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 多元文化
要了解美國的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此消彼長,不得不從美國的歷史說起。美國最早的移民,都是歐洲移民過來的虔誠清教徒,自由主義的開國精神是內含在基督教傳統之中的。羅伯特•貝拉在其名著《心靈的習性》裡面分析說,在美國的歷史傳統裡面,有深厚的基督教和共和主義傳統,美國的個人主義是以這兩種傳統為自身基礎的:「古典共和主義提出了為公共利益盡心盡力的積極公民形象,宗教改革的基督精神,以清教主義與教派主義的形式,倡導以個人的自願參與為基礎的政府觀念。然而,以上兩種傳統都把個人的自主性置於道德與宗教責任的背景之下。」 個人主義與基督教的內在結合,使得美國直到1950年代,一直是一個在道德價值上非常保守的國家。所謂的保守,實際上是一種以基督教為背景的個人主義,或者崇尚個人價值的基督教主義:既尊重個人的道德自主性,同時個人又對家庭、社群、國家和上帝負有責任。美國是一個有著共同宗教背景和價值觀的文化大熔爐,新的移民不管你來自什麼樣的文化背景,都要融入這個以基督教為主流價值的自由社會。
然而,1960年代的文化反叛和種族平權運動,使得美國發生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反叛和種族平權,雖然是兩場相互平行的運功,前者是青年一代對上一代人所奉行的基督教價值的文化反抗,後者是黑人為代表的少數族群爭取社會經濟權利的平等,但二者在精神目標上卻有著內在的默契和聯系:解構以基督教為核心的社會主流價值,為文化相對主義和文化多元主義打開決堤的閘門。《白宮中的上帝》作者哈切森這樣寫道:「60年代文化反叛造成的根本變化之一,乃是新教主流派與美國社會的主流利益之間互相支持的關系,變成了一種憤怒的敵對關系。……面臨激增的多元化和在公眾生活中明顯缺乏以宗教為基礎的價值觀,猶太-基督教傳統受到明顯的侵蝕,隨之造成了公共道德的衰退。這一衰退正是美國基督教中日益發展的福音派潮流主要關心的事情」。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時代重心,戰後的美國,如果說1950年代的重心在意識形態冷戰,1960-1970年代在種族平權的話,那麼,1980年代以後的社會焦點,就逐漸轉移向宗教、道德和文化價值的分歧。由於美國的早期移民具有基督教的共同背景,而二戰以後的新移民大量來自非基督教民族,美國成為了一個文化多元主義與基督教福音主義同時並存的國家,因而在文化價值上似乎也分裂成了兩個美國:一個是文化激進主義和文化多元主義的美國,它存在於學院和媒體,在地域上主要分布於東西海岸,另一個是基督教福音主義的美國,它紮根於美國的草根社會,占據了南方和中部這些腹部地區。近年來,圍繞著墮胎、同性戀等問題的大爭論,正是兩個美國之間的文化較量,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小布希與克里較量的「勝負手」所在。
一方面是文化激進主義乃至虛無主義的波濤洶涌,以及多元文化傳統提出的「差異的政治」和「承認的政治」,另一方面是基督教福音主義的強烈反彈,夾在中間的自由主義真是左右為難,苦於應付。作為建制化的自由主義,本來作為「公民的宗教」,本來在文化價值上與基督教個人主義並不沖突,而且後者還是自由主義的倫理基礎之一,然而,如今被文化激進主義一沖擊,自由主義就陷入了價值上的尷尬境地:正如甘陽所分析的:「以羅爾斯為代表的美國自由主義近年來可以說一直在辯護兩個多少有點矛盾的立場。即第一他們要維護美國的新政自由主義傳統,從而論證國家干預經濟生活的合理根據;但第二他們作為對六十年代種族、性別、文化問題上所謂『文化多元化』的支持者,則強烈論證國家不能幹預道德宗教文化領域。」(《政治哲人施特勞斯:古典保守主義政治哲學的復興》)。
