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美文化的異同點
中國文化偏重於理性直觀,著眼於作為陰陽的事物相同而合的一面.看陰陽整體的直觀屬陰性.
在直觀下,作為陰的子女對作為陽的父母是從屬關系,事事要迎合父母.這個觀念就是中國文化的根.
這父母子女相同而合的陰性觀念延伸為人間的和諧和群體的一致行動.這就是和諧和合作觀念的由來.
對父母子女一體的觀念,人心自然產生子女在父母心中,父母在子女心中的親情.
親情擴大為友情,同胞情,種種人情.愛情也是以心中的情為准.親情最後演變為公益的理念.
中國文化就是以家庭一體觀念為根,以和諧和合作為干,以人情和公益為枝葉的大樹.
中國的社會制度是這棵大樹的觀念和理念自然展現的形色外殼.
***
美國文化偏愛理性推理,看事物如何相異而分.將陰陽視為相反兩面的推理屬陽性.
美國文化強調父母子女相異而分的一面,突出子女獨立於父母的自立性.這個觀念就是美國文化的根.
這父母子女相異而分以致彼此獨立的陽性觀念繁衍出人人平等和個人自由的觀念.
父母和子女既然彼此獨立,自然父母心中無子女,子女心中無父母,至少談不上中國式的心和親情.
人間既無牽連,唯一的一條路就是自由地發揮自己,在求利中獲得成功.私利便是主要的追求.
美國文化就是以個體獨立為根,以平等自由為干,以個人私利為枝葉的大樹.
美國的社會制度是這棵文化大樹的觀念和理念所展現的形色外殼.
***
中美文化形成於向陰或陽,向直觀或推理的傾斜,而不是對另外一方的否定和排除.
中國的陰性文化以直觀為主,推理為輔,體現群體的融合和情感,可謂以人為本的內向文化.
美國的陽性文化以推理為主,直觀為輔,體現個體的獨立和行動,可謂以物為本的外向文化.
美國物本文化給人快樂多於幸福.中國人本文化給人幸福多於快樂.中美文化各有強弱.
陰陽既是相異而分和相同而合的,中美陰陽文化自然可以融為一體並各自保持特色.
求美化而不失掉人情味和幸福就必須先分清美國文化的內涵和框架及其精髓和外殼.
❷ 從刮痧這部電影中看中美文化的相同點有哪些
也各有所短、觀念、觀念上的不同,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強勢文化試圖一統天下。
第一點.所以。由於時空上的差異,但從根本上看;要看到其局限性、道德標准等方面,體現的卻是中西兩種文化的沖突。不同文化各有所長,就像電影《刮痧》所表現的中國人和美國人的差異中西文化交流源遠流長,用西方的文化觀閹割異質的弱勢文化的趨勢,這是深層次的文化差異
從表面上看。對待自己的文化,也需要超越偏見和誤解,要有文化自信,進而表現為行為上的沖突、沖突到融合,但不能妄自尊大,不僅在中美兩國的法律,觀念文化方面的差異。這就要求我們對待不同的文化、互通的過程,我們先從文化的淵源方面來看
第二點,應該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文化交流既需要理解和尊重,而且觸及法理,甚至中醫理論等諸多議題,電影《刮痧》反映了西方社會對中醫的無知,造成了中美—東西方文化,是那句「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朋友觀
第三點,自近代以來經歷了一個從碰撞
❸ 中西文化的相同點有哪些
東西方文化的相同點:
一、音樂
人類社會音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時代,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隨著人類勞動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和相互間傳遞信息的呼喊,這便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
當人們慶賀收獲和分享勞動成果時,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達喜悅、歡樂之情,這便是原始樂器的雛形。比如提琴與琵琶,他們不論在外型上有很大的相似點。琵琶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主要彈撥樂器,提琴也在西方音樂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飲食
1、都是為了填飽肚子為目的。
2、都注重於口味,品味。
3、現在都提倡綠色食品,安全衛生第一。
三、節日習俗
中國傳統的節日中情人節是每年的農歷7月7日,傳說中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西方的情人節是每年的2月14日,隨著時代的進步,情人節受到了東西方年輕人的熱烈追捧。玫瑰、巧克力、蘋果、紅酒和情侶套餐都成為了情人節表達心意的最好禮物。
由於情人節在廣大年輕人中受到熱烈歡迎,所以,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情人節成為了所有花店、時裝店、禮品店、西餐廳、酒吧和電影院的節日。
四、宗教神話
東西方神話都是產生於人類遠古時代,作為民間文學的源頭之一,有力的證明了勞動人民從來就是精神文明的創造者,產生都與人民的生活和歷史有著密切的聯系。
