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女人為什麼要學香道,為什麼說「精明女人不吃香,學做聰明傻女人」
提起女人為什麼要學香道,大家都知道,有人問為什麼說「精明女人不吃香,學做聰明傻女人」?另外,還有人想問學習香道文化有哪些好處,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女孩子一定要學習廚藝嗎?有這樣的課程嗎?老媽非…,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為什麼說「精明女人不吃香,學做聰明傻女人」?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亦舒曾說:「這世上真正聰明的女人,就應該是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很傻的樣子。」
柔楨在《好命女人會裝傻》中把女人分為三類:一是真傻、二是裝傻、三是智慧,真傻的女人總是被傷害,往往遍體鱗傷;裝傻的女人卻是恰如其分,百煉成柔;智慧的女人過於強勢,讓人難以靠近。
那些智慧過人的強勢女人,總會讓人望而卻步,因為過於聰明,對於甜言蜜語更是不屑一顧,讓男人難以掌控。千萬不要每天在家燒香。
相反,那些看起來傻乎乎的小女人,她們明明什麼都懂,卻什麼都不問,卻偏能得到男人的珍惜和寵愛。
當然,裝傻不是在婚姻里忍氣吞聲,而是學會把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軟化處理,從而達到相處更加的目的。
朋友小靜和丈夫結婚7年了,所謂的七年之癢,在他們看來只是世俗眼裡把婚姻當成,讓壓抑的生活,成為了禁錮生命的牢籠,但就是這樣一對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年輕人,卻把婚姻經營得風生水起。
有一次聚會的時候,不少人都紛紛請教她「馭夫術」,小靜笑著說:「哪有什麼馭夫術啊,不過是在婚姻關系裡恰得其分的裝傻而已」。
小靜的丈夫是公司里的銷售經理,因為工作的關系,經常會陪客戶喝酒應酬,時間長了,身體也不好,一開始小靜非常生氣,一直讓他少喝酒,不要喝酒,因為這個事也發生過激烈的爭執。焚香靜心優雅的句子。
可後來,從丈夫同事那裡得知,為了多簽幾單,為了能讓妻子搬離現在的出租房,丈夫經常主動去約談難纏的客戶,在人前裝傻充愣,強顏歡笑。
慢慢的小靜開始理解自己的丈夫,有一次丈夫應酬回來,依然滿身酒氣,一進門倒頭就睡,雖然有些生氣,但並沒有無理取鬧,而是裝作什麼也沒發生,悄悄的在他的包里放一些保肝防醉葯和醒酒葯。玩香道危害。
不僅如此,老公應酬晚歸後,小靜總會准備清粥小菜讓他暖腸胃,嬌嗔地說:「工作是你的,身子是我的,用壞了,我找你算賬。」每當這時,老公只是笑笑不語。
深夜的酒不及清晨的粥,你愛的人不如相愛的人,這句話用在這里剛剛好。
相信很多女人都有這樣一個通病:好奇心太強。
特別是當她想問男人某件事,而男人不想回答她的時候,她的好奇心就會被激起,然後纏著男人,非要問出個前因後果。
其實在感情中,很多事情不必知道得太清楚。只要不是男人做了某些觸犯原則的事情,女人就沒必要強逼著男人回答。
這樣的追問,只會讓男人你產生反感。
因為懂得裝傻,小靜把夫妻關系處理得很好,倘若不是這樣,不理解自己丈夫,整天無理取鬧的爭吵,原本是值得欣慰的關心,也會適得其反,那麼這段婚姻早就走到盡頭了。喜歡香道的女人。
婚姻里遇到問題,的忌諱就是一味的指責,這樣只會讓對方產生抵觸情緒,甚至讓婚姻走向危機。香道一般什麼人學。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婚姻也一樣,在相處中不可能一點問題也沒有。如果你不懂得裝傻,眼裡揉不得沙子,這段婚姻很可能會走向盡頭。
知世故而不世故,善良的糊塗,是最成熟的溫柔。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其實特別脆弱。彼此之間,就像一層薄薄的窗戶紙,稍微用力一點,就會被捅破,留下難以修復的洞。
或許透過這個細小的洞,你可以到別人的隱私,但也會讓人狼狽不堪。千萬不要每天在家燒倒流香。
有些事情,一旦揭去朦朧的薄紗,全部坦露毫無遮攔的時候,相處的與,也就隨之盪然無存。
與人相處,需要界限感和分寸感,才能長久地走下去。
不該說的話別說,不該管的事別管。因為越界,也意味著失去,難為了別人,也困擾了自己。
《菜根譚》有這樣:「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
在現實中,老實憨厚的人,往往會被人貼上「傻瓜」的標簽,但其實,很多時候,選擇裝傻,並不是因為傻,只是覺得,在無謂的事情上,沒必要糾纏過多。
很多時候,選擇老實本分,並不是因為笨,只是覺得,為人行得正坐得端,坦坦盪盪,無愧於心便好。
真正聰明的人,在小事上都不會斤斤計較,能裝傻的時候,就選擇裝傻。玩香道都是什麼人。
要知道,很多時候,越是計較,往往失去得越多;
越是計較,越會把自己的人生路,越走越窄;
少點計較,人生才能越走越開闊。
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給別人讓步,選擇不與他們計較,不僅是一意,亦是一種智慧。
任何一段關系都是如此,珍惜才會擁有,在乎才能長久。
不要覺得對方好說話,就百般敷衍,不要以為對方會原諒,就變本加厲。
誰都不傻,不可能無止境地付出與遷就,看不到回報,終會退出,收不到回應,總會寒心。別等到茶涼了,人走了,才感嘆追不回。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份付出是理所當然的,無論是什麼關系,都要用心,才能長久。
以上就是與為什麼說「精明女人不吃香,學做聰明傻女人」?相關內容,是關於為什麼說「精明女人不吃香,學做聰明傻女人」?的分享。看完女人為什麼要學香道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㈡ 什麼是香道香道有何好處
