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來解釋儒家文化

如何來解釋儒家文化

發布時間:2022-10-24 23:00:37

『壹』 儒家到底是什麼意思

儒家,又稱儒學、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

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說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1)如何來解釋儒家文化擴展閱讀:

儒家的特徵

1、以孔子為先師,為思想領袖。

2、以《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等書為經典。

3、在思想上形成了仁與禮的一種張力結構。

4、由內聖而外王,通過內體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學。

5、尤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為指導性的原則。

參考資料:網路-儒家

『貳』 儒家的含義

儒家,又稱儒學、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
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喪祭時的司儀,自漢代起指由孔子創立的後來逐步發展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流派,自漢以來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時期作為中國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華人的主流思想基礎。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奉儒學為官學的最後一個王朝大清帝國被民國取代以後,儒家思想受到了外來新文化最大限度的沖擊,不過在歷經多種沖擊、浩劫乃至官方政權試圖徹底鏟除儒家思想之後,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國社會一般民眾的核心價值觀,並在世界上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和民族傳統的標記。

『叄』 談談你對儒家思想的認識和理解

1.積極影響:儒學是中國數千年來一脈相承的正統文化,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了廣泛影響.
(1)以儒學為核心的思想是封建正統思想,對鞏固和延續封建統治,保持國家的統一和穩定,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2)儒學成為中華文明寶貴遺產的重要部分.其勤政愛民和任用賢才的主張、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等,在現代社會仍有很高的價值.「和為貴」和「君子和而不同」有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儒家思想至今仍體現其獨特的魅力,顯示其明顯價值.
(3)儒家思想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影響,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的主體就是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至今在日本、韓國、東南亞乃至歐洲影響巨大.
2.消極影響:儒家思想對鉗制人們思想,阻礙科學的發展等也產生了消極影響.
(1)儒家思想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神化皇權,作為封建文化的載體,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促成保守、封閉的民族性格,不利於民主與科學精神的形成.
(2)倡導「三綱五常」的道德戒律,宣揚封建禮教,扼殺人性,負面作用極其明顯.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

『肆』 對儒家思想的認識和理解

儒家思想,是一種思想理論學派,源遠流長,影響深遠。

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當今社會,儒家思想都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廣為人知。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有不同的稱呼,這些不同的稱呼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比如,「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儒家思想的發展,孔子功不可沒。

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在儒家思想發展的初期,孔子奠定了儒家的思想理論基礎,並且收取了大量的弟子,比如儒家七十二賢者、三千弟子等等。

儒家成員眾多,口才又好。孔子周遊列國,帶著弟子們宣揚儒家思想,廣為人知。

漢代,在漢武帝的支持下,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儒家思想變成了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

儒家思想的種種特性,有利於統治人們的思想,再加上董仲舒等人專門收集各種統治思想的理論,致使儒家思想成為古代社會統治者的一種工具,禁錮人們思想,統治力量強大。

儒家思想橫行天下,其他思想學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擠壓,儒家的力量一家獨大。

強大的儒家,儒家思想有利於封建社會的思想統治,種種因素結合,儒家在古代社會一直占據統治地位。

從儒家思想的發展歷史來看,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以下幾個: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朱熹、王陽明等人。

這些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論,在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儒家思想上,有些人的理論比較科學合理,當今社會仍然有很多人崇拜學習,有些人的理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是歷史的產物,不太適應當今社會。

儒家思想,內容豐富,涉及到很多方面,有些人的思想主張還有不同,比如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朱熹和王陽明的思想也有很大的不同。

儒家的思想這么復雜,能不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儒家思想呢?當然可以。

用一句話來概括儒家思想,就是這樣的:做一個聖人。

做一個聖人,看起來很簡單的一句話,確實概括了儒家的思想。

無論是仁義禮智信,天人感應,還是存天理滅人慾,又或者是心學等等,儒家的不同代表人物,思想理論不同,本質上確實一樣的。

儒家的代表人物,大多主張人們做一個聖人。當然,聖人的定義是什麼呢?儒家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根據古代歷史的記載,來理解儒家思想中聖人是什麼樣的人的話,大概是這樣的:做一個聽從統治者命令的人,乖乖聽話,不要反抗。

儒家思想,很多人都有所了解,那麼,大家對於儒家思想的認識和理解,又是怎麼樣的呢?