中西方神話是已經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這也反映了當時東西方人民把苦難寄託在神靈身上的共同特點。宗教被東西方廣泛的利用來維護階級統治。在東方文明中,佛教和道教對人們的影響重大。
在各種文化,包括西方文化和中華文化都有過自己一段獨立的互不相交的發展史。也就是說,在兩種文化真正融匯交流之前,它們就已各自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行為系統,一套獨特的價值觀念。正是這種獨特性,才預示著今後交會的可能和暗伏著沖突的根據。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其產生及發展的社會背景及時代的不同。任何文化都帶有其產生的時代烙印,即時代特徵。文化是一定區域的人們長期融合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質,因此,文化既然已經形成,就沒有優劣之分。
❹ 中美文化在哪些方面是具有相同之處的
老實講的是,中美文化在關於禮儀這方面還是會有很多相同之處的,比如說是,尊老愛幼幾乎都是他們所遵循的一個理念。在一些影視作品之中,你會發現其實外國或者說是美國的文化,他們也會有一個去保護孩子,保護老年人這么一個做法,就比如說是在電影泰坦尼克號當中,在去上救生船的時候總是先把老人婦女和孩子送上去,然後才會把那些年輕人送上去,我覺得這就很好的突出了這一點。
❺ 中國人與美國人有哪些相似的思維觀念或風俗習慣
很多人都認為中美之間的差異是非常之大的,甚至有些人認為中美之間是沒有什麼相似點的,但其實這種想法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事實上,在很多方面,中美之間都有很大的相似點,畢竟大家都是地球人,盡管民族文化不同,但是價值觀上還是有著相似點的。
盡管中美之間因為民族文化傳承而會在很多方面上有著很大差異,事實上,也的確是差異比較顯著,就如同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孩子滿十八歲成年以後是否還要給予經濟援助支持這種問題方面上,中美之間的差異可以說是一個鴻溝難以簡單跨越。
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中美之間盡管有差異,相似點也是存在的,並且也是有很多相似點的,我們還是要善於發現,求同存異,共同發展。
❻ 中美之間,有哪些相同VS不同
相同之處有:
1、中國人和美國人都喜歡中國美食。中國餐館在美國十分的普遍流行。
2、兩個國家的國土面積都很大,而且面積比較接近。
3、兩國的軍事力量都很強大,這兩個國家的人男人對於軍隊都很尊敬。
4、兩個國家的人都崇尚消費主義。中國有雙十一,美國有黑色星期五。
5、這兩個國家的文化都多元。中國有55個少數民族,文化多元不用說,美國是移民國家,移民多,文化也很多元。
6、中國年輕人仰慕美國的文化,但是在美國,中國文化也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不同之處有:
1、美國人主要是指美國白人,美國文化大多是從歐洲繼承而來的。
2、美國人對於歐洲人來美洲大陸之前的歷史知之甚少,而中國文化已經流傳5000多年了。
3、美國的宗教理論主要是根據基督教的信仰完善的,但大多數中國人是無神論者。
4、最大的不同,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漢語,美國的官方語言是英語。
5、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美國是發達國家。
(6)中美文化在哪些方面相似擴展閱讀:
中國和美國差異的原因
1、經濟原因:俗話說的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咱沒錢的時候就放個羊、割點草,咱有錢的時候,就看場電影、逛個街、旅個游。那麼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全國人民都達到了世界很高的生活水平,而我國經濟比美國相對落後。
2、文化原因:什麼是文化?不單單是我們說的語言使用的文字,從廣義上講,繪畫、音樂、建築、文學、體育等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一個國家的文化對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導向、促進和凝聚的作用。
3、社會原因:美國的社會比較和諧包容,因為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他社會風氣自然離不開他的文化氛圍,他們大多數人都有信豐的宗教,而中國雖然也是一個人口大國,有56個民族之多,但是漢族佔了絕大部分,漢族人大多都是無神論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
❼ 求中美文化的相同點,看清是相同點!!可以從飲食,服飾,音樂等各方面分析!!好的話我可以再加50分!
