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典舞三大流派介紹:漢唐舞蹈
唐代由於國家的統一社會的穩定使得經濟得到最大的發展。同時推動了文化的飛速發展,在樂舞方面它更繼承了漢、隋的優秀傳統,經過各個民族的交流和融合,為唐代的樂舞打下了雄厚的基礎。如將隋代承襲下來的《七部樂》增刪為《九部樂》,到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又加《高昌樂》成為《十部樂》。
漢唐雖然處於不同的歷史時期,但是二者在審美以及舞蹈風格上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很多學者將漢代唐代的舞蹈統稱為漢唐舞,漢代的樂舞以其唯美的藝術風格和審美底蘊為唐代的樂舞頂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唐朝則在繼承漢代樂舞的基礎上造就了中國古典舞發展歷史上的高峰。
漢唐舞蹈特點
漢代舞蹈結合了江淮流域和黃河流域文化的合流,即楚文化和尊周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歷史上第一次民俗樂舞的發展高潮。
漢代舞蹈有以下特點:
1.北方周文化堅實、厚重、諳於人事的務實風格;
2.南方巫文化揮灑、坦盪、俏麗、嫵媚、敬事鬼神的幻想 和熱情;
3.方士、神仙家創造幽冥與神界仙界的奇想;
4.黃老之術散播的虛幻迷離;
5.原始儒教至此的纖維化,又為漢代舞蹈注入了飄逸杳渺 的氣韻,使得漢代舞蹈外觀奔放古掘而意蘊巧,形、神 都有鮮明的歷史特徵。
漢代自娛性和即興舞很興盛。《史記》 曾記載漢高祖劉邦乘酒興高歌起舞:「大風起兮去飛揚, 威如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漢代是一個舞蹈活動極其廣泛的時代,不僅宮廷享有舞蹈表演,豪門富家有私人女樂,在民間的祭祀和喪葬中,也普遍使用了歌舞,在最近一系列的影視作品如《漢武大帝》等已經經常使用舞蹈表演的形式作為慶祝。
由於漢代是封建社會初期的上升時期,國力強盛,所有漢代人處處體現的就是自信以及宏大的氣概。不言而喻,漢代的舞蹈作品更是雄放和粗豪的精神體現,漢代的舞蹈顯示著巨大的張力和氣勢,顯示著活力和生機,這是一個雄豪的樂舞時代。漢代的民間俗舞是豐富多彩的,但是由於受到漢代表演藝術強烈的綜合性特徵的制約,舞蹈通常融合在「百戲」中表演,「百戲」即融合了音樂、舞蹈、雜技、武術、幻術等的綜合表演。
漢代之後的魏晉南北朝是我國封建歷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遷徙。由於地區、民族的人口在戰亂、政變的歷史背景下一次次流動,造成了各地方、各民族文化藝術的相互交流和融合。西晉的《清商樂》,在太康年間曾有過發展,但經過了永嘉之亂,宮廷樂舞的隊伍散亡殆盡。而盛傳於長江流域的《吳歌》、《西曲》也由於南北戰爭向各地的民間流散,同時也使大批舞伎落入民間。這些因素客觀上促進了舞蹈文化的普及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使傳統舞蹈注入了新鮮血液,孕育了新的種子,盛唐樂舞的高峰因此而建立在更為廣闊的文化背景之上。
唐代,我國古代文化達到了高峰,舞蹈也進入前所未有的極盛時代。唐代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各方面的雄厚實力,不僅在域內形成鼎盛局面,而且遠揚四海,對域外也發揮了巨大影響,從而造成一種宏闊、自信的胸臆和兼容並蓄的氣度。佛、道教的繁榮也推動了當時宗教藝術的繁榮;文化的昌盛提高了當時藝術的水平和成就;與域外的文化、貿易往來,又形成了唐代社會生活、情趣、審美的開放。 如果說漢代舞蹈是中國舞蹈史的「奠基時期」,那唐代的舞蹈則可作為考察中國舞蹈史的一個「樞紐」。