香道自古就有,發源地是在我們中國,而後傳入日本並得以傳承。在日本香道如同茶道、花道、禪道一般得以普及,並在民間流傳至今。之所以我們的香道沒能傳承下來,原因是很多的在這里我就不一一講解了,因為歷史只能代表過去。而我要講的是,為什麼香道在日本得以發揚傳承,並普及至今,這個倒是很關鍵的。因為不了解這個道理的話,就是明白不了到底什麼是香道文化。 香道之所以能在日本發揚傳承,並至今流行,關鍵就是理念的不同。我們中國的傳統或者是不理解香道是什麼的人,看到有人點香熏香,你的直覺會想到什麼?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你一定想到了佛,想到了宗教祭拜。而在日本,說道香道人們就可以聯想到茶道、花道,聯想到自然、純凈、健康、長壽、美麗、芬芳等等一系列與生活有關的話題。你看看,這是多大的差異。這也是決定了我們為什麼沒能傳承好香道文化的原因,也就是為什麼日本香道如此昌盛的緣故了。 在中國我們更多認識的是佛教、是用香來禮佛,所以更多的人會認為香道就是禮佛的一種形式,或者說香道就是點香參禪。然而我們所說的香道到底是不是這么回事呢?香道是一種具有古老悠久歷史的時尚禮儀,它是應用天然香品傳達健康養生的時尚生活禮儀。古老是因為它擁有幾千年的淵源歷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時尚是因為它來自天然崇尚健康養生,是時下都市忙碌的人們日益渴望的生活模式,生活禮儀是因為香道講究莊重的熏香儀式,注重以禮待客,以儀傳香,一場精緻的香道儀式,猶如一場精美的禮儀表演,讓聞香者飽餐嗅覺大餐的同時,盡賞視覺盛宴。 所以我們說香道應該是都市人追求自然純凈健康的時尚生活禮儀,是人皆共享的文化休閑生活,而不應該局限的將香道籠統看做是佛教禮佛的儀式之一。在中國,茶道或者說喝茶,都是家喻戶曉的事情,而說到香道了解的屈指可數,原因就在於,我們把茶道喝茶看作了生活的一部分,而把香道則簡單的看作為禮佛祭拜的形式,這樣的傳承就大打折扣了。 而且香道和禪道也有共性也截然不同,共性是兩者都提倡養生靜修,而不同則在於香道更為生活化更加富有時代感。香是大眾均可接受的,如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禪意,不是人人都有悟性可以參覺的了。 香道和茶道、花道似乎更加接近一些,聞香茗茶,可以增加香茶的韻味,可以改善品茶的氛圍,可以增進品茶的樂趣。兩者都崇尚自然和健康,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待客禮儀。一支妙香可以提升主人的品味,給客人一個舒適的環境。而一杯好茶可以敬客,拉近彼此的距離。 花是愛美人士生活的必須品,品一支好香和賞一盤好花,都需要閑情雅緻,才能品出滋味,賞得美意。賞花不乏兩種,一是觀賞,二是品香。香道也就是品與賞的結合。 香道是崇尚自然和健康的時尚生活,那麼它就離不開天然純凈的香品。到底什麼才能算是真正的香道用香呢? 首先,我們必須把佛香和香道用香,暫時區別開來。說是暫時區別是有道理的,下面我會單獨來講。香道用香主要是給我們品香用的,就是品味香薰以後的芳香的,如果一支香它煙霧騰騰,煙熏火燎,那麼我想你連品香的心情也不會有了。更不用說能否品得滋味出來了。 所以,香道用香在製作工藝上是要求不同於佛香的,工藝更加的考究,用材配料更加的地道,關鍵的關鍵,香道用香的香品必須做到煙少,香味的擴香能力強勁,才能讓品香者在短短的幾分鍾內,幾米之外便能品析清楚香品的滋味。而我們常見禮佛的佛香,由於出發點的不同,一般製作的用香煙味重,香味淡,擴香能力差。 我就有這么一次經歷,我剛接觸香道的時候,也是從佛香開始的,結果點了一支香以後,等了許久都沒有聞到香味,只看到香在拚命的冒煙。湊近了用鼻子一聞,還把我嗆得不行。後來才明白,原來香道用香的制香是有很多講究的。後來真正接觸了香道以後才明白了這個道理,原來人家的香品是不用瞅著鼻子聞的,點上一支,不要幾分鍾,10平米的范圍頓時香味飄逸,香韻陣陣。而且還有一個「怪現象」你真的湊著鼻子去聞它,還一點味道都沒有。其實這也不是什麼怪現象了,這也就是香道用香的特性。就是要品嘗這飄逸出來的香韻。 區別佛香和香道用香,沒有貶低佛香的意思,畢竟用途不同,也應該有所區別。告訴大家是為了讓大家在選擇香品的時候有所區分,但是我非常建議的是。你盡可以用香道香品禮佛,當佛香來使用,這也是我之前所說的暫時區別的原因。不用佛香來玩香道,不是說不可以用香品來禮佛,用香道天然香品禮佛,不但是大敬佛菩薩,更是可以保持居家環境的凈化,身心兩儀,值得考慮。 區別佛香和香道用香,其實就是區別一下工藝不同的兩種級別的香品。但是還要區別的關鍵就是天然香品和化學制劑香品了。天然香品才能達到凈化空氣,調養身心的目的。而使用劣質的香精香品,那是最最忌諱的了。
㈢ 日本的香道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嗎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香道、花道和茶道被合稱為日本的雅道,後兩者姑且不說,而日本的香道起源於中國,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過在傳播和發展的過程中開拓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來。
值得一提的是,這原本是我國的香道文化,卻因為外來文化的侵入退出了人們的生活。我國的香道文化在漢代就出現了,而隋唐五代的時候人們開啟了五花八門的行香諸法,直至宋元時期還有人專門研究香道的起源和各個載具、香譜等,而明代和清代的時候更是昌盛一時,如今這般,屬實是有些可惜。當然,日本所倡導的香道文化和我國的相比較還是較為淺顯,日本香道雖然天然,但是不懂其奧秘,由此大多都是單品香,而我國的傳統香道大多都是和香,講究結合、漸進,其香味也更復雜。
㈣ 中國的傳統香道,為什麼被日本占據了主流
起源於中國卻被當成是日本人的東西,除了壽司還有香道。香道如何傳入日本?又為何成了日本的榮耀?想改變現狀,就要先知道。
日本香道文化起源大約於六世紀左右,從此歷千年而不絕。不過,日本人講起香道的歷史,第一筆總是「香木傳來」的故事。
用香薰衣,在室內燃香,連出遊時仍帶著香物,貴族們對香的偏好為輝煌的平安王朝更披加了一件華服。薰香的配方現都由平安貴族的後人小心珍藏一代代傳下去。
到了鐮倉、室町時代,貴族衰敗,武士當權。一種純粹對香的愛好的風氣滋長了起來。建立在「善」的精神之上,武士尊崇香的幽遠枯淡。同一時期,佛教中密教信仰與凈土禪的發展,繪畫中水墨畫的出現等使這種強調精神性的風潮影響不斷擴大。
㈤ 什麼是香道香道有何好處
1、香道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藝術,通過眼觀、手觸、鼻嗅等品香形式對名貴香料進行全身心的鑒賞和感悟,並在略帶表演性的程序中,堅守令人愉悅和規矩的秩序,使我們在那種久違的儀式感中追慕前賢,感悟今天,享受友情,珍愛生命,與大自然融於美妙無比的清靜之中。香,不僅芳香養鼻、頤養身心,還可祛穢療疾、養神養生。端午節期間,漢族民間更有在端午節掛香袋、戴艾蒿的習俗。
2、香道的好處:
1)葯用
香做為葯用的起源極早。香味有助於人體健康,如耶魯大學精神物理學中心的學者,指出香薰蘋果的氣味可以使焦慮的人降低血壓,並避驚慌;薰衣草則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使人提高警覺。辛辛那提大學相關測驗則顯示,空氣中所加入香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這些都使精油等芳香療法變成極為流行的健身法。在宋代,也有將香葯調入飲食而作成香葯果子、香葯糖水,並調龍腦、麝香入「龍凰茶園」中。而製作名貴的墨錠,也常調入龍腦、麝香。
2)祭祀慶典
