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美文化相似的原因
當今世界,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不斷吸引著我們的眼球,而英國和美國的文化則在近一個多世紀以來成為了全球最熱話題的話題之一。而在這兩個強國,在許多方面其實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在有些方面,它們也許會格格不入,但在有些方面卻顯得一脈相承。現在就讓我們放眼英美社會,來分析一下它們的異同之處。
首先是日常生活習慣的比較。我們都知道英國文化其實是美國文化的源頭,在美國早期移民中,英國人佔了大量比例,他們自然將英國傳統的文化帶入了這片土地。而17世紀,作為英國殖民地的美國深受英國社會發展的影響,所以英美文化的同源性自然了決定它們之間的諸多相同之處。例如英美兩國人民都說英語,在一些社會交往上,都主張女士優先,文明有禮,保護隱私,忌諱星期五和數字是三等。都有聖誕節,萬聖節和復活節等。而那些顯而易見的差異也是能看出來的,雖然都說英語,但卻有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差別。在許多單詞上,發音方式都是有所區別的。在穿著打扮上,英國人注重穿著整潔,講究紳士風度,西裝革領,而美國人則較為隨意,想穿什麼就穿什麼,不再會別人的看法。在性格方面美國人無時無刻開朗、自信、勇敢、活潑;而傳統的英國人內向、淡漠、彬彬有禮、誠實可靠、有名族優越感。
其次是宗教信仰上的異同。英美兩國人民大部分都信仰基督教,而在基督教的發展歷史上,分為了三個派別: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我們先從英國說起,從地理上劃分,英國主要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從宗教信仰角度看,英國人實際上也可以分成4種類型:北愛爾蘭人、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和威爾士人,其中北愛爾蘭人以信仰天主教為主;英格蘭人以聖公會教徒為主;蘇格蘭人以新教長老派為主;而威爾士人則表現出信仰多元化的色彩,既有信仰安立甘教、天主教的,也有信仰新教長老派和循道宗的。所以英國宗教具有多元化特徵。而有著悠久的猶太教與基督教傳統的美國,如今正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具宗教多樣性的國家。美國位於北美洲中部,面積937萬平方公里,人口2.8億,城市人口佔76%。白人佔80%左右,為歐洲移民的後裔;黑人3000多萬;其餘為亞洲和太平洋島嶼移民後裔、印地安人、因紐特人等,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在美國宗教中,基督教(新教)教徒最多,約有1.56億人,佔美國總人口的57%。位居第二的則是猶太教,而信仰天主教的教徒也較多,此外還有不少信仰伊斯蘭教,佛教,東正教,道教等
『貳』 英美文化對中國的影響
我們炎黃子孫,生於斯、長於斯,要研究自己的文物典籍,入乎其內應當不會太難。可是要讓我們完全超脫出來,擺脫各種感情上的瓜葛,俯視高瞻,那就不是件易事了。相反,歐西人士,與我們遠隔重洋,容易超脫;文化背景迥異,觀察我們的事物,自會有完全不同的眼光。在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事情,他們就可能大驚小怪起來。視覺差的作用固然不能排除,但更主要的還是他們以自己的文化為坐標,觀察的效果也會大不相同。了解一下異域人士是如何「戴著『西洋鏡』來觀照中國的法律傳統」,或許也別有一番滋味。 一 研究之緣起 近代西方人開始接觸中國法律最早大抵開始於16世紀中葉。但最初的經驗,多數是對抗和沖突。這是因為,在這些外國人中,「除少數教士外,可分二種:非亡命之徒;即系漁利商賈,其惟一之目標即為來東方尋覓財富,當地之法律人情一概不加過慮;所負使命為填其金錢欲壑,一旦目的達到,即買棹歸去。故此輩危險分子在東方之活動實予當地司法權莫大之威脅」。(註:孫曉樓、趙頤年:《領事裁判權問題》,(現代問題叢書),上海:商務印書館,不著出版年代,第158頁。) 