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廣東粵劇的粵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粵劇成功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9年,粵劇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繼崑曲之後「申遺」成功的第二個中國劇種。成為粵港澳共同擁有的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9年11月28日,廣東慶祝粵劇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新聞通報會暨中國粵劇網開通儀式在廣州紅線女藝術中心舉行,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楊樹及廣東省粵劇界知名人士和粵劇研究專家以及粵劇院團有關人員近百人參加。在2003年粵港澳三地政府文化部門舉行的第三次文化合作會議上,三方商定聯合申報粵劇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並確定每年11月下旬舉行「粵劇日」活動。
廣東文化部門將積極履行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諾,扎實推進保護和弘揚粵劇文化遺產的相關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法規政策,為粵劇的繁榮發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實施「粵劇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對海內外粵劇文化遺產進行全面的普查和清理;三是組織建立粵劇傳習制度,保證粵劇藝術的穩定傳承;四是建立粵劇藝術研究中心,加強跨地域的學術研究;五是廣泛團結海內外粵劇表演藝術團體,定期進行粵劇展演,扶持重要的粵劇演出活動,使之成
為檢驗粵劇保護成果的重要方式;六是支持在社區、廣場、學校、劇院等的業余粵劇演出,在基層推廣粵劇藝術,維持、擴大粵劇觀眾群。
② 在廣東的文化遺產有哪些
在廣東的文化遺產有廣東醒獅、廣東粵劇、開平碉樓、洪拳、佛山獅頭等,具體介紹如下:
1、廣東醒獅
廣東醒獅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是一種地道的廣東省傳統民間舞蹈,是廣東舞苑中的一寶。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
2、廣東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嘉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
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
3、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內,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2007年6月28日,「開平碉樓與古村落」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在紐西蘭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得通過,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
4、洪拳
洪拳屬於中國傳統拳術中的南拳之一。關於其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洪拳是清代南方民間秘密結社三合會(洪門)假託少林所傳習的一種拳術;另一種說法由元、明間陝西地方拳術紅拳加上其他拳術演變而來,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洪拳流傳區域甚廣,如兩廣、兩湖及四川陝西等地,在香港、澳門、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頗有影響。在台灣洪門由鄭成功在台灣創立的「金台山」開始流傳,在南中國發展組織,練習武術,宣傳反清復明思想。2015年,洪拳列入廣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5、佛山獅頭
