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江戶時代有哪些文化

江戶時代有哪些文化

發布時間:2022-11-04 03:15:39

『壹』 江戶時代的風俗與生活

江戶時代自1603年開始,1867年結束,結束至今雖然僅約150年,但當時的很多生活習慣、風俗與現今極為不同,下面是由我為你提供江戶時代的風俗與生活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你。
江戶時代的風俗與生活
說到江戶,不得不提的便是建城者德川家康。

正好是我們國家明朝後期的時間,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將幕府建立在鐮倉古都旁邊的小漁村,就是後世的江戶東京了。當時時局動盪, 選址 在東京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勢上易守難攻。

所以,東京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西邊靠山地勢高,東邊臨海地勢低,越往東走地勢越低,而到了淺草,海拔就成了0。

正如此,淺草附近也被稱為東京的下町,代表著典型的江戶庶民 文化 。

現在遊玩淺草,可以見到不少七十歲以上的老頭老太太, 自我介紹 時會驕傲地稱自己為江戶子。意思是真正的東京人。

電影中的德川家康形象

不過在日本,江戶創建人德川家康的人氣並不高。

有說太腹黑、太能忍、太殘暴,但最終原因,我認為還是因為長得不好看。

而與德川行事作風、外貌截然相反的織田信長則屢屢被人們提起,明明是個 雙子座 精分 神經 病,卻一直被改編成各類電影、電視劇、 游戲 。

真是感受到了來自這個看“顏值”世界的深深惡意。

為什麼說江戶時代的文化,意味著發展的庶民文化呢?

在日本的中世時代,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貴族們特愛佛教藝術那樣的高雅文化,但因門檻太高,這種孤芳自賞的藝術文化,就逐漸在民眾的尋常趣味中消失。

另一方面,和歌文化、枕草子的文集、源氏物語小說都在民間廣為流傳,也直接影響了民間的文化及趣味。

劇場看劇、逛花街、觀相撲比賽、吃宵夜,都成為當時民眾最愛的樂子。

大家都知道江戶時代的男性,留的都是比較難看的月代頭。

現代男性好不容易護住的一片頭發,他們居然自己將頭頂的頭發剃光,簡直不可思議。

這與日本的武士文化息息相關,自從大老粗平清盛建立了武士政權之後,在日本武士的地位得到躍升,又經過多年的分裂戰亂,為了方便戴頭盔與砍人,一點頭發算得了什麼?

而江戶時代,武士雖然賦閑,但還是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

“雖然我很窮但是我可以提刀殺人。”

直到今天也有這樣的說法,日本人走在路上即使是別人裝到自己也說對不起,這完全是江戶時留下的習慣,因為如果撞到自己的人是個武士的話,沒有即時道歉便要被砍了。

江戶時代的商人男子形象,作為年輕男子、右為有錢店主。

不過比起男性的月代頭,女性的 時尚 可能會更加令現代人震驚,婚後的女性會將牙齒全部染黑, 產後 也會將眉毛剃掉。

男子回到家中,見到的便是沒有眉毛,牙齒漆黑的妻子。

満島ひかり飾演的江戶時代人妻,惟妙惟肖

當時還認為“白”是美人的第一基準,中國也常說,“一白遮三丑”,江戶時代開始日本已是全民愛美,臉上塗上到脖子都塗滿鉛白粉。

口紅 主要由紅花製成,價格高昂,所以唇上只塗上一點,最有名的紅被稱為“小町紅”。

不過,只有大戶人家的女孩才有錢把嘴唇塗得紅紅的。

江戶時代洗發的頻率是一個月2~3回,大家聚集在一起用柴火煮沸水後,在水中放入紅海藻溶解,再加入烏冬粉,清洗頭上的污垢和皮脂。

剛才講到江戶時的人妻好像都不是很美,有人會覺得江戶的男人很慘,其實完全不用替他們操心。

因為有男人的地方就會有花街,那個就是江戶時鼎鼎有名的吉原。

1617年幕府批准設立集中娼妓區,於是有了江戶城中城——吉原花街。

花魁出來見客場面氣派,其“花魁道中”的場面,成為浮世繪美人畫的主要題材:

花魁走在中央,有年少的“禿”隨身伴行,候補花魁“振袖新造”在前面引路,隨行的還有照顧日常生活的年長退役游女和提燈打傘開路斷後的一幹人馬,浩浩盪盪招搖過市。

吉原中的女子飽讀詩書,精通琴棋書畫,相比之下,呆在家中總是皺著眉頭管自己要錢的妻子便顯得庸俗了。

所以江戶時代,許多作家、學者、華師都愛造訪吉原。

也正是這樣雅俗共賞的庶民文化造就了江戶的獨特。

不少人會認為賞櫻是非常浪漫、高雅的事情,其實賞櫻是徹徹底底的庶民文化。

賞花是日本自古的傳統(從中 國學 的),貴族們到了開春都聚在一起喝酒開春天的花朵。

但是,日本的貴族一開始並不看櫻花,受到大唐的影響,日本也曾愛梅如痴。

古典《萬葉集》中,賞櫻的詩文總共40首,而賞梅的則達到110首。

到了後來,與民同樂的思想越來越開放,日本的農民在春天到來時也開始欣賞春意盎然的景緻,賞櫻的習俗才真正擴散。

日本自古就愛澡堂,澡堂更是讓庶民放鬆身心與社交的重要場所。

雖然現在浴室都已普及,但是打開地圖一搜,會發現周圍都是錢湯,還有不少收費昂貴的高級澡堂。

不過江戶前期,澡堂並非用來泡,而是像蒸桑拿一樣蒸,更有不少是男女混浴,想想場面確實詭異。

不過現在的日本澡堂文化已經做得非常好,人們清洗得臉身上皮都要掉一層程度後,才進入浴池,不喧嘩、不吵鬧,互相有默契一般得享受泡澡的寧靜時刻。

周末去溫泉旅館度假更是不少上班族的最愛。

江戶是歌舞伎的全盛時代。

一開始貴族們只聽雅樂(雅樂源於中國戰國時期的楚國),古代日本的階級劃分明顯,庶民與貴族做一樣的 娛樂 是被嚴格禁止。

一直到江戶時代,庶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終於也可以尋自己的樂子。

但其實歌舞伎表演場所並沒有真正的座位,觀眾席就像重慶火鍋里的九宮格一樣隔開,一個格子里容納3-5人跪坐在裡面。

當時江戶人評價身高只有1.50米左右,非常嬌小,換作現在一個格子恐怕連一個人成年男子都容不下。
江戶時代浮世繪的簡介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特有的 繪畫 語言,描繪當時的日本風俗,以木刻 版畫 的形式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真實得展現了一幅17到19世紀的生活畫卷,表現了美人俳優,歌姬舞女,游女,俠士以及花街柳巷,紅樓翠閣, 旅遊 風光,是”江戶時代形象的 網路 全書。“

浮世繪的繪畫形式主要分為木版畫和”肉筆畫“兩種,現在主要流傳的廣義上的浮世繪主要指的是前者。本期,版兒所要介紹的也就是由木刻版畫製成的浮世繪。

『貳』 江戶時代的服飾與染織設計受什麼文化的影響

江戶時代的服飾與染織設計深受世俗生活和世俗文化的影響,特別是受到了盛行該時期的古典歌舞劇——「能」的影響。由於市井文化的發達,加上幕府貴族對此類娛樂活動的大力倡導,「能」劇裝束追求盡善盡美的舞台展示效果,裝飾風格繁復、華麗、金碧輝煌,藝術手法上往往綜合各類藝術之長處,大量借鑒書法、繪畫、漆藝、陶藝等的風格與手法,同時也非常重視對外來風格的吸取和借鑒,其常見的品種有金襤、唐織、厚板、摺箔、紗金等。

