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橋頭的文化名人有哪些

橋頭的文化名人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24 12:44:03

① 餘姚有哪些名人

以下資料摘自餘姚歷代名人錄
嚴光,又名嚴遵,字子陵,漢元帝建昭二年八月十二日出生於姚北黃清堰村(現下河嚴家村),是一位歷代傳頌的高風亮節之世。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成化八年(1472)出生於餘姚城內的瑞雲樓,是傑出的心學大師,著名的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
朱之瑜,字魯嶼,號舜水,出生於餘姚城內,是我國明清之際的著名學者,傑出的教育家,中日文化交流先驅。
黃宗羲,字太沖,號南雷,學者尊稱梨洲先生。是明末清初著名民主主義啟蒙思想家、史學家、學問家。
虞舜,姓姚,名重華,字都君,是中國上古時代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的部落聯盟大酋長,即世稱作「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
虞國,漢代人。是孝義傳世、德行遠著的學者名宦。
董襲,餘姚人中難得的一員勇猛的武將,為經營江東(長江下游地區),建立孫吳政權的基業立下汗馬功勞。
虞翻(164—233),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經學家。
虞潭(約263—341),字思奧,是經學大師虞翻的孫子。生於三國末期,死於東晉成帝咸康末年,是東晉時期為維護朝廷統一,屢統軍旅,轉戰各地的著名軍師。
虞喜(281—356),字仲寧,是東晉時期傑出的經學家和天文學家。
虞預(約285—340),字叔寧,東晉著名的歷史學家,是天文學家虞喜之弟。
虞願(425—479),字士恭。是南齊時的清廉地方官。
虞玩之,東晉南朝間人,字茂瑤。秉直敢言,為官清正。
虞荔(502—561),字山披。是南北朝時期陳朝的清正名臣。
虞寄(510—579),字次安。虞荔之弟。是南朝陳時維護國家統一的大臣。
陳橐,字德應。是南宋初年剛介博學的能臣。
胡沂(1107—1174),字周伯,是南宋時期著名學者,有膽略的諫臣.
孫介,字不朋,餘姚燭湖人,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學者。因著《雪齋野語》一書被人們尊稱為「雪齋先生」。
王逨(1116—1178),字致君,祖籍宛丘(今河南淮陽),幼年隨父遷居姚江,是為餘姚人,南宋著名學者。
方山京,字子高,南宋理宗年間人,出生與梁弄姚巷。是南宋理宗景定三年的狀元。
趙善譽(1143—1189)字精之,祖籍浚都(今河南開封),生於餘姚。是宋太宗趙光義後裔。
孫應時(1154—1206),字季和。是南宋前期的儒家名臣。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後改名翥,字九萬,號菊磵,餘姚石山樟樹人(今屬慈溪)。是南宋時期「江湖派」詩人中的著名詩家。
岑安卿,字靜能,號栲峰,元代中晚期人,是一位有名節的學者。
黃茂(1258—1340),字茂卿,黃竹浦村人,元末餘姚州州判。
楊璲,字元度,號西園,元末明初人,一生崇尚儒學,是宋代理學在姚江的傳人。王綱(1302—1371),字性常,一字德常,以文學知名,是著名思想家王陽明的六世祖。
宋僖,字無逸,餘姚南城人。一代文章巨匠,曾參與《永樂大典》的編輯。
趙為謙(1351—1395),原名古則,字為謙,餘姚鳳亭鄉人。是元末明初的教育家、古文字學家。
錢古訓,號堅齋。是明代的一位對民族事務和史地深入研究的學者。
陳贄,字維成,號稼軒,是明朝前期在經學、史學方面具有較高造詣,且精於文學,名噪一時的大才子。
毛吉(1424—1465),字宗吉,明景泰五年進士,曾在中央和地方擔任過掌管司法的官員。
史琳(1438—1506),字天瑞,是一位知文識武,工於書畫的名臣。
陸恆,字有常,號拙庵。明代成化、弘治年間的學者,姚城名儒,王陽明的啟蒙老師。有《易學指南》等著作傳世。
馮蘭,十五世紀中期到十六世紀在世。字佩之,號雪湖居士,餘姚臨山衛馮村人,是一位較有才華的詩人。
謝遷(1449—1531),字於喬,號木齋。是明代前期秉節直諒的大臣,為當時世稱的「天下三賢相」之一。
孫燧(1460—1519),字德成,號一川。出生於橫河孫家境一個世代官宦之家。是一位為維護國家統一,反對謀判分裂,不惜以身殉難的忠烈之士。
倪宗正(1471—1537),字本端,號小野,出生於餘姚北城武勝門內清暉佳氣樓。是明代著名的文章家。
徐愛(1487—1517),字日仁,號橫山,餘姚馬堰(現屬慈溪)人,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的最先及門弟子,妹夫。是王學的主要傳人。
