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契丹族的文化
契丹統治者崇信佛教,自太祖以來一代勝似一代,至道宗時達到極盛。百多年間,契丹皇族和高級僧侶投入巨資,請能工巧匠建造了大量佛教寺院,與寺院密不可分的遼塔和佛教法器也大量出現。內蒙古地區現存著名的遼塔有中京大明塔、上京南塔、慶州白塔、豐州萬部華嚴經塔等。
在慶州白塔內出土的釋迦涅盤石雕像、萬部華嚴經塔磚雕菩薩頭像、白瓷迦葉、阿難像等文物,都是遼朝佛教藝術的代表作。
⑵ 契丹族的歷史和經濟文化
契丹 中古出現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民族,亦指這個民族所建立的政權。自北魏開始,契丹族就開始在阜新活動,至唐末強大,五代時(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國,後改稱遼,統治中國北部,遼朝先與北宋交戰,「澶淵之盟」後,雙方長期維持平穩關系。遼中葉後,統治集團日益腐朽,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各民族起義風起雲涌。當女真族展開強大攻勢之後,遼帝國迅速走向滅亡,1125年為金所滅。其疆域東臨北海、東海、黃海、渤海,西至金山(今阿爾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龍堆沙漠),北至克魯倫河、鄂爾昆河、色楞格河流域,東北迄外興安嶺南麓,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溝河及今甘肅北界。由於契丹的名聲遠楊,國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國稱做「契丹」。契丹文化:契丹人為鮮卑族宇文部的一支。今天的內蒙古赤峰市境內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地區是契丹民族的發祥之地。契丹民族在中國北方建立過長達200多年的遼王朝,遼朝滅亡後又在我國西域和中亞地區建立過長達80多年西遼王朝,西遼滅亡後,又有部分契丹族在今伊朗建立過長達80多年的起兒漫王朝。契丹人建立橫跨草原和中原的遼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貢獻多、影響大的古代民族。契丹人創造的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契丹人的歷史文化主要記錄在《遼史》、《金史》、《宋史》、《新五代史》、《舊五代史》等正史和《契丹國志》、《金遼史》、《資治通鑒》等其它重要史籍中。契丹人在中國北方草原地區和中原地區留下大量的有形文化,其中遼代的建築在中國建築史上的地位尤為突出,保留下的建築很多,例如我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山西大同華嚴寺,遼寧義縣奉國寺,河北薊縣獨樂寺等契丹寺廟;又如我國現存最古最大的木塔——山西應縣木塔,以及風格獨特的遼代八角磚塔遍布河北、北京、山西和內蒙古。契丹的寺廟和契丹的佛塔,都有距今900多年的歷史了,個個成為國家級和省級文保單位,吸引著現代旅遊者,內蒙古是遼王朝的龍興之地,遼朝的首都臨潢府遺址和遼大明塔、材西縣白塔,呼和浩特市萬部華嚴塔等三個遼塔,尤其從內蒙古境內出土了很多遼代文物,成為省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其中契丹陳國公主墓和吐爾基山遼墓震驚國內外。內蒙古有著豐富的契丹文化資源,但至今還沒有一個專門展示契丹文化的旅遊景區,因此加強對契丹文化和開發研究,是擺在內蒙古草原文化旅遊事業的迫切任務。
⑶ 契丹文化是什麼
唐末遼初,中國北方契丹族迅速崛起在長達219年的時間里,創造出了傑出的契丹文化。
