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智庫論壇 |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助力國企混改增效
韓兆東
「三流企業靠產品,二流企業靠服務,一流企業靠文化。」企業文化建設對於一個現代化企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顯而易見。對於施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簡稱「混改」)的國有大企業來講,若想實現提質增效,也必須重視新老企業文化有機融合這一不可忽視的一環。
「混改」促進企業發展, 創新凸顯變革成效
當前,國企「混改」正在穩步快速推進。2020年,中央企業中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佔比已經超過70%,引入非公資本達到1萬多億元。以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葯集團」)為例,早在2014 年,國務院國資委就將當時的國葯集團列入首批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試點企業。此後,國葯集團充分發揮混合所有制的優勢,聚焦主業,先行先試,以創新思維推進變革,以國有資本帶動 社會 資本,使企業實現快速發展。「十二五」期間的2013年,國葯集團成為躋身世界500強的第一家中國醫葯 健康 企業, 排名446位;此後飛速發展,2017年成功沖進200強,排名199位;2019 年排名169位,2020年排名145位; 「十四五」開局之年,在8月初公布的2021年世界500強名單中,國葯集團上升至109位。
中國中葯有限公司作為國葯集團全資子公司,是集團中葯產業板塊的核心投資平台,也是國葯集團在中國中葯領域推進「混改」的試驗田。公司按照國務院國資委和國葯集團積極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的部署,2013年成功收購了原廣東盈天醫葯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和貴州同濟堂制葯有限公司,將「馮了性」「德眾」「同濟堂」三個中葯老字型大小收入麾下。2015年繼續發力,又成功收購江蘇天江葯業,成為中葯配方顆粒領域的領軍企業,實現企業戰略轉型的 歷史 性突破。
資本混合只是風帆,企業融合才能致遠
接下來無一例外,大力發展「混改」的企業都將面對如何有機融合這一項必須妥善解決的嶄新課題。
國有企業通過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為企業開疆拓土帶來的促進作用確實是明顯的。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發展背景下,為了使新企業能夠保持 健康 、可持續發展,改善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認真分析各個成員企業固有的企業文化並加以有機融合,最終起到助力發展的正向矢量作用,是企業必須完成的任務。中國中葯有限公司作為央企,當牢記使命、銳意進取,以創新的意識創造出「央企的實力+民企的活力=企業的競爭力」共生多贏的央企運營模式, 並建設適合這種混合所有制的企業文化,既是提升經濟效益的迫切需要,又具有現實的 社會 效益。
為什麼如此強調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和作用?追溯企業文化建設的本源及其作用就會找到答案。
作為央企的國葯集團及其子企業中國中葯有限公司,必須擔負起建設促進公司長遠戰略發展、適合「混改」實際情況的企業文化體系,凝聚所有新加入或新成立的成員企業,從而保障國葯集團這艘醫葯航母乘風破浪。
分析難點、解決痛點, 奔跑中找到平衡點
從宏觀上看,當前在國有企業中推進的混合所有制體制改革, 是沒有先例的大膽 探索 ,沒有可以借鑒的成熟經驗,沒有可以復制的成功模式。在混合所有制背景下的企業文化建設也同樣處於一個新的起點,只能在實踐前行過程中, 發揮企業的主觀能動性,唯有嘗試性地摸索,拓展出一條新路來;在實踐中總結經驗,用經驗來指導進一步的實踐。如何將國有企業固有的文化同新加入民營企業固有的文化實現有效融合?唯有找到工作切入點,才能盡快推進有效融合。
從微觀上分析難點,則更為復雜多樣。中國中葯有限公司在短短幾年間快速收購了數家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民營企業,這其中主要包括前文所提及的廣東盈天醫葯、貴州同濟堂制葯和江蘇天江葯業。這三家企業在行業內都是比較優秀的優良資產,都擁有過得硬的拳頭產品,都建設有比較成熟的文化體系。如盈天醫葯制定有核心價值觀、核心管理觀、員工每日行為規范、管理者基本要求、基本喜好線等內容。中國中葯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於1955年的中國葯材公司, 是新中國中葯生產、經營、科研體系的締造者,長期擔負著全國中葯的產供銷綜合平衡和行業管理,在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蘊積了厚重的企業文化;同時,公司本身也是集團企業,下屬大大小小的國有企業十餘家,如何有機融合這些新老企業文化,確實面臨嚴峻的考驗。依靠簡單說教、憑借行政或強制手段包裝粉飾出來的企業文化顯然同與時俱進精神背道而馳,且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與文化建設的初心也無法合拍。
另外,企業文化建設看上去是治理企業的工作,但歸根結底是做人的工作。人的思想是多元的,因此,企業文化建設往往是「看上去很美,聽上去很甜,落實起來卻很難」,這是在「混改」企業推行新的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比較常見的難點和痛點。其次,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混合在一起之後,盡管在發展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在發展訴求方面可能會有所不同,這也將導致企業文化體系建設取向和建設方式上產生偏差。再次,混合所有制企業往往規模和體量都比較大,是跨地域、遍布全國大江南北的企業, 不同的地域文化將可能影響企業文化體系建設和推進的速度和步驟。搞得不夠理想,企業文化建設的活力就會受到挑戰,企業文化建設的理論難以支撐新的發展,文化沖突就必然會影響企業管理效用、消耗企業資源和損害員工心理 健康 。
當然,混合所有制企業文化建設所面臨的問題和難點遠遠不止這些。國企改革被公認為是我國經濟改革中最難的環節之一,涉及面廣,新問題伴隨老問題層出不窮。
打造特色企業文化品牌,助力「混改」穩步前行
在實踐過程中,中國中葯有限公司沒有以「老大」自居,而是把握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發展脈搏, 不迴避、不冒進,從理性科學分析「混改」企業發展規律入手,通過深入基層調研逐步達成企業理念共識,進而組織交流分享文化建設經驗,再通過有效宣講貫徹、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方式,最終使企業文化各要素產生協同效用,促進公司經營業績的逐年快速提升。
通過分析發現,順利而成功推行混合所有制的企業,往往會經歷四個階段,即混合、整合、聯合、融合。混合階段,也就是資本混合到了一起,好比兩個人相向走到了一起,這個階段只是初級階段;整合階段,可以看成是兩個人的手握到了一起,也就是企業開始對各自的資源進行整合,取長補短;聯合階段,雙方的思想逐漸趨同,文化彼此逐漸接受,兩個人擁抱在一起,但這還不是「蜜月」階段;融合階段,才是合作的最佳階段,這如兩個人心貼心地緊密配合,全情投入、貢獻力量,能夠到達這一階段和層次的企業才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最為理想和成功的典範。發展到第四階段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毋庸置疑將是更大、更優、更強的企業,員工熱愛這樣的企業,對為這樣的企業工作而感到自豪,股東為投資這樣的企業而富有成就感,這樣的企業也一定會獲得較高的 社會 美譽度,這樣的結果也一定是黨和國家推行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希望達到的目標——實現「目標融合」「治理融合」和「文化融合」,形成企業發展的強大合力,提升混合所有制企業競爭力。
為有效找到各方都樂於接受的「平衡點」,2013年12月,中國中葯有限公司以國葯集團企業理念「關愛生命,呵護 健康 」為基本點和出發點,專門深入新老企業基層,同中高級管理人員、普通職工深入而廣泛地開展座談,調研摸底,汲取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文化精華,經過提煉後,編制了系統的企業文化理念。這其中包括企業願景(做中葯行業的引領者)、企業使命(傳承創新,以優質中葯產品和服務提升人民 健康 水平)、核心價值(客戶信任、員工自豪、股東滿意、 社會 尊敬)、企業精神(誠信、奮進、專業、和諧)以及具體的管理要求等,核心內容趨同,充滿正能量, 都是「混改」各方所提倡的。
這些文化理念在公布前已徵得各方意見並反復修改,最終得到共識, 之後的工作便是重在貫徹執行。
首先,為宣貫新編的企業文化理念,提升企業文化建設軟實力, 增進各成員企業間的文化交流,實現企業文化的融合和發展,2014年9 月,公司召開了企業文化建設成果經驗交流網路視頻會,選擇原國有企業中葯江油、中葯華邈和新並入的民營企業盈天醫葯在會上代表新老企業發言。大家既分享了各自取得的經驗,同時又開誠布公地說出了疑慮、擔憂,在自由發言階段, 各家爭先恐後發言,會議集思廣益,收集到了很多有益的建設性意見,同時增進了新老企業之間的深入了解。
其次,為進一步深化和完善企業文化理念,2015年7月,中國中葯有限公司制定了《公司員工行為規范》,創新性地借鑒了國學《弟子規》《三字經》的形式和韻律,力求簡潔新穎。規范共包含3個部分, 3個層次,僅52條156字,同時結合公司實際,著重體現 社會 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嚴三實」等精神內容。如在「高層管理人員行為規范」章節中明確要求:格局大、通運籌、謀實事、善用人、人格美、奉公心、嚴用權、真廉潔。隨後,公司利用自辦的企業報、宣傳板報、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媒體手段,系統宣傳公司文化理念,並通過員工喜聞樂見的VIS方式開展後期宣貫,促進企業發展、 社會 進步和家庭美滿「三體」和諧統一。應當說,這是具有中國中葯有限公司鮮明特點的企業文化「產品」之一。
再次,將企業文化視作「企業產品」。調動所有成員企業的積極性,全力打造企業文化活動品牌。企業間的融合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這其中,積極調動所有成員企業,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以「多彩中葯」統一冠名的企業文化活動, 是中國中葯有限公司主動 探索 建設混合所有制企業文化的重要方式。
「多彩中葯」始於2012年開創的「多彩葯材」,是公司前身中國葯材公司潛心打造的企業文化品牌。2014年公司更名為中國中葯公司後,將「多彩葯材」更名為「多彩中葯」。名稱具有多層含義:「多彩」即多姿多彩,企業是由員工建設的,員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另外,中葯材也是絢麗多彩的;再者,無論是葯材, 還是中葯,既是公司名稱的關鍵字眼,又是公司的主營業務,因此可以說「多彩中葯」是「人與企」的和諧統一,也是具有公司鮮明特色的企業文化活動品牌。
打造的方式和途徑簡單明了、可操作性強,即公司開展的活動都以「多彩中葯」來冠名。如「多彩中葯·博觀踐行」五四主題活動,「多彩中葯·品質健身」 健康 講座,「多彩中葯·立足崗位我最精彩」員工勞動技能大賽,「多彩中葯·愛樂之聲」愛心匯演等,旨在精心打造企業產品意識、建設企業文化品牌。「多彩中葯」伴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 無形中增強了企業軟實力。