開始大量豐富使用香的埃及人,最初就是將香運用在繁復的禮拜儀式中,在祭祀的過程中,有時甚至必須燃燒數以噸計的香,乃至死亡時復雜的埋葬和防腐方式也需要用到大量香料和香膏。在古代的巴比爾塔寶塔形的建築頂上,祭司經常點燃成堆的馨香來祭祀天神,他們認為在高塔上焚香,能更接近諸神。在中國,有很多用香來祭祀及舉行典禮用香的記載,例如祭天地、祖先、親耕禮等。北宋仁宗慶歷年間,由於河南開封地區發生旱災,仁宗就在西太乙宮焚香祝禱求雨,儀式中曾焚燒龍腦香十七斤。此外如南宋淳熙三年(公元一一七六年)皇太後聖誕,從十天以前,皇後、皇太子、太子妃以下至各級官員,及宮內人吏都要依序進香賀壽。
3)薰衣
早在西漢就記載著以焚香來薰衣的風俗,衣冠芳馥更是東晉南朝士大夫所盛行的。在唐代時,由於外來的香輸入量大,薰衣的風氣更是盛行。
在《宋史》中記載,宋代有一個叫梅詢的人,在晨起時必定焚香兩爐來薰香衣服,穿上之後再刻意擺動袖子,使滿室濃香,當時人稱之為「梅香」。北宋徽宗時蔡京招待訪客,也曾焚香數十兩,香雲從別室飄出,蒙蒙滿座,來訪的賓客衣冠都沾上芳馥的氣習,數日不散。
4)宴會
古代在宴會及慶典中,香也是不可缺乏的場景。在埃及,上流人士參加宴會時,大都會在頭頂上戴一個蠟制的香膏圓錐體,讓它慢慢融化,使臉和肩上都滴上芳香的糖漿。而古羅馬人,則常在公開的典禮和宴會上,遍灑芬芳的玫瑰。在酒神祭等狂歡節目中,沒有大量的玫瑰,是非常不禮貌的。古羅馬人甚至設了「玫瑰日」這樣的節目。有時在酒宴中,他們會從天花板上灑下布滿香水和花瓣的香雨。
在中國南宋官府的宴會中,香更是不可缺少的。如春宴、鄉會、文武官考試及第後的「同年宴」,以及祝壽等宴會,細節繁瑣,因此官府特別差撥「四司六局」的人員專司。在《夢梁錄》卷十九中說,「六局」之中就有所謂的「香葯局」,掌管「龍涎、沈腦、清和、清福異香、香疊、香爐、香球」及「裝香簇細灰」等事務,專司香的使用。
㈥ 請教香道文化
所謂香道,就是通過眼觀、手觸、鼻嗅等品香形式對名貴香料進行全身心的鑒賞和感悟,並在略帶表演性的程序中,堅守令人愉悅和規矩的秩序,使我們在那種久違的儀式感中追慕前賢,感悟今天,享受友情,珍愛生命,與大自然融於美妙無比的清靜之中。香,不僅芳香養鼻、頤養身心,還可祛穢療疾、養神養生。
香,不僅芳香養鼻,還可頤養身心、祛穢療疾、養神養生。
人類對香的喜好,乃是與生俱來的天性。香,在馨悅之中調動心智的靈性,於有形無形之間調息、通鼻、開竅、調和身心,妙用無窮。
獨特的「香文化」
早在先秦時期,香料就被廣泛應用於生活。從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隨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習慣。在香道發展鼎盛時期的宋代,用香成為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中隨處可見香的身影。街市上有「香鋪」、「香人」,還有專門製作「印香」的商家,甚至酒樓里也有隨時向顧客供香的「香婆」。人們在香煙縈繞中凈化心靈、感悟生活、寄託情思,大大開發了香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
香之妙:養神養生
好香不僅芬芳,使人心生歡喜,而且能助人達到沉靜、靈動的境界,於心曠神怡之中達於鎮定。在防病養生方面,早在漢代,名醫華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葯物製成香囊,懸掛在居室內,用來預防肺結核病。現代流行的葯枕之類的保健用品,都是這種傳統香味療法的現代版。明代醫家李時珍用線香「熏諸瘡癬」。在清宮醫葯檔案中,慈禧、光緒御用的香發方、香皂方、香浴方等更是內容豐富。從中醫葯學的角度來說,香療當屬外治法中的「氣味療法」。各種木本或草本類的芳香葯物,通過燃燒所產生的氣味,可起到免疫避邪、殺菌消毒、醒神益智、潤肺寧心等作用。
選香用香上好的香料主要有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等。品味香氣是最直接也是較為可靠的鑒別方法。由於不同的香味風格各異,沒有統一的鑒別方法,但品質較好的香,其香氣一般都具有以下特點:清新,爽神,久用也不會有頭暈的感覺;醒腦提神,有愉悅之感,但並不使人心浮氣躁;香味醇和,濃淡適中,深呼吸也不覺得刺鼻;香味即使濃郁,也不會感覺氣膩,即使恬淡,其香也清晰可辨;天然香料做的香,常能感覺到在芳香之中透出一些輕微的澀味和葯材味。
古代用途
1、葯用
香做為葯用的起源極早,在經典中,就有以牛頭旃檀作為葯用的記載。當初提婆達多唆阿闍世王謀殺佛陀,從靈鷲山推下巨石要壓死佛陀。他們的計謀雖然未得逞,佛陀的腳卻被碎石擊中而流血。當時的醫王侍縛迦為佛陀診察之後,認為只有以牛頭檀栴為醫方才能醫治。但是此香極為珍貴稀有,一般擁有的人也只有國王求索時才敢獻出。當時有一個賣香的商人,聽說此香能治佛傷,於是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歡喜奉上此香,以此因緣故,而被佛陀授記於未來世當證辟支佛等,名為「栴檀」。
在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卷九,曾記載蘇合香丸可用來治病:「此葯本出禁中,祥符中嘗賜近臣。」北宋真宗曾經把蘇合香丸炮製而成的蘇合香酒,賜給王文正太尉,因為此酒「極能調五臟,卻腹中諸疾。每冒寒夙興,則飲一杯。」宋真宗將蘇合香丸數篚賜給近臣,使得蘇合香丸在當時非常盛行。此外,在中國的金創葯及去瘀化膿等方劑中,乳香、麝香及沒葯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成份。而現今極為流行的「芳香療法」,可以說是起源於埃及。
埃及人極為注重衛生,他們發明了能夠恢復健康、美容的沐浴法,就是在沐浴之後以香油按摩,來減輕肌肉酸痛,鬆弛神經。這原來是用來為木乃伊防腐的技術。
現代許多科學研究也指出,香味有助於人體健康,如耶魯大學精神物理學中心的學者,指出香薰蘋果的氣味可以使焦慮的人降低血壓,並避驚慌;薰衣草則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使人提高警覺。辛辛那提大學相關測驗則顯示,空氣中所加入香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這些都使精油等芳香療法變成極為流行的健身法。在宋代,也有將香葯調入飲食而作成香葯果子、香葯糖水,並調龍腦、麝香入「龍凰茶園」中。而製作名貴的墨錠,也常調入龍腦、麝香。在《武林舊事》卷六中,也有以沈香水飲用的記載。
2、祭祀慶典
開始大量豐富使用香的埃及人,最初就是將香運用在繁復的禮拜儀式中,在祭祀的過程中,有時甚至必須燃燒數以噸計的香,乃至死亡時復雜的埋葬和防腐方式也需要用到大量香料和香膏。在古代的巴比爾塔寶塔形的建築頂上,祭司經常點燃成堆的馨香來祭祀天神,他們認為在高塔上焚香,能更接近諸神。在中國,有很多用香來祭祀及舉行典禮用香的記載,例如祭天地、祖先、親耕禮等。北宋仁宗慶歷年間,由於河南開封地區發生早災,仁宗就在西太乙宮焚香祝禱求雨,儀式中曾焚燒龍腦香十七斤。此外如南宋淳熙三年(公元一一七六年)皇太後聖誕,從十天以前,皇後、皇太子、太子妃以下至各級官員,及宮內人吏都要依序進香賀壽。
3、薰衣
早在西漢就記載著以焚香來薰衣的風俗,衣冠芳馥更是東晉南朝士大夫所盛行的。在唐代時,由於外來的香輸入量大,薰衣的風氣更是盛行。