契丹族是北方鮮卑族的後裔,祖居今天遼寧西部的大凌河及遼河上游內蒙古赤峰市西拉木倫河(潢河)一帶。晉書載:東晉十六國時,前燕慕容皝七年(343年),慕容皝從燕都龍城(今遼寧省朝陽市)攻宇文鮮卑首領宇文歸,「盡俘其眾,歸遠遁漠北。皝開地千餘里,徙其部人五萬余落於昌黎」①。如果每落人數按五至十人計算,當有三五十萬人以上。這里所說的「昌黎」在今遼寧省朝陽市北票和錦州市義縣一帶;「漠北」在今內蒙古赤峰市東北,克什克騰和巴林左旗一帶。中國歷史的前南北朝時期,北朝東北部的宇文鮮卑(也應包括亡國後沒歸附北魏的部分慕容鮮卑)已演化為契丹族,主要聚集於松漠西拉木倫河及老哈河(土河)流域。流傳久遠的「白馬青牛」故事,形象地表述了契丹人的民族起源。故事的大意為:居住於遼寧西部的宇文鮮卑及部分慕容鮮卑以「白馬」為象徵,沿老哈河自醫巫閭山西端而下,居住於內蒙古東南部及河北省圍場一帶的宇文鮮卑以青牛為象徵,沿西拉木倫河自大興安嶺南端而來,兩個同族的南北部落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我們從史籍資料里可以看到當時遼西地區大量關於「白馬」的記載,而松漠草原關於「青牛」的習俗也極為久遠。至隋唐,前南北朝結束,契丹主動歸附。大唐在有效管理下建立起了契丹人的地方政權,唐王朝的主要辦法是設營州(今遼寧省朝陽市)為羈縻州,契丹領地置松漠都督府,並任契丹首領為都督。契丹人對中原文化極為仰慕,政治、經濟、文化深受影響。比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契丹人中成了「明星」,耶律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因崇拜白居易(字樂天),竟然給自己起名「黃居難,字樂地」。唐朝晚期,經過長期的熏陶,契丹已經部分脫離游牧生活,基本適應了半畜牧半農業的生產方式,同時已經成為蕃漢雜居的唐王朝肌體的一部分,漢化程度很深了。一些死盯住契丹早期的異族特徵,甚或不把很多契丹居地視同唐朝國土的觀點是說不通的。有的遼宋陶瓷論者把契丹逐漸南移當做突然闖入中原的草原異族,實際上是把早期內附的契丹和經過二三百年的洗禮,接受了漢文化並同是大唐子民的契丹相混淆了。從某種意義上說,契丹人並不是純粹的草原游牧民族,它生活的中心區域基本上是在中原和草原的結合部,這一廣大的文化板塊隨著東西或南北的強弱而漂移,或者吸收中原的一部分,或者草原元素增加。
唐末遼初,華夏大地四分五裂,中原藩鎮割據,互相爭奪,人民災難深重,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僅以人口為例,唐王朝最盛時的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全國有906萬戶,唐武宗(841-846年)時剩496萬戶。從公元907年唐滅亡開始,中國進入後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後周世宗(955-960年)僅120萬戶,到宋初才恢復為200萬戶。在中原陷入動亂的時候,祖居遼西、松漠的北朝契丹政權所轄人口超過南朝,勢力日漸強大,雄踞北方,中原各藩鎮為拉攏競相趨附。這時的契丹政權其實為中國當時最強大的割據勢力,其領地逐漸擴大、南移,並進入中原。從唐初開始,契丹民族長期浸淫於漢文化,唐會昌法難後,一直到後周世宗毀佛,100多年的時間里,佛教勢力在中原幾乎陷入滅頂之災,但卻以各種方式向契丹領地轉移,契丹領地成了佛教的東方樂土,大批佛教徒的進入勢必加劇中原文化在遼地的濫觴。另外從唐末開始,由於戰爭等各種原因,大批漢人遷居契丹政權領地,契丹統治者將大量的漢族人口視作財富和國力的來源,採取了開明的民族政策,更進一步加劇了漢民的北遷。許多漢族名士加入契丹政權,形成了影響深遠的藩漢共事局面,政權日益強大。於是,比唐朝(618-907年)正式滅亡早三個月,耶律阿保機登位,公元907年(遼太祖初年),契丹(遼)王朝建立。契丹王朝有時稱「大遼」,有時稱「契丹」,也有時並用。