說服了虞公,晉虞聯軍進攻虢國,雖未滅虢,但極大削弱了虢國的力量。三年後,晉國看到滅掉虞、虢兩國的時機已經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國借道伐虢,大臣宮之奇聽到後驚恐萬分,他斷定這次晉國借道伐虢,回師途中必定滅虞,急諫虞公,力阻借道於晉。
虞公不聽勸諫,同意借道給晉。宮之奇無可奈何,他預知虞國行將滅之,就率族人離開了虞國,臨行前嘆息著說:「虞國恐怕連臘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個月後,晉軍滅虢,回師途中又滅掉了虞國。自周章之弟仲封虞,虞國共歷 12君。虞國滅亡後,後裔為紀念故國以虞為姓,虞姓一直延續至今,這是姬吳的早期分支,與吳同屬太伯、仲雍之後。
吳國與吳姓
北吳虞國被滅亡了,南方吳國卻興盛起來,成為春秋時期的大國,曾一度稱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號下傳到壽夢已歷十五代,壽夢做吳君時,歷史已進入春秋時期。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的吳國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吳國國力增強,已敢於與中原強國抗衡。壽夢在位期間,中原以楚晉爭霸為主,兩國之間發生了城濮之戰,這次戰爭,楚國雖然失敗,但實力未損,楚莊王時又卷土重來,楚與吳越結盟重新對抗中原大國晉國,此後楚軍又北上與晉爆發了邲之戰,這是楚晉爭霸以來的第二次大戰。邲之戰楚國戰勝了晉國,使楚國的霸業達到了頂峰,陳、蔡、鄭、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國都降服於楚。失敗後的晉國時刻尋找機會想戰勝楚國,因此,晉楚間小規模的戰爭接連不斷。為調解晉、楚之間的爭端,避免各國受到牽連,公元前579年,以宋國大夫華雲為主發起了解除楚晉爭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晉兩國仍處於明爭暗鬥之中。後來,楚國國內發生權力之爭,楚國大臣申公巫臣因與楚國令尹(相當於宰相)子反爭奪權利,失利後逃到了楚的敵國晉國。他蓄意報仇,向晉國獻計獻策削弱楚國。晉國採納了申公巫臣聯絡新興的吳國以牽制強楚的建議,並派申公巫臣代表晉國出使吳國。申公巫臣在吳國教習吳人兵法戰陣,訓練吳人採用中原兵車作戰,慫恿吳國討伐楚國。吳國一年內數次出兵,在吳楚邊境聲東擊西,楚國疲於奔命,國力減弱,吳國從此開始強大起來。
吳王壽夢生有四子,長子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扎。其中季扎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又仁義,有遠祖太伯、仲雍遺風,壽夢想把王位傳給他,季扎認為這樣做破壞了嫡長子繼承製度會引起內亂,堅辭不就。壽夢只好立長子諸樊為太子。壽夢臨終時留下遺命,將來一定要傳王位給季扎,吳人也要求立季扎為君。季扎為了躲避就君位,離家逃到了荒野之中。諸樊不得已只好做了吳王,並立下規矩,他百年後,君位繼承採取兄終弟及制,一定要把君位傳給季扎。吳王諸樊一心要傳位給弟弟季扎,就不太愛惜自己,打仗時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公元前508年,諸樊親自率軍伐楚,直逼楚國邊境城市巢邑(今安徽巢湖市)。楚國巢邑守將牛臣對部下說:「吳王做事勇敢而輕率,如果打開城門,他必定第一個沖入城來,我埋伏在城門,乘機射死他。他一死,楚國邊境就安定了。」楚卒按吩咐打開城門,諸樊果然搶先沖入城門,被躲在暗處的牛臣一箭射死。諸樊在位13年,按約定傳位於余祭。余祭即位後,封四弟季扎於延陵,故季扎又號延陵季子。余祭在位期間,因季扎通曉周禮,曾代表吳國出使中原諸國。余祭在位4年,死後傳位於三弟余昧,余昧在位17年。此時吳國霸業初成。余昧死時,遺命傳位季扎,了卻了父兄的心願。吳國百姓也要求季扎繼承王位,季扎仍舊謙辭,後見難以推脫,再次出逃。