徐珊(1487—1548),字汝佩,號三溪,王陽明學生,是一位不畏權貴的志士,嚴尊師說的王學傳人。
韓應龍(1498—1536),字汝化,是明代餘姚三狀元之一。
錢德洪(1496—1574),名寬,字德洪,以字行,又字洪甫。出生於餘姚緒山(即龍泉山)北麓的瑞雲樓,又曾在緒山就學,因此取名緒山,學者尊稱他為緒山先生。是五代吳越國君錢鏐的第十九世裔孫,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的高足弟子,嘉靖十一年進士。
趙錦(1516—1591),字元朴,號麟陽,是王陽明弟子中最年輕的學生,明代著名的學者型官員。
謝志望(1528—1555),字見甫,系謝遷之長玄孫,是明嘉靖年間浙東地區的抗倭英雄。
何良臣,字際明,號惟聖,生活於明正德至萬曆年間,是明代著名的軍事家。
葉憲祖(1566—1641),字美度,一字相攸,號六桐、桐柏,園居士、紫金道人,是明代著名的戲曲作家。
沈國模(1575—1656),字叔則,號求如,晚年居住橫嶴之石浪山,又號石浪老樵,是晚明著名王學傳人,姚江書院的首創者。
史孝咸(1582—1659),字子虛,號拙修,出生於城南半霖史家村,是南宋臣相史浩之後裔,是姚江書院首創者之一。
黃尊素(1584—1626),字真長,號白安,城東黃竹浦人,明季東林黨骨幹人物,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的父親。
朱啟明(1590—1671),原名之琦,字伯球,號蒼曙,出生於餘姚城內龍泉山麓。他是明軍將領,明末清初著名學者朱舜水的胞兄。
韓孔當(1599—1671),字仁甫,是姚江書院第二代主講。
#F8t"Z"w R on0孫嘉績(1604—1646),字碩膚,天啟年間閣老孫如游之孫。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志士。著有《五世傳贊》、《存直錄》等作。
呂章成,字裁之,號餘民,是明末清初餘姚的一位身懷奇才的氣節之士。
熊汝霖,字雨殷,姚北天華街(今朗霞街道天華)人,明末抗清志士。
鄭遵謙,字履恭,餘姚臨山衛人,少年時即有狹義心腸,輕財好義,是明末一位堅持民族氣節,為大義而斷絕親情的抗清英烈。
史標(1616—1693),字顯臣,是沈國模弟子中年齡最小的一個,是姚江書院第三代主講。
王翊(1616—1651),字完勛,號篤庵,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將領,民族英雄。
黃宗炎(1616—1689),字晦木,號立溪,學者稱鷓鴣先生,通德鄉黃竹浦人,黃宗羲胞弟,抗清義士、學者。
黃宗會(1618—1663),字澤望,號縮齋,世稱石田先生,黃宗羲二弟,清初學者。
徐景范,字文亦,號正庵,是清代中興「姚江書院」的王學傳人。著有《四勿徽錄》、《學問偶存》、《五經疑》、《紀史》、《正庵詩稿》等作。
黃百家(1643—1709),黃宗羲第三子,字主一,號不失,別號黃竹農家,通德鄉黃竹浦人,清初史學家,是近代西方科學知識的傳播者。
邵廷采(1648—1711),原名行中,字允斯,後改名廷采,字念魯。餘姚城區人,是清朝初期浙東地區的重要史學家。
勞史(1655—1713),字麟書,號餘山,是清康熙至雍正年間著名的平民學者。
陳梓(1683-1759),字敷公,字右民,號一齋,又號客星山人。姚北臨山人,是清代康熙至乾隆間的著名詩人。著有《四書質疑》、《經義質疑》、《刪後詩文存》、《客星零草》、《寓峽草》、《九九樂府》、《一知雜著》、《定泉詩話》等作。
邵昂霄,字子政,清朝著名的天文歷算學家。
盧文弨(1717—1795),字紹弓,好磯漁,人稱抱經先生,是清代著名的經籍校勘學家、藏書家。
邵晉涵(1743—1796),字與桐,又字二雲,號南江,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浙東史學的殿軍。
翁元圻(17541—1825),字載青,號鳳西。清代學者,書法家。
黃澄量,字式筌,號石泉。梁弄人,諸生,清乾嘉時著名藏書家。
葉樊(1791—1836),字季衛,號槿圃,餘姚城北武勝門人。是清代餘姚地區的橋梁建築師。
朱蘭(1800—1873),字久香,號耐庵,文治先生之子,姚城東門外醬園街人。清中晚期聞名全國的考試官。
黃春生(1811—1861),鄭巷黃李鮑村人,是清咸豐年間餘姚「十八局」佃農起義的領袖。
黃炳垕(1815—1893),字慰亭,號了翁,是清代後期著名的天文、歷算、史地學家,是黃宗羲的七世孫。
翁慶龍,初名琳,字巳蘭,號解虛心室主人。清代學者翁元圻曾孫,晚清的著名書法家。
虞悰(434—499),字景豫,出生於虞氏豪強大族之家,是南北朝時期的貴官巨宦。
阮令瀛(474—540),原姓石,是南北時期蕭梁朝的文宣皇太後。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
顧全武(866—930),少年時曾做過和尚,故又名顧和尚。是五代時期餘姚人中的吳越王錢鏐胡名將。
孫子秀(1212—1266),字元實,號靜見,梁弄汪巷人。是宋代較有才氣,注重儒學的官員。
