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家」這個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怎樣出現中國這個詞也是
政治學上的國家(state)一詞,最早來自於義大利思想家馬基雅維里所用的statos一詞,該詞來自於拉丁文status。漢語中的「國家」一詞,「國」的涵義類似於歐洲觀念中的「國家」,而「國」與「家」在最初是有區分的。如《周易》:「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秦漢以後以一國而統天下,由於儒家文化強調「家國同構」,家又指家庭、家族,從而形成了「家」「國」並提的條件,「國家」指一國的整體,如西漢劉向《說苑》:「苟有可以安國家,利人民者」,《明史》:「國家正賴公耳」。但是中國古籍中出現的「國家」並非近代民族國家的觀念,而只有「天下」的觀念。在西學東漸時,才用「國家」一詞附會西方的state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是在(周代)《詩經》中,如《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還不是真正指國家。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書中已屢見不鮮了。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干知人心」……這些都說明: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後世中原廣,而相當於今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中國"一詞的頻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後。《禮記·王制》有雲:"中國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國、蠻、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顯,此時的"中國"一詞,是與蠻、夷、戎、狄對舉而使用的。如果說《禮記》的成書時間較靠後,則《左傳·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的說法,足見春秋前期,"中國"一詞就已經與蠻、夷、戎、狄對舉。那麼"中國"指誰呢 《公羊傳·禧公四年》稱:"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齊桓公救援邢,衛等國,被稱作"救中國",足見此時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被認為是"諸夏"的國家。 到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學派的"春秋三世說"。《公羊傳·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為以外內之詞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東漢經學大師何休進一步發揮公羊學派的說法,將《春秋》所記242年的歷史,理想化地分為三個階段,即:"所傳聞之世","所聞之世"和"所見之世"。"所傳聞之世見治起於衰亂之中……故內其國而外諸夏","所聞之世見治昇平,內諸夏而外夷狄","至所見之世著治太平,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小大若一"。雖然那242年歷史發展事實並非如此理想化,但我們必須承認此種理念對民族關系發展規律做出了某些正確認識和預見。夏、商時期,應該是華夏民族的形成時期;而集華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禮"的形成,是華夏民族最終形成的標志。觀夏、商、周、春秋,各邦國不斷分化,有的進入華夏集團,有的進入蠻、夷、戎、狄集團,像祀國這樣的國家,一度搖擺於夷夏之間,最後終於擺進了華夏集團,成了"諸夏"的一分子。 關於「中國」一詞的含義,大致有兩種解釋 1.中國二字有京都、京師之意。最早這么用中國一詞的便是《詩經·大雅·民勞》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經綏四國」。據說這幾句詩是規勸暴君周厲王的,讓他先從愛護京都的人民開始,然後推而廣之,安定天下。漢代研究《詩經》的學者毛萇,特意為「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作註:「中國,京師也。」《孟子》中記載了一段齊王對大臣說的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照現在的意思,不過是想在京城中給孟夫子蓋間房子而已。漢末學者劉熙也說:「帝王所都為中,故日中國。」 2.中國一詞指古時華夏民族聚居的區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大河南北,古稱中土、中原,或稱中夏、中華。當然也被稱為中國。這些稱呼,實際是指黃河流域一帶。如《史記·楚世家》載:「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當時的楚地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這里所講的中國實際上就是對黃河流域的幾個國家的統稱。
㈡ 儒家的主要治國思想是什麼
1.中國自古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此話雖然有些誇大,但也說明了治國之道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 儒家禮治即以禮治國的主張,也就是施仁政,以德治國。總的來說儒家的治國思想有德治、仁治、禮治、孝治等,注重以德感化人,講究人的內在修為
2.現在我們講的是依法治國,如今,我們在實行以法治國的同時,如果大力推行以德治國,那麼其適用後所產生的結果也會是截然相反的。因為中國是一個注重倫理道德的國家。但伴隨當代中國的社會轉型,傳統倫理道德發生了劇烈了嬗變。過,傳統道德在20世紀下半葉中國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轉型的過程中,失去了進行自身調適的可能性,出現了道德"失范",面臨自身綿延的危機。道德立國已不可能。在當今社會,只有在法律治理不了的條件下或者在法律無法及時約束的情況下,道德才能發揮一定的彌補作用。 當然,社會從來就不是靠法律自身就可以單槍匹馬所能解決了的,法律的制定和實施也完全離不開良心道德的支持和輔助。
㈢ 儒家文化中的家與國的相似性
國
周代,天子統治的是「天下」,類似於現在說的「全國」 。
國,邦也。——《說文》
以佐王治邦國。——《周禮·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國。」
家
1.上地家七人。——《周禮·小司徒》。注:「有夫有婦,然後為家。」
2.大夫統治的政治區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如:家甲(古時卿大夫的私人武裝);家主(春秋時對卿大夫的稱謂);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長者);家臣(春秋時各國卿大夫的臣屬);家邦(本指家和國,亦泛指國家);家國(家與國,亦指國家)
㈣ 儒家文化,作為我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之一,其特點有什麼
儒家文化,作為我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之一,其特點有什麼?
