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徽有什麼風俗
(1)安徽過春節俗稱過年,節日氣氛濃厚,無論家人在何處,都要在除夕前趕回家與親人團聚。
(2)除夕的年夜飯是全年最豐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餃子,皖中和皖南人則在吃飯前要放鞭炮、貼春聯、祭祖。祭祖儀式相當講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須有雞有魚。
(3)吃飯之前,長輩要用紅紙包錢給每個孩子,稱為「壓歲錢」.飯後,全家人圍在一起,邊吃瓜子、花生、糖果邊聊天,看著中央台的《春節聯歡晚會》直到天明,這就是「守歲」.
(4)年初一清早起床後,開門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地方稱接門神。家人團拜,互相祝賀,吃棗、栗、茶葉、雞蛋、長壽面,然後出門向其他長輩們拜年。
(5)初一這天不能掃地,茶水也要倒在專備的盆中,不潑出門,意思是不把財氣掃(潑)出去。這天一般不勞動,因而有「趕忙三十夜,清閑初一朝」的說法。
2. 滁州民間民俗文化的民間舞蹈
這12個舞蹈是:明光市的《流星趕月》,全椒縣的《手獅舞》,來安縣的《拜香凳》、《雙喜燈》、《秧歌》、《子母燈》、《求雨》、《獅子燈》,天長市的《打對子》,鳳陽縣的《雙條鼓》,定遠縣的《蘭花燈》和滁州市的《九獅一吼》。
3. 滁州的人文環境
文化形式
主要黃梅戲、越劇、揚劇、廬劇、泗州戲等。
燈會廟會 中國農民歌會(簡稱農歌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安徽省文化廳、安徽省農業委員會、滁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聯承辦。每年一屆。(已舉辦五屆) 琅琊山廟會(滁州),每逢正月初九,琅琊山都舉行熱鬧的民俗盛會,因東岳大帝的女兒碧霞仙姑傳說而流傳至今。 走太平盛會(全椒)正月十六的民俗盛會,自漢代沿襲至今,過太平橋以祈望吉祥如意、富足太平。 洪山戲(來安)起源於明末清初的「儺」,從「儺」發展到香火戲,是香火會請神祈禱時演的戲。流傳於來安、天長和江蘇部分地區。 秧歌燈(來安)明朝末年發源於來安縣廣大鄉,由農民對「神靈」的祈禱活動發展而來。流傳於滁州、全椒和南京六合、浦口一帶鄉間。 滁州地處淮左,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有名山、名亭、古關、古寺、歷史文化遺址等自然人文景觀100多處,國家級重點對外開放寺院2處。
四山:琅琊山、皇甫山、韭山、神山;
四湖:碧雲湖、女山湖、卧牛湖、花園湖;
四洞:韭山洞、禪窟洞、庵基洞、吸水洞;
四名:名人(歐陽修、吳敬梓等)、名亭(醉翁亭、豐樂亭)、名祠(陽明祠、陳鐸祠、沃公祠)、名著(《醉翁亭記》、《儒林外史》);
滁州擁有琅琊山、皇甫山等國家森林公園,明皇陵、琅琊山摩崖及碑刻、皖東烈士陵園等三個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和一批省級風景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
滁州名勝首推素有「蓬萊之後無別山」美譽的琅琊山,山中大片天然次生林保存完好,林壑幽美、溪流淙淙,密林之中掩映著建於唐代的琅琊寺和建於宋代的醉翁亭(全國四大名亭之首)及姊妹亭「豐樂亭」;還有集「古驛道、古關隘、古戰場」於一體的「金陵鎖鑰」清流關。山間摩崖石刻遍布,其中「歐文蘇字」碑、吳道子的菩薩石刻像被稱為「鎮山」之寶,標志著名山深厚的文化底蘊。 滁州市區:琅琊山風景區(AAAA級)、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舜耕旅遊度假區、清流關、九天峰生態旅遊度假區、二郎湖、花山彩雲洞、西澗湖、豐樂亭、龍蟠河公園、清流河公園等
來安:白鷺島生態旅遊區、皖東烈士陵園、孔雀寺
全椒:吳敬梓紀念館、神山國家森林公園、碧雲湖、龍山寺、三塔寺
天長:高郵湖旅遊度假區、釜山卧龍公園、天長博物館、龍崗、護國寺、沃公祠、高郵湖、紅草湖濕地公園
明光:女山古火山地質公園
定遠:虞姬墓、藕塘烈士紀念館、金山滴水寺
鳳陽:明皇陵、明中都皇城、韭山洞。 滁州城范圍大致為:北起北關,南抵宋城街、環城路,西達西澗路,東至東門口,老城區。南朝宋為頓丘縣城,東魏為南譙州城所在地。唐以前滁州城羅城東臨廣惠橋(亦名泓濟橋),設臨清門;南抵龔家園(今古馬路街南),設豐泰門。城周長3里320步。唐武德初年,羅城內設子城(今滁州三中高地處)。城周長1里160步。上有女牆。620年(唐武德三年)築門:東門名行春;西門名鼓角。650年-655年(唐永徽年間)拓建,設4門:東,通淮門;南,濟江門;西,朝天門;北,望泗門。城周長7里258步。各築月城。西澗水入城,始築上水關,拱圈3洞,半城牆半橋,上可行人。1047年(北宋慶歷七年)歐陽修知滁再拓建羅城。 明代南增廊,城周長9里18步。築下水關,3拱洞。設6門:大東門名化日,小東門名環漪,大西門名永豐,小西門名觀德,南門名江淮保障,北門名拱極。四周護城河闊200餘步,深兩人過頂,各門通河有橋。元代兵火,月城毀。1589年(明萬曆十七年)重建月城,增建窩鋪12,垛3549個,角樓4座,後毀於兵燹、地震。清代幾經修葺。1858年(清咸豐八年)子城盡毀。民國時期僅見南北門磚砌拱形和南門城樓,羅城牆完好,垛、鋪、角樓均無存。1954年開發交通,拆去磚牆。南門至東門全辟為環城馬路(即今環城路),其他各段沿護城河殘垣尚可尋見。上下水關古貌完好。2000年以後,豐樂大道城牆段發生坍塌,至此滁州明城牆難覓蹤跡。
4. 滁州有哪些特色!!!
