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西方烹飪文化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西方烹飪文化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2022-11-06 03:35:03

❶ 誰知道歐洲飲食文化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求大神幫助

西方和中國飲食文化 http://main2.eces.tpc.e.tw/~t012/health/509food$drink%20culture/50933.ppt#263,7, 幻燈片 7 一向以農耕著稱的亞洲國家,其主要食物原為素食的五穀。有些地區則基於宗教因素而奉行素食。然而在環球的速食文化或垃圾食品的入侵下,以素食為主的亞洲人民逐漸向西方的肉食與營養過剩的飲食方式看齊,減少了植物、豆類、谷類的食用。 超重的青少年游盪在霓紅燈耀眼的快餐連鎖店;重復著廣告里的動作吃到吮手指,張開大口將漢堡包吞下。這種熟悉的畫面出現在吉隆坡、新加坡、曼谷、馬尼拉、北京、東京……到處都一樣,也樂於一樣。吸煙喝啤酒吃快餐

❷ 西方快餐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有哪些

世界素食者大會的熱門課題之一是亞洲各國飲食風氣的驟變。一向以農耕著稱的亞洲國家,其主要食物原為素食的五穀。有些地區則基於宗教因素而奉行素食。然而在環球的速食文化或垃圾食品的入侵下,以素食為主的亞洲人民逐漸向西方的肉食與營養過剩的飲食方式看齊,減少了植物、豆類、谷類的食用。超重的青少年游盪在霓紅燈耀眼的快餐連鎖店;重復著廣告里的動作吃到吮手指,張開大口將漢堡包吞下。這種熟悉的畫面出現在吉隆坡、新加坡、曼谷、馬尼拉、北京、東京……到處都一樣,也樂於一樣。吸煙喝啤酒吃快餐 .中國人靠食物征服世界本書要談的是西方人飲食習慣上的巨大變化。這是現代西方社會中最引人矚目的變化之一。這個題目極為寬泛,目前的相關研究也很有限,所以我將本書的討論局限於其中的一個方面,即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態度的改變。正是由於這種改變,才有了西方城鎮里中國餐館和外賣店的遍地開花(幾乎每一個城鎮都是如此),也才有了對中國烹飪法的普遍改良和採用。有關這方面的資料浩如煙海,同時又散落各處,我無法一一窮盡,只能有所擇取,主要採用西方人寫作的英語材料,把重點放在中國飲食文化是如何進入北美和英國的。擅長飲食寫作的作家肯尼思·洛(Kenneth Lo)曾在「中國飲食在中國」和「中國飲食在海外」之間做過區分,受他的啟發,本書也依此分為兩大部分。肯尼思·洛曾發表評論說,中國食物和其他東西一樣,「從本土移植海外,不免要遭遇巨變」,其實,對食物的態度也是如此。一國飲食一旦流向海外,要麼被視為該國文化的一個側面,要麼碰上本土優勢論者,視之為舶來品,或有所保留地將其作為本土飲食的一種補充。在本書的第一部分,我考察了有相關記錄以來,西方人在中國邂逅中國飲食的態度。一開始,西方人——那時主要是傳教士和商人——對中國飲食充滿好奇,視之為中國風情的一個方面。從18世紀晚期開始,西方人對中國飲食的描述越來越不友善,有時對中國的一些食品及其烹制方法表現出一種鄙視甚或是厭惡,不予接受。到20世紀,西方人對中國飲食的態度更為多樣而微妙:有的把它看作中國烹飪法的成就,有的繼續為批評和拒絕找各種理由,也有的拋開個人口味的好惡,以與中國普通百姓吃同樣的食物來作為對他們的政治支持。在本書的第二部分,展示的是北美和英國對中國飲食的接納。先回顧了第一家面向外國人的中國餐館的開張,以及西方世界開始欣賞中國烹飪的情況,接著介紹了西方大眾對中國飲食的普遍接受,這表現在方方面面:在西方的大小城鎮,中國餐館和外賣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商店和超市裡供應大量中國食品;對中國風味食品市場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出版中國菜譜,媒體進行宣傳,使吃中國菜成為時尚。最後一章則把所有上述變化放在飲食習慣的變遷這一大背景中,將其與飲食文化的全球化聯系起來進行了一般性的討論。由此出現了兩個寬泛的主題。第一個是異域文化形象的分析,以及對其他種族的態度。歷代美國人對中國和中國人的看法極為矛盾,哈羅德·艾薩克斯(Harold T.Isaacs)對此深有感觸,他曾經主張將美國人對中國的態度的轉變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尊敬有加的時期(18世紀);嗤之以鼻的時期(1840~1905)同情幫助的時期(1905~1937);欽佩贊賞的時期(1937~1944);幻想破滅的時期(1944~1949);敵視敵對的時期(1949~ )。不過,艾薩克斯很快承認,這只是大略的分期,實際上,上述各種態度可能同時共存;且就個人而言,其觀點態度更是紛繁復雜。如果據此認為,這一研究回答了另一個社會在外國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如何形成並固定下來的,那未免太有些自以為是了。但是,集中於飲食這一主題的探討,確實可以揭示出在對待外國事物的態度上存在著的復雜性。現今,西方對中國食物的態度固然會受到廣告和國際資本主義的影響,但其基礎還是在西方與中國幾百年的交往中形成的。正是因為這一點,探究以往西方人對中國飲食的態度及其形成原因,在今天仍然很有意義。第二個主題談的是西方人什麼時候、怎麼樣、為什麼改變態度,接納了中,國的飲食。這一變化有兩個特徵:一是它刀義化上的接納;二是這種變化是在近些年才發生的。當前,談到英美飲食變化的書很多,其側重點往往在烹調術和食療上的發展,而不是飲食文化上的改變。然而,全球性的對國外食物的接受是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追求美味和健康只是其中的兩個因素。在英國,最富於戲劇性的例子是對印度食物的文化適應——1997年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超過25%的英國人每周至少會吃一次咖喱菜。它所以如此流行,應歸功於其價格便宜,製作方便,同時也不乏美學上的認同。西方人吃中餐的原因也基本如此,但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對中餐的普及起了促進作用。為了弄清這些原因,我把英國人對印度食物和中國食物的接納情況做了一個簡單的比較。然而,我的主旨仍在於探尋中國飲食在北美和英國是如何被廣泛接受的,這需要搜取中國飲食在西方發展的各個階段的例證,包括:中國餐館和食品店是什麼時候開始吸引西方顧客的;中餐烹飪法和中餐是什麼時候進入西方人的廚房並擺上他們餐桌的;西方人是什麼時候開始在家裡自己做中國菜吃的。在早期,這種變化是中國企業努力的結果,同時也是中西雙方調整的結果:先是中國菜餚做了調整,以適應西方人的口味;後來,英美人的飲食習慣也逐漸有了改變。當媒體開始宣傳中國食物,而出版機構也開始將中國菜譜列入出版計劃之後,這種變化就加快了。近來,隨著人們大力投資於中國食品的機械化生產、開設高檔餐館,中國食品的消費被推上了一個新台階。如果對艾薩克斯前面所列的美國人對中國態度的變遷做個補充的話,我們現在大概是處在一個接受的時期急!!快餐對對於中國人和飲食文化有哪些影響?

