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對人類的影響
中華飲食文化對周邊國影響 2009-06-11 深圳飲食網 世界上,凡是有華人甚至沒有華人的地方,都能夠見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那麼,中國的烹飪原料、烹飪技法、傳統食品、食風食俗等等,又是怎樣傳播到世界各地去的呢﹖早在秦漢時期,中國就開始了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據《史記》、《漢書》等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就通過絲綢之路同中亞各國開展了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活動。張騫等人除了從西域引進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蘿卜、石榴等物產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葉等物產以及飲食文化傳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區的漢墓出土文物中,就有來自中原的木製筷子。我國傳統燒烤技術中有一種啖炙法,也很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亞和西亞,最終在當地形成了人們喜歡吃的烤羊肉串。比西北絲綢之路還要早一些的西南絲綢之路,北起西南重鎮成都,途經雲南到達中南半島緬甸和印度。這條絲綢之路在漢代同樣發揮著對外傳播飲食文化的作用。例如,東漢建武年間,漢光武帝劉秀派伏波將軍馬援南征,到達交趾(今越南)一帶。當時,大批的漢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築城居住,將中國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等食俗帶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至今越南和東南亞各國仍然保留著吃粽子的習俗。此外,我國的飲食文化對朝鮮的影響也很大,這種情況大概始於秦代。據《漢書》等記載,秦代時「燕、齊、趙民避地朝鮮數萬口。」這么多的中國居民來到朝鮮,自然會把中國的飲食文化帶到朝鮮。漢代的時候,中國人衛滿曾一度在朝鮮稱王,此時中國的飲食文化對朝鮮的影響最深。朝鮮習慣使用筷子吃飯,朝鮮人使用的烹飪原料、朝鮮人在飯菜的搭配上,都明顯地帶有中國的特色。甚至在烹飪理論上,朝鮮也講究中國的「五味」、「五色」等說法。受中國飲食文化影響更大的國家是日本。公元8世紀中葉,唐朝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帶去了大量的中國食品,如干薄餅、干蒸餅、胡餅等糕點,還有製造這些糕點的工具和技術。日本人稱這些中國點心為果子,並依樣仿造。當時在日本市場上能夠買到的唐果子就有20多種。鑒真東渡還把中國的飲食文化帶到了日本,日本人吃飯時使用筷子就是受中國的影響。唐代時,在中國的日本留學生還幾乎把中國的全套歲時食俗帶回了本國,如元旦飲屠蘇酒,正月初七吃七種菜,三月上巳擺曲水宴,五月初五飲菖蒲酒,九月初九飲菊花酒等等。其中,端午節的粽子在引入日本後,日本人又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作了一些改進,並發展出若干品種,如道喜粽、飴粽、葛粽、朝比奈粽等等。唐代時,日本還從中國傳入了面條、饅頭、餃子、餛飩和制醬法等等。中國菜對日本菜的影響很大。17世紀中葉,清代中國僧人黃檗宗將素食菜餚帶到日本,被日本人稱之為「普茶料理」。後來又有一種中國民間的葷素菜餚傳到日本,稱為「卓袱料理」。「卓袱料理」對日本的餐飲業影響很大,它的代表菜如「胡麻豆腐」、「松肉湯」等,至今還列在日本一些餐館的菜譜上。日本人調味時經常使用的醬油、醋、豆豉、紅曲以及日本人經常食用的豆腐、酸飯團、梅干、清酒等等,都來源於中國。饒有趣味的是,日本人稱豆醬為唐醬,蠶豆為唐豇,辣椒為唐辛子,蘿卜為唐物,花生為南京豆,豆腐皮為湯皮等等。為了紀念傳播中國飲食文化的日本人,日本還將一些引進的中國食品以傳播者的名字命名。如明朝萬曆年間,日本僧人澤庵學習中國烹飪,用蘿卜拌上鹽和米糠進行腌漬,日本人便將其稱之為澤庵漬。清朝順治年間,另一位日本僧人隱元從中國傳入菜豆,日本人便稱之為隱元豆。除了西北絲綢之路和西南絲綢之路之外,還有一條海上絲綢之路,它擴大了中國飲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泰國地處海上絲綢之路的要沖,加上和我國便利的陸上交通,因此兩國交往甚多。泰國人自唐代以來便和中國的漢族交往頻繁,公元9~10世紀,我國廣東、福建、雲南等地的居民大批移居東南亞,其中很多人在泰國定居,中國的飲食文化對當地的影響很大,以致於泰國人的米食、掛面、豆豉、干肉、臘腸、腌魚以及就餐用的羹匙等等,都和中國內地的有許多共同之處。在中國的陶瓷傳入泰國之前,當地人多以植物葉子作為餐具。隨著中國瓷器的傳入,當地人有了精美實用的餐飲器具,這使當地居民的生活習俗大為改觀。同時,中國移民還把製糖、制茶、豆製品加工等生產技術帶到了泰國,促進了當地食品業的發展。中國飲食文化對緬甸、寮國、柬埔寨等國的影響也很大,其中以緬甸較為突出。公元14世紀初,元朝軍隊深入緬甸,駐防達20年之久。同時,許多中國商人也旅居緬甸,給當地人的飲食生活帶來很大的變革。由於這些中國商人多來自福建,所以緬語中與飲食文化有關的名詞,不少是用福建方言來拼寫的,像筷子、豆腐、荔枝、油炸檜�油條等等。