「多彩中葯」品牌統一冠名活動倡議,很快得到如天江葯業、一方制葯、眾花南葯、中葯華頤、中葯承德等新老企業的響應,品牌效應逐步顯現。不過,該品牌在建設發展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也出現過諸如「搞個活動沒必要統一冠名」「象徵性用一次就算了」「冠名後不知道宣貫有何意義」「怎麼冠名不清楚」 等8個痛點問題。貴州同濟堂制葯將企業原組織的山區扶貧支教隊命名為「多彩支教隊」,並沒有採用規范的統一冠名,同時提出「只用『多彩』冠名,不嵌入『中葯』可不可以」這樣的問題。這說明有的企業不理解統一冠名、合力建設企業文化品牌的重要意義。針對諸如此類的種種問題,公司在實施不定期隨時指導的同時,還利用每年的黨建工作交流會、團組織工作會、企業宣傳工作會和「多彩中葯」各項企業文化活動組織環節中,著重宣講統一冠名的重要意義,並從細節上指導如何冠名和宣貫。經過耐心專業的系列宣講,同時隨著「混改」的不斷深入,新企業不斷加入冠名活動建設中,品牌影響力也從公司本部逐步向全國多地輻射。貴州同濟堂制葯將「多彩支教隊」很快更名為「多彩中葯支教隊」,這一多年堅持的扶貧支教品牌活動在2020年還獲得了貴陽市團委頒發的「優秀青年突擊隊」光榮稱號;而中國中葯有限公司倡導開展的「多彩中葯」企業文化品牌建設活動,也得到了國葯集團的肯定,並在集團內部交流建設經驗。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背景下,中國中葯有限公司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走出了主動 探索 性的一步,新加入企業和原有企業成員積極開動大腦,不斷為「多彩中葯」 豐富內容,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從2012年創立至2020年,「多彩中葯」活動項目數量呈逐年上升態勢,已經累計超過600項,起到了凝聚所有成員企業、眾志成城營造「多彩中葯一家親」的合力作用, 而這一冠名是企業獨有的,具有很強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公司同步經營數據顯示, 2 0 1 2 年( 混改前一年) 營業收入為13.79億元,2013年增加到29.00億元,此後逐年快速增長, 2 0 1 7 年公司實現營收超百億, 2 0 2 0 年營業收入達到1 5 9 .41億元,成功挺進中國中葯行業的頭部企業圈。事實證明,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為企業業績帶來了跨越式的發展,而實施企業文化有機融合戰略,可積極穩妥有效地助推「混改」的深入、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國葯集團中國中葯有限公司
本文刊於《中國發展觀察》雜志2021年第15期
《中國發展觀察》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國發展出版社主辦、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編輯出版,是以發展為主線、以經濟為重點的綜合性半月刊,開設有戰略、宏觀、區域、世界、法治、 社會 、文化、前沿、產業、智庫論壇等欄目,具有較強的前瞻性、權威性、可讀性。《中國發展觀察》在學術理論界、各級黨政機關以及企業家階層擁有廣泛而穩固的讀者群,並被中國 社會 科學院、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重要機構和中國知網、維普資訊等權威資料庫列為核心期刊或來源期刊,獲評為國家哲學 社會 科學文獻中心期刊資料庫2020年度經濟學最受歡迎期刊。
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榮華中路22號院亦城財富中心A座7層(郵編:100176)
網址:www.chinado.cn
公眾號:ichinado(中國發展觀察)
電話:010-68352880
❷ 如何推進國有企業廉潔文化建設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和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經濟基礎。推進國有企業搞好廉潔文化建設,建立反腐倡廉長效機制,對於做強做大國有企業,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按照教育、制度、監督、懲處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要求,推進企業廉潔文化建設。針對國有企業的不同情況,按照教育、制度、監督懲處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要求開展工作,不斷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用典型的事例啟發、引導國有企業開展廉潔文化建設。要認真研究企業廉潔文化建設的理論體系、客觀規律,開拓思路,豐富內涵,創新內容、形式、載體和手段。推動國有企業廣泛開展群眾性廉潔文化創建活動,促進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實現政治上和諧穩定,經濟上持續增長,文化上不斷進步,適應經濟發展規律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
(二)立足企業實際,推進企業廉潔文化建設。要立足於國有企業自身實際,把廉潔文化建設納入企業發展戰略,納入反腐倡廉工作的整體部署,納入黨的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的整體規劃,統一安排、統一落實。將廉潔文化建設與改革發展、生產經營管理緊密結合,與建立懲防體系、企業文化建設緊密結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促進企業發展、優化管理、提高效益為廉潔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企業廉潔文化建設更好地適應改革、融入管理。按照系統、科學、實用的要求,在提煉企業精神、概括理念上體現出鮮明的特色,創建既具有時代特徵又獨具魅力的企業廉潔文化體系。用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牢固佔領國有企業文化主陣地,深入開展法紀教育、誠信教育,倡導公民道德規范。通過良好的文化養成,提高企業領導人員思想道德素質,引導員工恪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增強廉潔自律意識,自覺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
(三)加強領導、完善機制,逐步使廉潔文化建設制度化、規范化。切實加強對廉潔文化建設的領導,落實領導責任和部門工作責任。企業黨委要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切實加強領導,同時與班子一道,成為企業廉潔文化建設的積極推動者。健全機制制度,整合資源。加強對廉潔文化建設的組織協調,認真謀劃,統籌兼顧。紀委、審計、監察、組織人事、宣傳等部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建立廉潔文化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初步形成廉潔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形成黨政一把手親自抓,紀委書記重點抓,其它領導協調抓,車間(連隊)、班組全員抓的新格局。健全制度,落實責任,為廉潔文化建設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和可靠的制度保證。注重利用組織、工會、宣傳部門職能,充分發揮思想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的整體效能,把廉潔文化融入到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努力形成企業黨風與社會風氣的良性互動局面。
(四)分層次、抓重點,狠抓落實。國有企業領導既是廉潔文化建設的重點和關鍵,也是抓廉潔文化建設的責任主體。因此,各級黨員領導幹部,不僅自身要做到廉潔勤政自律,而且高度重視廉潔文化建設,研究制訂具體的實施辦法,狠抓落實。要緊密結合黨員幹部的思想實際和職工群眾的認識水平,區分層次,正確處理「立足於領導幹部這個重點」與「面向全體黨員和職工群眾這個面」的關系。抓住黨員領導幹部這個重點,把廉潔文化建設與對領導幹部廉潔從業的規范要求結合起來,與黨紀政紀和國家法律法規宣傳教育結合起來。抓住企業員工大眾教育這個長期的戰略性工作,使廉潔文化大眾化,讓廉潔文化滲透到企業的各個層面,讓廉潔理念根植民心,讓黨風廉潔建設獲得持久的文化魅力。
(五)創新載體、營造氛圍,著力以文育人。除報刊、電台、電視台進行廉潔宣傳工作的主渠道外,要不斷發現和創建新的文化載體,使反腐倡廉工作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針對性,更加富有成效。積極構建廉潔文化平台,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機簡訊、公益廣告等新興載體,拓展廉潔文化傳播的新途徑。營造有利於領導幹部廉潔的道德環境和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積極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廉潔文化活動,引導黨員幹部和職工群眾加強文化修養,培養高尚情趣,形成科學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費方式,追求積極健康的文化時尚,升華人格,永葆慎權、慎欲、慎微、慎獨精神。注重建設廉潔文化基地,開辟職工群眾接受廉潔文化熏陶的新方式,利用電視述廉、反腐台歷、反腐明信片、廉潔承諾、黨風廉潔書畫展和漫畫展等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強影響力和滲透力
❸ 談談如何將國家電網公司的基本價值理念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積極做統一優秀企業文化
國家電網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
(2009年6月1日)
國家電網公司成立以來,公司黨組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銜接,認真貫徹落實國資委《關於加強中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企業文化建設促進公司改革發展,在培育公司核心競爭力,提升公司在國際國內的社會影響力,建設國際一流知名企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公司又好又快發展。公司被國資委評為第一任期考核「業績優秀企業」。2008年度在世界企業500強中的排名由2004年度的第46位上升到第24位,居全球公用事業公司第1位。公司先後獲得全國模範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中華慈善獎、中華社會責任獎、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全國企業文化優秀獎等榮譽。
一、國家電網公司建設優秀企業文化的主要做法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黨組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戰略高度出發,全面推動優秀企業文化建設,抓好企業基本價值理念的塑造、轉化與融入,形成了具有「國家電網」特色的統一的企業文化體系。
一是以構建統一價值理念為先導,塑造「國家電網」企業文化靈魂
優秀企業文化是具有統一價值理念的企業文化。企業價值理念是企業文化的靈魂,體現了企業對國家、對客戶、對員工、對社會所遵循的價值取向和價值判斷,決定著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公司黨組把企業價值理念的統一作為企業文化建設深入推進的先決條件,堅持傳承歷史、探索創新、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完善,確立了以核心價值觀為主導,以企業宗旨、企業精神、企業理念和奮斗方向等理念為主要內容的、具有國家電網特色的、統一的企業基本價值理念體系。