滁州
地理位置,行政區劃,面積人口,自然環境
滁州市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三角洲西部邊緣,習慣稱皖東。地理坐標為北緯31°51′一33°13′、東經117°09′一119°13′。行政區域總面積1.33萬平方千米。市境自東南向北分別與江蘇省南京市、揚州市、淮安市毗鄰。
滁州市臨江近海,承東接西,區位優越,交通便捷。京滬鐵路,合寧高速公路,蚌寧高速公路穿越市境,待建中的京滬高速鐵路,寧西鐵路將在市境內通過,滁河航運直達長江。市區距南京市直線距離約50千米,屬於南京都市圈內夥伴城市,一小時車程可達南京祿口機場。
滁州市轄琅琊區、南譙區,天長市、明光市和全椒、來安、定遠、鳳陽4縣,總面積1.33萬平方千米。下設78個鄉、86個鎮、14個街道辦事處,233個居委會和2234個村民委員會。2003年未全市人口432.9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0萬,人口出生率為9.96‰,死亡率為4.96‰,自然增長率為5‰。
滁州市地處江淮之間丘陵地帶,為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氣候特徵可概括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變,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朗氣爽。全市年平均氣溫15.4℃,年平均最高氣溫20.1℃,年平均最低氣溫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毫米。梅雨期長23天。年日照總時數2073.4小時。初霜為11月4日,終霜為3月30日,年無霜期210天。滁州市域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全市地貌大致可分為丘陵區、崗地區和平原區三大類型,地勢西高東低,全市最高峰為南譙區境內的北將軍嶺,海拔399.2米,圍繞丘陵分布的平台和波狀起伏地帶,構成崗地區,滁河、淮河沿岸和女山湖、高郵湖的濱湖地帶是主要的平原區。
歷史沿革
滁州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早在遠古時期,先民們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息勞作。考古發現了多處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夏、商、周時期,這里分布著一些部落方國,有鍾離國、椒國等,沿淮「淮夷」部族經過長期開發和征戰,逐步融入華夏文明。
春秋戰國諸侯爭霸,攻戰頻繁,這里曾為吳國、楚國分據,所謂「吳頭楚尾」。秦統一中國又亡於暴政,接著楚漢相爭,江淮一帶至今仍流傳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和「霸王別姬」一路悲歌的故事。
三國鼎立時期,滁州成為魏吳交兵的戰場司馬睿曾在滁州西南摩陀嶺避難,琅琊山因此而得名。
經歷了兩晉南北朝三百年的爭戰,到隋唐時期,滁州的建置和城池基本成形。隋開皇9年(公元589年)始稱滁州。唐代名宦李幼卿、韋應物、李紳、李德裕等先後任過滁州刺史,留下了一系列文物、古跡,詩詞和史話。
北宋歐陽修貶任滁州,寫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記》和《豐樂亭記》,描述滁州山水之美和民風之淳,蘇軾又將「兩記」寫成了碑貼,由此,滁州和琅琊山名揚四海,聲播古今。南宋時期,江淮一帶成為宋金對峙的前沿,抗金名將、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出守滁州,安定民生,簡賦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發展生產,整軍抵禦金兵,滁州面貌為之一新。宋代文化和經濟的發展對滁州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元朝後期,鳳陽縣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的朱元璋起兵反元,經過十幾年南征北戰,推翻了元朝統治,建立了明王朝。鳳陽府曾一度營造明代開國皇帝的都城,滁州曾直隸於京師。如今鳳陽皇城遺址和皇陵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代滁州產生了許多學有功名的人物,如天長狀元戴蘭芬,卓有成就的女學者王貞儀,全椒「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的吳氏宗族等,在滁州歷史上閃耀著人文精神的光芒。全椒人吳敬梓於貧病交加中寫出了舉世聞名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300多年來,這本名著以各種文本傳播世界。
