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東的歷史,高密的歷史
山東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發祥地之一。目前發現最早的山東人——「沂源人」,可以把山東的歷史上推到四五十萬年以前。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北辛文化,距今有8000年左右。舉世聞名的原始社會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都是在山東首先發現的。
自夏朝開始,山東進入奴隸制社會。商朝建立以前,山東是商族活動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遷都,有三次在山東境內。商朝建立後,山東仍是其統治的中心地區。西周實行「封邦建國」之策,封呂尚於齊,封周公旦於魯,另外尚有曹、滕、衛諸國。
齊國「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魯國融合周文化與東方文化,為「禮儀之邦」。齊、魯作為周王朝的兩大支柱,經濟、文化取得更快發展,對以後山東地方歷史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據考古發掘資料證明,遠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高密境域繁衍生息。秦置高密縣後,治城陰城(今井溝鎮前田莊東),屬膠東郡(治即墨,今平度市東南)。西漢,高密縣先屬膠西國,改高密國(俱都城陰城)。新莽天鳳元年,改高密曰章牟。東漢復稱高密,屬高密國(都城陰城)。
三國時,高密縣歸魏,屬城陽郡(治東武,今諸城市)。西晉懷帝永嘉之亂後,北方進入十六國時期,高密縣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等國。其上屬皆相因襲。南燕亡後,又歸東晉,屬高密國(都黔陬,今膠州市黔陬村東)。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時,高密縣屬高密郡(治桑犢,今濰坊市坊子區泉河頭附近)。北朝元魏、北齊、北周時,高密縣仍屬高密郡(元魏治高密,即城陰城;北齊移治東武,今諸城市)。隋文帝統一全國,高密縣移治今柏城鎮故獻。初屬密州,復改稱高密郡(俱治東武,今諸城市)。
唐建國,高密縣治移今市區(戰國前夷維國都城,漢為夷安縣治)。初屬高密郡,改稱密州,又改州為高密郡,後又改稱密州(俱治今諸城市)。五代時,高密縣上屬仍為密州。北宋與金,高密縣屬密州(仍治今諸城市)。元代,高密縣屬膠州(治今膠州市)。
明代,高密縣改屬萊州府(治掖縣,今萊州市)。清,初沿明制,光緒三十年,膠州升為直隸州,高密縣改屬膠州(治今膠州市)。新中國成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高密縣初仍屬濱北專區。1950年5月改屬膠州專區。
1956年3月劃歸昌濰專區。1967年2月昌濰專區改稱昌濰地區,1981年5月改稱濰坊地區,1983年10月改稱濰坊市,高密縣均順次屬之。1994年5月18日,撤銷高密縣,設立高密市(縣級),以高密縣的行政區域為高密市的行政區域。高密市歸濰坊市代管。
(1)沂源居委會文化牆多少錢擴展閱讀: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山東省土地調查面積總計15.7965萬平方公里。2017年山東省年末總人口10005.83萬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山東省轄濟南、青島、淄博、棗庄、東營、煙台、濰坊、濟寧、泰安、威海、日照、萊蕪、臨沂、德州、聊城、濱州、菏澤17個地級市,縣級單位137個(市轄區55個、縣級市26個、縣56個),鄉鎮級行政單位1824個 。
高密地處山東半島腹地,秦代置縣。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上屬幾經改變。撤縣設市後,作為縣級市,歸濰坊市代管。行政區劃及其稱謂因社會發展變化而多次發生變更。
B. 山東濟寧有沒有賣DIY投影儀套件或整機的
歷史沿革
史前時代
沂源縣發現的距今四五十萬年前更新世的「沂源人」化石,為直立人在中國的例子之一。山東石器時代文明包括距今7300年-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以及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的大汶口文化與龍山文化。漢字的較早發掘品目前追溯到山東歷山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龍山鎮(今屬濟南章丘市)龍山文化的陶片。
先秦時代
商朝建立之前,山東西部曾是商部落的活動中心,也是商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之一;對山東東部未華夏化的東夷人,商王朝通過盟國奄國、薄姑國等進行統治。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紂,天下更始。武王首封輔佐有功的姜太公於齊;武王之弟周公則封於魯。 齊國定都臨淄,據《左傳·僖公四年》,其疆域「東至於海、西至於河(黃河)、南至於穆陵(今沂水與臨朐交界處)、北至於無棣(今河北鹽山)」。齊國「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融合「東夷文化」、「因其俗,簡其禮」,「舉賢而尚功」,務實革新、兼容並包,國力相當鼎盛。齊國的工商業與技術如紡織業也非常發達,有「冠帶衣履天下」的美譽。 魯國都於曲阜,其疆域在《詩·魯頌·宮》中描述為「泰山岩岩、魯邦所詹。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於海邦、淮夷來同」。魯國秉承周朝禮樂典儀是尊尚仁義、傳統、倫理、人和的「禮儀之邦」。 曲阜孔廟大成殿的龍柱。齊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形成發展有大量貢獻及深遠影響。生於魯都曲阜的孔夫子在這里創始了儒家思想,成為後來中國社會框架與價值觀的基石。孔子、孟子、墨子、魯班、孫子、扁鵲……等等都是齊魯兩國對中華文明多方面貢獻的傑出代表。 春秋時期,山東境內還有其他許多小一些的諸侯國,僅見於《左傳》的就有55國之多,其中疆域及影響較大的有萊、莒、滕等國,他們後來多被齊、魯兩國並吞。進入戰國時代,齊國成為七雄之一;而今日山東的大部分地區都由齊、魯兩國佔有。公元前249年,楚國攻佔魯國;公元前223年,秦國攻陷楚國。及至公元前221年,齊國成為最後被秦國吞並的諸侯國。中國首次實現統一,齊魯之地從此成為中國的有機組成部分。
漢朝時期
山東素有「膏壤千里」的美譽,早期就有發達的農業與手工業,秦漢以來,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山東的糧食不斷沿黃河西溯,供應關中。山東是漢代「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臨淄、定陶、亢父(今濟寧)是全國的三大紡織中心,大量精緻的紡織品自此源源不斷地輸往西域。 漢朝在今山東設2個州(一級行政區):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兗州。及至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爭戰頻仍,經濟有所破壞。
唐朝時期
到唐代,山東恢復發展。當時主要屬於河南道。開元天寶年間,每年都有幾百萬石的粟米運至關中,而青、齊(今青州、濟南)等地的物價仍遠低於中國其他地方。唐代兗州的鏡花綾、青州的仙紋綾,都是馳名全國的精美織品。至唐後期,戰亂又起。
宋元時期
北宋時期,皇帝昏庸,奸臣當道,宋江等人為了民族大義,天下黎民百姓,在水泊梁山起兵造反(現濟寧市梁山縣),這個故事被施耐庵編寫成《水滸傳》,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金元時期,剝削嚴重,加上受到不斷的外來侵擾及野蠻統治,社會與經濟處於滯退狀態。到元代,山東只有126萬人、38萬戶,與金代相比,人數減少約87%、戶數減少約75%.
明朝
明朝開始設立山東布政使司(當時包括遼東)。明初光復時,山東「多是無人之地」,政府獎勵人民墾荒。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山東的耕地面積有7240餘萬畝,是北宋時期的2.4倍,居全國第三位。1421年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後,京杭大運河沿線的濟寧和臨清由於漕運的發展而繁榮起來。
清朝
清朝設山東省,到康熙年間,山東耕地達到9000餘萬畝。1860年代,煙台成為山東第一個開放口岸。1895年,在甲午戰爭中,日軍攻佔威海,北洋海軍全軍覆 1717年皇輿全覽圖山東半島部分
沒。1898年,青島和威海分別租借給德國和英國。德國還修築了從青島通往濟南的膠濟鐵路(1905年),和津浦鐵路的北段(1911年),把山東當作自己的勢力范圍。1899年,義和團從山東興起,攻擊遍布全省的西方傳教士。清末,面對俄國和日本的威脅,東北終於向漢族移民開放,加上民國初年張作霖的鼓勵措施,在100年間有為數上千萬的山東農民闖關東謀生,成為今天東北人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當代
1914年,日軍從德國手中奪取青島。1922年華盛頓會議後歸還中國。1930年,國民政府從英國手中收回威海。1937年-1945年的抗日戰爭中,日軍佔領了山東的鐵路和城市,共產黨則在農村建立起沂蒙山、膠東等解放區。國共內戰爆發後,1947年5月,陳毅的華東人民解放軍在孟良崮全殲中央軍精銳部隊張靈甫74師。1948年9月24日,陳毅的部隊攻佔濟南,在壽光俘虜逃往青島途中的山東省主席王耀武。1949年6月2日,美軍從青島撤退後,解放軍進駐該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山東西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新成立平原省,包括今山東省菏澤、聊城等地,1952年撤銷該省,將其轄區並入山東、河南。 1953年6月,滕縣專區更名為濟寧專區。7月,撤銷湖西專區和沂水專區,將其所屬縣市分別劃歸濟寧、菏澤和臨沂專區。1954年12月,撤銷淄博工礦區,設立淄博市。1958年,萊陽專區更名為煙台專區。 1960年,撤銷嶧縣,設立棗庄市。 1963年,河南省東明縣劃歸山東。 1964年,范縣劃歸河南。1965年,館陶劃歸河北,河北省的寧津縣、慶雲縣劃歸山東。 1967年,專區更名為地區,全省共轄德州、惠民、昌濰、煙台、臨沂、泰安、濟寧、菏澤、聊城9個地區,濟南、青島、淄博、棗庄4個省轄市,5個縣級市,107個縣。 1981年5月,昌濰地區更名為濰坊地區。 1982年11月,設立省轄東營市。 1983年,撤銷煙台地區、濰坊地區、濟寧地區,設立地專級煙台市、濰坊市、濟寧市。 1985年,撤銷泰安地區,設立地專級泰安市。1987年,威海市升為地專級市。 1989年日照市升為地專級市。 1992年,惠民地區更名為濱州地區,萊蕪市升為地專級市。 1994年,撤銷臨沂地區、德州地區,設立地專級臨沂市、德州市。 1997年,撤銷聊城地區,設立地專級聊城市。 2000年,撤銷濱州地區、菏澤地區,設立地專級濱州市、菏澤市。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至2008年底,全省劃分為17個地級市,縣級行政單位140個(市轄區49個、縣級市31個、縣60個),鄉鎮級單位1941個,其中,街道辦事處423個,鄉295個,鎮1223個。 濟南市、青島市為副省級城市。 菏澤市:郵政編碼:274000 區號:0530 車牌代碼:魯R 牡丹區 | 鄄城縣 | 單縣 | 鄆城縣 | 曹縣| 定陶縣 | 巨野縣 | 東明縣 | 成武縣 濟南市:郵政編碼:250000 區號:0531 車牌代碼:魯A 魯W 市中區 | 歷下區 | 天橋區 | 槐蔭區 | 歷城區 | 長清區 | 章丘市 | 平陰縣 | 濟陽縣 | 商河縣 青島市:郵政編碼:266000 區號:0532 車牌代碼:魯B 魯U 市南區 | 市北區 | 四方區 | 李滄區 | 嶗山區 | 城陽區|黃島區 |膠南市 | 膠州市 | 平度市 | 萊西市 | 即墨市 淄博市:郵政編碼:255000 區號:0533 車牌代碼:魯C 張店區 | 臨淄區 | 淄川區 | 博山區| 周村區 | 桓台縣 | 沂源縣 | 高青縣 棗庄市:郵政編碼:277000 區號:0632 車牌代碼:魯D 市中區 | 山亭區 | 嶧城區 | 台兒庄區 | 薛城區 | 滕州市 東營市:郵政編碼:257000 區號:0546 車牌代碼:魯E 東營區 | 河口區 | 廣饒縣 | 墾利縣 | 利津縣 煙台市:郵政編碼:264000 區號:0535 車牌代碼:魯F 魯Y 芝罘區 | 福山區 | 牟平區 | 萊山區 | 龍口市 | 萊陽市 | 萊州市 | 招遠市 | 蓬萊市 | 棲霞市 | 海陽市 | 長島縣 濰坊市: 郵政編碼:261000 區號:0536 車牌代碼:魯G 魯V 濰城區 | 寒亭區 | 坊子區 | 奎文區 | 青州市 | 諸城市| 壽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樂縣 | 臨朐縣 | 峽山區 濟寧市:郵政編碼:272000 區號:0537 車牌代碼:魯H 市中區 | 任城區 | 曲阜市 | 兗州市 | 鄒城市 | 魚台縣 | 金鄉縣 | 嘉祥縣 | 微山縣 | 汶上縣 | 泗水縣 | 梁山縣 泰安市:郵政編碼:271000 區號:0538 車牌代碼:魯J 山東省行政區劃