在眾多早期東來的西方諸列強中,英國人屬於遲到者,但是英國人後來居上,很快取代其前輩,扮演起了來華歐西各國人中領導者的角色。有學者說,「自十八世紀開始,所謂中西關系,主要是中英關系,所謂中英關系,幾乎全部是商務關系,而這種商務關系,在英國方面則全部操之於東印度公司。」(註:郭廷以:《近代中國的變局》,台北:聯經1997年9月版,第14頁。)這種說法大體上是不錯的。雖然早期來華的西方各國都與中國法律打過交道,但各國只是設法逃避中國法,真正試圖了解中國法律的,最初只有英國人。當然,英國人最初了解中國法的目的也是為了規避它。相對於其它各國來說,所不同的是,英國人的規避是主動的、積極的。在鴉片戰爭爆發以前,英國人曾多次謀求在中國建立正式的治外法權制度。到1843年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時,英國人終於在其第13條正式納入了治外法權的規定。(註:參見陳國璜:《領事裁判權在中國之形成與廢除》,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1年版,第21頁。)可以這樣說,英國人最初了解中國法律的動機就是為了謀求在中國建立治外法權。 與西方人接觸中國法律相比,西方人對中國法律的了解起步並不算早。其它各國不必說了,即便是英國,直到18世紀末葉以前,對中國法制的運作狀況仍處於茫無所知的狀態。(註:B.W.Keeton,The Development Of Extraterritoriality In China,London:Longmans Green and Co.,1928 vol.l.p.96.(下引此書簡稱「基頓」))1800年,發生了一起重要的案件。停泊在黃埔的英國海軍H.M.S.Providence號船(H.M.S.Madrsa號的供給船)的看守官員開槍擊傷了一名華人,另一華人跳水後失蹤。廣東當局要求英方交出兇手,遭到H.M.S.Madrsa號艦艦長的拒絕。該艦長Dilkes出席了廣東當局舉行的審判,由於翻譯上的誤解,Dilkes與中國法官發生了爭吵,中國人將該艦長逐出法庭。此事後來終因受傷者痊癒而平息。廣東當局不再堅持要求懲罰兇手,同意按照英國法對該犯予以懲處。同時廣東臬司還致信向Dilkes艦長表示歉意。東印度公司對此案的處理結果表示滿意,同時他們感到對中國法律及習慣缺乏了解,因此向中方索要《大清律》。廣東巡撫復信說清朝法律卷帙浩繁、內容龐雜,歐洲人不可能從中獲得他們所關注的確切信息,而且,未經皇帝的御准,他們也無權讓外國人檢閱中國的法律。不過,他還是送來了一百多份根據律典編纂的涉及外國人殺人案件的特別規則。這些規則均由司當東譯成英文。後來,東印度公司還是獲得了律典的全本,司當東據此將律文全部譯成英文並於1810年出版,題為「Ta Tsing Lü Li(《大清律例》)。(註:Staunton,George Thomas,tr.Ta Tsing Leu Lee;Being the Fundamental Laws and a Selection from theSupplementary Statutes of the Penal Code of China.London:Cadell and Davies,1810.) 這里我們有必要對《大清律》的第一個西方譯者司當東稍加介紹。該氏是Sir George Leonard Staunton的兒子,後者曾在1893年馬戛爾尼使華時任秘書,小司當東當時還是個13歲的孩子,也隨父出使。據說他當時的中文非常流利,乃至能有幸面對乾隆帝侃侃而談。(註:基頓,第45-46頁,並見蕭致治、楊衛東編撰:《鴉片戰爭前中西關系紀事(1517-1840)》,(中外關系史叢書C輯),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9頁。)司當東氏這部譯作的問世,無疑為西方人了解和研究清代的法律和制度提供了最初步的條件。(註:T.R.Jernigan,China in Law and Commerce,Macmillan & Co.,LTD.,London,1905,p72:「公眾應感謝Sir George Thomas Staunton將律典譯成英語。但是奇怪的是,這部有趣且有價值的書竟然絕版了。擺在我面前的這一本是1810年的版本。沒有這個本子的話,除非熟悉中文,外國人就無法了解統治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的法律究竟是個什麼樣子。」)