晚清,太平天國運動後期,江北皖東一線成為太平軍與清王朝軍隊反復爭奪的重要戰場,1858年爆發了有名的烏衣之戰。
在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滁州經歷了辛亥革命的震撼,五四運動的啟蒙,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皖東抗日根據地寫下了不朽的史篇,劉少奇、陳毅、張雲逸、羅炳輝等老一輩革命家曾轉戰於此。1949年1月,皖東全境解放,成立滁縣行政專員公署,下轄9縣。
建國後的滁州經歷了幾十年曲折發展的歷程,1979年鳳陽小崗村農民以石破天驚的大包干創舉,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1992年12月,國務院批准滁州設立省轄地級市。今日滁州,正在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的步伐,一座新興的工貿旅遊城市,屹立在長江北岸。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全市已探明礦產有52種,發現各類礦床、礦點近2000個。非金屬礦產是本市礦產資源的優勢,其中石英岩、鑄型用砂、凹凸捧粘土礦以儲量大、品質優聞名全國,岩鹽、石膏、鈣芒硝、石油是安徽省內唯一的非金屬礦產。主要金屬礦產有銅、鈾、鐵、金等。
水資源: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逕流量約27.8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為716立方米,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1000多座,總蓄水量23.08億立方米。可利用長江、淮河等外水條件較好。地下水資源欠豐。
土地資源:全市有可耕地54.4萬公頃,有林地19萬公頃,其他用地30萬公頃,難用地17.5萬公頃,水域12.3萬公頃。
動植物資源:全市有鳥類15目41科171種,爬行動物11種,兩棲動物9種,獸類動物14種,;有雲灌木樹種85科187屬414種,類屬17種,中葯材約900多種。全市珍稀樹種有琅琊榆、醉翁榆、滁州水竹、珠龍油桐等。
滁州市旅遊資源豐富,自然、人文景觀具佳。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有名山、名亭、古關、古寺、歷史文化遺址等自然人文景觀100多處。其中琅琊山、醉翁亭、鳳陽明皇陵、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等景觀馳名中外。
科教文衛
近年來我市以火炬計劃為先導,大力推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在火炬項目的示範、引導和推動下,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速度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03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技工貿總收入26.6億元,實現利稅1.97億元,出口創匯888萬美元,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高效節能、電子信息、生物醫葯等行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建市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重視下,我市教育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艱苦創業、努力奮斗,教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截至2003年12月,我市共有高校3所,各級各類中等教育及以下學校2061所。其中,中等專業學校2所,中等師范學校1所,普通中學296所(高中62所),職業中學19所,小學1516所,幼兒園215所,特殊教育學校4所。全市各類學校(不含高校)在校學生數為84.91萬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69.67萬人(小學43.22萬人,初中26.45萬人),普通高中在校生為6.21萬人,職業高中在校生為1.42萬人。全市(不含高校)共有教職工3.59萬人,其中專任教師3.28萬人。
