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說說歐美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區別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三公社區 (http://www.sgwcn.com/bbs/index.asp)
-- 學術討論 (http://www.sgwcn.com/bbs/list.asp?boardid=7)
---- 中西文化的根本區別在哪裡? (http://www.sgwcn.com/bbs/dispbbs.asp?boardid=7&id=1008)
--------------------------------------------------------------------------------
-- 作者:沙龍
-- 發布時間:2006-1-21 9:54:50
-- 中西文化的根本區別在哪裡?
<!---->作者:漢唐帝國 第一章 中西文化各自產生的根源 1. 中華文化產生的自然基礎----江河的恩賜 中華文化的發祥地大部分分布在江河流域的河谷地帶或沖積平原上,從東北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遼河流域到中原的渭河、黃河流域、南方的江漢、江淮流域和珠江三角洲都留下了中華民族祖先的足跡。尤其是橫貫東亞大陸的長江、黃河兩大水系更以其源遠流長的坦盪襟懷播下了眾多的文明火種。因此,盡管我們已不再局限於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的一元發生論,但我們可以毫不遲疑地說,我們中華民族是江河的兒女,遼闊肥沃的土地、溫暖濕潤的氣候養育了中華民族。因此古老的華夏文明的興起離不開江河的恩賜。 但是,中國大陸西南邊境的喜馬拉雅山脈和崇山峻嶺、西北邊境浩瀚無垠的漫漫沙漠、東北亞冰封雪蓋的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使這塊古老文明的發祥地在地理上遠離世界其他的文明中心,長期處在難以與外界交流的隔離機制中。這固然促使中華文化能夠沿著自己的方向獨立發展,創造與眾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成果,並能保持自成一體的延續性,但同時也給它帶來了自我封閉的保守意識和自詡世界中心、盲目自尊的大國心態,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中華文化的不斷進步。 2. 西方文化產生的自然基礎----海洋的磨礪 如果說中華文化之樹是根植於一片為江河所滋潤的大陸,那麼西方文化之舟則誕生於地中海藍色的波濤之中。 西方文化最初的舞台是亞歐大陸西側的歐洲,它三面環海,同廣大的亞洲相比,它恰是亞歐大陸向西伸出的一個半島。西方文化的發祥地則是地中海海域的古希臘、古羅馬,和中華大地相比,這里土地狹窄、土地貧瘠、氣候夏旱冬濕,不利於糧食作物的生長,難以形成完全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因此,人們不得不轉向大海去討生活,過著亦農亦漁亦商的海陸「兩棲式的生活」(黑格爾語)。地中海連接亞、歐、非三大洲,是個陸間海,較之安穩平實的中國大陸,大海畢竟充滿了神秘的動盪和詭譎的變幻,它給人帶來的除了財富,還有隱伏的禍患。也許正是這些潛伏的危險激發了人們抗爭與征服的勇氣,成為文明創造的動力。這些地中海的子孫不像游牧民族那樣漂泊不定,也不像江河流域的居民那樣安土重遷,他們更多的是憑著扁舟在大海上凌波往來,尋找著海洋所賦予的特殊的自由和機遇,通過海上貿易換取所需的生活資料,這種亦農亦漁亦商的經濟模式造就了與眾不同的海洋文明。 如果說中華文化是陸地文化的話,那麼西方文化則是海洋文化。黑格爾說:「大海給了我們茫茫無定、浩瀚無際和縹緲無限的觀念,人類在大海的無限里感到自己的無限的時候,他們就被激起了勇氣,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請人類從事征服、從事掠奪,但同時也鼓勵人們追求利潤,從事商業。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類束縛在土壤里,把他捲入到無窮的依賴性里邊,但大海卻挾著人類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為的有限的圈子。」 正是地中海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產生了古希臘獨特的城邦制社會結構,多方向、多民族共生的富於變化的文化聚合,也陶冶了西方民族崇尚自由和個性獨立的基本性格。 (未完待續) 2. 各自的經濟生活形態 不同的生存環境必然會帶來各自異趣的生產形式和與之相應的經濟模型,在此基礎上,又會產生出各自民族最初的生活方式與社會結構,所有這些既構成了特定的文化形態,又是各種文化傳統風格各異的深層結構以及民族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礎。 2.1 中華大地上的農耕文化 前節已經敘述了中華文化的興起離不開江河的恩賜,遼闊肥沃的土地、溫暖濕潤的氣候養育了中華民族。因此,從遠古時代起農業便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形式。在華夏先民的心目中,農業乃是關繫到國家存亡的命脈。由於大陸民族的生存對農業的依賴,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明顯重農輕商。歷代封建王朝重農抑商的治國政策抑制了大規模的私營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致使中國的經濟長期停留在以農業和依附於農業的家庭手工業結合為一的男耕女織模式。因此,這難以形成在經濟上獨立於鄉村的工商業中心城市,從而無以打破以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為主導的生產方式,整個國家的經濟運行模式也基本上是內向型的。 2.2 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工商業文化 前節已經敘述了地中海沿岸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造就了古克里特、古希臘、古羅馬等國亦農亦漁亦商的經濟模式,商業和航海成為這些國家的經濟支柱。經濟的向外開拓必然帶來文化的開放,不斷通過海上的貿易和殖民向外開拓和發展,使地中海沿岸大部分地區建立了商業據點和移民城邦,甚至發展到整個黑海沿岸,隨之而來的是對東非、阿拉伯、中亞和印度的商業貿易的大發展,並開始與遙遠的中國有了商業交往。這時,工業和商業的主要控制全都集中到國家手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經濟興旺繁榮,大都會式的城市成倍增長。後來,這種工商業經濟模式擴散到歐洲大陸中西部的廣大地區和不列顛群島,從而為近代西方工商業文化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毫無疑問,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正是得力於與文藝復興相伴隨的歐洲工商業和航海業的復興。從14世紀義大利商業革命的興起到15世紀由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為先驅的海外探險,把西方人的商業貿易與海外殖民活動擴展為世界性的事業。隨之而來的是新型工商業組織的建立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從而為18世紀的工業化進程創造了條件,而這些都可以說是西方世界的海洋地理環境和古代希臘羅馬的工商業文化所孕育的果實。 1. 各自的社會組織形態 中西民族不同的經濟類型和生產活動方式自然會產生判然有別的社會組織形態,並形成各自相應的政治結構和文化秩序。 在自然經濟結構中,家庭作為最基本的生產單位的地位便長期保持下來,並成為社會結構和國家體制中的一個重要元素,故很多人將中華文化歸結為家族本位的文化。此外,農耕經濟中比不可缺少的水利灌溉系統的興建、使用和其他大型公共工程的建設都離不開大規模的集體勞動,這需要藉助於一個強有力的政府統一調度和控制方能順利實施,這就為東方式的權威主義和專制制度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相反,在歐洲由於很早便出現了相對集中的商品生產和經營,從而打破了家庭作為獨立生產單元的傳統體制,加上大量移民城邦的建立,使以地緣為基礎的人群結合方式逐漸取代了純粹的血緣紐帶。從而創立了以城市為中心的城邦制度以及相應的民主政治建構,走上了與中國社會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 3.1 以血緣家族為紐帶的中國傳統社會 對於任何一個社會,家庭都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細胞。不過,家庭及其延伸家族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卻是任何一種別的文化都無可比擬的。