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的資料有哪些
中國世界物質文化遺產有:泰山、岱廟、靈岩寺、敦煌莫高窟、頤和園等。
1、泰山
1982年11月8日,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007年3月7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岱廟
岱廟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俗稱「東岳廟」。始建於漢代,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壇廟建築是漢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築,體現了漢族作為農業民族文化的特點。
3、靈岩寺
靈岩寺,位於都江堰市區北5公里幸福鎮靈岩山七星岩下,稱「靈岩聖燈」,舊為「灌縣十景」之一,區別於我國著名的四大古剎(濟南靈岩寺、當陽玉泉寺、南京棲霞寺和天台國清寺)中的濟南靈岩寺。
4、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前秦宣昭帝苻堅時期,後歷經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西夏、元朝等歷代的興建。
5、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全園佔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頤和園世界文化遺產區面積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約佔四分之三。
B. 都江堰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秦堰樓:秦堰樓原為觀景台,站在秦堰樓上憑欄遠眺都江堰全景,魚嘴分水堤、飛沙堰、離堆、玉壘關、松茂古道、安瀾索橋等盡收眼底;
2、安瀾索橋:是我國著名的5大古橋之一,全長320米;
3、伏龍觀:伏龍觀位於離堆公園內。其下臨深潭,伏龍觀傳說因李冰治水時曾在這里降伏孽龍在離堆之下,故於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龍觀」。現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內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伏龍觀又名老王廟、李公詞、李公廟等。
4、離堆公園:離堆公園佔地90餘畝,1932年建成,是成都市都江堰景點之一。
5、二王廟:二王廟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百花嶺路,坐落於都江堰岷江東岸的玉壘山麓,是紀念中國都江堰的開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的祀廟。二王廟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的重要組成部分,初建於南北朝,初名崇德祠,清以後改用今名,是四川的游覽觀光勝地。每年農歷6月24日至26日都會舉行以李冰父子為主題人物的廟會活動。
C.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嗎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
都江堰於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同時,都江堰也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是去四川旅遊的一個好選擇。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展示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都江堰風景名勝區處於中國西部高原山地與成都平原兩大地形階梯的轉折部,屬龍門山脈的西南延展部分,是中國龍門山大斷裂帶通過的地區。
更多關於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嗎,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f2a0071654842893.html查看更多內容
D. 四川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有哪些
四川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1、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
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球道教全真道聖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E. 成都有哪些世界文化遺產
最佳答案:成都有兩處的世界遺產,一處是都江堰的青城山,是2000年被評定為文化遺產。 另一處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2006年被評定為自然遺產。還有兩處正在...
F.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分別在哪裡
長城
The Great Wall
舉世聞名的中國古建築萬里長城,東起渤海灣山海關,西至甘肅省的嘉峪關。穿過崇山峻嶺、山澗峽谷,綿延起伏1.2萬余華里,橫跨中國北方七個省、市、自治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御敵,便據險修築長城。秦統一中國後,把分段的防衛牆連接起來,建成規模宏偉的萬里長城,以後各朝又陸續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舊有的基礎上逐漸改建成如今的面貌。萬里長城氣魄雄偉,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故宮
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位於北京市區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後經多次重修與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佔地72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屋宇9000餘間,周圍宮牆高10餘米,長約3公里,四腳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整個建築群氣勢宏偉豪華,布局開闊對稱,內外裝飾壯麗輝煌,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4年7月1日,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莫高窟
Mogao Caves
位於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東麓斷崖上。俗稱千佛洞,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以後歷代相繼鑿建。洞窟分上下五層,高低錯落,依次排列,南北長1600多米。其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頂窟。現存已編號洞窟492個,壁畫4.5萬多平方米,彩塑3000餘尊,唐、宋木構建築5座。1900年於藏經洞發現西晉至宋代經、史、子、集各類文書繪畫作品5萬余件。莫高窟集建築、繪畫、雕塑於一體,是我國內容最豐富的石窟藝術寶庫。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秦始皇陵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陵墓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現存墓封土高40米。陵園布局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約2.5公里,外城周長約6.3公里。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發現。現已挖掘四個坑,面積共2.5萬余平方米。能內叢葬大量與真人真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繪兵馬俑和當時實戰使用的各種兵器。出土文物達萬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Zhoukoudian Ruins of Peking Man
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是中國舊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1927年開始發掘,洞內曾發現3個完整的頭蓋骨和一些殘骨,是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化石的發現地。山頂洞人代表一萬多年前新人的類型,是研究人類進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建國以來,又陸續發現了北京猿人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遺跡等新材料,是研究人類發展史和中國原始社會史極其珍貴的資料。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承德避暑山莊與周圍寺廟
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in Chengde