唐代舞蹈的發展在當時是居於世界先進地位的,如在樂舞體制的建立方面:坐、立二部伎的區分;舞蹈性質的劃分:如健舞、軟舞的分類;皇家職業機構的管理:內外教坊、宜春院、內人等的等次;劇目的數量、種類、藝術風格的廣泛性以及獨、雙、小型舞隊的表演格局、水平,廣場集體和大陣容舞蹈的氣魄。 如果說漢是奠基時期,唐則是總其成的時代,因此創建中國古典舞不去挖掘漢唐、追尋這兩個古代舞蹈發展支點上的規范、風格、美學特徵,是不可能出現能代表中國古代舞蹈藝術的風范與成就的古典舞的。如能追索到這兩代的風范和成就,就完全有可能形成風格濃郁、民族特色鮮明的古典舞蹈體系。
就「踏歌」分析漢唐舞蹈風格特徵
「踏歌」,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間,漢代興起,到了唐代更是風靡盛行。所謂「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踏歌》旨在向觀眾勾描一幅古代儷人攜手游春的踏青圖,以久違的美景佳人意象,體恤紛紛擾擾的芸芸眾生。
「踏歌」,從民間到宮廷、從宮廷再度回到民間,其舞蹈形式一直是「踏地為節,邊歌邊舞」,這也是自娛舞蹈的一個主要特徵。舞蹈《踏歌》除了以各種踏足為主流步伐之外,還發展了一部分流動性極強的步伐。《踏歌》具有中國漢代女樂舞蹈的形態特徵:一是"懷愨素馳杳冥的高蹈周遊",以端誠的神態追尋曠遠的境界促成了女樂舞蹈"高蹈周遊"的形態特徵;二是"動赴度顧應聲機訊體輕",漢代女樂舞者以"纖腰"、"輕身"為美,舞蹈"機迅體輕" 卻又節奏感極強,如賦中所說"兀動赴度,指顧應聲",舞者時而"綽約閑摩",時而"紛飆若絕",時而"翼爾悠往",時而"迴翔竦峙";其三,是"軼態橫出,瑰姿譎起",交長袖,手足並重,"委蛇姌裊,雲轉飄忽"。在靜態舞姿上大量借鑒了古代遺存漢畫磚的造型,在動態中大膽運用藏族牧區民間舞蹈動律,展示了漢魏舞風的奇妙瑰麗,再現了民間古樸的踏歌風格。
舞蹈動作運用了"一邊動"的獨特舞姿,180 度運動彌補了動作的協調對稱。如:頓步向後甩右手,再用肩帶右臂向左前方扣蓋、頓步;然後,向前行進,右手曲小臂向後、向前,由低到高前後收送,第八拍,斜前舉臂的動作。這樣典型的"一順邊"動作使舞蹈更顯得新穎別致,別有一番韻味。舞蹈始終在運動,如行雲流水;旁側三道彎體態打破了以前一提漢風三道彎就塌腰撅臀的做作之態,靜態中含著一種自然的動感,同時也頗居妖媚之美。
《踏歌》在傳統調度上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強弱結合,對比恰到好處,一頓、一流動更為中國古典舞的神韻,展現中國古典文化的風姿。於整體的「頓」中呈現一瞬間的 「流」,通過「流」與「頓」的對比,形成視覺上的反差。例如,有一組起承轉合較為復雜的動作小節,分別出現在第二遍唱詞後的間律和第四遍唱詞中,舞者擰腰向左,拋袖投足,筆直的.袖鋒呈「離弦箭」之勢,就在「欲左」的當口,突發轉體右行,待到袖子經上弧線往右墜時,身體又忽而至左,袖子橫拉及左側,「欲右」之勢已不可擋,軀干連同雙袖向右拋撒出去。就這樣左右往返,若行雲流水,似天馬行空,而所有的動作又在一句「但願與君長相守」的唱詞中一氣呵成,讓觀眾於踏足的清新、俏麗中又品味出些許的溫存、婉約,仿若 「我」便是那君,願隨這翩翩翠袖爾來爾往。 斂肩、含頦、掩臂、擺背、松膝、擰腰、傾胯是《踏歌》所要求的基本體態。舞者在動作的流動中,通過左右擺和擰腰、松胯形成二維或三維空間上的「三道彎」體態,盡顯少女之婀娜。
新漢唐舞蹈的代表及其風格特徵
以孫穎老師為創始人的漢唐古典舞,是從戲曲舞蹈扎入,將舞蹈作為一種文化形態,以歷史看進,開啟中國傳統文化的舞蹈資源。對於戲曲舞蹈,唐滿城老師認為它「是中國古代舞蹈的流,而不是源」,漢唐古典舞正是要從這條流入手,去尋找古典舞蹈的源,尋找古老文化的審美氣質。