中美文化也有一些共性的東西,
比如兩國人民都崇尚民主、追求自由、提倡文明等等
在飲食方面,都是注重質的好壞,注重食品的營養
美國移民較多,歷史短,傳統、保守思想較少,在生活習慣上也不墨守成規,形成了獨特的美國飲食文化。喜歡中國菜的美國人是很多的
中美服飾由於各自的歷史淵源、自然地理環境、倫理道德的差異,導致並形成了各自穿著觀念、服裝的造型結構的不同。美國文化博採眾長、海納百川。中國也處於開放時期,目前基本都是倡導服飾的簡約、舒適、實用、美觀
音樂不分國界,不管中美音樂有多少的不同點,他們還是能相互理解對方 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存在著許多共同 點。比如節奏上,中國以山西的鑼鼓為例,它以粗獷、剽悍、雄奇、自然的地域 特色,鼓樂音響效果宏厚博大, 氣勢磅礴恢宏,聲韻鏗鏘有力。 在美國,鼓的功能和用途是多種多樣的,作為樂器它是非洲黑人後裔音樂的代表,展現的技巧和激情深具震撼力和影響力。而中國民族管弦樂在我國各種傳統民族樂隊的基礎上,借鑒西洋管弦樂隊的組合原則 和編制,通過不斷的實驗、改進而逐漸成型。可以說是「東方 的交響樂」 。
中國有「以音會友」之說。 因為音樂上的相似之處,使得不同國界,不同時代的人們在情感上可以交流,互 訴心情。
❽ 美國文學與中國文學的相似點
中美文學研究比較
中美的文學與文化研究有如下的一些相似之處:
(1)我參加的學術會議與我授課的課堂極像美國的情況。學術會議的安排是一樣的,各種論文分小組討論,然後是茶歇和集體用餐。幾乎看不出有任何的思想控制跡象,看不出這些教師與學生都是嚴格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者。唯一的一次圓桌會議的自由討論,令我驚訝的是,我聽到中國同事就中國是否存在言論自由發生了尖銳的爭論。年齡稍大的學者說,「存在,當然存在。」而幾個年輕人反駁說,「沒有!」這是極其少有的情形,也不具有典型性。
我住的賓館與美國賓館也非常相像。中國的大學課堂,與美國的一樣,講完之後有問問題與討論的時間。教室與學生也與美國一樣。我幾乎感受不到神秘的、或異域的東方,盡管人們用筷子吃飯,飯菜有些不同。中國學者發表的文章,如武漢的華中師范大學的《外國文學研究》雜志,與歐美同類雜志或論文集的文章一樣。如2006年12月第28卷第6期,如「對莎士比亞戲劇中『夢』的解讀」、「雙峰並峙繼往開來——普魯斯特與巴爾扎克」、「福樓拜的『游戲』:《包法利夫人》的敘事分析」,還有一些明顯理論性的文章,如「龐德是新歷史主義者嗎?全球化時代的詩歌與詩學」,聽起來都是很熟悉的內容。
(2)從我第一次來中國到最近的訪問,我對中國教授與學生對知識的熱情印象深刻。中國學術界與學生都非常令人驚異。教授與學生流露出驚人的自信:他們所做的事情很重要,他們有能力做好它。這背後隱含的就是設想中國人是最好的。我隱約感覺到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少數」地方之一,每個人都很友好、尊重人、禮貌。我第一次來中國,是1987年,受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派遣,我與來自歷史、工商、哲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的學者一道,來與北京著名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同行討論我們各自學科的未來。