繼司當東之後,又有一些歐美人致力於探索中國法,但他們的結論卻全部都是消極的。1832年,由第一位美國傳教士裨治文(註:裨治文後來曾任皇家亞洲學會中國分會第一任會長(the first President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見基頓,第97頁。)(Dr.Bridgeman)在廣州創設的《中國叢報》(The Chinese Repository)開辟了一個論壇,該報的最初幾期有大量篇幅專門討論中國法律和治外法權問題。這種討論大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介紹中國法庭審理中國臣民的實際案例,以便描述中國法律的日常運作實況;另一個方面是刊登大量商人和傳教士批評中國法律和中國對外人主張管轄權的文章。盡管這些討論帶有許多偏見,但對於我們了解早期西方人對於中國法律的看法卻提供了許多第一手材料。特別是其中有關第一個方面的討論,不乏公允的內容。 司當東氏在其翻譯的《大清律例》一書的導言中,盛贊《大清律》是人類智慧的傑作。不過,無論是在導言還是正文里,譯者都一再指出,《大清律例》的實際運作與其理論上的輝煌相去甚遠。(註:基頓,第46頁。)《中國叢報》第2期刊登了一封長信,對司當東氏翻譯的清律提出尖銳的批評,作者指出:「編輯先生,您正在向全世界講述中國法律,我希望您提供的信息中也能增補一些實踐中的情形,換言之,即這種法律的理論是怎樣付諸實際的。有些法律在書面上看起來美妙絕倫,但卻毫無實際性可言。典型的事例就是中國法上關於公務官員、地方官及警察的報酬的規定。按照法律的規定,這些政府雇員的收入處於較低微的水平,因此他們常常不能依靠這些收入維持生計,其結果自然是求助於賄賂、貪污、勒索和財政上的詐欺。有個政府官員受雇防堵走私,但政府支付的傭金不足以維持生活,於是他就向走私者收費並允許走私,此類案件多不勝數。法律的規定相當細密瑣碎以便約束官員們,但後者總是花點錢便能逍遙法外」。「我們不知道這種法律在內部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運作,不過政府針對外國人以及外人與本地人交往所制定的各種規定幾乎全都缺乏可行性。然而,盡管因缺乏可行性而無法執行,但這些規定卻常常成為勒索費用和索賄的理由而起到騷擾各方的作用」。(註:轉據基頓,第99頁。) 1832年10月出刊的《中國叢報》登載了一起案例,暴露了中國法律運作的實態。案中的主角是一個名叫Ye Mungche的戶部官員丁母憂回到廣東東莞鄉下。在那裡他無惡不作,勒索錢財,綁架婦女,連尼姑也不放過,先後殺害十多條人命。更嚴重的是,當地官府懾於他的權勢,竟然任其橫行鄉里,不敢過問。後來還是他舊日的一個朋友其時在當地任地方官,想盡辦法將他騙到廣州,才終於將他逮捕。然而當開庭審訊時,卻無人敢於起訴。這位地方官無奈只得到Ye的家鄉張貼告示,邀人控訴。由於中國法律要求在判決前必須取得口供,這就不得不採用刑訊。作為Ye氏的舊友,這位地方官拒絕對他施行刑訊,認為那樣做會有傷整個士大夫階層的體面。替代的辦法是對Ye氏的僕人——一個並未受到指控的人施行刑訊以獲取口供。Ye氏於是被判定為有罪並處以死刑。這時Ye氏北京的同僚們寫信給廣州當局要求予以輕判,審理此案的法官憤而要求辭職,而Ye氏的刑罰據說很可能被減死為流。盡管兩年多以後Ye氏最終還是被處死了,但此案暴露出的問題是法律面前的不平等。顯然,在西方人眼裡,官僚勢豪的特權以及官官相護正是阻礙中國法制正常運作的原因。 基頓也指出,歐洲人對中國法的批評有時難免言過其實,但是他們所指陳的這些弊病的嚴重程度絕非誇張。(註:基頓,第109頁。)不難看出,西方人對中國法律的最初評價是相當糟糕的。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其實不足為怪。因為早期西方人對於中國法律的研究,如果可以稱得上是研究的話,基本上都是出於一個非常實際的目標,那就是要在中國建立治外法權。要實現這一點,很自然,首先就要證明中國法律的野蠻和落後,不值得西方人尊重和遵守。但是我們應當注意的是,西方人對中國法律的這種最初評價卻對後來清末實施法律改革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光緒31年3月,修訂法律大臣伍廷芳、沈家本奏上的《刪除律例內重法折》中有這樣一段話:「故中國之重法,西人每訾為不仁,其旅居中國者,皆籍口於此,不受中國之約束。夫西國首重法權,隨一國之疆域為界限,甲國之人僑寓乙國,即受乙國之裁製,乃獨於中國不受裁製,轉予我以不仁之名,此亟當幡然變計者也。方今改訂商約,英、美、日、葡四國均允中國修訂法律,首先收回治外法權,實變法自強之樞紐