已故的哈佛名教授羅爾斯作為美國自由主義的一代理論宗師,在《正義論》裡面做的前一項工作:論證國家要在經濟領域實行合理的干預,實現「公平的正義」;而在《政治自由主義》一書中,重點論證的是後一項工作: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自由民主社會中,如何達成關於正義的「重疊共識」?作為建制化的意識形態,自由主義一方面要回應後現代主義和文化多元主義的挑戰,將價值的諸神時代作為一個合理的事實予以確認,另一方面又要應對基督教傳統和文化保守主義的批評,避免滑落到價值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為社會整合找到一個共識的基礎。羅爾斯在自由主義思想史上做出了一個重大的調整:將自由主義從一個整全性的倫理政治學說,改變為僅僅是一種政治社會的組織原則。自由主義首先將善(good)與正當(right)這兩種不同的價值區別開來,對於什麼是好、什麼是善,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美好的人生這些倫理價值問題,自由主義沒有任何特定的立場。自由主義只是堅信:人是有理性的,他能夠為自己決定什麼是最好的價值,只有自主選擇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因而,各種互相沖突的宗教、道德和哲學,從它們各自的價值立場來說都是可理解的、合理的、可證成的。自由主義對它們保持完全的價值中立。不過,對於什麼是正當、什麼是正義這些政治價值問題,自由主義容不得半點的價值相對主義,它堅信「正當優先於善」,不管你在信仰的私人領域里供奉的是哪路神仙,或者什麼也不相信,在政治的公共領域,必須遵從由憲法的核心觀念和程序規定的公共理性,遵從普遍的正義原則。而這一普遍的正義,是各種不同的宗教、道德和哲學通過公共討論和對話,反復的「反思平衡」最終達成的「重疊共識」。
羅爾斯雖然是一個學院派知識分子,但他所論證的政治哲學,正是當代美國自由主義的理論基礎。「公平的正義」乃是從羅斯福新政到六十年代種族平權法的合法性論證,而政治自由主義則是多元文化時代解決公共認同問題的自由派綱領。在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中,以克里為代表的民主黨自由派人士,正是按照這一思路來回應同性戀、墮胎等辣手的價值沖突問題。然而,這次克里的敗選,表面上是民主黨的政治失敗,從深層來說,乃暴露了政治自由主義深刻的理論困境。
自由主義放棄了自己特定的整全性學說,退而成為社會政治層面的組織原則,本來期望收到雙刃劍的效果:以價值中立主義回應多元文化,以正義的「重疊共識」整合社會,與文化虛無主義劃清界限。但是,從這幾年美國國會、總統大選中,保守主義屢屢得勝、自由主義連續失敗之中可以看到,在道德價值這一當今時代焦點問題上,政治自由主義顯得蒼白無力,交不出一張令選民滿意的答卷。為了使正義原則在一個多元價值的社會中能夠獲得最廣泛的認同,政治自由主義不惜放棄自己的整全性,將價值問題擱置起來,把它驅逐到私人領域。然而,從前門被公共事務驅逐的東西,又從後門溜回來了,不僅回來,而且成為公共領域各方輿論矚目的主角。
以當今爭得一塌糊塗的墮胎和同性戀問題來說,按照政治自由主義的邏輯,這些都屬於私人的價值偏好,屬於個人的懷孕意向或性取向,與公共領域的正義問題無涉。不過,自由派人士忽略了,在這個政府權力空前擴張的時代裡面,過去屬於宗教或道德管制的私人事務,如今統統變成了由法律和政治來管理的公共事務:墮胎是否合法?幾個月大的胎兒享有不可剝奪的生命權?同性戀可以合法化嗎?他們(她們)是否享有與異性戀同等的合法婚姻權利?――這一系列高度分歧的社會文化問題,保守主義的回答十分乾脆,而政治自由主義則像克里在大選中的回答一樣,含含糊糊,莫棱兩可。文化價值不僅是個人的取向,也同時是公共事務,任何個人的價值選擇都離不開公共的價值標准,政治自由主義的善與正當二分的基本預設,雖然在理論上可以成立,但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卻處處碰壁,文化沖突的本質就是政治,政治背後也是文化的分歧,所謂的「文化政治」是也。