確立了「誠信、責任、創新、奉獻」的公司核心價值觀。誠信是國家電網公司發展的基礎,講誠信就是公司對黨和國家高度負責,就是公司對電力客戶和利益相關者講信譽、重信義、守信用,就是要求公司員工堅決貫徹落實黨組決策部署,嚴格執行規章制度,自覺遵守公司紀律。責任是公司發展的使命,公司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與國民經濟命脈、服務遍及千家萬戶的全球最大公用事業企業,承擔重要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創新是公司發展的動力源泉,創新精神集中反映了公司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和勇於變革、敢為人先的價值追求。奉獻精神是國家電網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品質,是推動公司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以核心價值觀為主導,構建公司基本價值理念體系。一是確立了「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電力客戶、服務發電企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企業宗旨。表明公司對自身性質職能的清醒認識與准確把握,體現了公司基本使命與價值追求的統一,體現了國有企業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與社會責任的統一,是電力行業長期踐行的「人民電業為人民」服務宗旨在新時期的深化和發展,是公司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是大力弘揚「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兩越精神」是電力事業長期發展歷程的生動寫照,是員工內心態度、群體意識和改革開放時代精神的高度概括,是推動國家電網事業取得更大發展的強大動力。三是樹立「以人為本、忠誠企業、奉獻社會」的企業理念。表明在處理公司對待員工、員工對待公司、公司對待社會三組重要關系時,公司所堅持的基本態度和行為准則。四是提出「建設世界一流電網、建設國際一流企業」的奮斗方向。「兩個一流」是國家電網公司的遠大理想,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公司的客觀要求,是實現「四個服務」企業宗旨的本質要求,是公司「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業精神的必然體現。
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宗旨、企業精神、企業理念、奮斗方向構成國家電網公司企業基本價值理念體系,是對公司黨組以理論創新推動公司發展的實踐中形成的一系列企業文化建設成果的系統總結,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是公司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無形資產,是公司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動力源泉。
二是以促進知行合一為重點,推進「國家電網」企業文化落地
優秀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理念知行合一的企業文化。公司黨組堅持自上而下、上下結合,突出重點與整體推進結合,通過多種措施與途徑,促進企業基本價值理念深入人心,體現在公司的各項制度規范中,轉化為廣大員工的實際行動,使公司企業文化深植於員工思想行為,深植於公司的各項工作實踐。
採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企業基本價值理念。一是在企業基本價值理念初步提出時,把價值理念體系等編印成冊,在公司總部及各網省公司等主要領導層組織宣講學習。二是在全系統員工中進行企業基本價值理念的宣傳和普及。2006年初公司一屆一次職代會作出了《大力弘揚「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業精神的決議》,號召公司全體員工宣傳、貫徹、弘揚企業精神。2008年,公司開展 「人人講誠信」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深化誠信教育,建設誠信機制,提升誠信形象,打造誠信文化,促進了公司誠實守信的價值理念深入人心。三是選樹典型,為員工踐行企業價值理念樹立鮮活榜樣。2008年及時總結體現企業精神的「抗冰搶險精神」(「胸懷大局、高度負責、頑強拚搏、堅忍不拔、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在全系統進行宣傳;隆重表彰模範踐行公司價值理念的抗冰搶險、抗震救災和奧運保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組織先進事跡報告團進行巡迴報告。2008年底公司開展了 「感動國家電網十大人物」評選活動,通過在公司系統廣泛評選、大力表彰集中體現公司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在公司上下營造了發現感動、傳遞感動的濃厚氛圍,促進了公司基本價值理念的樹立和傳播。四是編印《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文化手冊》,下發基層班組,進行全面普及,加深了員工對公司基本價值理念的理解和認同。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推廣工作,公司基本價值理念得到廣泛普及,逐漸深入人心。
以企業基本價值理念體系為指導,建立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及行為規范,全面規范員工行為。一是規范員工基本行為。經過廣大員工共同參與制定,並通過公司一屆二次職代會頒布了《國家電網公司員工守則》,體現了公司員工的共同意志。二是規范員工服務行為。向社會公布《員工服務「十個不準」》、《「三公」調度「十項措施」》和《供電服務「十項承諾」》(簡稱「三個十條」)。三是規范企業管理行為。推進「集團化運作、集約化發展、精益化管理、標准化建設」,修訂企業各項管理規章制度10卷21篇289項,為依法經營企業、嚴格管理企業、勤儉辦企業奠定了制度基礎。
引導員工全面實踐企業基本價值理念,在重大突發事件和重點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特別是2008年,面對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特大地震災害和艱巨的奧運保電任務,公司黨組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果斷決策,靠前指揮。公司廣大員工自覺踐行公司核心價值觀,發揚「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勇擔責任,無私奉獻,奪取了抗冰搶險、抗震救災、奧運保電的全面勝利。
在2008年初發生的大范圍雨雪冰凍災害中,國家電網經營區域華中、華東區域電網和10個省級電網設施受損,其中湖南、江西和浙江電網損毀嚴重。災情發生後,公司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發揮集團優勢,組建強有力的領導機構,健全上下貫通、前後方聯動、指揮順暢、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各級領導幹部堅守一線指揮協調。各單位爭分奪秒、積極應對,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公司26.6萬人放棄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不畏艱險,不怕犧牲,抗嚴寒、戰低溫,夜以繼日開展電網搶修和恢復重建工作。10名員工在搶險過程中獻出了寶貴生命。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確保了受災地區主網安全和災區群眾春節期間的生活用電,提前23天完成國務院確定的電網恢復重建任務。
「5.12」汶川特大地震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150名員工在地震中遇難,255名員工失蹤,經營區域23個市地、110個縣供電受到嚴重影響。災區廣大電網員工牢記企業宗旨,不等不靠積極開展抗災救災工作。公司各單位緊急調集4300餘名技術骨幹、242台機械和搶險車輛、1205台發電機(車)支援災區。並抽調了268名醫療技術骨幹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護,累計救治員工和群眾2081人。經過公司廣大員工的艱苦努力,頑強拼搏,於6月10日完成經營區內地震災區供電搶修恢復工作。公司克服困難圓滿完成了對口支援汶川等6個縣地方電網的恢復重建工作。
公司作為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合作夥伴,首倡奧運社會責任理念,開展奧運社會責任行動,成立了奧運保電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積極參與奧運、支持奧運、宣傳奧運、服務奧運,全面推進奧運電網建設、安全生產、電網設施防護、突發事件應急、優質服務、隊伍穩定和保密等各項工作。投資239億元,在北京新建5座500千伏變電站,新、擴建220和110千伏變電站100座,線路1232公里;投資109億元,在6個涉奧城市建設奧運配套電網工程。突出「保奧運供電,創金牌服務」主題,開展了「金牌服務迎奧運」優質服務活動,深化奧運優質服務措施。公司16個網省公司近3000名工程技術人員和200輛應急搶修車輛支援北京奧運保電工作,共有16.7萬人參與了保電與奧運供電服務,為實現平安奧運目標作出了突出貢獻。
三是以融入公司發展為根本,完善「國家電網」企業文化體系
優秀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理念全面融入企業管理、促進企業科學發展的企業文化。公司成立以來,堅持從企業發展改革全局統籌企業文化建設,著眼於推進企業全面可持續發展,切實把企業基本價值理念體系融入公司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通過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探索創新,推進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企業子文化建設,豐富和完善了公司的企業文化體系。
融入安全生產,建設安全文化。一是開展安全理念教育,培養安全意識。公司以「相互關愛,共保平安」的安全理念為核心,確立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基本方針、電網安全「可控、能控、在控」的指導思想,深入開展安全教育,牢固樹立「全面、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做好安全工作的意識。二是開展安全活動,營造安全氛圍。組織開展安全徵文、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開展安全大檢查、安全隱患專項治理、安全生產和優質服務「百問百查」活動,開展「愛心活動」、實施「平安工程」,營造濃厚的安全氛圍。三是完善防範體系,落實安全責任。公司深刻吸取國外大面積停電事故教訓,按照人員、時間、精力「三個百分之百」要求,完善安全風險防範體系、應急管理體系和事故調查體系,明確各級人員安全責任。幾年來,在新機組新設備大量投產、自然災害頻繁肆虐、外力破壞嚴重的情況下,成功化解大面積停電風險,確保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從2004年到2008年,公司電網和設備事故分別下降了86.4%和90.6%,保障了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用電。
