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儒家文化來源於哪個國家
『貳』 儒家文化是怎麼形成的
儒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文化是由孔子創立,孟子和荀子加以發揚光大,經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斷擴展充實,被漢以後歷代統治者奉為正宗的一個學派。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是春秋末期大思想家,被歷代統治者尊為「至聖先師」。其哲學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張「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並把「恭、寬、信、敏、惠」作為仁的內容,主張「見利思義」。在天道觀上,雖言天命可畏,但又重視人事,強調人為。在認識論上,他提出了「知」、「行」、「學」、「思」等范疇,開辟了認識論的新領域。孔子一生致力於推行其政治主張,並從事教育和整理古籍等工作。他逝世後,其弟子將其觀點編成《論語》。孔子是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世界文化名人。
戰國時期的孟子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被後世尊為「亞聖」。孟子從右邊發揮孔子的學說,賦予天以道德屬性,以心、性解天。孟子主張「性善論」,推行「王道」,反對「霸道」。在認識論上,提出了「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良知良能」說。經孟子的發展,儒家學說更加完備。作為儒家左翼的荀子,把天還原為自然界,主張「制天命而用之」。他肯定世界的可知性,要求學用一致,「行」高於「知」。荀子與孟子不同,首創「性惡論」,強調以法輔禮,以暴力輔仁德。
經過漢代思想家的改造和完善,儒家思想發展成漢代的經學。經學的代表人物,首推西漢著名的哲學家董仲舒。他建立了一套「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體系,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開以後兩千多年中國社會以儒家為正統的先聲。董仲舒主張的「天不變,道亦不變」和「三綱五常」、「性三品說」等思想,為後世統治者所效法。魏晉時期,儒、佛、道三教開始匯流。至隋唐時代佛教日盛,道教大興,三教爭奪思想領域主導權的斗爭日趨激烈。唐代哲學家韓愈再倡儒學,推崇孔孟,力排佛、道,將孔孟學說發揚光大。與此同時,柳宗元、劉禹錫則將儒家莊子、荀子的思想提高到新的階段。
『叄』 儒家思想發展歷程
儒家思想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1、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家思想: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2、戰國時期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張施行仁政,並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3、西漢時期仲舒的新儒學: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於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
4、魏晉唐宋時期:魏晉之際出現的玄學用老莊思想解釋儒家的易經,這是為士族辯護的一種消極思想;
5、明朝時期理學走向極端:明中葉的王陽明反對朱熹把心與理視為兩種事物的觀點,創立與朱熹相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心學。
『肆』 儒家思想是什麼時候開始創立的
儒家是孔子所創立,是在春秋戰國時代建立的。
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孝為核心價值,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富於入世理想。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中國人基因中的責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忠孝思想、恕的思想、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與專制統治結合的結果。
儒家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學派,也是封建的根本。儒家是一個不斷發展、與時俱進、昂揚向上的學術流派,堪稱民族脊樑。
(4)儒家文化從哪裡出現擴展閱讀:
儒家在先秦時,和墨家並稱顯學。在秦始皇時受到重創,即所謂的"焚書坑儒"。至漢代,漢王朝以繼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統為其文化建設的基本路線。由於宗經而尊儒,這也是儒家交上好運的原因之一。
儒家思想以傳統封建社會為物質承擔者,而傳統封建社會以儒家思想為精神承擔者,傳統社會的瓦解,致使孔子聖人權威喪失。
當中國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國門時,近代便開始了大規模的反孔運動,經歷了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資產階級革派的辛亥革命以及達到高潮的「五四」新文化運動。
八十多年前,時人發憤於國之積弱,詬龜呼天。一批急欲救亡圖強的進步青年,以胡適、陳獨秀為主將,發起了一場中國近代以來「反孔非儒」的高潮"——五四運動"。他們抱著"打倒孔家店"的決絕姿態,否定了儒學。
『伍』 儒家思想發源地在哪裡
儒家思想沒有固定的發源地。儒家是在孔子死後由其弟子逐漸形成的思想學派。孔子弟子來自各個諸侯國,曲阜作為孔子的誕生地,只是儒家的聖地而已。
儒家思想吸收了春秋戰國時各家的思想,並在孔子及其弟子周遊列國後,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
『陸』 儒思想的起源是什麼
儒家的起源 春秋時期以前,儒家的原始意義就是典禮儀式的顧問人員,其所能獲得的最榮譽高位是被雇為國君儐相。這種以主持典禮為職業的專家,當時被稱為儒家。主要內容:儒家思想是一種人類社會道德倫理規范的學說。它的最基本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正如筆者在《人性善惡論》中指出的,中國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經》當中的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也就是說,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這種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帶有普遍性的。只因為後天生活習慣和環境的變化,才造成了各種行為的差異,導致背離「善」的現象。這一點,儒家並沒有錯。人性中本來就有善的一面,而且是主流。 在性善論的基礎上,中國儒家文化治理國家的主要思路就是德育教育。這種思想認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惡習只是後來感染的,所以治理社會就應該從道德教育入手,勸人們放棄惡習,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會就會安寧了。中國古代強調「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所以,儒家輕法制,重道德。儒家認為,如果以道德和禮制來教導百姓,將使得他們自愛自重,心悅誠服。 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學說非常重要。儒家不倚重武力,而強調仁義道德是爭天下和管理天下的不二法門。在過去的幾千年裡,這一思想被無數次地證明其正確性。凡是能夠遵循這一法則的,就可以成功。凡是違背這一法則的,必然失敗。而且這一思想不光是可以用來治國,對任何層次的領導者都會有用。即使在現代社會也完全適用。將來也會適用。這是人類歷史幾千年經驗智慧積累下來的一個結晶。