泰山區 | 岱嶽區 | 新泰市 | 肥城市 | 寧陽縣 | 東平縣 威海市:郵政編碼:264200 區號:0631 車牌代碼:魯K 環翠區 | 乳山市 |文登市 | 榮成市 日照市:郵政編碼:276800 區號:0633 車牌代碼:魯L 東港區 | 嵐山區 | 莒縣 | 五蓮縣 濱州市:郵政編碼:256600 區號:0543 車牌代碼:魯M 濱城區 | 鄒平縣 | 沾化縣 | 惠民縣 | 博興縣 | 陽信縣 | 無棣縣 德州市:郵政編碼:253000 區號:0534 車牌代碼: 魯N 德城區 | 樂陵市 | 禹城市 | 陵城區 | 寧津縣 | 齊河縣 | 武城縣 | 慶雲縣 | 平原縣 | 夏津縣 | 臨邑縣 聊城市:郵政編碼:252000 區號:0635 車牌代碼:魯P 東昌府區 ∣臨清市 | 高唐縣 | 陽谷縣 | 茌平縣 | 莘縣 | 東阿縣 | 冠縣 臨沂市:郵政編碼:276000 區號:0539 車牌代碼:魯Q 蘭山區 | 羅庄區 | 河東區 | 沂南縣 | 郯城縣 | 沂水縣 | 蒼山縣 | 費縣 | 平邑縣 | 莒南縣 | 蒙陰縣 | 臨沭縣 萊蕪市:郵政編碼:271100 區號:0634 車牌代碼:魯S 萊城區 | 鋼城區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山東地形,中部突起,為魯中南山地丘陵區;東部半島大都是起伏和緩的波狀丘陵區;西部、北部是黃河沖積而成的魯西北平原區,是華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山地約佔全省總面積的15.5%,丘陵佔13.2%,平原佔55%,窪地佔4.1%,湖沼平原佔4.4%,其他佔7.8%。境內主要山脈,集中分布在魯中南山丘區和膠東丘陵區。
河流湖海
山東的河流分屬黃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獨流入海。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幹流長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條,其中在山東入海的有300多條。較重要的有黃河、徒駭河、馬頰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膠萊河、濰河、大沽河、五龍河、大沽夾河、泗河、萬福河、朱趙新河、孝婦河等。 山東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魯中南山丘區與魯西平原的接觸帶上,總面積1496.6平方公里,蓄水量23.53億立方米。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東平湖。 山東半島三面環海,全長3024公里,佔全國大陸海岸線的1/6。沿海灘塗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線以內水域面積約13,300平方公里,兩項共16,300平方公里,為全省陸地面積的10.4%。 全省近海海域17萬平方公里,占渤海和黃海總面積的37%。近海海域中,有天然港灣20餘處,散布著299個島嶼,總面積147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廟島群島中的南長山島,面積12平方公里。
氣候特點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降水集中,雨熱同季,春秋短暫,冬夏較長。 山東地形圖
年平均溫 11.0℃(文登)~14.2℃(濟南) ,最高月均溫 23.5℃(成山頭)~27.4℃(濟南) ,最低月均溫 -4.4℃(沾化、無棣)~-0.8℃(棗庄) ,年降水量 584(聊城)~905(棗庄)毫米,全境平均約710毫米 ,無霜期 173(萊陽)~約250天(煙台) 。 年日照時數:2300~2900小時,熱量條件可滿足農作物一年兩作的需要。由於降水量60%以上集中於夏季,故易形成澇災,冬春又常發生旱災,對農作物生產影響較大。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種類多、數量大。境內有各種植物3100餘種,其中野生經濟植物645種。樹木600多種,分屬74種209屬,以北溫帶針、闊葉樹種為主。各種果樹90種,分屬16科34屬,其中煙台蘋果、萊陽梨、肥城桃、樂陵金絲小棗、棗庄石榴、大澤山葡萄以及章丘大蔥、萊蕪生薑、濰坊蘿卜,平陰玫瑰、金鄉大蒜等都是山東久負盛名的特產,山東因此被稱為「北方落葉果樹的王國」。中葯材800多種,其中植物類700多種。山東是全國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重點產區,素有「糧棉油之庫,水果水產之鄉」之稱。小麥、玉米、地瓜、大豆、穀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煙、麻類產量都很大,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陸棲野生脊椎動物450種,佔全國種數的21%。其中獸類55種,鳥類362種,兩棲類8種,爬行類25種。陸棲無脊椎動物特別是昆蟲,種類繁多,居全國同類物種之首。在山東境內的動物中,屬國家一、二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71種,其中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16種。
好客山東
走進山東,您永遠不會感到漠然乏味,17座獨具特色的城市宛若17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片深情的土 好客山東
地上,濟南的泉、棗庄的水、青島的海、煙台的仙、威海的島、泰安的山,都無不讓人拍案稱絕。走進濟寧,領略孔孟文化的博大精深;留步棗庄,「江北水鄉·運河古城」讓你流連忘返;入住淄博,感受齊國的泱泱大風;在濰坊,放飛夢想的風箏;去日照,領略「水上運動之都」和「東方太陽城」的風情浪漫;在菏澤,細賞國色天香的牡丹;在東營,看那滾滾黃河東入海,浪花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譜寫了怎樣一個風起雲涌、山河壯麗的山東。
旅遊景點概覽
全省共有7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7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9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齊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山東段)、39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已被撤銷的1處)。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泰山、蒙山、曲阜三孔、青島嶗山、膠東半島海濱、青州、淄博博山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曲阜、濟南、青島、聊城、鄒城、臨淄、周村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淄博、泰安、濟寧、青州、蓬萊、滕州、濰坊、臨沂、棗庄、臨清、莒縣、煙台、廣饒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章丘市官莊鄉朱家峪村 AAAAA級景區(3個):煙台市蓬萊閣旅遊區、曲阜三孔(孔府·孔廟·孔林)、泰安市泰山景區 AAAA景區:濟南千佛山風景名勝區、青島海底世界、青島嶗山風景區、青島海濱風景區、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日照五蓮山風景區、日照竹洞天風景區、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風景區、臨沂蒙山旅遊區、沂水天然地下畫廊、沂水地下大峽谷、沂水彩虹谷、沂水天上王城、威海榮成成山頭風景名勝區、威海榮成赤山風景名勝區、威海乳山銀灘旅遊度假區、煙台張裕酒文化博物館、煙台金沙灘海濱公園、煙台蓬萊海洋極地世界、冠世榴園、棗庄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台兒庄大戰紀念館、鄒城三孟旅遊區、鄒城市嶧山風景區、淄博原山國家森林公園、微山湖濕地紅荷旅遊區等。
旅遊景點簡介
【濟南旅遊景點】 大明湖
大明湖:位於濟南市區偏北,面積幾乎佔了舊城的四分之一,其中水面積46.5公頃,內有一閣(北極閣)、二園(遐園、秋柳園)、四祠(稼軒祠、鐵公祠、南豐祠、匯泉祠)、十亭(玉涵亭、鴛鴦亭、小滄浪亭、八角亭、九曲亭、望湖亭、浩然亭、湖心亭、歷下亭和月下亭)。 趵突泉:是濟南72名泉的第一泉,泉池呈方形,約有一畝左右,泉的四周圍有石欄,池內有三股噴涌,一字排開,湧泉躍出水面約30厘米高;在泉畔有觀瀾亭、來鶴橋和濼源堂等古建築。 【青島旅遊景點】 棧橋:是青島的標志,位於市區中山路南端的海邊,始建於清光緒十六年,後於1931年改造,現棧橋全部使用巨大的花崗石砌成,全長440米,寬8米,最南端處築有一座鋼筋混凝土雙 趵突泉
層雙檐琉璃瓦覆頂的八角亭——回瀾閣,青島著名的十景之一「飛閣回瀾」便是這里。 小青島:在棧橋不遠的東南海上,又名「琴島」。島上山岩聳秀,林木長青,故名「小青島」。島上建有白色燈塔一座,每到夜晚,導航燈光與波光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奇妙有趣的夜景。 嶗山:最高峰嶗頂海拔1133米,是我國名山之一。現在嶗山主要有巨峰、登瀛、流清、太清、上清、棋盤石、仰口、北九水、華樓9個風景游覽區等大小景點200多處,以獨特的山海奇觀聞名於世。 【棗庄旅遊景點】 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棗庄市東北20公里處,為「沂蒙七十二崮」之首,是一座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一體的名山。共分為巢雲竹林、桃源仙境、君山望海、鳳落古崖 4 個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江北水鄉·運河古城(15張) 冠世榴園:棗庄石榴園以歷史悠久,面積之大,株數之多,品色之全,果質之優而聞名海內外,為目前我國最大的石榴園林,因而被譽為「冠世榴園」,被列為「花之路」旅遊熱線和省級風景名勝區,是一處集生態園林、佛教朝拜、人文歷史、觀光游覽、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4A級旅遊區。 運河古城:坐落於棗庄市轄區台兒庄區,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徵、歷史的豐碑,也是運河文化的承載體,被世界旅遊組織譽為「活著的運河」、「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村莊」。重建台兒庄古城將成為中國第一座二戰紀念城市。 紅荷濕地:位於滕州市西部,景區淺水湖面紅荷觀賞區達到10萬余畝,是華東地區面積最大、生態保存最原始、濕地景觀最佳和中國最大的荷花觀賞地區,是「泰山—曲阜」旅遊熱線上的新亮點,4A級風景旅遊區。 【濟寧旅遊景點】 三孔:濟寧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因其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東方文化中的顯著地位,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於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 被世人尊崇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 2007年5月8日,濟寧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遊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三孟:是指鄒城市的古建築群孟府、孟廟、孟林。鄒城在曲阜之南20公里處,為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誕生地,素稱「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樣之地的」。昔日孟母斷機教子,培育了「功不在禹下」的亞聖孟柯,那「雲護宮牆春杳杳,露涵松檜曉蒼蒼」的三孟,今日依舊展示著往昔的風采。 嶧山:嶧(yì )山又名「鄒嶧山」、「鄒山」 、「東山」,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雄峙於孔孟之鄉鄒城市東南10公里處,104國道及京滬鐵路東側,京福高數公路和京滬高數鐵路西側,自然景觀優美奇特,素有"岱南奇觀"、"鄒魯秀錄"、「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譽。 太白樓:坐落在濟寧市中區京杭大運河北岸。太白樓在濟寧舊城牆上,兩層飛檐,歇山,高20餘米,總面積4000餘平方米。據《山東通志》記載:太白樓原名賀蘭氏酒樓,並非李白的舊居,因當年李白常在此宴飲,後人敬重李白,稱之為太白樓。今天的太白樓雖然不再是可以飲酒的場所,但樓的周圍仍多酒館、酒庄,參觀了大自樓中的文物展覽,就近擇地飲酒,正可以體會「李白斗酒詩百篇」的豪情。 【臨沂旅遊景點】 蒙山旅遊區:為山東第二高峰,素稱"亞岱"。跨臨沂市蒙陰、費縣、沂南、平邑四縣。 沂水地下大峽谷:全長6100米是我國的特大型溶洞之一,是江北第一長洞,被譽為「中國地下河漂流第一洞」。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臨沂市區東南部。東瀕沂河,風景秀麗。 沂水天上王城旅遊區:天上王城景區位於沂水縣,4A級。 【泰安旅遊景點】 泰山:泰山位於山東中部,泰安的北部,以其雄偉壯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豐富文化蘊含,被譽為「中華之魂」;泰山又稱東岳,古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之譽。歷代許多君王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所到之處,建廟塑像,刻石題字,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泰山同時又是佛、道兩教之地,因而廟宇、名勝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僅有雄奇壯麗的山勢,而且有眾多的文物古跡,也是一個道教名山。 【東營旅遊景點】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以其原始狀態的自然面貌,造就了野、奇、特、新為主要美學特點的河口景觀、濕地景觀、草地景觀和海灘景觀;黃河入海口正是位於此。 