距離中國稍遠的幾個東南亞島國,像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受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也不小。菲律賓人從中國引進了白菜、菠菜、芹菜、萵苣、大辣椒、花生、大豆、梨、柿、柑桔、石榴、水蜜桃、香蕉、檸檬等蔬菜和水果,菲律賓人還愛吃中國的飯菜,如餛飩、米線、春餅、叉燒包、雜碎、烤乳豬等,日常飲食則離不開米粉、面干、豆乾、豆豉等,使用的炊具也是中國式的尖底鍋和小煎平鍋。菲律賓人特別愛吃粽子,他們不但端午節吃,聖誕節也吃,平時還把粽子當成風味小吃。菲律賓的粽子,造型依照中國古制,呈長條形,而味道則很像浙江嘉興的粽子。馬來西亞在飲食文化上也受到中國的影響。據考證,馬來人的祖先主要是來自我國雲南一帶種植水稻的民族,馬來人的某些食俗同這些先民大有關系。例如,馬來人的大米從種植到收獲,都有類似中國古代的祭祀活動和禮儀。馬來菜的烹制方法和中國菜相似。馬來語中稱作「塔夫」的中國豆腐,在當地十分受人喜愛,有些地方還把豆腐的色、香、味揉和在本土傳統的咖喱菜中。中國的飲食文化對印度尼西亞的影響歷史悠久。歷代來到印度尼西亞的中國移民,向當地人提供了釀酒、制茶、製糖、榨油、水田養魚等技術,並把中國的大豆、扁豆、綠豆、花生、豆腐、豆芽、醬油、粉絲、米粉、面條等引入印度尼西亞,極大地豐富了當地人的飲食生活。茶作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世界各國的影響最大。各國語言中的「茶」和「茶葉」這兩個詞的發音,都是從漢語演變而來的。中國的茶改變了許多外國人的飲食習俗,例如,英國人由於中國的茶而養成了喝下午茶的習慣,而日本人則由於中國的茶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道」。 中華飲食文化的影響
食者,性也。「吃」是每個人生下來,就天賦的本能。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們就知道了這句話。人雖然作為高級動物,但仍需要與普通動物一樣:「吃」。所以,零零總總令人眼花繚亂的各類美食也孕育而生,從古至今,長盛不衰。飲食行業也成為三百六十行常展長新的行當,而飲食業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文化,說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種「吃」的文化。
當今世上,凡是有華人甚至沒有華人的地方,都能夠見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影子。那麼,中國的烹飪原料、傳統食品、食風食俗等等,又是怎樣傳播到世界各地去的呢﹖
原來早在秦漢時期,中國就開始了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就通過絲綢之路同中亞各國開展了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活動。張騫等人除了從西域引進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蘿卜、石榴等物產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葉等物產以及飲食文化傳到了西域。如我國傳統燒烤技術中有一種啖炙法,就很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亞,最終在當地形成了人們喜歡吃的烤羊肉串。
此外,我國的飲食文化對朝鮮的影響也很大,據《漢書》等記載,秦代時「燕、齊、趙民避地朝鮮數萬口。」可以想像這么多的中國居民來到朝鮮,自然會把中國的飲食文化帶到朝鮮。朝鮮人習慣使用筷子吃飯,他們使用的烹飪原料、他們在飯菜的搭配上,都明顯地帶有中國的特色。甚至在烹飪理論上,朝鮮也講究中國的「色、香、味,俱全」等說法。
而受中國飲食文化影響更大的國家是日本。唐朝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帶去了大量的中國食品,如干薄餅、干蒸餅、胡餅等糕點,還有製造這些糕點的工具和技術。日本人稱這些中國點心為果子,並依樣仿造。
唐代時,在中國的日本留學生還幾乎把中國的全套歲時食俗帶回了本國,其中,端午節的粽子在引入日本後,日本人又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作了一些改進,並發展出若干品種,如道喜粽、飴粽、葛粽、朝比奈粽等。饒有趣味的是,日本人稱豆醬為唐醬,蠶豆為唐豇,辣椒為唐辛子,蘿卜為唐物,花生為南京豆,豆腐皮為湯皮等。
除了西北絲綢之路之外,還有一條海上絲綢之路,它擴大了中國飲食文化在東南亞各國的影響。像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都受中國飲食文化不小的影響,其飲食風俗和中國內地有許多共同之處。
而茶作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世界各國的影響最大。各國語言中的「茶」和「茶葉」這兩個詞的發音,都是從漢語演變而來的。中國的茶改變了許多外國人的飲食習俗,例如,英國人由於中國的茶而養成了喝下午茶的習慣,而日本人則由於中國的茶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道」。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上古雄風,威恩澤四方。悠久的歷史,促使中國有著燦爛豐富、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強盛的國勢,使得中華飲食文化傳向四面八方。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傳情的特點,所以也就使得中國傳統的美食都「食出有門」。古人對食物都相當講究,也留下了許多關於「吃」的傳說。中華飲食文化理論奠基人孔子的《論語》中就有關於飲食「二不厭、三適度、十不食」的論述。直至兩千年後的今日,仍具有極高的理論指導性。還有以味道治國的大臣伊尹將飲食的「色、香、味、形」與治國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國若烹小鮮」之說。