儒家思想內容豐富,包括仁、義、禮、智、信、恕、忠、孝、博愛等。仁:仁,情人。它是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的最高理想和標准,對後世影響深遠。倫蒂現在的教育思想和實踐是「無差別教學」。春秋時期,學習是在政府中進行的。
孔子首先開啟了私人學習。弟子們可以不分出身而來受教。仁愛體現在對「德治」的政治強調上,德治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和仁愛。孔子將仁引入禮中,將傳統的「禮治」變為「德治」,但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重新選擇。愛是仁的本質和基本內容,這種愛從自我延伸到他人,從親吻延伸到大眾。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和主導。它對中國乃至周邊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儒家文明圈。
在極權社會中,儒家思想主要用來統治人民、愚弄人民,但其「內聖外王」的修養也有積極的作用。最典型的成就是王陽明和曾國藩。
「本質」有兩種用途,一種是本質的核心,另一種是二者的本質。本文著重探討儒家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的本質是仁與禮的統一。如果我們不注重仁,而只注重禮節,人民就會反抗他們的統治。如果我們不講究禮節而講究仁愛,人民就會鄙視它的統治。人類社會在不斷發展進步。只有根據時代的變化,改變和調整儀式的某些具體內容,才能實現仁的原則。這是仁與禮和諧的關鍵所在。
㈤ 儒教國家有哪些
中國,韓國,日本。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㈥ 家國一體到底是什麼意思
家國一體就是「家國同構」即家庭、家族與國家在組織結構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親——宗法關系來統領,存在著嚴格的家長制。「家國同構」是宗法社會的特徵。
家庭是家庭的擴展,國家是家庭的擴展和延伸。在家庭與國家的同一結構中,家庭是一個小國,國家是每個人。在家庭和家庭中,父親和父母是最重要和最強大的;在國家中,國王是最重要和最強大的。因為他們的宗法地位,他們的父母自然支配著他們的家庭,而這種宗法地位並不是因為他們的生命被中止而停止,而是通過血緣傳承,一代又一代。
同樣,國王稱自己為「天子」。龍是高貴的,國王死了。君主連續統治,自然由長子繼承。父母是家裡的第一人,國王是國家的第一人,是全國的父親。不僅君主像父親,各級地方政府首腦也被視為人民的「父母」。
(6)儒家文化中的國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經濟基礎以小農經濟為主,幾千年來,與這種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家庭制度深深紮根於中國的社會結構中,家庭結構向國家結構擴展。家庭和國家的制度組織和權力分配是嚴格的父權制。家庭觀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家國是「家國同構」的社會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的社會根源。「修身養家、治國安邦」的古代個人理想,反映了「家」與「國」的同質關系。
㈦ 儒家文化圈包括哪些國家
儒家文化圈主要包含咱們亞洲地區的國家,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國,其次受影響的有韓國和日本。
㈧ 傳統儒家的家國觀念是什麼
家與國的同構狀態是中國古代社會的重要特徵,它是中國古代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反過來,由此產生的"家國同構"觀念不僅未能促進家與國的良性互動,反而使兩者拉開了距離和走向對立.同時,它還將出於自然之情的孝與忠互相結合,要求臣民對君主不僅要作理性上的絕對服從,而且還要作感性上的父權認同,使其政權的"合法性"變得更加牢靠.最後,它對中國傳統政治的發展也產生了一系列影響.在倡導民主政治的今天,匡清舊義,對這一觀念作清醒的認識不無現實意義.