對於古典舞,有人認為是現代人對古代的一種設想與構建,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古典與古代。但是當古詩、古詞、繪畫、建築等作為古典文化呈現時,出土文物中的舞蹈形象,唐詩宋詞的舞姿記載,岩石壁畫的生動形態,亦代表著中國古代舞蹈的古典形態。史料中的《白紵舞》、《霓裳羽衣》、《舞劍器》、《杯盤舞》等等,出土文物里的各種舞蹈形象,皆是古人留給後來者的經典「舞作」。
漢唐把舞蹈作為一種民族文化來對待,一手拿著古人留下的古代舞蹈形象,一手握住這些形象中蘊藏的歷史與文化內涵,以現存的開啟死去的,用文化意識激活文物形象,把舞蹈納入文化,在中國文化這個大系統中展現傳統古典精神在舞蹈藝術上的表述。
美學宗師宗白華認為,在中國的繪畫、戲劇及書法里,「都貫穿著舞蹈精神,由舞蹈動作顯示虛靈的空間」,這里的舞已不單純是一種藝術形式,它涵蓋了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的氣勢所在。《踏歌》里妙齡女子踏青的婀娜,《玉兔渾脫》中仿似仙子般的清靈,《謝公屐》清貧文人的灑脫,這彌漫在上空飛舞靈動的神韻空間,與文、詩、詞、曲在傳統文化與精神意境的把握中有異曲同工之效。把舞蹈納入文化,在文化中感知、把握舞蹈藝術的古典情趣與審美意味,文化到舞蹈,科學進形式,注重傳統、文化、藝術這三個層面的一脈相連。走新的路子,強調形式的民族性,更看重在這形式背後的古典中國文化精神,使得形式不僅成其承載,亦成為我們這個民族精神文化與審美品性的具象藝術表徵。
從《銅雀妓》到《踏歌》、《楚腰》、《謝公屐》、《玉兔渾脫》、《小破陣樂》,漢唐古典舞蹈的問世,受到了諸界人士(尤其是當代文人)的認同與喜愛。在漢唐古典舞的創作中彌散著藝術意境的靈韻空間。
意境是一種情與景的交融,宗白華區分意境為功利意境、倫理意境、政治意境、學術意境、宗教意境,而藝術意境介於學術、宗教之間,以賞析天地萬象窺見自我心靈,化實景為虛幻,「創形象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象化、肉神化」(宗白華)。
我國舞蹈的發展從周代的典禮性的功能發展到娛樂功能占上峰的漢代舞蹈,再到雅俗共賞的唐代舞蹈,可以說歷經了一種藝術發展過程中都在經歷的由實用到純粹的審美功能的轉變。在漢、唐兩代高度發展的歷史文化背景中真正地形成了具有娛樂功能及純粹審美欣賞的舞蹈形式,實現了藝術發展道路上的一次大的飛躍。漢唐舞蹈匯聚了音樂、舞蹈、雜技、幻術、武術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不僅充分體現了漢唐舞蹈精湛絕倫的技藝,再現了漢唐先民熱情奔放的精神風貌,同時也為後世諸多藝術的發展孕育了因子。因此,漢唐舞蹈的風格特徵為我國舞蹈的發展提供了多方面可借鑒的成果和深遠的影響。
2. 踏歌是什麼
踏歌,中國傳統舞蹈。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間,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已興起,到了唐代更是風靡盛行。所謂「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它的母題是民間的「達歡」意識,而古典舞《踏歌》雖准確無誤地承襲了「民間」的風情,但其偏守仍為「古典」之氣韻,那樣一群「口動櫻桃破,鬟低翡翠垂」的女子又如何於「隴上樂業」呢。《踏歌》旨在向觀眾勾描一幅古代儷人攜手游春的踏青圖,以久違的美景佳人意象體恤紛紛擾擾的現代眾生。
3. 北舞大四學生唯美演繹踏歌,對此你作何評價
北舞大四學生演繹的《踏歌》為我們展示了漢魏舞風的奇妙瑰麗,再現了民間古樸的踏歌風格,讓人回味無窮。
踏歌是一種群舞,舞者成群結隊,手拉手,以腳踏地,邊歌邊舞。在靜態舞姿上,踏歌大量借鑒了古代遺存漢畫磚的造型,在動態中,大膽運用藏族牧區民間舞蹈動律,展示了漢魏舞風的奇妙瑰麗。
“以退為進”是踏歌的一種主要舞蹈軌跡方式,腳步有虛有實,欲左先右,欲揚先抑,整個舞蹈看下來,形成了細膩優美、剛柔並濟、情景交融,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形成一道完美的風景線。