當然,羅爾斯早就預見到私人的價值(善)與公共正義(正當)之間並非那樣井水不犯河水,他所論證的政治自由主義,設定了一條核心的基本原則:「正當優先於善」。也就是說,當自己的宗教、道德或哲學學說與社會正義原則發生沖突的時候,普遍的正義相對於特殊的善,擁有無可爭辯的優先性。然而,問題在於,「正當優先於善」,只是自由主義的特殊信念,而不是社會普遍的規范認同,不要說各種宗教學說堅信信仰的絕對優先性,社會的正當性只可能來自宗教價值上的善,而且連社群主義、施特勞斯的古典政治哲學等各種保守主義,都反對抽離善的價值觀念來預設正當的優先性。「正當優先於善」這條政治自由主義的第一原理,在一個價值多元的自由主義社會裡面,它本身就具有高度的、甚至是不可通約的分歧性。當今美國社會的主要分歧,幾乎都發生在文化道德領域。那些善與善之間的價值沖突,以「是否正當」的政治方式體現出來,而且無法用法律或政治的普遍正義原則來裁定它們。
政治自由主義的正義原則,來自各種宗教、道德或哲學學說的重疊共識,然而,由於價值上的分歧,有些可以通過理性的合理對話形成重疊共識,有些則不可通約,難以形成共識,比如同性戀問題、墮胎問題就是這樣,越是涉及到世界觀的核心價值,就越是難以找到共通點。羅爾斯之所以認為在不同信仰的人群中間,能夠形成「重疊共識」,乃是有一個「政治人」的預設:相信每個人都是理性的,有可能按照公共理性來進行公共對話,以「正當優先於善」的方式進行價值選擇。然而,即使美國這個有著兩百多年立憲民主歷史的國家,由於多數人依然是基督教徒,凡是涉及到文化政治的諸多社會問題,他們更多地不是從法律的程序正當性,而是從上帝那裡尋求選擇的答案。薛涌在書中分析說,美國是一個基督教立國的國家,但後來的歷史發展使得宗教一分為二,一個是理性宗教,相信政教分離,他們大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社會精英,基本上是一批投票給克里的自由派,主要分布在東西海岸的大都市裡,特別是新英格蘭地區。另一個是情感宗教,其信徒大多是一些投票給小布希的基督教福音主義者,他們雲集在南部和中部地區,生活在半封閉的小城鎮里,每個周末要上教堂,向上帝祈禱。
兩個美國,兩種宗教。克里所抓住的只是理性化的美國,這個美國相信羅爾斯,相信「正當優先於善」。就像很多中國人以為紐約、波士頓、洛杉磯就是美國一樣,他們也以為理性化的自由主義代表了美國精神。殊不知還有另外一個美國,另外一種美國精神。那就是小布希所依靠的美國,基督教福音主義所代表的情感宗教精神。這些生活在鄉下的傳統「楊基佬」,平時是沉默的大多數,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這些全國性大報上,看不到他們的蹤影,聽不見他們的聲音。但是他們確確實實在地存在,每當選舉年的時候,這些相信信仰高於一切、善優先於正當的虔誠教徒們,就成為了左右白宮的力量。這次決定布希和克里最後命運的俄亥俄州,雖然經濟衰退,但多數選民最終還是選了布希。他們所作的選擇,不是功利自由主義的「經濟人」選擇,也不是政治自由主義的「政治人」選擇,而是虔誠地相信上帝、相信信仰高於一切的「宗教人」選擇。正如一位俄亥俄州選民所說:「這四年我收入少了三分之一,但我不會責怪布希。工作來了又去,但信仰卻是永恆的」。
在文化道德問題上,政治自由主義的價值中立政策,實際結果是對文化激進主義和價值虛無主義的寬容。自由主義對它們的步步退讓,使得後者不斷挑戰政治和法律的底線:先是自由墮胎,然後是同性戀婚姻合法化,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大麻合法化?自由克隆後代?…這些在政治自由主義看來屬於個人自由選擇的非公共性問題,已經或者即將成為公共問題的焦點。難道生活倫理真的僅僅是私人事務?難道在什麼是美好的生活、什麼是有價值的人生這些問題上,真的什麼都行?文化激進主義者當然會這樣認為,自由主義者雖然內心不贊成,但礙於價值中立主義的原則,只能保持寬容,就像克里對待切尼副總統的女兒同性戀的態度一樣,有著過多的曖昧。
當文化激進主義步步緊逼,而自由主義只能對此保持綏靖政策的時候,就產生了保守主義的強烈反彈,保守主義在精英層中,表現為施特勞斯的古典貴族政治哲學對羅爾斯主流自由主義的挑戰,在民間草根階層,則是基督教福音主義的再度崛起。這兩股勢力,一個是強烈置疑從自由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保守主義思潮,另一個是訴諸信仰和情感的宗教大眾,它們正是小布希政府的理論基礎和社會基礎。