❸ 中西方烹飪的差異

談到中西文化的諸多差異,其實滲透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從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飲食來說,中國人和西方人無論再烹調技法上,還是在進餐方式上,都大相徑庭。
再烹調技法上,中國人利用煎、煮、蒸、炸、炒等各種方法,盡其所能追求菜餚的色、香、味俱全;而西方人的烹飪方法較之中國人則簡單很多,他們似乎不太在意菜餚的顏色和造型的美感,而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樣盡量保留食物的營養價值」上。這種差異使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注重形式,西方人注重內容。

再看進餐方式,中國人往往一家人圍坐在桌邊,對整著飯菜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則事先將食物分成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互不相干。中國人的整體觀念和西方人的個體意識在這種差別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其次,從對顏色的好惡上看,中國人喜歡紅色,把紅色當成喜慶、興旺的象徵;西方人更喜歡藍色,因為在他們的心中,藍色是沉著、冷靜的代表。由此可見 ,中國人崇尚熱情,西方人注重理性。
再次,從造字方法上看,中國人以象形字為主;西方人以「盡量使人明白一個字的含義」為宗旨。這種目標上的差異分明表明中國人注重外形上的美感,而 西方人注重內在的實用性。
最後。從藝術角度上看,中國的國畫大開大闔,潑墨寫意,氣勢如虹;西方油畫講究的卻是人體比例和光學原理。寫意和寫實的不同風格表現出兩種不同的民族個性:情感和理智。

(二)、中西文化差異的歷史淵源

綜上所述,中西文化在現象上的種種差異都可以歸結為最本質的一點:中國人重道義,重感情;西方人重功效,重理智。

這種差別是深刻地孕育在兩種文化的歷史淵源中的,按先秦諸子的觀點,中華文化即「道」,是教化的工夫。「仁者愛人」,血緣的親情是割不斷的,在宗法社會的基礎上成為中華文化的第一基石。從伯牙琴到趙氏孤兒。從古詩十九首到唐詩宋詞,何處少的一個「情」字?!

與此不同,西方的一切學說的母胎都始於哲學。哲學的定義即「愛智慧的學問」。亞里士多德的邏輯,阿基米德的幾何,都是重智的產物。

(三)、中西文化差異在當代的延續和發展

在現代社會中,這種歷史上的差異依然延續和發展著。中國人希望對社會生活實行事先主動協調,在兼顧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的前提下,選擇一條個人前進的道路。從戰爭年代,英雄先烈們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到和平年代,運動員為了祖國的榮譽,犧牲自己參加大賽,勇奪獎牌的機會,無

一事例不說明:整體至上的觀念在中國人頭腦里根深蒂固。究其原因,中國人重感情,重道義!