㈡ 飲食文化的意義與價值
飲食文化的意義與價值
飲食文化的意義與價值,飲食文化是中國值得自豪的事情,而且中華的美味歷史源遠流長,滿漢全席。下面我為您精心整理的飲食文化的意義與價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
1、通過對飲食文化的分析研究,可以培養人們積極地接受西方的飲食文化,在進行跨文化交際的時候,要注意西方的禮儀規范,從而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更好地把握本民族的文化特徵。
其次,可以培養人們在跨文化交際時的適應能力。因為人們在跨文化交際之初,往往會感受到文化沖突的力量。
2、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飲食文化往往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文化的濃縮。中國與英美等西方國家對於飲食的觀點和態度、飲食的內容及特點等方面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通過對飲食差異的分析研究,揭示這些差異以及內在的原因,有助於跨越文化鴻溝,有助於世界性的文化融合。
其意義在於既能有助於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中的不同之處,跨越文化交際障礙,又能培養人們在跨文化交際時的適應能力,有效地避免交際雙方由於文化差異而產生的誤解。
從餐具看飲食文化
到了夏、商、周及春秋、戰國時期,講究飲食禮儀,聞名遐邇的青銅器工藝達到全盛期,由甑與鬲結合而成的?【,已發展至青銅器制。在春秋後期,已有餃子出現,而當時祖先開始懂得吃麵食、雲吞及粉食了。由於這段時期注重禮祭,出現了許多酒器,如現場展出的《戍馬銅觚》是飲酒器,銅?F用以盛酒,而《竊曲紋龍首三足銅?B》是當時的調酒器,最特別的是《銅冰鑒》,冰酒器具,內置方形罐,用以盛酒。現場也展出了同時期常用的漆器餐具仿製品。
漢代的展品較特別的有《鋪首銜環銅》,是當時的銅烤爐,另外漢代陪葬品《陶灶》,反映出當時人們已有完整的爐灶設備,這座船型的陶灶是南方流行的款式,而北方只用簡單的長方型爐灶。
隋唐是中國文化與國勢強盛時期,各民族在飲食文化上進一步交流融合,菜餚品種大增,建立不同飲食流派,當時已普及高足桌、椅,加上宴會菜式豐富,因此由分餐制的一人一套餐具形式演變為多人圍桌合食的形式。當時著重華麗的生活,金銀及玻璃器皿相繼出現,並且造工精巧。現場展出的隋唐食器有入口自東羅馬的《金足金杯》。另外在新疆出土的唐代《餃子、點心》,胡曉建說,點心是一些餅食,用面以花模印成漂亮的形狀及花樣,而餃子內則有肉,反映新疆地區也受中原飲食影響。
至於其它朝代的展品,較特別的有東漢《宴飲雜技畫像磚》、北魏《青瓷蓮花尊》、遼《蓮瓣形柄金杯》、南宋《影青瓷注及溫碗》及清道光《粉彩錦荔枝蓋碗》等。
中華飲食文化的基本內涵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情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著生命的延續,「吃蛋」寄寓著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
孩子周歲時要「吃」,十八歲時要「吃」,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
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如於色、香、味、型外又講究營養,就是一種時代進步。十大碗八大盤的做法得到了改革,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採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
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因此,對於中華飲食文化基本內涵的考察,不僅有助於飲食文化理論的深化,而且對於中華飲食文化占據世界市場也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我認為,中華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來廛,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系。
精。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內在品質的概括。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反映了先民對於飲食的精品意識。當然,這可能僅僅局限於某些貴族階層。但是,這種精品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著一個「精」字。