通過對契丹文字的新研究成果,我們知道遼代實行的是雙國號制。人們一般認為遼太祖於公元907年建國稱「契丹」,是以民族的名字為國號。會同元年,由於燕雲十六州的割入,為了籠絡燕雲地區的漢人,遼太宗把國號改為民族色彩不太濃厚的「遼」。遼朝曾經兩次稱「契丹」,兩次稱「遼」,什麼時候稱「契丹」,什麼時候該稱「遼」,漢字資料是嚴格遵守了的。但是,契丹文字卻是「遼」和「契丹」同時出現。只不過在應當稱「契丹」的時期,在契丹文字資料中把雙國號的「契丹」一詞置於「遼」之前。在應當稱「遼」的時期,在契丹文字資料中把雙國號中的「遼」一詞置於「契丹」之前。從而推出,契丹人有時改國號為「遼」,是改給說漢語、用漢字的漢人用的。至於說契丹語、用契丹字的契丹人則在稱其國號為「遼」的時期,仍在國號中加上「契丹」。在其稱國號為「契丹」的時期,仍在契丹語的國號中加上「遼」,以不忘照顧漢人的民族情緒。契丹語這種一國雙號的統治策略,是契丹王朝統治者「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一國兩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契丹(遼)領地區域廣闊,北部為草原大漠,南部是丘陵山地,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主要在南部。與北部縱深之地不同,南部山地尤其是遼西及赤峰地區的歷史進程與中原大體相同,某些時點有崛起之勢。遼王朝領地南北發展的不平衡,常常造成一些史學家的迷惑,判斷易出誤差。
唐以後從公元907年始,中國進入第二個南北朝時期。如果把魏晉後的南北朝(420-589年)視為「前南北朝」,唐以後至元統一則為「後南北朝」(907-1279年)。後南北朝疆界初期偏北,後期偏南。南為五代兩宋,北為遼金元王朝,最後,元實現了中國統一。契丹北朝比趙宋南朝早建立了53年,中間隔著史稱五代的中原政權後梁(907-923)、後唐(923-936)、後晉(936-947)、後漢(947-950)、後周(951-960)。這五個朝代均由唐末藩鎮節度使而成,政權走馬燈般輪換,互相連年征戰,卻又都在中原小范圍內,南方自有割據的十個王國迭替。北方契丹王朝曾把中原的朝廷作為附屬自己的「藩輔」,公元947年(遼太宗會同十一年),曾一度短暫地入主中原,在中原的首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宣布南北統一,天下大同。
唐滅遼興的一段時間里,不同於中原的連年戰爭,契丹人統治的地區(今遼寧西部和內蒙古東南部)沒有受到戰火的蹂躪,人口增加,經濟得到了發展,勢力漸強。此地區的南部本來蕃漢雜居,又有大批的漢人因躲避戰火而流入;同時,遼太祖屢次出兵中原,將許多州縣的中原民眾全部整體遷至本土。
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復二年)秋,遼太祖「以兵四十萬伐河東(今山西)、代北,攻下九郡,獲生口九萬五千,駝馬牛羊不可勝紀。」
公元903年(唐昭宗天復三年)冬,遼太祖「引軍略至冀北(今河北省北部),俘獲以還。」
公元905年(唐哀帝天佑二年),遼太祖與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結盟於雲州(今山西省大同),易袍馬,約為兄弟,進兵時為河北盧龍節度使的劉仁恭,「拔數州,盡徙其民以歸。」
唐末中原地區大批的漢民遷入遼西和松漠,進一步加速了這個地區的漢化程度,契丹民族和漢族的雜居、融合,也為這個地區的經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原地區的生產工具、生產技術大規模地湧入契丹領地,使契丹領地在原有陶瓷生產的基礎上迅速吸納了先進的生產元素,陶瓷業迅猛發展。同時,各類生產生活陶瓷無不帶著唐文化的深深烙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點。契丹人在自己的發展中,凡事大多以唐為楷模,包括官職制度、器物風格自不例外。