西方人希望對社會實行事後被動制約,用法律和組織措施來解決問題。這無疑是以理智為基礎的。從英國的經驗主義到美國的實用主義;從路德的宗教改革到韋伯的新教資本主義理論,再到穆勒的利己主義,都浸透著一種理智精神。在追求整體利益的過程中,其最終目標是要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外國運動員常常以個人名義參加比賽,他們追逐的目標不是單純的為國爭光,更重要的是:使自己超越生命的極限,實現人生的夢想!這種「個體本位」的思想無疑來源於理智的指導。

面對目前世界的資源稀缺問題,中西方的態度依然不同。中國大多通過節制自己的慾望和需求,來適應有限的資源。相反,西方的解決方案是:對有限的資源進行盡可能的開發,以適應、滿足人的無限慾望。為了滿足慾望,不擇手段,甚至壟斷和戰爭。
(四)、中西文化的特徵比較及優劣分析
中國人這種忍耐與節欲的性格特徵,缺乏對交換的要求,從而,造成了歷史上的中華民族雖然文化燦爛,卻沒有產生商品經濟的土壤,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在幾千年裡,一直佔主導地位。人們注重個人修養的提高,卻很少關心「社會對個人是否功平」的問題,致使公民作為個體,其權利不是至上的。

在西方文明中,私有觀念根深蒂固,其基本性格即坦誠、直率。個人生存的滿足需要人與人的相互交換,使商品經濟應運而生。同時,西方人十分注重「社會對個人是否公平」的問題,每個公民的合法權利都是第一位的
面對迥然不同的兩種文化,我們無力去分辨哪一種文化更為優秀。因為,無論哪一種文化都各有所長,從而孕育了兩種不同的文明;也各有所短,致使兩種文化皆有不足,均尚待發展與完善。
中華文化的優勢在於;關注人本身,以減少紛爭;劣勢在於:需要普遍的道德自覺的前提,最終要歸結為個人心理狀態的自我把握,難以實施監督保障措施。西方文化的優勢在於:可操作性強;劣勢在於:放任紛爭。
因此西方人唯智,但是他們陷入了利己主義的冰水之中;中國人唯情,但是造成了「剪不斷,理還亂」的裙帶關系。西方人運用先進的科學征服了自然,也破壞了自然的平衡,但現代化的光輝畢竟出現在西方;中國人克制自己以適應自然,但對現代科技和先進的管理方法也奮起直追。
有比較方見差異,有差異方見和同。梅隨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兩種文化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讓人類更幸福,而不斷發展和完善。以儒教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和以基督教為核心的西方文化只有經過互相取長補短後,形成全新的文化體系,才能更合理的解決生存中的個體化滿足問題,從而是得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達到和諧相處的境地。

❹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改革開放為西方文化進入中國提供了途徑,但是兩種不同環境下產生的文化間的差異使得人們並不是相當認同。隨著時間轉移人們才慢慢發現西方文化中的優點,例如存在於 西方飲食文化 與中方存在差異但是卻能相互提供優秀的觀點。

中華飲食文化的特點
中華飲食文化的是東方古老的陰陽學說至今仍在影響我們的飲食生活,中國人的飲食追求是「美味享受,飲食養生」,把飲食的味覺感受擺在首要位置上,注意飲食審美的藝術享受。中國的傳統飲食觀,不存在營養的壤念,只講究養生。飲食養生包括「辨證施食」與「飲食有節」兩方面。原理還是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剋,中國人把飲食作為一種藝術,以浪漫主義的態度,追求飲食的精神享受。

西方飲食的文化特點
西方近代科學文明,對西方飲食習俗的形成影響極大,西方發達的科學,分析食物的成份含量,掌握具體的營養要求,不過是小菜一碟。西方人對待飲食,首先講有什麼營養,能產生多少能量,味道則是次要的。如果加熱烹調,會造成營養損失,那就半生不熟甚至千脆生吃。西方人把飲食當作一門科學,以現實主義的態度注重飲食功能。

差異
在中國的烹調術中,對美味追求幾乎達到極致,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我們的很多傳統食品都要經過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飩煮,使菜餚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許多營養成分都損失在加工過程中了。因而一說到營養問題,實際上就觸及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大弱點。

中國烹飪講究的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菜點的形和色是外在的東西,而味卻是內在的東西,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表,重菜餚的味而不過分展露菜餚的形和色,這正是中國美性飲食觀的最重要的表現。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西方人飲食強調科學與營養,烹調的全過程都嚴格按照科學規范行事,菜餚製作規范化,因而廚師的工作就成為一種極其單調的機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進食的目的首在攝取營養,只要營養夠標准,其他盡可寬容。

西方的烹飪方法不像中國那樣復雜多變,西餐的裝盤立體感強,可食性強,所有進盤的食品絕大多數都能食用,點綴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選擇新鮮、無污染、天然、操作工藝自然的,盡量發揮其本味,干貨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❺ 西方飲食文化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

西方飲食文化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
中西文化歷來是世界文化的兩大派系,而飲食在兩個文化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將會通過大量調查得來的數據及細致的研究為您分析中西方飲食文化的異同,優劣,希望對您今後的飲食結構的改善有所幫助.
歷史上,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有五千年的悠久而厚重的歷史.千百年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遼闊國土的地域差異,四大菜系逐漸形成,四大菜系自成體系,各有特點,但共同點是用料復雜考究,製作方法復雜,口味多種多樣.
西方以歐美為代表,其文化同樣源遠流長.到中世紀,歐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間,舊西方的飲食文化已經形成.其主要特點為:主食以麵粉為主,原料也較為豐富,製作方法較中國簡單,但同時也十分注重口味.
今天,中國飲食文化總體與以前無太大區別.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逐漸有一些麵包,蛋糕等進入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但其總體特點並無太大改變.
反觀西方,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後,隨著技術的革新,人的生活速度加快,營養而簡單的食品逐漸成為人們的新寵,而西方飲食文化也在發生較大變化,向著高熱量,簡單,便於攜帶的方向發展.以肯德基為例,其推出的食品多種多樣,但原料不外乎麵粉,肉類,蔬菜,土豆.
我們可以列表加以比較:

西
原料
名目繁多,多種多樣
肉類,蔬菜,麵粉,奶製品等
製作方法
考究,炸,蒸,煮,燜等多種方法
較簡單,以炸,烤,清水煮為主
營養
營養少且不集中
營養全面,含熱量高
側重點
口味
營養,方便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大量湧入,中國人對有著快捷,方便,營養等特點的西方飲食文化逐漸認可.以下是肯德基在中國的發展情況:
1987年,在北京前門,第一家肯德基開業;
1996年6月25日,第100家肯德基在北京開業;
截止2002年9月12日,已有700家肯德基在中國開業.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從1987至1996年的9年中,有100家肯德基落戶中國,而從1996年至2002年短短的6年中,就有600家肯德基出現在全國各地.這說明隨著時間的變化,中國人開始逐步接受西方飲食文化了.
但這也不能完全說明傳統的中國飲食文化在現代社會就沒有市場了,也不意味著西方飲食文化已完全佔領了飲食文化的至高點.
與此同時,我們也進行了問卷調查:
我們在學校,街道,商業區共發放問卷100張,收回97張,其中95張為有效問卷.
年齡段主要集中於10至20歲,其餘年齡段也有分布.主要是考慮這一群體消費觀念超前,是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且在10到20年內是未來市場的主要消費者.
在被問及是愛吃中餐還只西餐時,有67人選擇中餐,占總數的70.5%,另外28人則愛吃西餐,占總人數的29.5%.而他們的理由有52%是合口味,其次是健康,有26.4%,便宜,方便,其他分別佔7.2%,9.6%,4.8%.可見中餐還是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而受訪者也承襲了中餐重視口味的觀點.
對自己的食品提出希望時,希望自己食品味道好的有46人,占總數的41.1%,排在第一位;希望自己食品營養豐富的有40人,占總數的35.7%,排第二.可見味道與營養是人們選擇的重要前提,而味道略高於營養.同時,在受訪者中,認為中餐對健康意義不大的有24人,占總數的23.8%,認為西餐價格高的人數高達44.2%.
綜上所述,中餐在口味,價格兩方面佔有優勢,而西餐則在營養方面略勝一籌.
所以我們認為,在中西方飲食文化發生交鋒時,中國的飲食文化需要有一個變革:首先提高食品的營養,使同一中食品所含營養盡可能廣泛;其次,在保證口味的同時,逐步適應當前快節奏的生活;第三,降低成本,在價格上取勝.
總結: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著經濟全球化及信息交換的加快,中西方飲食文化將會相互交融,取長補短.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的食品,最終受益

❻ 中西方烹飪方式的差異

中西方飲食文化大不相同。首先,烹飪手法不同,西方多以煎烤肉類,生拌瓜果蔬菜為主。而中國煎炒燉煮,熗溜紅燒,油炸涼拌等等方式多種多樣。其二,調味的基料不同,西方大多以牛奶,乳酪等作為基本佐料。中國則以醬油,陳醋為基料,可以說口味是一點也不相同的。西方人愛吃肉,甜點及生冷的東西,飲食比較簡單。中國人愛吃東西就多多了,酸甜苦辣,麻辣鮮香口味豐富,尤其喜歡澱粉類食物,同時也喜歡吃熱的食物。其三,飲食禮儀不同,西方人使用刀叉,高腳酒杯。飯前飲用蘇打水,檸檬水,飯後甜點。中國人使用筷子湯勺,飯前愛喝湯,飯後愛喝茶。餐前的儀式中西方都是有的,很多西方人就餐前會先感恩上帝賜予的食物。而中國很多地方的習俗也是就餐前裝上食物孝敬先人。隨著社會的發展,東西方的飲食文化也在慢慢互相滲透,提高。相信以後世界各地飲食文化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好!

❼ 中國和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記載:「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飲食是全世界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歷史的積淀,飲食也逐漸發展形成一種文化。由於中國和西方國家的人們價值觀念、社會環境、傳統文化等差異,使得中國和西方國家在飲食文化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1、飲食觀念上的差異
中西方飲食觀念差異,可以概括為:中國的飲食觀念相對感性,西方國家的飲食觀念相對理性。
中國有著名的「川、粵、蘇、閩、浙、湘、徽、魯菜」8大菜系,各菜系有著各自的文化特色,蘇、浙、徽菜系如江南美女,粵、閩菜系如儒雅公子,川、湘菜系如才子,魯菜系如北方壯漢。這些菜系盡管風格迥異,但是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注重對「色、香、味、形」的追求,所以說中國人飲食看重飯菜的外在,注重飯菜的感官享受,飲食觀念偏向於感性。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西方人崇尚理性主義,他們關心食物是否能夠給他們帶來營養,食物的味道、色彩、形狀等不是他們的追求的重點,即使有些食物很難吃、很難看,只要有營養,他們也會照吃不誤,使得多數西方人的體格健壯、個子高大。因此,西方人的飲食觀念是理性的。

