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青年傳承文化的內容是什麼

青年傳承文化的內容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03 08:57:18

A. 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怎樣傳承民族文化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現在的青少年就是我們祖國的未來,‚少年強,則國強‛,所以,要由青少年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教育, 並在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氛圍,將我們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1、以經典誦讀為先導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因此,千百年來盡管經歷了封建社會的千錘百煉,但傳統美德依然流傳至今,並散發著無人能及的獨特魅力,也正是這樣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打造了國人‚忠勤,仁義,厚德,睿智 ‛的優秀品質。為了更好地加強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學校要校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別布臵經典誦讀內容。從低年級的《弟子規》、《三字經》,到中年級的《唐詩》到高年級的《宋詞》。要求學生每天利用晨讀時間,飽覽古今傳統經典,理解內容,注重理論實踐結合,闡述表達現實意義。從‚學而知‛入手,逐步達到‚知而行‛,從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途徑。

2、以校園環境建設為導向

學校不僅要在理論上給學生提供各多更好的教材及圖書,同時,也要注重校園環境的建設及傳統氛圍的營造。結合班級的特色,把學生的日常行為與傳統美德的學習結合起來,有批評,有表揚,有反省,有鼓勵,有悔悟,有希望,真正實現了傳統美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基礎

中華傳統美德是我國傳統美德文化的精華,將中華傳統美德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系,在自主創新中深化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要適應身心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深入淺出,寓教於樂,循序漸進。

首先,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注重在思想品德課中滲透品德修養教育,在社會與生活中灌輸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在語文課中升華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在音樂美術學科中滲透情感教育、審美教育等,不斷促進青少年心理素質的發展,提升青少年的精神境界,加強其對傳統美德的認識及深化。

其次,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使傳統美德的深入人心。 再次,利用重大節日,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和中華美德教育。學雷鋒紀念日的學生實踐活動,清明節祭掃烈士墓、中秋節舉辦手抄報比賽等。

此外,為了更好地實現‚古為今用‛的教育理念,注重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有機結合,讓學生把傳統美德的理論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並運用到實踐中去。

4、以家庭為陣地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思想教育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在孩子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成立家長學校,定期為家長開設家校課堂,指導家長的家庭教育,為家長的家庭教育提供科學依據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並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逐步向家長宣傳和滲透傳統美德教育內容。

首先,在傳統美德教育的初期,採取孩子做、家長看、共同感受中華美德的方法。

其次,在傳統美德教育的中期,採取孩子做、家長同做的方式,共同實踐中華美德。

特別說明:

文化,特別中國傳統文化與教育密不可分,在人類歷史中,文化,文明正是通過教育這種社會遺傳方式延續下去,又藉助人們的不斷創新而造成變化,由量變的積累和積淀,而導致質的飛躍、從而形成在質上明顯不同的進化著的文化、文明的歷史。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正是這一傳統文化的力量滋養著中華民族優秀兒女,推動著中華民族向前發展,也造就了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我們當然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並正確運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中國先進文化。

B. 青少年應該怎樣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1.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自覺接受民族精神教育。2.在學校生活中積極性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們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我們要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深灰實踐活動,在享受實踐樂趣的同時,增強愛國主義情感。3.青年學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多的是表現在日常生活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從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做起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以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C. 青少年如何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寫作思路: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即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正文:

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中華兒女努力勞作、奮進拼搏,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意志品質等不僅承載著先輩們的智慧精髓,更是滋養當代中國人精神世界、提振當代中國人精神力量的源頭活水和不竭動力。

尊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尊重中華民族的歷史根脈與精神追求,就是尊重中華兒女的勤勞奮斗與實踐探索,就是尊重中國人的不懈追求與文化需要。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

伴隨著中國的和平發展,中國故事、中國方案正越來越多地吸引全世界關注的目光,中華文化正越來越多地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在國內,「國學熱」「儒學熱」熱度不減,傳統文化地位日顯,聲望日重。