4. 對中國古典舞踏歌的理解和認識
你好、《踏歌》,由孫穎編導、詞曲。《踏歌》是古代民間一直流傳的一種自娛舞蹈活動。據載,在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時期就已經有了《踏歌》,歷代傳承,到了唐代更盛,百姓在茶餘飯後,節日、喜慶之時,就圍擾在一起踏歌。後來傳入宮中,凡「大酺」之日也是群眾性歌舞活動最盛的時候。
斂肩、含頦、掩臂、擺背、松膝、擰腰、傾胯是《踏歌》所要求的基本體態。舞者在動作的流動中,通過左右擺和擰腰、松胯形成二維或三維空間上的「三道彎」體態,盡顯少女之婀娜。松膝、傾胯的體態必然會使重心下降,加之順拐蹉步的特定步伐,使得整個軀干呈現出「親地」的勢態來。望採納
5. 漢代的「踏歌」有什麼特點
漢代還有一種踏地為節、邊歌邊舞的集體活動,稱為「踏歌」。「踏歌」廣泛流行於民間和宮廷,多在節日里進行。表演時,成群結隊的人們手牽手,載歌載舞。據葛洪《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時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回憶宮中生活時就講到:每年十月十五日,宮女們「共入靈女廟,以豚黍樂神,吹笛擊築,歌《上靈之曲》;既而相與聯臂,踏地為節,歌《赤鳳凰來》」。「踏歌」活動直至唐代仍然廣受歡迎,這種舞蹈無需太多的技巧,具有群眾性和自娛性的特點。
6. 用漢代文化分析《踏歌》
《踏歌》以民間形態、古典形態交融共同詮釋了從漢代起就有記載的歌舞相合的民間自娛舞蹈形式。「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唱盡新詞看不見,紅霞影樹鷓鴣鳴……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月落烏啼雲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鈿。」連唐人劉禹錫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詩情,面對「帶香偎半笑,爭窈窕」的南國佳人賦上一首《踏歌行》。
踏歌,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間,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已興起,到了唐代更是風靡盛行。所謂「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它的母題是民間的「達歡」意識,而古典舞《踏歌》雖准確無誤地承襲了「民間」的風情,但其偏守仍為「古典」之氣韻,那樣一群「口動櫻桃破,鬟低翡翠垂」的女子又如何於「隴上樂業」呢?《踏歌》旨在向觀眾勾描一幅古代儷人攜手游春的踏青圖,以久違的美景佳人意象體恤紛紛擾擾的現代眾生。
踏歌,從民間到宮廷、從宮廷再踱回到民間,其舞蹈形式一直是踏地為節,邊歌邊舞,這也是自娛舞蹈的一個主要特徵。舞蹈《踏歌》除了以各種踏足為主流步伐之外,還發展了一部分流動性極強的步伐。於整體的「頓」中呈現一瞬間的「流」,通過流與頓的對比,形成視覺上的反差。 例如,有一組起承轉合較為復雜的動作小節,分別出現在第二遍唱詞後的間律和第四遍唱詞中,舞者擰腰向左,拋袖投足,筆直的袖鋒呈「離弦箭」之勢,就在「欲左」的當口,突發轉體右行,待到袖子經上弧線往右墜時,身體又忽而至左,袖子橫拉及左側,「欲右」之勢已不可擋,軀干連同雙袖向右拋撒出去。就這樣左右往返,若行雲流水,似天馬行空,而所有的動作又在一句「但願與君長相守」的唱詞中一氣呵成,讓觀眾於踏足的清新、俏麗中又品味出些許的溫存、婉約,仿若「我」便是那君願隨這翩翩翠袖爾來爾往。