美,體現了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徵。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美。這種美,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孫中山先生講「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將對「味」的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晏氏春秋》中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美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涵,它是中華飲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
情,這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簡單視之,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訪。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於在飯桌上表達惜別或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於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過去的茶館,大家坐下來喝茶、聽書、擺龍門陣或者發泄對朝廷的不滿,實在是一種極好的心理按摩。
現在的中國人吃為的並不僅僅是滿足於生理的需要,吃的文化已經超過了吃的本身,有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我們可以將其社會意義概括為精、美、情、禮四個字。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系。
精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內在品質的概括。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反映了古人對於食物求精的意識。這種精品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在中國的宴席中,選料、烹調、配料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著一個精字。同時,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已把精視為一種重視、尊重客人的表現。
美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審美要求的概括。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美。這種美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
食物不僅應該是味道美,其色、香都應該符合美的要求。晏氏春秋中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講的也是這個意思。美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涵,它是中華飲食的魅力所在,美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
情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喝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社交活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訪,有著達到某種目的的社會功能。朋友在一起小聚,都習慣於在飯桌上表達或訴說自己情感。
在中國傳統的宴席上,大家圍圓桌筵席而坐,這就首先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餚置於中心,人們相互敬酒讓菜,熱鬧非凡,這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而中國人也經常通過這種吃宴席的形式來達到增強親朋好友之間關系的目的。
通過同桌共食來表現和睦、團圓,從而使飲食的社會功能得以充分發揮。中華飲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為飲德食和、萬邦同樂的哲學思想和由此而出現的具有民族特點的飲食方式。對於飲食活動中的情感文化有個引導和提升品位的問題。我們要提倡健康優美、奮發向上的文化情調,追求一種高尚的情操。
禮是指飲食活動的禮儀性。中國飲食講究禮,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系。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禮數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品質。在宴席中,座位的安排方位、上菜的順序、器具的排列都是一種禮節的體現。