『叄』 古代日本文化的江戶時代

古學派的創始人是山鹿素行。他提出朱子學與陽明學都不是真正的孔孟之道,要恢復真正的儒學,必先追蹤孔孟經典,鑽研先秦儒學。山鹿素行於1665年撰寫了《聖教要錄》,批判朱子學和陽明學對儒學的曲解,遭到幕府的流放。
另一名古學派的代表人物是伊藤仁齋,他也站在反對朱子學的立場上,高喊復古口號,編撰《論語古義》7卷,主張以「人情」而非政治手段來樹立道德。伊藤創建的這一學派被稱為「古義學派」。
荻生徂徠也是古學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文學方面提倡「古文辭」,主張在本國文的基礎上,吸收和摹擬先秦隋唐詩文,反對宋代文風。同時,他將這一文學原則貫穿到自己的政治理論與道德觀上,大力推崇「先王之道」,反對朱子學。面對陷入重重困境的幕府統治,他提出幕府統治者應負起恢復古代良風美俗的責任,自上而下地改革「禮樂刑政」,為此必須研究古典文辭,學習「先王」制定的典章制度。
古學派代表人物的觀點雖略有不同,但他們都主張返回古典,並企圖從古典中尋找到對當時的現實生活有用的智慧,即回歸到「經世之學」與實用之學上來。
18世紀以後,在儒家學問的重重包圍中,出現了一支主張回歸日本古典,從本國文化中尋覓「大和精神」的「國學」潮流。它經過契沖、荷田春滿、賀茂真淵的努力,到本居宣長集大成,確立了國學派的地位。 町人思想的發展與成熟是以工商業者的經濟成長為背景的。就整個江戶時代而言,人們生活在等級制度的社會中,在四個等級身份中,「商」的地位是最低的。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元祿(1688-1704)時代,商人在經濟上的實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在田沼意次的年代,商品經濟超越了舊有的農村自然經濟,工商業者階級的實力終於超過武士階級,這與他們當時的地位顯然是不相稱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代表町人意志,努力為町人爭取社會地位的思想家、文學家出現,產生出別具一格的町人思想。
町人思想的首要任務是否定封建社會的尊卑觀念,否定等級身份制度。他們首先從全人類的角度,提出人皆為天地子孫,本沒有貴賤上下之分,主張「武士不為貴,商人亦不賤」。其次,對於商人的社會作用的肯定是町人思想的又一特徵。心學的創始人石田梅岩就認為商人的行業有助於天下,它不為私利私慾,具有公益的性質,因而不應對商人的行業產生偏見,商人的利益也是正當的。學者西川如見在《町人囊》中指出,商人雖位居四民之末,但它具有滋潤萬物的作用,對貴族社會也是有用的。儒學者荻生徂徠也說:「商者互通有無,助於世人」。町人思想的另一表現是努力追求與武士階級的平等。提出商人對國家的貢獻猶如武士對君主的效忠,商人的營利猶如武士的受祿。這一思想還表現在文藝作品中對武士階層的輕視。商人出身的町人文學家井原西鶴在他的作品中就多處表示對武士階層的輕視與諷刺。
江戶時期町人思想的成長為提高商人在社會上的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們要求平等的思想傾向雖然招致幕府的打擊與壓制,但在其蒸蒸日上的經濟實力的支撐下,町人思想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尤其是在文學藝術方面,創造出了別具一格的町人文化。
俳諧來源於前代連歌之發句,在江戶時代經松永貞德的努力使之脫離連歌,成為迎合庶民口味的短小精悍的詩歌形式。俳諧的風格幽默滑稽,帶有諷刺的意味,因而得名。後來西山宗因將俳諧從和歌、連歌等古典傳統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取材、語言都追求自由的風格,表現城市新興階層町人的真實生活情感。元祿時期,武士出身的松尾芭蕉對俳諧進行改造,使之成為由17個音節組成的短句,並改革俳句的內容與風格,將俳諧從純粹的通俗消遣文學中升華,成為一種雅俗共賞的詩歌藝術形式。
芭蕉的俳句,經過正岡子規的努力推廣,形式被加以固定,成為世界上最短小的詩歌形式,在今天,俳句仍然被廣大人民所喜愛。它成為日本文化的特色之一。
江戶時期在前代「御伽草子」和「假名草子」的基礎上出現了描寫當世人俗風情的新形式小說 「浮世草子」。「浮世」,指現實社會。浮世草子主要以町人生活與情感為描寫對象。17世紀中後期出身於商人家庭的井原西鶴是江戶時期浮世草子作家的傑出代表。
井原西鶴一直以町人的身份與立場關注著人世間的冷暖飢渴,創造出其著名的「好色」文學。《好色一代男》、《好色一代女》是其中的代表。他利用俳諧的手法,通過對町人社會男女戀愛故事的描寫,肯定人的慾望與愛情,同時刻畫出等級社會中商人的心理與生活遭遇,被譽為日本社會現實主義的頂峰作家。
井原西鶴的代表作品還有《世間胸算用》、《日本永代藏》、《西鶴諸國話》等。在井原西鶴之後,一大批浮世草子的作家活躍於文壇。著名的作家與作品還有西澤一風的《風流御前義經記》、江島奇磧的《傾世色三味線》、《傾城禁短氣》;上田秋成的《諸道聽耳世間猿》等等。他們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井原西鶴世情小說的影響。
草雙子是以圖為主的小說體裁,類似於中國的連環畫。它用連續性的繪畫來描述一定的故事情節,配以假名解說。江戶時代,這種通俗易懂的小說形式得到文化教育程度較低的平民百姓的歡迎。 至德川吉宗時期徹底地結束了對「形而上」學問的窮追,改為提倡以形和物為基礎的客觀的經驗主義和實證主義,把注意力轉向經世濟民上來。實學成為幕府和諸藩殖產興業、加強封建制度的有力手段。以技術學和經驗科學為特色的實學都孕育著實用的、實證的、合理的、批判的性質,因此「蘭學」受到人們的重視。通過蘭學,日本人的視野也漸趨朝向西方,大規模地吸收先進的西方文化,開始了近代化的歷程。
人形凈瑠璃,人形即木偶,是一種木偶說唱藝術,凈瑠璃原是一種彈唱藝術,起先的樂器是快板與琵琶,室町時代後期從起源於日本但有吸收別國元素的三味線成為凈瑠璃的主要樂器。江戶時代元祿年間,一邊演奏凈瑠璃一邊操縱木偶的表演被廣大民眾所接受。當時人形凈瑠璃發展的中心是大坂與京都。民間藝人竹本義太夫創作出別具一格的人形凈瑠璃曲調,人稱「義太夫小調」。加上當時著名的戲曲作家近松門左衛門為竹本義太夫的劇團寫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如假想鄭成功率領日本武士抗清得勝故事的《國姓爺合戰》,描寫男女含冤殉情的《曾根崎心中》、《心中天網島》等,這些都大大引起庶民的興趣,著名人形凈瑠璃劇的劇情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 進入18世紀,歌舞伎的興盛給人形凈瑠璃帶來了挑戰,腳本的缺乏與對歌舞伎的盲目模仿使人形凈瑠璃走向衰敗。18世紀末,大坂的植村文樂軒接手經營人形凈瑠璃,將其改編為「文樂凈瑠璃」。從此,人形凈瑠璃以「文樂」之名一直流傳到今天。 歌舞伎現在被稱為日本的「國劇」,但它最初只是一項民間的娛樂活動,而且發展過程較為曲折,在江戶時代曾屢遭禁止。 歌舞伎的始創者是17世紀初一位名叫「阿國」的女子。她在當時流行一時的「風流舞」的基礎上創造出節奏明快、具有市井風俗特色的舞蹈劇。女性在舞台上出現本是一件稀罕的事,更何況還要女扮男裝,甚至還要穿著西洋服飾登場;劇情內容活潑通俗,甚至有涉及風月場所的劇情,這一切都大大刺激了庶民的口味,歌舞伎一經推出,便受到庶民社會男女老少的狂熱歡迎,迅速在民間傳播開來。這一態勢引起幕府的擔心,1629年,幕府下令女子不得參加歌舞伎的演出。然而男扮女裝的歌舞伎似乎更受歡迎,幕府不得不於1651年全面禁演歌舞伎。然而禁演引起的抗議迫使幕府最終向民意投降,二年後歌舞伎解禁。經過壓制的歌舞伎逐漸改變了其過於媚俗的特點,慢慢走向洗練、正規,並出現了例如市川團十郎、坂田藤十郎等著名的歌舞伎演員。18世紀中葉,歌舞伎大膽改革,借用人形凈瑠璃的劇本上演,再次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一直延續至今。 在德川時代,美術創作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浮世繪」。17世紀後期,隨著町人思想與文化的崛起,原本服務於宮廷貴族的狩野、土佐派繪畫作品逐漸失去魅力,取而代之的是風格華麗、取材生動的「浮世繪」。浮世,是指既非過去又非未來的今生今世。「浮世繪」就是描寫歌舞伎、相撲、花柳巷等今世浮華景象的繪畫。刺綉工人出身的畫師菱川師宣是浮世繪的始祖。菱川師宣先是為假名草子、艷情小說繪制插圖,後來這些插圖因受到熱烈的歡迎,而從文學讀本中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欣賞繪畫。菱川將這些畫製成木版,套色印刷在民間廣泛出售,浮世繪因此在民間快速傳播流行。18世紀,鈴木春信發明「錦繪」,使浮世繪的色彩如織錦般華美豐富。喜多川歌麿的美人畫、東洲齋寫樂的歌舞伎演員畫都是當時人們喜愛的浮世繪畫。江戶時代末期,浮世繪的描繪對象由原來的美女、歌舞伎肖像轉而變為風景畫,葛飾北齋的《富岳三十六景》、安藤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都是其中的傑作。