目前由市教育局直管的公辦學校有19所,其中高校1所(滁州電大),中等師范學校1所(鳳陽師范),普通中學9所(高中、完中共4所,初中5所),小學10所,幼兒園13所,職業高中1所(國家級重點職高)。市政府直管高校1所(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省市共建高校1所(滁州學院)及安徽科技學院。
滁州市文化事業在「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和「百花齊放、百家爭嗚」的方針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有了長足的發展。據2003年統計表明,全市文化(包括各縣、市、區)系統在職從業人員有1089人,文化機構215個,其中圖書館、文化館各7個,文物業機構有11個,專業藝術團體5個,藝術學校1個,基層文化站166個。市直文化系統二級機構十三個,在職從業人員300人。
按照全市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和「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並依靠科技與教育、動員全社會參與、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不斷強化全市衛生工作的宏觀管理和業務指導,重點加強政策法規、綜合規劃、執法監督和信息服務等工作。全市各級各類衛生機構331個,其中,醫療機構37個,衛生院261所,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17個(含中醫院6個)。共有8000餘張床位,執業醫師近3000人,注冊護士2000餘人。二級綜合醫院8個,三甲醫院1個。
行政區劃
滁州市轄2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4個縣。
滁州市 面積13398平方千米,人口434萬人(2003年)。
琅琊區 面積 126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239000。
南譙區 面積1273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政編碼239000。
明光市 面積2335平方千米,人口64萬。郵政編碼239400。市人民政府駐城西街道。
天長市 面積1770平方千米,人口62萬。郵政編碼239300。市人民政府駐天長街道。
來安縣 面積1481平方千米,人口49萬。郵政編碼239200。縣人民政府駐新安鎮。
全椒縣 面積1572平方千米,人口45萬。郵政編碼239500。縣人民政府駐襄河鎮。
定遠縣 面積2891平方千米,人口91萬。郵政編碼233200。縣人民政府駐定城鎮。
鳳陽縣 面積1920平方千米,人口72萬。郵政編碼233100。縣人民政府駐府城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
5. 安徽的所有民俗
集居與散居.安徽宣城民俗風情
舊時民間村落多為集族而居。如至今還保存明清時期建築風貌的黃山市黟縣宏村、西遞村等,村民居舍相連一體,依山抱水,坐北朝南,村中建有宗族祠堂,各戶門前留走廊通弄堂,匯總而通往村前一條大道。少數村落依山處築有圍牆,平坦處開挖護村河,體制一如舊式的城堡山寨,易於防火、防盜、防偷,陌生人輕易難以進村,進村也難以找到路徑逃走。其弊端是交通閉塞,出入不便。
共和國成立後,集居的建築逐漸被拆散化零,各戶頭喜歡建立獨門獨戶的居室,如建成連三、連五、連七(七間屋並排建築),或「明三暗五」式居室,中間為大廳,左右室各間隔為二,前場後院。多數為土磚瓦房,少數建青磚牆壁;貧戶則蓋土牆茅屋遮頂。90年代後,農村多數住戶已建起兩層(少數為三、四層)紅磚水泥板頂樓房。2l世紀初,政府提倡移民建鎮活動,即將各村落散居的農戶,統一劃地在公路兩旁建築城鎮式多層樓居室,從而開發舊屋場地為良田,以節約土地、用水與材料資源。
舊時城鎮均建成東西對門、南北相向式居室或店面,中間街道貫通,兩旁走廊相連。富戶則建築一進三、五重不等的深宅府第,各進之間廊廡相通,中開天井採光,兩旁建廂房作居室,正中留前廳、大廳、後廳、正廳等待客或家人團聚場所。共和國成立後,少數城市民眾住進了單元樓房;80年代後興起老城改造,各街道大都建築有整齊劃一的高樓大廈,城鎮人以居住單元樓為主。90年代以來,小區建設漸成氣候。
百子會
信奉佛教的人集體朝山,人數滿百人以上稱「百子會」,兩百人以上的為雙百子會;不滿一百人稱小百子會。朝山者身眾著灰上裝、青褲、黃圍兜上印有「朝山進香」字樣,在香首帶領下,步行上山,沿途敲鑼唱贊、逢廟叩拜。大多在地藏王生日(農歷七月三十日)活動最盛,素以能夠在這天晚上趕到九華山肉身殿上通宵旦靜坐「守塔」為榮。還有一些香客為亡故雙親上山敬香,他們身穿亡人的壽衣,以求得地藏王的印章祭祀亡靈為最大心願,佛界神話說是持此印信,亡人在冥司有遍行無阻的特權。
除夕進香.安徽池州民俗風情