這些保守主義的力量,本來是一盤散沙,分散在學院的邊緣和民間的草根,不要說沒有建制化,連組織化都談不上。然而,小布希政府上台以後,以白宮為中心,保守主義終於獲得了建制化的機會。特別是9•11以後,小布希以反恐戰爭為借口,為美國製造了一個外部的敵人――自由制度和基督教文明的敵人,並且大打新「政治正確」的愛國主義牌,試圖以保守的基督教價值觀,重新將上帝召喚回世俗社會,整合美國的道德基礎和價值基礎。
去年,亨廷頓發表了他的新書《我們是誰?美國國家認同面臨的挑戰》(此書已由新華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中譯本),這位美國學院保守主義權威人物將「文明沖突」的視線從國際社會外部轉向了美國社會內部。在他看來,美國的國家認同,過去有四個組成部分:民族(不列顛民族)、種族(白人)、文化(基督新教)和政治(美國憲法),經過一個多世紀中歐、南歐、東歐移民、拉丁美洲移民和亞洲移民所帶來的文化多元主義的沖擊,如今只剩下一個東西:共同的政治信念。這也是羅爾斯《政治自由主義》立論的基本事實基礎。不過,在亨廷頓看來,僅僅靠政治信念立國是非常危險的,當初的羅馬帝國、蘇聯帝國就是因為缺乏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而靠國家意識形態的粘合力維持整合,最好這些帝國無一例外,通通崩潰解體。為美國之未來憂心忡忡的亨廷頓大聲疾呼:要堅決抵制國家認同中的文化多元主義和政治自由主義,堅定地捍衛盎格魯-基督新教文化在美國社會中的核心地位,這一由「五月花號」船帶來的原初定居者的文化,正是美國國家的立國之本。顯然,亨廷頓這本書提出的觀點,為白宮的基督教復興作了理論上的背書。
一方面是文化激進主義的咄咄逼人,另一方面是保守主義的強大復興,自由主義何去何從?相信價值中立的自由派何去何從?這次民主黨的敗選,不僅是克里個人的失敗,而且是其背後的政治自由主義理論的重大挫折。自由主義所預設的「正當優先於善」只能是一半美國人的公共理性,無法整合另一半美國人,因而在如今沖突最激烈的道德價值問題上,自由主義顯得左右為難,拿不出一個讓多數人服氣的方案,這正是政治自由主義的現實困境所在。
在政治社會經濟權利的公平安排上,自由主義基本實現了不同的宗教、道德和哲學學說之間的重疊共識,但是在更核心的道德價值問題上,因為各自有各自對善的理解,重疊共識何其之難!政治自由主義的重疊共識,其背後的價值基礎是比較單薄的,雖然它有其道德基礎:對人的尊重和對不同信仰的尊重,但當不同的信仰發生沖突時,中立的自由主義就很難像解決分配公正一樣,給予弱勢者以適當的補償。善的失落、美好生活的喪失,是無法用任何其它的物質或精神方式所能補償的。
理性的美國,情感的美國。這是兩個美國,也是同一個美國,分別體現了美國精神的兩個側面。這是美國有活力之處,也是麻煩之處。搞得好,理性與信仰、精英與草根,可以形成良性的互動和平衡的互補;搞得不好,沖突頻頻,威脅國家的社會道德整合。自由主義如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整合另一個美國,另一個信仰的美國、基督教的美國;是如何回應文化道德價值問題,不再是用消極的辦法,用括弧將善的問題擱置起來,將之放逐到私人領域,而是積極地面對價值的分歧,重新將之置於公共領域予以對話和討論,尋找自由民主生活最一般的倫理基礎和價值底線。