融入優質服務,建設服務文化。一是開展服務理念教育,轉變服務觀念。以「服務真誠、共謀發展」的服務理念為核心,在全系統開展「優質服務是國家電網的生命線」主題教育活動、創建和諧企業、共建和諧社區、客戶走訪評價、「優質服務進萬家」和「百問百查」活動等,強化了服務觀念,增強了服務意識。二是制定服務規范,細化服務流程。嚴格貫徹執行「三個十條」,實行首問負責制,推進服務規范化、精益化和人性化。三是改善服務環境,完善常態機制。設立95598統一服務熱線,建立供電營業大廳和電力交易大廳,開展明查暗訪,聘請社會監督員,形成常態機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四是推廣先進經驗,開展理論研討。公司與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聯合召開了全國服務文化建設現埸經驗交流暨理論研討會,推介公司服務文化建設典型,邀請專家介紹服務文化建設前沿理論,指導服務文化建設。公司供電服務「十項承諾」兌現率達到99.99%;城市供電可靠率99.839%,農村供電可靠率99.491%,用戶平均停電時間同比分別下降34.4%和17.6%。絕大多數省、市供電企業在各地行風測評中名列前茅。
融入經營管理,建設管理文化。一是轉變電網發展方式,實現電網的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和集約發展。以「建設世界一流電網」,提高電網優化配置資源能力為目標,實施「一特四大」戰略,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國家電網。全面落實環保節約、節能減排要求,奉獻清潔能源。二是轉變公司發展方式,實施集團化運作、集約化發展、精益化管理、標准化建設。以「建設國際一流企業」為目標,落實「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推行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優化配置公司資源。建立健全各類標准體系,深化創一流同業對標。堅持依法從嚴治企,認真落實依法經營企業、嚴格管理企業、勤儉辦企業的各項要求,以提高發展效率和經濟效益為目標,把增收節支、降本增效的要求貫穿經營管理的全過程。按照集團化、扁平化、專業化的要求,完善管理體制,健全內控機制,提高效率和效益。三是加強公司內質外形建設。著力提高公司安全、質量、效益、科技、隊伍「五方面素質」,塑造「五方面形象」(認真負責的國企形象、真誠規范的服務形象、嚴格高效的管理形象、公平誠信的市場形象、團結進取的團隊形象)。
融入廉政建設,建設廉潔文化。一是深入調研,確定框架。公司開展了廉潔文化調研活動,印發了《關於加強廉潔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確立了以「幹事、干凈」理念為核心、廉潔文化制度為基礎、廉潔文化環境為載體的公司廉潔文化建設框架。二是開展廉潔文化宣傳教育。將「幹事、干凈」的理念教育融入幹部教育培訓、幹部作風建設與警示教育活動之中。三是加強廉潔制度建設。先後制訂《關於加強廉政建設預防職務犯罪的決定》、《關於進一步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國家電網公司招標管理辦法》和《國家電網公司招標監督管理辦法》等文件,把預防腐敗的各項要求體現在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四是營造廉潔文化的環境與氛圍。開通廉潔文化網頁,設立工作動態、廉潔論壇等10個板塊34個專題。廉潔文化建設促進企業內部風正氣順,形成了「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道德風尚和「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氛圍。
融入責任實踐,建設責任文化。一是提出社會責任觀。2006年3月10日,公司在中央企業中率先發布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明確了「發展公司、服務社會」的責任目標和「以人為本、共同成長」 的責任准則,全面闡釋了公司堅持發展自己,確保可持續發展;努力服務行業,推動電力工業可持續發展;做好優秀企業公民,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深刻內涵。二是開展社會責任研究。2007年,創建了公司社會責任理論模型,發布了第二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進一步明確了公司承擔的12個方面的社會責任,實現了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三是全面履行社會責任。為實現理念與管理實踐的全面融合,公司發布了《國家電網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指南》,建立社會責任組織管理體系,全面推進社會責任實踐。近年來,公司積極參與搶險救災、扶貧濟困、助學助教、環境保護、文化體育、慈善福利等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全面履行企業社會責任。2005年公司系統向社會捐贈1.75億元。2006年設立「國家電網愛心基金」,捐款2.4億元,助老、助學、助殘。2007年公司廣大員工向災區捐款超過2000多萬元,向農村「戶戶通電」工程捐款3600多萬元。2008年抗冰搶險和抗震救災工作中,廣大員工和離退休職工踴躍奉獻愛心,先後捐款1.15億元和7600萬元支持災區建設。公司積極推進「戶戶通電」工程,累計投資121.5億元,為106.4萬無電農戶、390.1萬無電人口解決了通電問題,從根本上改善了無電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使廣大農民群眾共享現代文明成果。
融入品牌建設,建設品牌文化。一是加強「國家電網」品牌建設的管理。制定下發了《關於加強「國家電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公司品牌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對品牌建設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二是積極開展「國家電網」品牌的宣傳推廣。制定了 「國家電網」VI標識系統,在全公司統一推廣使用。整合內部媒體,創辦《國家電網報》、《國家電網》雜志、國家電網門戶網站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展示公司履行「四個服務」的新風采,提升了「國家電網」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三是結合公司特色工作提升「國家電網」品牌價值。利用國家電網公司成為北京奧運會合作夥伴的契機,開展「金牌服務迎奧運」等活動,塑造公司積極服務奧運的品牌形象;通過實施「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農電發展戰略,結合「戶戶通電」工程,塑造公司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品牌形象;通過深化優質服務工作,全面提高服務質量,塑造公司優質服務的品牌形象;通過宣傳公司優化能源資源配置、發展特高壓電網的重要舉措,塑造公司服務國家能源戰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品牌形象。2008年6月2日在北京召開的2008年世界品牌大會上,「國家電網」品牌居「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的第二位。
二、國家電網公司建設優秀企業文化的認識和體會
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是企業軟實力的集中反映,事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影響重大而深遠。企業文化建設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是落實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涉及企業發展的各項工作,需要協調企業各方面力量和資源的支持配合。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任務和原則,需要在企業形成共識,特別是需要在企業領導班子和管理層形成共識。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需要在組織領導、體制機制、工作載體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在「國家電網」優秀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中,我們有以下的認識體會:
1、形成思想共識是必要前提。我們在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中,逐漸清晰地認識到,企業文化的本質是企業管理,優秀企業文化是優秀企業管理的體現。因此,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文化建設不是拋開公司的管理,另行制定一套理念口號,搞企業文化包裝;而是從公司的管理思想、管理實踐中提煉出公司的基本價值理念體系,作為公司統一的價值觀,深深植入公司員工的思想行為,深深融入公司經營管理,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促進公司科學發展。
2、加強組織領導是關鍵環節。公司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國資委的正確指導和公司黨組的堅強領導。國資委在2005年下發的《關於加強中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從根本上為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國資委多次召開的企業文化建設專題會議和研討活動,開展中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評價體系課題研究,推動了央企企業文化建設整體水平。公司黨組對企業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劉振亞同志親自主持研究優秀企業文化建設,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公司每年的總經理工作報告,與生產經營等工作一並部署、安排、落實。劉振亞總經理的署名文章《建設優秀企業文化,打造國家電網核心競爭力》全面總結了公司以優秀企業文化建設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實踐經驗,被收入國資委宣傳局主編的《改革開改30年――中央企業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論文集》。公司制定了企業文化建設的一系列指導政策,把企業文化建設任務和目標納入公司「十一五」發展規劃。2008年公司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公司建設統一的優秀企業文化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重點任務和工作要求。2009年公司以黨組〔1〕號文印發了《關於建設優秀企業文化 促進公司科學發展的意見》,成為公司優秀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綱領。
3、完善體制機制是根本保證。公司不斷完善優秀企業文化建設的體制機制,為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有力保證。在管理體制上,公司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負責系統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開展理論研究,推薦典型,推廣經驗。在工作機制上,按照齊抓共管、分工負責的原則,公司政工部負責企業理念系統和行為規范的建設,辦公廳負責內質外形建設的推進,對外聯絡部責公司標識的應用和推廣。在工作措施上,2009年公司印發了《關於貫徹落實公司黨組〈關於建設優秀企業文化 促進公司科學發展的意見〉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公司優秀企業文化建設的工作重點和措施保障,同時落實了各部門的具體工作責任。在考核評價上,公司制定了企業文化建設指標考核辦法,將企業文化建設指標納入公司各單位負責人績效考核;同時以創一流同業對標、文明單位評選為載體,將企業文化建設列入文明單位考核標准。公司正在編制《企業文化建設先進評選表彰辦法》,將於今年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先進評選表彰活動。公司積極開展企業文化評價試點研究,評估研究成果獲得中央企業黨建研究會一等獎。在教育培訓上,把企業文化教育納入公司幹部員工培訓計劃,將公司企業文化內容編入《電網企業新員工培訓讀本》,作為公司系統新員工的上崗培訓內容。