『肆』 與清朝同期的日本江戶時代的市民(庶民)文化是怎樣的

江戶時代(日語:えどじだい;1603年-1868年),又稱德川時代。從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今東京)開創幕府開始,歷時265年。從慶長二十年(1615年)大坂夏之陣滅豐臣氏、統一全國計,歷時253年。是日本歷史上武家封建時代的最後一個時期。

1867年12月9日倒幕派發動王政復古政變,宣布廢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經1868-1869年的戊辰戰爭,徹底打倒幕府勢力。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結束。

『伍』 江戶時代的町人文化是什麼

就是有關藝伎的一些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也是圍繞著藝伎出現了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狀態。

『陸』 江戶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鐮倉時代這四個時代的時代特點,文化特點以及代表人物是什麼

奈良時代(710-794):當時的首都在平城京(今天的奈良)。這個時期日本上承飛鳥時代之餘緒,持大化革新之餘威,天皇大權在握,與唐朝的交往進入鼎盛時期,全面向唐朝學習,文化上則進入唐風時代,社會生活各方面都有著很深的唐朝痕跡,代表人物是元明,元正兩位女性天皇,她們母女兩開創了日本紀委著名的女帝時代。
平安時代(794-1192):當時的首都在平安京(今天的京都)。這個時期天皇的大權逐漸旁落,攝關政治大行其道。由於奈良時代充分吸收了唐朝文化的養分,這一時期開始結合自身的實際進行改造,以適應自身的發展。文化上進入了國風時代,開始留意保持和發展自己的民族特色。平假名和片假名都出現於這一時期。代表人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小說《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
鐮倉時代(1192-1333):鐮倉位於今天神奈川縣境內。幕府時代的開始,開啟了日本古代史上的第一個武家政權。這一時代天皇形同傀儡,大權在身為征夷大將軍源氏手裡,武將居於主導地位。第一任將軍源賴朝死後又落入身為家臣的北條氏手中。這一時期佛教得到進一步發展,武家文化盛行,以軍事生活為主題的軍記物語大量出現。代表性人物是切腹的開創者,源賴朝的弟弟源義經和抵抗元朝侵略的北條時宗。
江戶時代(1603-1868):江戶位於今天的東京。這一時期大權依然掌握在幕府將軍德川氏手裡。封建社會進一步發展,將軍和地方大名共同構築了國家的政權基礎。這一時期朱子學得到進一步的流傳,並得到將軍和大名的扶持。蘭學傳入,為日本了解西方之開始。代表性人物是德川家康,林羅山和吉田松陰