2、烹飪方式的差異
概括地說,中國的烹飪方式復雜多樣,西方的烹飪方式相對簡單機械。
中國的食材是豐富的,天上飛的,水裡游的,地上跑的,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西方人認為沒有營養的動物內臟、雞爪、魚頭等,在中國人看來都是做菜的好材料。中國菜的烹飪方式很多,包括炒、煎、炸、拌、熗、煮、蒸、燒、烤、拌、鹵、燜、爆、泡、熏、腌、焯、涮、扣、煨等,其中最常用的當數炒了。而且,有時候做一道菜可能需要涉及多個烹飪方式和復雜程序,一種菜也會變換烹飪方式,做出多樣化的菜品。

西方人的烹飪方式要簡單很多,主要是燒、煎、炸、烤、燜等。各種做菜原料也是單獨製作,很少摻和在一起。假如要是做個西紅柿雞蛋菜,中國人會把西紅柿和雞蛋摻和在一起炒,西方人則會在煎好的雞蛋邊上配上些西紅柿片。由於西方人做菜的簡單機械化,自然就形成了快餐文化,產生了肯德基、麥當勞這些快餐店。西方人烹飪方式盡管簡單機械,但是食物營養還是 比較充足的,而且確實比較方便快捷。

3、吃飯方式的差異
概括地說,中國人吃飯是共食制,西方人吃飯是分食制。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團圓,吃飯時候也會圍坐在一起,賓客也會高聲聊天,餐桌文化氣氛活躍,人人都樂在其中,共享美食。在吃飯過程中,互相之間也會夾菜、勸食等。如果將飯菜分開食用,總覺得打破了待人接客的規矩,甚至是不禮貌的表現。

西方人吃飯的分食制,和他們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一脈相承。在餐桌上,每個人的食物都是定量配置的,吃飯的過程中客人按照各自的需要取食,不經客人同意,主人是不會主動為客人夾菜或者勸客人喝酒的,整個吃飯過程中,人們是輕聲交談、環境和氣氛相對安靜。中國人在餐桌上表現出來的熱情、大聲聊天,對於西方人來說,是不禮貌的表現。

總的來說,中西方飲食文化是不同的、有差異的。飲食對於中國人來說是頭等大事,飲食有時候不單單只是果腹的作用,而且也是中國人追求烹飪藝術、豐富節日文化、加厚親朋感情、促成生意合作的重要媒介。而飲食對於西方人的文化含義,相較中國人來說,則相對簡單了很多。不過,在一些西方人看來,中國的飯菜確實很好吃啊!

❽ 西方飲食文化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

中西文化歷來是世界文化的兩大派系,而飲食在兩個文化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將會通過大量調查得來的數據及細致的研究為您分析中西方飲食文化的異同,優劣,希望對您今後的飲食結構的改善有所幫助.
歷史上,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有五千年的悠久而厚重的歷史.千百年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遼闊國土的地域差異,四大菜系逐漸形成,四大菜系自成體系,各有特點,但共同點是用料復雜考究,製作方法復雜,口味多種多樣.
西方以歐美為代表,其文化同樣源遠流長.到中世紀,歐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間,舊西方的飲食文化已經形成.其主要特點為:主食以麵粉為主,原料也較為豐富,製作方法較中國簡單,但同時也十分注重口味.
今天,中國飲食文化總體與以前無太大區別.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逐漸有一些麵包,蛋糕等進入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但其總體特點並無太大改變.
反觀西方,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後,隨著技術的革新,人的生活速度加快,營養而簡單的食品逐漸成為人們的新寵,而西方飲食文化也在發生較大變化,向著高熱量,簡單,便於攜帶的方向發展.以肯德基為例,其推出的食品多種多樣,但原料不外乎麵粉,肉類,蔬菜,土豆.
我們可以列表加以比較:

西
原料
名目繁多,多種多樣
肉類,蔬菜,麵粉,奶製品等
製作方法
考究,炸,蒸,煮,燜等多種方法
較簡單,以炸,烤,清水煮為主
營養
營養少且不集中
營養全面,含熱量高
側重點
口味
營養,方便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大量湧入,中國人對有著快捷,方便,營養等特點的西方飲食文化逐漸認可.以下是肯德基在中國的發展情況:
1987年,在北京前門,第一家肯德基開業;
1996年6月25日,第100家肯德基在北京開業;
截止2002年9月12日,已有700家肯德基在中國開業.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從1987至1996年的9年中,有100家肯德基落戶中國,而從1996年至2002年短短的6年中,就有600家肯德基出現在全國各地.這說明隨著時間的變化,中國人開始逐步接受西方飲食文化了.
但這也不能完全說明傳統的中國飲食文化在現代社會就沒有市場了,也不意味著西方飲食文化已完全佔領了飲食文化的至高點.
與此同時,我們也進行了問卷調查:
我們在學校,街道,商業區共發放問卷100張,收回97張,其中95張為有效問卷.
年齡段主要集中於10至20歲,其餘年齡段也有分布.主要是考慮這一群體消費觀念超前,是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且在10到20年內是未來市場的主要消費者.
在被問及是愛吃中餐還只西餐時,有67人選擇中餐,占總數的70.5%,另外28人則愛吃西餐,占總人數的29.5%.而他們的理由有52%是合口味,其次是健康,有26.4%,便宜,方便,其他分別佔7.2%,9.6%,4.8%.可見中餐還是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而受訪者也承襲了中餐重視口味的觀點.
對自己的食品提出希望時,希望自己食品味道好的有46人,占總數的41.1%,排在第一位;希望自己食品營養豐富的有40人,占總數的35.7%,排第二.可見味道與營養是人們選擇的重要前提,而味道略高於營養.同時,在受訪者中,認為中餐對健康意義不大的有24人,占總數的23.8%,認為西餐價格高的人數高達44.2%.
綜上所述,中餐在口味,價格兩方面佔有優勢,而西餐則在營養方面略勝一籌.
所以我們認為,在中西方飲食文化發生交鋒時,中國的飲食文化需要有一個變革:首先提高食品的營養,使同一中食品所含營養盡可能廣泛;其次,在保證口味的同時,逐步適應當前快節奏的生活;第三,降低成本,在價格上取勝.
總結: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著經濟全球化及信息交換的加快,中西方飲食文化將會相互交融,取長補短.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的食品,最終受益