有各種跡象表明,遼代的陶瓷生產在遼早期已經頗具規模,這是由於遼的領地是盛唐的一部分,生產力水平與中原同步為基礎的。比如,遼白瓷就是繼承唐「南青北白」的傳統而濫觴,遼三彩則以唐三彩為淵源,把三彩器推向了又一個高峰。
與遼王朝相對應,南朝的五代和北宋仍然以青瓷為主要發展脈絡,到北宋中晚期,有了宋遼「澶淵之盟」對和平的保障,北宋人口迅速增加,從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的451萬戶增長到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的1090萬戶,社會經濟獲得了迅猛發展,陶瓷業也空前繁榮,一些名窯如耀州窯、臨汝窯、龍泉窯等層出不窮,北部定窯等白瓷具有重要地位。宋遼兩朝瓷器比較,宋瓷纖巧、華麗,單色釉瓷成就最高,工藝也較成熟。遼瓷粗獷、拙樸。與唐代相比,遼瓷則更多地帶有唐人的遺風, 陶瓷器製作基本承襲唐代陶瓷工藝,低溫釉陶占相當大的比例,其中三彩陶器亦稱「遼三彩」,遠勝北宋三彩器。此外有黑瓷及綠釉器等。器形具有北方民族特色,如雞冠壺、長頸瓶、鳳首瓶、穿帶壺、雞腿瓶、海棠花式長盤,注壺等。遼代白瓷和彩色釉陶(即「遼三彩」)具有很高的成就。
關於遼宋兩朝的歷史敘述經常發生時空錯亂,不少時候人們是不小心將金宋時的南宋和遼做比較,其實這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習慣上把北宋和南宋混為一談,但南宋其實連半壁江山也不到了,日常關於宋瓷名窯的一些說法,因跨度太大,不能全面地認識當時全國的陶瓷發展史。如四川省遂寧出土的窖藏宋瓷,有龍泉青瓷和景德鎮湖田窯瓷器,湖田窯瓷器確實有冰肌玉骨,秀色奪人的藝術效果,青白釉瓷器色澤瑩潤,清素淡雅,純凈細膩。但是其生產年代為南宋晚期,南宋和北宋相比是兩個不同的時期,既不是一個時間,也不是一個空間。單拿北宋和遼相比,此宋非彼宋,北宋之瓷和遼瓷比起來,應該說是各有千秋。
契丹文化就是遼文化,遼雖是契丹人建立的王朝,但遼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漢族人口占相當大的比例。從某種意義上說,遼王朝是契丹族與漢族為主的聯合政權。
⑷ 契丹族有哪些獨特的喪葬習俗,他們受到了漢文化的哪些影響
隨著與漢人的不斷接觸,契丹自然會在這過程中對其中的優秀成果展開學習。尤其是當國家強盛、人民安定後,更是提供了足以完成一系列儀式的客觀條件。但是,契丹人並非一昧模仿而喪失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他們仍舊保留下來了諸多習俗。
比如由於太陽崇拜,他們的陵墓一般都會選擇墓門朝東;火葬在契丹的各個時期都有所記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契漢相雜揉的獨特喪葬儀式,為這個民族打上了鮮明的標簽。
直至如今,契丹族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存在。即便如此,它曾經所創造出來的燦爛文明卻是不可否定的,並最終融入了中華文化之中。
喪葬儀式的內容只是契丹風俗之中的一小部分,整個契丹文化依舊是無比龐大的。但從見微知著這一點來看,漢文化對契丹的影響已經達到了非常深刻的地步,這恐怕是契丹除了軍事潰敗外的另一主要原因。
⑸ 契丹族起源的地區是哪裡
契丹族起源於我國東北地區,是我國古代游牧民族,屬於馬背上的民族。在我國古代,契丹族曾經有一段輝煌的歷史,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契丹族。
契丹族的起源來源於傳說故事,在契丹族的傳統神話故事當中,由一名來自天宮的仙女,駕著青牛車順著“潢河”而下,在路途中遇到了騎著白馬的仙人,他們很快就相愛了並生下來八個孩子,也就是契丹族的八個部。現代史學家認為,契丹族可能是是匈奴和鮮卑融合的產物,也可能是鮮卑的一個支部獨立而成。