在《宋史》中記載,宋代有一個叫梅詢的人,在晨起時必定焚香兩爐來薰香衣服,穿上之後再刻意擺型袖子,使滿室濃香,當時人稱之為「梅香」。北宋徽宗時蔡京招待訪客,也曾焚香數十兩,香雲從別室飄出,蒙蒙滿座,來訪的賓客衣冠都沾上芳馥的氣習,數日不散。
4、宴會
古代在宴會及慶典中,香也是不可缺乏的場景。在埃及,上流人士參加宴會時,大都會在頭頂上戴一個蠟制的香膏圓錐體,讓它慢慢融化,使臉和肩上都滴上芳香的糖漿。而古羅馬人,則常在公開的典禮和宴會上,遍灑芬芳的玫瑰。在酒神祭等狂歡節目中,沒有大量的玫瑰,是非常不禮貌的。古羅馬人甚至設了「玫瑰日」這樣的節目。有時在酒宴中,他們會從天花板上灑下布滿香水和花瓣的香雨。
在中國南宋官府的宴會中,香更是不可缺少的。如春宴、鄉會、文武官考試及第後的「同年宴」,以及祝壽等宴會,細節繁瑣,因此官府特別差撥「四司六局」的人員專司。在《夢梁錄》卷十九中說,「六局」之中就有所謂的「香葯局」,掌管「龍涎、沈腦、清和、清福異香、香疊、香爐、香球」及「裝香簇細灰」等事務,專司香的使用。
5、考場焚香案
在中國多樣的用香的文化中,還有一個特殊的場合會焚香,就是在考場設香案。在唐代及宋代,於禮部貢院試進士日,都要設香案於階前,先由主司與舉人對拜,再開始考試。
宋朝歐陽修就曾作一首七言律詩「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來描寫這種情景:「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春曉席群英,無曄戰士御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鄉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
歐陽修在另外一首詩中又寫道:「焚香禮進士,徹幕待經生。」也說明了考進士時以焚香待之的禮遇。
6、用香木建築
除了生活中常見的燃香、薰香之外,香木也被運用於建築上。例如: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以弗西斯的黛安娜神殿,就是用高達六十英尺的西洋杉來製成圓柱,因此當此殿於西元前三五六年焚毀時,傳說現場溢滿了濃郁的香氣。
古代皇室外建築也經常使用西洋杉建造整座宮殿,一方面是由於其杉脂香甜的氣味,另外則是因為杉木是天然的驅蟲材質。
如西元前八世紀,亞述王薩爾貢二世的宮殿之門,恆常散發出強烈的香氣,每當訪客出入的時候,都會飄香而過。埃及法老王的駁船和棺柩,也是由西洋杉所製成。
而中國滿清皇室在承德的夏宮中,其樑柱與牆壁都是西洋杉所製造,而且刻意不上漆,讓木材的芳香能夠直接滲入空氣中。
回教清真寺的建築也常用玫瑰露和麝香混合在灰泥中,當中午太陽一照射;溫度升高時,香氣就會發散出來。
人類對香的喜愛及運用之廣泛,由此可見一斑。
香是自然造化之美,人類之好香為天性使然。從早期的簡單用香,到後來的富有文化氣息的品香、詠香,體現了人類熱愛自然的積極情趣,表明了人類安逸從容的生活態度。香道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單純是品香、斗香的概念,而是一種以天然芳香原料作為載體,融匯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為一體的,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創造人的外在美與心靈美的和諧統一的香的文化。
香道的含義遠遠超越了香製品本身,而是通過香這個載體達到修養身心,培養高尚情操,追求人性完美的文化。香,在馨悅之中調動心智的靈性,而又凈化心靈;於有形無形之間調息、通鼻、開竅、調和身心;香,既能悠然於書齋琴房,開發心智;又可縹緲於廟宇神壇,安神定志; 既能在靜室閉觀默照,又能於席間怡情助興。正是香的種種無窮妙用,使其完全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從香料的熏點、塗抹、噴灑所產生的香氣、煙形,令人愉快、舒適、安詳、興奮、感傷……等等的氣氛之中,配合富於藝術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環境的布置、香道知識的充實,再加上典雅清麗的點香、聞香手法,經由以上種種引發回憶或聯想,創造出相關的文學、哲學、藝術的作品,使人們的生活更豐富、更有情趣。
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的精神狀態,人們用香、品香的方式有所不同,效果亦大相徑庭。香雖細微,卻能集宗教、藝術、醫療、休閑、生活日用諸功能於一體。依據香品的來源、用途、用法、以及不同人群、不同場合的需求等,演繹出了五彩繽紛的香文化—香道。現簡單歸類如下:
香品門類
1.根據所用香料的性質劃分香品:天然香料(及中葯材)類、合成香料類
天然香料類香品:以天然香料(動植物香料或其萃取物)或中葯材製作的香品。此類香品原汁原味,淡淡乎似有似無,幽幽乎回味悠長。除氣味芳香之外,更有安神、養生、祛病等功效。古代的香,所用都是天然香料。事實上,品香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奢侈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上嬗變,香品逐漸更趨於實用性,本已融入了書齋琴房和日常起居生活的香文化也倍受青睞,超越了安神養生、美化生活、陶冶性靈的內涵。
天然香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使用單一香料的「單品香」(或是基本保持香料的原態,如塊狀、條狀或粉末狀;或是製成線香、盤香等形狀)。其質量雖優於化學香,但直接使用單一香料,共味道與養生之功能都得不到最好的發揮,而且許多香料,如檀香,其實工不適於單獨使用,古人已十分清楚的講到「檀香單焚,裸燒易氣浮上造,久之使神不能安。」這種單一香品只是漢代之前原始的用香方法。第二類是調和多種香料製成的合香,形狀上多為線香、盤香等。而傳統合香的製造,不僅要有天然香料作原料,更要有合理的配方,嚴格的炮製方法和製作工藝。市場上能見到的天然香料的合香已為數不多,大都是僅以天然香料為原料而已,只追求實用性,華而不實,而真正依古法製作的正宗合香,種類極少。
合成香料類香品:以化學合成香料製作的香品,著重於香味的優美,香型的豐富,和成本的相對降低。在19世紀後半期,歐洲就已出現了人工合成香料(即化學香精)。這些化學香精不僅能大致地模擬出絕大多數香料的味道,而且原料(如石油、煤焦油等)易得,成本價格極其低廉,並能輕易的產生非常濃郁的香味。所以它很快就取代了天然香料,成為現代工業生產中的主要添香劑,在制香行業中同樣如此。
化學香精與天然香料相比,雖然香味相似,甚至香氣更濃,但就香味品質及安神養生、啟迪性靈的功能而言,兩者卻不可同日而語。很多天然香料被列為上品葯材,而作為化學產品的合成香料雖初聞也芳香四溢,但多用卻有害於健康。而且,即使單就氣味而言,化學香精也只是接近而遠遠不能與天然香料相媲美。