季扎出走後,吳人立余昧的兒子僚為國君,這引起諸樊之子公子光的不滿。公子光認為自己是諸樊之子,叔父季扎推位後,按繼承順序,理應由他繼位。於是公子光「陰納賢士,欲以襲僚」,奪取王位。這時,楚國楚平王聽信讒言,誅殺了楚國大將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逃亡到吳國,後來被公子光收留。伍子胥為人勇敢而有謀略,他得知公子光的意圖後,就把逃之途中結識的勇士專諸推薦給公子光,專諸受到公子光的極高禮遇,他願意為公子光效命刺殺吳王僚。
公元前515年,吳王僚乘楚平王死去楚國舉行國喪之際,派弟弟蓋余、燭庸率軍伐楚,同時又派季扎出使晉國,觀察中原諸國的動向。楚國早已做好准備,派大軍截斷了吳軍的退路。吳軍進退兩難,吳王僚的兩個弟弟蓋余、燭庸不能回歸吳國,吳王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見時機成熟,假意宴請僚,讓專諸伺機刺殺僚。據《史記》記載,吳王僚為防萬一,自王宮至公子光家,沿路設護衛軍士,連公子光家堂前、階上、席旁都有衛兵帶刀護衛。公子光推說足疾故意離開現場,而在窟室中布上帶刃甲士。專諸把匕首藏在炙魚腹中,借獻魚之機,得以靠近了吳王僚。專諸突然拔出魚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傳後世的魚腸劍。混亂中,刺客專諸被吳王僚的衛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殺散僚的衛兵。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為感謝勇士專諸,闔閭封專諸之子為卿,重用伍子胥執掌國政。遠在楚國作戰的吳王僚的弟弟蓋余、燭庸聽到公子光弒君自立的消息後,感到大勢已去,棄軍逃走。後來兄弟倆又投奔了楚國,楚把養邑(今河南省沈丘一帶)分封給他們。從此,吳王余昧的後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帶繁衍生息其後代分別以兩公子的名字蓋余、燭庸為氏,成為姬吳的兩大分支。
季扎回國後,不願看到吳國再鬧內亂,就承認了闔閭為君的合法性。《史記》記載季扎說:「苟先君無廢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誰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
吳王闔閭即位後,實施富國強兵之術,他立城廓,設軍備,實倉廩,治兵府。相傳現在的蘇州(古稱姑蘇)就是伍子胥協助闔閭修建的都城,姑蘇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設,又兼及南方水鄉的特點,它周長47里,有 8個陸門,8個水門,是一座設計精巧、攻守兼備的都城,它的建成提高了吳國的軍事實力。在伍子胥推薦下,著名軍事家孫武從齊國投奔吳,把自己著名的13篇兵法進獻給闔閭。闔閭為測驗孫武兵法,在宮中選了180名美女充當士兵,以兩名愛妃做首領,讓孫武試演。演習過程中,兩位愛妃對孫武排兵布陣視如兒戲,在孫武三令五申下仍嬉笑不止。孫武按照軍事法令斬殺了闔閭的這兩位愛妃。據史籍記載,闔閭痛失兩位愛妃後,食無味,寢不安。然而闔閭看到孫武確有用兵的本領,就沒有責怪孫武。他任用伍子胥為謀主,孫武為將軍操練軍隊,為進擊強鄰楚國做准備。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與伍子胥、孫武率兵大舉攻楚,在唐、蔡兩國軍隊的引領下,吳軍五戰五勝,長驅直入楚國都城郢,楚昭王逃跑。伍子胥找不到楚王,就掘開平王之墓,鞭屍三百,報了殺父之仇。楚國忠臣申包胥指責伍子胥鞭打王屍無道之極。伍子胥解釋說:「吾日墓途遠,故倒行而逆施之。」後來,申包胥不畏路途險遠,遠奔秦國求救兵。申包胥感懷祖國君民蒙受苦難,在秦宮庭外,痛哭了7天7夜,終於感動了秦王。秦答應發兵救楚。秦楚聯軍擊敗了吳軍。戰亂中,闔閭之弟夫概乘機回國自立為王,闔閭聞訊,立即領兵回國擊敗了夫概,夫概率殘余逃到了楚國,楚昭王封夫概於棠溪(今河南省遂平縣一帶),其後裔以棠溪為氏,這是姬吳的又一分支。