佛山獅頭是廣東省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品。始創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的最大特色是造型生動傳神,設色鮮艷美觀,製作精巧堅固。
③ 廣東的傳統戲曲藝術被稱為什麼
粵劇
粵劇,漢族地方戲曲,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廣州話,使廣東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公元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④ 粵劇的來歷(傳說)是什麼
1、來歷
據史載,早在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在佛山、廣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瓊花會館這一行業組織。經過不斷發展,由弋陽腔和崑腔與廣東本地流行的南音、龍舟、木魚、粵謳、鹹水歌等民間曲調以及廣東器樂樂曲結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漸演變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樂,以廣州話演唱,從而形成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地方戲劇――粵劇。
2、簡介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漢族戲曲之一。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念做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
3、角色分類
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這都是根據角色的年紀、性別、性格、外型等特徵來分類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凈」就是性格剛強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⑤ 粵劇的形成,簡要說一下
關於粵劇的產生和形成,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普遍認為,粵劇於明朝中葉開始萌芽,孕育於本地班。據史載,早在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在佛山、廣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瓊花會館這一行業組織。經過不斷發展,並弋陽腔和崑腔與廣東本地流行的南音、龍舟、木魚、粵謳、鹹水歌等民間曲調以及廣東器樂樂曲結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漸演變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樂,以廣州話演唱,從而形成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地方戲劇――粵劇。粵劇有別於外省戲曲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既屬於中國寫意派戲劇范疇,又具有輕快流暢、新款善變的個性,享有「南國紅豆」的美譽[3]。
佛山是粵劇粵劇的發源地。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粵劇流行於廣東、廣西、台灣和港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地區,都有粵劇的演出。粵劇是融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粵劇是融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流行於廣東、廣西、台灣和港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地區,都有粵劇的演出。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10月2日,由廣東,香港和澳門聯合申報,粵劇成功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粵劇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