九華山居民吃過除夕團圓飯後,或看電視守歲、或娛樂,直至新年零點鍾聲敲響後,有的是全家出動,有的是家主代表,先洗臉漱口,燃放鞭炮、煙花,謂之「出行」;再將事先准備好的香、鞭炮、煙花帶上到肉身寶殿(遠處的則到附近寺廟)進香。進香途中,即使遇見熟人,也不言不語,進香完畢回家時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進香是為了祈求新的一年裡平安如願。據說若燒得第一柱香,最為吉祥。現已成為當地過年必具之習俗。
臘八粥.安徽池州民俗風情
臘月初八被佛教界奉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紅棗、香菇、蓮子等八種食物合煮「八寶粥」,邀請周圍山民共進聖餐,並施捨給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對佛祖的敬奉。其後漸成民間自煮八寶粥(稱臘八粥)食用的習俗。
龍燈.安徽池州民俗風情
九華山及附近鄉鄰逢年或重大節日活動時,以舞龍燈、獅子燈慶賀助興。龍燈以竹篾紮成拱形,一拱一板,每板長約1.5米,內燃蠟燭,少則九板、多則數十板(均為奇數),每板1人扛舞,並敲鑼打鼓隨行.龍燈是民間慶賀喜慶的一項大型集體活動,所到之處觀者如潮,十分熱鬧。
葷年素年.安徽池州民俗風情
歷代官府均十分重視維護九華山佛地尊嚴,禁止各種弊害,如對占佛地作攤場、砌酒店塞交通、宰豬殺羊、穢污教理等現象均勒碑警戒,於是形成了以素食為主的生活方式。清至民國間,九華街商戶入居,雜以山民,佛教查禁不嚴,葷禁鬆弛,出現了僧人吃素、山民吃葷的混合
局面,逐漸習以為常。但為尊重歷史習俗,當地居民於春節之際,先過葷年,後過素年。葷年,農歷臘月二十八日(小月二十七日),當地居民舉家葷食,次日以草木灰將鍋碗器皿擦洗干凈,開始素食。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再做素菜過正年,吃過齋飯,或祭拜祖宗、或守歲、或娛樂,或進香,素食一直持續到新年正月初三。葷年、素年已成為九華山冬遊重要項目之一。
淮北花鼓戲.安徽淮北市民俗風情
淮北花鼓戲是在安徽淮北地區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劇種,它因發源於淮北地區,表演時男角上場背花鼓,樂隊伴奏時也以「花鼓」為主樂,因此叫淮北花鼓戲。流行於安徽北部和皖豫蘇魯交界地區,大致可以分三路:北路(徐州、曹州、碭山、蕭縣、開封、邳縣),中路(宿縣、靈璧、泗洪、渦陽、蒙城、阜陽)和南路(蚌埠、淮南、壽縣)。
淮北花鼓戲的原始形式是民間的小型歌舞。勞動人民在農閑季節里籍以自娛,有時在進行這些民間小唱時,伴以舞姿。這些舞姿都是根據民歌的內容,模仿生產生活上的動作編成。後來,在舞蹈上又吸收一些民間雜技,如「四門八叉」、「頂人」等,使舞蹈加強了動作性,更加吸引人。同時編唱了一些有故事情節的小段子,如西廂段三國段等,並漸漸由唱短段到唱長段,從一人單唱到兩人表演(一丑一旦都由男子扮演)。後來,又經過花古戲人的長期實踐,在內容上改變了唱本故事,開始演唱連台本戲,演員也隨之增多,唱腔及表演藝術逐步提高,到解放後,達到了豐富多采,日益完美的地步。
相山廟會.安徽淮北市民俗風情
每年農歷三月十八日,為古相山廟會。古時,每春秋兩季,我市境內地方官員都要到相山顯通寺舉行祭禮,祈求神靈保佑平安,降福於民。而周邊民眾則於農歷三月十八日左右來此廟敬獻香火。建國後,廟會曾經改成物資交流大會,高峰時可有十餘省市、數十萬客商和群眾趕會。近年來,趕廟會逐漸發展成為一項休閑、踏青的傳統文化活動。
舒席.安徽安慶潛山縣民俗風情
又名:龍舒貢席
產地:安慶潛山縣
原料:舒席編制專用水竹,又以小葉水竹最佳
工藝:用作編制舒席的水竹必須是沒有風頭、羅尾,暴節、傷痕、發丫的,在11月至次年2月採伐,再經過剖、刮、煮、曬等十幾道嚴格的工序才能編制舒席;在編制過程中還能將古今字畫、山水人物、花草魚蟲等編進席中,編出的圖案的層次分明、顏色的濃淡適宜,具有極高的藝術性。
特點:柔滑細薄、堅韌耐磨、不腐不蝕,折卷不斷
佳品:睡席、枕席、坐席、桌席、屏風、壁幛、榻榻米等
相關詩句:李賀:「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挑花.安徽安慶望江縣民俗風情
產地:安慶望江縣
原料:傳統的挑花多以土布為底,現在的多以平布或者綢布為底,用綉花線在布眼上按照一定的針法綉制而成。
針法:挑花的針法主要有兩種,即游花(又叫鋪花)和贊花(又叫十字花)。
游花:游花紋飾有兩種,一種是兩面的花紋有陰紋、陽紋之分,另一種則沒有陰陽之分,兩種紋飾的藝術效果各有妙趣。
圖案:挑花有豐富的圖案題材,不僅有動植物和喜慶福壽的各種圖案,還有亭台樓閣和神話傳說等多種異彩紛呈的圖案。
發展:望江民間的挑花工藝可追溯到距今1000多年前的唐代,起初只是農閑之餘,婦女們憑借自己的智慧才華,飛針走線製作出的頭巾、手帕、腰帶、荷包、圍裙、坎肩等,既實用又美觀。後來發展至近代,望江挑花不僅進入了人民大會堂,還打入了國際市場,而且,著名的廬陽花布就是根據望江挑花及合肥挑花創作設計出來的。