東營天鵝湖:天鵝湖庫區南北長8公里,東西寬5公里,總面積近4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面積的8倍;堤壩總長71公里,設計庫容1.14億立方米,年吞吐量2.2億立方米,是全國最大的濱海平原水庫。 【濰坊旅遊景點】 十笏園:位於濰坊市濰坊區的中部,這是清朝末年地主丁善宅的私家花園,現在濰坊市的博物館設在此花園,園內有十笏草堂、春雨樓、讀書堂、碧雲齋等建築,還有鄭板橋等名人的字畫真跡。 青雲山民俗游樂園:位於安丘市東一公里的青雲山上,佔地三千雨畝,園內共設五區、兩國、一村,在這里可以體驗江南秀色,黃土高坡,天山牧場,齊魯民俗。 風箏博物館:濰坊的風箏博物館佔地1200平方米,大小展廳12個,從春秋戰國時期到現今中外風箏實物及資料1400多件。 青州雲門山:是1985年山東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青州城南2.5公里處,海拔421米。平原拔笏,松蔭蓋足,山雖不高而有千仞之勢,自古為魯中名山。主峰大雲頂,有洞如門,高闊過丈,南北相通,遠望如明鏡高懸,夏秋時節,雲霧繚繞,穿洞而過,如滾滾波濤,將山頂廟宇托於其上,若隱若現,虛無縹緲,宛若仙境,蔚為壯觀,謂之「雲門」,或稱「雲門仙境」。 青州花卉博覽會:中國(青州)花卉博覽交易會是國內著名的花卉展會之一,從2001年開始舉辦至今,是江北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每年十一前舉行的花博會,繽彩紛呈,熱鬧非凡。 【煙台旅遊景點】 芝罘島:位於芝罘區北部,東西長5公里多,而南北寬僅500多米,形狀如靈芝,最高峰海拔300米,島上古跡很多,有一座規模宏大的陽主廟,佔地20公頃,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由山門、大殿、後殿和東西兩廊組成。 蓬萊閣:位於蓬萊石西北的丹崖山上,整個建築群面積3萬多平方米,主要有呂祖殿、三清殿、蓬菜閣、天後宮、龍王宮、彌陀寺等,在它的兩側有觀瀾亭、賓日樓、避 風亭、卧碑亭、姜公祠等建築。蓬萊閣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觀日處位於丹崖山巔。 昆嵛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膠東半島東部,面積達4745公頃,園內怪石、溪流、山泉、清潭、瀑布縱橫交錯,另外還開辟了太礴頂、煙霞洞、九龍池、岳姑殿、無染寺五個風景區。 【威海旅遊景點】 劉公島:位於威海市區東2.1海里的威海灣中,素有「東隅屏藩」之稱,全島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2公里,面積3.15平方公里,島的主峰旗頂山海拔153.5米。島的北部崖短坡陡,南邊坡緩灘平,中部有三棵古龍柏樹,人稱「龍柏三兄弟」,東部煙波浩渺,西部與市區隔海相望。 東方天鵝湖:位於榮成市成山衛鎮,是一天然瀉湖,平均水深2米,是大天鵝冬季最理想的棲息處;1988年天鵝湖被列為國家第二批風景名勝區,國家一級動物保護區。 【日照旅遊景點】 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距市中心15公里,總面積788公頃,森林覆蓋率73.5%。地貌多為黃海退潮沉積灘地,跨海岸線7公里,潮間帶平均寬度200米,全國唯一的3S(太陽、沙灘、 海洋)旅遊城市。 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風景區:日照地區是中國的太陽文化發源地,是國際上 五嶽獨尊
五大太陽文化發源地(印度、埃及、希臘、瑪雅、中國)之一。被國內外考古專家譽為「考古聖地」。 【濱州旅遊景點】 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鄒平縣境內,地處鄒平縣與章丘縣交界處,系長白山脈,白雲山系,地形復雜多變,山勢陡峭險峻,溝谷曲折狹長,懸崖絕壁較多,公園內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區,一年四季分明。 惠民孫子兵法城:是春秋時期偉大軍事家、思想家、《孫子兵法》作者、兵聖孫武的故里,孫子故里和孫子兵法城正是為紀念孫武而興建。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4233.html?wtp=tt
C. 泰山是五嶽之首。它歷史悠久,風景優雅
泰山(Mount Tai),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稱。在漢族傳統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嶽獨尊」的美譽。自秦始皇封禪泰山後,歷朝歷代帝王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
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最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觀」。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素有「五嶽之首」之稱。傳說泰山為盤古開天闢地後其頭顱幻化而成,因此中國人自古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歷代帝王君主多在泰山進行封禪和祭祀,各朝文人雅士亦喜好來此游歷,並留下許多詩文佳作。
泰山擁有交橫重疊的山勢,堆疊厚重的形體,輔以蒼松、巨石和環繞的煙雲,形成了肅穆與奇秀交織的雄壯景象。這里出產的靈芝、何首烏、板栗及核桃等特產享譽全國。而分布於山體各處的20餘處古建築群和2200餘處碑碣石刻,使泰山成為世界少有的歷史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游覽勝地。
泰山風景區以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照和黃河金帶四景最為出名,現分為幽區、曠區、奧區、妙區、秀區、麗區六大部分,遊客可乘坐以岱頂為中心的三條索道上山,或是背起行囊親近自然,徒步進行攀爬。泰山是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除此之外,在中國擁有悠久傳統的佛、道兩教亦在此興盛。登高望蓬瀛,萬里清風來,泰山以其獨特的景緻及人文內涵吸引著許多國內外遊客,正可謂登泰山而小天下。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山下1月均溫-3℃,山頂為-9℃,山下7月均溫26℃,山頂為18℃;年降水量隨高度而增加,山頂年降水量1132毫米,山下只有 722.6毫米。山下四季分明,山頂三季如春,冬如玉,即冬有霧凇晶瑩如玉,為重要景觀之一。春季風沙較大。泰山冬季較長,結冰期達150天,極頂最低氣 溫-27.5°C,形成霧凇雨凇奇觀。夏秋之際,雲雨變幻,群峰如黛,林茂泉飛,氣象萬千。
泰山景色
泰山是山東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脈,地層為華北地台典型基底和蓋層結構區,南部上升幅度大,蓋層被風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泰山雜岩,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層,其絕對年齡25億年左右,是中國最古老的地層之一。北部上升幅度小,蓋層保存著典型的華北地台上發育的古生代地層。泰山地貌分為沖洪積台地、剝蝕堆積丘陵、構造剝蝕低山和侵蝕構造中低山四大類型,在空間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層巒疊峰、凌空高聳的巍峨之勢,形成多種地形群體組合的地貌景觀。
泰山景色泰山屬於華北植物區系,由於受黃海、渤海的影響,雨量豐富,是干、濕交替的過渡帶。泰山植物生長繁茂,有高等植物174科645屬1412種;低等植物446種;共有維管束植物1136種,隸屬133科,550屬,其中野生植物814種,栽培植物322種。泰山植被分森林、灌叢、灌從草甸、草甸等類型,森林覆蓋率為80%以上。。現有種子植物144科,989種,其中木本植物72科433種,草本植物72科556種,葯用植物111科462種。
泰山的古樹名木,源於自然,歷史悠久,據《史記》載:「茂林滿山,合圍高木不知有幾」,現有34個樹種,計萬余株。他們與泰山歷史文化的發展緊密相連,是古老文明的象徵,其中著名的有漢柏凌寒、掛印封侯、唐槐抱子、青檀千歲、六朝遺相、一品大夫、五大夫松、望人松、宋朝銀杏、百年紫藤等,每一株都是歷史的見證,歷經風霜,成為珍貴的遺產。
泰山植被豐富,樹木郁蔥,水源充足,地勢復雜,為各類動物的覓食、棲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泰山動物主要為魯中南山地丘陵動物地理區的代表性類群,並且多為華北地區可見種。據調查,泰山現有哺乳類的動物11科20屬25種;鳥類共有34科88屬154種1亞種;爬行類57科7屬12種;兩棲類3科3屬6種;魚類共有45種,隸屬鯉科、鰍科、鯰科、銀魚科等12科。陸生無椎動物種類多、數量大、分布較廣。陸生節肢動物也很多,包括蛛形綱、昆蟲綱、多足綱等。昆蟲種類已鑒定的約900餘種。
泰山景色泰山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岩鹽、石膏、硫磺、蛇紋石、麥飯石、木玉石、碧玉等礦產。泰山及其周圍,現已發現和探明的礦產已有40餘種。作為第一能源的煤炭,儲量豐富,分布在泰山周圍的肥城、新汶、寧陽等3個煤田,是山東省的主要煤產地之一。接觸交代型的鐵礦,分布在泰山的東麓及其南側,其富鐵礦石量多質優,是山東省最大的富鐵礦產地,為泰山地區黑色冶金工業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泰山南部的大汶口一帶,埋藏有全國聞名的石膏、石鹽、自然硫的沉積型大型礦床,為建立現代化學工業基地准備了充足的資源。盛名國內外的優質建築石材,使泰山成為建材工業之鄉。作為工藝美術原料的大汶口燕子石、張夏鎮木魚石,在全國享有盛名。
泰山礦產資源的形成和分布,與泰山的演化過程密切相關。在太古代的泰山雜岩中,形成多種多樣的建築石材,以及麥飯石、長石、石英石等變質礦產。在古生代時期,形成煤、鋁土、石灰石等沉積礦產。中生代形成了富鐵礦、銅、鈷、重晶石等內生礦產。新生代形成了石膏、石鹽及自然硫等沉積礦產。
泰山景色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遠古時始稱火山、太山,「大」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均見其形,讀音為「太」。且「太山'意為「大山」,先秦古文中,」大「、」太「通用。《駢雅訓篆.釋名稱》:「古人太字多不加 點,如大極、大初、大室、大廟、大學之類,後人加點以別大小之大,遂分為二矣。」按古文字的傳統讀法,「大」亦有「大」、「太」、「代」三音。春秋戰國時,由於同音字的引申和同義字的演變,「太」與「泰」、「代」與「岱」「岱」與「岳」也互相變通了,這樣相繼出現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嶽」等專用名稱。「泰山」之稱最早見於《詩經》。「泰」意為極大、通暢、安寧。《易.說卦》「履而泰,然後安」。「泰」字就有原來的高大、通暢之意引申為,「大而穩,穩而安」。隨即出現了「穩如泰山」、「國泰民安」、「泰山鴻毛」之說。
泰山為五嶽之首(Five Famous Mountains),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一般指東岳泰山(位於山東)、南嶽衡山(位於湖南)、西嶽華山(位於陝西)、北嶽恆山(位於山西)、中嶽嵩山(位於河南)。泰山因其氣勢之磅礴,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譽。泰山地區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成為東方文化的重要發祥地,5萬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遺存和40萬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遺存顯示出這一帶早期的人類活動。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遺存也反映出早期黃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動狀況。戰國時期,齊國沿泰山山脈直達黃海邊修築了長約500千米的長城,今遺址猶存。進入秦漢之後,泰山逐漸成為政權的象徵。泰山實際海拔高度並不太高,在五嶽中次於恆山、華山,僅占第三位。全國的許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項背。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盤古死後,頭部化為泰山。據《史記集解》所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古代傳統文化認為,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古代歷朝歷代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古代的文人雅士對泰山仰慕備至。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
泰山崛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與平原、丘陵相對高差1300米,形成強烈的對比,因而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的節奏感和「一覽眾山小」的高曠氣勢;山脈綿亘100餘公里,盤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礎寬大產生安穩感,形體龐大而集中則產生厚重感,大有「鎮坤維而不搖」之威儀。所謂「穩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徵在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反映。六朝任方《述異記》載,秦漢時,民間傳說盤古氏(遠古時開天闢地,代生萬物的神人)死後頭為東岳,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盤古屍體的頭向東方,而且化為東岳,泰山就成了當然的五嶽之首了。這顯然是根據《五行》、《五德》學說創作的神話故事,反映了泰山獨尊五嶽的歷史背景。