『叄』 英美文化歷史風俗常識
英美文化歷史風俗常識:
1、個人隱私:
英美人特別注重個人隱私,他們認為個人的事不必讓別人知道,更不願讓別人干預,當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涉及年齡、收入、婚姻狀況、宗教信仰等問題時,都被認為有失禮貌。因此,在與英美人交往時,應避免問及有關隱私的問題。
2、被邀做客:
在英美等國家,如果被邀請去別人家裡做客,除非遇到一些重大的節日或婚禮、生日等特殊的場合,通常只需帶上一點小禮物或一束鮮花即可。如果是好朋友相邀,則送不送禮物都可以,如果一定要送點什麼。
在接過禮物後,接受禮物的人則會馬上打開禮物,並說一些贊賞的話。
3、付小費:
當在英美國家乘坐計程車或在飯店、旅店消費,進行理發或美容時,除車費、飯錢、住宿費等應付的賬單外,還需支付一定的小費。小費的比例一般為賬單的10%-15%。人們通常給計程車司機、理發師、美容師、旅館行李員小費。
但在飲食店和旅館,如果小費已經算在賬單里了,通常就不必再給小費了。給小費是尊重對方勞動的禮貌行為。
英國的語言文化:
英國名義上沒有官方語,實際上以英語為主要語言。英格蘭以外地區有其他官方語言,例如威爾士北部還使用威爾士語,蘇格蘭西北高地及北愛爾蘭部分地區仍使用蓋爾語。世界各地移民到英國的人也講自己的家鄉語言,如孟加拉語、漢語、印地語、旁遮普語和烏爾都語。
英國是印度以外印地語使用者最多的地方。
『肆』 英美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不同點是什麼十條
一、發展態勢不同
中國文化從整體上看,是一種靜態文化、一種家國文化。中國處於亞洲東部,在歷史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地理環境優越,這為人長期居住、生產提 供了良好的環境。人們長期居住在同一個地方,使得家族發展很快。
英美國家長期以來經濟和社會發展很快,有發展就會有競 爭,有競爭,斗爭就在所難免,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種斗爭。
二、倫理觀念不同
中國文化以家庭倫理為本位,而西方文化則主張個人本位。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家國文化,家國文化以家族為本位。家庭中長幼有序,夫妻有分,家庭成 員各守其責,各安其分。
最重要的家庭倫理關系是一個「孝」字。「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國的根本,是國粹。中國的「孝」文化自古有之,古人以孝治天下。
英美國家強調「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它們的文化追求的是人格獨立,於是個人主義、騎士精神、英雄主義盛行。英美文化主張個人利益神聖不可侵 犯,他們以個人為本位、自我為中心。
這種個人本位思想即使在親人之間也劃分得界限分明,如就餐時的AA制、年滿18歲子女必須獨立生活等。這種文化反映在 家庭中,就是家庭各成員都是平等的,講究的是溝通,而不是命令。
三、對人與自然的基本觀點不同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中國文化的核心與基礎。傳統的中國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主要內容,而儒家思想的 核心是「仁」。「仁」是指人與人之間相互友愛、幫助、同情等,人與人的關系達到「仁」才算是完美。英美國家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競爭的關系,人與人之間機 會均等,就看競爭力是不是足夠強大。