契丹族輝煌時期大約經歷了600年,在我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個民族有自己獨特的農耕游牧文化,並且人才輩出,目前,雲南部分地區還有留有契丹族的後裔。關於契丹族,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討論。
⑹ 契丹遼的史學成就是怎樣的
自北魏開始,契丹族就開始在阜新活動,至唐末強大,五代時(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國,後改稱遼,遼朝先與北宋交戰,“澶淵之盟”後,雙方長期維持平穩關系。遼中葉後,統治集團日益腐朽,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各民族起義風起雲涌。當女真族展開強大攻勢之後,遼帝國迅速走向滅亡,1125年為金所滅。
由於契丹的名聲遠楊,國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國稱做“契丹”。契丹文化:契丹人為鮮卑族宇文部的一支。今天的內蒙古赤峰市境內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地區是契丹民族的發祥之地。契丹民族在中國北方建立過長達200多年的遼王朝,遼朝滅亡後又在我國西域和中亞地區建立過長達80多年西遼王朝,西遼滅亡後,又有部分契丹族在今伊朗建立過長達80多年的起兒漫王朝。契丹人建立橫跨草原和中原的遼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貢獻多、影響大的古代民族。契丹人創造的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契丹人的歷史文化主要記錄在《遼史》、《金史》、《宋史》、《新五代史》、《舊五代史》等正史和《契丹國志》、《金遼史》、《資治通鑒》等其它重要史籍中。
⑺ 契丹人所建立的大遼樂舞有著怎樣的文化特性
契丹人所建立的大遼,其基本宗教信仰是原始的薩滿教,敬奉天神。但是隨著遼國疆土的擴大,漢人與契丹族人混居,文化習俗相互滲透,許多契丹人仰慕漢族文化,參加科舉,甚至通曉契丹文與漢文。大遼國的後期,佛教興盛並為契丹人所接受,契丹民族原有的、帶有薩滿文化特性的樂舞逐漸與佛教文化、漢族民俗文化相互滲透,甚至佛教樂舞開始占據主導地位。這在現存遼代樂舞形象中可以找到證明。
⑻ 契丹是怎樣的一個民族,它與北宋的關系如何呢
拋開契丹建國之後的種種舉動,契丹的確有種堅韌,堅忍的民族個性在其中。
這和某個近代崛起的海外民族十分相像,或者換句話來說,某個海外民族一直在學習和深掘這個民族的內在優勢來填補它的弱勢。
由此,和中原的國家必有一戰。
而在926年之前,即阿保機病逝之前。契丹的進攻步伐,始終被一個國家掣肘。這個國家就是渤海國。
⑼ 契丹族的風俗文化
契丹人在荒漠的草原上築起都城、市鎮。而其游牧的生活方式決定了皇帝的巡狩制,捺缽(契丹語「行宮」的音譯)是處理政務的行政中心。遼設南面官和北面官雙軌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使漢人為其開墾農田,形成契丹特有的農牧混合經濟。遼代的冶鐵業發達,發掘出土鐵制的農業工具、炊具、馬具、手工工具可與中原的產品相媲美。遼代的鎏金、鎏銀、染織、造馬具、制瓷以及造紙等手工業門類齊全,工藝精湛。契丹鞍與端硯、蜀錦、定瓷被並列為「天下第一」。陳國公主與駙馬墓、耶律羽之墓等貴族墓葬出土的精美金銀器都反映出契丹獨特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工藝技術水平。遼瓷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缸瓦窯村窯是一處目前所知遼代最大的古瓷窯遺址,可生產白釉、單釉和三彩釉瓷以及宮廷所用的官窯器物。