泰山景色因為東方是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徵。而古代漢族先民又往往把雄偉奇特的東岳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雨順的對象來崇拜,於是,地處東方的泰山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一,權力的象徵。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後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自秦漢至明清,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27次。歷代帝王藉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治,使泰山的神聖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皇帝的封禪活動和雄偉多姿的壯麗景色,歷代文化名人紛至泰山進行詩文著述,留下了數以千計的詩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馬相如的《封禪書》、曹植的《飛龍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詩文,成為中國的傳世名篇;天貺殿的宋代壁畫、靈岩寺的宋代彩塑羅漢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國書法藝術之大成,真草隸篆各體俱全,顏柳歐趙各派畢至,是中國歷代書法及石刻藝術的博覽館。泰山文化遺產極為豐富,現存古遺址97處,古建築群22處,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泰山是黃河流域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圍就被人類所開發,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遺存,便是佐證。再早還有5萬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遺存和40萬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遺存。戰國時期,沿泰山山脈直達黃海邊修築了長約500千米的長城,今遺址猶存。 泰山與孔子活動有關的景點有孔子登臨處坊、望吳聖跡坊、孔子小天下處、孔子廟、瞻魯台、猛虎溝等。 神山、文化寶庫 泰山有「五嶽之首」、「五嶽獨尊」的稱譽。它是政權的象徵,成為一座神聖的山。
泰山宗教發祥久遠,佛教於公元4世紀中期傳入泰山。公元351年高僧朗公首先 到泰山岱陰創建了朗公寺和靈岩寺。魏晉南北朝時期,泰山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 寶寺、普照寺等。著名的泰山經石峪是北齊人所刻的佛教經典《金剛經》。唐宋時,靈岩寺極 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靈岩寺稱為天下「四絕」之一。泰山道教早在戰國時就有方 士隱居岱陰岩洞;秦漢後詞廟林立,保留至今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宮(龍泉觀)、碧霞祠、後石塢廟、元始天尊廟等。其中以王母池為最早,創建於公元220年以前;以碧霞祠影響最大。泰山是王母娘娘神話傳說的發祥地。早在魏晉時期就建有王母池道觀。王母池位於泰山南麓環山路東首,古稱「群玉庵」,又名「瑤池」。三國魏曹植有「東過王母廬」的詩句,唐李白有「朝飲王母池」的吟詠 。
泰山十八盤
泰山有3個十八盤之說。自開山至龍門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門為「緊十八」,共計1630餘階。「緊十八」西崖有巨岩懸空, 側影似佛頭側枕,高鼻禿頂,慈顏微笑,名迎客佛。 十八盤岩層陡立,傾角70至80度。泰山十八盤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600餘級,為泰山的主要標志之一。此處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雲梯。
在山東泰安市泰山上十八盤之盡處,舊稱三天南天門門、天門關,海拔1460米,山於此為最危聳,飛龍岩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雙峰夾峙,彷彿天門自開。元中統五年(1264年)布山道士張志純創建。門為閣樓式建築,石砌拱形門洞,額題「南天門」。紅牆點綴,黃色琉璃瓦蓋頂,氣勢雄偉。門側有楹聯曰「門辟九霄仰 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南天門是泰山的驕傲。南天門以上圍繞著泰山極頂的區域,被稱作岱頂景區,面積約1.6平 方公里。岱頂海拔已高,由於氣壓、溫度諸因素的影響,景觀與山下迥然有別,堪稱奇妙,因此人們又稱岱頂為「妙區」。置身岱頂只覺日近雲低,幾千年來人類社 會不斷營構的「天府仙境」與大自然賦予的奇異景緻交相輝映,使人感到虛幻飄渺,不知這里是人間天上,還是天上人間。
泰山日出是壯觀而動人心弦的,是岱頂奇觀之一,也是泰山旭日東升泰山的重要標志,隨著旭日發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從而使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為魚肚白、紅色,直至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最後,一輪火球躍出水面,騰空而起,整個過程象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在瞬息間變幻出千萬種多姿多彩的畫面, 令人嘆為觀止。岱頂觀日歷來為遊人所嚮往,也使許多文人墨客為之高歌。
歷代刻石2500餘處,堪稱中國書法第一山!著名的泰山石刻書法有:秦統一封泰山李斯碑。漢武帝大一統無字碑。漢武八登泰山!漢張遷碑。晉孫夫人碑!唐高宗武則天封泰山鴛鴦碑。唐玄宗唐朝頂峰封泰山-唐紀泰山銘-大觀峰碑顏真卿-在大觀峰亦存有碑刻(現已毀),宋宣和碑。康熙-雲峰碑刻。康熙四登泰山!乾隆11次登泰山留下多處泰山石刻。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摩陀刻石,西遊記曬經石原型地。現存中國最大最古的摩崖金剛經石刻!刻在天然的2600平方米的石屏之上!比現存的印刷本金剛經還早300餘年!(印刷本現存大英博物館!)東岳祖庭-岱廟
華夏名山第一廟,東岳廟祖庭--岱廟!岱廟始建於秦漢之時,泰山岱廟宋朝時擴修,是歷代帝王的泰山行宮。歷代帝王登封泰山先要在山下岱廟內舉行大典,然後登山。門票25元。著名帝王宮城式祠廟建築,泰安市正中心,北望泰山!岱廟佔地近10萬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館存文物一級品數量在全國2000餘座博物館中居第60位!天貺殿
位於仁安門北,是岱廟主體建築,建於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泰山天貺殿9年)。大殿建於長方形石台之上,三面雕欄圍護,長48.7米,寬19.73米,高22.3米。重檐歇山,彩繪斗拱,畫瓦蓋頂,檐下8根大紅明柱,規模宏大,輝煌壯麗,與北京的故宮,曲阜的大成殿,合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宮殿」。靈岩寺
泰山靈岩寺,坐落於泰山西北麓,位於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境內。北距濟南靈岩寺45公里,南離泰安25公里,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設靈岩寺出口)在其側穿 過,靈岩寺景區現有高、中檔賓館4處,可同時接納500人食宿。地址: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靈岩寺,始建於東晉,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歷史。該寺歷史悠 久,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並稱「海內四大名剎」,並名列其首。靈岩寺,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首批4A級旅遊區。普照寺
泰山普照寺位於岱麓凌漢峰下,秀峰環抱,翠柏掩映亭殿樓閣,氣象崢嶸。清人有「門前幾曲流水,寺後千尋碧峰。鳥語溪聲斷續,山光雲影玲瓏」的贊詠。普照 寺取「佛光普照」之意,傳為六朝時建,後歷代皆有拓修。寺院以大雄寶殿、摩松樓為中軸,形成三進式院落。兩側配以殿廡、禪房和花園等。竹林寺
在泰山西溪谷中,黑龍潭的上邊,今長壽橋東北,原來有一座寺,叫竹林寺,又名懸雲寺。這里風景宜人,寺的周圍翠竹青青,松柏蒼郁,溪水潺潺,曲徑通幽,風景十分秀美。向有「小徑沿山,清流夾道,蟠曲羊腸,景隨步換」之譽。據說竹林寺是泰山古剎,建修年代無考,自唐以後屢興屢廢。據記載,竹林寺元代元貞年間元代名僧法海重修,聲名遠播,以至「東振齊魯,北抵幽燕,西逾趙魏,南距大河,莫不聞風趨赴。」至明,高麗名僧滿空拓建,寺又趨興盛。明末文人蕭協中曾 描繪竹林寺的優美環境:「小徑沿山,清流夾道,蟠曲羊腸,景隨步換。抵寺,竹木參天,朱櫻滿地,晨鍾晚磬,另一凄清。」 明楊志學游竹林寺詩吟道:「西天復此門,山半一泉溫。雲壁時時動,龍珠日日翻。飛揚李白句,傾倒孔融尊。歸路夕陽好,涼風吹廣原」。後竹林寺在一場火災中 焚毀,現又在原址上仿唐代風格重新修建。玉泉寺
玉泉寺位於岱頂北,直線距離為6.3公里,山徑盤旋20餘公玉泉寺里。有公路與泰城相通。寺東南有蓮花峰、香爐峰、周明堂故址、天井灣;西為摩天嶺;南臨賣飯棚子;北依返倒山、長城嶺,群山環抱,密林掩映,高崖飛澗,人跡罕至。玉泉寺由北魏僧意所創建,金代又有僧善寧重建,元代僧普謹增建七佛閣,後屢興屢廢。古時山民曾在山谷內拾到羅漢像,因名佛峪、佛谷。又因南有谷山,東有玉泉,又名谷山寺、谷山玉泉寺,俗名佛爺寺。今遺址內存碑碣10塊,周圍有千年古栗樹20餘株。院內原有大雄寶殿,中祀釋迦,側立十八羅漢,四周有壁畫。 正殿祀唐初 政治家魏徵等。「文化大革命」中毀,今為玉泉寺景區立新林場駐地。四大奇觀
泰山日出
當黎明時分,游 人站在岱頂舉目遠眺東方,一線晨曦由灰暗變成淡黃,又由淡黃變成橘紅。而天空的雲朵,紅紫交輝,瞬息萬變,漫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雲海融為一體,猶如巨幅油畫從天而降。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輪掀開了雲幕,撩開了霞帳,披著五彩霓裳,像一個飄盪的宮 燈,冉冉升起在天際,須臾間,金光四射,群峰盡染,好一派壯觀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雲海玉盤
泰山雲霧可謂呼風喚雨,變換無窮:時而山風呼嘯,雲霧彌漫,如墜混沌世界;俄頃黑雲壓城,地底興雷,讓人魂魄震動,遊人遇此,無須失望,因為你將要見到雲海玉盤的奇景:有時白雲滾滾,如浪似雪;有時烏雲翻騰,形同翻江倒海;有時白雲一片,宛如千里棉絮;有時雲朵填谷壑,又像連綿無垠的汪洋大海,而 那座座峰巒恰似海中仙島。站在岱頂,俯瞰下界,可見片片白雲與滾滾烏雲而融為一體,匯成滔滔奔流的「大海」,妙趣橫生,又令人心朝起伏。
晚霞夕照
當夕陽西下的時候,若漫步泰山極頂,又適逢陰雨剛過,天高氣爽,仰望西天,朵朵殘雲如峰似巒,一道道金光穿雲破霧,直瀉人間。在夕陽的映照下,雲峰之上均鑲嵌著一層金燦爛的亮邊,時而閃爍著奇異的光輝。那五顏六色的雲朵,巧奪天工,奇異莫測,如果雲海在此時出現,滿天的霞光則全部映照在「大 海」中,那壯麗的景色、大自然生動的情趣,就更加令人陶醉了。晚霞夕照與黃河金帶的神奇景色,與季節和氣候有著很大的關系。為了能使登泰山者充分領略和享受這一奇觀美景,就必須選擇恰當的旅遊時機。應該說秋季最好,因為這時風和日麗,天高雲淡;其次是大雨之後,殘雲縈繞,天晴氣朗,塵埃絕少,山清水秀。你盡可放目四野,飽覽「江山如此多嬌」的秀容美貌。
黃海金帶
新霽無塵,夕陽西下時分,舉目遠眺,在泰山的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還可看到黃河似一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黃河金帶」。 它波光鱗鱗,銀光閃爍,黃白相間,如同金銀鋪就,從西南至東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處。清代詩人袁枚在《登泰山詩》中對黃河金帶描寫生動而傳神:「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晚霞夕照與黃河金帶的神奇景色,與季節和氣候有著很大的關系,為了能使登泰山者充分領略和享受這一奇觀美景,就必須選擇恰當的旅遊時機。應該說秋季最好,因為這時風和日麗,天高雲淡;其次是大雨之後,殘雲縈繞,天晴氣朗,塵埃絕少,山清水秀。你盡可放目四野,飽覽「江山如此多嬌」的秀容美貌。
特點飲食 煎餅、燒烤、泰山三美、赤鱗魚、豆腐宴、野菜宴、棗糕、葯膳宴
當地特產 石敢當、板栗、肥城桃、寧陽大棗、墨玉、泰山靈芝
交通指南 公交車 泰安公交車無特殊說明的線路,均價為1元/人次,K字開頭的空調車票為2元/人次。K3路、K4路、K16路、19路、K37路等可到
計程車 泰安市計程車起步價為6元/2公里,之後每公里租價為1.5元,22:00以後起步價7元/2公里,從泰山火車站到泰山的登山處不足3公里,乘計程車只需10元左右。
索道 泰山景區內有索道可乘車上山,此外,在天外村及桃花源等景區也有旅遊巴士通行。
索道
1、中天門——南天門 價格:單程100元/人;往返200元/人