他們希望我講西方文學理論。說實話,當時參加研討會的那些外國文學研究所的人並沒給我留下多少印象。大多數年齡都很老了,除了俄語顯然也不懂其他西方語言,都是受過去蘇聯遺留給中國的影響。現在,這一切早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有才華的年輕學者,通常都在像哈佛大學等地受過培訓。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變化,同樣也在整個中國的政治、學術機構中發生了類似的驚人的轉變。
強調了中美高等教育的相似性,在中國的大學與學術會議中我沒有感覺到有任何不適應的地方。我現在來談談中美文學研究的差異。
兩國的大學都根植於單一民族國家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之中。目前,美國的大學正面臨一些問題。美國的經濟正在衰退,這必然也影響到美國的大學。美國的大學在過去20年越來越多地依賴公司的資助。政府機構,如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人文基金會等所撥付的經費越來越少。美國大學的研究經費來自大的制葯公司、大的石油公司、電信公司等。大學越來越像公司一樣運作,校長獲得驚人的高薪,一切按照問責制來辦,即根據贏利的幅度(來支付薪水)。很多教學工作都是由兼職教員來承擔的,他們只能獲得最低的生活工資,沒有機會獲得終身職位,只有極少的、甚至沒有福利。學費迅速攀升,很多本科、職業院校的學生畢業就欠下了從銀行借的幾十萬美元的債務。由於學科變化迅速,文學系的課程相當混亂,大學之間沒有任何一致,應該教什麼,各種課程如何連貫地組合,沒有任何共識。我過去老在想,要是加利福尼亞州的立法者來參觀歐文分校英語系或比較文學系,看到所提供的課程,要求我們解釋各種課程混合的原因,我認為我們是無法解釋清楚的。講授你喜歡的課程的自由,這是無上的特權,我過去從中受益良多,但要是有些同事講授與你相關的課程,並就這個學科的教學目標達到大體一致的意見,這樣可能更好。
中國大學的情況很不同。一方面,眾所周知,中國的經濟接連獲得成功,每年的國民生產總值都在高速增長。這意味著國家顯然有大量的錢可用來資助、擴張老的大學,建立新的大學。盡管要進入最好的大學,在中國競爭異常激烈,也與美國一樣,但我推斷,一旦進入大學,其花費還是相當低的,從我所看到的來說,中國學生還是很簡朴的。幾乎所有的教員都是終身職位。有人告訴我,每個班被分派一個「班長」,中國大學的一個年輕老師向我肯定,在規定的課程內,教學中有相當大的自由,教師鼓勵來自學生的創新觀念。他是這樣說的,「為便於教學,老師通常遵循某一本文學史書,但其目標不是達成集體共識。教師鼓勵、高度評價創新性的、原創性的解讀,只要學生能夠自圓其說。在我的文學課中,我告訴學生,對文學文本的解讀就是要有不同意見,而不是大家要有相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才真正有助於豐富文學文本。學術雜志僅接受有新觀點的文章。」
大多數的大學課程,比如英語文學,是由國家委員會設定的,即教育部的外語指導委員會。同時,它也希望教授能夠按照該清單所列出的書目來講授,而英語系總的安排,在我看來,是希望涵蓋一個連貫的、並明顯保守的經典作品與話題,必修課包括基礎英語、高級英語、語音學、聽力、閱讀、英語寫作、英語語法、口譯與筆譯,也有把英語語言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學術寫作等列入必修課;選修課包括英語散文、英語戲劇、英語詩歌、英語小說、教學法、修辭學等。我在腳注里列出了教育部的課外閱讀清單。熟知詳情的人告訴我,並非清單上的所有作家都要講到,每所大學的英語系選取的作家都不同,他說,「外國文學課程通常涵蓋重要的文學流派或文學時代的代表性作家的名著。我認為大學之間沒有嚴格統一要選取哪些作品,那些標為紅色的很可能是各個大學的老師都要選取的,老師也可選取當代作家,如約翰·巴斯、多利斯·萊辛等。課堂上要求閱讀並討論的僅是某小說的幾個章節,並非整個作品。但學生在細讀所選取章節之前,應該了解這本小說的整體輪廓。提供澳大利亞、加拿大文學的高校並不多。我們開的澳大利亞文學課程有『澳大利亞文學史』、『澳大利亞當代小說研究』、『帕特里克·懷特研究』等。」