祝所有努力生活的正常人開心快樂!

凡塵雲仙,當代詩人、作家。詩詞、對聯、文學文化、哲學,用心創作精品佳作,傳承發揚中華文化。

感謝關注和支持!

『伍』 談談你對儒家文化的認識與理解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學說為指導思想的文化流派,為歷代儒客信眾推崇。
儒家學說為春秋時期孔丘所創,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儒家學說經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後學的傳承和發展。
戰國時期儒家內部分化形成的八個學派。八派之說,始見於《韓非子·顯學》:"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式之儒。"從《論語》看,孔子思想具有博大而多面性的特點,孔門弟子對孔子言論的理解難免各執一端,而儒家和墨家同是當世之顯學,所以,韓非認為:"故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捨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據《荀子·非十二子》記載,在戰國百家爭鳴中,儒家一方面同其他學派激烈論爭,另一方面自己內部各派爭論也十分尖銳,"孫氏之儒"的荀子,甚至批評子思和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儒家八派正是儒家內、外論爭發展的結果。

文化特徵

其一、以孔子為先師,為思想領袖;
其二、以《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等書為經典;
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與禮的一種張力結構;
其四、由內聖而外王,通過內體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學;
其五、尤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為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不尚武?
無知者往往無畏!謠言傳播於愚昧人中間,謠言止於智者。
我們看看儒家的老祖宗孔子,孔子提倡教授的「六藝」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射」與「御」就是射箭和駕駛戰車這兩門武藝,孔子把學習射箭和駕駛戰車作為儒家弟子的必修課。
儒家重階級?
道家有道家的平等,叫「齊物」;儒家有儒家的平等,叫「天民」。中國人沒有生來就分貴賤的:人無生而貴者,因為都是天民,天生就是平等的:有教無類,人人皆可為堯舜。
當代一些非儒學者根據民間口頭評論將儒釋道三家對中國發展貢獻做出如下評論:「治世道,亂世佛,由治入亂是儒家。」

『陸』 儒家文化是指什麼

儒家文化指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文化流派,是傳統文化的核心與主題內容。
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儒家學說備受歷代統治者的推崇,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
如今,儒家所提倡的一些思想道德已經成為社會的基本准則,儒家文化在當今社會中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柒』 儒家文化特點簡述

儒家文化特徵:

其一、以孔子為先師,為思想領袖。

其二、以《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等書為經典。

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與禮的一種張力結構。

其四、由內聖而外王,通過內體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學。

其五、尤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為指導性的原則。

(7)如何來解釋儒家文化擴展閱讀

儒家學說為春秋時期孔丘所創,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儒家學說經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後學的傳承和發展。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在東亞各國都有廣泛的影響。儒家學說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儒家經典不僅是思想統治工具,同時也是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保存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世界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和漢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樣,很早就傳播到周圍國家,並對那裡的思想和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在韓國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影響,至今都還很明顯的。

『捌』 我對儒家文化的理解

我對儒家文化的理解

儒家學說經歷代學者的加工改造,並與其他學說相互爭斗,或相互借鑒,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內容,經歷兩錢多年的風雨,最後終於凝聚成為民族進身精神的主要內容。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對我們民族的理想人格,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社會心理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儒家文化的創始人是孔子,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弟子三千,有七十二成名。他的教育思想就是儒家文化的最好反應。孔子的教育內容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其中道德教育又是教育的核心內容。他的道德教育以「禮」為准則,以「仁」為核心,「仁」含有「修己」與「愛人」兩個方面的意義。他提出道德修養應遵守的原則,即立志和力行,自省和自克,改過和遷善,樂道與安仁,鼓勵人們提高道德水平。