「瓊花會館是粵劇界最早的戲行會館」。但早到什麼時候,卻無正史可征,亦乏文物可證。一般來說,是引用麥嘯霞所撰的《廣東戲劇史略》說法,該《史略》說:「雍正繼位……,時北京名伶張五號攤手五……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戲崑曲授諸紅船子弟,變其組織,張其規模。創立瓊花會館。」不少後人便據此認為:瓊花會館是建於雍正年間,粵劇本地班的組織亦始於攤手五。郭沫若同志在贈給廣東粵劇團的《七律》內亦雲:「昔有名伶攤手五,佛山鎮上立戲班。」其實,這是大大縮短了粵劇本地班的歷史,瓊花會館也非是在雍正年間才創建[1]。
佛山「瓊花會館」建於明代中葉,是最早的粵劇行業組織,至今,粵劇行內仍有「未有八和,先有吉慶,未有吉慶,先有瓊花」之說。明代,佛山民間演戲活動繁盛,本地戲班相繼出現,嘉靖年間 (1522~1566年),建立了戲行會館,稱為瓊花會館,館址設在佛山大基尾,因供奉戲行祖師「華光」,故又稱之為瓊花宮,為本地戲班藝伶排練、教習、切磋藝術之地,也是當時戲班管理的機構。在會館附近的水涉頭邊立下一石碑,上刻《瓊花水涉》四字。藝伶在水涉上落戲箱,乘船到各地演出。作為粵劇的行會,瓊花會館有較為嚴格的管理制度,會館內設慎和、兆和、慶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普和等八堂,分別統管所屬會眾。瓊花會館的出現,說明佛山已成為當時粵劇發展的中心[1]。
粵劇的名稱,雖在清光緒年間才出現,但其源流卻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葉。只有本地班的林立,才會有瓊花會館的建立。而出現瓊花會館也是本地班繁盛的歷史必然。因此兩者關系是相當密切,要研究既乏文物可證的瓊花會館,不妨從粵劇本地班方面入手[1]。
明代,南戲——弋陽腔已在廣東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戲班常入粵演出。受外來的薰陶,粵人亦習演戲,繼而組成本地人為主體的戲班,並過渡到本地人為全體的戲班。」為區別兩者,前者被稱為「外江班」,後者被稱為「本地班」。清道光時,楊掌生先生認為:「廣東樂部分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其情形局面,判然迥殊」。盡管如此,但本地班建立的初期(明代),它與外江班的區別,主要非是指聲腔的迥異,而主要是指該班是由本地人組成。狹義來說,它是指本地藝人組成的專業戲班;廣義來說,也可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在進行季節性演出活動而臨時組成的演出團體[1]。
究竟粵人(本地人)參加戲劇演出活動是何時開始呢?郭秉箴先生在《粵劇古今談》一文中認為:最早見於明朝歸有光編寫的《庄渠遺書》,其中記錄了明代正德十六年欽差魏校的諭民文告,內有「倡優隸卒之家,子弟不許妄送杜學。」「不許造唱淫曲,搬演歷代帝王,訕謗古今,違者拿問」等語。郭秉箴先生認為這是廣東有戲劇演出活動的最早記載,認為通過諭民文示可以反證,說明在明正德年間便有本地人參加演劇,即在距今四百多年前,廣東就有演劇活動。這無疑是一個超前的發現,可是,我們在佛山石灣《太原霍氏族譜》內發現了比上述更超前的一個反證。即在正德年間再上溯兩個皇帝的成化年間,便有佛山本地人參加戲劇演出。該族譜有如下的記載:「一年之景,元宵之燈酒,三月三之扮飾,五月五之龍舟,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難於禁革。……三月三扮飾,好事者,大眾賃人衣服,借人首飾,或雨致濕,或造成損破,用價賠償,此事何益。……七月七之演戲,良家子弟不宜學習其事。雖學會唱曲,與人觀看,便是小輩之流,失之大體……後之子孫,遵吾明囑。」這段霍氏仲房七世祖晚節翁家箴是寫於明成化十七年(即公元一四八一年),比正德十六年(在《粵劇古今談》一文內誤為公元一五一二年,正確應為一五二一年)應提早四十年。況且,從該族譜所載:「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之言來分析,可以說,早在公元一四八一年前,即距今五百多年前,佛山人早就「世俗相尚」參加戲劇演出活動[1]。