化學香精類香品之所以能暢行開來,也是由於大多數香客只是把燒香作為祭祀的儀式。既然不聞香,不品香,只是燒香、看香,也就自然忽視香的用料、配方與品質,而只關注香品外形的美觀或香味的濃艷了。化學香精和化學加工技術的廣泛使用也在實質上改變了現代的制香工藝。雖有一些傳統的方法和技術仍然得到了採用,但那隻是一些外圍的,形式上的保留,而香料的選擇、炮製、配伍、火候等最核心的內容被部分丟棄。其後果之一就是制香工藝的中斷與香譜配方的散失,以至真正精通傳統制香技術的人少之又少,對香道發展造成一定障礙。
2.根據所用的配方劃分香品
有些香品是按照特定的香方,彩多種香料製成,所以多有自己獨特的名稱。而且單從其名稱上,大都看不出所用原料升香味的特徵。不同香方製成的香品,其特點、功效也不相同。所以,香方也是牙分香品的一個重要根據。一些通用的固定的配方都有相應的名稱,據此製作的香品往往沿用之;若根據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配方,通常用其歷史上的名稱。
3.根據香品外形特徵劃分香品:原態香材、線香、盤香、塔香、香丸、香粉、香篆、香膏、塗香、香湯、香囊、香枕等。原態香材:香料經過清洗、乾燥、分割等簡單的加工製作而成,能保留香料的部分原始外觀特徵,如檀香木片、沉香木塊等。線香:常見的直線形的熏香,還可細分為豎直燃燒的「立香」,橫倒燃燒的「卧香」,帶竹木芯的「竹簽香」等等,盤香:又稱「環香」,螺旋形盤繞的熏香,可掛起,或用支架托起熏燃,有些小型的盤香也可以直接平放在香爐里使用。塔香:又稱「香塔」,圓錐形的香,可放在香爐中直接熏燒。
香丸:豆粒大小的丸狀的香。香粉:又稱「末香」,粉末狀的香。香篆:又稱「香篆」、「印香」、「百刻香」,用模具將香粉壓製成特定的(「連筆」的)圖案或文字,點燃之後可順序燃盡。膏香:又稱「香膏」,研磨成膏狀的香。塗香:又稱「塗敷香」,塗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香粉、香膏等。香湯:又稱「香水」,以香料浸泡或煎煮的水。香囊:又稱「香包」,裝填香料的絲袋,有絲線可掛於頸下的稱為「佩香」。香枕:裝填香料的枕頭,可安神養生。
4.根據香味特徵(或所用的主體香料)劃分香品:檀香、麝香、等,「根據香味特徵」與「根據所用的主體香料」的劃分總體上相似,但也有差別:使用天然香料的香品,其香味的名稱與所用原料一致,「麝香」既是其香味,也是所用原料;而採用人工香料製作的香品,強調的主要是「香味特徵」,如「麝香」,強調的是「麝香的香味」,百並非以天然麝香為原料。
5.根據使用方法劃分香品:自然散發香氣、熏燒散發香氣、浸煮散發香氣、浴用等。自然散發香氣的香品:只須塗抹或佩戴,香料的香味就可以直接散發出來。如香精油、塗香(又名塗敷香,塗敷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香粉、香膏等)、香囊、佩香(掛在頸下的香包)、衣香(放入衣服、衣袋)、香枕、帷香等等。熏燒散發香氣的香品:直接點燃使用的香,古稱「燒香」、「焚香」;或不直接點燃,而是藉助炭火熏烤散發香氣的香(古稱「熏香」)。浸煮散發香氣的香品:放入水中加熱浸煮以散發香氣(古人以蘭膏熏衣即是用此方法)。
6.根據煙氣特徵劃分香品:聚煙香:香的煙氣可以匯聚不散;微煙氣:煙氣很淡;無煙香:看不到煙氣。
7.根據所用香料的數量:單品香:使用單一香料製成(最典型的是原態香材,如檀木片、沉香粉等)。合香:使用兩種以上香料調和搭配製成。
用具
1.香爐
香爐是最常見的香道用具,其外形各式各樣,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等。材質多為陶瓷、石料或銅等金屬。明清以來流行銅香爐,銅爐不懼熱,而且造型變化多端。其他材質的香爐,多在爐底放置石英等隔熱砂,以免爐壁過熱而炸裂。
2.手爐
手爐是可握在手中或隨身提帶(帶有提梁)的小熏爐,類似暖爐。多為圓形、方形、六角形、花瓣形等;表面鏤空,雕琢成花格、吉祥圖案、山水人物等各式紋樣;材質多為黃銅或白銅。
3.香斗
又稱長柄手爐,是帶有長長的握柄的小香爐,多用於供佛。柄頭常雕飾蓮花或瑞獸。香斗在唐代已經很流行。香斗所燒的多為顆粒狀或丸狀的香品。
4.香筒
香筒是豎直熏燒線香的香道用具,又稱「香籠」(以區別於插香用的小筒)。造型多為長而直的圓筒,上有平頂蓋,下有扁平的承座,外壁鏤空成各種花樣,筒內設有小插管,以便於安插線香。其質材多為竹木、玉石或象牙。
5.卧爐
卧爐用於橫向點燃線香,也稱橫式香熏。類似於香筒,但橫豎方向不同。
6.熏球
熏球又稱香球,呈圓球狀,帶有長鏈,球體鏤空並分成上下兩半,兩半球之間以卡榫連接。球體內設有小杯,以承軸掛於中央,無論熏球如何轉動,小杯始終能保持水平,杯內的香品也不會傾倒出來。由於這種精巧的設計,即使把熏球放到被子里也不會傾覆熄滅,所以也稱「被中香爐」,其原理與現代的陀螺儀相同。
7.香插
香插是用於插放線香的帶有插孔的基座。基座高度、插孔大小、插孔數量有各種款式,以適用於長短粗細不同規格的線香。
8.香盤
香盤又稱香台,是焚香用的扁平的承盤,多以木料或金屬製成。
9.香盒
香盒是放置香品的容器,又稱香筥、香合、香函、香箱等。形狀多為扁平的圓形或方型,材質多為木製,體積大小不等。香盒既用作容器,也是裝飾香案、居室的物品。
10.香夾
香夾用於夾取香品。
11.香箸
香箸即「香筷」,多為銅制。
12.香鏟
香鏟常用來處置香灰,多為銅制。
13.香匙
香匙用於盛取粉末狀或丸狀香品。
14.香囊
香囊用於盛放香粉、乾花等香品,以便於隨身攜帶或掛佩,多為刺綉絲袋,也常把綉袋再放入石、玉、金、銀等材質的鏤空小盒裡。系有絲線,能掛在頸下的也稱為「佩香」。
15.香帚:清理香具上的粉塵,以示敬重;
16.香篆:壓香末為篆紋,循序燃點,篆紋吉祥,香雲繚繞,有祝願祈福之意。古人也用作計時,南宋時杭州城曾盛行香篆;
17.香押:用來整理香灰,使香灰平整或者平滑,常用於隔火熏香中為香灰整理造型使用。一般材質銅質較多,也有銀質。
18.香刀:用來切去香木,便於熏燃。
19.切香盤:用來切香或者鑒賞香品。
20.打火機:熏香打火機由於受各種香爐造型限制,一般多用頭部可彎曲打火機;在隔火熏香中,燃碳用打火機多用噴火式打火機,方便初速燃碳。
養生操作
香道養生的方法根據具體的需要而定,其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於「養生」方面,只要不妨礙這個主要目的,不影響熏香的效果,具體的操作形式可以因人而異。當然,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採用傳統的品香方式相對會比較有文化意味一點,如果你嫌麻煩那也可以選擇線香、盤香來用,比較方便快捷。
這里主要介紹一種傳統的熏香方法——隔火熏香的步驟:
1、將無味香灰放進聞香爐中。對於經常熏香、品香的朋友來說,香灰通常都是一直保留在香爐中的,這也就是所謂的以灰養爐。
2、將聞香爐內的香灰搗松,然後在中央挖出一個碳孔。其大小就按照香碳的尺寸來定,剛剛能夠完全掩埋住香碳為准。
3、將香碳點燃,讓香碳保持完全紅色但是無明火狀態最佳。然後把燃燒的香碳放進碳孔中,用香灰掩蓋住。