家對於中國人不僅意味著異性的結合,也不單是人們為繁育兒女而組成的共同體,而是集血緣承繼、婚姻結合、生產經營、財政消費、社會教化甚至禮法管制等諸多功能為一體的社會單元。 這種離開了家庭親族,個人便無著落的現象,顯然與中國在農耕經濟模式基礎上形成的宗法制社會結構密不可分。在這種體制下,連接人的社會關系的基本紐帶便是血緣與婚姻,其中又以父系承傳的血親系統為核心形成了時代相續盤根錯節的家族集團。個人在家族乃至社會中享有的地位,通常情況下即以其在此關系網路中的位置而確定。 不僅如此,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安土重遷、老死不出鄉的民族心態,使中國的大多數家族往往在同一地區時代繁衍,聚族而居,形成了血緣與地緣關系相互扭結重疊的特殊社會結構。有學者稱,中國人的家族「是個微型的邦國」。可以說家族乃是中國人社會生活的主要舞台,也是歷代統治者建立統治秩序的重要基礎,中國的國家組織結構和政治制度正是以這種家族宗法原則為核心建立起來的。表現如下: 第一、「家天下」的宗主統治。 「朕即國家」,並通過層層疊疊的分封制,形成了以血緣紐帶和嚴格的封建領屬關系相維系的貴族等級社會和相應的土地所有的等級結構。以此為依據,又建立起以「禮」為核心的等級規范和體制。在這種森嚴的等級規范的統攝下,以父權夫權為中心的家長制大家庭和君權之上的宗法封建制度完美地結合為一體,成為近世學者所說的「邑制國家」。 此外,在中國自古以來的禮儀傳統中,歷代統治者始終將宗廟制度和相應的祭祀活動放在首位,並以此序昭穆、別親疏,這恰是因為它是天下系於一家一姓的象徵。 第二、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則。 在血緣關系之上的宗族集團中,道德是建立宗族內部秩序的主要工具,其中「孝道」更是維系家庭中長幼尊卑名分和體現個人對家庭人身隸屬關系的基本原則,因而它在以倫理關系為中心的中國社會建構中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孝」的基本內容就是「父為子綱」,就是子女對父命「無違」,即從敬畏父母的權威到放棄自己的獨立人格,唯父母之命是從。這種道德信念延伸到社會組織中,便帶來了政治上的權威主義,形成了事君如事父,移中作孝的君臣、君民關系。忠孝相溝通,「父為子綱」衍生出「君為臣綱」,孝道轉化為治道,於是,個人對國家和社會應承擔的責任在中國變成了對家長權威無條件遵從的倫理義務。高居於萬民之上的君主由此獲得了維護自己統治權的堂而皇之的理論依據和教化控制子民的法寶,儼然以宗法家長的身份來統治人民,難怪歷代中國皇帝常有「以孝治天下」的標榜。與忠孝原則相隨而來的必然是專制主義,重社稷,輕科學,政治統帥一切的官本位體制,和以人治為中心、政治倫理化的傳統。 第三、大一統的專制政體 在中國式的家庭制度中,父親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與之同理,在中國式的國家政治體制中,國君、皇上則以萬民之父的身份君臨天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集行政、立法、司法、軍事、監察、考試、教化等一切權力於一身。 中國傳統的政治體制的特徵:(1)皇帝大權獨攬,實行徹頭徹尾的獨裁統治;(2)人治而非法治為中心的政治結構。官僚集團沒有固定的體制,而是不斷被皇帝隨心所欲地加以改變,特點是權力中心始終向黃帝側近的機構和伺臣轉移。(3)以嚴密的行政組織限制黎民百姓的個人自由。 3.2 以地緣政治為基礎的古希臘城市國家 註:本人師承肖平,在這里為師父代言
--------------------------------------------------------------------------------
符合您條件的共有1條 ,第:1 頁/共 1 頁 [1]
B. 奠定西方文化基礎是什麼文明
古希臘文明奠定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基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
在西方傳統中,人們習慣稱西方文化(文明)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這是因為西方文化有著三大源頭:以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古希臘文明,發展為後來的民主、科學傳統;古希伯來文明和猶太教從對上帝的敬畏,引發出宗教原罪思想;古羅馬法制文明,發展為近代法制觀念。而這三大文明都匯總於基督教,並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構築起龐大的文化體系。
C. 試比較中西方文化賴以產生的自然條件,經濟基礎和社會結構有何不同