建國以前的三十年間,粵劇基本上分為「省港大班」與「過山班」(或稱「落鄉班」)兩大派系。「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戲劇史上絕無僅有的由藝人成為農民起義領袖。首任粵劇「八和會館」會首的鄺新華,不但是「同治中興」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過《蘇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陳情》等名劇。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閃耀,名伶輩出,如千里駒、肖麗湘、小生聰、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馳名於海內外。千里駒有「花旦王」之稱,李雪芳則被康有為譽為「南雪北梅」,與梅蘭芳並提。三十年代在粵劇史上稱為「薛馬爭雄」的時代,薛覺先接近京劇風格,表演技巧比較全面,生旦凈丑無所不能,有「萬能老倌」的綽號,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劇目有《胡不歸》等四大悲劇的馬師以丑角取勝。他在以「孤寒種」(吝嗇鬼)為主角的組劇中,盡情揭露封建財主資本家的丑態,有莫里哀之風。不但在兩廣、港澳和東南亞等地,為廣大觀眾所傾倒,在美國多年,也深受歡迎。
⑥ 佛山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哪些
我國民間有非常多的 文化遺產 ,有的因為「申遺」成功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但有的也逐漸的瀕臨消亡。在佛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很豐富,舞蹈、戲曲、手工藝、美術等方面都有非常優秀的文化內涵,代表著 佛山文化 ,值得我們保護並傳承後世。下面我們來了解幾個佛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獅舞(民間舞蹈)廣東醒獅源於佛山南海。相傳明朝初年,人們用竹篾扎獅、舞獅來驅趕危害百姓的獨角怪獸,被認為是驅趕邪佞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廟會等活動,必有醒獅助興,長盛不衰。醒獅採用「燈色扎作」工藝,獅面以擬人化的裝飾,有關公面(紅面白須),張飛面(黑面黑須),劉備面(黃面白須)等造型;獅身寬四尺、長丈余,縫有各式圖案的「獅被」。醒獅融武術、舞蹈、雜技等於一體,多以南拳馬步為主,獅子有睜眼、洗須、舔身、抖毛等動作。主要有采青、高台飲水、獅子吐球、踩梅花樁等套路,其中采青為醒獅的精髓。
粵劇(傳統戲劇)曾名「廣東梆黃」,又稱廣東大戲、廣府戲等,用廣州方言唱念。以梆、黃為主要唱腔,同時又保留昆、弋等劇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粵謳、木魚、龍舟說唱、板眼等廣東民間說唱的曲調和民歌、樂曲、時代曲、小調等民間小曲。採用中西樂器伴奏。在表演、舞台美術、燈光布景等方面吸收了話劇、歌劇、電影的長處。腳色有末、凈、生、旦、丑、外、小、貼、夫、雜十大行當,在「省港大班」時期精簡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六柱制」。傳統劇目有五六千個。現省粵劇學校和粵劇博物館都落戶佛山。
龍舟說唱(曲藝)清乾隆年間,由順德龍江鄉的破落子弟首創,流浪歌者肩扛木雕龍,左手掛小鑼小鼓,一邊吟唱,一邊敲打,很有韻味。「唱龍舟」為地道的「草根藝術」,過節、嫁娶、喬遷等,人們都會請「龍舟公」唱曲助興。這種說唱形式曾廣泛流傳於珠江三角洲鄉鎮,內容多為廣泛流傳的古典民間故事與傳說,具有民間文學、古典文學、民俗學價值以及廣州方言地區民間音樂的特有韻味。現順德杏壇會「唱龍舟」的老藝人僅有4人,大多隻會演唱其中一小部分曲目。
佛山木版年畫(美術)始創於明永樂年間,盛於清乾嘉時期。採用雕版、套色印刷(部分再用手工加工)。有原畫、木印、工印工筆3種。用色以大紅、朱紅(丹色)、黃、綠為主。「填丹」(作底色)為其特色,被譽為「萬年紅」,可耐日曬雨淋而保持顏色鮮艷。有門神、年畫、神像畫,以門神為主。具有構圖豐滿、造型誇張、色彩強烈、線條樸拙渾厚、粗獷簡結、極富裝飾的獨特風格。