佳品:手帕、荷包、頭巾、腰帶、圍裙、背褡、坎肩、靠墊、扶手墊、床單等。
婚嫁習俗.安徽合肥合肥市民俗風情
合肥民間素重婚姻嫁娶,視此為人之終身大事。舊時,合肥民間青年男女婚姻,受封建禮教束縛,多為父母包辦或左右。在聯姻前,必先經媒人或曰「紅娘」從中介紹說合,講究明媒正娶。諺曰:「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說妥之後,即可約定婚期,通稱「訂婚」,俗稱「訂親」。具體做法是:由男家宴請媒人和女方家長,飲訂親酒,吃訂親飯,並通過媒人,將具體婚期及女方家庭所索的彩禮等事宜,與雙方談定,所謂「男計奩資,女索財禮」。一切定當後,由男家將婚期寫成正式期帖,連同彩禮,一並通過媒人傳送女方家庭,曰「下期單」,又叫「下日子」、「起紅」、「對月禮」等,以便讓女方家庭如期備辦好嫁妝,適時嫁女。
結婚之日為男女人生大喜之日,其婚禮既熱鬧又隆重,有許多俗尚。舊時,合肥民間常在是日晨,由男家早早請來媒人,帶著彩禮(多為四副挑子,禮品有禽、魚、肉、煙、酒等)、花轎、吹鼓手和迎陪新娘子的童男童女等,一路吹打,熱熱鬧鬧往女家迎親。新娘在出嫁日,則沐浴、梳妝、戴花、更新艷之衣。由福壽齊全的年老長親為其詠誦,每做一事,即有一番祝福。當女家聞迎親人馬來到,即刻點放爆竹,表示歡迎,然新娘子的房門卻緊閉不開。這時,男家人或媒人要從門縫向內遞開門錢,俗稱「門縫錢」。門縫錢又有「梳頭錢」、「爆竹錢」、「開面錢」等很多名堂,故往往不向門縫內遞三次五次錢,新娘的房門是不會打開的。此做法既是女家向男家伸手索錢的最後一次機會,也表示新娘子是有身價的,不是男家輕易就能相娶的普通女子。
一俟新娘房門開啟,新娘則由其一兄弟背出家門上轎,俗謂此是為免讓新娘腳沾娘家泥土,帶走娘家財氣。待起轎時,新娘要在轎內泣哭有聲,表示對父母情深;其母亦哭泣相送,表示對女兒難舍,謂之「哭嫁」。花轎起程後,女家習俗是向門外潑一盆水,叫做「嫁出去的丫頭,潑出去的水」,祝願女兒永遠如一汪清水,純清如洗。女家的陪嫁品則隨花轎之後,新娘的兄長送花轎上路,一般送至村口路頭即返回。
迎取新娘的花轎,經一路吹打,將至男家時,男家迎候之人遠遠即放鞭炮迎接。花轎於男家門前落地後,常由一高壽老太和一年輕貌美婦女上前揭開轎簾,攙扶新娘下轎,引新娘步於男家鋪就的墊物(米袋)上,入室進堂。米袋席地遞傳,名曰「傳代」。至堂前先拜天地祖宗、高堂,次交拜,然後由一執燭者導引新郎新娘入洞房,飲交杯酒。
當天婚宴之後,尚要於洞房進行「鬧房」活動。鬧房時,不分男女老少,不論年幼輩長,競相嬉戲逗樂逗趣,新郎新娘即便遇有難從之為,也不許生氣。其間繁規陋俗及封建迷信色彩較濃的做法、說法等名堂,既多且雜,不勝繁錄。但鬧房的主旨,是促使新郎新娘融合情感,因舊時男女婚姻多為包辦。
新婚之日,贈客禮常為花生喜果之類,寓意是祝新娘早生貴子、子孫興旺。新婚翌日,新娘於晨起拜見親友郎舅。第三日下廚,做餚饌獻翁姑,行盥饋禮。
在男女新婚後,俗尚「看三」,即新婚夫婦在婚後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看望父母,新郎則要同行看望岳父岳母。女家謂此為「接姑娘回門」、「接生親」。是日,女家要備辦宴席款待新姑爺(新女婿),並要邀請至親長輩相陪。席間,有戲耍新姑爺的一些俗尚。其做法是:作陪人乘新姑爺不注意時,向其碗內加飯加菜,有意識將辣味濃、鹹味濃的菜夾於新姑爺碗內,飯菜一旦放到新姑爺碗內,新姑爺必須吃掉,不能剩下,否則就是對作陪人不恭。若新姑爺實在難從,客人就要按「吃不了兜著走」的說法,將飯菜強倒於新姑爺衣袋。這類做法,目的都是為了看新姑爺失態的樣子,以此逗樂。另外,還有將胭脂、口紅等,強抹於新姑爺臉上,而且不讓其洗掉。此種戲鬧,俗尚不分男女長幼,雖有過火,新姑爺也得高興領受,唯求一樂。
廬劇.安徽合肥合肥市民俗風情
廬劇:舊稱「倒七戲」,是安徽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流行於以合肥為中心的江淮一帶和大別山區,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蕪湖等地。因合肥古稱廬州,故於1955年改今名。相傳,廬劇有約200年的歷史,清乾隆、嘉慶年間已有職業班社。早期多演於地攤,以三小戲為主。初以大別山民歌和江淮之間歌舞為基礎,在發展中吸收了阜南海子戲,壽縣、鳳陽的端公戲,無為的徽劇及肥東、巢湖等地門歌的唱腔和劇目。有些班社又分別同徽劇、京劇合班演出,並受其影響,逐漸發展成廬劇。
廬劇的唱腔分主調和花腔兩大類。主調有「二涼」、「三七」、「寒腔」、「神調」、「老生調」、「老旦調」、「丑調」等,是演唱本戲和摺子戲的主要唱腔,也是表現不同行當的專用調,擅長敘事抒情,纏綿動人。花調是小戲的固定曲調,多為民間小調,輕松明快,用於演唱生活小戲。唱腔的特點是:不斷用假聲演唱,稱「小嗓子」;演唱中邦腔哈台,即演唱到一定時候由場上和場後演員齊聲幫唱,其聲高亢,藉以烘托劇情,雞染氣氛;廬劇的每一行當,都有一至幾個特有的唱腔,別的行當則不能用。廬劇在流行中受不同地區人民的語言、生活和欣賞習慣的影響,其唱腔藝術上分為東、中、西三路,各具特色。