『柒』 江戶時代的文化發展

儒學發展到宋朝,經程頤、程顥及朱熹的發展,形成了儒學發展的新階段——宋學。宋學最初作為禪僧的學問被帶入日本,16世紀開始形成學派並逐漸影響到幕府政治。
朱熹的理論側重於倫理道德的「大義名分」思想,極符合剛剛建立起統治的江戶幕府的政治需要。因此朱子學逐漸受到統治階層的重視。
日本朱子學的代表人物當推藤原惺窩與林羅山。藤原惺窩由禪僧轉向儒學,繼而用朱子學的理論對佛教發動進攻,為朱子學在日本思想領域的地位作了開創性的努力。而真正使朱子學成為統治思想的是藤原惺窩的弟子林羅山。林羅山也脫胎於禪僧,同樣由批判佛教走向朱子學。同時他積極地參與政治,曾歷侍4代將軍,幫助幕府制定律令,起草文件。在他的努力下,幕府將朱子學定為官方意識形態,並將其推廣到民間。幕府資助林羅山在各地開設專門講授朱子學的學堂,各地也出現了被指定教授朱子學的藩校。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時期,幕府建立了直屬幕府的昌平黌,大學頭的職位由林家世襲。
朱子學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分裂成兩派。一派是山崎闇齋為代表的海南派,帶有濃重的國粹主義傾向;另一派是以貝原益軒為代表的關西派,強調朱子的「窮理」理論,具有唯物主義的傾向。
陽明學傳入日本最早可追溯到室町時代的了庵桂悟。史料表明他與王陽明曾有過接觸。但他的思想上並未體現陽明學的系統理論。陽明學真正在日本興起,始於中江藤樹。中江原是朱子學的追隨者,隨著學問的深入,他逐漸感覺到朱子學過分拘泥於外在形式,有漂浮不實的感覺。在接觸陽明學後,深感「格物致知」理論的深刻,遂傾倒於陽明學。
中江藤樹之後,其弟子熊澤蕃三進一步發展了陽明學。熊澤蕃三通過與藩主、大名的接觸,將陽明學傳播到上層社會。但由於朱子學的強大壓力,陽明學未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展開。熊澤蕃三之後,日本陽明學一度沉寂。直到江戶後期,陽明學又出現復甦,它的鼓勵實踐的精神,鼓舞了一批日本社會的革命家。如大鹽中齋(大鹽平八郎),吉田松陰等,都是用陽明學作為武器對現實體制展開批判和斗爭的。
陽明學還影響了一批後來明治維新運動的重要領導人,如高杉晉作、西鄉隆盛等。
朱子學在江戶時代被樹立「官學」地位的同時,也招致其他學派的懷疑和反對。在反對朱子學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儒家學派。日本的古學派借用復古漢學的口號,從朱子學派中脫離出來。
古學派的創始人是山鹿素行。他提出朱子學與陽明學都不是真正的孔孟之道,要恢復真正的儒學,必先追蹤孔孟經典,鑽研先秦儒學。山鹿素行於1665年撰寫了《聖教要錄》,批判朱子學和陽明學對儒學的曲解,遭到幕府的流放。
另一名古學派的代表人物是伊藤仁齋,他也站在反對朱子學的立場上,高喊復古口號,編撰《論語古義》7卷,主張以「人情」而非政治手段來樹立道德。伊藤創建的這一學派被稱為「古義學派」。
荻生徂徠也是古學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文學方面提倡「古文辭」,主張在本國文的基礎上,吸收和摹擬先秦隋唐詩文,反對宋代文風。同時,他將這一文學原則貫穿到自己的政治理論與道德觀上,大力推崇「先王之道」,反對朱子學。面對陷入重重困境的幕府統治,他提出幕府統治者應負起恢復古代良風美俗的責任,自上而下地改革「禮樂刑政」,為此必須研究古典文辭,學習「先王」制定的典章制度。
古學派代表人物的觀點雖略有不同,但他們都主張返回古典,並企圖從古典中尋找到對當時的現實生活有用的智慧,即回歸到「經世之學」與實用之學上來。
18世紀以後,在儒家學問的重重包圍中,出現了一支主張回歸日本古典,從本國文化中尋覓「大和精神」的「國學」潮流。它經過契沖、荷田春滿、賀茂真淵的努力,到本居宣長集大成,確立了國學派的地位。
契沖通過對《萬葉集》與古代假名的深入探討,總結出了國學的研究方法。主張應著眼於古典中的自然情感,從比考據對象更早的文獻進行精密的實證。伏見稻荷神社的神官荷田春滿繼承這一研究方法,立足於日本古典的研究,致力於將日本傳統神道從儒學、佛教中分離出來的活動。而賀茂真淵則吸收了契沖主情主義的文學論與荷田春滿的神道論,力求從古語古句中發現「古道」,並主張從儒學的合理主義出發尋求人的內心的解放。
國學在本居宣長時期集大成。本居宣長出身於棉花商人之家,青年時期深受契沖與賀茂真淵的影響,埋頭研究《古事記》、《源氏物語》、和歌等等。文學上,他主張摒棄儒學道德觀控制下的文學觀,重視人的自然情感的流露,提出著名的「物哀」概念。統治論方面,強調日本乃天照大神之子孫,只要遵守神道,即使沒有佛教和儒學,日本也可保持天下太平,皇統無窮。關於政治改革,他主張恢復「古道」,以古人之治挽救今日之危機。
本居宣長之後的平田篤胤更是大力提倡復古神道和純粹國學,在幕末動盪的社會背景下具有極大的煽動性。