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又稱「承德離宮」、「熱河行宮」。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03-1790年)。佔地560餘萬平方米,建築物達110餘處,為清代帝王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分宮殿區和苑景區兩部分,周圍環繞長10公里的石砌宮牆。宮殿區分正宮、東宮、松鶴齋、萬壑松風等四組建築。正宮的澹泊敬誠殿全為楠木結構,各種大典均在此舉行。是我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孔府、孔廟、孔林
Temple of Confucius,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
位於山東省曲阜市。曲阜孔廟為我國最早、最大的祭祀孔子的祠廟。佔地約10萬平方米,殿堂466間。主要建築物有金、元兩代的碑亭、明代建造的奎文閣和清代重修的大成殿。孔府與孔廟毗鄰,為孔子後裔直系子孫衍聖公住宅。孔林為孔子及其後裔的墓地,立有歷代頌揚孔子的碑刻。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西藏布達拉宮
The Potala Palace in Lhasa
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是我國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傳佛教名寺。海拔3000多米。為紀念唐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贊干布的婚事而興建,已有1300多年歷史。宏偉壯麗的布達拉宮建築依山壘砌,宮殿高13層,達117米,全由花岡石砌成,飛檐金頂,雕梁畫棟,氣宇非凡,是西藏最珍貴的宗教、藝術和文化寶庫。內有宮殿、佛堂、習經室、寢宮、靈塔殿、庭院等。全部建築群樓重迭,殿宇嵯峨,氣勢雄偉,體現了藏式建築的鮮明特色和漢藏文化融合的一些風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11月與2001年12月,大昭寺和羅布林卡作為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的擴展項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武當山古建築群
Ancient Architectural Complex in Wudangshan Mountain
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古稱太和山。方圓400公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等勝景。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峰奇谷險,洞室幽邃。山上有屬於道教的巨大古建築群,主要有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等。峰頂建於明代的金殿,以銅鑄鎏金著稱,是我國現有的最大的銅質建築的珍品之一。武當山為武當派拳術發源地。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麗江古城
The Ancient City-Lijiang
位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始建於宋末元初(公元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中葉),面積1.6平方公里,是納西族聚居地。有黑龍潭、五鳳樓等名勝古跡,建國後曾發現「灕江人」石。古城四周青山環繞,黑龍潭水分三條支流穿越古城而過,途中又分成條條細流入牆繞戶,與散點狀井泉構成一個完整的水系。聞名遐爾的東巴象形文字、繪畫、音樂、舞蹈、東巴經等,內涵豐富。是研究納西族獨特的居住環境、地方歷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風情的寶貴實物例證。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平遙古城
The Ancient City-Pingyao
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至782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城為方形,牆高約12米,周長6.4公里,面積2.25平方公里,有瓮城、垛口、敵樓、角樓等城防設施,以及魁星樓、點將台、關帝廟等附屬建築。明、清兩代均有補修,但基本上還保持明初的形制和構造。城內街道、市樓、商店等仍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國明代縣城建置的實物材料。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蘇州古典園林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園林以拙政園、網師園、留園、滄浪亭、獅子林、環秀山莊等為代表,集中了江南園林建築的精華,分別代表了宋、元、明、清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蘇州古典園林巧妙地運用了對比、襯托、對景、借景以及尺度變換,層次配合和小中見大,以少勝多等造園技巧和手法,將亭、台、樓、閣、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在都市中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居住環境。在世界園林發展史上佔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11月蘇州藝圃、藕園、滄浪亭、獅子林和退思園5座園林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頤和園
The Summer Palace in Beijing
位於北京城區西北郊。原為清代行宮花園。金代在此建金山行宮,明代改建為好山園。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建,名清漪園。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後重建,改名頤和園。佔地2.9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積約佔四分之三。園內有各種形式和類型的宮殿、寺廟和園林建築3000餘間,分為勤政、居住、游覽三大活動區域。全園以萬壽山為中心,山青水綠,閣聳廊回,金碧輝映,氣魄宏偉,手法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有極高地位。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北京天壇
The Temple of Heaven in Beijing
位於北京市城南。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代曾重修改建,佔地約270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祈年殿、圜丘和黃穹宇,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場所。有垣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黃穹宇前有著名的迴音壁和三音石。天壇為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大足石刻
The Dazu Rock Carvings
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境內。為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亦續有開鑿。分布於該縣西南、西北和東北的扇區,共23處;較集中的有寶頂山、北山等19處。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規模最大,造像最精美。石窟中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龕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佔比例最大。窟內有石刻,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多樣的處理手法,並富於地方色彩。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明清皇家陵寢
Imperial Mausoleum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清皇家陵寢是我國明、清兩朝皇帝悉心規劃營建的文物建築,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喪葬制度和千百年封建社會的宇宙觀、生死觀、道德觀和習俗,也體現了當時中國最高水平的規劃思想和建築藝術,陵寢分布於北京、河北、遼寧、安徽、江蘇、湖北等地,主要建築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寢原貌。現保存完好的是明皇家陵寢有:明皇陵、明孝陵、明祖陵、明十三陵 、明顯陵。清皇家陵寢有: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清東陵和清西陵。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3年7月,明十三陵和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7月1日,盛京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