4、將周圍的香灰堆積到香碳上方,並拍打嚴實形成火山狀,頂部要平。
5、在香灰頂部做一個通氣的孔以防香碳熄滅,同時還能以此來控制燃燒速度。
6、將香盤放置在頂部平面上。
7、將小片狀的香材或者香粉放到香盤上。保持香材沒有煙霧的狀態,若冒煙,則是溫度太高所致,繼續加厚香碳上方的香灰。
8、在香盤加熱完畢後,香材的香氣則會散發出來。這時可以將香爐托起至胸前來品香。
四大香葯
沉香:在世界所有香料當中,[1] 沉香最為神奇,為眾香之首,集天地氣味一體,散食色慾為一方;被稱為植物中的鑽石;從質量來說都是從古至今的第一位。沉香是一種混合了樹膠、樹脂、揮發油、木材等多種成分的固體凝聚物,體積不同,形狀各異。沉香是瑞香科植物所包含的樹種為基礎,在特定的條件下(受傷害)經多年累積結出的一種香料。主要分布於中國海南、廣東、雲南、廣西,及越南、柬埔寨、寮國、印尼、緬甸、馬來西亞、汶萊、巴布亞等地。天然沉香已極為稀少、珍貴,屬香道文化中香之上品。
檀香:(學名:Santalum album L. )為檀香科植物的心材。常綠小喬木,高6~9米,具寄生根。分布印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及印度尼西亞等地。中國台灣亦有栽培。全年可采。採得後切成小段,除去邊材(製造檀香器具時,剩下的碎材,亦可利用)。葯材分黃檀香和白檀香兩種。多呈圓柱形或微扁;挺直,少數微有彎曲,常鋸成長短不等之段,一般長50~100厘米,直徑10~20厘米。表面淡黃棕色,放置日久則顏色較深,外表光滑細致,可見細長的縱裂隙。兩端平截而整齊,截斷面圓形或微扁圓形,具細長裂隙,呈放射狀排列,並可見鋸斷痕跡。質緻密而堅實,極難折斷,碎塊折斷後呈刺狀。具異香,燃燒時更為濃烈,味微若。黃檀香色深,味較濃,白檀香質堅,色稍淡。製造器具後剩餘的碎材,稱為檀香塊,大小形狀,極不規則,表面光滑或稍粗糙,色較深,有時可見年輪,呈波紋狀。縱劈後,斷面紋理整齊,縱直而具細溝,以色黃,質堅而緻密、油性大、香味濃厚者為佳。主產於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地。用水浸泡,鎊片或劈碎,晾乾。
龍涎香:在西方又稱灰琥珀,是一種外貌陰灰或黑色的固態臘狀可燃物質,鯨消化系統的腸梗阻所產生。龍涎香有其獨特的甘甜土質香味(類似異丙醇的氣味);雖然現在它已經大部分為化學合成物取代,龍涎香和3-甲基吲哚歷史上主要用來當做香水的定香劑,價值很高。2012年8月,英國男孩撿到罕見龍涎香,價值高達4萬英鎊。
麝(shè)香:為雄麝的肚臍和生殖器之間的腺囊的分泌物,乾燥後呈顆粒狀或塊狀,有特殊的香氣,有苦味,可以製成香料,也可以入葯。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外用能鎮痛、消腫。簡稱「麝」。
香道中對香木按照產地和味道做分類。
"六國"是指香木的原產地,分別是伽羅(越南)、羅國(泰國、寮國)、真那賀(馬六甲)、真南蠻(馬來西亞西部)、寸門多羅(印度尼西亞)、佐曾羅(印度東部、緬甸)。五味指的是香木的五種氣味,分別指甘、酸、辛、苦、咸。
伽羅是沉香里的最高等級,產地只在越南。與白檀不同,沉香並不是一種木材。沉香原木生長在密不透風的原始森林中,受外傷後形成樹脂,累積後原木枯萎倒地,埋在土裡經過幾百年的熟成才形成了香氣。沉香的產量極少,貴比黃金。現在連原產地越南也已經絕跡,而日本因為歷史原因積累留存得最多。
㈦ 香道的認識與感悟,香道是什麼
提起香道的認識與感悟,大家都知道,有人問香道是什麼?另外,還有人想問香道文化是什麼,怎樣學習香道?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香道具體是什麼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香道是什麼?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很多人認為香道就是通過眼觀、手觸、鼻嗅等品香形式對名貴香料進行全身心的鑒賞和感悟……,其實我個人比較認同香翼香道羅玉秀老師在香道培訓教學中總結的觀點:香道是一個融哲學,文學,醫葯,養生,美學,工藝,及生活於一體的系統學說。可參考《專訪香翼香道羅玉秀老師:我們的目標是培養真正的雅士》一文。香道感悟說說。
雲起香堂中國香道養生品牌!帶您共同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感悟。香道品香就是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來聞遍天下奇香,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這些香品間香味變換的奇妙感受。如果沒有能力一次大量購買的話,也可以一組一組的買來品聞,以後慢慢添加。國內雲起香堂網站有各種香道用品、沉香、檀香的香品、工藝品、收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總的來說,在香,沉香或者檀香並沒有哪個香味好、哪個不好的說法,而且,香道也並不是為了找自己喜歡或者說適合自己的香味的。香道就是為了品聞各種不同韻味沉香、檀香的香味變化的,以此來感受這種變化帶給自己的心靈感悟。而學習香道,就需要品聞到所有不同香韻的沉香、檀香,所以才有了一句千金難求齊楠香的說法了。生活味器具歡喜心願:香騰湄嶼,雲起香堂!本次回答來自雲起香堂團隊
香道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藝術,通過眼觀、手觸、鼻嗅等品香形式對名貴香料進行全身心的鑒賞和感悟,並在略帶表演性的程序中,堅守令人愉悅和規矩的秩序,使我們在那種久違的儀式感中追慕前賢,感悟,享受友情,珍愛生命,與大自然融於美妙無清靜之中。香,不僅芳香養鼻、頤養身心,還可祛穢療疾、養神養生。端午節期間,漢族更有在端午節掛香袋、戴艾蒿的習俗。
這位同學,很高興你對香道感興趣,香道這個詞我認為是一種經過文人修飾後的叫法,(沒有考證)應該是叫出來的,但是日本的香道是從傳過去的,中國人用香有史可考是從漢始,至唐宋而極盛,明清得以進一步推廣至中產家庭。目前出土的漢代「博山爐」,是中國用香器具劃時代的創舉,可見當時用香跟仿求道的時代文化是結合在一起的,宋代,是我國歷史上民眾最富庶的時代,加之海外貿易長足發展,香料大量輸入我國,香料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僅用於熏燃,日用化妝品、食品、居室等也都大量用香,《清明上河圖》就畫有賣香的香鋪。明清時代,《紅樓夢》大家都看過,裡面有很多反映了士大夫家庭用香的描寫。而我們的,也是因為香料的海外貿易而得名。
香文化,總是與一個時代的經濟發展和文明風華密不可分,縱觀歷史,但凡康樂富庶,安定浮華,香料以及用香,必將盛行,因為香限度綜合了清雅和富貴的特質,用香需要雄厚的經濟基礎,而品香的剎那,又讓人的靈得以安寧。
香是靈的食物,對於附庸風雅者,她是體現提升品位的必需品,對於文人雅士,她是陶冶學養的不二選擇,所謂」對月把酒時看劍,紅袖添香夜讀書」,是多少人夢里縈繞的人生啊!