國學者提出的理論大多有著尊皇、復古的國粹主義傾向,這也為幕末培養了一批尊王攘夷運動的活動家。 町人思想的發展與成熟是以工商業者的經濟成長為背景的。就整個江戶時代而言,人們生活在等級制度的社會中,在四個等級身份中,「商」的地位是最低的。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元祿(1688-1704)時代,商人在經濟上的實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在田沼意次的年代,商品經濟超越了舊有的農村自然經濟,工商業者階級的實力終於超過武士階級,這與他們當時的地位顯然是不相稱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代表町人意志,努力為町人爭取社會地位的思想家、文學家出現,產生出別具一格的町人思想。
町人思想的首要任務是否定封建社會的尊卑觀念,否定等級身份制度。他們首先從全人類的角度,提出人皆為天地子孫,本沒有貴賤上下之分,主張「武士不為貴,商人亦不賤」。其次,對於商人的社會作用的肯定是町人思想的又一特徵。心學的創始人石田梅岩就認為商人的行業有助於天下,它不為私利私慾,具有公益的性質,因而不應對商人的行業產生偏見,商人的利益也是正當的。學者西川如見在《町人囊》中指出,商人雖位居四民之末,但它具有滋潤萬物的作用,對貴族社會也是有用的。儒學者荻生徂徠也說:「商者互通有無,助於世人」。町人思想的另一表現是努力追求與武士階級的平等。提出商人對國家的貢獻猶如武士對君主的效忠,商人的營利猶如武士的受祿。這一思想還表現在文藝作品中對武士階層的輕視。商人出身的町人文學家井原西鶴在他的作品中就多處表示對武士階層的輕視與諷刺。 江戶時期町人思想的成長為提高商人在社會上的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們要求平等的思想傾向雖然招致幕府的打擊與壓制,但在其蒸蒸日上的經濟實力的支撐下,町人思想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尤其是在文學藝術方面,創造出了別具一格的町人文化。
俳諧來源於前代連歌之發句,在江戶時代經松永貞德的努力使之脫離連歌,成為迎合庶民口味的短小精悍的詩歌形式。俳諧的風格幽默滑稽,帶有諷刺的意味,因而得名。後來西山宗因將俳諧從和歌、連歌等古典傳統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取材、語言都追求自由的風格,表現城市新興階層町人的真實生活情感。元祿時期,武士出身的松尾芭蕉對俳諧進行改造,使之成為由17個音節組成的短句,並改革俳句的內容與風格,將俳諧從純粹的通俗消遣文學中升華,成為一種雅俗共賞的詩歌藝術形式。
芭蕉的俳句,經過正岡子規的努力推廣,形式被加以固定,成為世界上最短小的詩歌形式,在今天,俳句仍然被廣大人民所喜愛。它成為日本文化的特色之一。
江戶時期在前代「御伽草子」和「假名草子」的基礎上出現了描寫當世人俗風情的新形式小說 「浮世草子」。「浮世」,指現實社會。浮世草子主要以町人生活與情感為描寫對象。17世紀中後期出身於商人家庭的井原西鶴是江戶時期浮世草子作家的傑出代表。
井原西鶴一直以町人的身份與立場關注著人世間的冷暖飢渴,創造出其著名的「好色」文學。《好色一代男》、《好色一代女》是其中的代表。他利用俳諧的手法,通過對町人社會男女戀愛故事的描寫,肯定人的慾望與愛情,同時刻畫出等級社會中商人的心理與生活遭遇,被譽為日本社會現實主義的頂峰作家。
井原西鶴的代表作品還有《世間胸算用》、《日本永代藏》、《西鶴諸國話》等。在井原西鶴之後,一大批浮世草子的作家活躍於文壇。著名的作家與作品還有西澤一風的《風流御前義經記》、江島奇磧的《傾世色三味線》、《傾城禁短氣》;上田秋成的《諸道聽耳世間猿》等等。他們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井原西鶴世情小說的影響。
草雙子是以圖為主的小說體裁,類似於中國的連環畫。它用連續性的繪畫來描述一定的故事情節,配以假名解說。江戶時代,這種通俗易懂的小說形式得到文化教育程度較低的平民百姓的歡迎。 解禁後先後傳入的書籍有《歷算全書》、《新寫譯本歷算全書》、《西洋新法歷書》、《靈台儀象志》、《圜容較義》、《同文算指》、《職方外記》、《交友論》、《三才發秘》、《堅誇瓜集》、《西湖志》、《天學初函》器物篇的《幾何原本》、《勾股義》等。由於希望文庫中增加一些載有實利性的荷蘭書籍,德川吉宗於1717年收入的《動物圖說》(荷語版)等。由於知道了西方醫葯書籍的附圖非常精密,名儒醫青木昆陽、侍臣野呂元丈奉將軍之命學習蘭學。
至德川吉宗時期徹底地結束了對「形而上」學問的窮追,改為提倡以形和物為基礎的客觀的經驗主義和實證主義,把注意力轉向經世濟民上來。實學成為幕府和諸藩殖產興業、加強封建制度的有力手段。以技術學和經驗科學為特色的實學都孕育著實用的、實證的、合理的、批判的性質,因此「蘭學」受到人們的重視。通過蘭學,日本人的視野也漸趨朝向西方,大規模地吸收先進的西方文化,開始了近代化的歷程。