昨天,在新華網上看到一篇文章:《中國人的家國觀念要改一改》(作者:許博淵),主要論點如下:我們的起點太低。從前,中國人的字典里沒有「社會」二字。這兩個字是近代才出現的,而且還是日本人發明的。中國人腦子里歷來只有國和家,家國,或者國家。我們受到的道德教育是要對家庭和家族負責,對國家負責。一般人把家庭放在首位,他們說:「我為國家,誰為我呀?」只有優秀人物把國家放在前面,「匈奴未滅,何以為家」,「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即是。中國人沒有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文化傳統,非親非故,我為什麼要對他負責?你要我對你負責?好,拿錢來。仔細觀察當今中國社會的種種不良行為和丑惡現象,都與此有關,都從這個源頭流出。
許公差矣!中國社會的種種不良行為和丑惡現象,絕非從中國人的家國觀念這個源頭流出。何以見得?理由如下:
一、人生而自私,不分中外
「卑劣的貪欲是文明時代從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動力;財富,財富、第三還是財富,——不是社會的財富,而是微不足道的單個人的財富,這就是文明時代唯一的、具有決定意義的目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4頁)。
縱觀世界歷史,每一次戰爭,每一次革命或復辟,無不是一個利益集團與另一個利益集團之間你死我活的斗爭。而集團利益的實質,是集團中的個體利益。請不要忘記英國人對華鴉片貿易的骯臟,英法聯軍圓明園掠奪的無恥,列強將中國恣意瓜分的狂熱;也請不要忘記,當年西方資本家「圈地運動」的殘酷,販賣黑奴的血腥,射殺印底安人的兇狠!請更不要忘記日本侵略者的野蠻鐵蹄!令人遺憾的是,許公卻恰恰要竭力地去忘記。他無非是想說:西方人是有社會觀念的,中國人的大多數是沒有社會觀念的,是只有家沒有國的。
二、家是社會的細胞,國是社會的整體
誠然,社會這個詞不是中國的發明,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歷來是中國無數仁人志士為之奮斗終身的崇高目標。請不要否認:家是社會的細胞,國是社會的整體,社會是客觀存在。因此,社會這個詞的發明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許公說:「我們的起點太低。從前,中國人的字典里沒有社會二字。這兩個字是近代才出現的,而且還是日本人發明的」......民族虛無主義的心態躍然紙上。那麼請問:日本的文字起源於何時何地?
說中國人大多數只有家沒有國,也是極端錯誤的。請問許公:如何解釋我國的八年抗戰?如何解釋1998年的抗洪搶險?退一步說,即使真如許公所言,大多數中國人只有家沒有國,也只能強化家國觀念,而不能讓「中國人的家國觀念要改一改」。許公想方設法把家庭、社會和國家對立起來,把國家現存的種種弊端歸咎於國人的自私,無非是想口出驚人之語,嘩眾取寵罷了。
三、源頭:權力缺制衡,法制待完備
勿庸置疑,在我國尚處於社會轉軌時期的現階段,社會上的種種不良行為和丑惡現象的源頭,不是所謂「需要改一改」的家國觀念,而是權力缺少制衡,法律亟待完備。
西方國家的民主法律制度和權力制衡制度,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日臻完善,而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於近二十多年才開始起步,無論是對公權力的制衡,還是對私權力的約束,都有不容忽視的制度缺陷,民主法制建設任重而道遠。君不見,貪官們前赴後繼;君不見,假冒偽劣、坑蒙拐騙風起雲涌;君不見,惟利是圖、見利忘義俯仰皆是?何者?制度缺失,制衡不力,風險小,利潤大是也。與家國觀念何干?
㈨ 儒家文化圈的國家,如日本.越南.蒙古.朝鮮.韓國等,他們以前都是用漢字,後來什麼時候改成現在的文字的
朝鮮1955年放棄漢字
韓國1948年頒布韓文專用法,但仍可使用漢字。
朦估一直以朦文為主。
越南1976年統衣後徹底放棄漢字。
日本自古就保持了漢字,假名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