自然條件經濟基礎社會結構可以合並為文明背景
東方文化的文明背景是大陸性自然農業體,西方文化的文明背景是海洋性發達工業體。
D. 為什麼說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恩格斯就曾指出:「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所奠定的基礎,也就沒有現代的歐洲」。
一,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另一支希臘人(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此後300年,希臘完全陷入沉寂狀態,封閉又貧窮,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古希臘人自由奔放、富於想像力、充滿原始慾望、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格,也培育了古希臘人追求現世生命價值、注重個人地位和個人尊嚴的文化價值觀念。因此,古希臘文學和藝術具有豐富多彩、雄大活潑的特徵,具有人類社會童年時代天真爛漫的特徵。
二,古希臘宗教神話文化為後世歐洲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古希臘的宗教與神話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進一步說就是古希臘的各種神靈信仰是神話傳說的思想基礎,而神話傳說反過來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古希臘宗教,神話是宗教的核心。
古希臘的宗教並沒有類似基督教《聖經》那樣的經典,沒有形成系統的宗教教義和具有戒律性的宗教理論。希臘重視現世生活,宗教活動在他們看來只是現實生活的補充,並不要求來世靈魂的解脫。
希臘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不僅神的外形為人體,而且神性既高於人性又同於人性。神與人之間會有聯系,有往來,人的行動會體現出支持他的那位神的意志,人類的戰爭、統治、生活乃至生命,都會被神不同程度地支配,而人類也會因不滿神的專制選擇反抗神。」神人同形同性「的特點, 拉近了神與人之間的聯系,為希臘及以後的西方世界創作無數優秀的文藝作品提供了不竭的題材。
三,在經歷過幾千年的積累和沉澱之後,古希臘人民創造了無數奪目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藝術瑰寶。古希臘文化在宗教神話 、哲學、文學、藝術以及科學等方面的成就卓越,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礎。可以說古希臘文化孕育了近現代的歐洲文化。
【荷馬史詩】一直被當作人類古代文明的奇葩,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和純朴的藝術成就對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它包含熱愛現實的思想,肯定人的奮斗精神,強調對人生採取積極的態度。
古希臘悲劇是心靈的凈化,也是歐洲戲劇的開端,在歐洲文學史上佔有重要一頁。悲劇劇本里的主人公往往堅持理想信念,而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又決定了這類主人公無論如何艱苦卓絕、以死相搏,都難免失敗。理想的正義性激勵主人公不畏強暴,不計成敗,寧死不屈,與現實頑強斗爭。
四,古希臘哲學開啟了世界哲學研究的諸多領域,奠定了哲學派別的基礎。古希臘社會的相對自由環境,導致很多思想流派的並存發展。可以說古希臘城邦幾乎奠定了西方所有的自由意識、思想和現實基礎,它留給西方哲學的遺產就是西方哲學的本身。
在這里,我們就不得不說說西方哲學認識論的奠基人,古希臘人文哲學的真正開創者——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將哲學的研究從自然轉向人,哲學的目的在於認識自己,提高個人的素質和完善個人品德,是一種「 可知論」。受到蘇格拉底的影響,古希臘哲學由自然轉向了人類尤其是對道德的研究,提出了什麼是人類的問題。這些導致了對人類精神問題的研究,即研究人類的思想以及人類行為,客觀上促進了邏輯學、倫理學、心理學、政治學及詩歌的興起。以赫拉克利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古希臘辯證法思想又促使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形成。 再後來,古希臘哲學的注意力開始集中到倫理問題:研究什麼是至善,以及什麼是人生的目的和目標,這時的主要課題是倫理學、邏輯學和形而上學,這些研究也能夠幫助解決一些道德問題,如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就在自己的書中探討了哲學、政治、倫理道德、教育、文藝等多方面的問題。