我們談禮,不能簡單地將它看做一種禮儀,而應該把它看做是一種精神,一種中華民族的精神,它貫穿於中國的飲食活動之中,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表現,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飲食文化是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產生,又隨著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發展而豐富的。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既滿足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也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中國的飲食文化,不僅是一種生存手段,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具有深刻的意義。因此,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及其意義,對於中國文化的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必將產生積極的、有深遠意義的影響。
㈢ 中國古今飲食習慣的變化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今年4月是第32個愛國衛生月,「向不衛生不文明的飲食陋習宣戰」是今年的重點主題之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確實存在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飲食陋習。如何能吃得健康科學?從古人的飲食觀念和養生典籍之中,我們或許能夠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
清淡飲食,品出自然味道中國飲食文化綿延幾千年,食材加工與儲存方式變多。比如一些不易保存的食材,便以腌、熏等方式保存。腌肉、腌菜、熏肉等食物雖具有獨特風味,但吃多了對健康無益。
相較而言,古人推崇吃新鮮食材、烹飪新鮮的菜餚。清朝著名吃貨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記載了326種匯聚南北各地的飲食精華,強調「物味取鮮」,食材要趁新鮮製作。例如豬腰子,袁枚認為炒不如煮,煮熟後蘸鹽最好,完全不需要其他佐料。
古人早有分餐習慣眾所周知,中國人喜歡圍桌聚餐、同盤而食,這種進餐方式可以分享美食,不過也會帶來傳播疾病的風險。其實,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分餐制的國家。孔子曰「席不正不坐」,吃飯的時候,人們要規規矩矩地坐在席子上,吃自己面前的食物,這就是典型的分餐制。《紅樓夢》第四十回也寫「史太君兩宴大觀園」,第二次宴會時,「上面二榻四幾,是賈母、薛姨媽,下面一椅兩幾,是王夫人的,余者都是一椅一幾」。這就採用了分餐制。即便是合餐,也可以用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防止交叉污染。《紅樓夢》中描述,林黛玉進賈府第一次吃飯時,李紈和王熙鳳二人就「立於案旁布讓」,為別人布菜自然得用公筷、公勺。
㈣ 中國的飲食文化對中國的文化有什麼影響
中國飲食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㈤ 飲食文化的改變
早在距今一萬年年到四千年前的時間里,中國便形成了以粟、菽、麥等「五穀」為主要食物原料的黃河流域飲食文化區、以稻為代表主食原料的長江流域飲食文化區、以肉酪為主要食料的中北草原地帶飲食文化區三大飲食文化不同風格的區域類型。
又經過約四千年之久的演變,至十九世紀末,在今天的中國版圖內,出現了東北、中北、京津、黃河下游、黃河中游、西北、長江下游、長江中游、西南、青藏高原、東南等十一個子屬飲食文化區位。由於中國歷史上是以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閉的小農社會,因此飲食文化是以「滯進」方式存在的,「惰性」是其變化特徵。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被迫開埠,外國侵略者根據不平等條約,在通商口岸建立了租界。隨著大批外國僑民向租界的日漸湧入,西餐開始進入了中國。最初,西餐館在中國被稱為番菜館。番菜館最早出現在廣東,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國際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在這些城市也日漸出現了一些番菜館。
在飲食習慣和飲食風格上,中西方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中餐喜好將雞、鴨、魚、肉與蔬菜一起烹飪,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東方人偏重於綜合思維的體現,而西餐是將各種蔬菜肉類分而烹制,則是西方人注重理性分析的反映。在進食方式上,西方人實行分餐制,中國則為合餐制,這也是中國人傳統的家庭觀念使然。
由於中西方飲食習慣的差異,西餐最初在中國受到的是冷遇。直到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後,這一情況才有所改變。這是因為隨著中西交流的日益頻繁,中國人對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因而對西餐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認為「西人飲食最不苟,常以養身為主」。