謝丕,字以中,號汝湖,泗門人,明大學士謝遷之子。又是奸相嚴嵩的知心朋友。
呂本(1504—1587),字汝立,號南渠、期齋,出生於餘姚南城的玉蘭堂。明代餘姚三閣老之一,亦是依附嚴嵩奸黨的親信之一。
翁大立(1517—1597),字儒參,明代中期為治理洪水作出重大貢獻的大臣。
孫如游(1549—1624),字景文,是忠烈公孫燧的曾孫,明代餘姚三閣老之一。
王喜姐,祖籍餘姚雙雁鄉上黃村(今東南街道茭湖上黃村),為明神宗的皇後,世稱孝端皇後。
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號瓶廬、江村,原籍餘姚匡堰鄉(今屬慈溪市)。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古董鑒賞家、收藏家、歷史學家。
邵友濂(1840—1901),原名維誕,字小村,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大臣。
高似孫,字續古,號疏寮,原籍鄞縣,晚年遷居餘姚。是聳代著名的方誌學家和目錄學家。
朱然(181—249),字義封,三國時期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是餘姚有史籍可查的首任行政長官。
宋漢章,餘姚豐南郎霞宋家人。近代著名銀行家,上海中國銀行負責人。
黃楚九,名承乾,字楚九,號磋玖,清同治十一年出生於餘姚通德鄉黃竹浦(今屬梁輝鎮)醫葯世家,為上海大世界的創始人。對近代醫葯業和娛樂業的發展作出過貢獻。
蔣夢麟(1886—1964),原名夢然,後改夢麟,字兆賢、少賢,號孟鄰,筆名唯心。1886年1月20日誕生於餘姚老蔣村。曾任北京大學校長、西南聯合大學主要領導人、國民政府教育部長、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是著名教育活動家。
楊賢江,餘姚雲和鄉楊家村人。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家,一代青年的導師、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
沈宗瀚,乳名修年,字海槎,別號克難居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12月15日)生於餘姚鳳亭鄉,為我國著名農學家。
吳耕民,1896年3月17日出生於餘姚鎮精忠鄉東溜場村(今屬慈溪),現代園藝學奠基人,逝世前為中國園藝學會名譽理事、浙江農業大學一級教授。
谷鏡,公歷1896年9月26日生於浙江餘姚梁輝鄉楊梅潭村,為中國現代病理學創始人,著名病理學家和醫學教育家。
黃雲眉,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出生於餘姚城內筍行弄銹衣坊。字子亭,以「半坡」為號,教育家、歷史學家,現代史學界公認的明史專家。1965年曾將舊籍245種,3130冊贈送給梨洲文獻館及餘姚梨洲中學。
嚴景耀,1905年7月24日出生於餘姚低塘姆湖嚴家村。著名社會學家,中國犯罪學的開拓者。嚴景耀、雷潔瓊夫婦俱為民主促進會的創始人。
胡考,祖籍餘姚。1912年12月23日生於上海。1994年6月23日逝世與北京。是集畫家、小說家、詩人於一身的藝術家。
王仲犖,1913年11月9日生於餘姚(一說生於上海),一名頌平,又名元崇,為中國現代著名史學家。
楊積芳(1856—1938),字馥笙,號福蓀、寄篁,又取號東漁,下沙畈人。曾在朗霞篁封橋住過。編纂有《六倉志》,留有《東漁印存》。
郭靜唐(1903—1952)幼名寅生,又名挹青,字琴堂。姚北周巷人。與樓適夷合辦《餘姚評論》、《餘姚青年》等刊物。
高培良(1894—1967)餘姚候青門高家弄人。與親戚郭永泉合資創辦「餘姚唯一特產製造廠」,生產筍乾菜,以「唯一」商標向政府注冊。
裘樹堂(1906—1990),又名柱常,筆名裘重,出生於餘姚龍泉山北麓的鄔家道地。為上海《新聞日報》的編委,中國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另著有《黃賓虹傳記年譜合編》。
樓適夷(1905--),中共餘姚第一任支部書記。1944年12月到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浙東行政公署擔任文教處副處長。參加過抗美援朝。1980年寫有散文《誇我的故鄉》《適夷散文選》。
陸一飛,又名瑞雲,字挹斐,1931年出生於餘姚桐江橋。中國山水畫家,有不少畫是餘姚山水勝跡,出版過專集三本。
胡景耀,1937年出生於餘姚鎮,北京天文台研究員。1989年在歐洲南方天文台發現一顆閃爍綠色光環的行星狀星雲,被國際天文界命名為「胡星」。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餘姚縣橋頭鎮(今屬慈溪)。著名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戲劇學院校長。著有《文化苦旅》等著作。