古希臘哲學對西方的理念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從早期基督教神學、穆斯林哲學到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及現代的普通科學中都可以見到古希臘哲學家的影響,古希臘哲學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古希臘在自然科學方面取得的成就碩果累累,涌現出了一批卓越的科學家。 數學方面,泰勒斯證明了很多幾何學命題、數學定理以及圓錐體、球體等體積的計算方法,畢達哥拉斯也最早證明勾股定理。
天文學方面, 泰勒斯曾正確地預言了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日全食;畢達哥拉斯提出了宇宙是球形的,其中心是「中心火」, 各天體都圍繞它運行。歐克多斯則提出了「地球中心論」, 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並據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宇宙幾何模型。生物學方面,亞里士多德是一個網路全書式的學者,他平時注重觀察動植物,親自解剖動物, 著有《動物志》、《植物學》等著作,並按照從低級的無生命到高級的動物界的不同層次對生物進行了分類,這對後來的達爾文進化論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還有最為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詞」!被尊為「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現代西方的醫學科學體系就是從他開始,是他第一次將醫學從宗教迷信中解放了出來,他著有60篇醫學著作,提出「四體液說」, 他還根據四體液把人劃分為四種氣質類型,這種劃分法在心理學中仍在沿用。
希波克拉底也很注意醫德,其醫德規范被稱為「 希波克拉底誓詞」, 這個誓言總共只有五百多個字(按中文計),但是產生的影響卻非常深遠。誓詞中宣布要處處為病人著想,要保持醫生及其行業的純潔與神聖等,這一直影響到今天歐洲醫學組織制定醫德規范。
總之,古希臘文化不斷與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鑒與吸收,逐步使古希臘文明成為西方文明的搖籃,古希臘文明中所倡導的哲學觀、歷 史觀、倫理道德觀、社會與國家學說,都對西方近現代社會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 作用。
E. 為什麼說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基礎
大家都知道,一談起西方文化,就像西方人說的「言必稱希臘」。對於西方人來說,對稍微受了一點教育、受過一定文化熏陶的人來說,你要跟他打交道,問他屬於什麼文化,我想,絕對多數的人會毫不猶豫地說:「我們是基督教文化」。一直到今天,盡管西方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但對於西方人來說,他仍然覺得自己是基督教文化。這並不意味著每個西方人都是基督教徒,但他至少覺得自己的文化屬於基督教文化。也就是說,基督教文化之於西方就好比儒家文化之於中國一樣,它已經深入骨髓了,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形態,而不單單是一種宗教信仰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西方文化就是基督教文化。但是,你如果再繼續問下去,你們的基督教文化的源頭是什麼?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你:「是古典文化」。所謂的古典文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希臘羅馬文化」。所以,我們今天談西方文化,就得從它的源頭--希臘、羅馬文化說起。
西方文化涵蓋了很多方面,包括它的文學、藝術、哲學等等。今天,由於時間關系,我就簡略地講一些比較感性的東西—希臘的神話傳說和希臘悲劇,然後再講講希臘文化、希臘人的宗教對希臘人生活的影響,最後呢,我想概括出希臘文化的一個總的特徵。
