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
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
有形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遺址。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歷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等可移動文物。以及在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
『貳』 傳統文化與文化遺產(包括物質和非物質)的關系是什麼,他們兩個一樣嗎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代表,神話傳說與古典園林是各領風騷,並駕齊驅。
中華傳統文化的雙重屬性反映了傳統文化之間(如:儒家/道家之間;儒家/法家之間、儒家/佛家之間)存在對立與統一的辯證關系。他們之間相滲透,形成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文化形式等。
主要種類:
中華傳統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學為支柱, 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叄』 文化遺產的含義: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文物是指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可移動文物是指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圍包括:在民間長期口耳相傳的詩歌、神話、史詩、故事、傳說、謠諺;傳統的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木偶、皮影等民間表演藝術;廣大民眾世代傳承的人生禮儀、歲時活動、節日慶典、民間體育和競技,以及有關生產、生活的其他習俗;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與上述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場所等。
『肆』 什麼叫文化遺產
什麼是文化遺產?
什麼是自然遺產?
什麼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很多時候小夥伴們都傻傻分不清楚……
現在開始,三分鍾時間告訴你!
什麼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源自「文化遺產日」
是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
「文化遺產日」從2006年起設立
2017年起調整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題
2019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8日
非遺活動的主題是「非遺保護 中國實踐」
什麼是文化和自然遺產?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文物、建築群、遺址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傳統曲藝、美術、節慶等
自然遺產包括自然地貌、地域等
我國有多少世界遺產?
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三項合起來稱為世界遺產
這都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設機構認定的
截至2018年7月2日
我國世界遺產已達53項
其中自然遺產13項
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
文化景觀遺產5項
文化遺產31項
在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位居第二位
其中世界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數量均位列世界第一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講到這里
很多小夥伴可能對文化遺產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不是很了解
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
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共分為六大類:
(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
(二)傳統美術、(梅花篆字)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
(三)傳統技藝、醫葯和歷法;
(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
(五)傳統體育和游藝;
(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還有 我國有4級非遺保護體系
分別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
截至2014年12月: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372項)
截至2012年5月: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8566項)
截至2009年12月: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8186項)
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3776項)
另外 我國有40項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
總數位居世界第一
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有32個
入選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有7個
入選優秀實踐名冊的項目1個
為什麼我們看到很多非遺是實物?
非遺的英文是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無形的文化遺產
但是為什麼我們能看到很多非遺物品呢
這是因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中國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包括各種手工藝技能以及製作工具和製成品
非遺不僅是表現形式 也包括是內容本身
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包括技藝的傳承人
如果這項技藝已經沒有人能運用了
那麼其製成品就是文物 屬於物質文化遺產
而不能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遺必須是活態的 還能夠繼續實踐和不斷發展創造
我們能當非遺傳承人嗎?
如果你現在去向非遺傳承人拜師學藝
或是到非遺傳習所去學習
等技藝精湛後也許可以
但是你若是自己發明的技能 恐怕就不行了
我國自2011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對非遺評選和保護有著嚴格的標准
非遺項目不僅要求有較高的文化價值
還要求有一定的歷史
世代相傳至少100年
傳承3代以上
非遺等於非遺文化嗎?
我們有時會聽到有人說非遺文化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因為「非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稱
那麼「非遺文化」就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
這在語法上就是錯誤的
目前 我國很多非遺漸漸消失
由於沒有人傳承
有很多精巧技藝已經失傳
設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正是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文化和自然遺產
推動遺產內涵與保護意識的普及工作
進而培養人們的文化情懷
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
『伍』 文化遺產的概念是什麼
文化遺產的概念是:
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人類的財富。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且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
文化遺產的主要影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確定文化特性、激發創造力和保護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寬容、協調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於1998年通過決議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評選。
這個項目的申報有三個基本條件,一個是藝術價值,一個是處於瀕危的狀況,還有一個是有完整的保護計劃。而每兩年才審批一次,每次一國只允許申報一個。
從2001年開始,該評選已進行了兩次,共批准了47項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和古琴以及新疆的木卡姆和與蒙古國聯合申辦的蒙古長調。
『陸』 文化遺產是什麼
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且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
『柒』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什麼
重要標志。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因此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上創造的有價值的東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確定文化特性、激發創造力和保護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寬容、協調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於1998年通過決議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評選。
文化遺產的分類標准
歷史紀念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和繪畫,具有考古意義成分或結構的銘文、洞穴、住區及各類文物的綜合體。
考古遺址:從歷史、美學、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造工程或人與自然的共同傑作以及考古遺址地帶。
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因其建築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觀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單獨或相互聯系的建築群。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