我覺得孔子注重道德修養的培育這一點很重要,也非常有必要。目前我國的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識方面的教育。因而,社會中出現了很多的高科技犯罪分子,如網上的黑客。現代的人太注重個人利益,因此缺乏了對他人的「仁」和「愛」,對物質生活的無限追求,導致了一些人的腐化墮落。

古代儒家文化很講求遵師重道,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教條。回頭看現在的學生對老師的態度與古人相比相差甚遠。尤其實在大學生中表現得尤其突出。如,上課經常遲到,缺課,課堂上不專心聽講,干其他事,路上見到老師不主動問好。這一系列的行為都是與儒家文化相背離的,應該加以改正。

我很喜歡孔子的教授的學習方法,如『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溫故而知新』;『學與思結合,學與行結合』等。孔子的教導使我受益匪淺。

儒家思想以「求善」為目標,講求「仁政」,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國古代各朝各代的興衰都很好的證明了這一觀點。古人提倡「以和為貴」當今世界是和平發展的趨勢,如果每個國家都推崇儒家文化的仁愛,博大,寬容,那麼我們的社會將發展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諧。

儒家文化將天人相應的世界觀,君民相維的政治觀,上下相依的倫理觀融為一體。以倫理道德為核心,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儒家文化以人倫為出發點,講究「三綱,五常」,儒家的這一思想為皇權的鞏固和集中,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障。今天來看,這些理論都極其荒謬,應當遺棄。而尊老愛幼的美德一直流傳至今。儒家講求齊家,治國,平天下。人人都應該有這樣遠大的抱負,而不會妄活一世,而無所作為。儒家文化代表;代表了中國的許多優秀傳統文化,如擔負歷史責任,注重整體利益,講求道德,關心他人,貴和持中,寬忍和平,豁達樂觀,以道制慾望、。

儒家文化還有很強的哲理。儒家的理想人格是聖賢,對統治者的要求極為嚴格,其代表人物有,周公,孔子孟子,蕭何,諸葛亮,他們都有高尚的人格。儒家的「八目」由遠及近,由小及大,由個體到群體的修養方法,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哲學體系。提倡「溫,良,恭,儉,讓」,修生途徑是:窮則獨善其生,達則兼濟天下。

儒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寶貴精神財富,對中華民族有著深遠的影響,儒學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在封建道德教育代替了宗教信仰,從而避免了社會陷入宗教的迷狂。儒學提倡用世進取,兼濟天下,講求修齊治平;儒學具有重視氣節,操守的傳統,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成為人們自覺維護正義,忠於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

儒學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沖突的一面,也有切合的一面。我國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正是對傳統文化吸取精華,去其糟粕,不斷改造更新,建設適合社會主義需求的新文化。

由孔子創建的儒家文化,並不是像西方哲學家所說的只是一種道德形而上,而是集哲學、宗教、道德、政治、經濟、教育、法律於一身的系統的思想體系,是人類在農業文明時期所形成的最為發達的學說體系。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它曾經為社會的進步起過重要推動作用。�

進入現代以來,儒家文化受到西方自由資本主義文化的沖擊,其在人類文化上的先進性和發達日益減弱,失去影響力。但它並不會消失,而是與異文化碰撞之後,以官僚資本主義的形式存活下來,成為中國社會變革與前進的攔路虎。在以「五四」為標志的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和李大釗開創了對儒家文化的批判運動,只可惜因歷史的原因剛開了頭又煞了尾。新中國成立後,沒能夠對儒家文化進行深入本質的批判。改革開放之後,官僚資本文化(儒家文化的新形式)仍然有強大的影響力。少數腐敗的公職人員及其子女,以權謀私,倒賣國家權力,侵吞國有資產,貪污受賄,形成其私有資本,構成了官僚資本主義存活並發揮其社會影響的社會條件。同樣,官僚資本主義也成為了腐敗群體的精神溫床和文化依託。