希臘文化是整個西方文化的搖籃,是西方文化最早的一種文化形態。正因為如此,就像所有的民族,它的最早的文化形態都是跟神話有著不解之緣的,因為古代的人不可能像現代人一樣,滿腦子的科學技術思想,他的思想更多的是一種樸素的、原始的、直觀的東西,也就表現為一種神話形態。
F. 西方文化的自然基礎有哪些
如達爾交的進化論,《物種起源》等
G. 西方文化是一個以什麼為基礎所構建出來的文化
西方文化是一個以人與神的關系為基礎構建出來的文化。
H. 西方自然哲學基礎是什麼
復旦大學的王德峰教授說:是自然科學和邏輯學。
I. 西方文明是以什麼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西方文明是強調個人實現的物質文明,中國文明是和西方文明相異的,這是西方人的第一感覺。很多非西方的古老文明,如埃及、印度、波斯,和中國都是不一樣的,他們都是從上古時代,就和西方文明糅合在一起。例如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但埃及並不是到近代才和西方發生關系。埃及歷史上有非常有名的女王克麗奧佩特拉,她和其整個家族統治埃及兩三百年,但卻都是希臘人,根本不會說埃及話。因此,埃及和西方從上古就已經糾纏在一起,這是因為西方文明發源地是在地中海一帶,埃及、非洲原來都和西方文明糅合在一起。
中文名:西方文明
西方文明:是強調個人實現的物質文明
中國文明:是和西方文明相異
這是西方人:的第一感覺
分享
簡介
指的是西歐、北美的現代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標准、價值觀、風俗等。與西方這個詞相對應的是東正教、亞洲或者伊斯蘭國家,或者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也曾被對應於前蘇聯共產主義國家。
西方文化的概念通常與西方世界傳統定義相關聯。根據此定義,西方文化是文學、科學、音樂以及哲學原理的合集,並且有別於其它主要文明。適用於受西歐移民或殖民影響強烈的國家,並不僅限於西歐。這些傳統大都在被列入西方經典。
西方文化被用於許多方面,不管實際使用正確與否,包括美國文化、唯物主義、工業主義、資本主義、商業主義、性的享樂主義、帝國主義、現代主義,乃至解說西方文明。
西方文化常被認為起源於古希臘、羅馬帝國、天主教、基督新教,這些被統稱為猶太教-基督教文化。然而西方文化也根源於日爾曼人、斯拉夫人以及凱爾特人的流行文化,這些文化是形成歐洲中世紀文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類別
西方文化在文學、音樂、哲學、宗教方面,已經有了極為豐富的發展。重要的傳統包括:
經院哲學
天主教
新教
人文主義
文藝復興
啟蒙時代
世俗化
科學方法
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攻陷希臘後,吸收了古希臘的科學、哲學、民主、建築、文學以及藝術,並此基礎上作進一步的發展。
在接下來的500年中,盡管羅馬帝國拒絕古代雅典很前衛的民主理念,但卻將希臘語、拉丁語隨著羅馬法傳遍了歐洲。羅馬文化融合了日耳曼、斯拉夫以及凱爾特文化,但隨著羅馬的衰落,希臘與羅馬(Greco-Roman)的許多藝術、文學以及科學都消失或被取代了。
隨著羅馬基督教地位的提高,聖經成為西方文藝中的核心部分,幾乎影響到了西方文化的所有領域,包括藝術、法律、哲學、教育以及政治。羅馬基督教成立了許多神學院,現在的許多大學、學院即起源於此,總體而言這些學院促進了早期西方文化的傳播。阿拉伯文化保存了一些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知識,隨著十字軍東征,西班牙、黎凡特的摩爾人所具有的阿拉伯文化,對西歐產生影響,終於在14世紀,希臘的文化遺產重又被西歐發現,於是文藝復興誕生了。
16世紀之後,文藝復興的西方文化被探險者、殖民者、商人以及傳教士傳播到新大陸。隨後的啟蒙時代,在美國革命、法國大革命時達到頂峰。一些理念,比如民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公正以及民主,這些社會構成的理想,第一次被付諸實踐。如今這些准則已經成為現代西方文化的基石。
19世紀,美國開始發展自成一體的西方文化,1950年代後,占據了主導地位,連同美國時尚、娛樂、技術以及政治,流行於其他西方世界,對其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在世界范圍內,西方文化中的元素對其他文化具有很強的影響力。許多文化背景的人,包括西方與非西方的,都將"現代化"與"西化"等量齊觀,當然也有許多非西方人士,反對將採納西方理念與價值,作為所有社會的必然。一些非西方世界的成員,他們將科技進步跟西方的不同價值觀相聯系,由於西方價值觀與他們當地社會的價值理念大相徑庭,以此作為理由,來反對大部分的"現代化"。