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繫上,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順天應物」,往往把大自然人格化、神化,不是改造自 然,而是順應自然、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很久以前就開始了對自然奧秘的探索,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是它們的主流思想。英美國家十分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它們認為人與自然是對立的、充滿斗爭的,認為人可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並利用自然。
『伍』 英美文化British & American Culture
第一章 簡述英國與美國文化的異同
一 英美文化的同源性
英美文化的同源性是不可否認的,更確切地說,應該是美國文化秉承了英國文化的很多東西。英國文化是美國文化的根,源頭。這是因為美國歷史受英國的影響。
首先,在美國的早期移民中,英國人占非常大的比例。順其自然,他們就將英國的文化、英國人的性格特徵、英國人的思維方式都帶到了這一片新大陸來了。
其次,17世紀,英國在所有國家中率先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率先邁入到資本主義國家的行列。英國的經濟獲得長足的發展。不久,又在全球領先進行工業革命。英國勢力突飛猛進,稱霸全球。而美國是是它進行武力和文化侵略的一個重要地區。這樣的歷史致使英美文化的同源性。
二 兩國文化的相同之處
同源性使得這兩個國家的文化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1語言——都是英語
2宗教——以基督教新教為主
3社會交往的一些細節——女士優先,文明有禮,保護隱私,忌諱星期五,數字十三等
4節日——萬聖節、復活節等。
第二章 英美文化差異的表現
英美文化有非常多的相同之處。但是也有隨著歷史的演變,文化的傳承,獨立發展200多年的美國文化由於有不同的生態環境已經產生了諸多變異。今天我們再來英美文化,已經有很多區別了。
前幾天在網上看了一個帖子,談到了英美海歸人員的不同。對留英海歸的普遍評價是衣著體面、說話非常客氣、行為禮貌,按部就班、不急不躁,就是做事情比較酸,喜歡彎彎繞,經常為說一句不好聽的話,先繞上幾百個圈子。而對留美海歸的評價則可以用三句話概括就是「穿著土氣,說話牛氣,花錢小氣」。既是說留美的海歸一般穿著隨意,不大講究,即使有的場合他們也西裝革履,文質彬彬,很有些「紳士」的派頭。但如果一看到沒有旁人,這些「紳士」就原形畢露,鞋也脫了,領帶也鬆了,扣子也解了,腳也搭起來了。
這些海歸舉止言行的區別其實折射出了英美文化的差異。其實,英美文化的差異表現在很多方面:
一、 英美語言差異
盡管英美兩個國家都是講英語的,但是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是不相同的。英國人與美國人雖然說的都叫英語,但這兩種英語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學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中有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兩種。英國人的英語,相對而言,發音比較清楚,連讀的部分較少,一般聽起來相對比較字正腔圓;而美國人說英語,則秉持這能省則省,能連就連的原則,因此,對於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來說,聽英國人的發音相比較下會舒服得多,而如果要習慣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國生活過的人才真正做到了。另外,兩國在字詞上的用法也有很多的不同
二、英美生活習俗差異
英國人和美國人在自己日常生活習俗上也有區別。