關於學習香道:
,日本的香道有多個流派,大體分為「御家流」與「志野流」。前者是貴族流派,圖風雅,重,香具豪華,程式繁中求柔;後者是武家(士)流派,重精神修養,香具簡朴,程式簡中有剛。在日本,習練香道是一門非常神秘深奧的藝術,從最初的聞香,到第二年練香灰造型,到第三年進入綜合練習,經過4年才給「初傳」,進級到師范「皆傳」級需要15年,升到「奧傳」一級則需要25至30年。
學習香道不是容易的事,很多東西是靠自身的積累,有很多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東西,如果是僅僅學習香道的儀式,我想還是罷了,當然了,如果你覺得你的朋友信得過,自己又有時間,不必為生活憂愁,不妨去看看。女人為什麼要學香道。
以上就是與香道是什麼?相關內容,是關於香道是什麼?的分享。看完香道的認識與感悟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㈧ 中國古代的香文化
一、新石器時代之萌芽期
人類對香的喜愛是與生俱來的本性需求,最初先民對植物中揮發出的香氣有所感覺,聞到不同香料的芳香時,
即能感受到美感和香氣快感,並逐步發現不同香味的植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此時,人們對香的使用仍處於懵懂之中
,使用的香料是單純的自然香料,除個別直接熏燒取香外,大多並不經過切割、研磨等加工程序,而是原始的動、
植物自然散發香味。
香道,總是作為高雅與修為的象徵,浮現在人們的腦海里,是在焚香、品香中,與所品之香靈性、魂魄的融入與合
一。歷來「焚香、品茗、插花、掛畫」,成為精神貴族追求的生活的極致。這是一種融合了財富和素養的生活方式
㈨ 香道文化千姿百態,香道文化究竟與人有著怎樣的關系呢
香道可以使人們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香道,就是品賞香的美感之道,與茶道、花道、琴道、書道並稱為中國傳統之魂,即五道文化。
「書道以明志、花道以養心、茶道以協和、琴道以怡情、香道以靜心」。五道之精髓,在於靜心悟道,香道尤以靜心為重,定則靜,靜生思,思而悟,悟則通。
隨著大家對精神文化有了越來越高的追求,不少朋友開始接觸並學習香道這種傳統而又高雅的文化。通過眼觀、手觸、鼻嗅等品香形式對名貴香料進行全身心的鑒賞和感悟,並在略帶表演性的程序和儀式感中追慕前賢、感悟生命,與大自然融於美妙無比的寂靜之中。
綜上所述,「香道之道在心不在香。」品香的過程其實就是感悟生命的過程,閉目養神,靜靜地感悟香氣帶來的奇妙感受,浮躁的心也會變得踏實。
㈩ 原創 | 西際重譽,帶我們走近日本香道文化
通過對中日香文化交流的歷史淵源的了解,我們可以得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人是分國籍的,但文化是不分國界,不分民族的,文化的交流不僅可以促進中國香文化的發展,更能促進兩國文化的交織、互相滲透、彼此學習進步。
香文化在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成長於漢,完備於唐,鼎盛於宋,宋代之後的千百年間起起伏伏趨向於衰落,以至晚清時幾近消亡,香文化的興衰與社會的穩定與富足密切相關。近幾年香文化在中國發展已不再陌生,雖然明清晚期香文化沒落了近兩百年,但正因為有了行業前輩們通過查閱和鑽研中國香文化,中日香文化的交流和借鑒,才有了我們今天香文化的復興。與日本香道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的是中國香文化更體現了中國的國情和禮制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鑒真和尚東渡日本把茶藝和香藝傳入了日本,日本人對於此等技法傳承下來並衍生出新的內涵,在過程當中加入了日本傳統文學,和歌,古典詩詞,書法等並賦予其「道」的含義。讓我們揭開日本香文化的神秘面紗,走近日本香文化,了解中日兩國各自對於文化不同的理解,在未來中國香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揚長避短,這就是文化交流的意義所在。
大家好,我是來自日本皇家流派泉山御流的下一任掌門人西際重譽,日本的香道與花道、茶道的主要流派都是在著名佛教寺院的庇護下發展起來的,日本香道泉山御流是以日本京都名剎「泉涌寺」為中心傳承下來的香道流派。日本的香道距今已經有700年的歷史了,700年前我們用熏香薰室薰衣, 這700年來用手持品香爐的方式進行香料的品鑒。日本的香料靠進口,很多香料都是從中國傳過來的,日本用沉香來進行品香活動,就形成了現在的日本香道。
廣州市沉香協會駐立於目前國內最集中的沉香批發交易中心---華林國際,協會的所有成員均是銷售真沉香的商家店鋪。作為國內較早開設《沉香鑒別師》培訓課程的機構,以傳播中國傳統香文化為已任,一直以來積極推廣沉香文化。到目前為止開辦了38期的沉香專業培訓課程,培養了來自全國各地400多名沉香專業人才和愛好者,其中有五位沉香協會的會長,10多位獨立開課的老師,並且還有更多的學員都在積極的籌備推廣香文化事宜。
此次的香文化交流我們邀請了廣州市沉香協會的成員和《沉香鑒別師》課程的同學們等30多位齊聚一堂,在這里我們也介紹下我們的協會成員以及優秀的學員。廣州市沉香協會會長周天明,廣州市沉香協會常務理事/首屆秘書長陳子龍,廣州市沉香協會常務理事周天堯,廣州市沉香協會常務理事羅成傑,廣州市沉香協會副會長/首屆辦公室主任張思恆,廣州市沉香協會副會長/沉香收藏鑒賞委員會主任王濤,廣州市沉香協會副會長廖世有、周天良、周天橋等,還有我們《沉香鑒別師.香道師》課程的優秀同學們,常德市沉香協會會長鍾玲,優秀學員雪雁,江西省沉香研究院院長官海濱等。
關於日本香道的很多名詞包括:蘭奢待,六國五味,香之十德,香道流派等專業的解釋我們在這里就不再多作說明,重點就同學們的提問進行一個直觀記錄性的回答,也許,每個人能學到不同的東西。
1. 日本現在的香道流派形式?
日本的香道,花道和花道源於中國唐朝時傳到日本,一脈相承,後期加入了日本的特色,各種手法也變得不一樣。日本的香道流派是家元制傳承的流派,例如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志野流」「御家流」等。現在我們看到桌面的香器具,日本的香道具很小,更緊湊一些,因為日本是一個小國,所以習慣用小而精緻的道具。
2.你對目前中國香文化的發展有什麼看法?
中國的香文化現在剛剛起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香文化會更加專業走向規范化,也會形成不同的流派。而在座的各位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成為中國香文化的領路人,中國香文化發展的最大優勢就是中國本地出產沉香,我堅信以沉香產地為主的中國(中國沉香產地包括:海南,廣西,香港,廣東,雲南),有助於推動沉香文化的發展
3.在日本什麼樣的人學習香道,香和日本的生活有怎麼樣的關系?如何區別沉香的優劣?