東路以蕪湖、當塗為中心,唱腔柔和委婉;中路以合肥、巢湖為中心,唱腔細膩;西路以霍山、六安為中心,唱腔高亢粗礦。廬劇在表演藝術上有歌有舞,生動活潑,在唱完一段之後,隨著打擊樂器伴奏起舞,舞姿優美,花樣翻新。廬劇的伴奏原來只用打擊樂器,建國以後才增加絲弦、彈撥樂器。打擊樂很豐富,幾乎是一種戲一獎鑼鼓經,習稱「滿台鑼鼓半台戲」。廬劇行當是分工後又兼代別行,如老生兼代花臉,小丑兼代老旦彩旦等。
廬劇的劇目有200餘個,分本戲、摺子戲和花腔小戲。本戲,包括連台劇,以公案、愛情及家庭悲歡離合為主要內容,如《秦雪梅》、《休丁香》等。摺子戲多為從本戲中抽出具有獨立性的精彩部分,如《花園扎槍》、《打蘆花》等。花腔小戲則以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情趣和愛情為主要內容,以及部分鬧劇和諷刺喜劇,如《討學錢》、《借羅衣》等。《借羅衣》還搬上了銀幕,涌現出王本銀、丁玉蘭、武克英、孫邦棟、鮑志遠、李道周等知名演員。
門歌.安徽合肥合肥市民俗風情
門歌是一種流行於皖中南地區的民間歌謠。歌詞一般是「望風采柳」,如見到人家門口一棵柳樹,就唱「老闆門前一棵柳,放下柳樹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麥,量了大麥釀燒酒,五湖四海結朋友。」幽默風趣,鄉土味十足。按歌詞表現內容可分勞動歌、情歌、生活歌、儀式歌等,按表現手法有比喻、誇張、形容、對比等。門歌的表現方式一是走街串戶演唱,二是逢年過節玩花燈、劃旱船時演唱。門歌也有座唱形式,由眾人湊錢,固定在一個地方唱幾天,如同說書一般唱連台本戲,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居住在合肥市包河區駱崗鎮大郢村的賈德雲就是門歌歌手的佼佼者。
賈德雲生於1928年。他自幼愛好門歌,每當村裡來了唱門歌的,便跟在歌手後邊,從這一村聽到那一村。12歲投師衛大和尚(舊社會對無錢娶媳婦的寡漢的稱呼)演唱門歌。由於他長期生活在農村,對當地的口語、典故、民間傳說了如指掌,因而創作的歌詞純朴、清新、自然,琅琅上口。解放後,賈德雲參加工作,進了識字班學文化,在單位長期從事工會宣傳工作,有豐富的舞台演出經驗,加之勤奮鑽研、天賦極高,因而他的作品達到了較高的藝術境界。
賈德雲創作的門歌來自生活,來自民間,來自他本人的經歷。門歌《插秧歌》「楝樹開花你不做,蓼子開花把腳跺。」歌詞來自在江淮地區婦孺皆知的一句勸戒懶漢的警世名言,以農村常見的兩種植物不同的開花季節,暗喻人們抓住農時不誤莊稼。
門歌《小長工》用強烈的對比手法烘托舊社會貧富不均,訴說小長工的悲慘生活:「七月太陽賽火烘,東家打著輕洋傘,太陽照著小長工。天降大雪賽鵝毛,東家蓋著綾羅被,長工稻草當被筒。」
門歌《吳小林求婚》利用多種藝術手法表現男女青年互相愛慕、互訴衷腸、渴望自由的心情。男唱「為妹走了多少黑夜路,摸了多少冷牆根,頭碰多少蜘蛛網,腳踩多少牛屎墩。」此處連續用了四個排比句,緊接著再用誇張手法,「高高的山頭踏平路,小埂草面踩成坑」。女方應唱後,男方又唱:「為郎我站著怕人看見,蹲著又挨蚊蟲叮,手拍蚊蟲有四兩,腳踩螞蟻有半斤。」歌詞形象生動,誇張不失其真,對比不露雕琢之痕。
門歌表演所用道具極其簡單,一鼓一鑼。20世紀90年代,黃山音像出版社在編輯賈德雲門歌集時,大膽嘗試用二胡、笛子伴奏,並加上女聲伴唱等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賈德雲的門歌,曲調中有廬劇的韻味,有江南採茶調的餘音。音調隨著歌詞內容跌宕起伏,韻味悠長,餘音繞梁,字字泥土香,句句家鄉音,給人以美的享受。
6. 安徽的風俗有哪些
1)安徽過春節俗稱過年,節日氣氛濃厚,無論家人在何處,都要在除夕前趕回家與親人團聚。
(2)除夕的年夜飯是全年最豐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餃子,皖中和皖南人則在吃飯前要放鞭炮、貼春聯、祭祖。祭祖儀式相當講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須有雞有魚。
(3)吃飯之前,長輩要用紅紙包錢給每個孩子,稱為「壓歲錢」。飯後,全家人圍在一起,邊吃瓜子、花生、糖果邊聊天,看著中央台的《春節聯歡晚會》直到天明,這就是「守歲」。
(4)年初一清早起床後,開門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地方稱接門神。家人團拜,互相祝賀,吃棗、栗、茶葉、雞蛋、長壽面,然後出門向其他長輩們拜年。
(5)初一這天不能掃地,茶水也要倒在專備的盆中,不潑出門,意思是不把財氣掃(潑)出去。這天一般不勞動,因而有「趕忙三十夜,清閑初一朝」的說法。
7. 安徽風俗