有6個方面的差異,並把這些差異看作描述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的便利之策。
(1)相對來說,中國學者明顯對提出新的看法缺乏興趣。總體上而言,他們更關注達成共識,或提出已經存在的看法。而在西方,與之完全相反,我們被教導,必須要提出些新的看法,提出一些以前沒有人說過的,才可能正當地發表論文或出版著作。佛克馬是這一期中唯一的西方學者,在他的長篇論文「中國後現代主義小說」一開始就提出,「中國的後現代主義與美國和歐洲的後現代主義不同。」這意味著,在他之前,就沒有人把中國的現代與後現代的關系弄明白。在美國教學的顧明棟可能會挪用我們的一些設想,在討論魯迅時,會提出一些與以前的評論不同的看法。西方人認為,文學研究中,以前已經說過的,就不存在重復說它的理由。中國人,至少是這一期《現代語言季刊》中的中國學者,認為如果它是真的,就應該反復說,從一代傳到另一代,從學者傳到學生。就像我所有的對比一樣,這些僅是一些趨勢,並非絕對的差異,你們如何看待這一期的論文,我對此非常感興趣。不知我所掌握的情況是否屬實?還是這一期的論文不具有典型性?
(2)這一期論文的中國學者非常關注文學分期或文學階段的正確與否,命名是否正確,特徵概括是否正確。這可能是王寧給他們的重要指示的一部分。我們,中國人和西方人,非常自信地說,「我正在讀一個後現代作品」、「現代主義作品」或其他什麼的,沒有感覺到有什麼不適。分期,不論有多大的問題,是給讀者一種安全感。然而,它只是滿足一個分類的作用,代替實際所讀的作品。比如說,「啊哈!那是一種後現代特徵」,它的作用只是以防讀者追問某一段的意義,它有什麼特別之處,這種簡單分類是經不起檢驗的。分期是中西方文學研究中很大的一部分。對西方人而言,現在它相對來說不再重要了,也都認可它,即使懷疑分期的過度歸納,分期會消除某一時期或地方的作家間的重要差異。我們,至少我是這樣,更感興趣的是某一作家作品的特殊性,他/她適合或不適合分期名稱的方式。要展示後現代風格的特徵,就像影響最大的理論家詹姆遜一樣,一項一項地列出來是很容易的。比如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談到塞萬提斯,佛克馬在這一期所列出來的那些特徵,在西方小說(也包括這一期論文中提到的中國小說)一開始就有了,比如,塞萬提斯的《狗的對話》(The Dog』s Colloquy,1613),曹雪芹的《紅樓夢》中也就有了。顧明棟在《中國小說理論》中的《紅樓夢》一章中,提到這部偉大的作品有很多後現代特徵。這一期中顧明棟的權威論文「魯迅與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揭示了魯迅的創作把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主題與風格特徵結合了起來,盡管魯迅在他創作小說、散文詩、雜文的時候,沒有接觸過西方現代主義作品,更不用說後現代主義作品(那時根本就不存在)。他的結論是,魯迅一方面是看到了傳統中國文學中的後現代主義特徵,另一方面也陷入到自己實驗性的新形式創作的困境。
盡管顧明棟的論文接受既定的分期,其目標也是來劃分魯迅作品的分期,但他的論文無意中為分期施加了很多張力。要是後現代主義風格特徵能夠在數個世紀的中外作品中找到,似乎意味著:1)時期的分類極端不可信;2)我們用來命名「後現代主義」的風格特徵、概念特徵、敘事特徵等,實際上可能與文學所使用的語言的歷史無關。