『捌』 江戶時代的日德文化邂逅與交流有哪些

美國是打開日本國門的第一個西方列強,德國則是對近代日本影響最大的西方列強。日本對德國的崇拜之心由來已久,且並非始於明治維新後的岩倉使團訪德;德國對日本的由衷好感也絕非始自幕末維新之際。那麼江戶時代的日德文化邂逅與交流有哪些呢?

這種深刻而持久的印象促成了1881年明治政府決定國家體制建設全面倒向德國模式,而東京帝國大學和由加藤弘之等創辦的德意志協會學校則成為改制德式教育的全國示範學校。此後,明治政府以普魯士憲法為藍本制定了《大日本帝國憲法》,開啟了近代日德全面合作的大門。

『玖』 日本的民俗文化有哪些呢

日本的民俗文化如下:

茶道

茶道也叫作茶湯(品茗會),自古以來就作為一種美感儀式受到上流階層的無比喜愛。茶道是一種獨特的飲茶儀式和社會禮儀。

『拾』 江戶時代民俗文化

女孩節

日本稱「雛祭」,亦稱「桃花節」。每年3月3日,家長為女孩過節,屆時為女孩穿上鮮艷的和服,在家裡擺上人偶,祝其擺脫惡運、災難,幸福成長,並帶女孩走親戚,外出遊玩。關西帶還有「流雛」習俗,將「小人偶」放入河中,讓其隨流而下,沖走惡運。日本的風俗習慣與重要節目

(一)風俗習慣

日本以「禮儀之邦」著稱,講究禮節是日本人民的習俗。平時人們見面總要互施鞠躬禮,並說「您好」,「再見」,「請多關照」,等等。

日本人初次見面對互換名片極為重視。初次相會不帶名片,不僅失禮而且對方會認為你不好交往。互贈名片時,要先行鞠躬禮,並用雙手遞接名片。接到對方名片後,要認真看閱,看清對方身份、職務、公司,用點頭動作表示已清楚對方的身份。日本人認為名片是一個人的代表,對待名片就像對待他們本人一樣。如果接過名片後,不加看閱就隨手放入口袋,便被視為失禮。如果你是去參加一個商業談判會,你就必須向房間里的每一個人遞送名片,並接受他們的名片,不能遺漏任何一個人,盡管這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但這是表示相互間友好和尊敬的一種方式。

到日本人家去作客,要預先和主人約定時間,進門前先按電鈴通報姓名。如果這家住宅未安裝門鈴,絕不要敲門,而是打開門上的拉門,問一聲:「借光,裡面有人嗎?」進門後要主動脫衣脫帽,解去圍巾(但即使天氣炎熱,也不能光穿背心或赤腳,否則是失禮的行為),穿上備用的拖鞋,並把帶來的禮品送給主人。當你在屋內就坐時,背對著門坐是有禮貌的表現,只有在主人的勸說下,才可以移向尊貴位置(尊貴的位置是指擺著各種藝術品和裝飾品的壁龕前的座位,這是專為貴賓准備的)。日本人不習慣讓客人參觀自己的住房,所以不要提出四處看看的請求。日本特別忌諱男子闖入廚房。上廁所也要徵得主人的同意。進餐時,如果不清楚某種飯菜的吃法,要向主人請教,夾菜時要把自己的筷子掉過頭來使用。告別時,要客人先提出,並向主人表示感謝。回到自己的住所要打電話告訴對方,表示已安全返回,並再次感謝。過一段時間後再遇到主人時,仍不要忘記表達感激之情。

日本人設宴敬酒時,往往要在桌子中間放一隻裝滿清水的碗,並在每人面前放一塊干凈的白紗布。斟酒前,主人先將自己的酒杯在清水中涮一下,杯口朝下在紗布上按一按,使水珠被紗布吸干,再斟滿酒雙手遞給客人。客人飲完後,也同樣做,以示主賓之間的友誼和親密。這是傳統的敬酒方式。

日本人無論是訪親問友或是出席宴會都要帶去禮品,一個家庭每月要花費7.5%的收入用於送禮。到日本人家去作客必須帶上禮品。日本人認為送一件禮物,要比說一聲「謝謝」的意義大得多,因為它把感激之情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來了。給日本人送禮要掌握好「價值分寸」,禮品既不能過重,也不能過輕。若過重,他會認為你有求於他,從而推斷你的商品或服務不好;若過輕,則會認為你輕視他。去日本人家作一般性拜訪,帶上些包裝食品是比較合適的,但不要贈花,因為有些花是人們求愛時或辦喪事時使用的。日本人對禮品講究裝潢,禮品要包上好幾層,再繫上一條漂亮的緞帶或紙繩。日本人認為,繩結之處有人的靈魂,標志著送禮人的誠意。接受禮品的人一般都要回贈禮品。日本人不當著客人的面打開禮品,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因禮品的不適而使客人感到窘迫。自己用不上的禮品可以轉贈給別人,日本人對此並不介意。日本人送禮一般不用偶數,這是因為偶數中的「四」在日語中與死同音,為了避開晦氣,諸多場合都不用「四」,久而久之,乾脆不送二、四、六等偶數了。他們愛送單數,尤其是三、五、七這三個單數。但「九」也要避免,因為「九」與苦在日語中發音相同。