馬克斯•韋伯當年指出現代性就是「祛除魅力」的過程,自由主義本質上是一種「祛魅」的產物,是世俗化時代的公共宗教。它相信隨著世俗化的發展,人會越來越告別傳統的宗教、信念和情感,成為「理性人」,這也是自由主義對自由民主秩序理性王國樂觀其成的緣由所在。然而,自由主義忘記了韋伯當年對「祛魅」以後「價值諸神」沖突的憂慮,世俗化越是深入,神聖、超越這些價值之物不僅沒有退出歷史舞台,反而以更尖銳的方式表現出來。自由只能提供給人選擇的可能,民主賦予人以平等的尊嚴,但它們並不能因此給人的生活帶來意義,告訴你美好的價值何在。而只有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才是完美的人生。然而,現代性的世俗化以工具理性的方式摧毀了人的內心世界和社會道德生活的完整性,使得價值危機在民主化以後格外地凸現出來。9•11事件所觸動的是世界不同文明之間「世俗社會最深處的一根宗教神經」,(哈貝馬斯語) 而布希、克里之爭所反映的,正是在一個多元文化的民族國家內部同樣的問題:世俗社會的「價值諸神」沖突。
2004年美國總統的選舉,預示著美國的自由主義不得不面臨新的突破,在實踐層面期待著一位像羅斯福、肯尼迪一樣能夠改變美國歷史的偉大總統,在理論層面則期盼著一位自洛克、康德、羅爾斯以後有能力開創自由主義新生命的一代大師。不過,這一切都可望不可即,或許幾年,或許幾十年,將是下一代人看到的故事。
Ⅱ 什麼是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越來越復雜化,信息流通越來發達的情況下,文化的更新轉型也日益加快,各種文化的發展均面臨著不同的機遇和挑戰,新的文化也將層出不窮。我們在現代復雜的社會結構下,必然需求各種不同的文化服務於社會的發展,這些文化服務於社會的發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復雜社會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一詞的出現始於八十年代的美國。1988年春斯坦福大學校園的一場課程改革成為了後來被學者們稱為「文化革命」的開端,[1] 這場改革迅速波及整個教育界繼而在其他社會領域也引發不同的影響,學術界對此現象進行探討和爭論。到九十年代,由於爭論的激烈程度,有人甚至把多元文化主義及相關的爭論稱為「文化戰爭」。
在我國的美國史研究領域,從1992年《美國研究》第三期沈宗美的《對美國主流文化的挑戰》開始(在文章中沈將multiculturalism譯作「文化多元主義」)到200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美國多元文化研究」,國內學術界也對多元文化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有關於「多元文化主義」的研究成為了1900年以後在中國美國文化研究的重鎮之一。研究的成果除了以上所提的論文,其中朱世達主編的《當代美國文化與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版)一書中的文化部分也是重要的成果之一。學術界達成了一些共識,但仍有許多未解決的理論空白。
Ⅲ 美國的多元文化是什麼
我覺得應該是因為美國是個移民的國家
有很多國家的人移民過去,就會有很多的語言,節日,文化,傳統等。
有很多國家的人在一塊就是多元化。
Ⅳ 美國的多元文化,和中國文化有哪些不同呢
地域以及人口等因素。
任何國家需要傳承的都存在差異,所以每個國家的文化也存在差異,看起來類似,但也存在意義上的不同,那麼,美國的多元文化,和中國文化有哪些不同呢?中國文化幾千年,古老的歲月存在無盡的財富,文化也一樣,時間越長,價值結越高。然而像千年古樹,根深蒂固,生機勃勃;含有部分的枯枝敗葉。中國先哲留下寶貴的歷史遺跡,留下歷史包袱。望著這棵參天大樹,會被蒼勁而折服,你想像有多少秘密隱藏在其中。
漢族占總人口的90%,其他民族在膚色、人種上與漢族差異不大,中國是單一人種和文化的國家。儒、佛以及道家文化形成文化的主體,尤其是儒家,對國人的思行佔有統治級別的地位。中國文化的民族性尤為突出。美國屬於移民國家,人口構成復雜,世界各國在這里聚會,各種文化輝映,形成多元文化的特點。美國文化存在多元化這種顯著的特點,帶有時代氣息,隨時代的變化而逐漸的發生變化。
Ⅳ 多元文化主義的基本簡介