從服飾上看,英國2人非常講究衣著,講究紳士風度,西裝革履,皮鞋鋥亮。美國人則比較隨便,想穿什麼就是什麼,以自己舒適為主,不會去介意別人的評價,別人也不會去評價。有的英國女士接待黃皮膚朋友時,專門塗抹上黃色面霜,以表示對朋友的親近和尊重。美國人可方便多了,近幾年,美國流行大花褲衩,校內校外,老老少少,都少不了它的影子。但這也並不是說,他們到處隨意,在一些場合,他們也是西裝革履,文質彬彬,很有些「紳士」的派頭。但如果一看到沒有旁人,這些「紳士」就原形畢露,鞋也脫了,領帶也鬆了,扣子也解了,腳也搭起來了。
從飲食上看兩國的美食都像英語一樣,是一個大雜燴,廣泛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響。眾所周知,英國是一個聚集了諸多紳士淑女的地方,而英國的飲食,也處處散發著英國上流社會應有的高貴氣質,從選材到烹飪,再到餐桌上的一言一行,英國人無不將細致發揮到了極致。特別在餐桌禮儀上,不能在餐桌上說話,不能有餐具敲擊的聲音,刀叉的握法……幾乎所有我們所了解的法式西餐的規則都被英國人所遵守而同樣是吃飯,到了美國人身上,則就顯得隨意了許多。美國式飲食不講究精細,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華,比較大眾化。一日三餐都比較隨便。老美的最愛便是所謂的垃圾食品。對於生活節奏極快的老美來說,五分鍾就能搞定的漢堡薯條顯然要比規矩多多的西式大餐要吸引人的多。至於這種飲食習慣導致的結果,便是老美的街頭行走的人中,大腹便便者顯然要比標准身材的人多得多。這樣的飲食習慣某種程度上也折射了美國人的生活,雷厲風行,不向英國人那般拖沓,那樣注重細節。
另外美國人除了過和英國人一樣的節日外,還有自己的感恩節等。
三、美國人的性格和英國人也是不相同的。
有人把美國人的性格概括成:熱情、開朗、冒險、創新、奔放活剝、直白的幽默
相對應英國人的性格特點是:冷漠、含蓄、內斂 、保守、理性嚴謹、紳士的幽默
狄更斯被譽為英國幽默大師。像所有的喜劇大師一樣,狄更斯讓幽默顛覆人們的臆斷,無論這些臆斷是一般的還是特殊的,都深深地影響了英國一代又一代人,已然成為英國傳統的一部分。他利用這點,讓讀者遠離了理智和理論,把由衷的同情心理和快樂態度抬到了最高的道德地位,用帶笑的情感照亮了他那個了無生氣的商業時代,召喚人們回到歡笑和仁愛中來。狄更斯的幽默影響了很多後來的文學家。比如,中國著名作家老舍他作品中的幽默就深受狄更斯的影響。看了狄更斯的幽默,是心領神會的幽幽一笑。
一天,英國作家狄更斯(1812--1870年)坐在江邊垂釣,一個陌生人走到他的面前問他:「怎麼,您在釣魚?」「是啊,」狄更斯隨口回答,「今天運氣真槽,這時候了,還不見一條呢。可是昨天也是在這里,我鈞了15條呢!」「是這樣嗎?」那人說,「可是您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專門管這段江面的,這兒禁止釣魚!」說著,他從口袋裡掏出發票本,要記名罰款。狄更斯連忙反問:「您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專門負責虛構故事的,虛構故事是作家的事業,所以,不能罰我的款!」
但是狄更斯的幽默被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不屑。馬克吐溫曾經說他在狄更斯的作品中讀不出什麼讓人啼笑皆非的東西來。其實,馬克吐溫的說法有些偏頗。因為他所理解的幽默是美國式的幽默。他本人也是美式幽默的代表人物。他以其幽默在美國甚至國家上享有盛譽。馬克吐溫的幽默中含有諷刺、機智、揶揄、玩笑,可以讓你笑得流眼淚,同時讓你笑得心顫。如同吃了一顆橄欖,甜中帶澀。
一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到英國一個小鎮的旅館住宿,在旅客登記本上簽名時,發現在他之前有一位有名望的旅客是這樣簽名的:「馮·布特福德公爵及其眾多仆從。」 馬克·吐溫笑了笑,在旅客登記本上寫道:「馬克·吐溫及其一隻箱子。」
英國人和美國人也互不服氣,英國人說美國人沒有歷史,而且目中無人;美國人說英國人保守刻板,不懂未來。
四、英美的教育理念不同。
美國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平等和自由,體現在教育上就是美國的教育體制具有多元性、開放性(向不同層次學習能力和經濟條件的人開放)、國際性、靈活性(各種不同性質的學校滿足不同目標的人的需要,國家沒有統一的教育制度)的特點,使美國教育既能滿足不同人群、不同層次的人們的需要,確保教育公平和機會均等,又能滿足並充分發揮不同受教育對象的個性特點,使教育充滿活力和生機。