傳統涵義十分復雜,在傳統文化中,精華與糟粕總是糾纏在一起。即便是傳統文化中精華的部分,也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土壤中生長出來,必然是瑕瑜錯陳,很難說有絕對純粹的精華。在堅定不移地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進程中,需警惕文化復古主義的沉渣泛起。

越是強調樹立文化自信,就越是需要文化自省精神;越是強調尊重傳統,就越是需要理性地面對傳統;越是強調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就越是需要秉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立場。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尊重傳統,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在於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要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賦予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要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進展,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

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還必須在不同文明的對話、交流、互鑒中兼容並蓄、海納百川,在不斷汲取各種文明養分中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

D. 青少年應如何傳承傳統文化


1、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樹立民族意識,以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為己任。
2、面對傳統文化時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
3、主動學習相關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行動中培養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情感。
4、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發展觀,規范言行,以實際行動做民族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5、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繼續保持和發揚。
6、對於傳統文化中部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E. 當代大學生應如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當代大學生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可以從下面幾方面做起:
(1)提高個人文化素養。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應提高自己的素養,使自己擁有文化底蘊,並積極投身實踐中,進行宣傳活動,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有利於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2)培養自己對於傳統文化的興趣,努力學習傳統文化的知識,主動擔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

要對傳統文化形成正確的認識,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對於中國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凝聚著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的智慧,也是中華民族團結在一起的重要紐帶。要糾正自己對於傳統文化的錯誤認識,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去主動發揚,主動承擔傳承的重任。用發展的眼光對待傳統文化,加大宣傳力度,普及傳統文化和美德。

(3)正確對待外來文化。

在各種外國文化不斷進入中國後,很多大學生盲目地崇尚外國文化,輕視中國傳統文化。尤其,近年來韓劇、美劇、泰劇、日劇大量引進了中國市場,對於大學生的影響很大,在缺乏正確引導的情況下,很多大學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早已過時,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將外來文化作為自己最愛的文化。大學生要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去看待外來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以理智的心態去對待外來文化,真正將中國傳統文化作為自己的民族文化區發揚光大,而不是以外來文化為榮。


(4) 對傳統文化注入時代內涵,古為今用,符合時代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需要大學生去繼承和發揚.大學生要主動擔負起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同時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促進自身的完善和發展。

F.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應該怎樣傳承傳統文化和弘揚民族精神

一、為什麼重視弘揚民族精神

1 民族精神:屹立世界、振興中華的根基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之所以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為有獨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我們的根。

魯迅先生說過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東西越容易走向世界,越容易被世界所接受。最近剛開幕的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中國館就以典雅的中國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文化與科技相結合的風格吸引了大批的參觀者,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它的一些照型,感受一下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美妙: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中國館主題:「自然、城市、和諧——生活的藝術」,也切合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中國館的正面的牆壁上面有中國傳統十二生肖圖案,側面的牆壁上是百家姓的浮雕。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突出了中國的特徵。

中心展區的生命之樹是模仿自然界水珠悠然濺起的優美姿態和植物葉脈舒展生長的形態,加以藝術化的提煉,利用中國古老而獨特的宣紙製造工藝,結合現代影像投放技術而形成。營造出萬物生機盎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境,形象地表達中國傳統哲學「天人合一」的智慧。

中國禮品售賣廳,設計取自具有中國意象的植物——竹,以竹竿的造型圍合而成。接待室的外觀和內景都透露出中國傳統的意境和韻味。

中國館的設計自始至終滲透「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尊重自然、回歸自然、天人合一」,這是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中國的文化就是以「天人合一」思想為主線,至今仍保持了強大的生命力。「天人合一」的意思是指:在人與社會的關繫上,人的價值要在服從社會群體中去實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強調人是自然界萬物中的一種,需要服從自然。中國的這種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強調和諧意識,強化了人的民族意識和情感,強調了人的奉獻精神。同學們可以細細地領悟「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你悟透了,作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那你的實踐離成功就不遠了!