佛山剪紙(美術)始於明,盛於清光緒年間。用剪、刻、鑿等技法,以刻為主。有純色、襯色、寫色三大類。按其製作原料和方法分別有銅襯、紙襯、銅寫、銀寫、木刻套印、銅鑿、純色等幾大類。既有纖巧秀逸、又有渾厚蒼勁的表現手法。現有1000多個花色品種。
石灣陶塑技藝(傳統手工技藝)石灣陶塑是嶺南著名的工藝美術品,有「石灣瓦、甲天下」之美譽。有素胎和上釉兩大類型。採用車作、圍泥、合板、捲筒、印坯、注漿等技藝。雕塑造型方法有貼塑、捏塑、捺塑和刀塑等。傳統作品中有人物、動物、山水盆景和實用藝術器皿,主要以儒、道、佛教以及歷史人物的陶塑人物為主,俗稱「石灣公仔」。石灣南風古灶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至今窯火不絕。
⑦ 粵劇屬於農村文化嗎
佛山是粵劇藝術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
關於粵劇的形成,歷來說法不一。在明代以前,廣東就已經有百戲、雜劇活動。明中葉,弋陽腔、崑腔、秦腔等已流行於廣東,外省戲班�外江班如姑蘇班、徽班、江西班、湖南班、陝西班等經常入粵演出。受此影響,粵人也學習演戲,並由本地藝人組成本地班。李門先生認為,「粵劇孕育成長於本地班而成熟於梆黃聲腔的使用」,這一觀點是可取的,因為一個獨立的新劇種的形成,在各種戲曲因素中,語言與音樂唱腔是最重要的。本地班在與外江班的長期雜處、交流中,在外來聲腔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了廣東民間音樂舞蹈、說唱藝術,並由官話演出演變為官話與白話混用,再完全過度到白話演出,最終形成了以白話梆黃為主要特徵的粵劇。因此,粵劇是外省戲曲文化到了廣東後,與本地民間藝術相結合,「錯用鄉音,易調而歌」,逐漸形成並豐富本土文化個性而成為獨立的戲曲劇種。對本地方言土語的運用和民間藝術的吸收,顯示出本地班藝人本土文化的自覺意識,他們在粵劇文化特質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佛山是粵人較早參與戲劇活動的地方,並且也是李文茂起義、粵劇被禁之前本地班的大本營。明正統十四年�1449,黃肖養農民軍攻打佛山,城內兵弱將寡,守城軍官「令各里雜扮故事,徹夜金鼓喧天」,「後因踵為美事,不可復禁雲。」�《佛山忠義鄉志》)。「雜扮故事」、「金鼓喧天」,說的就是演戲。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佛山石灣《太原霍氏族譜》曰:「一年之景,元宵之燈酒,三月三之扮飾,五月五之龍舟,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難於禁革。……七月之演戲,良家子弟不宜學習其事,雖學會唱曲,與人觀看,便是小輩之流。」這里記載了佛山一年四季包括演戲在內的民俗活動,說明在此之前佛山本地人參與戲劇活動已經十分普遍,以至「世俗相尚,難於禁革」,霍氏族長不得不告誡後輩「不宜學習其事」。另據《順德縣志》記載,弘治三年�1490,知縣吳廷大因城鄉演戲過多而下令把全縣經常演戲的「淫祠」拆除,由此可見當時戲劇活動的盛行。
從事職業演出的本地班最早於何時出現於何處已無從稽考,但戲行會館瓊花會館於明萬曆年間在佛山大基尾建立,說明萬曆年間佛山已經是眾多本地班活動的中心。沒有眾多的本地班,便不會出現戲行會館瓊花會館,也不會出現專門停泊戲船的瓊花水�。清順治十五年�1658建於祖廟內的萬福台�原名華封台,更說明本地班的活動是以佛山為中心,他們每年六、七月在瓊花會館重組之後,第一台戲便會到萬福台演出。清雍正年間,北京名伶張五�湖北籍,號癱手五為避清廷追捕逃來佛山瓊花宮�據吳炯堅考證,瓊花宮為瓊花會館之一部分安身,為紅船弟子傳授弋陽腔、崑腔和少林武功,推動了佛山戲劇的發展,被供奉為師。嘉慶年間,南海人梁序鏞有《汾江竹枝詞》曰:「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帶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貺節,萬人圍住看瓊花。」�道光《佛山忠義鄉志》可見此時本地班的盛況。道光年間,佛山大基尾一帶「俱泊戲船,每逢天貺,各班集眾酬息,或三四班會同唱演,或七八班合演不等,極甚興鬧。」�道光十年《佛山街略》咸豐四年�1854,陳開率天地會數百人攻克佛山,鳳凰儀班藝人李文茂趁機率紅船弟子起義響應,並成為中國戲曲史上唯一真正自立為王而不是在戲中「為將為相為帝君」的藝人。起義被鎮壓以後,清朝統治者對粵劇心存惱怒與戒備,下令焚毀瓊花會館,解散戲班,禁演粵劇。解禁以後,粵劇中心由佛山移到廣州並得到進一步發展。