闔閭回吳後重整軍備,一年後再度伐楚,佔領了楚地。公元前504年,吳水軍打敗楚水軍,俘獲楚國兩位水軍將領和七位大夫,隨後楚陸軍又在繁陽(今河南省新蔡縣北)失利於吳軍。楚元氣大傷,國內人心惶惶,楚昭王被迫遷都,吳王闔閭的事業可謂達到了頂峰。
吳國的南方鄰國是越國。歷史記載,越國乃夏禹之後,是夏後帝少康的庶子南遷建立的國家。越國和吳國一樣,統治階級是中原貴胄之裔,人民大眾則為當地土著居民,習慣文身斷發。到越王允常時,夏禹之裔已傳20餘代,吳越曾發生戰爭。吳響應晉牽制楚,楚則利用越來牽制吳。公元前 537年及公元前518年,越曾兩次助楚攻吳,吳越屬敵國關系。打擊楚國後,吳王闔閭一直伺機攻打越國。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去,勾踐繼位。吳國乘越國舉行國喪期間出兵伐越,越國勾踐率軍抵抗,兩軍戰於攜李(今浙江省紹興縣)。由於吳國發動的是侵略戰爭,越國上下齊心一舉打敗吳軍。戰爭中吳王闔閭傷了腳趾,吳被迫退兵,途中闔閭的傷趾繼發感染,生命危在旦夕。闔閭臨終前囑咐太子夫差:「你不要忘記是勾踐殺害了你的父親!」夫差滿含淚水答應說:「一定不忘報父仇!」闔閭死於歸國途中。
闔閭死後,夫差即位,是為吳王夫差。他不忘父仇,時刻准備伐越。他讓屬下立於他經常出入的宮門之處,每當夫差經過,下人就大呼:「夫差,你忘了越國殺死你的父親嗎?」夫差就回答:「不敢忘,三年一定報仇。」夫差以此勉勵自己,他繼續重用伍子胥,又封楚國亡臣伯嚭為太宰。經過三年准備,吳王夫差厲兵秣馬,准備大舉伐越以報父仇。公元前494年,吳越兩軍相戰於夫椒(今太湖椒山),吳軍士卒以復仇為動力,個個勇猛善戰,一舉擊敗越軍,攻入越境。越王勾踐只剩下5000甲士,退守會稽(今紹興市郊一帶)。越王為避免亡國,接受了大夫文種的建議,「卑辭厚禮」向吳求和,條件是勾踐入吳為吳王臣僕,夫人為奴婢,進獻寶器,越可免於亡國。
夫差洋洋自得,准備接受越國的請求。伍子胥勸諫夫差說,吳越同處三江之地,其勢不能並存,勾踐是位有能力的君主,加上范蠡、文種等良臣的輔弼,如不及時殲滅,其後患定會無窮。正當吳國君臣爭議不決之時,越國送上美女、寶物賄賂太宰伯嚭,請伯嚭勸說吳王夫差接受越國納貢稱臣。伯嚭本來就妒忌伍子胥,他接受了越王的賄賂後,一再勸說夫差接受越國求和。夫差聽信了伯嚭的勸說,接見了越國求和的大夫文種,在吳國朝廷,伯嚭和越國大夫文種一唱一和,文種委婉地暗示夫差,一旦越國得不到吳王的寬恕,勾踐將會殺妻滅子,毀壞寶器,憑借剩下的5000甲兵與吳拼個死活,吳國到頭來將一無所獲。夫差最終接受了越的和議條件。伍子胥聞訊無可奈何地嘆息說:「20年後,吳國就會變成廢墟了。」
吳越講和後,越成為吳的附庸國,勾踐夫婦及其大夫范蠡等300餘人到吳國為吳王服役。相傳,勾踐為夫差養馬,做了馬夫,勾踐夫人為吳王打掃宮室,夫婦倆表現出毫無反抗之意。為進一步麻痹、消磨夫差意志,越國又送上美女西施,對越王勾踐完全放鬆了警惕。7年後,夫差准許勾踐回國。勾踐回國後不忘國恥,每晚睡在柴草上,並在門邊掛一串苦膽,進出之時都要嘗一下苦膽,捫心自問:「你忘記戰敗後的恥辱了嗎?」他像農夫一樣下田耕作,夫人也如農婦般親自織衣、做飯,生活儉朴。勾踐重用文種、范蠡等賢能之士,勵精圖治,國力逐漸恢復並強大起來。
夫差好大喜功,一心嚮往中原稱霸,他先後討伐了蔡國、魯國,動用大量人力物力掘成邗溝,以溝通江淮,為北上做准備。公元前485年,他又不自量力,聯合一些小國,從海上進攻強大的齊國,結果被齊國打敗。公元前484年,夫差再度進軍中原討伐齊國。他聯合魯國在艾陵(山東萊蕪縣東刁匕)打敗齊國,俘虜齊將多人,繳獲一批戰:利品。夫差被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沒有看到數次的征

閱讀全文

與吳氏文化包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8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