開放時間:7:00-17:30 (4月1日至10月30日);8:00-17:00 (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2、桃花峪——南天門 價格:單程100元/人;往返200元/人
開放時間:7:00——17:00 (4月1日至10月30日);8:30-17:00 (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3、後石塢——南天門 價格:單行:20元/人 開放時間:8:30-16:00(4月1日至10月30日);冬季防火期,不營業(11月1日至3月31日)
注意事項 衣著:原則上,登山衣著應富機動性與調節性,符合保暖、保護、舒適的特點。通常情況下,高山氣溫低於平地氣溫,每上升1000米氣溫降低6℃,因此,登山服裝要格外注意它的保暖性,即使在夏天最好也穿綿質的帶袖衣服,避免登山途中著涼,尤其選擇夜登泰山的遊客要格外注意此項。登山鞋:是所有登山裝備中最重要的裝備。建議登山前選擇適合自己的輕型登山鞋。這種鞋透氣性高,行走舒適,鞋底摩擦性大,最適合登山穿。實在沒有,其實普通帶齒的休閑鞋亦可。遮陽帽和防曬霜:遊客在登山前應塗抹防曬霜,最好戴遮陽帽,避免被紫外線曬傷皮膚。另外,特別建議遊客登山途中不要使用遮陽傘,因為山上風大,空氣對流速度快,遮陽傘並不實用,反而增加登山負擔。另外,徒步登山很累,應盡量少帶裝備,只要帶錢,相機,手電筒和足夠的電池(夜間登山用)就足夠了。紅門處和山下有登山杖賣,才幾元一個,非常實用。
D. 什麼是泰山文化圈
泰山文化圈也稱為海岱文化區。
海岱文化區可以早期大汶口文化為代表。大汶口文化以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的發掘而命名,早期大汶口文化的年代約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大汶口文化的生產工具已普遍使用磨製技術,原始農業和原始手工業在其社會生產中佔主要地位。在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大量發現豬骨、狗骨以及牛羊骨,說明當時家畜飼養、特別是豬的飼養已構成經濟生活的重要補充。考古材料證實早期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為聚族而居,房屋為圓形或方形土木結構尖頂建築,前後牆壁有門窗和透氣孔,基本具備後世房屋的雛形。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以單人葬為主,同時也出現了成年男女及成年男子與其子女的合葬現象,說明當時的社會正處於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過渡階段。 海岱文化區的環境 1、地理環境 海岱文化區的自然地貌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即低山丘陵和沖積平原。海岱文化區的地理區系,按泰沂山脈的走向為界,可以區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在人文地理上,泰沂山以北地區,主要為後來齊國及其控制的小國分布區。泰沂山以南地區,則以魯、宋、莒等為主。 2、自然氣候 海岱地區屬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具有冬夏季風。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四季分明。冷熱、干濕季節區分十分明顯。相對獨立的地理地貌環境,相近的氣候和相似的生態條件,對海岱文化區的產生與形成,並在長達數千年之久的時期保持著相對穩定性,應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 遠古時期的海岱地區 一.人類產生之前的時期 ·寒武紀和奧陶紀 以泰沂山系為骨乾的海岱地區,寒武紀和奧陶紀的底層十分發育。 ·石炭紀 魯中丘陵地區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煤炭資源,均產生於石炭紀時期形成的底層之內。 ·中生代 眾所周知,中生代是恐龍家族的天下。海岱地區是發現恐龍化石較多的地區之一,其出土量在國內僅次於四川省的自貢一帶。 ·第三紀 第三紀是新生代的第一個紀。這一時期哺乳動物迅速崛起,取代了爬行動物在地球上的統治地位。海岱地區第三紀哺乳動物比較繁榮,發現較多的哺乳動物化石有各種象、犀牛和各種鹿等。最為著名的是我國第一個古生物自然保護區-臨朐縣山旺古生物自然保護區。 二.舊石器時代初期 1、沂源猿人 沂源猿人的發現及其意義:沂源猿人的出土,是海岱地區第一次發現猿人化石,它將這一地區的人類歷史提前了數十萬年之久,並為在這一地區找到更多的古人類化石提供了重要線索。 地層堆積和年代:地層堆積的岩性特徵一致,人類化石和哺乳動物化石均出自紅褐色-棕紅色砂質粘土層中,可與華北中更新世的離石黃土對比。沂源猿人地質時代應屬中更新世。 人類化石:人類化石有頭蓋骨殘片一塊,額骨眶上部兩塊,牙齒七顆。 2、南窪洞舊石器遺存 南窪洞位於沂水縣諸葛鄉范家旺村西南山頂部,洞口高出山下河面約100米,海拔480米,西距沂河6.5公里。歷次調查採集到石製品7件,類型有石核、石片和砍砸器以及一件有砍砸痕跡的鹿角。 三.舊石器時代晚期 1、烏珠台人:烏珠台位於新泰市劉杜庄。其地質時代可能是更新世晚期。 2、長島人 3、千人洞遺址:千人洞位於沂源縣土門鎮北的魯山之陽,東南距沂源猿人化石產地7.5公里。 4、上崖洞遺址:上崖洞位於沂源縣土門鎮芝芳村北約2公里處,坐落在柏坪山西北坡,南距沂源猿人化石產地約0.5公里。 5、日照沿海的舊石器:1983年起,先後在這一帶發現7處舊石器地點,7處地點的地層堆積大同小異。 北辛文化時期的海岱地區 一.北辛文化 1、發現與分布:1964年4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在滕縣北辛遺址調查中,採集到一批和大汶口文化風格不同的陶器,稱之為「北辛類型」。北辛文化主要分布於泰沂山系南、北兩側一帶,包括了除膠東半島以外的山東省大部分地區。 2、典型遺址:北辛文化發現以來,經過發掘的遺址有滕州北辛、邳縣大墩子、兗州王因和西桑園、汶上東賈柏村、泰安大汶口、鄒平苑城、臨淄後李官莊、章丘王官、青州桃園等10餘處。 3、文化特徵、分期與年代:北辛文化已形成完整的聚落,房址均為半地穴式建築,墓葬流行長方形土坑豎穴墓,無葬具,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器,骨、角、牙、蚌器十分發達,製作工藝以磨製為主。一般認為北辛文化的年代在距今7300—6100年之間,早期約在距今7300—6800年,中期距今6800—6400年,晚期距今6400—6100年。 4、地方類型:可分為北辛類型和苑城類型。 5、社會經濟與社會性質:農業、飼養業、手工業和陶器製作業均有所進步;社會由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所有制形式由氏族公有制向家族私有制轉化。 二.白石村類型 1、發現與分布:白石村類型的遺址共發現近40處,分布區域限於膠東半島地區。近80%位於海邊或距海很近的河口兩岸,並多為貝丘遺址。 2、典型遺址:比較重要的有即墨南阡和北阡、萊陽泉水頭、長島大欽東村、乳山翁家埠、福山丘家莊、煙台白石村、牟平蛤堆後和姜家莊、威海義和、榮成河口和北蘭格等。其中白石村、丘家莊和河口三處經過發掘。 3、分期、特徵與年代:白石村類型分為早晚兩期。早期的遺跡僅在白石村灰溝中發現3具人骨架,晚期的遺跡以柱坑柱洞發現最多,尤以較大的柱坑引人注目;年代在距今6500—6100年前後。 4、文化性質:白石村類型與北辛文化,尤其是與苑城文化有諸多相似之處,同時苑城類型與白石村類型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三.關於「青蓮崗文化」 青蓮崗遺址位於江蘇淮安縣東北部,坐落在廢黃河的南岸。 1、研究現狀:認為青蓮崗文化是分布於魯南蘇北地區,在年代上早於劉林期大汶口文化(即大汶口文化的早期階段)的一種較早時期的新時期文化;將青蓮崗文化限定在淮河下游地區或江淮之間,代表這一小區系的早期階段;青蓮崗文化分布於以淮河為主軸,西到皖、豫、魯交界,北以泰沂山南緣為界,東至大海;時間跨度為距今7000—6000年。 2、典型遺址:相比較而言,二澗村、大伊山和萬北三處遺址較為重要。
E. 淄博有哪些比較好玩的地方
博山片的樵嶺前(裡面的淋漓湖,天星湖,溶洞景色都不錯,屬於山上的水庫,山水相依,路不難走不過規模都不大,適合自駕玩個半天,雨季水邊隔個十幾米就得有那麼家農家樂,可以家庭或者同事聚餐,男女老少都有的玩),姚家峪(沒進去過,休閑度假村,看裝飾應該要更正規些偏酒店式了),鎮門峪、蝴蝶裕(開車相對來說難走些,路比較陡比較窄,每年去鎮門峪寫生的學生不少,偏山村生活范兒),開元溶洞夏天去很涼快,附近多吃虹鱒魚,魯山、原山、如月湖、五陽湖(正規公園性質,個人覺得魯山自然風光好,原山有點石林但就在市區基本是人工景色,五陽湖如月湖都叫濕地,不過這山上的濕地能算濕地么?囧,言歸正傳,五陽湖更自然質朴些適合環湖騎行散步,如月湖算開放式動物園可能更適合帶小孩去)。當然,去博山除了玩還能吃個博山菜,另外,山裡的採摘和樂瞳、幽幽谷等農家樂性質的地方也挺適合聚會或者親子游吧。琉璃博物館還是什麼中心貌似也不錯,不過都玩不了多長時間。
淄川片主要也是山,景色的類型山村古村為主。整體來說交通相對不便。潭溪山的景色不錯,不過門票一直也不便宜,剛上的玻璃棧橋估計又加重了人工痕跡,附近的峨庄、雲明山有些借地勢形成的小瀑布和古村,來學習寫生的孩子也不少,如果不收費進去散散心還是不錯的,缺點是太遠路也不好走,去峨庄從淄川忘了坐幾路終點就是小景區里,下車應該也不用買票了。夢泉、湧泉是大山兩側的兩個村子,山上有齊長城遺址,兩個村子的主打 旅遊 主題就是齊長城,沒見過齊長城或者山村啥樣的可以去看看,夢泉較陡爬山多,湧泉是馬向陽下鄉記拍攝地,比較平緩植被多,去之前最好跟裡面農家菜老闆聯系下讓他們帶進去,不然交的門票會讓你覺得不太值,再就是這兩個地方交通不太方便,坐車要導幾次或者坐小火車下車後做個黑麵包。牛記庵也是個古村落,打的稱號天上的村落,開發的程度比前兩個要好一點,自駕來說路比較好走。蒲松齡故居說起來就是間大點的茅草屋的感覺,私底下覺得門票貴,聊齋城沒去過,聽說來的時間也比較久了但沒啥好玩的。1954陶瓷文化園是老昆侖陶瓷廠的舊廠房改造的一小片區域,裡面有家哈利波特魔法餐廳和水碾酒吧啥的,有點798或者工業 旅遊 的意思,奈何位置比較偏(大概博山和淄川中間吧),人氣不行,地方也不大,外地人專門去那玩不了三小時吧,本地人打發時間還湊合。
周村的大街算是當地名氣打的最響的景點了,中規中矩的古商城,跟其他的古街風格近似,裡面有些旱碼頭拍攝的場地,再就是有個周村燒餅的博物館可以邊看邊吃,算個中規中矩的景點,外面朋友來一般會帶去看看,不過規模也不大。文昌湖(萌山水庫)據說在進行2次開發,打造成個休閑公園還是怎的,看同學剛拍的視頻感覺還好,還是適合當地人親子游吧(類似五陽湖,紅蓮湖,太公湖,孝婦河濕地的風格)。
臨淄片的遺跡博物館居多,車馬館啊蹴鞠博物館齊文化博物館之類的,興趣不大去的也就不多。山水有馬蓮台和太公湖吧,山水都介於中間水平,特色不太明顯。
桓台的馬踏湖五六年前去過一次以後就一直在裝修,據說今年十一開門,弄成了當地第一家5A景區,靠什麼評上5A的想不出來,原來除了可以坐船在蘆葦盪里轉一圈外感覺沒記得有什麼別的玩的,不過看這架勢開業後的門票貌似便宜不了了。周圍的飯店有做全魚宴的,多魚多吃。紅蓮湖1期2期是免費的人工湖公園,植被還可以,好多帶孩子去的。王漁洋故居好像是個4A,木有進去過不曉得好不好玩。果里那片有個叫常青藤採摘的小農場么,裡面除了採摘燒烤篝火的場地外還有個拿綠皮火車皮做成的小餐廳,有點意思。
高青片沂源片至今還沒機會去野,一個靠近黃河有大蘆湖有溫泉,一個有魯山山水牛郎織女溶洞618電台,應該也都還好。
大張店作為中心城區,無特色。因為各個城市建出來都差不多吧,吃飯 娛樂 的選擇多點而已。東邊的玉黛湖新加了小吃城(剛開業還沒啥東西)和某種樹上拓展(記不得叫啥,一整條索道獨木橋等架起來拓展項目,小學生年紀適合玩吧),西門不要門票還可以去看看,買票就算了。南邊孝婦河濕地還在建,噴泉剛弄好據說還可以,原以為張店沒有河流過還一直挺失落。北邊齊盛湖加2期在建,屬於市民休閑公園,加上往南一直到 體育 中心形成的水系公園整體還好,比其他的顏值略高,適合市內散散步健健身,要是兩邊的劇院影院能建起來應該就好點了,大淄博至今沒有個像樣的劇院看看演出啥的,囧 。
啰嗦了這么多,全都是小規模的景點,而且都比較零散,交通不十分方便(輕軌等了這么多年也沒啥動靜,浪費了這么多 旅遊 資源了 )。每個地方玩起來也就三四個小時,加吃飯半天多點,加自駕來回的時間剛好一白天,所以多數適合本地和周邊人休閑游,大老遠跑來玩的不太值。另外有些村子裡的景點收門票實在有點目光短淺,就不能學學杭州景點免費帶動點當地 旅遊 產業么?不知道市裡有沒有統一規劃下的意思。
另外就是還有個綠皮小火車了。不算個地方,辛泰線淄博發車到泰安,沿途經過淄川博山萊蕪都是山區,口頭、北牟、西桐古三站在太河水庫旁邊能見到水景,票價便宜(全程不到12,一般到淄川博山4塊)後來直接成了驢友公交專列,周末浩浩盪盪的驢友各種爬好不熱鬧,上過幾次央視新聞,也算一種體驗遊了(夏天太熱不想自虐的等等再試了)。
淄博作為中國 歷史 文化名城, 旅遊 地點確實很多,淄博為了做好轉型升級和打造齊魯大地文化名城突出齊文化的特點,特意給東南西北給予了明確的定位「南山北水東古西商」來打造屬於自己特點的 歷史 文化 旅遊 名城。下面我給大家講解下哪些方向有哪些 旅遊 景點。先從南山說起:淄博的特點就是北部大平原南部是高山,所以南部的山在淄博是很有名的。主要景點有原山國家森林公園、魯山國家森林公園、魯山國家地質公園、五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等國家公園,開元溶洞、樵嶺前溶洞、沂源溶洞等綿延數十里的溶洞群,以及齊長城遺址、沂源猿人遺址等。這些都屬於南部的博山區和沂源縣的景點。下面北水:黃河從這里經過,也有漫漫蘆葦盪,所以淄博的「北國江南」也是說的這里。景點大蘆湖、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分別在北部的高青縣和桓台縣。東古:東部齊國故都、世界足球起源地所以 歷史 氣息更加濃厚,景點有後李遺址、桐林(田旺)遺址、東周殉馬坑、田齊王陵、孔子聞韶處、西天寺造像和齊國故城排水系統、交通幹道、宮殿建築遺址、手工作坊遺址等,其實臨淄博物館也很多的。西商:西部以百年文商埠重鎮著稱,素有「金周村」、「旱碼頭」之譽。有保存完好的周村古商城並且是是電視劇《東方商人》《大染坊》《旱碼頭》《闖關東》故事的發生地和拍攝地,也是張藝謀執導電影《活著》的拍攝地。中部也是現代化大都市和人文聊齋景區的發生地,景點有:作者蒲松齡的故居以及峨庄古村落國家森林公園;座落於張店區的中國陶瓷館、淄博市博物館薈萃中外陶瓷精品和省級文昌湖度假區等。景點實在太多如果精細介紹起來可能得要幾天幾夜才說的完。唉~總之~好客淄博歡迎您的到來。