「粵劇孕育成長於本地班」,佛山是本地班活動的中心,所以和廣州一樣佛山也是粵劇藝術最重要的發源地。
佛山為什麼會成為本地班活動的中心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看看本地班的特點。關於外江班與本地班的特點,清道光年間粵人楊掌生《夢華瑣簿》作過比較:「外江班皆外來,妙選聲色,伎藝並皆佳妙。賓筵顧曲,傾耳賞心,錄酒糾觴,各司其職。舞能垂手,錦每纏頭。本地班但工擊技,以人為戲。所演故事,類多不可究詰,言既無文,事尤不經。又每日爆竹煙火,埃塵障天,城市比屋,回祿可虞。賢宰官視民如傷,久申厲禁,故僅許赴鄉村般演。鳴金吹角,目眩耳聾。然其服飾豪侈,每登台金翠迷離,如七寶樓台,令人不可逼視,雖京師歌樓,無其華靡。」正是本地班的這些特點,使她更適合把佛山作為自己活動的中心。
首先,工商業的發達和城市的繁榮,形成了具有本土文化背景與審美趣味的觀眾群體。
明清時期,佛山躋身全國「四大名鎮」和「四大聚」,成為南方商品集散中心,「嶺南一大都會」,「四方之估走如鶩」,工商業十分繁榮。「萬瓦齊鱗,千街錯銹。棋布星羅,櫛比輻湊,炊煙亂昏,燈火連晝」,正是清初佛山城市繁榮、商業發達的寫照。雍正時佛山已「綿延十餘里,煙戶十萬余」,乾、嘉時,更是店鋪作坊如林,大街小巷共有六百二十二條。與華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廣州不同,佛山一直是一個民間色彩濃厚的工商業城市,從人口構成來看,由於冶鐵、制陶、紡織以及其他手工業發達,市民主要是這些行業的工人。道光年間到過廣東的一位外國人曾寫到:「佛山是中國一個具有大工業和很多人口,但沒有政治地位的地方。」所以「這時,封疆大吏都集中於廣州;佛山很少有官吏居住。因此,被官吏豪紳拒之門外的本地戲班,就在佛山麇集,佛山就成為早期粵劇戲班的大本營、集散地。」(賴伯疆、黃鏡明《粵劇史》)即是說,本地班的活動中心之所以是佛山而不是廣州,主要原因在於兩地人口構成不同。「妙選聲色,伎藝並皆佳妙」的外江班適合在封疆大吏、南北商賈集中的廣州演出,而本地班大鑼大鼓的武打戲,則符合本地普通百姓的審美趣味與欣賞水平,在手工業工人集中的佛山及周圍農村有廣闊的市場。以佛山附近的石灣為例,制陶業工人在鼎盛時期就達六萬多人,他們的「石灣公仔」往往從本地班的演出中選取題材,獲取靈感,吸收表現手法,看戲既是他們的娛樂消遣,也是他們的謀生需要。
其次,豐富的宗教民俗活動,擴大了適合本地班演出的城鄉市場。
佛山是一個宗教民俗活動十分豐富頻繁的城鎮。據吳炯堅統計,明末清初佛山全鎮有大小廟宇一百多座,到道光年間,廟、寺、祠合計竟達五百八十多座,一年內屬於祭祀的誕日,竟達一月有餘。由於神誕、酬神、迎神等賽會頻繁舉行,也需要大量氣氛熱烈的神功戲助興,而本地班「一唱眾和,蠻音雜陳,凡演一出,必鬧鑼鼓良久,再為登場」�錄天《粵游紀程》的演出,顯然更適合神功戲。這種神功戲在佛山鎮及其周圍農村均有很大市場,乾隆年間,祖廟北帝神誕賽會發展為「各坊結綵演劇,曰重三會,鼓吹數十部,喧騰十餘里」 �乾隆《佛山忠義鄉志》,可見需求之大。
第三,便捷的交通條件使佛山成為本地班在珠江三角洲城鄉巡迴演出的大本營與集散地。
除佛山鎮之外,本地班更廣闊的演出市場是在珠江三角洲農村。由於佛山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佛山涌�汾江在明代以後取代官窯涌成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主要航道,可直通珠江三角洲各縣,所以本地班便在交通方便的佛山大基尾汾江岸邊修建了戲行會館瓊花會館和「俱泊戲船」的瓊花水�以方便「戲船」�即「紅船」到四鄉巡迴演出,「東阡西陌,應接不暇。伶人終歲居巨舸中,以赴各鄉之招,不得休息。」�清俞溝慶《荷廊筆記》這樣,佛山自然就成了本地班的大本營和集散地。
對於粵劇藝術發展和城市形象塑造來說,佛山粵劇傳統體現出來的文化精神和粵劇發源地的地位是一筆十分寶貴的財富。首先,粵劇是在佛山民間孕育、發展和壯大起來的地方劇種,具有鮮明的民間色彩,她與市井社會和廣大農村有著天然的聯系,粵劇文化傳統深入人心。幾百年來,這種藝術一直紮根民間,有著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即使在文化娛樂項目多元選擇的今天,佛山市內的佛山青年粵劇團和順德市粵劇團每年的演出也分別在一百場左右和二百八十場左右,此外還有四百多個私伙局活躍在城鄉各地。這種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是佛山粵劇事業的希望所在。