擁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國,在人類文明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創造了深邃的思想、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燦爛的文化藝術。可以說,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是中國人的精神根源,而且也是東亞大部分國家文化的歸依。日本皇太子其樂融融的的長女取名:愛子,稱號:敬宮,其「愛」和「敬」出典於中國古籍「四書五經」之一的《孟子·離婁章句下》中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愛之」一句。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現代中國人的精神血脈,幾千年一脈相承至今,博大精深,這是我們立足的根。俄羅斯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曾說:「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民族性格,沒有國民風貌,就不是生動活潑的有機體,而是機械的實驗標本。」我們為我們的文化而自豪。

可是在今天,我們的文化也面臨挑戰,整個世界的全球化已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歷史進程。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隨之而來,它一方面為各民族文化互相溝通、互相交融提供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也給了強勢文化吞噬弱勢文化、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文化以借口,對國家的文化主權和文化安全形成了挑戰。我們的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弘揚民族精神就是應對這種文化全球化的戰略選擇,也是我們振興中華的思想根基。

2 民族精神:民族團結、和諧融合的源泉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情感的載體、民族特徵的直接表現、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只有充分尊重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這樣才能更大范圍地團結海內外同胞,求得華夏民族的最大共識,從而使中華民族永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利益高於一切,這應該成為中華民族團結的前提。

我們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精魂就是一個「和」字。「和」,和平、和解、和睦、和諧、和樂、和美、和合、和祥等。這種「和」的哲理,充分體現在道家的「無為」思想、儒家的「仁義」思想和佛家的「慈悲」精神之中;而最形象而生動的表述,就要算「太極圖」了——陰陽魚合抱,兩條魚的內邊天衣無縫,外邊為正圓,黑的魚眼跑到白的上面去了,白的魚眼跑到黑的上面去了,它揭示的是陰陽對立而又互補的原理,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從哲學上講三層意思:第一,任何一個事物都包含著兩個對立面;第二,兩個對立面相互包含,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第三,兩個對立面的協調吻合,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在這三點內涵中,以第三點內涵最為重要,因為從中可以引申出這樣一個道理:在一個統一體之中,凡是有利於對方的,便有利於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必然反過來有利於自身;反之,凡是有損於對方的,便有損於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必然反過來有損於自身。用這個「太極圖」道理去觀察世界,可謂茫茫宇宙,渾然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則俱損,和則兩利。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已經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盡管中國歷史上也出現過多次分裂,但與統一相比,其時間畢竟相對短暫。由於統一,中國的歷史與文化綿延不斷,國家的尊嚴和獨立得以維護,農業、手工業、商業得到不斷發展。

中國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努力開發的。少數民族大多居於周邊地區,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使得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同中原地區的漢族互相交流。這種經濟上的聯系,形成了自然的凝聚力,再加上長時間密切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格局。中國各民族交往、團聚和統一的過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過程。由此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心理特徵。從而今天民族精神成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源泉。

3 民族精神:傳承文化、文明做人的核心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有道家的清幽自然,也有佛家的博大慈悲,還有諸子百家的豐富精微等等,其中儒家唯物而現實的思想體系最具有代表性,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體,它對個人的文明養成、健康成長有很現實的意義。兩千年前,孔子就倡導「仁」的思想,這是對個人品格的修煉和要求,是人自身所具備的一種素養,如果不去修行和實踐,這種素養就會被溟滅。這些年來,我就在想這樣的問題,在我們的社會中,由於缺失了最基本的道德,致使刑事犯罪和腐朽思想的抬頭,甚至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這都是人性中「仁」字精神的喪失。孔子還倡導「禮」,「禮」乃世界之大道,是對社會秩序的一種要求。孔子「仁」與「禮」的思想不僅在中國人的行為和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也在當今世界各國,特別是東南亞地區也廣泛傳播。這說明儒家思想具有人類思想意識的共性。

在台灣、新加坡等地,他們受到的儒家文化的影響比我們大陸深得多,所以從文明的總體程度上講,他們比我們更講禮儀、仁和。現在我們要重新培育、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為個人的文明成長、健康發展服務。