而英國人的保守與嚴謹,體現在教育上就是嚴謹的學風,完善的教育體系。它擁有一套嚴格的質量監控體制,各大院校的教學質量評估與科研水平評估結果向全世界公布,英國的高等教育會定期受到檢查。英國大學的科研水平長期保持了一個很高水平,也是與這個質量監控體制分不開的,許多開創性的研究發明起始於英國,比如第一隻克隆羊,就培養於愛丁堡大學。英國教育的質量也體現在對學生的嚴格考核上,有的專業可以用「殘酷」來形容,被淘汰而拿不到學位的也大有人在,英國老師通常不會因為學生只差一點而放學生一馬,他們的職業道德和敬業風度有力地保證了教育質量。
兩個國家,兩種文化,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風格,竟都共同代表著世界教育領域最頂尖的教育水準,這與政府民眾對教育的深刻認識不無關系。美國人認為,一個人不管處於什麼境地,有兩件事是必須做的,並伴隨著一生:一是受教育,一是信宗教。美國人對教育的重視,達到了與信仰宗教一樣的虔誠境界。而英國教育標榜自己的口號是:The Best You Can Be——你能成就極至,反映出了他們的教育理念和始終追求的信仰。在這種意識下使得不論是美國教育還是英國教育,都不僅僅是作為一種純粹的功利目的而進行的活動,且具有了宗教般虔誠的信仰,近乎是一項神聖的宗教行為了。
五、英美的企業文化不同。
美國企業文化強調的是創新,而英國卻是保守,美國企業文化認為人人都可以實現個人價值,英國企業文化卻將講求等級觀念,美國企業文化認為競爭是企業的生命源泉,而英國企業卻排斥競爭。這又導致了美國企業和英國企業發展前景的差別。
第三章 造成英美文化差異的原因
英美文化在其各自精髓上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差異呢?我認為是文化的生態環境不同。
一、地理環境不同。
二者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一個是歐洲大陸,一個是美洲大陸。英國經過長期的開發,已經非常富裕。但是美國剛開始的時候是來到一片完全陌生的大陸上,首批移民被稱為拓荒者,所以,他們要敢於冒險。如果沒有冒險精神,他們也就無法生存,更談不上發展。
此外,整個的歐洲文化和美洲文化的差別也給他們帶來了影響。
二、人文環境的不同。
人文環境的不同是導致兩國文化差異的主要原因。
英國是一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的歐洲傳統國家。其社會長期存在等級差別,一直有君主存在。所以,英國人喜歡懷舊,保守,具有紳士風度,等等。這些方面是需要歷史的沉澱和積累的,常若沒有歷史的沉澱和積累是不可能實現的。而美國恰恰是一個沒有很深厚的歷史積淀的年輕國家。所以,美國人勇於創新,強調個人價值。因為沒有很多的傳統的東西去給他們懷念和繼承,需要他們去開拓。從另一方面講,也沒有很多的束縛,他們可以放開手腳大膽創新。
另外,兩個國家的人口組成也有區別。美國是移民國家,來自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的人都在美國。所以,美國的文化呈現出多面性的特點。所以,美國文化的接納性也很強,包容性很強,可以接受和吸取一切文化因子。對外來文化呈現出的是一種開放的態度。這種文化影響到美國人身上,就是美國人十分熱情,開朗,善於接受不同的人和事。但是,英國的人口結構相較於美國而言,顯得單一很多。所以,英國不太容易接受外來的文化。反映到英國人性格上便是比較內斂和含蓄
『陸』 我們能從英美文化中學到什麼
英美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自由,需要人權。
英美文化相對於中華文化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是豪放的,後者是內斂多一點。
英美文化較為開放,每個人都會把情緒掛在臉上,而且十分熱衷於自由。
我們可以學習英美文化中的外向開發,但是他們的過於奔放不值得我們學習,畢竟規矩還是要守的。
西方世界主要特徵為:國家的人民普遍享有宗教自由和言論自由,並得到法律保障,有民主選舉,強調人權和法治。語言系統多使用拼音文字,拉丁字母或西里爾字母書寫;文化上多承傳歷史悠久的古希臘與古羅馬文化。