❾ 中西飲食文化差異

1、用餐方式的差異

在用餐方式上,中國與西方社會存在著巨大差異。中國人是喜歡熱鬧的,因而逢年過節,人們都喜歡一家圍在一大桌飯菜前一起就餐;

在公司年會時,領導與下級員工也會在一起聚餐,大家有說有笑,邊說邊聊;在吃飯時人們都會很活躍,相互敬酒、勸菜等等,整體營造出一種熱鬧溫暖的氛圍。

但是在西方國家,他們的用餐方式就與我國有著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沒有中國人團圓與熱鬧的吃飯習慣,他們喜歡在安靜、優雅的環境里就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餐盤,而每個人的食物都是提前分配好、搭配好的,並沒有中國式的一大桌子人圍著一堆菜共同而食。

2、飲食內容的差異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人口眾多,飲食所包含的內容也很多,其中主食以穀物為主,其次中國的蔬菜種類很多,植物類菜品佔主導地位。

西方人則與中國人不同,他們的食物中動物居多,這與他們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背景有關。

在原始西方社會,很多人以打漁、捕獵與養殖為生,而種植業在西方社會並不發達,因而人們習慣在動物身上完成吃、穿、用的需求。因而在西方國家,食物中動物類居多,如牛肉、羊肉與豬肉等。

3、烹飪方法上的差異

在中國,烹飪是十分講究的一門藝術。中國的烹飪方法是五花八門的,如煎、炒、爆、炸、溜、燜、蒸、煮、燉、烤、燴等,都是廚師們對食材進行改造的方式;

在進行烹飪時,中國人講究口味與形式的統一,做出的食物更加講究色、香、味俱全,三者缺一不可,否則就會被認為是失敗的烹飪。

在烹飪方法上,西方人大體只有四種方式:煎、烤、燜、炸。這是因為,西方人注重營養的保護,他們認為過多的烹飪工序會破壞食物的營養。

❿ 中西餐的區別和西餐傳入中國對中國飲食文化的 影響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簡單點的說就是,方式中餐是合餐,西餐是分餐制。中餐湯在後,西餐湯在前。
物具中餐是筷子,西餐是刀叉。中餐正式場合為圓桌,西餐正式場合為長方桌。
禮儀中餐講究熱鬧,西餐講究安靜。中餐希望菜有富裕,西餐沒有這個習慣。中餐酒席上不能抹菜的湯水吃,西餐可以用麵包占湯汁,不算失禮。 具體點的說就很復雜了,很多是一本書專門介紹中西餐的區別的,如《中西餐的區別》至於西餐對中餐的影響,也比較復雜 ,可以說方方面面~!如下: 廚師培訓

在很多發達國家,廚師的培訓相當嚴格。持證上崗是必須的。例如在近鄰日本,1954年前後就頒布了《廚師法》,廚師的教育、考核標准相當嚴格。

一些西方國家的廚師學校課程設置除了烹飪技術本身的學科領域,如營養學、食品化學、生物學、物理學、醫學、農學、水產學、林學、畜牧學、食品學、工藝學等,還開設經濟學、營銷學、心理學、歷史學、民俗學甚至新拓領域中材料學、電子學等,廣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烹飪飲食行業是變化很多的行業,一般的西方烹飪學校都配有多媒體教室,使學員能很好地了解國際上有關烹飪的新觀點、新成果、新方法。使烹飪教育成為動態的培養,不斷適應社會需要o

西方廚師良好的敬業精神,也和他們所受的良好的學院教育分不開。廚行很早以前在國內屬下九流,往往招人歧視,很多人是走投無路才人廚行。前輩中有一部分廚師目光短淺,常為吃飯而工作,所以有時自控能,力較差,而影響整個行業,人們舊時管廚師叫「廚子」也是很貶義的一個詞。在西方國家的大部分廚師學校,職業道德是必修課,首先強調這是一個很高尚的行業,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律意識和敬業精神。