4、堅持以人為本是基本原則。公司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把以人為本作為優秀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落實到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公司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的方針,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用美好的願景鼓舞人,用宏偉的事業凝聚人,用科學的機制激勵人,用優美的環境熏陶人;搭建員工發展平台,提供員工發展機會,開發人力資源,挖掘員工潛能,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團隊精神,達到員工價值體現與企業發展的有機統一。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公司堅持把領導者的主導作用與全體員工的主體作用緊密結合,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在統一的領導下,有步驟地發動員工廣泛參與,全員共建;努力使廣大員工在主動參與中了解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認同企業的基本價值理念,形成上下同心、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5、強化工作載體是有力抓手。優秀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和任務,需要豐富多樣、切實有效的工作載體來實現。今年年初公司又制定了企業文化建設的三年規劃(2009~2011),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加強企業文化的載體建設。一是加強企業文化宣傳載體建設。按照公司黨組關於建設統一優秀企業文化的要求,進一步規范全公司報紙、雜志、電視、網站、宣傳欄等企業文化宣傳載體的職能定位,形成網路化的、運轉有序的企業文化宣傳載體體系。二是深入開展企業文化活動。緊密結合公司實際,融入中心工作,不斷創新形式、內容和手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性企業文化活動,增強企業文化的穿透力、影響力和震撼力。廣泛開展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工區、文明班組、文明職工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貫徹落實國資委關於加強班組文化建設的有關要求,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遵章守紀、團結和諧、開拓創新和提升執行力為主要內容,開展多種形式、多種類型的班組文化建設活動。三是抓好企業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公司正在制定《企業文化精品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引導各單位按照建設統一的優秀企業文化要求,推進企業文化產品創作和生產;進一步梳理和整合公司內外優秀文化資源和優勢項目,統一規劃、統籌創作一批感染力強、影響力大,反映公司管理思想,貫徹公司黨組決策部署,展示公司發展和電網發展成就,全公司統一使用的企業文化產品。四是推進企業文化環境建設。建立健全公司企業文化環境建設相關制度和規范,推進辦公、會議、營業、施工等場所的企業文化環境規范化建設。因地制宜,科學設計,把公司黨組各項決策部署、公司發展戰略、公司各項經營管理理念、工作思路、工作制度等以規范、合理、有效的形式體現在企業文化環境建設中。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文化軟實力。企業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電網公司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國資委《關於加強中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指導意見》,積極學習借鑒兄弟單位的寶貴經驗,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推進文化創新,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具有國家電網特色的統一的優秀企業文化體系,推動公司科學發展、持續發展、和諧發展,建設世界一流電網、國際一流企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❹ 如何全面推進國有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創建安全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助推企業把安全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推動安全管理的各個環節都實現程序化、規范化,保證安全始終處於可控、在控狀態。大力培養教育安全文化,就是塑造全員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理念,擺脫以「事和物」為中心的傳統管理模式,強化以人為本,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真正營造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境界,使安全管理邁上科學規范的軌道。
一、以人為本,提高素質,推進安全文化建設
好的企業就是與人才做一種交換,以員工個人能力的提升和待遇的提高以及成就感的滿足來換取企業安全。
1、重視個體的重要性,實施人文關懷,控制人的「精神隱患」。人的精神狀態如何直接影響著工作質量和安全,而人的不良情緒是受多方面影響的:家庭壓力、員工間的矛盾、對工作的厭倦等。如何發現和處理這方面的問題,需要企業上下共同努力,相互溝通形成一條情感信息鏈,及早控制人的「精神隱患」。首先領導心中要有員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關心了解員工,並明確列入相關部門的崗位責任制中去;相關部門要加強這方面的信息管理,多到基層體會一線生活,重視他們的所需所想;班組內要發揚團結互愛的精神,共同解決難題。
2、注重員工培訓。首先要抓好「訓」,即安全教育培訓。要把增強職工安全意識作為教育培訓的首要任務常抓不懈,強化安全思想意識教育,培育全員安全價值觀,使職工都能熟記、領悟安全理念,掌握日常安全行為規范的基本要求。要突出實效性,強化技能培訓,提高技術素質。使每名職工通過培訓達到「兩知、一會」,即知本崗位安全責任制,知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會對本崗位安全隱患進行辨識、排查整改,並不斷提高安全技能。廣泛開展「崗位大練兵、技術大比武」和首席技師、品牌員工、技術能手選樹和考評活動,激勵職工崗位成才。二是要抓好「練」,即安全行為規范操練、演練。要以規范班前禮儀為突破口。通過班前禮儀活動,宣傳、灌輸、滲透安全理念,培育和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促進安全文化建設。基層車間可結合自身不同的生產性質和工作實際,把日常安全行為規范的要求融入到職工著裝、行走、崗位作業、設備管理等方方面面,逐步達到行為規范化。要建立健全崗位行為標准,進一步明確職工行為禁忌,制定完善的可操作、可考核的懲戒辦法,懲戒杜絕各類不文明、不安全行為。力求做到把班前會作為安全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安全教育的第一課堂和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線,成為職工接受安全教育,預防安全事故的有效陣地。
二、創新載體,濃厚氛圍,推進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願景、安全理念的形成只是安全文化建設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真正宣灌滲透到基層,真正成為全體職工的自覺認識和行為指導。
(1)選樹、宣傳安全先進典型。安全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跡中,處處都閃爍著企業安全理念的思想光華,要大張旗鼓地宣傳安全先進典型,以人格化的具體形象來揭示企業安全理念的本質含義,促進員工生動地理解每一條企業安全理念,向先進人物學習,爭做本質安全人。
(2)進行格言開發。讓每個職工把對每條安全理念的理解變成自己的鮮活的個性化的語言,提煉出個人安全工作的格言、警語、座右銘。實現安全理念延伸到人、拓展到人。
(3)提煉各種典型的安全實踐案例,用以詮釋企業安全理念。企業的實踐案例,是運用企業理念指導具體行動、處理具體問題的活教材,要使職工通過具體地了解分析具體的事件,領悟到遇到具體問題時如何自覺地運用安全理念指導自己的行動。
(4)開展「安全文化進家庭」活動。採取父母與子女簽訂安全公約,夫妻簽訂「安全幸福家庭協議」,車間設立與職工家庭互動的安全電話等形式築牢安全生產的後方陣地。
(5)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如編演各種安全文藝節目,開展安全演講及書法、攝影、漫畫等系列展覽活動,舉辦安全警示教育等,寓教於樂,增強理念滲透的親和力、感染力。
(6)消除母子公司文化沖突,通過宣講、集中培訓、座談等生動活潑的形式把集團公司的安全文化向子公司滲透,同時將來自不同背景,具有不同期望和價值觀的子公司的安全文化相互融合,實現安全文化優勢互補的「跨文化管理」,鞏固公司對外擴張的成果。
三、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推進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它包括安全宣傳、教育、管理、法制、經濟等方面的建設和組織實施,涉及企業黨政工團各個部門和單位,涉及千家萬戶和全體職工群眾,必須加強溝通和聯系,努力建起安全文化網路體系,動員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格局,發揮整體合力作用,對此,要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就必須成立以黨政領導參加,各部門分工負責的安全文化領導小組。建立督查制度、工作月報制度、考核細則及獎懲激勵機制,設立安全宣傳教育專項獎。要有效整合宣傳、安監、組織、紀委、工會、團委、職教等部門宣傳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其安全宣傳教育作用。完善安全文化監督檢查考核體系,定期對各有關單位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活動的情況進行督查,督查的情況定期進行通報,獎罰兌現,並納入年終目標責任制考核,以提高安全文化的執行力。同時,各基層單位、機關科室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便於縱橫協調,促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❺ 國企企業文化落地應該怎麼做
希望這篇摘選自網路的文章可以幫助您。
文章題目:《淺論國有企業文化落地》
文章網址:http://appcmc.com/article.php?name=20170214174526
在國有企業建設中,如何讓讓先進的企業文化落地呢?