其次,佛山粵劇完全是在市場化的環境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她特別尊重市場規律,尊重普通觀眾的審美趣味和欣賞習慣,注重通俗性、觀賞性和娛樂性。在過於強調戲劇高台教化功能、藝術殿堂與藝術市場分立的今天,佛山粵劇尊重觀眾、尊重市場規律的傳統尤其值得我們發揚。第三,粵劇是外省戲曲文化與本土藝術結合的產物,她既具有開放兼容,海納百川的文化品格,又特別注重本土文化的傳承和張揚,這種文化精神是粵劇幾百年來生生不息,充滿活力的力量源泉。在粵劇前途面臨巨大危機的今天,我們特別需要這種文化精神,在不斷創新中開辟出粵劇發展的一片新天地。第四,佛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佛山要構建獨立的城市文化品格,要進一步增強文化魅力、提升城市形象,要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必須站在時代的高度,挖掘、提升傳統歷史文化資源中最能反映佛山城市文化品格的要素,打造真正屬於佛山的城市文化品牌,讓它們成為佛山城市形象的文化支點,而「粵劇發源地」正是最能體現佛山城市文化品格的優勢品種,是體現佛山城市文化核心價值的一張寶貴的文化品牌。
我們說深厚的文化傳統和發源地的地位對於佛山粵劇發展,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對待,這種傳統和地位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成為藝術創新的桎梏。第一,「粵劇發源地」的地位有可能使我們以「粵劇正宗」自居而固步自封,墨守成規,不敢放手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實驗,甚至把別人的探索和實驗視為離經叛道而不能容忍,從而影響粵劇的改革和發展。第二,幾百年來,佛山粵劇的市場主要是在農村,演出的作品大多「言既無文,事尤不經」,思想淺薄,藝術粗糙。但是由於農村演出市場相對廣闊和農村觀眾要求相對不高,就容易使我們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失去改革銳氣和創新精神,這樣就難以提高佛山粵劇的格調與品位。如果我們被粵劇這種「非藝術繁榮」的假象所蒙蔽,不在藝術質量上創新求變,那麼隨著現代城市社會的發展和觀眾文化素質的提高,我們的粵劇終究會被市場和觀眾所拋棄。
⑧ 粵劇是怎樣由來的
粵劇是廣東藝人吸納外省入粵戲班的戲曲聲腔,加以易語而歌並融進本地的歌謠、小曲而形成的劇種。明中時期,粵中各地已有鄉俗子弟以戲劇為生。明嘉靖開始,出現弋陽腔、崑腔。清雍正年間,廣州有「土優」演戲時唱「廣腔」。
及至乾隆年間,本地班藝人在佛山鎮大基尾建立了同業組織瓊花會館。乾隆至道光年間,來自外省的成百個外江戲班入粵,並在廣州成立粵省外江梨園會館。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聲腔和表演的藝術養料,逐漸形成演唱梆子腔為主的演出風格。咸豐四年(1854),本地班藝人李文茂以梨園子弟為骨幹,組織紅巾軍起義反清,清政府嚴禁本地班演出,藝人只得轉投外江班或冒稱京戲登場。
同治初年,本地班再度興起,於光緒十五年(1889)在廣州成立八和會館。本地班在這時又吸收了二簧聲腔,能以梆子、二簧腔為主,兼用大腔(地方化的弋陽腔、崑腔),演出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場十八本等眾多劇目。表演角色分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總生、公腳、正旦、花旦、凈、丑十大行當,武打技藝是由少林武功演化而成的南派武功。
演出獨創的《六國大封相》時,登場百餘人,花團錦簇,土音啁雜,與其他劇種迥異。早期的粵劇戲班,乘坐專門租用的「紅船」沿珠江內河穿梭往返於各埠演出,故又稱粵劇藝人為「紅船弟子」。清末民初,廣州和港澳等地陸續修建戲院,新稱粵劇的本地班逐漸由農村的土舞台轉到城市戲院演出,此後出現流動於大中城市之間的省港大班。
為了適應城市觀眾和劇場演出的需要,出現了以編撰劇本為業的開戲師爺,他們新編的劇目多為華麗奇巧的生旦戲。而演出於粵西地區的下四府班,仍擅長表演武生、小武擔綱的正本戲,保持著粗獷質朴的藝術特色。光緒年間陸續離鄉過埠的州府班,這時更多的在海外一些國家演出。
粵劇獲得榮譽;