這一期中佛克馬的文章,關注的是區分開在文化上三種不同的後現代主義形式,提出這三種後現代主義中的任何一種都假定,「所指與能指的傳統關系不再適用。」佛克馬所用的分期與中國學者不同,分期的特徵更加復雜,並引用大量的實例來論證他的觀點。
(3)中國學者認為歷史語境幾乎完全決定了一個作家的創作。這可能是一種殘存的馬克思主義的觀念,但很多歐美文化研究也有相同的設想。陳永國的論文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他的歷史決定論模式很復雜也很精細,不過卻堅信這種預設。讀者會注意到陳永國調用了一個含糊的有機體或自然主義的隱喻(「現代主義詩歌作為新詩的一種形式,不會憑空而生。」),他詳細說明了現代主義詩歌產生的兩個不同的原因:一是中國的社會與歷史條件,一是西方知識流入的影響。這些原因的影響是雙重的,不容易預測,但是,這兩個原因在任何個案中混合到一起,都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佛克馬對後現代主義作家與歷史、社會語境的關系的看法很不同,這出乎我的意料。我說「出乎意料」,是因為當今西方大多數的文化研究者(與文學研究者)的看法不同,與陳永國的立場很接近。作為文學風格的後現代主義,與作為經濟、社會、歷史條件的後現代性,佛克馬要比詹姆遜、利奧塔德可能的區分更加明確。佛克馬說,「我把後現代主義看作一種文學思潮,一種由作家、評論家與廣大讀者所使用的文學社會方言,把它與作為當代社會、政治條件的後現代性區分開來,英格爾哈特(Ronald Inglehart)對後現代性進行了廣泛的實證研究,利奧塔德, 哈維(David Harvey), 貝爾滕斯(Hans Bertens)等人做過具體的分析。」佛克馬認識到歷史條件會起一定的作用,「我們必須考慮地理的、文化的、歷史的差異。」但他認為,從現代主義轉到後現代主義(與其他任何風格的轉變一樣),僅僅是因為作家厭倦了一種風格,現在想轉變一下,「任何風格或文學社會方言,包括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將被消耗殆盡,因此,人們想聽到不同的東西…… 新一代認為既有的社會生活觀念與經濟條件不適合了、過時了,應該為新的社會解讀所代替。」葉芝(W. B. Yeats)用不同的音調說,「人類景仰的一切事情/都能撐過片刻,或一天/愛戀的歡愉,趕走他的愛戀/畫家的筆,消蝕了他的夢境。(《一出劇里的兩首歌》佛克馬用生理學來解釋風格的改變,「相同的神經元連續不斷地重復刺激會導致結果逐漸減少」,他的這個簡潔陳述有點類似於布魯姆(Harold Bloom)《影響的焦慮》。在佛克馬看來,風格慣例的改變,是受內在邏輯控制的,與歷史幾乎沒有關系。新一代渴望並需要不同的風格,一種社會方言受神經元的重復而耗盡了自身。在某種意義來說這不錯,盡管有些誇張,新的文學社會方言的確是「憑空而生」的。佛克馬那些比較適中的陳述也有驚人之語,「人們想聽到不同的東西」。無論如何,他的看法又讓我想起這一期的雜志。
(4)第四個特點就是他們極像美國人,至少像我一樣,描述一個作家或學派(如九葉派)的論述高度抽象。當然,佛克馬在表現中國後現代主義特徵時也使用了抽象的表達,如「華而不實的虛構」、「元語言批評」,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並存等。與大多數的西方文學研究一樣,佛克馬感到必須要例證這些抽象的用法,從而證明它們是正確的。他詳細地討論了具體的作品,也有很多的引用,比如討論王朔的《千萬別把我當人》(Please Don』t Call Me Human, 1989),以及對其他幾個作品的分析。陳永國的文章,盡管討論的是整個20世紀中國詩歌,但僅有兩處很短的引用。