日本香道男女老少都在學,但實際孩子很少,因為有些香器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年輕女性較多,我們認為任何一個流行趨勢,如果有女性的支持能更好的傳承下去,所以我們吸引大量的女性來學習香道,讓更多的女性學習品香和制香。
日本大多數人都是佛教徒,所以用香是較為普遍的,一般家庭用線香較多,所以很多人都是從品線香開始的。沉香在日本數量有限,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局限了香道的發展。沉香稀少,學習成本較高,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學習的。
日本進口香料以後,會請專人鑒定,味道好的才會拿來做品香教學之用,不夠好的會拿來做線香。好的沉香用於香道的教學使用,日本香道用香不講究沉香產地,追求的是香氣。香氣最好要求最高的稱之為棋楠,是最高規格的沉香。在香道中各種各樣沉香都使用,主要是香味上的對比、區別、辨別,而不是產區的鑒別。
(提問的午陽先生是柬埔寨華僑,今年才20歲,西際重譽先生對其贊不絕口:你看起來很年輕,在日本研習香道的大多數是女人,學習香道的年輕男子很少,你很棒,很期待看到你未來在香文化傳播上的發展。午陽先生已經接手家裡的沉香生意,全身心的投入到沉香的事業當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柬埔寨傳播香文化的他將成為沉香行業最璀璨的新星。)
我語:其實中國現在香文化行業內,有許多的年輕人早早的接觸到了香文化,並且身體力行的進行傳播,沉香行業後生代的潛力不可估量。
4.日本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傳播香文化?
日本傳播香文化的主要途徑是多媒體、電視等,多在公眾平台亮相,讓更多的人知道什麼是香,在日本各個區域有文化教室,讓大家有機會去體驗如何品香。在日本沒有像華林國際這么大的沉香批發市場,當我們上到四樓的時候,沉香清新淡雅的香氣撲面而來,真是很難得。有廣州市沉香協會駐立於市場,對香文化的傳播起了很重要的促進作用。
5.傳遞品香爐的手勢的含義?
在日本傳遞香爐的過程中,上一位品香者會把品香爐放於桌面,讓下一位自己拿起。主要是擔心在直接傳遞的過程中,如果對方沒有接好就松開,會有危險。
(雪雁補充)在中國則不一樣,在雅集開始之前,主香人會先把活動規則說清楚,特別是傳遞品香爐的動作以及品香的姿勢。在中國講究傳遞香火,人與人之間的交遞,所以我們會直接用手來傳遞香爐,這就是中日兩國文化之間的差異。
6.日本人在品香時都會順時鍾逆時鍾轉動品香爐是為什麼?
在香道的過程中,會通過打香筋或銀葉片的擺放來區別品香爐的正反面。香爐的正面給天皇或皇族聞香品,其他人就要用反面來聞香。因為此香是由主香人點的,所以不需要轉動就可以品聞香品。
7.日本的蘭奢待具有象徵意義,一般人有機會品聞嗎?
蘭奢待在日本非常有名,在日本學香的人都知道。據說有1300年的歷史了,從中國流傳到日本的。蘭奢待非常的名貴,很珍惜。日本大流派的家元手上都有一點點,規定一代家元只能聞一次,太珍貴了。我曾經有機會親聞過,我父親當家元時做過蘭奢待的品鑒會,等我當家元以後,我也有機會去品聞一次。
蘭奢待現在在東大寺保存著,不允許任何人去割取,我們手裡的蘭奢待是古代的時候天皇曾經取一點分給臣子作賞賜,所以我們的流派手上有一點點,真的一點點,現在是不允許了。說明在1300年前,日本人就開始與香有關系有了源淵流長的香文化。
8.六國五味各有什麼特點?
簡單的說六個國家,五種味道, 是對香木的分類標准。香木傳到日本的時候代表不同的六個國家和五種香味(六國指的是伽羅(越南)、羅國(泰國)、真那加(馬六甲)、真南蠻(馬來西亞西部)、寸聞多羅(印度尼西亞)、佐曾羅(印度東部),五味指辛、甘、酸、苦、咸,指的是香木的五種氣味。),雖然是古代的日本人認為的產地,距今400多年了,很多地名都聽來的傳來的,現在去找的話恐怕很多已經找不到了,不確切了。
9. 在中國香與養生、養性結合在一起,在日本有沒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合香對身體、性情及個人修養的一種影響,日本在這方面具體又是怎麼樣?
其實日本香文化跟中國有很大的關系,香傳到日本的時候,跟中國中醫一樣用來養生,做為中葯來使用,沉香有行氣的功效。一開始香文化的研究是從養生開始的,我們用香品香是作為健康養生,後來慢慢在日本品香活動中加了文學色彩,加入了和歌,游戲變成組香,用一個主題把他確定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大家的文學修養和對古典的理解。
10.西際重譽先生家裡收藏了多少沉香?目前日本沉香的價格?
我們流派用香來傳播文化,家裡就真沒有多少香,現使用的很多老香是家族傳下來的,一直用它做香文化的傳播。至於沉香的價格,托中國人的福,目前日本棋楠的價格一路瘋漲,據我所知,十年前一克棋楠的價格是兩萬日元(摺合人民幣1200元),而現在一克棋楠5萬日元都很正常(摺合人民幣3500元)。
我補充:3500元/克的棋楠在日本是買不到的,在日本不會公開買賣原材料,市面的香鋪最多賣的就是沉香碎料,香品,線香,香丸,香道用品。渠道對於任何行業來說都是最關鍵的,更何況是收藏級別的棋楠呢。
11.棋楠跟沉香的差異和區別在哪裡?沉水對於你們來說重要嗎?
在日本,我們是品香為主的香道,它們之間最關鍵的區別主要是香氣。香氣好不管是什麼產地都可以。如果兩款沉香的品質和香氣差不多,我們會用來它來組香,增加游戲的難度。所以日本香道最終還是通過鼻子品聞它的香氣。
沉香能夠沉水當然最好,但我們不像中國一樣注重這個因素。日本有個概念半沉都算是沉水,現在也還是這樣認為。棋楠的香肯定最好的,通過香氣來判斷。
12.香在日本與飲食有結合嗎?
日本料理當中會用到一些香,香最開始也是作為香料傳到日本的。
13.日本的香道師為什麼沒有佩戴沉香手串或飾品?
我們做香道的人是點香為客人,讓點的香散發出更好的香氣,如果我隨身佩戴手串等,會影響品香爐中的香,所以我們從不佩戴。在日本學習香的人不允許使用有香氣的化妝品,香飾,香水等,要求淡妝宜人即可。我們所有的精力都集中於香爐中的一小片香木上,所以不能有其他因素影響我們的發揮。
通過以上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香文化與日本文化的發展道路完全不一樣,例如目前國內的香文化培訓課程,不僅開設了香道課程引領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更是單獨在沉香領域開設課程,以系統、全面、專業的教學模式帶領大家了解認識沉香,同時以更規范,產業化貼近現代人的生活需求。周天明會長就《沉香鑒別師》項目和教材,做了更詳細的推廣和未來前景的展望。
香文化在這短短的五年間發展迅猛,感恩行業內非常多的老師和前輩們努力不斷的研究中國香文化和沉香,在背後付出了不為人知的艱辛和努力,為香文化的復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通過新媒體、大型展覽會、高級會所、電視平台、傳統文化行業等傳播沉香行業。我最有感觸的是在最近一二年陸續有普通市民拿著收藏的木頭來尋找我們專業的機構鑒定沉香,說明香文化已經走進普通人的視線了。
在今天,我們可以自豪的說香文化在中國已經開辟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和傳統文化市場氛圍的一條路,我們有自己推廣模式和香文化傳承的方式,請大家拭目以待,相信美好的未來屬於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