綜上三條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對現實有著重要的意義,可是現在在同學們中間不同程度地存在國家意識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減退、對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漠視、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意識不強等現象,也出現了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勤儉自強精神淡化、和諧相處能力較差等問題。有一項針對上海市3300多名大中小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隨著改革開放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在文化相對開放的上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已顯現疏離與隔膜。所以現在提出弘揚民族精神,傳承傳統文化十分必要,而且緊要。

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麼

中國文化的精華培育了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促進了民族優秀文化的發展,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靈魂,是民族文化的深層內涵和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表現出來的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也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生活中形成的精神風貌、價值觀念、思維志趣與情感心理的集中體現。

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有著博大精深的基本內涵和豐富內容,它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將分散的部落融合成統一的民族,促進本民族的發展壯大;有的是英勇抵禦異族的侵擾,保衛本民族的家園和生命財產;有的是反抗外來侵略,維護國家的統一完整。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這種精神匯合成一種核心精神,那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民族精神也是隨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的,是我們全面推動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精神依託。

金庸的武俠小說,就滲透傳統文化的魅力。小說中人物的精神風貌,他們身上的俠氣,最令人神往。什麼是俠氣?就是既為國為民,以天下為己任,又能沖破各種名利,笑傲江湖,獨立於天地之間。《天龍八部》里的蕭峰,我覺得中他達到了俠的最高境界,在他身上正是體現了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

我剪輯了一段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段,請大家領會一下蕭峰身上存在的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俠的最高境界。

剛才這一段是蕭峰自殺的場景,蕭峰念念於心的,是蒼生百姓的安危幸福,他以自己的死,換來了宋遼兩國的平安合睦,百姓的安居樂業。遼國百姓也免去征戰之苦,天下蒼生得以平安,他是為了民族的利益,也是為民造福。

金庸筆下俠義英雄的民族大義,是秉承漢魏以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的。一部中國歷史,其實就是漢民族和周邊民族互相爭斗、交融的歷史。民族間的矛盾來源於國家利益的追求,也源於不同的信仰和教化。在中國傳統倫理中,民族氣節從來都是放在首位的。天下為懷,蒼生為念,這是俠的最高理想,這也是金庸的俠意識。蕭峰這個人物,為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也做了一個最好的注釋,這種精神對我們今天創建和諧社會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三、我們應如何弘揚民族精神

前面講了在當前弘揚民族精神的原因以及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接下來就是我們應該如何做,從而來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

1 增強國家意識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增強凝聚力,實現統一,在艱難環境中生存、繁衍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中華民族要復興,必須更多地強調國家意識。國家意識應該包括對國家的認同感,對國家的主權和安全的責任感,對國家的繁榮和發展的使命感。只有在國家利益為上的道德觀基礎上,面臨各種誘惑時,才能毅然做出正確的選擇。維護國家利益,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同時國家也應當尊重和保護公民個人的權利。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國家的繁榮和發展為個人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2 增強文化認同

認同是共有的信仰和情感,是將一個共同體中不同的個人團結起來的內在凝聚力。文化認同要回答是什麼使中國人成為中國人?成為中國人意味著什麼?它包括價值觀念、歷史傳統、道德風俗、生活方式、語言文字等多方面的內容。我們要有意識地從傳統文化中去吸取養料,「文以載道」,我國民族精神的內容大量地存在於中國的文學作品中,我們要多看,從中多吸取養料,還要在語文、歷史、思想政治等課程中學習。在增強文化認同的過程中,要把民族語言、民族歷史、革命傳統和人文傳統作為重點內容:

民族語言——語言文字是民族意識、文化傳統和道德觀念的載體,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自覺維護母語在日常學習、生活和交往中的主導地位;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規范用語、禮貌用語,感受祖國語言文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深化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

民族歷史——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了解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重要史實和基本線索,特別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發展的歷史;了解近現代史特別是近代以來,我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而奮斗的歷史;了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高度認同黨的歷史功績和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

革命傳統——了解中國共產黨在中華民族精神傳承、弘揚和創造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優良傳統。(民族精神是不斷發展的,這些精神都以成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