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論永遠也不會過時。 儒家的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一個「禮」字。既然人本性都是善的,執政者就應該讓民眾知道自製,回到那種彬彬有禮的社會狀態中去。就是所謂的「克己復禮」。這個禮包括了禮節,禮數,禮貌,和規章制度。所以,儒家的思想要人懂得自製,剋制慾望,遵守禮節,消除暴力,以達到一種平和的社會環境。正是儒家的這一「禮教」思想,使得中國成了舉世公認的禮儀之邦。禮的思想並沒有錯。只是需要改變其中過於僵化的部份而已。 儒家思想因此為社會制定了許多具體的禮節,具體表現為「三綱五常」。李先生講的尊老觀就包括在這綱常倫理中。三綱五常一直是反儒學的人批評的一個靶子。從現代社會的角度看,這些社會規范確實有很多不適應現代價值觀的地方。但是,這些綱常只是儒家道德思想應用到社會規范中的一些表現形式而已。人們可以說,這些表現形式過於刻板,不夠變通;或者說某些形式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須要注意形式和內容的區別。一種思想可以影響到許許多多的方面,也會有無數的表現形式。某個方面不適用,或某個形式不合理,並不代表這種思想在其他場合和其他形式都不適用都不合理。
『柒』 儒家思想的起源是什麼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捌』 儒家文化源於什麼地方
山東。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就是山東曲阜的。儒家「亞聖」孟子也是山東的。
『玖』 孔子文化又稱儒家文化,那麼儒家文化出自哪裡
儒家的創始人就是孔子,要說出處的話可以從儒家六經來考慮,《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詩經》既有周王朝上層貴族的,也有平明百姓的,可以說來源於生活;《尚書》是自堯舜到夏商周的文獻,《儀禮》主要記載周代的各種禮儀制度;《樂經》已失傳不可考,不過估計也是先前的音樂匯總,以貴族樂為主;《周易》很有名,據傳周文王所做;《春秋》由魯國的歷任史官所記,孔子修訂。
綜合而言,來源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時代活動,另一個是先前的資料文獻。其實和今天做學問是一樣的,實踐和學習。孔子最偉大的是把這些雜亂地東西系統化了,並且提出了自己完整的思想主管,被稱為華夏文明的源頭也不為過。
『拾』 儒家思想的起源是什麼
子是儒家創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 「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要求. 「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孔子還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這體現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們現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講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長久影響中國社會的倫理思想體系聯系起來,那怎麼能讓它有個根基呢?「尊重他人」(「愛他人」)這樣的道德觀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學」相聯系的.如果我們拋棄了孔子的「仁學」理論,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於人」,提倡什麼「與人奮斗其樂無窮」,那麼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嗎?你能真正地愛護別人嗎?所以任何對人們的社會規范的具體要求它都必須有—套倫理學理論作支撐,而這套倫理學理論又是內傳統積累而成的. 這里不能全面的討淪儒家的倫理問題,它無疑有許多方面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內容「愛人」思想無論如何是我們今天仍應繼承和發揮的.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釋為「愛人」,是基於「親親」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話說:「仁音,人也,親親為大.」 《論語.學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愛人」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從愛自己的親人出發,是愛人的基礎,但是「為仁」不是僅止在「親親」上,而必須「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要作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得把「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的「忠恕之道」作為「為仁」的准則.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廣到整個社會,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克已復禮曰仁,—日克已復禮,大下歸仁.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認為,對「克己復禮」的解釋常有誤.(我自已過去的解釋也不正確.)對「克己復禮」的解釋,往往把「克己」與「復禮」解釋為平列的兩個相對的方面,我認為這不合孔子的思想. 所謂「克己復禮」是說,在「克己」基礎上的「復禮」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內在品質,「克己」是要靠人對自身內在品質(即「愛人」的品德)的自覺:「禮」是人的行為的外在的禮儀規范,它的作用是為了調節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禮之用,和為貴」.要人們遵守禮儀規范必須是自覺的才有意義,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對「仁」和「禮」的關系,孔子有非常明確的說法:「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禮雲禮雲,玉帛乎哉!樂雲樂雲,鍾鼓乎哉!」因此,我們可以說,孔子認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內在自覺性.有了「求仁」的內在自覺性,「我欲仁,斯仁至矣」,並實踐於日用倫常之中,這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了.「極高明」要求我們尋求倫理體系中的終極理念,「道中庸」要求我們把它實踐於平常生活之中,而「道中庸」和「極高明」是分不開的.哪怕是尋求最低限度的倫理觀念的「認同」,也是和某種倫理體系的終極理念有著密切的聯系的.如果說,孔子的「仁學」充分討論了「仁」和「人」(人道)的關系,還沒有來得及去充分討論「仁」與「天」(天道)的關系,那麼孟子在後一方面發揮了孔子的思想,如他說:「盡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 人心本仁,與「天心」本是相通的.對此朱烹說得更明白,他說:「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為心者也,故語心之德雖其總攝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己矣.」 此則從「天心」本「仁」,而說「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與「天心」實是相貫通的,因此儒家的倫理學說實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學之上,故《中庸》說:「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儒家這一「天人合一」思想無疑有其特殊的倫理意義,而貢獻於人類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