一、健全組織體系,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
第一,建立完善的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組織機構體系。根據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企業文化建設組織機構體系:包括精神體系建設、物質體系建設、制度體系建設。並成立以書記為組長的企業文化建設領導小組,並下設三個體系領導小組。
第二,加大三大體系培訓,全面貫徹國有企業文化。在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組織機構體系建設的同時,成立了企業文化建設領導小組,也對加強企業文化培訓力度提出了要求。
一是加強制度體系培訓,規范員工行為。在國有企業內部,制定和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用於管理和約束員工,做到有章可循。同時,制定了《員工行為規范》,並開展培訓,使每一位員工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另外,企業應該對每一位新員工進行制度培訓,從細微處抓取,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二是加強物質體系培訓,提升企業形象。在《員工行為規范》中,對著裝規范做了明確的規定,並對各項管理工作的做了嚴格要求。同時開展「紀律、作風、執行力」的主題活動,進一步加強職工隊伍建設,逐步提升國有企業形象。
三是加強精神體系培訓,全面提升員工素質。精神體系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制定專題宣傳欄,宣傳企業文化及精神。另外,在企業製作的電子簡報中,專門開辟了先鋒人物專欄。在企業建設中,注重企業文化、理念、精神及員工精神等宣傳。
二、傳播企業文化,促進國有企業文化落地生根
怎樣做到企業文化理念落地,關鍵在於統一性的培養。那麼,企業該如何統一培養呢?應該從企業文化的物質、制度和精神三個層面著手,物質層面是精神的外在表現,制度層面是精神的保證和初級階段,精神層面的核心是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根本。從物質層面培養,主要是保證與精神層面的一致性。從制度層面培養,主要是依靠制度來保證價值觀在具體言行中的體現,杜絕或減少偏離企業所倡導的價值觀的言行。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但不一定與企業所倡導的一致,這時就需要制度來約束和培養員工的行為,使之與企業一致。其目標是把企業文化理念滲透成為每個員工的思維和行為習慣,真正使企業文化理念落地生根。
國有企業應利用周例會、「傳幫帶」活動、節日文體活動、張貼宣傳標語、樹先鋒人物等,認真做好企業文化理念落地工作,使企業文化理念的傳播與企業管理工作相融共進。並為每一位員工制定了職業規劃,切實提升員工素質,激勵員工立足本職,崗位奉獻。
三、「三結合」切實推進企業文化的落地轉化
第一,堅持企業文化和人力資源管理相結合。
一是人才選拔和教育培訓因材施教。在現有人員中開展骨幹人才推薦培養工作,對企業內部所有人員進行篩選,針對每個人的學歷、專業、性格、溝通協調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制訂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採取以老帶新、學習施工驗收規范、現場實踐等形式,因材施教,針對性的進行人才培養工作。
二是不斷提高素質和技能。企業將進一步繼續實行師帶徒活動,將給工作3-5年以上的員工加擔子、加壓力,促進自我學習、自我提高。在企業范圍內創造出一種「比學趕超」的氛圍,培養出一大批業務全面的管理人才。
第二,堅持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提升相結合。
結合企業開展的「管理提升」活動,利用板報、電子簡報等形式,大力宣傳企業文化理念,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查清不放過,切實糾正了一些熟視無睹的問題。
以開展管理提升為載體,推進制度化建設,初步實現了企業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水平。優化管理模式,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實行了「分片區」管理模式。同時加強風險控制,加強安全專業隊伍建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要以質量安全文化為引領,強化現場HSE管理體系,通過開展行為文化(安全經驗分享、行為觀察、目視化管理)、制度文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屬地管理)、精神文化(安全理念宣貫)建設,將行為和制度上升為文化,使安全文化內化於心,確保創建「無事故工程」目標實現。
第三,堅持企業文化和員工參與相結合。
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員工參與,與員工的學習教育相結合,增強內生動力。捷盟咨詢認為,企業堅持周一的例會制度,同時參與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徵文比賽等活動,充分利用競賽活動、網路等手段,加強企業文化知識、理念的宣傳和輿論引導,增強了員工的理解和認同,調動了員工參與的積極性,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企業文化對內可以增強凝聚力,對外可以樹立良好形象。貫徹企業文化是提高管道行業核心競爭力、培育和發展其國際競爭力的內在要求;貫徹企業文化,可以幫助和引導幹部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貫徹企業文化,有利於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
❻ 國有企業如何做好混合所有制改革
發展混合所有制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不同所有制資本間的共同發展和有效制衡,核心是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的成功轉換。總結相關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破解改革實踐中遇到的難題,為持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相關工作
需要在工作實踐中准確理解和重點把握以下5個方面的事項。
體制方面,進一步加強混合所有制改革具體配套制度建設。一是按照《公司法》要求進一步完善公司的股東會和董事會制度,將股東會和董事會職權落到實處,成為股東之間討論研究公司重大經營發展事項的主要平台,努力保障民營股東的話語權。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與民營企業的合作,往往成為國資監管等外部監督重點關注的對象,「三個區分開來」和容錯機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領域的具體措施需要進一步深化。三是目前定價方式與市場化要求存在差距,需要在評估方法選取和定價方面進行深入探索。
決策機制方面,深入貫徹落實好「兩個一以貫之」。從現實情況來看,有的國有企業事無巨細,把黨委(黨組)研究作為處理企業絕大多數經營發展事項的前置程序,沒有真正發揮好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有的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後,片面強調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的作用,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方面工作力度不夠。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相輔相成,需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實踐中得到深入全面落實。
激勵機制方面,進一步採取措施調動經理人和業務骨乾的積極性。目前已經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些國有企業,更加註重引進資金和股權混合的目標,對公司治理機制建設重視程度不夠,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搞活國有企業的目標尚未落到實處。下一步,應重點從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中長期激勵機制、三項制度改革等方面深入開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利益分配方面,進一步兼顧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的利益。民營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在設計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時,要統籌兼顧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的各自利益,促成雙方合作共贏,這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順利推進的基本前提。
企業文化方面,進一步實現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管理優勢的有效融合。資本結合的過程可以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但文化融合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在某種程度上說,文化融合的成功程度將成為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
進一步解放思想,創造有利於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良好環境。一是建議國家修訂、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具體制度,進一步明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消除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面臨的資產定價、交易方式等技術制約。二是選取部分國有企業總部或規模較大的下屬二級企業作為試點,按照規定程序和工作要求科學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履行決策程序後組織實施,以此引領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更多國有企業落地開花。三是對於依法合規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業和相關人員,即使混合所有制改革後的效果與預期有偏差,也應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相關規定,國資監管等機構在履行監督職責時給以客觀的評價和必要的容錯。
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釐清黨委(黨組)會和法人治理結構的職責界面。科學設定黨委(黨組)會前置研究的重大事項清單,避免事事提交黨委(黨組)會前置研究,保障黨委(黨組)會前置研究的效率和質量。合理確定股東會、董事會的表決機制,充分尊重民營股東針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建議,把股東會、董事會作為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充分溝通、有效制衡的主要平台。國有股東代表以及國有股東派出的董事,按照黨委(黨組)會研究意見在股東會、董事會上表達意見並投票。對於股東會、董事會審議意見與黨委(黨組)會前置研究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及時向所在黨委(黨組)報告,完善相應方案並報黨委(黨組)會重新通過後,再次履行股東會、董事會審議程序。