『柒』 英美文化有什麼急
英美文化差異
英國與美國,是當今世界社會上的兩大強國,這兩國在很多方面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都說的是英語,都是資本主義國家,都主宰著當今世界諸多事件的走向,都有著嚴格的法律制度與健全的社會體系,都擁有莘莘學子們夢寐以求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英國人和美國人互不服氣,英國人說美國人沒有歷史,美國人說英國人不懂未來。這樣相似的兩個國家,又有著那些明顯的不同之處呢?我將從一下幾點進行論述
第一章 簡述英國與美國文化的異同
一 英美文化的同源性
英美文化的同源性是不可否認的,更確切地說,應該是美國文化秉承了英國文化的很多東西。英國文化是美國文化的根,源頭。這是因為美國歷史受英國的影響。
首先,在美國的早期移民中,英國人占非常大的比例。順其自然,他們就將英國的文化、英國人的性格特徵、英國人的思維方式都帶到了這一片新大陸來了。
其次,17世紀,英國在所有國家中率先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率先邁入到資本主義國家的行列。英國的經濟獲得長足的發展。不久,又在全球領先進行工業革命。英國勢力突飛猛進,稱霸全球。而美國是是它進行武力和文化侵略的一個重要地區。這樣的歷史致使英美文化的同源性。
二 兩國文化的相同之處
同源性使得這兩個國家的文化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1語言——都是英語
2宗教——以基督教新教為主
3社會交往的一些細節——女士優先,文明有禮,保護隱私,忌諱星期五,數字十三等
4節日——萬聖節、復活節等。
第二章 英美文化差異的表現
英美文化有非常多的相同之處。但是也有隨著歷史的演變,文化的傳承,獨立發展200多年的美國文化由於有不同的生態環境已經產生了諸多變異。今天我們再來英美文化,已經有很多區別了。
前幾天在網上看了一個帖子,談到了英美海歸人員的不同。對留英海歸的普遍評價是衣著體面、說話非常客氣、行為禮貌,按部就班、不急不躁,就是做事情比較酸,喜歡彎彎繞,經常為說一句不好聽的話,先繞上幾百個圈子。而對留美海歸的評價則可以用三句話概括就是「穿著土氣,說話牛氣,花錢小氣」。既是說留美的海歸一般穿著隨意,不大講究,即使有的場合他們也西裝革履,文質彬彬,很有些「紳士」的派頭。但如果一看到沒有旁人,這些「紳士」就原形畢露,鞋也脫了,領帶也鬆了,扣子也解了,腳也搭起來了。
這些海歸舉止言行的區別其實折射出了英美文化的差異。其實,英美文化的差異表現在很多方面:
一、 英美語言差異
盡管英美兩個國家都是講英語的,但是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是不相同的。英國人與美國人雖然說的都叫英語,但這兩種英語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學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中有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兩種。英國人的英語,相對而言,發音比較清楚,連讀的部分較少,一般聽起來相對比較字正腔圓;而美國人說英語,則秉持這能省則省,能連就連的原則,因此,對於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來說,聽英國人的發音相比較下會舒服得多,而如果要習慣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國生活過的人才真正做到了。另外,兩國在字詞上的用法也有很多的不同,比如:1
美國
英國
第二層
Second floor
First floor
地鐵
Subway
underground
電話忙音
The line is busy.
The line is engaged.
學期
Semester
term
假期
vacation
holidays
商店
Store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