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淄博沒有一個好玩的地方,淄博是個工業城市,環境和城市建設一塌糊塗,別想著有好玩的地方了。能有個新鮮空氣呼吸就不錯了。他們說博山好玩那都是騙人的,因為在淄博人眼裡博山是他們唯一可以玩的地方,但是對於外地人來說,博山哪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你如果去了,讓你懷疑你是不是到了90年代。亂七八糟,都是窮山僻壤。不信的話你可以去看看。
淄博有很多地方都是很不錯的,雖然淄博暫時還沒有一所國家AAAAA級 旅遊 景區,但國家AAAA級 旅遊 景區倒是不少,下面僅僅介紹其中的一小部分。
魯山森林公園 魯山森林公園位於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與沂源縣南魯山鎮交界處,魯山有「小泰山」的美稱,魯山森林公園包括植物園、觀雲峰、鳴石崖、花林、東海、北海這六大景區以及天人合一、天雲觀日、天市神音、補天石海等140多處景點。它的森林覆蓋率很高,達到95%以上。門票價格是每人50元,它也是山東的四大高山之一,所以不妨去看看。
聊齋城位於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它也是國家AAAA級 旅遊 景區之一。聽到聊齋這兩個字,想必你也猜出來了,這里是蒲松齡的故鄉,景區內比較著名的景點包括柳泉、聊齋宮、狐仙園等等,門票價格算是挺貴的了,每人80元,聊齋城主要是以聊齋故事為主題的組群式的景區,而且還獲譽山東五大 旅遊 景區之一。
花山公園,有圖為證
淄博好玩景點很多
魯山溶洞 開元溶洞 魯山國家森林公園
馬踏湖,王漁洋故里 臨淄古車博物館 潭溪山 淄川聊齋城 原山公園 博山五陽湖濕地公園 文昌湖,姚家峪,桓台紅蓮湖 淄川太河水庫,淄川齊山 周村大街,博山五陽山景區 博山金牛山景區 博山顏文姜祠 博山泉河頭景區 淄川梓童山 博山蓮花山 張店玉黛湖 淄博動物園 人民公園 齊盛湖公園 高青大蘆湖 高青扳倒井 淄川馬鞍山 桓台四世宮保坊 臨淄古墓群 淄川楊寨塔
還有很多,可以網上搜一下
淄博是我門山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好玩的地方自然也很多。
魯山國家森林公園
魯山是我們山東四大高山之,走進魯山彷彿使人進入了山清水秀的江南水鄉。
魯山國家森林公園規劃為六大景區,集山、水、林、泉、石、洞為一體。雲海日出、四雄競秀、一線天等景點都非常值得一去。除自然景觀外還有駝禪寺,是魯山地區香火最旺的寺院。魯山國家森林公園還為遊客提供了免費的 娛樂 設施,滑索、吊床、鞦韆、水車、鋼絲、晃橋、棧道等,是休閑度假的勝地。
旅遊 的最佳時間是在3月到11月。這個期間可以在魯山植物園看到不同季節花卉植物,還可以觀賞到魯山內瀑布山色的不同景象。
蒲松齡故居
松齡故居在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是一座幽靜古樸的庭院,坐北朝南,院落前後四進,西有側院,門楣上懸掛著郭沫若題寫的匾額「蒲松齡故居」。院內月門花牆,錯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北院正房三間,是蒲松齡誕生地,也是他的書房「聊齋」。園內的景點主要有蒲松齡藝術館、狐仙園、石隱園、滿井寺、觀狐園、柳泉、松齡墓園、聊齋宮等,其建築獨特新穎,恢宏壯觀,為華夏一絕。既能看到好的風景,又能感受蒲松齡的文化,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地方。人文氣息濃厚,雖然不大,但別致有韻味,很古樸雅緻的庭落。
沂源九天洞
岩洞在燈光的照射下都很漂亮,而且溶洞的景觀很奇特,各種石花以石珊瑚為基座,有針尖狀、球粒狀、葡萄狀、蘑菇狀、菌塊狀、樹叢狀、晶塊狀等,千姿百態、應有盡有。其中大部分仍在生長中,質地純凈、組合精巧、高貴細膩,在五顏六色的彩燈照耀下,彷彿一座正值盛期的天宮花園,美輪美奐。
玉黛湖
玉黛湖是集休閑 娛樂 、現代游樂、農業觀光、餐飲服務為一體的景區。景區分東西兩區,東區設有淄博動物園、現代游樂園、海棠園、採摘園。西區設有餐飲服務區、滑雪場、湖濱 娛樂 區、慧圓寺等部分。
除此之外還有陶瓷博物館,潭溪山,周村大街,聊齋 旅遊 區,夢泉,開元溶洞等等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淄博作為齊國故都,有著悠久的 歷史 ,是一個文化名城,世界足球發源地,還是焦裕祿、孔繁森的故鄉;即是老工業城市,又是 旅遊 名城,好客的淄博人歡迎大家來 旅遊 做客。
說到 旅遊 淄博既有自然景觀,又有 歷史 人文古韻。
從北到南,有高清的溫泉,桓台的馬踏湖,王漁洋紀念館,周村的古商城,曾經的旱碼頭,臨淄的古戰車,齊長城,齊國故都,也是世界足球的發源地,淄川的潭溪山,玻璃棧橋,蒲松齡的故居,南部的博山作為丘陵地形,更是山清水秀,有十里桃花的桃花溪,各種採摘節,如月湖,4A景區原山,還有沂源,那裡有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發源地。淄博還是中國北方的陶瓷城,有一年一度的陶瓷博覽會,而博山是中國的琉璃之鄉,琉璃藝術品唯妙唯俏,巧奪天工。
說到 美食 那是更多了,有天下第一村的周村燒餅,桓台的白蓮藕,
博山的特色:酥鍋,曾多次登上央視,豆腐箱子,炸春卷,博山三炸,獼猴桃,桔梗,山泉水養殖的虹鱒魚,淄博博山是魯菜中的魯菜,獨樹一幟,砸魚湯更是一特色。
還有沂源的沂源紅蘋果,各種瓜果桃李,美不勝收。
淄博交通便利,境內有濟青高鐵,濟青高速,濱萊高速,往來方便,食宿方便,經濟實惠,是個值得 旅遊 的好地方。
所知有限,歡迎來過的朋友補充。
看看我們淄博人生活的環境吧,天上地下吃的喝的呼吸的沒有不污染的,還好玩的地方。一個最低端的工業地區,落後的思維。就拿張店南定鎮來說吧,區區一個小鎮,有以央企山東鋁廠為代表的有著60多年 歷史 的國營企業數家,我們作為其中員工生活的環境就像棚戶區。都是建國初期從全國各地來到南定鎮的,現在已經老少三、四代人了。
來淄博,這些景點別錯過。
周村古商城景區
聊齋城
中國古車博物館
魯山國家森林公園
開元溶洞
齊國 歷史 博物館
蒲松齡紀念館
夢泉生念 旅遊 區
潭溪山。泱泱齊風,多彩淄博歡迎您。
F. 沂源一條街在哪
南麻街道。
在澆花泉村,條條街道干凈整潔,牆角路邊植花種草,新鋪的水泥路四通八達,健身廣場時尚整潔,露天磨坊底蘊,而格外奪人眼球的是繪制在牆上的一幅幅文明宣傳畫。每一面文化牆都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意蘊,讓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受到教育。
文化一條街作為豐富群眾文化的利器,在全村興起了一股文明風,南麻街道創新載體,豐富內涵,推動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體的「四德」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G. 膠南一中到底是什麼玩意
膠南一中 -山東省省級規范化高中
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膠南一中高效推進素質教育紀實
青島新聞網 2002-06-02 01:34:45
--------------------------------------------------------------------------------
■本報通訊員劉昕尹吉志
面對洶涌而至的教育改革浪潮,膠南一中在轉換辦學體制的同時,更新觀念,積極應對高考改革和加入 W TO對人才素質的挑戰,樹立「明德至善,博學大成」的辦學理念,全面實施「以德育為核心,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張揚個性,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
為加強師德建設,該校制定《膠南一中師德行為測評表》,落實各種規章制度,把各項「軟」指標「硬」化,嚴厲查處制止有悖師德、有損教師和學校形象的行為。堅持間周一次青年教師和班主任經驗交流;每周例會之前由校內一名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結合教學心得,談做法、談觀點、談理論,引發全校教師研討。每學期邀請3—5位在省內外有影響的專家、學者到校講座,並分期分批組織幹部教師到各地名校參觀學習。
圍繞著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他們對五年以下的教師進行考核,內容包括備課、課堂教學、作業設置和批改、課後輔導等教學常規,以及教學成績和學科專業知識考試。定期舉行青年教師匯報課、教學基本功比武和優質課比賽。對於骨幹教師,優先外派參加各種學術研討,幫助他們總結教學經驗,進行理論升華,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思想和方法。目前,有1人參加全國萬名骨幹教師培訓,有5人參加省級骨幹教師培訓。徐全祥校長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全國千名骨幹校長研修。
幾年來,膠南一中從省內外選聘30多名在職骨幹教師,建立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教育方法創新、業務能力精湛、職業道德高尚的師資隊伍,為高效推進素質教育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培養社會需要的創新人才,是時代對教育的要求。膠南一中擺脫傳統教育束縛,構建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在課堂教學、學生德育、常規管理三大模塊中全方位實施「主體性」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讓學生接觸社會、在實踐中得到教育,是膠南一中德育的鮮明特色。1991年起學校與海軍109艦開展共建活動。2001年,他們組織高一年級700多名學生徒步拉練50公里到軍港參加軍校共建十周年慶祝活動。建立沂源革命老區德育基地,利用暑期組織學生赴沂源山區體驗生活,參加北大愛科學夏令營,參觀海爾集團和青島海洋大學等高校。
創新以學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為主的管理工作新機制,參與學校決策,推行學生全員值周管理。以社團活動為載體,一切學生活動凡是由學生能辦到的,一律讓學生承辦,由學生主辦的《征帆》、《導航》雜志被評為全國中學生自辦優秀期刊。
高效推進的素質教育,使膠南一中佳音頻傳,高考本科達線人數和名牌大學的錄取率逐年上升,新招高一優生數連年攀升,外地借讀學生范圍已擴大到海南、內蒙、新疆、東北地區。去年以來,該校實施征地465畝,投資1.2億元,建設在青島市乃至全省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普通高中,預計今年8月將竣工投入使用。在與澳大利亞南澳洲沙利伯瑞東中學建立友好學校的基礎上,作為山東省唯一入選學校,膠南一中同全國25所知名學校一起參加中美青年交流計劃,2003年將與美國學校開展由美國國務院提供資金的人員交流……
H. 泰山的歷史典故
泰山的歷史典故:
天禧年間,宋真宗封禪泰山,大興土木修建岱廟,動工那天,全國各地有名的木匠都請來了,大家不分晝夜,緊張地忙碌著,其中有一個白鬍子老頭兒,整天在工地上轉悠,這兒瞧瞧,那兒看看,可從不見他伸手干一會兒。
許多木匠雖然有些不滿 ,可又看到他這般年紀,也不好把話說明,都無可奈何地說:就讓這老頭兒混碗飯吃吧。
這一天,老頭吃完了飯,對大夥說:我不能光閑著,做幾個墨尺給大家用吧,「不一會兒,老頭就做了幾十個,趁大夥休息的時候分給了大家。許多人都覺得好笑
這老頭真是的,墨尺誰不會做,總共不過一拃長,一袋煙的功夫就能做幾個,誰稀罕!許多人接過來就扔了,只有一個姓李的木匠細心的收了起來。
過了幾天,李木匠的墨尺斷了,就拿出老頭給的墨尺來用,奇跡出現了,李木匠用墨尺在木頭上劃線,木頭即刻順著墨線分成了兩半,大夥一見,都紛紛去找自己的墨尺,哪裡還找的到,大夥這才明白,原來那老頭就是魯班師傅。
從那之後木匠就開始把墨尺叫做斬木劍了。
可笑凡人俗世目,不識神仙真面目。
(8)沂源居委會文化牆多少錢擴展閱讀:
泰山是黃河流域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圍就被我們祖先所開發,泰山南麓的大墳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遺存,便是佐證。再早還有5萬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遺存和40萬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遺存。
戰國時期,沿泰山山脈直達黃海邊修築了長約500千米的長城,今遺址猶存。 泰山與孔子活動有關的景點有孔子登臨處坊、望吳聖跡坊、孔子小天下處、孔子廟、瞻魯台、猛虎溝等。 神山、文化寶庫 泰山有"五嶽之首"、"五嶽獨尊"的稱譽。它是政權的象徵,成為一座神聖的山。
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歲,多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時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禪;自秦漢至明清,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27次。皇帝的封禪活動和雄偉多姿的壯麗景色,歷代文化名人紛至泰山進行詩文著述,留下了數以干計的詩文刻石。
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馬遷的《封禪書》、曹植的《飛龍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詩文,成為中國的傳世名篇。