斂肩、含頦、掩臂、擺背、松膝、擰腰、傾胯是《踏歌》所要求的基本體態。舞者在動作的流動中,通過左右擺和擰腰、松胯形成二維或三維空間上的「三道彎」體態,盡顯少女之婀娜。松膝、傾胯的體態必然會使重心下降,加之順拐蹉步的特定步伐,使得整個軀干呈現出「親地」的勢態來。這是剖析後的結論,但舞蹈《踏歌》從視覺感上講並未曾見絲毫的「墜」感,此中緣由在於那非長非短、恰到好處的水袖。《踏歌》中的水袖對整體動作起到了「抑揚兼用、緩急相容」的作用,編導將漢代的「翹袖」,唐代的「拋袖」,宋代的「打袖」和清代的「搭袖」兼融並用,這種不拘一格、他為己用的創作觀念,無疑成就了古典舞《踏歌》古拙、典雅而又活絡、現代的雙重性。
詩、樂、舞三位一體的美學觀念,處處充盈於作品的舉手投足間。漢魏之風濃郁的《踏歌》從舞台構圖上盡顯「詩化」的一面。如12位女子舉袖搭肩斜排踏舞的場面,正是「舞婆娑,歌婉轉,彷彿鶯嬌燕奼」。更為詩意的還在於作品處處滲透、蔓延出的情思,詞曰:「君若天上雲,儂似雲中鳥,相隨相依,映日浴風。君若湖中水,儂似水心花,相親相憐,浴月弄影。人間緣何聚散,人間何有悲歡,但願與君長相守,莫作曇花一現」(《踏歌》詞)。在這聲聲柔媚萬千的吳儂軟語中,款款而至的才子佳人,不就是「踏青」最亮麗的一道景緻嗎?情,息息相通;詩,朗朗上口。
7. 《踏歌》發展歷程是什麼
《踏歌》是典型的依據歷史舞蹈文獻史料而作的,以創作者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展現當時的舞風舞貌。《踏歌》是漢代起就有記載的歌舞相合的民間自娛舞蹈形式,到了唐代便風靡盛行。它原是民間俗舞,常常在中秋節或正月十五的時候表演,「踏」表示出踏地為節之意,表演者列隊而行,前有歌者,後又舞者,歌者在前引吭高歌,舞者在後相隨唱和,其動作「迴旋婉轉」。有研究者認為,這種「迴旋」之勢帶有高麗舞蹈的成分。民俗的《踏歌》之舞與唐朝「振袖傾環」、「羅袖佛寒」式的以舞袖為主的動作又有所不同。從歷史舞蹈中我們可以看到,同一個時代的舞蹈,由於環境背景不同,仍然存在著差異和多樣性。
8. 踏歌是什麼意思 踏歌的意思是什麼
1、古代的一種邊歌邊舞的藝術形式。舞時成群結隊,連臂踏腳,配以輕微的手臂動作。現在苗、瑤等民族還有這種歌舞。
2、踏歌,中國傳統舞蹈。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間,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已興起,到了唐代更是風靡盛行。所謂「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它的母題是民間的「達歡」意識,而古典舞《踏歌》雖准確無誤地承襲了「民間」的風情,但其偏守仍為「古典」之氣韻,那樣一群「口動櫻桃破,鬟低翡翠垂」的女子又如何於「隴上樂業」呢。《踏歌》旨在向觀眾勾描一幅古代儷人攜手游春的踏青圖,以久違的美景佳人意象體恤紛紛擾擾的現代眾生。
9. 踏歌是什麼意思
踏歌,漢民族傳統舞蹈。其舞蹈具有中國漢代女樂舞蹈的形態特徵:一是「懷愨素馳杳冥的高蹈周遊」,以端誠的神態追尋曠遠的境界促成了女樂舞蹈「高蹈周遊」的形態特徵;二是「動赴度顧應聲機訊體輕」,漢代女樂舞者以「纖腰」、「輕身」為美,舞蹈「機迅體輕」卻又節奏感極強,如賦中所說「兀動赴度,指顧應聲」,舞者時而「綽約閑摩」,時而「紛飆若絕」,時而「翼爾悠往」,時而「迴翔竦峙」;其三,是「軼態橫出,瑰姿譎起」,交長袖,手足並重,「委蛇姌裊,雲轉飄忽」。 舞蹈動作運用了「一邊動」的獨特舞姿,180度運動彌補了動作的協調對稱,基本是「一順邊」運動。如:頓步向後甩右手,再用肩帶右臂向左前方扣蓋、頓步;然後,向前行進,右手曲小臂向後、向前,由低到高前後收送、第八拍,斜前舉臂的動作。這樣典型的「一順邊」動作使舞蹈更顯得新穎別致,別有一番韻味。舞蹈始終在運動,如行雲流水;旁側三道彎體態打破了以前一提漢風三道彎就塌腰撅臀的做作之態,靜態中含著一種自然的動感,同時也頗居妖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