瓷器的造型可分為中原式和契丹式兩類,中原式仿造中原的風格燒造,有碗、盤、杯、碟、盂、盒、壺、瓶等,契丹式則仿造本族習慣使用的皮製、木製等容器樣式燒造,器類有瓶、壺、盤、碟,造型獨具一格。如在內蒙古翁牛特旗廣德公鄉遼墓出土的雙猴綠釉雞冠壺和龍首綠釉雞冠壺就是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模式,在壺體側邊作出仿皮革縫制的痕跡,此類壺是契丹民族特有的生活器皿。目前分散到世界各地博物館,並作為博物館規模標志的,高達兩米的大羅漢瓷像,就是遼代產品,是從河北省易縣附近山洞中被外國人盜走的。教育方面實行設學養士和科舉取士,契丹的詩詞既有氣勢磅礴之句,也有清新優美之詞。契丹人的衣食住行、風俗習慣與漢人迥然不同。服裝通常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褲腳放靴筒內。女人袍內著裙,亦穿長筒皮靴。腰外系蹀躞帶,上掛金玉、水晶和琥珀等飾件,還有隨時可用的火石、筷子、餐具刀等。契丹人發型怪異,無論男女皆髡發。男子在兩鬢各留一綹頭發,別處的頭發全剃光。婦女僅剃沿前額邊的頭發。契丹人住所為氈帳,皇帝的御帳稱為捺缽。婚俗特點是娶親不論輩分,近親結婚、離婚和再嫁均不受限制。契丹貴族盛行厚葬,遼陳國公主駙馬合葬墓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契丹大貴族墓葬,出土的兩套有金花銀枕、鎏金銀冠、金面具、銀絲網路、金花銀靴組成的殯葬服飾,完整的體現了貴族的殯葬習俗。耶律羽之墓室豪華富麗,天下奇珍瑰寶盡匯其中。刑罰遼朝契丹人犯法,原有投崖、生瘞(活埋)、射鬼箭(亂箭射死)、木劍(杖背)、大棒、鐵骨朵、沙袋(拷打)及鞭、烙(刑訊)等刑。聖宗以後,採用漢人刑名,有死、流、杖、徒四等。死刑有絞、斬、凌遲。契丹文字在文化上,契丹人依照漢字創造了兩種類型不同的文字,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契丹族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民族,據史書記載,契丹原先沒有文字,建立的遼王朝後,由於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發展的需要和民族意識的覺醒,曾參照漢字的形體結構,先後創制了兩種契丹文字,即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用以記錄契丹語。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的區別不是因為字寫得大小,而是因為創制時間的先後和拼音程度的強弱。先創制的拼音制度不太完備的稱大字,後創制的拼音形式比較完備的稱小字。公元920年春正月,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下令創制契丹大字,秋9月製成,詔令頒發。這種大字是採用漢字加以簡化或增添筆劃而成的。解放前遼慶陵出土的「哀冊」上所寫的文字,都是大字。後來在慶陵壁畫上和許多遼代陶器上,也發現這種契丹大字。契丹小字,據史載是皇子迭刺創制的。解放後,遼寧錦西縣狐山遼蕭孝忠墓所出土的墓誌和義縣、建平縣所出土的銅器、銀器上的契丹文字,就是這種契丹小字。契丹文字使用了好幾百年,但因通讀不易,所以並沒有深入民間,可是,它極大地影響了西夏和女真文字,是契丹族對文化的一大貢獻。
⑽ 古代的「契丹族」,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民族呢
古代的“契丹族”,是一個很強大的民族,他們發源於草原上,可以說他們是一個馬上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