無可爭議的是,組成所謂"現代化"概念的技術、社會模式中的大部分,都發展自西方世界。但這些技術和社會模式,是否就是西方文化的本質部分,這個問題則較難回答。許多人根據實證科學,認為這個問題無法回答,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價值"問題,必須在其價值系統中 (如哲學、宗教、政治理論)才能找到答案。當然,現在人類學中的許多部分,都顯示在物理環境與日常活動,跟文化形成(發現自文化生態)之間的關系。因此,"現代化"與"現代"技術,就不僅僅指"科學"方面 (即物理上),也可能與某種文化緊密相聯,比如西方文化,如果沒有這些科技,現在的西方文化就跟古往今來為人熟知的狀況有天壤之別。
由於在文化、藝術、文學、歷史方面的基石作用,西方文化在歐美學校課程中占據了支配地位。1970年代開始,一種被稱為多元文化政策的新文化覺醒,開始鼓勵在西方學習非洲、亞洲的文化、歷史與藝術,這項政策在進入1990年代後進展加快。
其他文化
除了食品、文學、藝術、音樂、宗教以及政治,西方文化中還有許多方面有別於世界上的其他文化。
自由作為最重要的價值,引發了其他許多種亞文化,但是世界還是多元性;
具有很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同時堅信進步;
對隱私和民權有很強的意識;
對性、一夫一妻制的態度多少有些隨意;
與其它內斂的文化不同,個人的榮辱很少會導致職責自殺、為名自殺;
一致認為政治腐敗將導致經濟上的效率低下;
專注於核心家庭,而不是大家庭。但是其建國理念有別於其它西方國家的美國又有所不同。
特色
西方世界的一大特色就是致力於科學與技術,並善於創造新加工、新材料,進而形成新產品。正是在西方,蒸汽機得到了發展,並被應用於工廠,以產生電力。四沖程循環和內燃機的發明和前期發展也都發生在西方。核電站則發明於芝加哥。 發電機、變壓器、馬達以及電燈,可以說幾乎所有熟悉的電器,都源自西方。新的通訊設備與系統,比如電報、電話、傳真、海底電纜、無線電以及電視、通訊與導航衛星、網際網路、萬維網,這些都可以歸功於西方。一些司空見慣的材料,比如混凝土、鋁、明亮的玻璃、合成橡膠、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等,這些都是西方的發明。鋼鐵造的輪船、橋梁以及摩天大樓,首先出現在西方。疫苗接種、麻醉、MRI、口服避孕葯,以及所有純的抗生素都來自西方。晶體管、集成電路、存儲晶元、計算機、滑鼠以及硬碟都在西方問世,還有鉛筆、圓珠筆、CRT、LCD、LED、攝影、靜電復印、激光列印機、等離子顯示器等。輪船的經度儀、引擎帶動的螺旋槳、火車頭、自行車、汽車以及飛機,都發明自西方。眼鏡、望遠鏡、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各種色譜法、蛋白質、DNA排序、CT、核磁共振、X射線,還有白光、紫外線、紅外線的光譜研究,都首先在西方的實驗室、醫院、工廠里開發並應用。生化疾病、糖尿病、細菌病源論也是由西方人發現。根除古代被稱為天譴的天花,則是在西方人唐納德·漢德森領導下展開。
在數學中,微積分、統計、邏輯學、矢量、張量、復分析、群論以及拓撲學都發展自西方。生物學中,進化論、染色體、DNA、遺傳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用到的方法,都在西方首創。物理學中的力學、量子力學、相對論、熱力學、統計力學都由西方人創造。原子、原子核、電子、中子和質子都由西方人揭示。大部分的化學元素,包括其組成等,都在西方被發現。固氮和石化產品也是西方人的功勞。化學正是在西方發展成為科學的一員。
J. 中西方先民初建文明時的自然基礎,發展道路有何不同
我們所說的西方先民初建的文明是指兩河流域文明,就是現在的伊拉克那裡。
中國的先民文明,要比兩河流域文明要晚一些。主要出現在中國的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
西方的早期文明主要體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第一個就是立法,第二個就是向外擴張。像最早的法典都是西方的。向外擴張,後來的埃及 就可以說是從兩河流域文明擴張出去的。
因為這些原因,也就形成了西方早期文明的獨特歷法,獨特的信仰崇拜。
中國的文明就有點不同,中國的文明雖然也有戰爭,但是更多的是自保型的,也沒有聽說什麼對外擴張的戰爭。中華文明早期,更多的是與自然災害的戰爭。所以就形成了一種內部更加團結,更有凝聚力的社會形態。所以中華早期的文明更重家族,等級更嚴格。