進一步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切實搞活國有企業經營機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搞活國有企業經營機制,次要目標是引進權益資金,實現手段是資本有效混合。為搞活國有企業經營機制,應當加快推進以下工作:一是積極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努力實現董事會按市場化方式選聘和管理職業經理人的目標,並對市場化職業經理人實行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二是對於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國有企業,針對經理人和公司業務骨幹,建立完善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等中長期激勵機制;三是建立健全與激勵機制相對稱的約束機制,主要採取業績考核、經濟責任審計、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措施;四是推進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市場化用工制度,真正形成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的人才流動機制。
兼顧雙方核心利益,努力實現國有股東、民營股東的雙贏。對於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股東的主要目標是搞活企業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民營股東則更加關注話語權、經濟效益和現金分紅。兼顧國有股東和民營股東的核心利益,為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後穩定的投資回報,參照上市公司相關監管規定,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後應在公司章程約定可支配利潤的最低分紅比例,並努力提高最低分紅比例的數值水平,爭取實現現金分紅能基本覆蓋股東資本金對應的財務費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後企業的董事會,要按照股東股權比例和制衡原則,合理分配董事席位,努力保障民營股東的話語權,形成國有股東和民營股東之間權責對等、有效制衡的良好格局。
取長補短,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後企業文化的有效融合。國有企業文化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系統、全面、規范等方面,民營企業文化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靈活、高效、創新等方面。必須指出的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文化融合的基礎是相互尊重、相互制約、話語權保障、核心利益保障和公司法人治理機制順暢運轉。在此基礎上,吸收雙方管理文化的優勢,摒棄雙方管理文化的劣勢,根據企業所在行業實際情況和形勢變化,實現兩種文化的有效整合,形成與時俱進的企業經營新理念,提高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獨特先進企業文化。
科學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一是科學定價非貨幣資產,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在目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下,價格主要參照資產評估價值確定,因此評估方法的選擇問題至為關鍵。二是盡量避免企業集團各級企業層層混合。對於企業集團來說,混合所有制改革應重點抓住一個產權層級開展,盡量避免在每個產權層級上搞層層混合。三是請審計部門、法律部門提前介入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設計,提升方案可行性和合規性,確保混合所有制改革規范有序推進。四是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要對目標企業是否適宜混合所有制改革進行客觀分析,「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蓋,不設時間表,一企一策,成熟一個推進一個」,優化完善改革方案,依法履行決策程序,規范組織方案實施。
❼ 如何融合推進國企改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後,我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領域改革頂層設計和相關制度體系陸續出台,各方面改革在加快推進。最近,隨著國企改革和電力行業改革的不斷突破,二者已經成為經濟領域改革的熱點,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但是,各自議論的多,結合思考的少。其實,國企改革和基礎行業改革之間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系,電力企業改革與電力行業改革應該統籌考慮,融合推進。
「硬骨頭中的硬骨頭」
國企改革和基礎行業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關乎國家安全穩定和經濟發展大局。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大棋局中的重中之重,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目標是要建立一個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經濟體制。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經濟體制改革必須抓好以電力為代表的關系國民經濟命脈行業的改革。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要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國有企業必須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大的力度「啃硬骨頭」,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強化資本運作和資產重組,淘汰落後產能,放棄低端產業,把資源、資本向關鍵領域聚集,提升核心競爭力,真正做強做優做大。
電力、石油、鐵路、電信等行業是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重要基礎產業。由於普遍具有公用事業(2274.322, -15.50, -0.68%)性、網路與平台化、技術密集型、產業鏈條長等特徵,基礎行業改革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影響力大,牽一發而動全身。
而這些基礎行業的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是公有制經濟的中堅力量,是國家保持對國民經濟命脈控制力和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力的關鍵抓手。協調處理好基礎產業、行業改革和相關國企改革的關系,使之相互促進、共同深化,對於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推進,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國企改革與基礎行業改革在方向和目的上具有一致性。我國三十多年來的經濟改革,一直沿著市場化的方向在前進。市場對資源的配置從補充作用到支柱作用再到決定性作用,就是市場化逐步深化的過程。國企改革與基礎行業改革同樣遵循著市場化改革路徑,把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提高效率作為改革的重要目標。
國企改革要把國有企業培育成真正的市場主體,實現與市場經濟的深度融合,進一步迸發活力,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產力。以電力企業為例,就是要讓電力產業鏈上的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排除各種非市場因素干擾,成為完全獨立的市場主體,自由參與市場競爭,做到優勝劣汰。
基礎行業改革要合理劃分自然壟斷和競爭性領域,在自然壟斷領域加強監管,在競爭性領域建立市場機制,從而實現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推動生產要素的正常流動和優化組合。以電力行業為例,就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在有效監管輸配電環節的同時,推動發電側、售電側市場化,建立科學合理的電價形成機制。
融合推進的關鍵
一是堅守改革底線。融合推進電力企業與行業改革,要始終堅持公有制經濟在電力工業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做強做優做大關鍵環節關鍵領域的國有電力企業。遵循電力工業發展規律,結合電力企業發展實際,合理區分自然壟斷、經濟壟斷、行政壟斷,並採取不同的改革舉措。
對於輸配電領域,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鼓勵電網企業提升電網運營效率和水平,研發應用智能電網、特高壓、能源互聯網等前沿技術,研發製造高端電氣裝備,積極參與國際電力市場競爭。
對於發電、售電和增量配電領域,要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鼓勵符合條件的、不同所有制類型的企業參與競爭,形成交易活躍、多買對多賣的市場競爭格局,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讓國有電力企業在競爭中發展壯大。
對於電價審批、發用電計劃等行政干預,要結合電力改革市場化的進程,逐步縮減,最終取消。
二是劃定改革紅線。融合推進電力企業與行業改革,必須明確規矩、規范程序、強化執行、落實監管,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要堅持先定規則再改革,於法有據搞改革。
當前,國企改革和電力行業改革的頂層設計均採取「1+N」規則模式。「1」為總體指導意見,規定改革的大方向大原則、基本框架與重點舉措,「N」為圍繞落實「1」的各方面配套文件。
要強調規范操作,堅持陽光透明,改革的政策、方案、過程、結果等能公開的都要公開,加強「灰色地帶」監管,強化決策問責和監督問責,不讓改革的紅利成為個別人的私利,從機制上築牢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大堤。
三是找准改革切口。融合推進電力企業與行業改革,要以售電、新增配電等競爭性領域為重點,通過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逐步深化。
融合推進電力企業和行業改革,本質就是要把市場主體的培育和市場機制、市場環境的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混合所有制經濟正是二者融合的紐帶。
電網企業要從獨家售電的傳統思維中解放出來,以開放的心態擁抱競爭、參與競爭。一方面,不斷提升獨資供電公司的服務水平;另一方面,積極與民營企業、其他國有企業合作,成立售電、配售電公司。通過股權多元化,讓國有企業人才、資金、技術、品牌等優勢與民營企業靈活運營優勢形成互補,達到轉換企業機制,提高效率,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共同發展的目標。
當混合所有制企業發展起來,會在售電、新增配電領域產生「鯰魚效應」——推動國有供電公司增強「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意識,成為獨立市場主體;同時,將加快市場機制的建設進程,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
❽ 央企兼並重組之後面臨哪些管理上的問題