兩千多年以來,一直在中國歷史上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是不可能一下子消失的,它只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創造性轉化。對儒家文化的批判則是創造性轉化的開始,今後的歷程還是漫長而艱辛的。�

於丹這本書的後記為《〈論語〉的溫度》,稱《論語》為「簡單真理」,為「一口奇特的『向病』泉」。她的身心感受著泉水的「略高於體溫」的溫暖,承受著「溫泉的恩惠」,並希望她的大眾讀者也「溫暖地浸潤其中」,還要「讓後世子子孫孫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質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於因為可供選擇的機遇過多而倉惶。」�

不獨有偶,那位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上與於丹同台獻藝的易中天教授為於丹寫了一個序,名曰:《灰色的孔子與多彩的世界》,用「色彩」去呼應「小妮子」的「溫度」,可謂「色聯溫和」,頗有些溫馨和諧的審美味道,猛一看去這個世界真是像易教授說的那麼「多彩」了。

易教授說他「需要一位最具普適性的孔子。」於教授就喚來了一位能夠告訴我們如何過上「快樂的生活」的孔子。易教授希望「灰色的孔子」「卻是單純的,單純到沒有色彩,沒有性別,沒有時間和空間,只有溫暖。」於教授就給大眾讀者喚來了一個「略高的體溫,千古恆常」的孔子。對於教授喚來的孔子,易教授當然是歡迎的,那序就是他致的歡迎詞,說:「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學者的孔子,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歷史的孔子,更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孔子。但我知道,這是我們的孔子,大眾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遠的孔子。」他還接著用歡迎詞慣用的口氣強調說:我們需要這樣的孔子。我們歡迎這樣的孔子。

易教授的口氣太大了。孔子不只是「我們」(易教授與於教授)的,還是「大眾」與「人民」的,又是「永遠」的。�

稍有些名氣的名人就可以為「大眾」和「人民」代言了。有多少人在假借「大眾」和「人民」之口在販賣囊中之私呀!這就是那些「半部《論語》修自身」(於丹語)的名人們的專橫表現。�

更可悲的是那些「早晨5點鍾」就去排隊等著於丹簽名售書的讀者,他們已經作為「大眾」而被易教授專橫地代表了。這些大眾讀者職業不同,年齡從3歲到83歲。3歲的還好,沒有公民權,易教授不能剝奪他們沒有的東西。3歲的孩子一定有家長帶領吧?否則恐怕連書店也找不到的。3歲的孩子需要什麼「顏色」和「溫度」的孔子呢?《北京晚報》沒有提及,這家媒體只提及了他們的年齡,年齡小和年齡老如今都成了「炒點」。給一個3歲的孩子簽名售書,到底是一種榮譽還是一種恥辱?這真有些像將加濕器賣給瓜棚里的瓜農,後面的話我就不必說了,說出來怕影響了孔夫子的「色彩」與「溫度」。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文化修養的讀者排著是隊買同一本於丹的書。他們除了有以上的差異,但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喜歡於丹的書,認為於丹寫了一本好書。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百家講壇」上聽於丹講過這本書的內容,還有些人雖然沒聽過,但也聽別人說過這本書是本好書,因此也對它有了強烈的期望值,期望閱讀後受益。他們閱讀後很容易接受於丹的有毒的思想,很少有人能有批評於丹錯誤的能力。聽說於丹還要接著在「百家講壇」上講《莊子》,當然也是要出《於丹〈莊子〉心得》的,但願她別再犯太嚴重的錯誤。否則一個「小妮子」該害多少人的心靈啊!排隊購她的書標志著大眾文化素養的普遍下降,標志著不同年齡段的幾代人精神素質的持續惡化,標志著社會文化的整體滑坡。�

打住閑話,書歸正傳。我是想說無論是序還是後記還是整本書,對孔子的儒學都是推崇備至的。在21世紀的孔子的故鄉,如果還不能對儒學進行理性批判,還不能不遺餘力地揭出其現實表現的弊端,我們就不能對於傳統進行創造的轉化,也就不能建立一個新的充滿 對儒家思想雖然沒有做過很深入的研究,但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知道自己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的,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儒家思想已經不再是一種簡單的文化思想了,它已經作為一種精神,流傳在我們的血液里了,所以我們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也就無可厚非了。

其實,我們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有很多東西,我們並不用刻意去接受它,它便悄悄地被你容納了。儒家思想在中國人們的思想內傳承,也就這個道理。

根據我個人的實際來看,我覺得自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這並不說明我是一個很傳統的人,我只可以這樣說,儒家思想做為我們的民族思想,我已經被它深深的同化了,並且我已經接受了這一種思想。

近代以來,人們由於深受封建社會的迫害,因為人性的壓抑,人們試圖突破這種壓抑,於是便興起了打破傳統的思想,他們認為儒家思想是罪惡的根源,我們必須要突破這種思想,才能釋放人格,因此就有了「五四」時期的「打倒孔家店」和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運動。雖然五四運動是社會的進步發展的結果,它提出的口號也無可厚非,因為這是一種思想突破所要做出的犧牲,儒家思想就作為這種思想突破的擋箭牌了。

綜觀歷史長河,儒家思想的發展,在各個時代都得到了不同的發展。因為儒家思想一直作為中國人民的正統思想,特別是在封建時期,儒家思想已經作為一種統治工具了,由於長期受這種工具的壓迫,人們精神已經被這種思想牢獄了,所以人們想突破這種牢獄,因此一有機會,便喊出了「打倒孔家店」類似的口號。在這里,儒家思想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思想了,它已經作為一種統治,一種壓迫,人們所以想去打破它。

在「五四」時期和文化大革命時期人們為什麼會那麼強烈地反對儒家文化呢,就是人們已經對封建這種制度深惡痛絕了,連魯迅這種主張「拿來主義」的人,也對封建思想深惡痛絕,因此人們難免會想到打破儒家思想。

其實在我認為,儒家思想作為一種思想,它應該沒有什麼罪惡的,不過一種思想,必須服務於社會,正因為它要服務社會,它必然會被統治階級利用,封建社會就是如此,他們一方面在繼承這種思想的同時一方面在篡改,他們要用這種思想麻醉人們,統治人們,壓迫人們。所以我們所批判的儒家思想,是在批判整個社會。

在現代化社會的今天,我們仍然在強調著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我們仍舊尊奉儒家思想的經典《詩》、《書》、《易》、《禮》《樂》、《春秋》,這就說明了儒家思想還是深深地在影響著我們的社會,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傳統的東西不一定是壞的,儒家的傳統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在高度發展的現代化今天,我們依舊在學習,說明儒家思想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不該摒棄這種思想,而應該有選擇地去學習。

『玖』 對儒家思想的理解

1.積極影響:儒學是中國數千年來一脈相承的正統文化,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了廣泛影響.
(1)以儒學為核心的思想是封建正統思想,對鞏固和延續封建統治,保持國家的統一和穩定,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2)儒學成為中華文明寶貴遺產的重要部分.其勤政愛民和任用賢才的主張、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等,在現代社會仍有很高的價值.「和為貴」和「君子和而不同」有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儒家思想至今仍體現其獨特的魅力,顯示其明顯價值.
(3)儒家思想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影響,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的主體就是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至今在日本、韓國、東南亞乃至歐洲影響巨大.
2.消極影響:儒家思想對鉗制人們思想,阻礙科學的發展等也產生了消極影響.
(1)儒家思想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神化皇權,作為封建文化的載體,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促成保守、封閉的民族性格,不利於民主與科學精神的形成.
(2)倡導「三綱五常」的道德戒律,宣揚封建禮教,扼殺人性,負面作用極其明顯.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

閱讀全文

與如何來解釋儒家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8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