它們不僅挑戰了美國強勢群體的威嚴,而且打到了美國傳統勢力的痛處。更重要的是,它們觸動了美國主流文化的根基,踩到了美國WASP的尾巴。不管是出於政治考慮還是出於社會正義,也不管是出於群體利益抑或是反叛心理,上至政府機構、公眾輿論,下至草根社區、家庭學校,人們都大談特談多元文化主義,真有點言必稱「多元」的味道。於是,什麼東西都多元起來了:價值觀多元起來了,道德標准多元起來了,生活方式多元起來了,授課語言多元起來了,婚姻形式多元起來了,家庭模式多元起來了,性行為多元起來了,等等,不一而足。
文化多元和多元文化主義
文化多元並不是現代社會才有的現象。早在古代埃及和羅馬,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就和睦地相處於一個社會;在前現代時期,一些社會甚至在法律上承認不同宗教的存在,並想方設法調和宗教派別之間的沖突。然而,文化多元並不等同於多元文化主義,前者主要是一種現象描述,後者則是一種政治理論,一種意識形態。如果說文化多元旨在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多元文化則不僅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而且還要求承認不同文化的差異並平等對待它們。可見,多元文化主要是一個相當激進的社會理論。
那麼,什麼叫多元文化主義呢?也許是由於該詞被用得太多、太泛、太隨意,它直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一個界定分明、一致公認的定義。可以這么說,「多元文化主義可以指任何東西,也可以什麼都不指」,它完全取決於使用該詞的人在談論什麼問題,以及在什麼語境下談論有關的問題。所以,使用該詞時,人們必須說明該詞具體指涉什麼以及它的相關含義;不然,不同的讀者對多元文化主義會有不同的理解,導致誤會。舉例來說,根據側重點不同,多元文化主義可以分為保守多元文化主義、自由多元文化主義、多樣化多元文化主義(pluralist multiculturalism)、左傾本原多元文化主義(left-essentialist multiculturalism)和批評性多元文化主義(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但從內容範疇來說,多元文化主義涉及政治理論、文藝理論、女性主義、民族主義、歷史研究、文化研究、教育、宗教和社會學等學科領域。由於本文討論的多元文化主義主要指涉當代美國社會和文化思潮,所以它的定義范圍比較寬泛,涉及階級、性別、種族、家庭和性傾向等社會和文化問題,旨在考察它對當代美國政治的影響。
Ⅵ 什麼是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主義目前已經成為繼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人本主義之後影響心理學的第四股思潮。因此,在多元文化主義指導下的多元文化咨詢(multicultural counseling)成為美國近年來發展最為迅速的領域。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近些年來,非白種人口的增長速度較快,據人口調查顯示,1999年到2000年,美國非拉美裔白人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從75%降至69.1%,拉美裔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從9.3%上升至15%,增長幅度遠遠超過總人口的增長幅度;在美國100個最大城市中,幾乎有一半城市的少數人種多於白人。盡管在過去的十多年裡經濟發展較快,但並沒有因此消除種族間的隔閡,相反,種族間的貧富差距更加劇了不同種族、文化、價值觀念之間的沖突。二十世紀90年代,美國種族主義又重新抬頭,發生了一系列焚燒有色人種教堂、種族歧視與仇殺等事件。因此,多元文化研究一直是美國社會所關注的核心課題。從心理咨詢的理論與實踐上看,無論在怎樣的一種咨詢或治療關系中,不同種族之間的文化差異問題,來訪者在性別、年齡、教育、職業、宗教、價值等社會文化特徵方面的差異問題都是咨詢者所必須給予正視的。