日本有許多傳統的送禮時節,而不同的送禮時節,禮品價值和種類也不同。歲暮是最大的送禮時節,中元、歲暮禮品以食品為主,其它節日,非食品比例相當高。遇到送禮時節,往往是某些商品促銷的好時機。各送禮時節禮品價值和禮品種類舉例如下:

(l)中元節(7月15日)。禮品價值3000~10000日元,平均5120日元,禮品種類有糖果、酒、奶製品、食用油、咖啡、茶葉、襯衫、圍巾、禮券等。

(2)歲暮。禮品價值5000~10000日元,平均5520日元。種類有食品、酒、茶葉、咖啡、食用油、襯衫、羊毛毯等。

(3)結婚。禮品價值2~10萬日元(受邀參加婚禮)或價值3000~10000日元(不參加婚禮)。禮品種類有電壺、烤麵包機、微波爐、拖鞋、睡衣、手提袋等。

(4)成年(20歲)。

禮品價值l~2萬日元。種類有皮帶、袖扣。領帶夾、化妝品、衣服及配件、皮包、鞋子等。

(5)情人節。禮品價值400~1000日元。種類有糖果和餅干,女人送男人巧克力。

(6)母親節。禮品價值3000~5000日元。種類有化妝品、花、衣服等。

(7)父親節。禮品價值5000~10000日元。種類有衣服、配件如領帶、領夾、襪子、打火機等。

(8)聖誕節。禮品價值5000~20000日元。種類有玩具、衣服配件、游樂器、貴金屬、體育用品、激光唱片等。

(二)重要節日

日本的國定節假日共有14個,另有5個重要節日,簡介如下:

元旦:1月1日。按照日本一般風俗,除夕前要大掃除,並在門口掛草繩,插上桔子(稱「注連繩」),門前擺松、竹、梅(稱「門松」,現已改用畫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闔家團聚吃過年面,半夜聽「除夕鍾聲」守歲。元旦早上吃年糕湯(稱「雜煮」)。

成人節:1月15日。凡年滿20歲的男女青年在這一天要身穿節日盛裝參加各級政府為他們舉辦的成人儀式和慶祝活動。

建國紀念日:2月11日。據日本神話,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統一日本,建立日本國。

女孩節

日本稱「雛祭」,亦稱「桃花節」。每年3月3日,家長為女孩過節,屆時為女孩穿上鮮艷的和服,在家裡擺上人偶,祝其擺脫惡運、災難,幸福成長,並帶女孩走親戚,外出遊玩。關西帶還有「流雛」習俗,將「小人偶」放入河中,讓其隨流而下,沖走惡運。

春分:3月21日。是天皇祭祀祖宗、老百姓祭祀祖先的日子。

植樹節:4月29日。

憲法紀念日:5月3日。紀念1947年5月3日日本國憲法的實施。

國民節:5月4日。

男孩節(又稱「兒童節」和「端午節」):5月5日。這天有兒子的家庭房前均懸掛布制大鯉魚(稱「鯉幟」)。日本以陽歷5月5日作為端午節。端午節與男孩節同日,所以這天家家戶戶門上還擺菖蒲葉,屋內掛鍾馗驅鬼圖,吃糕團(稱「柏餅」)或粽子。

盂蘭盆節

7世紀由中國傳入日本,675年齊明天皇供奉父母,始成為宮廷節日活動,後廣為流傳民間,類似中國陰歷7月15日的鬼節。日本原為每年陰歷7月15日舉行活動,後改為陽歷7月15日,祈悼親友亡靈、供奉祖靈、上墳掃墓,有時舉辦「盆舞」等悼念活動。這是日本較為普及的主要民俗節日之一,目前又成為城裡人返回家鄉會見親友的節日。

中元節

亦在7月15日,古時是祀農業地神的節日,現與盂蘭盆節合在一起,成為供奉祭祖之日。每至此時,即向親友、長者、施惠之人贈送禮品,目前甚至發展為單位與單位或個人之間也相贈禮品。這種禮品被稱為「中元」,成為一種新式禮俗。

敬老節:9月15日。各市、町、村紛紛集會慶祝,並向老人贈送紀念品。

秋分:9月23日。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

體育節:10月10日。紀念1964年第十八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日本東京開幕。

文化節:11月3日。對文化事業有卓越貢獻者在這一天被授予「文化勛章」。

七五三

是每年11月15日日本社會及各家庭為7、5、3歲兒童祝歲的習俗節日。始於平安時代,當時貴族家庭為5歲男孩舉行祝賀儀式。到了鐮倉、室町時代,發展為公卿大臣為二、三歲男孩舉行穿和服的儀式。江戶中期以後,形成目前的習俗。每至此日,家長為男女兒童進行祝福,祝神靈保佑其健康成長,並為其穿上漂亮的和服,帶其到神社參拜,為他們登記注冊,領取氏子牌,以示可以開始參加一些社會活動。

勤勞感謝節:11月23日。

如果去日本作商務旅行,一年中應避開的時間是12月中至次年1月中(歲暮歡度新年時節)、4月29日至5月5日(黃金周假日,日本人一般外出旅遊,許多商店都停止營業)、7~8月(這期間商人們要去度假)。

閱讀全文

與江戶時代有哪些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7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3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1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8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8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