安徽各類節慶、服飾、飲食起居、婚喪、宗教信仰等構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民俗風情圖畫,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文化內涵和獨特的美學價值。
安徽民俗文化涵蓋婚嫁習俗、歲時節令習俗、社交往來習俗、烹調飲食習俗等許多方面,展示了安徽人民追求幸福、安居樂業的美好願景。
皖南的跳鍾馗、疊羅漢,皖北的肘閣、旱船等不僅地域特色鮮明,而且有極強的觀賞性。
一種是在喜慶節日用紅紙剪作裝飾的,如窗花、門箋、燈花、喜花等,內容多系象徵吉祥與喜悅、或隱喻。
另一種是作為鞋巾冒、圍嘴、兜肚等兒童服飾上的刺綉底樣,取材一般為花卉、鳥、蟲等。
(7)安徽滁州有哪些民俗文化擴展閱讀:
安徽省阜陽地區的剪紙,應用范圍很廣。
阜陽剪紙善於運用粗細線組合,陰陽刻交替的手法,融合我國北方剪紙的粗壯渾厚和南方剪紙纖巧秀麗的風格,形成了剛柔兼備、節奏和諧、朴實優美的地方特色。
8. 安徽滁州有什麼好玩的
滁州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如下:
一、狼巷迷谷
二、琅琊山
三、小崗村
四、醉翁亭
五、明皇陵
六、中國金絲楠木博物館
七、韭山洞
八、皇甫山
九、明中都鼓樓
十、沃公祠
安徽滁州,自古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之稱,地處淮左,湖光山色,既有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名山、名亭、古關、古寺、歷史文化遺址等自然人文景觀100多處。
滁州得名於滁河,滁河古稱「塗水」,滁州由古代「塗中」沿革而來。滁州古往今來為江北重鎮,也是山水相間,資源豐饒的魚米之鄉,滁州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市境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主要有濮家墩遺址、何郢遺址、頓丘遺址、西王遺址等。
滁州是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北翼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3]。境內有京滬鐵路、京滬高鐵、滬漢蓉高鐵在境內設站;合徐、寧連、寧洛、合寧、徐明、滁馬等11條高速穿境而過,滁州汊河港可通江達海;滁州軌道交通1號線正在建設中。
9. 安徽省過春節有什麼風俗
1.安徽過春節俗稱過年,節日氣氛濃厚,無論家人在何處,都要在除夕前趕回家與親人團聚。
2.除夕的年夜飯是全年最豐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餃子,皖中和皖南人則在吃飯前要放鞭炮、貼春聯、祭祖。祭祖儀式相當講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須有雞有魚。
3.吃飯之前,長輩要用紅紙包錢給每個孩子,稱為「壓歲錢」。飯後,全家人圍在一起,邊吃瓜子、花生、糖果邊聊天,看著中央台的《春節聯歡晚會》直到天明,這就是「守歲」。
4.年初一清早起床後,開門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地方稱接門神。家人團拜,互相祝賀,吃棗、栗、茶葉、雞蛋、長壽面,然後出門向其他長輩們拜年。
5.初一這天不能掃地,茶水也要倒在專備的盆中,不潑出門,意思是不把財氣掃(潑)出去。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清閑初一朝」的說法。
春節貼春聯和門神的傳說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秦叔寶和尉遲恭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盪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10. 滁州民間民俗文化的民間美術
本市民間美術歷史悠久,有鳳畫、布畫、刺綉、木刻等。鳳畫是全國獨有的一種繪畫藝術。
鳳畫:因產生在鳳陽縣而得名,有六百多年歷史。據民間傳說,鳳畫於元代末年已具雛形,朱元璋稱帝後,鳳陽成為「龍鳳之鄉」,象徵吉祥如意的鳳畫應運而生,許多畫師從全國聚集鳳陽,創作鳳畫,為鳳畫奠定了基礎。鳳畫造型獨特,畫工精細。畫中鳳凰形象可概括為「蛇頭、龜背、九尾十八翅,鷹嘴、雞爪、如意冠」。構圖有《丹鳳朝陽》、《帶子上朝》、《百鳥朝鳳》、《鳳戲牡丹》、《五鳳樓》、《旭日東升》、《五鳳齊飛》等數十種。其表現手法有兩大類,一類是以單線勾勒、墨色暈染出的水墨鳳畫,另一類是以墨線勾勒,施以重彩的五彩鳳畫。顏色以硃砂、朱票、藤黃、石青、石綠等色為主,並用色金裝飾,畫面顯出五彩繽紛,富有裝飾性和濃厚的民間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