中國學者的論文,通常依賴三重抽象。第一重抽象:單個作品,除了用作品名來標識外,偶爾在其他論文中討論中國小說外,使用最容易翻譯的內容,如情節綜述與人物描寫。第二重抽象:幾乎都不強調單個作品的特徵。某一個學派或小組(如九葉派)的所有作品的討論似乎它們都是一樣的,似乎最重要的是他們相互之間或與同一時期作家之間的共有特徵。第三重抽象:使用概念性的陳述來定義這些共有特徵,如陳永國提到的朦朧詩人,我上面提到的兩處引用(一個是北島,另一個是舒婷),「擁擠在強烈的慾望與無用的形式之間,這些年輕詩人一方面要拚命表達自己,另一方面又要隱藏自己。因此,使用非傳統的意象來表達朦朧的藝術策略,直接的言說與本能的表達強化了其情感。此外,那些碎片式的、非傳統的、不完整的意象,這些自我與社會、歷史與現在、現實與幻想、理智與荒謬、短暫與永恆等二元對立,在放肆地宣洩詩人的激情中實現了統一。」我不懷疑陳永國所說的真實性,他的論文讓我急於想了解他提到的那些詩歌,即使是通過英語翻譯來了解。我想看看他們是如何例證他所陳述的「現實與幻想、理智與荒謬、短暫與永恆」等,他們使用「非傳統意象」到底是如何朦朧的。這一期論文的最大優點之一就是使讀者急於想讀文章中所提到的作品。我非常高興地在互聯網上發現了很多中國現代文學的英語翻譯,比如魯迅的很多作品的翻譯(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lu-xun/index.htm)。
(5)來自中國學者的論文由於缺少引用,伴隨而來的就是幾乎沒有風格或形式分析,也不關注西方人所稱的「修辭」或「敘事學特徵」。近來,美國的文化研究也越來越多這樣的例子。佛克馬有一些形式分析,比如,他說,「王朔沒有使用的風格手法幾乎沒有。他試過重復,沒有標點的長句,荒謬的推理,把政治行話放大到可笑的比例,從而產生出一種歡鬧的故事,即他所指的文化大革命。『胖子』成為了笑料,至少在更寬容的時代不犯政治錯誤。」要是能夠給這些風格手法舉一些例證就更好了。不過,佛克馬暗自認識到「風格手法」在意義上的重要性。然而,中國文學學者盡管崇拜巴特(Roland Barthes)、德里達等人,至少這一期的論文中,他們幾乎沒有風格分析。我所了解的其他中國學者的著作,如申丹,她的敘事學個案中就有風格分析。對我們而言,新批評與隨後的「解構」,即使是對那些文化批評者而言,也是起決定作用的,盡管他們對此懷有敵意。不斷有人宣布「解構的死亡」,但不知何故,它拒絕死亡。它可能會死,但它會像幽靈一樣在光天化日之下出沒於我們的文化批評。顧明棟作為一個在美國工作的中國學者,倒是注意到了細微的語言手段的作用,如他在《中國小說理論》中談到的兩部偉大的傳統中國小說《金瓶梅》與《紅樓夢》,就以相當長的篇幅討論了人物姓名的隱喻意義。
(6)最後一點差異,這一期文章的中國學者都很關注西方作品翻譯成中文在現代中國文學發展中所起的決定性的作用。然而,他們很少關注漢語與西方語言的差異,也可能對某一語言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因而限制了翻譯。他們似乎假設中國文學可以翻譯成英語,西方文學可以翻譯為漢語,沒有重大的遺失。他們毫不懷疑漢語、中國文化與西方語言、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情況是否如此,我對此很懷疑。我對漢語一無所知,早就有人告訴我,漢語的文學形式、書寫的意義,與英語、德語、法語的書寫不同。這就需要把「同一個文本」的漢語、西方語言的各種譯本並排來比較,來具體討論它們在語義、語法、句法、修辭、以及文類假設等方面的差異。顧明棟的《中國小說理論》中有這樣的討論。我對此缺乏了解,但從他的著作中可以瞥見譯入與譯出時的遺失。美國的中國文學學者,如蘇源熙(Haun Saussy),對漢語口語與書面語的特徵對意義的影響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