人文傳統——充分利用中國哲學、歷史、文學、藝術、教育、民俗等多方面資源,認識和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人文知識、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了解並踐行中華民族的良好禮儀,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3 完善自身人格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重視人生價值觀和道德,重視「做人」的准則。弘揚民族精神,要發揚我國優秀文化與道德倫理緊密結合的精華,完善人格。

在完善人格的過程中,要把承擔責任、誠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奮自強作為重點內容。

承擔責任——增強自身作為國家主人的責任意識;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明確自身的權利,學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誠信守法——養成以誠待人、嚴於律己、誠實守信的意識和行為習慣;自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強法治觀念。

平等合作——學會尊重他人,友善待人;能夠正確處理人與他人、人與集體、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增強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學會寬容,與人和諧相處,在集體、社會的發展中實現個人價值。

勤奮自強——從小事做起,養成勤快、勤勞、勤奮、勤儉的生活習慣;不浪費、不盲目攀比;養成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品格,勇敢堅強,不怕困難,增強抗挫折的能力。

聯繫到我們學校,重點中學是文明的高地,絕大多數的同學在文化意識、文明程度、完善人格方面都做得不錯,但是也有個別同學做得不夠好的情況,從小處而言比如禮貌不夠,從另一方面也反映你看待世界的一種心態,你是友善熱情的,還是冷漠孤立的,其實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整個人的氣質就會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都要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要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體現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今天我所講的內容歸結到一點,就是我希望同學們要努力做一個有國家意識,有文化歸屬感,有人格氣節的人,歷史不能在我們這里割斷,我們要傳承歷史,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這樣我們就能做一個無愧於歷史的人,對國家有用的人,這樣我們即使走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也都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G. 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內容是什麼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指中國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並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於下代的優秀道德遺產。

概括起來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它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我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的結晶。


1、愛國

中華民族自古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殺身以成仁」的民族節氣。愛國主義作為民族精神,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

歷史上,中國屢遭外敵入侵,國破則家亡,使人們的愛國之情強烈地表現出來,並升華成為國獻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現了岳飛的「精忠報國」、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孫中山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愛國主義成為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巨大力量。

2、利義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強調建立一種和諧協調的人倫關系。主張「義以為上」,「以義統利」,「先義後利」,要求「見利思義」,「見得思義」。 「義」是指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利」是指個人利益,而得是指得到的。

強調社會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強調個體對整體的道德義務。這是一種植根於社會文化的群體精神,進而擴展到整個民族和國家的集體主義精神。

3、仁愛

孔子提倡「仁者愛人」,孟子提出「君輕民重」的思想。這種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遺產。



H. 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怎樣傳承民族文化

1、主動學習相關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行動中培養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情感.
2、積極借鑒吸收外來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使中國民族文化得到發展.
3、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發展觀,規范言行,以實際行動做民族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I. 當代青年需要繼承和發揚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J. 當代青年應該怎樣傳承紅色文化

青少年傳承紅色文化的方法:

1、思想上樹立良好品德,堅定信仰,崇敬我們的紅色文化,把革命烈士們的熱情和精神傳承下來,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2、平時工作中要有不畏艱苦,勇於奉獻和付出的精神,面對困難和挫折,要敢於直面和挑戰,主動擔當責任。

3、生活中要多去了解和學習我們的紅色文化,有時間多去革命文化地參觀學習,比如說遵義會址,了解長征精神和文化,平時多讀一些革命書籍,了解中國革命的發展。

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性:

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遺產和精神財富。站在新時代,傳承革命精神,弘揚紅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新時代進一步弘揚紅色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能說這些是「過去的東西」,更不能說其「已經過時」。紅色文化是在中國地面上生長出來的,深深植根於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盡管與過去相比,所處的環境有異、條件不同,但其精神、原則和內容,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就眼下我們所面臨的情況來看,尤有弘揚之必要,因為它對於克服困難、繼續前進具有巨大的積極意義。

閱讀全文

與青年傳承文化的內容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7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3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1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8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8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