西方很多國家以法律的形式將廚師考核標准固定下來,先後頒布《廚師法》、《營養師法》,把廚行的准入點提到一個很高的層次,這也是西餐廚師素質相對較高的一個原因。

廚房設備

國外餐廳的廚房一般較寬敞明亮,餐廳與廚房面積的比例一般為l:0.6至1:lo西餐廚房常根據食物製作的不同 過程和需要,把廚房分割為生菜加工、生肉加工、海鮮加工、熱菜加工、冷盤加工、麵包加工、點心加工、雕刻裝飾間等。其中大型廚房熱菜加工又分海鮮製作組、烹調兼每日特菜組、制湯組、燒烤組、扒類菜餚製作組、蔬菜菜餚製作組、蛋類菜餚製作組等。總之國外西餐廚房分工比較明細,每個廚師職責分明,同時他們的設備也很是齊全,專用性較強。

西餐設備主要指各種爐灶、保溫設備和切割設備等。現代西餐設備經過多年改進,已經具有經濟實用、生產效率高、操作方便等特點。

現在很多西餐設備形成組合式,自動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其內部還帶有溫度控制和時間控制裝置。當今的西餐切割機械更趨向於多功能化,現將部分設備介紹如下:

開放式烤爐:火源在爐的頂端,也有人稱之為鋦爐。其內部有不銹鋼架,可通過升降架的高度來控制菜餚的受熱程度。用這種爐烹制的食品不僅成熟快,而且顏色容易控制。

平板爐:與扒爐相似,熱源在爐面下方,熱源上是一塊方形板。食物可在鐵板上煎熟,使用這種爐工作效率較高,且衛生條件好,如採用這種爐加熱中餐中的砂鍋類菜餚,受熱會更加均勻,火的大小也易控制。

烤箱:是西廚房的主要設備,用途很廣泛,主要分面點烤箱和菜餚烤箱兩種,這在中餐當中常混用,根據其工作方式又分常規式、對流式、旋轉式、微波式烤箱等。

飯轉式烹調爐:這是一種非常實用、方便的設備,由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為方形鍋,下半部分為加熱爐,上面的鍋可向外傾斜,使用較為方便。

鋸骨機:主要用途是切割帶骨的大塊肉類,在大型廚房使用很方便,且標准易控制,效率高。

其它還有比較實用的萬能去皮機、蒸箱扒爐、多功能攪拌機、切片機、切割機、開面機、保溫車、發面箱、保溫燈等。另外在國外的很多廚房其刀具亦根據不同的用途分為若干種,如廚師刀、片刀、沙拉刀、剔骨刀、鋸齒刀、砍刀等。鍋具根據不同用途分為調味汁鍋、平底鍋、蒸鍋等。

由於國外有些廚房設備的專用性強,自動化高,人性化設計程度高,形成了方便實用的特點。又由於廚房的分工明確、仔細、專業,所以廚師的熟練性較強,從而更容易保證出品的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原料標准

中國廚行有句話:「廚師三分藝,用料七分功」o強調廚U幣個人對原料的選擇、分檔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標准對菜餚的出品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在國外,供應商已根據原料的特點,使其進一步標准化規范化,廚師不再是單純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和確定使用哪種原料。例如在美國,由於FDA(食品葯物局)和農業部對食品原料的檢查督導,1994年7月以前在市場上銷售的食品全部注有成分、脂肪含量及熱量等。橄欖油根據不同需要也分為純油、精油、一級、二級等。現將部分國外西餐原料加以簡要介紹:

牛奶: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它根據不同需要分全脂牛奶、低脂牛奶、撇脂牛奶。

全脂牛奶是指未經撇脂的牛奶,含有約3.25%的乳脂,需經過同質處理,也就是把牛奶倒入高速攪拌機進行加工,使奶油與其它物質攪拌為一體。

低脂牛奶是經過部分提取奶油的牛奶,通常含乳脂約為0.5%一0.2%之間。

撇脂牛奶是提取全部乳脂的牛奶,幾乎不含乳脂。

其它例如一些平常原料也有嚴格等級。美國雞蛋(AA)特級,一級(A),二級(B),三級(C)等。

以上只是簡單的舉例,在西方發達國家烹飪原料的嚴格分類標准,減少了廚U幣因經驗不足對材質的把握不準而造成烹飪失誤,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證了出品質量。

操作規范

餐廳菜品的質量穩定來自於標准化的操作,在國外的很多廚房,由於分工的細致,有些菜點類似於流水線作業。控制出品質量的是每個餐廳做好的標准菜譜,也就是從原料的選擇、采購、清洗、切配、加工、裝盤整個過程,都有嚴格的要求和標准,這樣就減少了很多人為因素,保證出品質量的標准統一。

正餐的操作規范保證了出品質量,但還是需要廚師達到一定的技術水平,而西式快餐稱雄世界的秘密武器更是源於統一操作規范。麥當勞食品配方采自於總部,他們能用很短的時間將對食品生產一無所知的學生,培養成一名合格的熟練工人;靠的就是厚達幾千頁的各種規范,所以即使公司人員流動很大,她的服務及出品質量仍能很好地保證。

現在國內很多酒店也正在做IS0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有一些是流於形式,對出品的控制並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制定操作規范時緊貼我們的實際工作,更人性化,可操作性強。