天貺殿的宋代壁畫、靈岩寺的宋代彩塑羅漢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國書法藝術之大成,真草隸篆各體俱全,顏柳歐趙各派畢至,是中國歷代書法及石刻藝術的博覽館。泰山文化遺產極為豐富,現存古遺址97處,古建築群22處(表3),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提供了實物資料。
泰山宗教發祥久遠,佛教於公元4世紀中期傳入泰山。公元351年高僧朗公首先 到泰山岱陰創建了朗公寺和靈岩寺。魏晉南北朝時期,泰山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 寶寺、普照寺等。著名的泰山經石峪是北齊人所刻的佛教經典《金剛經》。
唐宋時,靈岩寺極 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靈岩寺稱為天下"四絕"之一。泰山道教早在戰國時就有方 士隱居岱陰岩洞;秦漢後詞廟林立,保留至今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宮(龍泉觀)、碧霞祠、後石塢廟、元始天尊廟等。其中以王母池為最早,創建於公元220年以前。
以碧霞祠影響最大。泰山是王母娘娘神話傳說的發祥地。早在魏晉時期就建有王母池道觀。王母池位於泰山南麓環山路東首,古稱「群玉庵」,又名「瑤池」。三國魏曹植有「東過王母廬」的詩句,唐李白有「朝飲王母池」的吟詠 。
I. 長城有哪些著名的段落與關隘
嘉峪關 甘肅省
玉門關 甘肅省
西固城
烏鞘嶺
鎖陽城 陽關
殺王坡
峽口
頭墩營 張掖城 位於甘肅省張掖市。
索橋堡 位於甘肅省景泰縣境內。
蘆塘堡 位於甘肅省景泰縣境內。現稱蘆陽。多被毀掉。有些地方雖有牆址殘存,但多已毀成土脊狀的夯土堆。
大靖城 位於甘肅省古浪縣境內。現稱大景。牆體多已坍塌,堆土僅主同於地面3~4米。過朱家灣後至趙家地溝段,夯土城牆風化嚴重,有些地方僅高於地面1米多。
土門堡 位於甘肅省古浪縣境內。黃土夯城牆由土門東向北行,至常家莊段,毀壞十分嚴重,只很少的地方留有遺跡。
黑山堡 位於甘肅省民勤縣境內。這段夯土城牆保存狀況較好。
板橋堡 位於甘肅省臨澤縣境內。過去曾有夯土牆殘跡,今基本無存。
四壩堡 位於甘肅臨澤縣境內。今已無連貫的牆體遺址。
胭脂堡 位於甘肅省高台縣境內。城大部已不可尋。
居庸關 北京 位於昌平縣城以北20公里長的關溝中,距市區50公里。
司馬台 密雲縣東庄鄉。目前已開發旅遊。司馬台長城關口處建有水庫一座,庫容57.2萬立方米,長城的制高點望京樓海拔986米。
慕田峪關
沿河城 北京市門頭溝區沿河城鄉。1991年北京市文物局對沿河城進行保護性修建。
將軍關 將軍石關,北京市平谷縣東北約40公里的明長城線上,東靠茅山,東南臨黃崖關,西北近牆子路關,是平谷東北的重要隘口。保存較好。
白馬關 北京市密雲縣境內。牆體較好,白馬關西南亦以險為障,只築有空心敵樓。
鹿皮關 北京密雲縣城北20公里處。現在關口設施已全部毀損。
河防口 北京懷柔縣境內。今關口及關城均毀。關口遺址,僅公路西側存一敵樓的條石基礎。
蓮花池關 北京懷柔縣境內。
黃花城關 古稱黃花路,亦叫黃花鎮,北京懷柔縣西北約35公里。地處京師北門,東有古北口,西有居庸關,北鄰四海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今關口已所剩無幾。
撞道口關 也稱鎮虜關。北京市懷柔縣城西北,東臨磨石口,南近黃花城
九孔樓 北京懷柔縣與延慶縣的交界處。樓今已圯坍。九孔樓北原立有一石碑,存於延慶縣文物保管所,是長城沿線十分罕見的題詩碑刻。
四海冶口 又名北口子。北京延慶縣境內。關口外可通珍珠泉。關口南五里為四海冶堡,居四山之內,上通獨石口,下連橫嶺,今此堡已毀壞無存。
山海關 河北省 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瓮城,東羅城、長城博物館等長城建築,展示了中國古代城防建築風格。
井陘關 河北省 又叫土門關,位於鹿泉縣正太路旁的土門村。
娘子關 河北/山西省
位於平定縣城東北45公里處,雄踞於晉冀兩省的交界處,為三晉東面的門戶和交通的咽喉,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所重視,素有天險之稱,是大行山上一個著名的關隘。因唐太宗之妹平陽公主曾駐兵於此而得名,
史稱萬里長城第九關。現存關門、城牆及古車馬道。關城座落在懸崖之上。位於東門附近還有懸流百尺的娘子關瀑布。
雁門關 山西省 又稱西陘關,位於代縣西北20公里處,與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
偏頭關 山西省 今晉西北的偏關縣城黃河邊。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故名。
平型關 山西省 雁門關之東,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
古北口 北京 古北口鎮是首都的東北大門,京承公路縱貫全境,為北京市對河北、內蒙古等地的重要窗口,自古有"燕京門戶"、"京都重鎮"之稱。
喜峰口 河北省
河北遷西縣境內西北50多公里處,是萬里長城上一座雄關險鎮。歷史上多次在這里發生大戰。走通縣,穿大廠,過馬蘭峪。喜峰口雄踞灤河河谷與長城相交,左右高山對峙,是明代洪武初年,大將軍徐達在燕山山脈首建的32座重要關隘之一。
瓦橋關 河北雄縣
馬水口 河北省涿鹿縣狼煙山腳下。馬水口關口建築已毀,兩側長城層疊而上,隨山勢蜿蜒起伏,十分壯觀。牆體多為條石砌築,今存毀各半。
倒馬關 河北省
倒馬關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內三關之一,古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楊六郎曾在此鎮守,御遼兵於千里之外。如今,舊的城牆已所剩無己,孤零零的城門洞也顯露著悲劇的色彩。
九門口 山海關城東北15公里處。九門口,又名一片石。1992年已全面修復,並對遊人開放。
老龍頭 山海關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董家口 河北省撫寧縣東北。現關口已毀,關城尚存。刻有「忠義」、「報國」等字。
劉家口 河北省盧龍縣。今關口兩側城牆已拆毀,過水樓尚保存較好。
馬蘭關 馬蘭關簡介 馬蘭關圖片
新開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現關已殘毀,但關口一帶長城牆體尚保存較好,存高約5米。
插箭嶺關 河北省淶源縣。今關城毀壞嚴重,東側城牆磚被拆走,夯土牆尚存。所轄長城的空心敵樓多保存較好,敵樓的門額上嵌有漢白玉石匾。
金山嶺 河北省灤平縣與北京密雲縣交界處,始建於明洪武初年,隆慶、萬曆年磚砌。敵樓是金山嶺長城重要組成部分,在 20
公里長城的范圍內修建有100多座各式敵樓。修復後的金山嶺長城已成為長城旅遊勝景,並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獨石口 河北省赤城縣北,因關口處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而得名。
張家口 河北省張家口市。
馬市口 河北懷安縣馬市口村。今關口防禦建築已盪然無存,附近長城尚殘存為黃土夯築。
羊房堡關 河北省宣化縣境內。多以碎石砌築,今均已坍塌。關口已毀,在關南2公里處有羊房堡城。
水口關 河北省懷來縣,建於明隆慶年間。該關今尚存一磚券拱門。除個別地方圮殘外,大部分較好,很多地方的石砌垛口尚存。
紫荊關
位於易縣城西15公里的紫荊嶺上,海拔1080米,東連雲蒙山,北傍拒馬河,南臨寬南湖。紫荊關有九關門之稱(秦漢稱上谷關,北魏稱予庄關,隋唐稱白壁關,宋稱金坡關).
宣化城
明長城宣府鎮鎮城。今河北省宣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宣化城歷史悠久,歷來為北方軍事重鎮,素有「北方古城」之稱。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原宣德府土城的基礎上,將宣化城擴展為城周12公里左右的規模。現尚存城牆長1萬米左右。
三屯營 河北省遷西縣三屯營鎮駐地。
三道關
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北。第一道關僅存遺址可辨。第二道關為正關。第三道關是用塊石於溝谷之中橫砌的一道障牆,作攔截用,原牆上設有一座石砌拱門,今拱門已成豁口,但牆體尚殘存。
大毛山關 河北省撫寧縣與遼寧省綏中縣交界處。今關門已全毀,僅存遺址,城堡尚殘存,為大毛山村。
義院口 又名義宛口,河北省撫寧縣。口東西的長城建築堅固,但今毀壞嚴重。義院口東北的板場峪和西南的花場峪保存有很多明時守戍長城所用的雷石和石炮。
界嶺口 河北省撫寧縣,因關隘坐落於界嶺山下而得名。月城雖遭不同程度的破壞,但輪廓猶存。
重峪口 河北省盧龍縣,為弘治十三年(1500)所建。僅在上興隆庄北有不足百米的磚牆較為完好。
徐流口 河北省遷安縣境內。關口雙側山坡較平緩,關口建築已毀。城現雖已殘毀但遺址尚存。
冷口關 河北省遷安縣東北35公里, 現關城城牆砌磚被人拆毀,但夯土牆殘址仍可看出原建築規模,城南門磚券拱門洞尚存。
白洋峪關 河北省遷安縣境內。今除東牆存約200米外,其餘全部被拆毀。
青山關 又稱青山口
河北省遷西縣境內。南門額上有一石匾陰刻楷書:「青山關」三個大字,並題有「萬曆二年(1574)十月,吉旦創建立」。青山口南的長城為磚砌,保存很好。
鐵門關 鐵門關簡介 鐵門關圖片
潘家口 潘家口古稱盧龍寨。河北省遷西縣場面北60餘公里。今關及關城已完全淪於潘家口水庫。
龍井關 河北省遷西縣。龍井關向西南的長城多為石結構,砌築堅固,保存較好。龍井關向東的長城大部分為石砌,坍毀較嚴重。
洪山口 河北省遵化縣境內。現關隘建築設施已盪然無存,關城則僅存殘址。
上關 河北省遵化境內。今關口全部淹沒於上關水庫之中。
常峪口 河北省宣化縣境內。關口建築設施全被破壞,只存零星的夯土遺址。口南約3.5公里處築有城堡今堡城大部分已被拆毀,只存部分夯土殘牆。
狼窩溝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狼窩溝口在張家口西北,接近壩上。
新河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坍塌嚴重,關口處長城已破壞殆盡;但漁兒山一帶長城卻保存得很好。
白石口關 河北省淶源縣下北頭鄉白石口村. 關城南門樓在河西側,保存較好,現仍可通行。
浮圖峪關 河北省淶源縣境。今城堡已毀無存。今除個別地方零星略存遺址外,均已被毀掉。
烏龍溝關 河北省淶源縣境內。今城牆城門均保存較好,南、西城門均有瓮城環護,瓮城門額各嵌一匾。南瓮匾陰刻橫書「栩荊門」,西瓮城匾陰刻橫書「鎮朔門」。
飛狐口 河北省淶源境內。飛狐口兩壁陡峭,一線微通,逶迤蜿蜒,形勢險要。
襄城驛 河南省襄城縣西城垣北段呈「匚」形者即是。
魯陽關 河南魯山縣交口村石羊山下,山頂屯兵城堡遺址依稀可見。建築已廢,地面散存有陶、瓷、瓦殘片等。
葉邑關 位於河南葉縣舊縣鎮。城垣遺跡今尚殘存,高3米,長2000餘米。
繒關
又名大關口、仙翁關,位於河南省方城縣獨樹鎮大關口村。兩面山坡上仍存有土石牆和要賽設的遺跡,1981年出土之銅戈、銅鏃均為上戰國器物,是考證楚長城的可靠依據。
野牛嶺關 位於河南省南召縣塔灣村野牛嶺。附近墩台為楚方城遺跡。
酈城堡 河南省內鄉縣酈城村仍有一段長200米,高2.5米,寬8米的殘垣和瓦、陶片等遺物。
黃崖關 天津
寡婦樓 天津薊縣境內。
虎山長城 丹東市
撫順關 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東前甸鄉。今關已毀,現存台堡遺址。撫順城,為沈陽中衛所轄千戶所城,城建於明洪武年間。
鴉鶻關 明長城遼東鎮重要關隘,位於遼寧省新賓縣西南葦子峪鄉。又稱三道關。
牛庄城 遼寧省海城市牛庄鎮。
分水關 遼寧省北寧市北15公里。清代改稱分稅關。分水關城已毀,沿北關門遺址兩側有長城遺址,向西直抵醫巫閭山,山上尚存石築烽火台。
寧遠城 遼寧省興城縣興城鎮。
陽關 陽關簡介 陽關圖片
平定堡城 遼寧省鐵嶺縣平定堡鄉,堡城已毀,現存有城下鎮遠南墩台遺址。
清陽關 遼寧省昌圖縣清陽堡東4公里關門山的隘口處,關城已被採石場拆毀,只存遺跡和關城兩翼的長城。
新安關 遼寧省開原縣慶雲堡鄉西4公里的雙樓台。雙樓台即新安關城東門遺址。
鎮遠關 遼寧省黑山縣白土廠鄉。當地人稱雙棒台,實際為關城被毀後南關門和北關門遺址。北關門兩側長城仍存有兩米多高的土築城牆。關外有晾馬山墩台和清柳條邊遺址。
錦州城
明遼東鎮衛城,明稱廣寧中屯衛,位於今遼寧省西部,在大凌河之西小凌河之北岸,為山海關通向遼東的樞紐,亦是關內外走廊的要塞,它南臨渤海的遼東灣,北依虹螺山,地勢十分險要,是明遼東鎮長城海防系統的重要屯兵城。城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由指揮曹奉在元朝時的永樂縣舊址上修築。並於天啟五年(1625)重新修繕。
居延塞故城 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北,今遺址尚存。
雞鹿塞 內蒙古口市西北哈隆格乃峽谷口。東漢和帝永元元年竇憲率兵北擊匈奴,由此塞出長城。
高闕塞 內蒙古杭錦後旗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一個缺口。
大同城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
殺虎口 位於山西省右玉縣北,明稱殺胡口。
威魯堡口 位於山西省左雲縣境內,明稱威虜堡。今城堡毀嚴重,但四周圍牆均有遺址。
金鎖關 位於山西省汾陽市黃蘆嶺。長城遺址尚存石砌關和瓮城券洞。
黃澤關 位於山西左權縣。關城已廢,僅殘存關門遺址和新建的標碑。
黃榆關 位於山西省和順縣,因關建於黃榆山上而得名。今關城遺址尚存,關券拱門洞較好。關北依山為障,關南有兩段各長百餘米石砌成牆,坍塌嚴重。
北樓口 位於山西省應縣,為翠微山麓的一個最大隘口,東接平型關,西連雁門關。北樓口樓峪河兩側長城牆體尚存,高約6米以上。
寧武關 寧武關簡介 寧武關圖片
利民堡口 位於山西省朔州市。今城堡夯土牆殘存,城東磚券拱門完整,門額上嵌有一匾,陰刻橫書「利民塞」。
得勝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今城堡磚牆多已不存,僅南關內磚砌券拱尚好,關門洞外十分精巧的磚雕圖案。關門內外各有一匾,分別書有「得勝」、「保障」。門洞內東西各嵌存一塊石碑。
鎮宏堡口 位於山西省陽高縣。今堡城已毀,由鎮宏堡至邊堡長城尚存黃土夯築牆體高2--5米。
平遠堡 位於山西省三鎮縣境內。今堡包磚已被拆,只殘夯土城牆。