Longmen Grottoes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南。為我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石窟造像開鑿於北魏(386年至534年)。歷經400餘年的大規模營造,石窟全長1000米,有佛洞1352個,佛龕785個,造像約10萬尊,題記和碑刻6300餘品。其代表性洞窟有北魏時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葯方洞和唐代的潛溪寺、萬佛洞、奉先寺、看經寺等。奉先寺主佛盧舍那高達17.14米,面容豐腴飽滿,修眉長目,嘴角微翹,流露出對人間的關注和智慧的光芒,成為唐代雕塑藝術中的代表作。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青城山-都江堰
Qingchengshan-Dujiangyan Irrigation Project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和天師道的祖山庭之一,現為道教全真派的主要活動區域之一,有道教宮觀20餘處,建築風格具有中國道教文化和川西民居特色。都江堰 為戰國時期秦蜀郡太守李冰率先民於公元前256年所築,由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泄洪道,寶瓶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組成,引岷江水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至今仍發揮著巨大作用,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在其周圍還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橋、離堆等文物古跡。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皖南古村落
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Xidi and Hongcun
位於安徽省黟縣東,以西遞村、宏村為代表。西遞村面積近13公頃,已有950多年的歷史,現有十四世紀到十九世紀的祠堂3幢、牌樓1座,古民居224幢。西遞村至今完好地保存著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風格,有"活的古民居博物館"之稱。宏村始建於公元1131年,現存明、清古建築137幢。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雲岡石窟
Yungang Grottoes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造像5.1萬余尊,是我國大的石窟群之一。始鑿於北魏和平元年(460年),大部完成於太和十八年(494年)遷都洛陽之前。佛像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以石雕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見稱,菩薩、力士和飛天等形象生動活潑,特別是平棋藻井上成群的飛天,凌空飛舞,姿態飄逸。其雕刻技藝,繼承、發展了秦漢時代的藝術傳統,吸收、融合了外來的藝術精華,在我國藝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以澳門的舊城為中心,通過相鄰的廣場和街道,串連起逾20個歷史建築。作為2005年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唯一項目,「澳門歷史城區」在第2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歷史城區的范圍東起東望洋山,西至新馬路靠內港碼頭,南起媽閣山,北至白鴿巢公園。是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築共存的歷史城區,是400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多元共存的結晶。>>
安陽殷墟
中國安陽商代遺址又名殷墟,佔地約24平方公里,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區西北小屯村一帶,距今已有3300多年歷史。殷墟是聞名中外的中國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是中國歷史上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遺址。2006年7月13日,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中國安陽殷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開平碉樓與村落
開平碉樓的歷史最早可上溯到明末清初,到20世紀20-30年代,隨著大量華僑回鄉置業,開平碉樓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碉樓最多的時候有3000多座,至今仍完好保存了1833座。2007年6月,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中國「開平碉樓與村落」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福建土樓
2008年7月,中國「福建土樓」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世遺土樓中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均在初溪土樓群,直徑66米的集慶樓已屆600「高齡」,直徑31米的善慶樓則僅有30年歷史。>>
G. 都江堰旅遊景點有哪些
都江堰灌縣古城旅遊景區,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青城山-都江堰的主體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球道教天師道聖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國道教發源地,成都十景之一。
青城山天然圖畫坊位於龍居山牌坊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閣,建於清光緒(公元1875~1909年)年間。這里風景優美,遊人到此彷彿置身畫中,故將其稱為「天然圖畫」。天然圖畫位於建福宮與天師洞之間,海拔893米,兩峰夾峙。
青城山的注意事項和重點須知:
建福宮坐落於丈人峰下。始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後經歷代多次修復,現僅存兩殿三院。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年間(公元1888年)重建。現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394字的對聯,被贊為「青城一絕」。
祖師殿位於天師洞右後側山腰間,出天師洞過訪寧橋即到。祖師殿又名真武官,創建於唐代。唐代詩人杜光庭、薛昌,宋代張愈均在此隱居。唐睿宗的女兒玉真公主也曾在此修道,以求成仙。該殿環境幽靜,殿內在真武祖師、呂洞賓、鐵拐李等神仙塑像及八仙圖壁畫、詩文刻石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都江堰
H. 青城山是世界遺產嗎
是的,
青城山
(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青城山(Mount Qingcheng),世界文化遺產青城山-都江堰的主體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真龍門派聖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成都十景之一。[1]
青城山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千米,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千米處。景區面積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閣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為前山和後山,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景區內外,天師洞和圓明宮幽靜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
2020年3月30日至4月30日,景區推出「你消費,我免費,這個四月青城山—都江堰任你游」活動,凡是在都江堰市消費的遊客,就有機會享受免費游景區。
歷史沿革
青城山風景(3張)
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陸游來此,賦詩雲:「山中猶有讀書台,風掃清嵐畫障開。華月冰壺依舊在,青蓮居士幾時來。」與杜光庭同時的青城山常道觀道士張素卿,是唐末五代畫家,以道教題材的繪畫而著名。[4]
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
明朝末年,戰亂不斷,道士逃散。
清康熙八年(1669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又使局面重新改觀。現在的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丹台碧洞宗。
1982年,青城山作為四川青城山一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2000年,青城山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7年5月8日,青城山一都江堰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