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10月2日,由廣東,香港和澳門聯合申報,粵劇成功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粵劇藝術得到健康的發展。劇目創作多姿多采,主張繼承藝術前輩的流派唱腔並加以發展,增強既能慷慨高歌又擅淺斟低唱的藝術魅力;伴奏音樂提倡中西結合,努力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建立導演制度,凈化舞台藝術形象,注意整體藝術的創造,發展多種風格的舞台美術設計。粵劇漸而成為廣東地方戲劇中擁有觀眾最多,影響最大的一個劇種。1956年周恩來給予粵劇「南國紅豆」的美譽,戲劇大師田漢稱贊粵劇具有「熱情如火,纏綿悱惻」的藝術特點。
全省專業粵劇團最多時發展到73個。1953年成立廣州粵劇團;1958年,廣州地區9個粵劇大班合並成立了廣東粵劇院;1960年成立了廣東粵劇學校及其湛江分校。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曾三多、靚少佳、羅品超、文覺非、郎筠玉、紅線女、羅家寶、林小群、陳笑風、譚天亮等分別主演了《搜書院》、《關漢卿》、《柳毅傳書》、《十奏嚴嵩》、《三件寶》、《寸金橋》、《金雞嶺》、《紅花崗》、《劉胡蘭》、《山鄉風雲》等優秀劇目。其中,《山鄉風雲》在全國還被移植成20多種戲曲劇目。
還曾組團到朝鮮和越南進行友好訪問演出。薛覺先「萬能老倌」的藝術造詣,馬師曾的「乞兒喉」唱腔,白駒榮的「平喉」,羅品超的文武生,陳笑風的「風腔」,紅線女的「紅腔」,文覺非、羅家寶等人的唱做念打深受觀眾喜愛。
80年代粵劇代表作有《三脫狀元袍》、《袁崇煥》、《昭君公主》、《南唐李後主》、《魂牽珠璣巷》等。關國華、林錦屏、盧秋萍、倪惠英、馮剛毅、丁凡、郭鳳女、陳韻紅、彭熾權、曹秀琴等成為觀眾喜愛的優秀演員,劇團還頻繁地到港澳地區和一些國家演出。
⑨ 粵劇有什麼文化
粵劇,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廣州話,使廣東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公元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⑩ 佛山有哪些文化遺產
1、佛山獅頭是廣東省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品。始創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的最大特色是造型生動傳神,設色鮮艷美觀,製作精巧堅固。
2、廣東醒獅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是一種地道的廣東省傳統民間舞蹈,是廣東舞苑中的一寶。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
3、粵劇(Cantonese Opera),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大戲」,廣東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流行廣東、廣西兩省和港、澳地區,在國外操粵語的華裔聚居區也時有演出。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念做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
4、佛山剪紙是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在宋代已有流傳,盛於明清兩代。其風格金碧輝煌、蒼勁古拙,結構雄偉奔放,用色誇張富麗,以剪、刻、鑿、印、寫、襯等技藝並用,材料和表現手法巧妙結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由於製作方法的差異,大致可分為純色剪紙,銅襯料、例寫料、紙寫料、金花、銀寫料等幾種。其作品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紙上或在特製的銅箔、銀箔上剪、刻而成。
5、佛山彩燈在民間俗稱燈色,是廣東省佛山市的傳統手工藝品。它具有廣東省南方彩燈精巧秀麗的特色,是傳統彩燈藝術的主要流派之一。它包括大型彩燈和頭牌燈、人物故事組燈、彩龍、燈籠四大門類,彩燈的扎制,全過程都是藝人手工操作。佛山彩燈為中國民間彩燈的代表,是嶺南民間藝術的奇葩,也是廣大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