營養搭配

美國FDA規定,市面所售食品必標出其所含營養成分。在食品的檢測上,他們擁有較為先進的檢測設備,能很好地測算出食品成熟後的實際營養。據筆者所知,目前國內的測評軟體所檢測的菜譜營養量,其實生料的累計,而真正的烹調後的營養含量測評過程較為復雜,真正用到的很少。

西餐的肉類以雞、魚、牛、羊肉為主,同時在配菜上更注意葷素及營養搭配。西式正餐一般就三四道菜,數量不是太大,營養卻較為合理,不像中餐現在還以聚餐為主,八九人圍一桌,冷盤、熱菜、主食至少十五六道,不但衛生方面不合理,而且營養攝入也不合理。每人只取自己所喜歡的食品,雖品種多,但營養未必平衡。再需注意的是色彩、營養的搭配,現中餐大部分還是葷食為主,仍在受「三高」困擾。

西餐的原料多選擇新鮮、無污染、天然、操作工藝自然的,盡量發揮其本味,干貨原料用的不是太多。

在烹調油的使用上以橄欖油為主。很多人恐怕不知道,橄欖油其實是新鮮的橄欖果汁,摘一顆橄欖在手中,輕輕一擠,就會有汁液流出,不同於我們所熟悉的粘手感覺,是清淡油。恐怕在食用油的世界裡,只有它最新鮮,因其含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特殊成分而具備強大抗氧化功能,不但人體易吸收,而且烹制出來的菜點沒有雜色。

目前,鮑魚、魚翅的烹制水平高低好像成為中餐廚師水平的重要標志。在我們的近鄰日本、韓國,他們對鮮鮑的烹制方法有多種,可做刺身、燉湯,也可能與蔬菜一起蓋到飯上蒸,同時拌上蔥、蒜、胡椒等。味道很不一般,營養更是合理。

中國的點心主要使用大油,所含的是大分子飽和脂肪酸,過多食入對人體無益,而西點主要以黃油為主,主要是奶油中分離出來的油脂,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D及無機鹽,不但氣味芳香且有利於人體吸收。

萊點裝盤

西餐的裝盤自然立體感強,可食性強,所有進盤的食品絕大多數都能食用,點綴品就是主菜的配菜。

中餐工藝的變化較為復雜,很多菜點都費工費時,點綴過多,進盤的很多不能食用,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費,而且效果未必好。

衛生方面

西餐在制度、教育上對衛生要求很嚴格。在香格里拉經常要接受培訓,有專門的酒店衛生負責人講解、示範、考試。對雞蛋的衛生要求也不像我們拿起來就打,很多臟東西都打下去。每天都要打掃,冰箱、冷庫都是如此。分餐要戴手套口罩。

敬業精神

國外公司這樣教育員工,把公司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公司的利益高於個人利益,一切要服從公司的安排,只有努力拚搏才是對公司最好的回報。

工作效率

在國外當廚,工作緊張、快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很多情況是當時對你說,馬上要結果。在那種環境中,廚師的工作是非常緊張有序的,上千人的酒席,十幾個人做起來井井有條。

烹飪大賽

國外烹飪比賽含金量高,有時一個項目通過三天的比賽,最高獎可能就產生一兩塊銀牌或是銅牌,不是前幾名一定就是金牌,評委對菜品的要求很高。西餐的烹飪大賽項目很多,有二十幾個,不像中餐比賽只是那幾項,這對廚師從多方位提高技藝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因為「好享來」剛入住我們這里,開業五折優惠,我們三口也去湊熱鬧,餐廳為了招待更多的人,桌椅排放的很擁擠,缺少西餐廳的優雅從容,桌子一拉流擺開,像農村的流水席。

其實真正的西餐廳最注重環境的高雅幽靜。
西餐是用心情吃飯,而中餐是用吃飯來調節心情。

西餐是在悠揚的音樂中,慢慢的吃著的同時,感受著一份悠閑的心情。而中餐是不能冷寂的,那需要熱熱鬧鬧的氛圍,不同的席間要有不通的說辭。

西餐最好是心情很好,或者很不好的時候,一個人或者兩個人獨座,默默的吃,漫無目的的飄飛著思緒,中餐應該是呼朋喝友,吃的是酣暢淋漓,尤其是酒逢知己,親人團聚。
中餐的細致考究是西餐所無法比擬的,西餐太注重營養的搭配,就失去了光彩奪目的外觀,尤其是五成熟的食品,血淋淋的觸目驚魂,品種也沒有中餐的繁多,中餐講究色香味具全,中的究烹炸煎炒,不同的火候,不同的原料,甚至不同的手法,都能燒出不同的佳餚。
西餐是隨意中透著鄭重,中餐是鄭重中透著隨意。所以在情人節或者平安夜這些洋節日里,坐在低低的沙發上,或者搖椅上,聽著那若有若無的鋼琴曲,能隨時享受一份感動。但是在春節、婚慶或者有朋自遠方來,那就需要那團團的圍坐一桌,席間交杯換盞,統籌交錯,甚至不喝醉幾個都不能表達這份好心情,更表現不出熱情好客,這時你要是心悠魂盪是萬萬不行的。

閱讀全文

與西方烹飪文化對中國有什麼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7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3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1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8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8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