隨著西餐的日漸普及,一些具有西方風味的食品也走進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最初,這些食品的消費群體也是主要面向西方人。不過,隨著西方生活方式的日漸被接受,這些食品方便的食用方式和其亦為美味的優點很快顯示出來。最終,在中國人的飲食形式上出現了中西並舉的局面。
進入二十世紀以後人們對吃也有了新的觀念。健康飲食觀念深入人心,人們早已不再為沒有吃的發愁,而是為不知道該吃什麼煩惱。隨著科技的進步,老百姓的菜籃子越來越豐盈。然而,蔬菜中殘留的農葯,反季節蔬菜對健康的害處,肉製品中注射激素的殘存,使人們的飲食觀念也隨之改變,甚至「談食色變」。
於是,各種綠色食品相繼問世。人們開始講究吃的健康,綠色食品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蔬菜要吃無污染的,糧食要吃當年的,魚蝦要吃鮮活的,肉禽要吃排酸的。從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從細糧為主到粗細搭配,中國人的健康觀念在此時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㈥ 素食文化的內涵是怎樣素食文化是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
素食主義是一種飲食的文化,實踐這種飲食文化的人稱為素食主義者,這些人不食用來自動物身上各部分所製成的食物,包括動物油、動物膠。世界各國或不同文化下的素食主義有所不同,有些素食主義者可食用蜂蜜、奶類和蛋類,有些則否。素食,表現出了回歸自然、回歸健康和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返樸歸真的文化理念。吃素,除了能獲取天然純凈的均衡營養外,還能額外地體驗到擺脫了都市的喧囂和慾望的愉悅。 悄然傳播的素食文化,使得素食越來越成為一個全球時尚的標簽。素食,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環保、健康生活方式。
㈦ 飲食習慣如何幫助人們適應環境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環境史不但始於肚囊,且關乎舌尖味蕾,而人類的味蕾和飲食偏好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的養成和文化的建構。首先,人類的飲食習慣與民族文化傳統有直接關系。同一族群的人有著相似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方式,正因如此不同文化有著不同的農業土地景觀。隨著消費文化的興起,現代社會中消費者對食品的選擇更是受多重復雜的文化和社會因素的影響,消費觀念也日新月異,時下營養科學的新理念、飲食風尚、食品企業的宣傳以及消費者對價格、環境、個人身份等因素的考量都影響著人們的飲食選擇。人類的飲食偏好在某種程度上塑造著農業土地景觀,而土地景觀的變化有著重要的生態影響。一塊土地種植何種農作物不但依賴於土地適應情況、其他自然條件和農業技術,也要看食物市場的需要和所供給的消費者的喜好。除此之外,食物也將城市和鄉村相互連接──城市消費者的口味和選擇影響著商品市場的供求,進一步影響著幾千里之外城市腹地甚至更遠的鄉村地區的生態環境。這也要求環境史學者不單關注食物消費的物質層面,也考慮到影響食物消費的諸多復雜的社會和文化因素。改善我們所生息的環境最日常最便捷的方式或許是改變大多數現代人無肉不歡、欲求不滿的飲食方式。
食物的生產和消費不但改變和塑造著外界環境,還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內部微環境──人類身體。人類農業生產對土地景觀的改造也作用於人類自身,比如在一些區域修建灌溉工事和排水系統會導致蚊蟲的孳生,遂使周邊地區的居民感染瘧疾等疾病。現代農業生產中所慣用的有毒農葯和剎蟲劑等化學品會慢慢侵入農業勞動者的身體,引起各種職業疾病,其中也包括癌症這樣的不治之症,同時,入口之物的安全與否還直接影響著人類的身體健康。環境史學者琳達·納什在《繞不過的生態學:環境、疾病和知識的歷史》中闡述了人類的身體健康與土地景觀變遷之間的聯系,關注了石油化學體系的主導下加州農業景觀的變化對農業工人和農產品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的影響。以大規模生產為特點的現代食品工業製造出大量食品添加劑和卡路里含量高而營養價值低的食品,這些過度加工的食品威脅著人類健康。特別是快餐行業在20世紀的迅速崛起和發展,導致現代消費者具有較高的糖尿病、心臟病等飲食相關疾病的發病率。正如納什所言「人們在使土地變得工業化的同時,土地也使人們的身體『工業化』」。人類在改變環境的同時,其自身也被環境所改變。即便將人類中心論放置一旁,人類身體也是其所生存的環境的一部分,人類身體的純凈和健康亦是整個生態系統完整、正常運作的必要一環。
飲食研究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學家和文化研究者關注的領域,食物被人類賦予各種象徵和儀式意義,然而它卻也是填飽人類肚囊、關乎人類存亡的物理存在,不但溝通著外部的物質世界與內部的精神世界,也連接了自然世界與人類社會。人們的日常飲食不但是人們階級、族裔、國別等身份的象徵,也影響著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疾患健康,作用於我們生息的環境。食物的生產和消費與自然環境和人類身體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這些關聯值得環境史學家繼續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