一、企業並購重組管理整合的主要問題 企業並購重組必然會引發各種各樣的問題,它所帶來的不穩定因素,是變革和調整的一種驅動力,同時也是對管理的一種要求和挑戰。企業並購重組後的管理整合中對這些問題處理不當,是導致企業並購重組失敗的主要根源。企業並購重組後整合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沒有進行經營業務整合 企業並購重組後,業務管理整合是決定並購成敗的重要環節。如果並購的類型屬於橫向或縱向並購,企業在生產管理、市場營銷中都要進行重組,削減重復機構,剝離與企業戰略目標不符的業務以減少內部競爭,減少重復機構,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業務管理中的這些問題不能很好地得以解決,不但不能使企業並購後能力有所增強,甚至會出現衰退。 (2)人事重組處理不當 任何並購重組活動都將面臨人員的精簡、調整與配備,並購重組整合中關於人的問題處理不當,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率,影響企業戰略經營目標的實現。 在我國,由於現在還沒有建立起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勞動力流動市場、人才市場,而且我國社會就目前來說還沒有能力全部吸收被並購企業的員工,現階段職工安置的問題要由企業自行解決。我國企業並購整合中被並購企業的人員安置方案是整合的一個重要附加條件,有時甚至是先決條件,這個問題成為大多數國有企業並購的障礙,也是他們並購後面臨的突出問題。 (3)忽略了文化沖突 由於所有制、經營模式、行業、所在區域等方面的不同,決定了企業之間在文化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經營思想、價值觀念、工作態度、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形成了強烈的文化沖突。在企業並購重組整合中,由於來源於企業之間的文化差異,出現文化沖突現象是難免的,特別是跨地域跨行業並購的情況下,這一問題會更加突出。 二、企業並購重組中管理整合一般流程 企業並購重組中管理整合流程一般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管理整合準備階段 在准備階段,一是成立管理整合團隊,組建一支高素質、專業和富有經驗的管理整合團隊,使管理整合得以高效開展的組織保證。二是進行調查研究。除了在進行購並前所進行的有關企業產品和市場、財務等方面調查外,整合前還要著重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發展歷史和文化傳統、組織結構和業務運作流程、規章制度、企業所處外部環境等方面情況,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 (2)管理整合實施階段 管理整合行動計劃的關鍵問題就是如何激發組織成員對管理整合進行承諾並參與。這需要進行兩方面的工作:創造整合的意願和克服對整合的抵制。一是創造整合的意願。人們對變革的意願取決於能否創造一種感覺得到的變革需求。這就要求人們對現狀十分不滿並被激發起來嘗試新的工作流程、新的技術或者新的行為方式,管理整合亦是如此。二是克服對管理整合的抵制。由於購並所引發的心理問題,以及組織慣性和固有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因素,購並後被並購企業人員往往會抵制整合。因此,要加強溝通,減輕這種毫無根據的恐懼與抵制。 (3)管理整合的維持鞏固階段 維持鞏固階段主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續為管理整合提供充足的資源。進行購並後的管理整合通常需要額外的財力和人力資源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在組織進行管理整合的同時仍要堅持正常運營的情況下。二是維持管理整合的過程。管理整合需要時間,而且許多整合所預期的財物和組織上的利益往往落後於整合的執行。因此必須努力維持管理整合的過程,而且管理整合推動者的耐心和信心對於診斷和實施管理整合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4)管理整合評價改進階段 管理整合的最後階段,就是要對管理整合的實施過程和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和評價,如檢查管理整合的措施是否按計劃得到了執行,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等。這種評價有助於發現管理整合在計劃、實施過程和達成預期目標方面的不足,從而為企業管理整合業績的改進提供目標和路徑。 三、企業並購重組中管理整合的對策 針對造成並購重組整合問題的原因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增強對整合重要性的認識,對症下葯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規范並購整合的行為,提高整合的成效。 (1)經營戰略的整合 經營戰略的整合,首先要從並購後公司內部的變化入手。要針對企業並購的不同目標,分析工業規模經濟、企業規模經濟、降低交易費用等因素給企業帶來的新優勢,以及與競爭對手相比公司仍然存在的不足,以採取揚長避短或揚長補短的戰略方針,尋找到內部潛力之所在。其次,公司並購後,要分析它是否通過並購改變了它的市場地位,佔有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它可能由追隨者壯大為有挑戰力量的挑戰者,它也可能通過市場份額的變化躋身於行業的領導者,那麼,它就要根據市場地位的變化,相應調整自身的發展戰略。第三,對公司的總體戰略轉移的思考。由於新技術的出現,以及行業競爭環境的惡化等原因,公司往往會考慮逐漸退出一個行業,轉同另一個新行業,那麼它進入一個新行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混合並購在這種情況下,並購後的公司其發展戰略的重點在於逐步把並購公司資源進行轉移。 (2)組織與人力資源的相應調整 在組織整合上,購並後整合期間的組織結構宜首選傳統的等級制集權型結構,這種結構雖存在種種問題,但有利於購並後整合的實施和控制,使管理者能夠在整個公司內頒布政策,進行財務與技術方面的支持,解決不同部門之間的矛盾。同時,報告線適宜按直線、統一原則。遵照該原則,有助於避免管理整合期間的組織混亂、無序和低效率狀態。 人力資源的相應調整是購並重組管理整合的重要內容。企業並購重組中人力資源應當合理整合、有效管理。一是選派合適的整合主管。選派具有專業管理才能,同時誠實可靠的人擔任目標企業的整合主管,以確保充分地發揮整合效果。整合主管必須具有較強的感召力、誠實和正直的個人品質,這對於留住人才是極其重要的。其次,重視並購後員工的教育和培訓。人力資源的發展有諸多途徑和相應實施計劃,培訓是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個途徑,同時也是吸引、激勵和留住人才的一個有效方法。再次,建立科學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在激勵方式上,強調個人激勵、團隊激勵和組織激勵有效結合;在激勵報酬機制設計上,從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價值分配的事前、事中、事後三個環節出發設計獎酬機制;就報酬本身而言,除了薪酬以外,還包括機會、職權、信息分享、股票、股權和榮譽等諸多方面。 (3)企業文化的整合 在公司並購中,文化的融合是「軟性化」的,很難用一種較統一的和規范的方式進行,在操作中需要較高的藝術性。需要尋找依據並購類型及各並購公司的具體情況進行公司文化整合的方式,方可發揮並購的效力和作用。 首先,有目的的選擇,減少過渡成本。企業並購決策不可只考慮經營規模和財務等物質標准,管理風格、企業文化等無形標准也應佔有一席之地。在選擇並購對象是,要首先選擇那些和自身企業文化相融的企業,有時,為了獲取文化的優勢,寧可暫時放棄一些財務利益。 其次,以並購類型選擇整合方式。具體分兩種:①吸納方式下的公司文化整合。在這種整合中,被兼並企業的公司文化更多地被拋棄,主要是適應兼並企業的企業文化。當然,被接管企業的企業文化中也有合理的成分,文化之間的整合需要找到互相兼容的切入點。②聯合兼並中的公司文化整合。在這一類型中,較多的是通過相互滲透式的融合,最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公司文化主體。 大多數研究表明,並購重組後的成功率低於50%,即使是後來步入正軌的企業,也往往在並購重組後陷入或長或短的衰退期(指企業生產率、信心和經營效率方面的下降)。因此,從程序上完成並購重組並不意味著並購重組的完成,而這僅僅是第一步。唯有做好長期的管理整合計劃,按步實施,特別注意在經營戰略、人力資源、文化上的整合,才能達到並購重組的目的,促進企業穩健發展。
❾ 兩種企業文化如何融合
飛鴻企業以文化為根本,企業文化代表了一個企業的內在之魂。當兩個企業相遇的時候,如何融合,和諧發展就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 毫無疑問,中糧集團攜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厚朴投資,以61億港元的高額資本共同入股蒙牛是一個雙贏的事情。對中糧來說,好比是一個急於施展身手的高手又找到了一個發揮的舞台,終於可以再行做大做強;對蒙牛而言,中糧的適時出現是件大好事,正好找到了一個「好靠山」,從此之後,終於背靠央企大樹,有了所謂的國資背景。但就如人都像刺蝟,離得遠的時候想相互取暖,而離得近了,又互相長刺,扎人。兩個經過「一拍即合」就結合到一起的企業,在皆大歡喜之後,也不由得人人不深入思考,這樣的「刺蝟」怪圈會不會也會發生?可以肯定的是,兩者的企業文化是有所不同的:中糧作為央企,是「中央軍」,多講規則,講風險,講職業精神,強調要站在社會利益層面來思考問題;反觀蒙牛,作為民企,多體現「草莽英雄」之氣,以兄弟情誼和血性為主;管理決策以快速和「不含糊」著稱,強調以某個人為企業的核心和魂魄等。推薦閱讀·基金遭遇危局 接近破產公司逐漸增加 ·私募訪談股基一年業績盡墨 調查:2012年您還養基嗎百億社保基金進場慎言抄底 創新封基數量翻番 份額突破800億 2011年基金業財經風雲榜頒獎典禮龐大薩博收購戰落敗最牛私募擱淺 外資主導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 思考以上這些特點,我們不由得要有疑問——兩個性格特質相差如此之大的企業,能夠實現1+1大於2的結果嗎?企業文化的差異造就了中糧和蒙牛兩個企業在精神風貌、管理風格等方面的重大差異,今後真的合作到一起,在以後的發展中暗藏何種風險真未可知。 我們希望兩個實力強大的企業的聯合,除了在財力上的強強聯合之外,更能形成企業文化上的強強聯合。這種企業文化的聯合是激勵機制順暢取代大鍋飯、死獎金;是發展後勁充沛取代「其興也勃,其亡也忽」;是講求規則和靈活機動相結合。 對於通過投資並購所產生的文化融合問題,寧高寧曾有過專門的論述。他說,「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大型企業合並都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風險,因為兩家公司合並必然帶來新的矛盾。文化融合可能是最大的挑戰。」 如何解決這樣的挑戰?寧高寧說,「中糧必須系統地把集團內的資源綜合利用起來,建立起創新的組織架構、評價方法和年輕、活躍的、面向市場的消費品公司企業文化,並持續推動」。果如此,則中糧幸矣,蒙牛幸矣。
❿ 雲南全域旅遊兩大推手:央企入滇支援,文旅深度融合
自2017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後,「全域 旅遊 」在全國各地迅速發展, 旅遊 資源豐富的雲南,更是提出建設「一個景區」的口號。
近年來,雲南按照「雲南只有一個景區,這個景區就叫雲南」的理念大力發展全域 旅遊 ,以 旅遊 產品開發、公共設施建設、管理服務提升、城鄉環境美化、 社會 治理強化為主要內容,推動各級 旅遊 目的地全域開發和轉型升級。
雲南在實踐全域 旅遊 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有兩個重要秘訣,一是借「央企入滇」助 旅遊 產業升級,一是借文化活動促進文旅深度融合。
央企入滇支援
2017年3月,全國「兩會」將全域 旅遊 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 旅遊 大省,雲南文旅資源豐富,但其短板也十分清晰: 旅遊 基礎設施建設不健全;景點資源過於分散,缺乏全域 旅遊 的大規劃和全局性;缺乏大企業引領和大資金支持。
為推動雲南 旅遊 產業轉型升級,以建設「 旅遊 強省」為目標,雲南省提出了「大項目帶動、大資金介入、大企業引領」三大發展戰略。2017年4月,響應雲南省號召,華僑城集團戰略入滇,積極開展央地混改,重組雲南世博集團、雲南文投集團,布局雲南全域 旅遊 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在 旅遊 產業方面,入滇央企擁有成熟的運營管理經驗,先進的模式,對雲南全域 旅遊 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一年前,華僑城集團啟動了「雲南大會戰」,其以集團軍作戰模式,參與雲南 旅遊 大開發、實施雲南全域 旅遊 的解決方案。
華僑城相關負責人向《華夏時報》等媒體介紹道,2018年7月22日,華僑城集團「雲南大會戰」在昆明啟動,華僑城舉全集團之力參與雲南 旅遊 大開發,短短一年間,18個子集團陸續進入雲南,實現簽約項目60多個,簽約金額超千億元。目前已落地的項目約佔50%,其中部分城鎮化項目已經完成。
文化活動鏈接全域 旅遊
在全域 旅遊 格局中,需要達到的效果是:到處都是風景而非到處都是景點景區,到處都有接待服務而非到處都是賓館飯店。
而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文化活動成為鏈接各地 旅遊 資源、推動全域 旅遊 的重要推手。此時,雲南省三大戰略中的「大企業引領」便發揮了作用。
7月26日至28日,入滇央企華僑城在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舉行2019華僑城雲南巍山國際火把節,將文化活動融入 旅遊 產業中。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也是西南民族民俗文化地域性傳承的典型代表。
「文化活動是賦予 旅遊 項目靈魂和豐富體驗性的一種特別好的方式」,中國 旅遊 協會 旅遊 營銷分會副會長葛磊表示。
據了解,除火把節之外,雲南省各級政府還將聯合企業舉辦潑水節、三月節等節慶活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節慶活動,助力傳統民族文化登上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