②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傳承地,廣東歷史上都出過哪些文化名人

六祖惠能的思想,集中體現於《六祖法寶壇經》。六祖是中國佛教的實際創始人,是廣東新興廣府人。六祖慧能被稱為東方的釋迦牟尼,他的禪宗改變了整個世界,是中國最偉大的宗教人物之一。惠能六祖(638年-713年),生於新州(今新興縣),他建立了禪宗南宗,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經過他的弘傳,禪宗得為後世一切佛法的源流,甚至可以代表整個佛法。



男,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廣州府番禺縣(現屬廣州市南沙區欖核鎮),出生於澳門,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其作品中《黃河大合唱》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音樂作品之一。該國以盤古為祖先,以盤古為姓氏,以盤古為圖騰。《廣博物志》卷九行《五運歷年紀》記載:「南海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關於南海盤古國,詳見筆者所著文章《南海盤古國——一個真實存在的古老國度》)。廣東歷史上名人輩出,涌現出了不少著名的嶺南歷史文化代表人物,現列舉出十位介紹一下,排名不分先後。

③ 余秋雨是什麼樣的人呢

余秋雨(1946~),以文化散文特有的精神承載和審美風度,構成了當代中國文壇乃至當代中國文化領域的一道風景。被戲稱為:穿行於歷史的文化苦旅之中。 一、余秋雨的散文,在百年乃至幾千年的文化走向上立定,重拾困擾著若干代人的重大課題,避開庸俗社會學、政治學的羈絆,直指民族心靈的深處。他的散文以對傳統文化的深情眷戀為基調,又以冷峻的理性為主導,對傳統文化內在的生命力進行了苦心孤詣的梳理和顯揚,並以富有感召力的形式宣示:文化傳統中蘊含著合理因素,要完成民族文化的創造性轉化以及民族文化人格的重塑,不能脫離濃厚的民族文化傳統。 二、在以深沉的理性之光照見了傳統文人由入仕而平庸的無奈與悲哀,照見了官格與文格的嚴重背離,同時也以無限的深情歌頌了那些因遭貶而創造出豐富的精神價值的文化名人。同時自身也一直固守著他作為文化人的防線,並以生命之旅的方式做了一次文化苦旅、 三、抱著「對美的祭奠」的態度,以冷峻的理性精神對傳統文化進行汰選。

④ 溫州永嘉縣橋頭鎮有什麼名人

沒有!!!

⑤ 橋頭鎮的歷史名人

郭保慈(1877—1958),字少雲。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科。1910年回國,應學部考試,賞給農科舉人。翌年殿試列為一等,授主事,簽分家商工部。嗣返粵,創辦南韶連進會,任會長。1912年任廣東農業教員講習所所長。1913年任眾議院議員,並任農業和財政委員。袁世凱解散國會後返粵。1916年國會恢復,復任眾議院議員。1958年病逝。
廖碧波(1902—1979),1926年秋投身革命創辦了亞婆石小學,任校長。從此,以學校為陳地,團結進步表年,進行革命宣傳,成立亞婆石農民協會,建立農民自衛軍,並先後多次率領農軍增援魚灣農民暴動。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英翁邊和橋頭地下黨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曾兩次被捕入獄,受盡酷刑,繼續堅持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擔任英德縣第一區區長、英德縣副縣長等職。1979年在英德病逝。

閱讀全文

與橋頭的文化名人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8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