由於當前流行的各種咨詢理論與治療技術都深受美國主流文化的影響,因此這些理論和方法常常無法有效地滿足不同來訪者的需要。正如格根所言,西方心理學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文化在某一特定時期的產物……一切都帶上了西方文化傳統的印跡。Pedersen也指出,在許多咨詢派別中,對個人主義的強調,特別是對個體獨立性的強調就是兩個相當常見的文化偏見。顯然,在美國這樣一個多民族的、而且數量正在日趨擴大的移民國家裡,對多元文化問題的重視程度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心理咨詢和治療的效果。但事實上,相當多的咨詢者在多元文化能力方面還無法滿足來訪者的需求。一項對美國心理學會成員(已取得臨床、咨詢或學校心理學博士學位)的調查顯示,他們之中認為自己有信心和能力為少數民族人群提供咨詢服務的應答者寥寥無幾。因此培養更多的、了解並懂得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傳統、倫理道德的「文化熟練咨詢者」成為當務之急。
考慮到美國社會對多元文化咨詢者日趨強烈的需求,對多元文化咨詢應該並能夠在化解民族矛盾、緩解文化沖突、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來訪者提供高質量服務等方面發揮作用的期望,「美國咨詢與發展學會」(AACD)建立了下屬的「多元文化咨詢與發展學會」(Association for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同時,美國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為心理咨詢專業的學生增設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其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其它任何類型的課程。此外,為了強調多元文化咨詢的價值與作用,許多學者建議各專業學術團體制定相關的措施與要求,以促進專業心理咨詢工作者在多元文化咨詢能力方面的成長。目前,「美國心理學會」已經頒布了《不同種族、語言和文化人群心理服務者指南》,在「美國咨詢者學會」最新公布的道德規范中,也加入了強調對多樣性文化尊重的獨立章節,而「多元文化能力」(multicultural competence)、「以文化為中心」(culture-centered)等,已經成為專業工作者耳熟能詳的概念,有關多元文化心理咨詢的專業書籍和研究成果更如雨後春筍。這些積極的變化,正在推動著美國多元文化咨詢的發展。
在多元文化咨詢的理論建構方面,咨詢者更加重視文化作為一種強有力的因素對人的心理和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和調節作用,這與過去只把文化因素作為咨詢背景加以考慮的做法大大地前進了一步。在臨床實踐方面,令人鼓舞的發展是咨詢者嘗試根據不同民族、文化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對一些理論和方法進行探索和整合。例如,東方文化中關於身心健康與治療的一些古老理論,近些年來在美國變得越來越為流行;有些咨詢者開始將中國的中醫、易經、禪宗等傳統理論和方法與西方的心理咨詢與治療理論和方法融合,並在臨床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實踐證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誕生的理論和方法完全可以進行有機地整合和使用,而且,對不同文化中的咨詢與治療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也有益於咨詢者從其他文化中汲取營養,豐富自己的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