新平堡口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堡牆多被毀。堡東門尚殘存磚券拱。城堡中有一座磚木結構的鼓樓。
保平堡口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
樺門堡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當地又稱花面牆,居紅土溝村東一里的山頂上.城四周均有殘存的包磚,還有磚券城門,寬9米,高約6米。
瓦窯口堡 位於山西省縣境內。瓦窯口堡今只存殘圮的夯土圍牆。
鎮寧堡口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距白羊口長城南500米。今鎮寧堡已廢毀。
鎮口堡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距水磨口長城周歲500米。今已廢毀。
守口堡口 位於山西省陽高縣境內。今城堡已毀。長城由守口堡至鎮宏堡,破壞較少。
鎮邊堡 位於山西省陽高縣境內。今城堡已毀。長城出鎮邊堡向西約4公里出陽高而進大同市。這段黃土夯築的長城牆體較為完整。
鎮川堡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鎮川口長城南2.5公里。破壞嚴重,砌磚全部被拆毀,夯土城牆西側、南側已毀為平地,東側牆半毀,僅北側牆多殘存。
宏賜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今堡城砌磚早已被拆光,殘土牆亦破壞嚴重,城南側牆基本已平,南門原為磚砌券拱門,今已成豁口狀。
鎮羌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今長城外側緊傍長城尚存馬市圍城遺址。
拒牆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今已十分殘破。僅磚砌券拱南門尚殘存。
拒門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堡城今已廢毀。
助馬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今堡城南牆、東牆有多處殘圮,北牆高大堅固,保存較好。
破魯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破魯堡城北牆、西牆今尚殘存,南牆,東牆破壞極為嚴重。
保安堡口 位於山西省左雲縣境內。西距長城1公里。今城堡包磚早已被拆毀,只有夯土城牆殘存。
寧魯堡口 位於山西省左雲縣境內。原名寧虜堡。城牆包磚雖早被拆光,但整體堡城尚存。
破虎堡口 位於山西省右玉縣境內。原稱破胡堡。黃土夯築牆尚殘存,城南磚砌券拱城門亦存。
殘虎堡口 位於山西少左雲縣境內。今只殘存磚砌券拱南城門,及已殘損的黃土夯城牆。
馬堡口 位於山西省右玉縣境內。今堡城砌石已被拆毀,只殘存夯土城牆。
雲石堡口 位於山西省右玉縣境內。雲石新堡今為一村莊,城堡包磚早被拆毀,僅存夯土牆。
少家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長城內約1.5公里。今城堡包磚已被拆毀,夯土殘牆尚存。
大河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居山坡之上,四面黃土夯築殘牆尚存,磚石幾乎被拆光,已無人居住。今尚存一方廟碑,僅可辨認為「大同平魯路」,「大水口堡」等字。還有一塊石匾,陰刻楷書「湯永固」三個大字。據說原嵌在關門額上。
敗虎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城堡僅存夯土殘牆。
迎恩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城堡僅存夯土殘牆。
阻虎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阻虎堡城包磚早已不存,夯土牆亦無城狀,僅零星殘存幾段。
將軍會堡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堡城全部為石砌,大部分已被拆毀。
丫角山 山名,現廢而不用。位於內蒙古清水河縣北堡鄉口子上村東。雖殘破,但牆體尚連貫,遠看十分壯觀。
老營堡 位於山西省偏關縣境內。只存夯土。從高大的夯土牆尚可看出城堡原來的規模。
紅門口 位於山西省偏關縣東北40公里。紅門口南0.5公里設有水泉堡,今亦毀,僅零星存有夯土殘牆。
老牛灣堡 位於山西省偏關縣境內。東接滑石堡,西臨黃河岸。今堡城尚存。
陽方口 位於山西省寧武縣北約13公里。陽方口堡城今已殘毀,尚存城北磚券拱門,用橫木支撐著,供行人來往。
白草關口 位於山西省代縣境內。今尚存一座關樓和一個關便門。
廣武城 位於山西省山陰縣境內。尚存夯土牆體和北門磚券拱門洞。
北樓口亦稱碑樓口。位於山西省應縣境內,是翠微山麓的一千最大隘口,東接平型關,西連雁門關。城堡破壞嚴重,磚包牆僅西北角部分殘存。從殘存的夯土殘牆尚可辨出原堡規模。
狼牙口
位於山西省靈丘縣龍須台村和河北省沂淶源縣狼牙口村交界處,因建在海拔1700餘米的狼牙口而得名。關兩側建有石砌城牆,今多較好。關門尚存石砌券門,今仍為南北通道。
龍泉關
位於河北省阜平縣西部的龍泉鄉,距縣城約35公里的太行山一出口。東臨阜平縣城,西界五台山,北近平型關。遺存北門向南開,磚拱門洞,寬3.5米,深10米,大型條石砌基。
固關 位於山西省平定縣境內。由娘子關南約6公里,有固關(舊關)遺址。尚好
鶴度嶺口 位於山西省昔陽縣皋落鄉長溝村東南約1.5公里的山樑上。石城基本完好,有少許圮殘。
馬嶺關 位於山西省昔陽皋落鄉圪瘩店村東南2.5公里處。東西牆砌有券門,今仍存,城牆及垛口大部較好,西城牆長於東城牆。
支鍋嶺口 位於山西省和順縣小董坪村東1.5公里處。關城南側為山澗,深不可越,西側為壁立懸崖,陡不可攀,所以只在北、東兩面築有石牆。
峻極關 位於山西省左權縣城東約60餘公里。南北峭崖陡不可攀,關門北約50米處是一深澗,石砌城牆由陡崖起止臨澗的一座小山頂,現已全坍成堆。
榆林塞 陝西榆林
吳旗秦長城 位於陝西省吳旗縣。牆體、墩台仍保存較好,遺址周圍散布有大量繩紋陶瓦殘片。
魏長城南起點 位於陝西省華陰市華山峪口。
定邊城 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現北、南、東三面夯土城牆有部分殘存,西城牆及四座城門均毀。
高家堡 位於陝西省神木縣境內。今城堡尚殘存,城東北兩面條石牆體較完好,城東門券拱門洞仍為出入城之通道。
鎮北台
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紅山最高處,東西有長城相連,為榆林南北往來的咽喉之地。鎮北台建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是榆林鎮巡撫為保護紅山馬市貿易設立的一個觀察哨所。鎮北台是萬里長城中最大的一座城台。
統萬城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白城子村。現城址四周不同程度地為流沙所淹沒,但高達24米的西南城角敵樓卻赫然挺立於沙漠之中。
韓城魏長城 位於陝西省韓城市。
黃甫川堡 位於陝西省府谷縣。居黃甫河下游,西北據山,南北臨川,距長城10公里。黃甫川長城為黃土夯築,保存多較好。磚砌空心敵樓多被拆毀。
清水營堡 位於陝西省府谷縣,清水河下游。黃土夯築,多保存較好,一般高在2~4米,保存好的地方,尚存5米余。
孤山堡
位於陝西省府谷縣,因居孤山川北側山坡之上,故名。今城堡外側包磚及條石基均已被拆光,只內部夯土牆殘存。城東、西、南、北各開有一門,南、北門外還圈有瓮城。除東門已毀外,其餘三門磚券拱洞尚存。
鎮羌堡
位於陝西省府谷縣新民堡村。今城堡圍牆包磚及條石基已被拆光。城東牆南部、南牆西部遭較大破壞。其餘部位夯土城牆基本尚存。城開東、北、南三門,均築有瓮城。東北二門已毀,南門磚券拱門洞保存尚好。
永興堡 位於陝西省神木縣。今永興堡附近夯土長城圮坍嚴重,但遺跡尚連貫,夯土墩台多存,磚石包砌的墩台已全被毀,個別的只殘存些磚牆石基。
大柏堡 位於陝西省神木縣。大柏堡今為小學校舍,四周堡牆尚殘存條石及磚包砌部分。
建安堡 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境內。現存夯土牆部分,基本保存原規模。堡城原東、南、北各七一門,門外均有瓮城。今東、南二座磚券門洞尚存。
常樂堡 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境內。僅南牆保存稍好,城西門已毀,尚存東門及瓮城磚券拱門洞。
波羅堡 位於陝西省橫山縣境內。今堡城磚石砌築部分,僅西牆和南、北兩城角及北牆稍有殘存。夯土牆除南門以東基本被毀掉外,多殘存。今尚存磚砌券拱同洞及北門洞
懷遠堡
位於陝西省橫山縣境內。夯土北城牆保存稍好,其餘三面均成斷續的殘存狀。城南門已毀。東門磚券洞被農民改為窯洞居住。北門尚存,現為農民蓋雜草的庫房。堡內原有鼓樓已毀,僅存樓台。
威武堡 位於陝西省橫山縣境內。今該堡內全是積沙,城堡磚石已被拆光,僅夯土牆斷續殘存,基本輪廓可辨。
清平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
龍州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現該堡為龍州村所在地。
鎮靖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距長城約2公里。僅殘存內部夯土。
鎮羅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此城堡已於清同治六年(1867)毀。
靖邊營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現靖邊營為新城鄉所在地。
寧塞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寧塞堡傾塌已久。
柳樹澗堡 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城堡遺址在今柳樹澗南的山坡上,堡內辟為農田,磚石早已拆光。所有夯土雖有坍塌,但還保存原堡形狀。
安邊堡
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城堡磚石早已拆光,夯土牆體除北門向西那段大致存有原規模外,其他均殘塌的七零八落。北城牆中部牆上舊築有「魁星樓」,已毀。今呆存一約30米見方的夯土基座。
磚井堡 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今三門均毀成豁口。
固原秦長城
位於寧夏固原縣張易、紅庄、中河、西郊諸鄉。固原秦昭王長城,保存最好的地段有兩處,一為固原城西南10公里,由孫家莊東側起,至城北6公里石羊窪,分長18公里。另一處為固原城東南茹河北岸長城梁,全長約7公里。
下馬關 位於寧夏同心縣下馬關鄉。下馬關附近長城是明固原鎮長城中保存最好的地段。
勝金關 位於寧夏中衛縣東30公里。
廣武營 位於寧夏青銅峽市。今已青銅峽水庫淹沒於水中,尚有城附近的108塔保存完整。
橫山堡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境內,舊名紅山堡。今橫山堡城已廢棄,夯土城牆尚殘存。
花馬池營 即寧夏鹽池縣城關。
三關口 位於賀蘭山中部,在銀川市東北約40公里,銀川至內蒙巴彥浩特公路正由關口穿過。
賀蘭口
位於寧夏賀蘭縣境內。兩側的山崖上,仍保存著明朝摩崖刻記兩方。溝谷北壁石刻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欽差大臣巡視賀蘭山邊防題記,南壁為萬曆三十七年(1609)重修賀蘭口時官兵所刻。
鎮遠關 位於寧夏石嘴山市郊區。鎮遠關遺址尚存,關城居寧夏舊北長城裡側,關城北牆即是利用的長城城牆。
打口 位於寧夏石嘴山市區北,今稱打武口。
興武營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境內。今磚石被拆為民用。存夯土牆。
長城關 位於寧夏鹽池縣城北。今關城建築已毀無。長城關附近長城亦多隻存遺址,成土脊狀。
清水營堡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境內。今城在清水營村西1公里處,已廢棄無人住。城堡磚石部分早被拆為民用。現僅存夯土城牆。
橫城堡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境內。砌築橫城堡的磚石,僅城南門及附近尚存一些,其餘多被拆走,殘剩夯土。
固原城 位於寧夏自治區南部。今西北角處仍留有殘垣。城西5公里處有秦長城遺址,部分土城和碉堡仍舊存留。
銀川城 位於寧夏平原中部。老城至今仍保留著許多西夏朝遺留下來的文化古跡。
防門 位於山東省平陰縣廣里鄉。
銅陵關 位於山東省沂源縣張家坡鄉。銅陵關及沂源縣齊長城建築已所存甚少,但石砌牆殘跡仍時有可見。轆轤嶺長城較好地段尚存高1-2米,寬6-9米的殘牆。
錦陽關 位於山東省萊蕪市上游鎮。鎮陽關長城,今尚存0.6公里較為完整的石砌牆體,殘存城牆最高為7.5米,最厚為6米。
三岔口 位於泰安市上港鄉的蒿灘村,是泰山山脈長城嶺下一個隘口。其地處萊蕪市、章丘縣和泰安市的交界點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今尚有部分遺址殘存。
大關 位於山東省臨朐縣大關鎮,穆陵關北10餘公里,有大弁山。
穆陵關 穆陵關簡介 穆陵關圖片
臨淄齊國故城 位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今臨淄故城地面上仍保留著不少斷壁殘牆。國務院1961年將其公布為國家級保護單位。
齊長城入海處 位於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小珠山東北的於家河。今僅在小珠山附近的六汪鎮存有部分長城遺址。
桃林關 位於山東省膠南市黑溜頂北側。膠南縣有齊長城約55公里,多已圯塌,但遺址尚清淅連貫。
繞紫窩長城 位於諸城市桃園鄉台家溝南嶺上,隘口處極具特殊的一段城體,部分存高5米,基寬約15米。
黃草關
位於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鎮前長城嶺村,居馬耳山與喜鵲嶺之間,村因長城而得名。長城嶺段殘牆高約1.5米,基寬約6米,東西山上各有一座直徑20米、高5米的峰火台。
東莞長城 位於山東省莒縣東莞鎮九頂蓮花山上。現存遺址高約2米左右,寬近10米,長約8公里。
鄭韓故城 鄭韓故城即現存鄭韓長城的主要部分,始於鄭築,韓滅鄭後,續修沿用,故稱鄭韓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